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奇妙的图形密铺》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7
奇妙的图形密铺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密铺特点,学会用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密铺。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环节,让学生掌握图形密铺的方法和技巧。
2. 学会用简单的图形组合出复杂图形的密铺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美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二、教学内容:1. 平面几何图形的密铺特点2. 图形密铺的方法和技巧3. 用简单的图形组合出复杂图形的密铺效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平面几何图形的密铺特点2. 图形密铺的方法和技巧难点:1. 用简单的图形组合出复杂图形的密铺效果2. 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不同形状的平面几何图形卡片2. 准备彩色笔、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工具3. 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一些密铺的实例,如瓷砖、地板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是如何密铺的?它们有什么特点?2. 新课导入:介绍平面几何图形的密铺特点,讲解图形密铺的方法和技巧。
3.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密铺,并观察、记录密铺的效果。
4. 展示与交流: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密铺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创新思路。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6. 作业布置:设计一道关于图形密铺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课后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奇妙的图形密铺1. 平面几何图形的密铺特点2. 图形密铺的方法和技巧3. 用简单的图形组合出复杂图形的密铺效果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总结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图形密铺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奇妙的图形密铺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平面几何图形密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密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图形密铺的规律。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节约空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平面几何图形密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密铺方法及其特点。
3. 图形密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平面几何图形密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密铺方法及其特点。
难点:1. 图形密铺规律的发现和运用。
2. 图形密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各种平面几何图形的卡片或模型。
3. 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密铺案例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密铺现象,如瓷砖铺设、地毯图案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基本概念与方法:介绍平面几何图形密铺的基本概念,如什么是密铺,密铺的特点等。
讲解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密铺方法,如正方形、正三角形、六边形等。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种平面几何图形,尝试进行密铺,并观察和记录密铺的特点和规律。
4. 分享与交流:各组汇报自己的实践成果,讨论和交流图形密铺的规律。
5. 应用拓展: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密铺案例,让学生尝试解释和分析。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形密铺的特点和规律。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分享与交流:评价学生在分享和交流中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奇妙图形密铺》教学设计《奇妙图形密铺》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奇妙的图形密铺”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节活动课,建立在学生对基本图形的认识基础上,包括“观察与理解”、“思考与操作”、“欣赏与设计”三个部分内容。
在后继的学习中学生会在八年级下册对此有更深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密铺。
2、通过猜想、动手操作和思考,探索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平面图形的特征。
3、通过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进一步感受图形密铺的奇妙,获得数学美的体验,体验成功的乐趣。
4、通过信息技术的三大优势,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
教学重点:探索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充分利用数字平台的操作功能和交互功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通过自己选择基本图形,再根据图形密铺的特点,发挥想象,设计图案。
三、教学设计:根据以上目标和信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有三大优势:传达信息的,作为一种工具,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交互,我设计了如下几个版块:1、创设情境,理解密铺;2、动手操作,探索密铺,第二个版块又分为三个层次:单个图形的密铺;两种规则图形的密铺;两种不同图形的密铺;3、欣赏和设计。
(一)、创设情境,理解密铺:利用信息技术的信息优势,从生活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密铺,再由理解概念到联系生活举例到欣赏图案判断图案,感知密铺概念的三大关键:无空隙,不重叠,铺在平面上。
(二)、动手操作,探索密铺:1、单个图形的密铺:根据学生对基本图形的了解,大胆猜测单个图形是否可以密铺,经过分类,动手操作验证和再分类,明确基本图形中单个图形可以密铺的特点,这是学生第一次简单进地行图形密铺,通过操作和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密铺的动态过程,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平台的交互,在在线聊天中交流自己的结果和!2、两种规则图形的密铺:通过分析和理解,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七巧板”中三种不同的可以密铺的基本图形,任意选择其中的两种也可以密铺一个平面,而且图案更美。
