【VIP专享】14岁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资料
- 格式:pdf
- 大小:183.42 KB
- 文档页数:5
关于对14岁以下儿童进行蛔虫感染率检测的通知区属中小学、幼儿园及民办学校、幼儿园、民办非培训机构:按照我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标准)的要求,根据《沙依巴克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宣传工作实施方案》(沙党宣创卫办发[2013]15号)中,有关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3%的指标要求,现将组织区属14岁以下儿童进行蛔虫感染率检测,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体检对象区属14岁以下(1999年6月30日以后出生)在校中小学生。
二、体检项目蛔虫感染检验。
三、时间安排体检时间:6月20日—7月6日交表时间:7月7日前完成所有统计工作,并将表格上报区教育局办公室。
四、注意事项1、辖区各校自行筛选30名14岁以下中小学生参加体检。
2、各校自行与就近医院联系,确定具体检测时间。
五、工作要求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周密部署、做好学生的筛选、组织等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2、各校要严格按照疾控中心对此项检测的有关要求,对体检注意事项及时作出通知,确保体检工作顺利进行。
3、学生应遵守体检纪律,服从医疗工作人员管理。
体检时,不得请人代检、弄虚作假、隐瞒实情。
4、各校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提前做好安全预案,合理配备带队教师,确保体检期间无安全事故发生。
联系人:阿瓦古丽联系电话:4511407附:1、沙依巴克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检测花名册;2、沙依巴克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检测统计表。
沙依巴克区教育局2013年6月21日附件1沙依巴克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检测花名册附件2沙依巴克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检测统计表。
《蛔虫感染状况调查》蛔虫等肠道蠕虫感染是中小学生常见疾病,是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掌握镇巴县学生蛔虫感染状况,于xx-10/11结合中小学生健康检查进行了蛔虫感染状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该县二年级在校学生。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监测对象。
城区抽查城关小学、泾洋小学二年级各2个班学生。
农村按东中西三个片区各随机抽取4所小学二年级的全体学生。
1.2方法1.2.1监测方法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监测对象进行粪检。
1.2.2调查项目评价方法调查了解学生家庭经济、家庭厕所卫生、生活饮用水情况和本人卫生习惯。
将家庭经济状况分为上、中、下3个档次,农村人均纯收入在xx元以上为上等,1200~xx元为中等,低于1200元为下等;居民人均收入高于5000元为上等,3000~5000元为中等,低于3000元为下等。
家庭厕所卫生状况分好、中、差3个档次,水冲式厕所为卫生好,厕所基本干净为卫生一般,人畜并用或不卫生为卫生差。
家庭生活饮用水情况为好、中、差3个档次,使用自来水为好,使用井水、泉水、河水且方便者(挑一担水在10min 以内)为中,使用河水、泉水、井水不方便者或浆池水者为差。
本人卫生习惯分好和差两个档次,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物,不吃未洗净的瓜果和蔬菜,不喝生水,平时讲卫生为好,反之为差。
2结果2.1随机抽取了城关小学、兴隆小学、巴庙小学等14所二年级在校学生714人,采集合格粪便标本436份,阳性标本112份(包括鞭虫3人),阳性率为25.69%。
其中男生阳性65人,阳性率25.79%,女生阳性47人,阳性率25.54%,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p>0.05);但农村学生感染率明显高于城区学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4p内容仅供参考。
龙坑开展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统计工作
为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宜游花园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居民文明卫生素质,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根据县创卫办相关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全县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了解城区中小学生蛔虫卵的感染率,及时掌握蛔虫感染流行规律和趋势,日前,该镇八里中学等学校加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相关知识宣传,并积极开展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统计工作,旨在为创卫工作提供相关评价依据。
(唐恩态)。
某县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方案一、目的本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县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的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
二、监测对象县14岁以下儿童。
三、监测内容1.病原学监测:对疑似蛔虫感染儿童的呼吸道、消化道分泌物、粪便等样本进行蛔虫虫卵检测。
