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sionCloud私有云计算平台测试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5.48 MB
- 文档页数:111
云平台测试方案1. 引言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云平台成为了很多企业的首选。
为了保障云平台的稳定性和可用性,测试工作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介绍云平台的测试方案,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测试策略和测试工具的选择等内容。
2. 测试目标云平台的测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验证云平台的功能是否符合规格说明书中定义的要求; - 确保云平台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包括性能测试和负载测试;- 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 验证云平台的兼容性,能正常运行在各种操作系统和浏览器上; - 验证云平台的可扩展性,能否满足业务的快速增长需求。
3. 测试环境为了有效进行云平台的测试工作,需要建立一个合适的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硬件设施: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等;- 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虚拟化平台和容器平台等; - 工具环境:包括测试用例管理工具、性能测试工具和安全测试工具等。
4. 测试策略为了高效地进行云平台的测试工作,需制定相应的测试策略。
具体策略包括:- 功能测试:根据规格说明书,编写测试用例,覆盖云平台的各项功能,并验证功能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 性能测试:通过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验证云平台在各种负载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和并发处理能力等; - 安全测试:通过漏洞扫描工具和渗透测试等方式,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并及时修复; - 兼容性测试:验证云平台在不同的操作系统、浏览器和设备上的兼容性; - 可扩展性测试:通过模拟业务的快速增长,验证云平台的可扩展性,包括集群扩展和负载均衡等。
5. 测试工具的选择在云平台的测试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能够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测试工具: - JUnit:用于Java项目的单元测试工具,可用于功能测试的自动化; - Apache JMeter:用于性能测试和负载测试的工具,可以模拟大量用户同时访问云平台; - OWASP Zap:用于安全测试的工具,可以发现云平台中的潜在安全漏洞; - Selenium WebDriver:用于兼容性测试的工具,可以模拟不同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进行测试; - Kubernetes:用于可扩展性测试的工具,可实现云平台的集群扩展和负载均衡。
云平台测试方案1. 引言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云平台成为了大部分企业的首选解决方案。
云平台提供了弹性、可扩展、可靠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为企业提供了更高效、更灵活的IT解决方案。
然而,为了保证云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测试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种云平台测试方案,旨在帮助测试人员从以下几个方面保证云平台的质量:•功能测试:确保云平台的功能正常,符合需求;•性能测试:验证云平台在高负荷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安全测试:检测云平台的安全漏洞,防止潜在的安全风险;•可用性测试:测试云平台的可用性,确保用户可以随时访问云平台。
2.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确保云平台按照预期功能运行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几种功能测试的方法和策略:2.1 单元测试单元测试是对云平台中的独立模块进行测试,以确保每个模块的功能正确。