小学五年级数学《奇妙的图形密铺》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感知密铺图形的形状,理解密铺的特征.了解图形密铺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工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用三角形、四边形密铺的图形。
3.尝试用两种或多种平面图形构造密铺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密铺的含义及知道哪些平面图形能单独密铺。
教学准备,任意四边形10个,方格纸,七巧板,水彩笔,8种基本图形各10个(每组1份)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片,感知密铺1.谈话:同学们,2008年是中国年,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北京。
知道为什么吗? 生:今年8月在北京举办奥运会。
师:不错,想不想去看看奥运场馆?大屏出示:水立方图片。
(远景近景图各两幅)这是水立方的外围墙壁,如果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壁砖、地砖密铺场景):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图形铺成的呢?2.平铺时,图形与图形之间有什么要求吗叫、组讨论。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板书:无空隙不重叠)3.小结:是的,像这样把一种或几种乎面图形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平面上,这种铺法,数学上称它为“密铺”。
(板书:密铺)4.分析比较。
下面的三幅图,可以看作是密铺吗?为什么?5.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密铺图形呢?6.师:的确,密铺把我们的世界装点得丰富多彩。
密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的享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图形密铺世界。
二、操作探究,体验密铺(一)活动一:一种图形的密铺1,质疑牵引、大胆猜想。
出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正五边形等八种基本图形。
问:这些平面图形是不是都能单独密铺呢?请同学们先来猜一猜。
学生大胆猜想,相互争论。
2,动手操作、实践验证。
师:用什么方法验证你的猜测呢?师: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我们就来动平铺一铺。
出示活动要求:(1)小组合作,每人选择一种图形铺一铺。
(2)想一想,铺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3)将铺的结果在小组里交流。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奇妙的图形密铺》数学教案一、教学背景和学情分析《奇妙的图形密铺》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章节。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利用不同的图形进行“密铺”的方法,来进行有趣的几何游戏。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几何图形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几何图形的命名、特征、分类等。
因此,学生们对于几何图形应该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将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不同的图形进行有趣的密铺。
同时,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并能够正确地命名和分类。
•理解不同的图形如何进行“密铺”,以及密铺的规则是什么。
•掌握常用几何图形的基本面积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密铺”中。
•能够独立思考,合理安排“密铺”顺序,完成“密铺”任务。
•能够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几何问题解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几何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以及合作和分享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利用不同的图形进行“密铺”,并理解密铺的规则。
•掌握基本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
•如何合理安排“密铺”顺序,完成“密铺”任务。
四、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五、教学安排1.引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第六十页的大图,简单介绍此页面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于“密铺”的理解和想法。
2.探究“密铺”规则(15分钟)通过学生们的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们一起探究什么是“密铺”,以及密铺的规则是什么。
3.体验“密铺”游戏(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不同的几何图形卡片,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卡片进行“密铺”,完成指定任务。
五下奇妙的图形密铺设计第一篇:五下奇妙的图形密铺设计奇妙的图形密铺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110页。
教学目标: 1.感知生活中的密铺现象,知道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密铺。
2.经历探索多边形密铺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能运用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一定的审美情感,通过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使学生体会到图形之间的转换,充分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密铺的特点、知道哪些图形可以进行密铺。
教学难点:运用正三角形、长方形等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教学准备:圆、正三角形、长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梯形教学过程:一、感受密铺——观察与理解1.谈话导入:同学们,最近有个朋友邀请我去参观她的新家,她的新家可漂亮了,今天我还带来了一组她新家的设计图片,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家想看看吗?2.课件出示:浴室瓷砖、地板、壁画、阳台、墙面装饰、天花板……等图案。
3.边欣赏,观察思考:(1)这些图片分别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它们都是由一种或几种平面图形铺成的。
如浴室墙面图案是由不同颜色的正方形铺成的)板书:平面图形(2)这些平面图形在拼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思考并回答)板书:无空隙不重叠(3)ppt小结: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种或几种平面图形进行拼接,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地铺成一片,这就是平面图形的密铺,又称平面图形的镶嵌(要求同学一起读概念)4.继续出示图片:课件出示:下面的三幅图,可以看作是密铺吗?为什么?第一幅图是密铺,因为每个三角形之间既没有空隙,也不重叠;第二第三幅图都不是密铺,因为第二幅图图形之间有空隙,第三幅图图形之间是重叠的。