2.流行病学监测:了解蛔虫感染的患病率、疫情趋势、感染相关因素等情况。
四、监测方法1.病原学监测:采集疑似蛔虫感染儿童的呼吸道、消化道分泌物、粪便样本,送往县级疾控中心或其他实验室进行寄生虫虫卵检测,采用日内或24小时内进行镜检,给予结果。
2.流行病学监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蛔虫感染儿童的患病率、感染相关因素进行调查。
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饮食习惯、家庭卫生情况等。
问卷设计应简洁明了,方便统计分析,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五、监测时间和频率1.病原学监测:每年对县内学校、幼儿园等儿童集中场所进行蛔虫虫卵检测,每月至少采集10%的样本进行检测。
2.流行病学监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儿童蛔虫感染病例的患病情况。
六、监测结果的处理和应用1.病原学监测结果应及时报告给县级卫生健康部门,卫生部门应做好感染者的追踪调查,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并组织实施。
同时,应加强对感染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个人和家庭防护意识。
2.流行病学监测结果应及时分析和评估,在县级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强对儿童的健康教育,提高个人和家庭防护意识。
七、监测机构及人员1.病原学监测:县级疾控中心或其他具备相应实验室条件的医疗机构负责病原学监测工作,监测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具备相关技术操作能力。
2.流行病学监测:县级卫生健康部门负责流行病学监测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统计。
监测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具备调查和统计的能力。
八、监测结果的报告和评估1.监测结果应定期报告给县级卫生健康部门,包括病原学监测和流行病学监测的结果及分析。
某学校儿童蛔虫感染情况
调查报告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为掌握我校儿童蛔虫感染现状,为今后制订蛔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年×××月我校对在校学生进行了蛔虫感染情况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调查对象为本校1-6年级学生(若为中学,调查对象仅限初一学生),每年级调查?人(最好是50-100人)(如中学调查200-300 人),共计调查?人。
2、方法:用一次性采便盒采集调查对象粪便标本5-10g,送市疾控中心化验。
3、统计分析:根据市疾控中心反馈监测结果,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二、结果
本次共调查儿童人,蛔虫卵检出人,蛔虫感染率%。
其中,男性蛔虫感染率%(/),女性蛔虫感染率%(/)。
一年学生蛔虫感染率%(/),二年学生蛔虫感染率%(/),三年学生蛔虫感染率%(/),四年学生蛔虫感染率%(/),五年学生蛔虫感染率%(/),六年学生蛔虫感染率%(/)。
见表1。
3、建议
本次调查显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率为%,低于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了≤3%)。
今后,我
们要继续对学生加强蛔虫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蔬菜要洗烫、不做玩土及弹球等容易污染手的游戏等,防止病从口入,继续保持低水平的蛔虫感染率。
表1:
某校儿童蛔虫感染情况统计表
年月日。
介休市蛔虫感染监测方案蛔虫在我国分布广泛,感染人数众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根据《山西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为及时掌握我县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的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为蛔虫防治提供依据。
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方法1.监测点:城区:北坛小学; 乡:小学。
2.抽样量:每个监测点一至六年级学生每年级随机各抽取100人(14岁以下学生);每个监测点600人,总计1200人。
3.检查内容:蛔虫卵。
4.检查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三检)检查粪便标本,观察蛔虫感染情况。
5.指标:蛔虫感染率和感染度。
三、监测时间:201 年月日至201 年月日四、部门职责与分工: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日前完成监测试剂材料准备、发放,技术培训。
2.监测点所属的北城社区服务中心、静升中心卫生院负责样本采集、检测、样本留存,并将监测数据与11月15日前报县疾控中心。
3.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数据收集、录入和管理监测资料,并将监测结果与11月30日前报县卫生局和爱卫会。
五、质量控制: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质量考核。
附表1城市(城镇)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检查登记表附表1城市(城镇)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检查登记表2、填表说明:①个案号:填学号;②年龄:填周岁;③民族:填汉字简名,如汉族填“汉”;④检查前3个月内是否服用驱虫药,“1”表示服用,“0”表示未服用;⑤蛔虫检查结果填写观察到的虫卵数(不乘24),受精和未受精蛔虫卵分别计数,未观察到填“0”;⑥其它:如观察到其它虫卵,均列出虫卵名称,未观察到则填“0”。