在编写代码时,开发人员应编写相应的单元测试用例,并在每次代码提交前运行这些单元测试。
2.2 集成测试集成测试是测试不同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集成。
在云平台中,不同的组件和服务通常会相互依赖和交互。
通过模拟真实的操作场景并检测其集成性能,可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和兼容性。
2.3 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以用户角度对整个云平台进行测试。
测试人员应该模拟真实场景,测试不同功能和模块的交互。
例如,测试用户注册、登录、文件上传和下载等功能,以确保用户在使用云平台时没有任何问题。
3.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测试云平台在不同负荷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性能测试方法:3.1 负载测试负载测试是测试云平台在正常和高负载条件下的性能。
通过逐渐增加用户的并发访问量,测试人员可以确定云平台在高负载下的性能表现,并找出潜在的性能问题。
3.2 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测试云平台在极限负荷下的性能。
测试人员可以通过增加大量的用户请求或模拟大规模的数据处理来评估云平台的抗压能力。
该测试方法可以帮助识别系统的瓶颈,并确定是否需要优化。
3.3 容量测试容量测试是测试云平台的容量和可扩展性。
华三(私有云方案)云计算项目技术方案(详细版)1000字华三是一家拥有丰富经验和技术实力的智能化 IT 解决方案提供商,为企业和政府等不同领域客户提供了多种 IT 产品和服务。
其私有云方案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产品,下面将详细介绍华三私有云计算项目技术方案。
一、方案概述华三私有云方案是基于华三云操作系统(FusionSphere)的一款面向企业客户的云计算产品。
该方案以实现客户 IT 系统的自动化运维、灵活性和安全性为目标,为客户提供了高性能、高可靠性、易扩展的云计算服务。
二、方案架构华三私有云架构采用分层式部署结构,分为管理节点和计算节点两大部分。
其中,管理节点主要用于云计算资源的管理和控制,而计算节点则用于运行虚拟机等计算任务。
三、技术特点1. 高可靠性华三私有云方案采用高可靠性的硬件设备以及可靠性高的华三云操作系统,确保云计算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高性能华三私有云方案采用最新的虚拟化技术,保证云计算环境的高性能。
同时,使用华三自主研发的存储技术及软件加速技术,提升了存储和网络传输的效率。
3. 强安全性华三私有云采用多层次的安全机制,包括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保障客户云计算环境的安全。
4. 简单易用华三私有云采用华三自主研发的云操作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完成云计算环境的搭建和管理。
5. 易扩展华三私有云方案采用可扩展架构,可以按照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增加或减少计算节点来实现云计算环境的扩展或缩减。
四、使用流程1. 部署在购买了华三私有云方案后,用户可以根据方案提供的设计和配置参数,自行搭建云计算环境。
2. 配置用户可以通过华三提供的 web 界面来完成计算节点和存储设备等资源的配置。
3. 使用通过华三提供的 web 界面,用户可以轻松地创建和管理虚拟机等计算任务,实现云计算环境的自动化运维。
五、总结华三私有云方案是一款基于华三云操作系统的高性能、高可靠性、易扩展和强安全性的产品。
华为FusionCloud私有云计算平台测试方案目录1.项目背景 (5)2.测试目的 (5)3.测试人员和职责 (5)3.1.人员分配 (5)3.2.职责划分 (5)3.3.测试计划 (6)4.测试安排 (6)4.1.产品 (6)4.2.时间 (7)4.3.地点 (7)5.测试项目 (7)5.1.虚拟化计算测试 (7)5.1.1.架构与功能 (7)5.1.2.可管理性 (8)5.2.分布式存储(基于Hypervisor本地盘) (9)5.2.1.架构 (9)5.2.2.基本性能 (9)5.2.3.其他 (10)5.3.VPC(Virtual Private Cloud) (11)5.3.1.架构 (11)5.3.2.安装和部署 (11)5.3.3.基础功能 (12)5.3.4.交换 (13)5.3.5.路由和子网 (13)5.3.6.外网IP (14)5.3.7.QoS与流量控制 (14)5.3.8.防火墙 (14)5.3.9.负载均衡 (15)5.3.10.VPC控制器高可用 (15)5.3.11.VPN (16)5.3.12.安全和企业特性 (16)5.4.云管系统测试 (17)5.4.1.VPC组网服务测试 (17)新建EIP (18)绑定/解绑定EIP (18)删除EIP (18)新建防火墙 (18)编辑进/出规则 (18)登录防火墙 (18)删除防火墙 (18)新建路由器 (18)绑定/解绑定公网IP (18)新建负载均衡 (19)绑定/解绑定公网IP (19)新建子网 (19)新建VPN (19)5.4.2.