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下的启蒙
- 格式:ppt
- 大小:3.02 MB
- 文档页数:48
专制下的启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危害,以及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引导学生认识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和贡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3、帮助学生理解启蒙运动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对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启蒙运动的背景和主要思想家的观点。
(2)专制制度与启蒙思想的冲突。
2、难点(1)启蒙思想的内涵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2)如何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专制制度和启蒙运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专制制度和启蒙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历史案例,深入分析专制制度和启蒙思想。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反映专制统治的图片或故事,如古代君主的绝对权力、民众的苦难等,引发学生对专制制度的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专制下的启蒙。
2、讲解专制制度(1)定义和特点:专制制度是一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或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力,不受法律和制度的约束。
其特点包括权力高度集中、决策独断、缺乏民主和自由等。
(2)危害:专制制度往往导致政治腐败、社会不公、经济发展受阻、人民权利被剥夺等问题。
例如,古代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在一定时期内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启蒙运动的背景(1)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要求在政治上获得更多的权力。
(2)科学进步: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如牛顿力学等,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打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3)思想渊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4)社会矛盾:专制制度的黑暗和腐朽,引发了社会各阶层的不满和反抗。
4、启蒙思想家及其观点(1)伏尔泰:主张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主张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以防止权力的滥用。
人民版高中历史专题六第三课《专制下的启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2.教材内容人文精神起源于希腊的智者运动,在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得以升华,在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中复苏,而启蒙运动的开展使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所以,在人文精神发展的这条主线中,启蒙运动时一个重要的环节。
启蒙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理性与自由成为了西方社会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时代特征。
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第一目“呼唤民主与自由”主要讲述了启蒙运动发生的背景和目的;第二目“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启蒙”则阐述了启蒙运动初期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的主张;第三目“法国启蒙思想家”主要介绍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此外,教材还配有资料卡片、知识链接和学习思考,在为学生提供了史料的同时,也引导着学生进行思考。
此外,与岳麓版和人教版只介绍伏尔泰等主要思想家的主张相比,人民版教材在《专制下的启蒙》中介绍了霍布斯和洛克的观点,显得更加全面,但同时,人民版又将启蒙运动分成两课来介绍,造成内容割裂。
【学生分析】本课位于专题六的第三课。
此时的学生已经学习过《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学生对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和发展过程有一定的了解,这对学习本课来说,是一个有利条件。
但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还不强,史料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还有待提高。
此外,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内容抽象,且理论性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寻找突破口,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分析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在讲解过程中,利用相关的视频、图片、表格等资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专制下的启蒙教案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三课专制下的启蒙授课教案课题课型教材分析新授课课时专制下的启蒙1课时班级高二本课是人民版普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的第三节内容,该专题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为主题展开。
本课上承第二节《神权下的自我》,下启《理性之光和浪漫之声》,属于对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内容的继承和发展,属于欧洲历史上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把焦点主要放在了人在政治生活中的解放,过一种怎样的政治生活的内容。
主要包括三个内容:1、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但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于是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主义的斗争成为了时代的要求,一场思想上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首先在英国兴起。
2、18世纪的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出现了XXX、XXX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他们崇尚理性,号召人们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3、在法国的影响下,欧洲大陆很多国家都兴起了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并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学情本课为必修课内容,授课班级为高二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的研究,有了较好的历史研究基础,因此在难度上略有增加,以适合授课的要求。
但是,随着研究难度分析的增加,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应当适当增加趣味性,以吸引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课标要求简述XXX、XXX、XXX等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1、知识与能力(1)知识方面:了解启蒙活动的兴起背景;核心思想;知道XXX、XXX、XXX教学目标XXX、XXX、XXX、百科全书派的主要观点;(2)能力方面:比较上述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的不同之处和相同方面;认识他们思想产生与各自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
22、过程与方法(1)通过史料教学法,列出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形成论从史出的能力;(2)对比归纳法,比较归纳主要思想家的观点异同;1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三课专制下的启蒙授课教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他们批判专制,反对教权,呼唤理性,追求民主、平等、自由等观点,在政治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说明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三专制下的启蒙[课程标准]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一、呼唤民主和自由1. 背景: 随着__________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西方的历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 性质: 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的一场__________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3. 共同主张(1)以理性作为思想武器, 批判__________。
(2)反对______迷信, 提倡科学。
(3)关注社会, 希望创造一个民主、科学的光明时代。
二、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启蒙1. 霍布斯: 英国启蒙思想家。
主张: 每个人都有______的自然权利;为了防止争斗和战争, 有必要按照人们共同的意志, 相互订立______, 成立国家, 来保护人民的公共权利。
2.洛克:英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主张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______;国王及其政府, 应在________控制下行使管理国家的行政权;当国王及其政府威胁大多数人民的生命、财产及人身自由时, 人民有权推翻它。
三、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政治启蒙1. 伏尔泰(18世纪, 法国): 提倡自然权利学说, 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权利;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在反对君主专制的同时, 又赞成实行“__________”。
2. 孟德斯鸠(法国)(1)主张:提出了__________的学说, 认为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
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__________、行政权和________。
三者互相独立而又相互________。
(2)影响:它体现了__________的原则, 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3.卢梭(1)代表作: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__________》。
(2)主张:卢梭认为, 人生而自由, 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 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 提出“__________”的主张, 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用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 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
§6.4专制下的启蒙(第4课时)【教学目标】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重难精要】欧洲的启蒙运动的兴起背景、性质、思想体系、作用;卢梭、康德的思想主张及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18、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及其所包含的人文思想、作用。
【教学方法】自学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接上节知识4.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1)思想:在自然界里,人人享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包括财产权、生命权和自由权;人们通过契约组成国家,让国家来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2)影响:百科全书派的思想主张体现了科学与民主的时代精神,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四、(德意志)康德道出启蒙的真谛1.康德的理论贡献:(1)他在卢梭“人生而自由”的基础上,提出了思想的自由。
(2)指出封建统治阶级总是阻挠人民运用自己的理智,实行愚民政策。
(3)指出启蒙运动的真谛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即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可以运用自己的理智。
2.康德理论贡献的意义:康德对理性做了哲学的探讨,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道出了启蒙的真谛。
五、卢梭对“理性”的质疑1.浪漫主义思潮的创始人:卢梭,被称为“浪漫主义之父”。
2.卢梭的浪漫主义主张:(1)对理性: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和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
(2)对情感:理性有它的用处,但生活中很多问题,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3)对知识:人类天性本善,原始人是“高贵的野蛮人”,原始社会最美好,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
3.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1)积极影响:指出了人类理性的局限性,揭示了科学对人类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凸显了人的情感和个性;把人从冷冰冰的理性原则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让人重新体会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密切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人类重新确立对自然的尊重态度;它让人们对不同文明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