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结合_充满魅力的“挑战之旅”

  • 格式:pdf
  • 大小:608.84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期

2008年12月10日中共上海交通大学第九次代表大会宣传组编印医工结合:充满魅力的“挑战之旅”

2005年7月,就在学校第八届党代会召开半年之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成立新的上海交通大学。

在成立大会上,马德秀书记郑重表示:将融汇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和医学领域的雄厚实力,集中和整合两校的优质资源,促进理、工、生、农、医、药等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推动新学科增长点的涌现,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学科层次。

学科交叉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据中国科协2007年编制的《学科发展蓝皮书》显示,我国学科间交叉渗透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促进

了科学重大发现和新兴学科的产生。三年多来,我们欣喜地看到,我校“医工结合”已从慢车道驶入快车道。

搭建学科大平台,交大频出大手笔

高举“医工结合”的旗帜,上海交大每年都有大动作。

2005年11月,我国第一个按照大科学模式构建,集中生物、医学、物理、电子、数学、计算机等不同学科一流人才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中心——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在我校成立,领衔科学家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我校附属瑞金医院陈竺院士,国际系统生物学之父Lee Hood和代谢学之父Jeremy Nicholson应邀担任中心的学术顾问。中心技术平台的建设将根据攻克生物医学难题的需求进行发展,依托交大的生物纳米技术、微电子、计算和工程技术、新材料和精密机械的研究基础和人才优势,把纳米、信息、材料和机械等领域的研究人员与处于国际前沿的白血病、肝癌、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中医药研究的人员组合在这些技术平台上。

一个月后,上海交大“985二期”项目正式启动,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应运而生。在“5+8+2”创新科研体系中,系统生物医学平台成为5个重大创新平台之一。它不但打破原有的院系门槛,实施学科大跨度交叉,并且在医工交叉、理工交叉上有了新突破。平台成立后不久,国内第一个“系统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也经教育部批准,在学校立项建设。

2006年7月,被称为“医工结合典范”的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医学研究院”成立,研究院聘请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钱煦教授担任顾问委员会主任,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解剖学专家钟世镇教授担任顾问,计划在医工结合的基础上,用3~5年时间建成三个数字化医学中心(工程中心、临床应用中心、教学中心),一个研发生产基地(数字化放射定向治疗和组织工程人工关节),一个数字化医院。

2007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成立Med-X研究院。经过海内外公开招聘,我校长江学者、生命学院徐学敏教授担任Med-X研究院院长,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冯大淦教授担任研究院首席科学顾问并兼任国际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教授、陈亚珠教授担任校内咨询委员会主任。成立仪式后进行了首批校内医工交叉基金重点项目的答辩评审。参加答辩的15个项目是从全校35个申报项目中通过通讯评审产生的。每个项目都由理工科方向与医学科学方向的学者共同申请。

Med-X研究院作为医学院“985工程”重点建设的三个科技创新平台之一,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是医学院和其他学院整合资源,开展医工、医理、医管、医文等学科交叉的重要依托平台,也是学校寄予厚望的创新平台。Med-X研究院会在三方面继续深入推进工作:第一,进一步凝练医工结合大平台的建设方向,明确优先发展的理念和重点,同时选好一批领军人物;第二,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突破现有平台的运作体制及考核评价机制,营

造真正的创新平台特区。第三,围绕国际科技前沿,围绕实现国家和上海市的战略需求,提高研究院的核心竞争力。将研究院办成交大最富有特色的亮点平台,为学校与医学院的深度融合做出更大贡献。

两校的有机融合,“两个一流”的建设目标,为交大的医工结合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使交大医工结合的脚步一步一个台阶地递进,在生物医学与多学科交叉发展的道路上,以更高的起点、更宽的视野,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学校牵线,医工“联姻”

学科要交叉,医工要“联姻”,说到底,还是人在起根本作用。而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需要好的制度来激发和保障。

2006年年初,上海交大浩然高科技大厦底层的大厅里贴满了教授们的“征婚启事”:有研究心血管系统临床治疗的医学院教授来寻求解决新型导管材料问题的,有微型纳米研究院的教授来寻求微型马达在临床医学应用的,也有农生院教授带着芳香植物香气成分健康机理研究来寻求临床应用的……这是学校首创的“教授沙龙”。许多课题组负责人表示,以往寻找合作伙伴都是通过“组织安排”来完成,局限性很大,成功率不高,而学校搭建了这样的平台后,增加了遴选人数,拓宽了选择范围,又因其是“自由恋爱”,“择偶标准”明确,成功率大大提高。为了鼓励更多的医工项目深入融合,这个被教授们称为“相亲会”的沙龙活动此后每学期将定期开展,目的是在校内为自己的科研项目寻求跨学科合作伙伴。

2007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正式合并两周年前夕,由校青年教师联谊会牵手医学院青年联谊会策划组织的首期“医工结合”青年沙龙隆重举行,一个促进青年学者之间开展学术结对与学科交叉联姻的崭新平台浮出水面。来自机动学院、电院、材料学院、生命学院、药学院、农生学院以及医学院、各附属医院的40多名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了沙龙。多名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进行了主题发言,展望了医、工、理、药、生、农、文等学科进行联姻的现实及可能领域。部分分管科研的领导还围绕“我在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的主题介绍了各自学院及专业的基本情况,并表示了展开交流合作的积极意愿。到今年9月,“医工结合”青年沙龙已举办了3期,为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医学与工(理)科的“联姻”做出了贡献。

科研创新,体制先行。在创造“民间洽谈”氛围的同时,学校对医工结合还给予政策性扶持,出台的《关于促进医工结合的若干意见》在资金、机制、体制等方面都作了明文规定。学校突破传统的学科与科研组织模式、管理办法和人才培养方式,形成“政策特区”、“人才特区”,对医工结合建设项目确定一个预算总控制数,首期提供一定比例的启动经费,其余资金根据完成目标任务和阶段考核情况,分阶段下拨,让每个科研人员都有压力。

不仅如此,学校还提出“弱化指标,促进融合”的思路,明确在对传统学科基础上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鼓励和支持的同时,更要营造一个宽松、竞争的环境,弱化评价指标,以促使新兴、交叉学科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