计算服务测试 (20)生成云主机 (20)删除云主机镜像 (21)5.4.3.存储服务测试 (21)生成云硬盘 (21)删除快照 (21)5.4.4.云桌面服务测试 (22)生成云桌面 (22)删除云桌面镜像 (22)附件一 (23)1.测试拓扑 (23)2.测试用例 (24)2.1.架构与功能 (24)2.2.VPC(Virtual Private Cloud) (47)2.2.1.安装和部署 (47)2.2.2.基础功能 (50)2.2.3.交换 (61)2.2.4.路由和子网 (62)2.2.6.Qos与流量控制 (67)2.3.云管功能测试 (68)2.3.1.VPC组网服务测试 (68)2.3.2.计算服务测试 (74)2.3.3.存储服务测试 (94)2.3.4.云桌面服务测试 (104)1.项目背景2.测试目的本测试处于测试的第一阶段(计算平台、2、媒体桌面平台、3、存储平台、4、网络平台、5、云管理系统(IaaS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各厂商的云计算各技术体系的技术指标,帮助完成浙云平台建设项目中的IaaS层面的建设,本次测试将包含以下项目:●虚拟化计算●分布式存储(基于Hypervisor本地盘)●VPC(Virtual Private Cloud)●云管理系统(IaaS部分)●API/SDK3.测试人员和职责3.1.人员分配3.2.职责划分3.3.测试计划本次测试进度安排如下:4.测试安排4.1.产品4.2.时间4.3.地点5.测试项目5.1.虚拟化计算测试5.1.1.架构与功能5.1.2.可管理性5.2.分布式存储(基于Hypervisor本地盘)5.2.1.架构5.2.2.基本性能5.2.3.其他5.3.VPC(Virtual Privat e Cloud)5.3.1.架构5.3.2.安装和部署5.3.3.基础功能5.3.4.交换5.3.5.路由和子网5.3.6.外网IP5.3.7.QoS与流量控制5.3.8.防火墙5.3.9.负载均衡5.3.10.VPC控制器高可用5.3.11.VPN5.3.12.安全和企业特性5.3.13.管理性5.4.云管系统测试5.4.1.VPC组网服务测试5.4.1.1.功能测试5.4.2.计算服务测试5.4.2.1.功能测试5.4.3.存储服务测试5.4.3.1.功能测试5.4.4.云桌面服务测试5.4.4.1.功能测试具体测试过程详见附件一《浙江国际影视中心第一阶段(IaaS) 云计算平台测试方案——HUAWEI测试用例》。
目录T01 资源管理 (1)T01-01 资源管理 (1)T01-0101 创建资源集群 (1)T02 服务目录 (1)T02-01 软件包管理 (1)T02-0101 添加软件包 (1)T02-02 虚拟机模板管理 (3)T02-0201 创建并发布虚拟机模板 (3)T02-03 服务模板管理 (4)T02-0301 创建并发布服务模板 (4)T03 应用管理 (5)T03-01 应用发放 (5)T03-0101 创建应用 (5)T04 虚拟资源管理 (6)T04-01 虚拟资源管理 (6)T04-0101 虚拟机关闭和启动 (6)T05 操作维护 (7)T05-01 告警管理 (7)T05-0101 告警查询 (7)T05-02 权限管理 (8)T05-0201 用户管理 (8)T05-03 监控管理 (8)T05-0301 查看资源使用情况 (8)T06 高可靠性 (9)T06-01 手工批量热迁移虚拟机 (9)T06-02 虚拟机HA迁移 (10)T06-03 单节点故障不影响业务 (10)T07 链式快照 (11)T07-01 创建虚拟机快照 (11)T07-02 使用快照恢复虚拟机 (12)T08 系统调优 (13)T08-01 动态资源调度 (13)T08-0101 集群计算资源调度管理 (13)T08-0102 集群互斥虚拟机规则设置 (14)T08-0103 集群虚拟机到主机规则设置 (14)T08-02 弹性资源调度 (16)T08-0201 应用组内弹性伸缩策略设置 (16)T08-0202 VDC组间策略设置 (17)T08-0203 VDC计划任务设置 (18)T08-03 网络QoS (19)T08-0301 网络QoS设置 (19)T08-04 虚拟机QoS (20)T08-0401 虚拟机CPU QoS设置 (20)T08-0402 虚拟机内存QoS设置 (21)T09 系统扩减容 (22)T09-01 计算集群扩容 (22)T09-0101 计算集群主机扩容 (22)T09-02 存储扩容 (23)T09-0201 存储磁盘扩容 (23)T09-03 虚拟机磁盘扩容 (24)T09-0301 虚拟机磁盘扩容 (24)T10 高性能 (25)T10-01 虚拟化一体机性能 (25)T10-0101 创建单个虚拟机的时间 (25)T10-0102 FusionStorage存储系统最大支持IOPS (26)FusionCube 2.0 POC测试用例请输入密级FusionCube 2.0 POC测试用例T01 资源管理T01-01 资源管理T01-0101 创建资源集群T02 服务目录T02-01 软件包管理T02-0101 添加软件包FusionCube 2.0 POC测试用例请输入密级FusionCube 2.0 POC测试用例请输入密级本用例用软件包:分钟(与软件包大小有关,添加T02-02 虚拟机模板管理T02-0201 创建并发布虚拟机模板1. 