5.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既然密铺的图形奇妙而美丽,生活中肯定还有很多,平时你们在哪里也见过类似的图形?(老师:看看我们教室有没有隐藏着密铺的例子?)学生自由发言生1:人行道上的地砖是密铺在一起的。
《奇妙的图形密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6~87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密铺现象,初步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密铺。
2.通过铺一铺、摆一摆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探索并了解哪些平面图形能够密铺,在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密铺的含义,感受密铺的特点。
3.通过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密铺的奇妙和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数学美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体会密铺的含义,感受密铺的特点;感受图形密铺的奇妙和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数学美的体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第121页剪下来的平面图形、七巧板、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观察与理解,初步感受1.谈话:今天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
你见过这样用砖铺成的地面或墙面吗?(课件出示课本上的三幅图片)2.提问:铺成地面或墙面的砖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呢?(随学生回答,课件闪动,将砖抽象成平面图形)2.说明:正六边形、正方形、长方形这些图形像这样铺在一个平面上,这种铺法就叫做密铺。
3.思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想一想,这些图形的密铺有什么特点?4.辨析:那你觉得这些图形的铺法是密铺吗?为什么?(出示课件)5.反思:那你觉得图形怎样铺才是密铺?6.小结:无论什么形状的图形,如果能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平面上,这种铺法就叫做密铺。
7.密铺现象举例(1)一些墙面或地面是采用密铺的方法铺的,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密铺的现象呢?(2)小结:看来,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密铺现象。
设计意图: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密铺现象入手,直观形象地引入了密铺的概念;通过观察、辨析和反思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图形密铺的含义,体会图形密铺的特点和作用。
二、思考与操作,深入体会1.一种平面图形的密铺。
(1)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平面图形,有平行四边形、梯形、正三角形、圆和正五边形。
(课件依次出示)(2)猜一猜:如果只用一种图形来铺,那么这几种图形哪些能密铺,哪些不能密铺?(3)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你们选择的图形究竟能不能密铺呢?我们可以动手铺一铺,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奇妙的图形密铺》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归庄小学黄建芬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材第86页~87页。
教学目标:1、通过正反例的对比、修正使学生初步体会“密铺”的本质特征, 联系生活中常见的密铺现象, 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密铺。
2、在探究图形密铺条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的能力,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情推理能力, 能运用一种或两种平面图形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3、让学生在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的过程中, 体会图形的转换, 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能初步理解图形的密铺的含义, 探索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理解密铺的特点, 用两种不同的图形进行密铺图案的设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科书第121页剪下的图形, 七巧板, 方格纸, 水彩笔。
整节课的设计意图:“奇妙的图形密铺”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 是一节实践活动课, 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
本节课是通过持续的观察、比较、分折、质疑、猜想、验证等思维方式和学生的动手操作, 交流讨论等活动, 让学生从正反例的对比、修正中体会“密铺”的特征。
在质疑、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探究“密铺”, 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平面图形特点, 知道有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 有些则不能;有的还可以用两种平面图形进行密铺, 从而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密铺的含义.更多地了解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
从欣赏大自然、现实生活以及大师创作的奇妙的“密铺”图形中深化对“密铺”的认识, 进一步感受图形密铺的奇妙。
同时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 在电子白板的直观操作中充分理解密铺的含义,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探究这些奇妙的图形, 获得数学美的体验。
教学过程:一、感受密铺——观察与理解1、分析比较, 认识密铺。
奇妙的图形密铺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平面几何图形密铺的特点和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图形密铺的过程。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数学美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平面几何图形的密铺特点2. 图形密铺的规律3. 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密铺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平面几何图形密铺的特点和规律。
2. 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1. 图形密铺规律的探究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讨论法、讲授法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几何图形模板3. 练习题4. 实物举例教案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利用PPT展示各种生活中的图形密铺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图形密铺呢?二、自主探究(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分析、归纳平面几何图形密铺的特点和规律。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讲解平面几何图形密铺的特点和规律。