检查人签字负责人签字调查日期□□□□年□□月□□日。
城市(城镇)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检查登记表
检查人签字负责人签字调查日期 :
城市(城镇)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检查登记表
检查人签字负责人签字调查日期
城市(城镇)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检查登记表
检查人签字负责人签字调查日期 :
城市(城镇)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检查登记表
检查人签字负责人签字调查日期 :
城市(城镇)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检查登记表
检查人签字负责人签字调查日期 : 城市(城镇)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检查登记表
检查人签字负责人签字调查日期 : 城市(城镇)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检查登记表
检查人签字负责人签字调查日期 : 城市(城镇)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检查登记表
检查人签字负责人签字调查日期 : 城市(城镇)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检查登记表
检查人签字负责人签字调查日期 : 城市(城镇)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检查登记表
检查人签字负责人签字调查日期 :
11。
《南昌市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2014版)一、背景土源性线虫(蛔虫、钩虫、鞭虫和蛲虫等)在我省分布广泛,感染人数众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我省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1989年全省第一次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0.20%,明显高于全国寄生虫总感染率的平均水平62.23%,其中14岁以下儿童感染率最高。
2001-2003年,全省开展了第二次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感染状况抽样调查,共设立了10个调查点(其中我市南昌县为调查点之一),调查结果显示:全省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28.10%,其中蛔虫、钩虫、鞭虫和蛲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9.36%、9.02%、5.10%、6.00%,比第一次调查的71.1%、17.6%、17.0%、19.6%分别下降了72.77%、48.75%、70.00%和69.39%.其中南昌县蛔虫、钩虫、鞭虫和蛲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8.08%、10.73%、5.40%和6.00%。
因此土源性线虫仍然是我市的主要寄生虫虫种,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仍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2006年-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要求,卫计委将于2016年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终期评估,同时卫计委《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2012版)中明确要求,各县区必须实现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目标要求。
在2004年的基础上,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到2014年底、2015年底分别下降70%、80%以上。
到2015年底,以县为单位,按照有关技术方案的要求,人群驱虫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以设区市为单位,按照有关技术方案的要求,开展重点寄生虫病监测的县级数每年不少于辖区内的10%。
因此为及时掌握我市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与措施、评价卫生城市(城镇)创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特制订本方案。
二、监测目的(一)了解我市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
冷水滩区骄阳小学
2013年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
工作实施方案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严重地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为巩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
进一步巩固我校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了解我校小学生蛔虫卵的感染率,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卫生校城创建工作提供相关评价依据。
二、组织领导
我校儿童肠道蛔虫病的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开展,卫生局、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