系统管理员登陆FusionManager,按照《FusionCube_CPI.chm》“操作与维护>业务管理>服务目录管理>创建模板 >创建虚拟机模板(Linux)”章节,通过“服务目录>虚拟机模板管理”,点击“创建虚拟机模板”图标;2. 在“基本信息”页签中填写名称、虚拟化环境、资源集群、描述信息,并选择图片;3. 在“虚拟机规格”页签中,选择操作系统类型、操作系统版本、CPU个数、内存、磁盘个数、HA和QoS配置等(在磁盘信息填写虚拟机模板系统盘和用户磁盘大小,精简配置是否开启;QoS配置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如创建2个CPU,2G内存,2个20G磁盘,QoS选择默认配置,并配置HA属性操作系统虚拟机模板,点击“下一步”;4. 在“创建虚拟机”页签中,当提示“虚1.2.3.4.5.6.7.8.FusionCube 2.0 POC 测试用例请输入密级T02-03 服务模板管理T02-0301 创建并发布服务模板FusionCube 2.0 POC测试用例请输入密级3. 在待创建服务目录下点击“创建服务模板”按钮,添加服务模板;4. 在“创建服务模板”页签中输入模板名称和模板描述等信息;5. 按照《FusionCube_CPI.chm》中“操作与维护>业务管理>服务目录管理>创建模板 >创建服务模板”章节,将所需的网络、虚拟机模板和软件等以拖动的形式添加到服务模板中,并配置虚拟机模板和软件包安装参数信息;6. 点击“保存&校验”按钮,保存服务模板信息,完成服务模板创建7. 返回到“服务目录>服务模板管理”,在操作栏中点击图标,发布服务模板;5.6.7.T03 应用管理T03-01 应用发放T03-0101 创建应用1. 业务管理员A登录FusionManager,进入“服务目录>服务模板管理”,查找待创建应用的服务模板;2. 在操作栏中,单击“创建应用”按钮,进入创建应用界面;3. 在“基本信息”中,输入应用名称、描1.2.3.4.5.FusionCube 2.0 POC 测试用例请输入密级述,选择组织和组织VDC ,单击“下一步”; 4. 在“配置应用参数”中,选择网络组织,并填写“公共参数”,单击“下一步”5. 在“配置管理员”中,选择应用的管理员,单击“下一步”6. 在“确认信息”中确认应用创建信息,单击“完成”;7. 界面提示“提交成功,正在创建资源…”,单击“关闭”完成创建;8.通过“应用管理”页面查看具体应用部署详情,查看应用详细信息中状态为“启用”,标识应用实例创建成功; 9.利用VNC 登录虚拟机,查看系统桌面是否有图标显示(注:Windows 图标:,Linux 图标:)单击图标界面有安装成功提示(Windows :”已经安装完成,请按任意键继续”Linux :“Install completely ”)。
.华为认证Cloud系列教程HCIP-Cloud Computing华为FusionCompute实验指导手册华为认证体系介绍基于“平台+AI+生态”战略,围绕“云-管-端”协同的新ICT技术架构,华为公司打造了业界唯一覆盖ICT全技术领域的认证体系,包含ICT技术架构认证、平台与服务认证和行业ICT认证三类认证。
根据ICT从业者的学习和进阶需求,华为认证分为工程师级别、高级工程师级别和专家级别三个认证等级。
华为认证覆盖ICT全领域,符合ICT融合的技术趋势,致力于提供领先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认证标准,培养数字化时代的新型ICT人才,构建良性的ICT人才生态。
HCIP-Cloud Computing V4.0定位于培养具有FusionCompute、FusionAccess运营与运维的能力,能够熟练掌握FusionCompute、FusionAccess日常操作与维护的人才。
HCIP-Cloud Computing V4.0认证课程包括:FusionCompute的产品介绍、虚拟化资源池管理、日常管理及故障处理,FusionAccess的产品及组件介绍、安装部署、业务管理及故障处理等。
相对于V3.0,HCIP-Cloud Computing V4.0增加了FusionCompute虚拟机发放与管理,优化FusionCompute与FusionAccess实验内容,删除FusionCloud私有云以及全内存桌面。
通过HCIP-Cloud Computing V4.0,将证明您基本掌握了FusionCompute和FusionAccess产品特性原理和运营运维能力。
企业拥有通过HCIP-Cloud Computing V4.0认证的高级工程师,意味着企业具备搭建华为虚拟化平台和桌面云的资质和能力。
前言简介本书为HCIP-Cloud Computing认证培训教程,适用于准备参加HCIP-CloudComputing考试的学员或者希望了解华为服务器虚拟化FusionCompute并希望熟练使用和管理FusionCompute的读者。