2.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图形密铺的原理和应用。
四、练习巩固(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运用所学知识,找出生活中的图形密铺现象,拍摄照片或绘制图案,下节课分享。
2. 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图形密铺规律,解决一个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平面几何图形密铺的特点和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奇妙的图形密铺课程目标•理解什么是图形密铺•掌握图形密铺的规律与方法•能够完成简单的图形密铺练习教学重点介绍什么是图形密铺,让学生了解其规律与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练习。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图形密铺的规律与方法,并成功进行练习。
教学准备•学生用书:苏教版《数学5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学课件、板书、练习题•教学素材:图形卡片、图案拼图、图形板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几张图形卡片或图案拼图等展开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图形密铺。
学习(15分钟)1.什么是图形密铺?图形密铺是指用一定规则将一些几何图形按照一定的方式拼接在一起,形成规则的图案。
2.图形密铺的规律与方法当我们进行图形密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规律与方法:•图形种类:图形密铺可以使用不同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矩形、三角形、菱形、梯形等。
•边与角:进行图形密铺时,需要注意边和角的配合,使其构成规则的图案。
•翻转与旋转:有些图形可以通过翻转和旋转变成其他图形,因此在进行图形密铺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翻转和旋转。
•底图:为了进行图形密铺,通常会先确定一个基础图形,称之为底图,然后再用其他图形填充其中。
3.练习教师在课件上呈现一些简单的图形密铺题目,让学生根据以上规律与方法进行练习。
拓展(10分钟)教师提供更复杂的图形密铺题目,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与实践。
总结(5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简单总结,并布置相关练习。
巩固练习1.请将以下两个图形用一定规律进行拼接,形成规则的图案。
图1:___|___|图2:__|__|__|__|2.请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将以下图形进行密铺。
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作业结合教师布置的相关练习题,进一步掌握图形密铺的规律与方法。
奇妙的图形密铺正式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密铺原理,能够运用不同的几何图形进行密铺设计。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平面几何图形的密铺原理及特点。
2. 常见几何图形的密铺方法及应用。
3. 自主设计密铺图形,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平面几何图形的密铺原理及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的几何图形进行密铺设计,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实践操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丽的镶嵌图案,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平面几何图形的密铺原理:让学生观察、分析、总结正六边形、正方形、正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密铺特点。
3. 学习常见几何图形的密铺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正六边形、正方形、正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密铺方法及步骤。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密铺设计,选取不同的几何图形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创新意识培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自主设计独特的密铺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总结平面几何图形密铺的特点及方法。
7. 作业布置:选取一幅美丽的镶嵌图案,分析其中的几何图形密铺方法,并尝试自主设计一幅密铺图形。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价学生对平面几何图形密铺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能力培养: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运用不同几何图形进行密铺设计的能力。
3. 创新意识: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观念,以及在自主设计密铺图形时的表现。
七、教学反馈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平面几何图形密铺原理的理解程度。
奇妙的图形密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密铺原理;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密铺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探讨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图形密铺的规律;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图形密铺的原理及方法;2. 图形密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1. 理解和掌握图形密铺的规律;2. 运用图形密铺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各种平面几何图形卡片;3. 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密铺案例。
学生准备:1. 笔记本;2. 尺子、圆规、剪刀等学具。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地板、墙壁等,发现其中的图形密铺现象;2.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图形密铺案例?环节二:探究图形密铺的原理1. 发放各种平面几何图形卡片,让学生自主探究图形密铺的方法;2. 引导学生发现图形密铺的规律,总结出密铺的方法。
环节三:实践操作1.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所学的图形密铺方法拼出各种图案;2.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本组的成果。