卫生局、校教育局成立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技术组,疾控中心成立负责儿童蛔虫病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技术指导,学校成立负责儿童蛔虫病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的组织和人员,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三、调查和防治范围、对象
(一)调查范围、对象、检查方法
1.调查范围:本校14岁以下小学生。
2.样本量:驱蛔前、后样本量。
3.调查对象:本校14岁以下小学生。
4.检查方法:采集调查对象的粪便标本,每份标本需要采集5-10g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方法见检验教材)检查,检测蛔虫感染情况。
采集标本由校疾控中心负责检测,检测结果经汇总后及时上报和通报校教育局。
(二)防治工作
为进一步巩固我市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决定在城区的中、小学和托幼机构在持续加强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蛔虫感染自查,自购驱蛔药物进行治疗相结合的方式的强化防治工作,对象为4岁以上14岁以下儿童。
四、职责分工
1.负责安排对抽样人群进行采样,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驱虫前后,学生蛔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2、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由班主任通知学生转告家长自愿自行购买驱蛔药物对学生进行治疗,并负责进行服药率统计。
3、负责中、小学及幼儿园儿童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4.负责对驱虫前、后学生蛔虫感染情况进行抽样监测,掌握我校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服药效果。
5.指导驱虫药种类的选择、用药规范等。
6.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
五、实施内容
(一)健康教育
开学后,学校将寄生虫的防治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取多种形式活动,提高学生对蛔虫危害和防治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驱虫前后,蛔虫感染情况调查
在教育部门配合下,卫生部门开展驱虫前后蛔虫感染情况监测。
驱虫前感染情况调查有助于了解目前我校蛔虫感染率,指导防治工作。
驱虫后感染情况调查可反应防治工作成果,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并指导下一步的防治工作开展。
(三)驱虫
对适合服药物者在自愿、自费的原则下进行服药驱虫,由班主任向学生和家长宣传相关知识,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自查,对感染者进行治疗。
1.药物选择和治疗原则
按照安全、广谱、高效、服用方便的原则。
建议采用阿苯达唑片或甲苯达唑片开展驱虫。
驱虫药品由家长自愿自费到正规药店为孩子购买,并按说明书要求服药。
2.培训
(1)在开学前,教育局、卫生局将联合对城区学校分管领导、卫生专干进行培训,各学校分别组织班主任和校医开展二次培训,抽检监测点校再组织家长进行培训。
卫生部门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服药宣传、采样要求等内容培训工作。
(2)卫生局统一组织校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进行蛔虫感染检测方法(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及驱虫技术的专业培训。
使相关人员熟练掌握驱虫工作方案和各个环节工作步骤及要点。
3.服药前的准备
学校与卫生局联系,制定本校详细的驱虫工作计划。
在服药前,组织城区学校对每个学生发放《告家长书》,使家长和学生对蛔虫的危害及防治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并能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驱虫工作,自行为学生购买驱虫药物。
六、时间安排
(一)2013年2月25日-3月5日,进行培训工作。
(二)2013年3月6日-3月15日,进行服药前的采样及监测工作。
(三)3月15日-4月1日,根据蛔虫感染率监测结果,采取健康教育及发放《告家长书》,通知学生回家转告家长给孩子服用药物驱虫,或带孩子自查,对感染者进行治疗。
(四)4月20日-4月30日,驱蛔后蛔虫感染率监测工作。
(五)5月20日前,疾控中心完成监测结果汇总及防治工作总结并上报。
七、资料的统计、汇总
抽检学校要积极配合校疾控中心的监测工作和资料收集工作,疾控中心要认真填写表中要求相关内容,并妥善保存,做到项目齐全、数据准确,不能弄虚作假,并按规定的时间要求进行上报。
开展2013年度蛔虫感染率效果评估
依据《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要求,我校对14岁以下中小学生进行了蛔虫感染率抽样调查。
为了能按计划高质量的完成本次抽样调查工作,校制定了《2013年冷水滩区骄阳小学学生蛔虫感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承担监测任务的个人及职责,落实了经费和设备,保障了工作顺利开展。
校卫生科和实验室负责此次监测任务的检验,资料统计,总结上报。
对于此次监测任务,中心高度重视,对参加监测工作的人员进行了蛔虫检验、资料数据统计培训,并进行了现场操作,经考核全部合格。
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及质量控制制度,中心领导还对检验工作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保证了检测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此次监测抽查学生286人,发放告家长书286余份,大便标本采集合格率达100%。
检出蛔虫阳性6例。
经市疾控中心复检合格率达100%。
通过对14岁以下学生蛔虫感染率抽样监测,我校2013年14岁以下小学生蛔虫阳性率为1.2%,低于国家3%的卫生标准。
冷水滩区骄阳小学
2013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