•统一架构•丰富服务•繁荣生态FusionCloud 与华为公有云同架构,保障企业未来业务无缝演进30+服务且定期固化公有云能力,支持多种企业云化创新场景全球6个Openlab ,多个行业300+ISV 合作,适配客户行业应用FusionCloud ,联接企业的现在与未来FusionInsightFusionAccessAgile ControllerFusionSphereFusionStage Nova/IronicFusionStorage DJVDCVDC VDC IaaSDaaSPaaSDC 3DC1…DC 2DC nAC , Neutron+物理网 虚拟网Docker 物理机 VRM VMware KVM 对象存储 Cinder , S3块存储 API HDFS/Spark/ MR/Hbase/HIVEAPIRDS APIVDIManageOne资源/管理/应用 资源/管理/应用 资源/管理/应用大数据池网络池存储池 计算池统一架构,支持未来业务无缝演进9 大类, 28 个服务ComputeECSBMSIMSCCEDaaSRDSSecurityAPP ServiceASvAPPWeb Scan ARSHIDSSAWTR SISWAF2017.Q2 (FusionCloud 6.0)Mgmt.SecurityKMSDaaSMRSDWSMongoDBCTSCESSMNApplication IntegrationALBDMSDCS2017.Q4 ~2018.Q2 ~StorageEVSOBSNetworkEIPVFWSGVPCELBVPNVBSCSBSBackup&DRCSDRCSHAMgmt.Enterprise APPCOSWorkspace10 大类, 38 个服务12 大类, 60+ 个服务StorageVideoDaaSDPSDIS M-OLAP MLSDDSMgmt.NetworkAutoOpsDNSSecurityAnti-DDoS PTS HVD SCSConnectMgmtIoTSFSDevice Mgmt SIMMgmt EdgeServiceV-PaaS MediaStream LiveStream丰富服务,支持多类型企业应用云化云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政务云 制造云 媒资云 开发云 金融云 500+ ISV 合作伙伴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器存储网络行业客户繁荣生态,适配传统行业客户应用。
fusioncube实施方案FusionCube实施方案FusionCube是华为推出的一款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高性能、高可靠的融合架构产品,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私有云、大数据、虚拟化等方面。
本文将就FusionCube的实施方案进行介绍,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如何有效地实施FusionCube,以实现其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最大价值。
首先,企业在实施FusionCube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和规划。
这包括对企业的业务特点、IT基础设施现状以及未来发展需求进行深入了解,明确FusionCube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只有在充分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FusionCube的实施方案,确保其能够真正满足企业的需求。
其次,FusionCube的实施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现有IT基础设施情况。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的硬件设备、网络环境、存储系统等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它们能够与FusionCube无缝集成,为FusionCube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如果企业的现有IT基础设施存在不足或不适应FusionCube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升级或改造,以确保FusionCube的顺利实施和运行。
另外,FusionCube的实施还需要充分考虑数据迁移和系统集成的问题。
在数据迁移方面,需要确保原有数据能够顺利迁移至FusionCube平台,并且在迁移过程中不丢失、不损坏任何数据。
在系统集成方面,需要确保FusionCube能够与企业的其他系统(如ERP、CRM等)无缝集成,实现数据的互通和共享,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