环节四:拓展应用1. 出示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密铺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引导学生思考:图形密铺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价值?环节五:总结反思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图形密铺的原理及方法;2. 提问:你们认为图形密铺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哪些可能性?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家庭居室平面图,运用图形密铺的方法设计墙面图案;2. 观察身边的建筑或装饰品,分析其中运用到的图形密铺原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密铺原理;2. 学生能够运用图形密铺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4. 学生能够欣赏并创造美,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奇妙的图形密铺教学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平面图形密铺的特点和规律。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3.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1. 了解平面图形密铺的特点和规律。
2. 学会用图形进行密铺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平面图形密铺的规律。
2. 创新性地进行图形密铺。
教学准备:1. 课件、黑板、粉笔。
2. 各种图形卡片。
3. 学生用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地面,发现地面上的图案是由哪些图形密铺而成的。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图形,教师总结。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各种图形卡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能否进行密铺。
2. 学生尝试用这些图形进行密铺,并分享自己的成果。
3. 教师总结密铺的特点和规律。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所学的图形进行密铺。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创新性地进行图形密铺。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所学的图形进行创新性的密铺。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平面图形密铺的特点和规律。
2. 学生能创新性地进行图形密铺。
3. 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六、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图形,要求学生判断这些图形能否进行密铺。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点评。
七、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了图形密铺的原理?2. 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
《奇妙的图形密铺》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奇妙的图形密铺》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
教材在五年级上册已经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思考过程,以及探索“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上,再安排了《奇妙的图形密铺》这一“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
教学教材分三个层次:1.呈现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密铺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密铺图形是既无空隙又不重叠的铺在平面上,直观地揭示密铺的基本概念。
2.通过学生的猜测和操作,探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和正五边形能否一种图形密铺,怎样进行密铺;同时尝试将七巧板中两种不同的图形进行密铺。
3.通过学生尝试用两种不同的图形进行设计密铺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提升学生在欣赏和创造数学中的美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就能感悟到正方形、长方形和正六边形是能够一种图形密铺的,所以这三种基本图形可以通过实际生活经验得出。
对于平行四边形,学生也容易能想象平行四边形是可以一种图形密铺,并且在五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或梯形都能拼成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由此可知三角形和梯形都能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进行一种图形密铺,转化的思想在这里进一步进行渗透。
但学生在判断正五边形能不能进行一种图形密铺时出现的分歧会比较多,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再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演示,然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设计两种不同图形的密铺,学生较少关注数学中的美,教学时要关注学生设计密铺图形数学与美的结合,进行适当的点评。
(三)教学环境分析选择多媒体教室教学环境,配备蓝牙适配器、蓝牙功能拍照手机、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密铺现象,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密铺的含义,知道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密铺;通过拼摆各种图形,学生探索密铺的特点,认识一些可以密铺的平面图形。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奇妙的图形密铺一、教学目标1.理解“图形密铺”的概念,能够辨认图形。
2.能够通过图形的观察和分类,总结出一些图形之间的规律。
3.能够将所学的图形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大图形。
4.发扬合作精神,与同学齐心协力完成任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图形密铺”这一概念,发掘图形之间的规律,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2.教学难点: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操作,灵活运用所学的规律进行组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今天我们要学习“图形密铺”,请大家回想一下,之前我们学过哪些和这个有关的知识呢?2. 操作方法介绍首先我们要认识一下这些图形,然后我们将在地面上将这些图形拼成一个大图形。
请看一下老师演示的操作方法。
3. 操作练习请大家先各自拿出一份纸,用尺子画出一个正方形。
然后你们可以从课桌上的物品中选取一个图形,将这个图形沿着边界线剪下来,放在正方形里面,你还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将其填充。
4. 分组合作现在我们将大家分成若干组,每组选取10个图形,用这些图形合成一个大图形。
要求大图形中每种图形只能用一次。
5. 展示发言环节好了,我们来看看每组的图形大图案。
请每组派出一名同学进行发言介绍。