最后,FusionCube的实施还需要充分考虑安全和容灾的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机制,确保FusionCube平台的数据和系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不受到任何安全威胁的侵害。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容灾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系统故障或灾难,能够迅速恢复FusionCube平台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如何进行云计算平台的测试与验证云计算平台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然而,由于云计算平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了保证其安全稳定的运行,测试与验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云计算平台的测试与验证,以确保其性能和功能达到预期。
云计算平台的测试与验证是一个复杂且细致的过程,旨在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和缺陷,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下面将从测试策略的确定、测试环境的搭建、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等方面介绍云计算平台的测试与验证流程。
一、测试策略的确定在进行云计算平台的测试与验证前,需要先确定测试策略。
测试策略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计划,用于指导测试的方向和方法。
在确定测试策略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测试目标:明确测试的目标,例如验证系统的性能、可用性、安全性等。
2.测试范围:确定测试的范围,包括测试哪些功能、哪些场景。
3.测试方法:选择适合的测试方法,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等。
4.测试工具: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如JMeter、LoadRunner等,用于辅助测试与验证工作。
二、测试环境的搭建测试环境的搭建是云计算平台测试与验证的前提,合理的测试环境能够更好地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测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测试环境搭建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硬件资源:根据云计算平台的特点,为测试环境提供足够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
2.软件配置:安装和配置云计算平台所需的软件和服务,确保测试环境与实际生产环境一致。
3.数据准备:准备测试所需的数据,包括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以测试系统对不同情况的响应和处理能力。
4.性能监测:安装性能监测工具,对测试过程中的系统性能进行实时监测和统计,以获取系统的性能指标和性能瓶颈。
三、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功能测试主要是验证系统是否按照要求完成各项功能,而性能测试则是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预期。
在进行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功能测试:根据需求文档或系统设计文档,逐项验证系统的功能是否正确实现,包括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等方面。
FusionCloud 云计算解决方案融合致简云领未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FusionCloud 云计算解决方案融合致简云领未来Fusion • Simple致融至简高效、安全、融合、开放云操作系统随着企业的增长,部署在专用硬件的各种应用也随之增多,这将给IT基础架构带来很多挑战,例如资源使用效率低,随需而动的大存储资源池FusionStorage分布式存储系统支持多种虚拟化平台 (FusionSphere/VMware/KVM/Xen)产品亮点最佳桌面体验,敏捷安全办公FusionCloud桌面云解决方案桌面云解决方案,通过构筑统一的云计算平台,带动企业办公系统向融合云办公时代演进。
华为黑客攻击管理维护成本高人机绑定能耗大、占地多线缆杂乱安全可靠敏捷高效FusionCloud 桌面云解决方案已在全球余家客户广泛应用,覆盖政府和公共事业、电信、能源、金融、交通、医疗、教育、广电、媒资、制造业等主流行业,已经成功交付超过万用户。
简化运维,绿色节能卓越体验,便捷高效涉密办公,数据安全高效专业场景,安全灵活公用终端分支机构应用虚拟化DaaS高效维护,灵活接入远程应用,性价比高统一建设,灵活高效全融合硬件平台,分布式存储;系统预集成,一体化交付,统一监控告警E6000/E9000刀片服务器预验证,按需配置灵活异构,支持主流服务器和存储系统设计和大规模交付经验20000/套参考案例非盟国际会议中心、沙特内政部、西安铁路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华为企业级大数据平台FusionInsight系统在产生各式各样的数据;分分秒秒,互联网上浪涌般的信息将一个个企业淹没或推高。