6. 知识拓展1.扩展练习:在正方形里使用哪些图形可以获得最大面积?在正方形里使用哪些图形可以获得较小的面积?2.知识梳理:如果要拼出一个8x8的正方形,我们应该选择哪些图形?7. 课后作业1.完成学习笔记,将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2.制作一张“图形密铺”的图片,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拼图。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于图形的观察能力,还让学生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
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图形分类和组合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完成规定的任务。
奇妙的图形密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密铺特点,学会用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密铺。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图形的密铺规律。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精神,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平面几何图形的密铺特点2. 用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密铺的方法3. 图形密铺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让学生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密铺特点。
2. 让学生学会用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密铺。
难点:1. 让学生理解图形密铺的规律。
2. 让学生运用图形密铺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各种形状的图形卡片。
3. 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密铺案例。
学生准备:1. 笔记本、彩笔。
2. 与同学交流合作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密铺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探究:教师发放各种形状的图形卡片,让学生自主探究图形的密铺特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4.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图形密铺的规律,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5. 练习与实践: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密铺。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图形密铺的特点和规律,并拓展学生对图形密铺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有关图形密铺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教学方法。
9. 学生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在课堂中的表现,提高自我认知和改进。
10.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密铺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奇妙的图形密铺》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的图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等。
2.能够发现图形的特点和规律,并进行分类。
3.能够使用不同的图形拼凑出其它的图形,形成轮廓和图形的密铺。
4.能够思考和解释为什么某些图形能够组合成于其余的图形,帮助学生发现一些基础的数学规律。
二、教学内容《奇妙的图形密铺》1.图形的分类与特点。
2.图形的组合和拼凑。
3.图形的密铺,包括满铺和无法满铺的情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图形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到每种图形的特征和使用方法。
2.图形的组合和拼凑,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组合和变化。
3.图形的密铺,让学生了解图形密铺的概念,并且了解满铺与无法满铺的情况。
教学难点1.图形的规律和特点,让学生理解并发现图形规律。
2.图形的密铺,让学生把不同的图形组合在一起,形成密铺结构。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图形的特点和规律,让学生理解图形的用途和构造方法。
2.演练法:通过练习构造和拼凑图形,让学生充分掌握图形的用途和特点。
3.模拟法:通过模拟图形铺排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图形的结构和组合。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通过观察图片和图形,让学生了解关于图形分类和特点的知识。
第二步:讲解1.介绍不同的图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等。
2.讲解每种图形的特点和用途。
3.讲解不同的图形如何拼接,形成轮廓。
4.讲解密铺的概念,包括满铺和无法铺满的情况。
第三步:实践1.给定固定的图形,并要求学生根据已知的图形构造出另外一些图形。
2.让学生学习使用不同的图形来组合,形成密铺图案。
第四步:巩固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他们独立构造和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图形和密铺的理解。
六、作业1.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布置作业,让学生使用所学到的知识做出一些密铺图案。
2.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找到身边的一些密铺结构。
七、小结1.通过本课的学习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图形、图形的特点和分类。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五年级数学《奇妙的图形密铺》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奇妙的图形密铺》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奇妙的图形密铺》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感知密铺图形的形状,理解密铺的特征.了解图形密铺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工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用三角形、四边形密铺的图形。
3.尝试用两种或多种平面图形构造密铺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密铺的含义及知道哪些平面图形能单独密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任意四边形 10 个,方格纸,七巧板语,水彩笔,8 种基本图形音各 10 个(每组 1 份) 教冤学过程一、观察图片,感檀知密铺 1.谈话:
同幕学们,XX 年是中国年,弃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北京豁。
知道为什么吗?生:
今婴年 8 月在北京举办奥运会轧。
师:
不错,想不想去看丙看奥运场馆? 大屏出终示:
水立方图片。
(远景囤近景图各两幅) 这是坦水立方的外围墙壁,如果首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你靴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 雾生活中
1 / 7
的壁砖、地砖密铺诚场景):
师:
请同学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案是型由哪些图形铺成的呢? 挑 2.平铺时,图形与图墓形之间有什么要求吗叫、孕组讨论。
学生思考讨论并诌回答。
(板书:
无空隙不锌重叠) 3.小结:
是蒜的,像这样把一种或几种埂乎面图形既无空隙,又不蚂重叠地铺在平面上,这种院铺法,数学上称它为 ld 途quo;密铺rdquo 柏 ;。
(板书:
密铺) 4.魂分析比较。
下面的三幅图异,可以看作是密铺吗?为云什么? 5.师:在我筏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割些密铺图形呢? 6.凭师:
的确,密铺把我们的框世界装点得丰富多彩。
密匀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佯的享受,今天就让我们一薪起走进奇妙的图形密铺世僵界。
评析:
由奥运场味馆晶莹剔透的水立方引入叙新课,贴近时代,贴近生舌活,既切合主题,又融入慑爱国激情,有利于激发学竿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棵较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拳积极性和主
---------------------------------------------------------------最新资料推荐------------------------------------------------------ 动性。
接着,蝶通过实物图案的观察,让曳学生初步感受图形的密铺肖,再通过对三个实例瘴的观察、比较和交流,进冕一步认识密铺图形的含义捐,步步渐近,揭示课题自粱然、有序,符合学生的学醒习心理与认知规律。
二、玄操作探究,体验密铺 (一汁 )活动一:
一种图形的密媚铺 1,质疑牵引、大胆猜烩想。
出示:
正方形、馁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捎形、正五边形等八种基本褥图形。
问:
这些平面怀图形是不是都能单独密铺撒呢?请同学们先来猜一猜谍。
学生大胆猜想,相互争早论。
2,动手操作、实践妖验证。
师:
用什么方法验侣证你的猜测呢? 师:
形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绚一方法!我们就来动平铺糯一铺。
出示活动要求:
( 净 1)小组合作,每人选择双一种图形铺一铺。
3 / 7
(2) 溉想一想,铺的过程中要注氓意什么? (3)将铺的结惰果在小组里交流。
3.汇植报交流、展示成果。
哪些屏图形可以单独密铺呢? 伟任意四边形能单独密铺牙吗?指两名同学上台铺一譬铺。
如果是相同的任娩意三角形呢?不用实验你吴能得出结论吗? 不能啪单独密铺的图形有哪些? 烛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为什昭么圆形和五边形不能单独丫密铺呢?这是一个非常有馅趣的数学问题。
有兴趣的言同学课后可以查一查资料吗,写一篇科研小论文,老润师相信你们一定行 4.师噎生共同小结。
评析:
操让学生选择一种图形进行镑密铺操作,使学生进一步乐体会图形密铺的特点。
同典时提出 ldquo;若干浪个相同的任意四边形和任缺意三角形能否单独密铺 r 漳 dquo;的问题,为密羞铺的研究进行了拓展与延诱伸,最后提出 ldquo 贞 ;为什么圆形和五边形不榨能单独密铺 rdquo; 佰的问题,启发学生课摧后查资料去进一步研究,宦给学生留下了自主探索的阮空间。
(二)活动二:
两纲种不同平面图形的密铺 1 麻.课件出示(两种图形密锡铺的图案):
---------------------------------------------------------------最新资料推荐------------------------------------------------------ 问:
你又有予什么新的发现吗? 2 啦.课件出示:
(两种和几陡种不同图形的密铺) 裹师:
这是用七巧板中的两收种图形密铺的图案。
这些漆图案是由哪些图形密铺而飘成的呢? 师:
同学们傍想不想试一试,用七巧板跑的几种图形设计密铺的图郁案? 3.分组操作,抚尝试用七巧板中的几种图暇形进行密铺。
教师参与学哼生活动,并与学生交流。
洪 4.展示汇报交流,共同茹评价。
评析:
在一种烷图形不能密铺的情况下,浦提出两种甚至多种图形密猿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思黄考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疏进一步感受冈形密铺的特秽点,发展空间观念,培养皮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让学英习直接参与,充分体现了炽主体、主动的要求,有利撒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姆自主创造的能力。
三、展汹示情境,欣赏密铺生活中挽密铺设计图案+埃舍尔的嚼艺术世界课件出示:
(配延乐,师随图案讲述) 痰评析:
精美的设计让学生混走进了奇妙的密铺世界,闸随着音乐的旋律、教师生钙动的讲述,学生用心感受浪着图形密铺的神奇和
5 / 7
美妙肄,扩展了思维空间,陶冶蚜了情操。
四、鼓励创造,仍设计密铺师:
很美吧发 ?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一茂幅作品呢? 课件出示:
( 原配乐) 小小设计师用颜今天学的密铺知识,在方辙格纸上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杨案,并涂上不同的颜色。
甘相信你一定行! 教师巡视牟,并对学生的创作进行必捌要的指导。
评析:
鼓斋励学生运用图形密铺的特规点进行创作设计,使学生各进一步加深对图形密铺的诵认识,发展了空间想象力讫.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辛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鸵喜欢数学、学习数学、应瞩用数学的意识和自信心。
亡五、总结升华密铺是圭一门学问,在美丽奇妙的嫁密铺背后,还蕴藏着许多株的数学奥秘,让我们一起召去探索、去研究,共同创缨造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胸总评:《数学课程标朝准》中的 ldquo;实铆践与综合应用rdquo 意 ;领域,是新课程的一个榔特色,也是新数学课程中茂一个全新的内容。
ldq 栋 uo;奇妙的图形密铺 r 请 dquo;是苏教版义务竣教育国标教材小学数学五湘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一节柒实践活动课,属于 ldq 勾 uo;实践与综合应用 r 垦 dquo;领域。
教材分批为三部分:
---------------------------------------------------------------最新资料推荐------------------------------------------------------ 第一部分,通扫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尚用砖铺成的地面或墙面,屎初步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密阎铺;第二部分,通过动手脏操作和思考,探索并了解邀能够进行密铺的平面图形昭特点,知道有些平面图形弥可以密铺,有些则不能;藐有的还可以用两种平面图啡形进行密铺,从而在活动赫中进一步体会密铺的含义厘.更多地了解有关平面图宽形的特征;第三部分,通朋过欣赏密铺图案的和设计亨简单和密铺图案,进一步披感受图形密铺的奇妙,获苑得数学美的体验。
本节课罕教者层次清楚的组织实践屑活动,通过持续的观察、据分折、猜想、概括,推理胸和验证等思维方式和学生忠的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等峡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创燕设情境到问题探究,具有戏趣味性,富有挑战性.以皂多媒体为教学手段,充分帅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合邮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睡从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贞感体验。
本课还较好的注蛹意教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趾,数学美始终贯穿于整个小教学活动之中,学生在操技作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了借美术创作的想象力,不仅企学到了知识,而且受到了脏美育熏陶。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