面对内存迭代实时流计算历史交易票据影像精准业务推荐精准业务营销或有资产预测业务倾向预测业务伪冒侦测客户脉络关系应用案例请关注华为IT官方微博“华为云计算”版权所有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非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书面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手册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华为FusionCloud私有云计算平台测试方案
目录
1.项目背景 (5)
2.测试目的 (5)
3.测试人员和职责 (5)
3.1.人员分配 (5)
3.2.职责划分 (5)
3.3.测试计划 (6)
4.测试安排 (6)
4.1.产品 (6)
4.2.时间 (7)
4.3.地点 (7)
5.测试项目 (7)
5.1.虚拟化计算测试 (7)
5.1.1.架构与功能 (7)
5.1.2.可管理性 (8)
5.2.分布式存储(基于Hypervisor本地盘) (9)
5.2.1.架构 (9)
5.2.2.基本性能 (9)
5.2.3.其他 (10)
5.3.VPC(Virtual Private Cloud) (11)
5.3.1.架构 (11)
5.3.2.安装和部署 (11)
5.3.3.基础功能 (12)
5.3.4.交换 (13)
5.3.5.路由和子网 (13)
5.3.6.外网IP (14)
5.3.7.QoS与流量控制 (14)
5.3.8.防火墙 (14)
5.3.9.负载均衡 (15)
5.3.10.VPC控制器高可用 (15)
5.3.11.VPN (16)
5.3.12.安全和企业特性 (16)
5.4.云管系统测试 (17)
5.4.1.VPC组网服务测试 (17)
新建EIP (18)
绑定/解绑定EIP (18)
删除EIP (18)
新建防火墙 (18)
编辑进/出规则 (18)
登录防火墙 (18)
删除防火墙 (18)
新建路由器 (18)
绑定/解绑定公网IP (18)
新建负载均衡 (19)
绑定/解绑定公网IP (19)
新建子网 (19)
新建VPN (19)
5.4.2.计算服务测试 (20)
生成云主机 (20)
删除云主机镜像 (21)
5.4.3.存储服务测试 (21)
生成云硬盘 (21)
删除快照 (21)
5.4.4.云桌面服务测试 (22)
生成云桌面 (22)
删除云桌面镜像 (22)
附件一 (23)
1.测试拓扑 (23)
2.测试用例 (24)
2.1.架构与功能 (24)
2.2.VPC(Virtual Private Cloud) (47)
2.2.1.安装和部署 (47)
2.2.2.基础功能 (50)
2.2.3.交换 (61)
2.2.4.路由和子网 (62)
2.2.6.Qos与流量控制 (67)
2.3.云管功能测试 (68)
2.3.1.VPC组网服务测试 (68)
2.3.2.计算服务测试 (74)
2.3.3.存储服务测试 (94)
2.3.4.云桌面服务测试 (104)
1.项目背景
2.测试目的
本测试处于测试的第一阶段(计算平台、2、媒体桌面平台、3、存储平台、4、网络平台、5、云管理系统(IaaS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各厂商的云计算各技术体系的技术指标,帮助完成浙云平台建设项目中的IaaS层面的建设,本次测试将包含以下项目:
●虚拟化计算
●分布式存储(基于Hypervisor本地盘)
●VPC(Virtual Private Cloud)
●云管理系统(IaaS部分)
●API/SDK
3.测试人员和职责
3.1.人员分配
3.2.职责划分
3.3.测试计划
本次测试进度安排如下:
4.测试安排
4.1.产品
4.2.时间
4.3.地点
5.测试项目
5.1.虚拟化计算测试5.1.1.架构与功能
5.1.2.可管理性
5.2.分布式存储(基于Hypervisor本地盘)5.2.1.架构
5.2.2.基本性能
5.2.3.其他
5.3.VPC(Virtual Privat e Cloud)5.3.1.架构
5.3.2.安装和部署
5.3.3.基础功能
5.3.4.交换
5.3.5.路由和子网
5.3.
6.外网IP
5.3.7.QoS与流量控制
5.3.8.防火墙
5.3.9.负载均衡
5.3.10.VPC控制器高可用
5.3.11.VPN
5.3.12.安全和企业特性
5.3.13.管理性
5.4.云管系统测试
5.4.1.VPC组网服务测试5.4.1.1.功能测试
5.4.2.计算服务测试5.4.2.1.功能测试
5.4.3.存储服务测试5.4.3.1.功能测试
5.4.4.云桌面服务测试
5.4.4.1.功能测试
具体测试过程详见附件一《浙江国际影视中心第一阶段(IaaS) 云计算平台测试方案——HUAWEI测试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