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初探赣州市章贡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5
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任务型课堂的构建【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任务型课堂的构建。
文章介绍了任务型课堂的定义,指出其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特点。
然后分析了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特点,强调了教学资源匮乏、学生学习动机低等问题。
接着提出了构建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任务型课堂的方法,包括设置具体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措施。
随后通过实践案例展示了任务型课堂在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说明了其对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总结了任务型课堂在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强调了其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的价值。
【关键词】任务型课堂、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构建方法、实践、效果1. 引言1.1 引言农村初中英语教育一直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在英语学习中,词汇是基础,是学习的起点。
而构建任务型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并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构建任务型课堂,以及任务型课堂在实践中的效果和作用。
任务型课堂的定义任务型教学是一个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学习,通过完成各种任务来实现语言学习的目标。
任务型教学注重学生参与和合作,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使用、实践和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特点农村初中学生普遍学习英语基础薄弱,学习条件有限,课堂资源不足等问题。
在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在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构建任务型课堂可以通过设计各种任务活动来帮助学生学习词汇。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设计任务,例如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和巩固所学的词汇。
通过任务型课堂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词汇,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任务型教学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乡教育差距的不断扩大,农村地区的教育状况逐渐引起社会关注。
近年来,教育部门加强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支持和配合,但在实际教学中仍面临许多挑战。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学生们的学习需求,需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进行实践和任务活动,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和实践,发挥出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因此,本课题将研究任务型教学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其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增强学生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作用。
二、研究目的任务型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对教育教学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本研究旨在研究任务型教学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其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增强学生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作用,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探讨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特点,分析其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
2.设计适合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任务型教学教案并进行实验教学,研究任务型教学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方面的实际效果。
3.对比研究结果,探讨传统教学方法与任务型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劣势,确立任务型教学的适用范围和应用前景。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实验教学法和文献资料法相结合的方法。
1.实验教学法: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实验教学,比较传统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方面的实际效果。
2.文献资料法:通过文献检索和查阅相关教育学和语言学理论书籍,分析任务型教学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特点和优势。
四、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特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模式,并探讨其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任务型教学教案的制定与设计:在研究任务型教学的应用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任务型教学教案。
任务型教学法在农村地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使用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
在农村地区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使他们在轻松有趣的任务中掌握和运用英语词汇。
第一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农村地区,初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普遍较低。
教师使用生动有趣的教材或教具,如图片、实物等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第二步:设定任务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教学要求,设计一个明确的任务目标。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0个与农村生活相关的英语词汇,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词汇进行简单的交流。
第三步:提供词汇材料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提供词汇材料,如单词卡片、词汇表、图片等。
在提供词汇材料的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一些互动式的问答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新的词汇。
第四步:设定任务教师根据任务目标,设计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任务可以是一个小故事、一篇短文或者一个情景对话。
学生需要根据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阅读、写作或口语表达等综合性活动。
第五步:组织学生合作完成任务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和合理分工,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在小组中担任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第六步:展示和评价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让学生互相学习和欣赏。
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评价学生的表现,并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指导建议。
第七步:总结和拓展在任务完成后,教师可与学生一起总结任务的过程和结果。
鼓励学生归纳和总结所学到的词汇,思考如何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还可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或活动,以帮助他们深化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农村地区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可以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任务型教学法在农村地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使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法在农村地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在文章介绍了背景情况,指出农村地区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研究的意义。
在详细讨论了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在农村地区的可行性、实践操作以及对学生的影响。
同时也分析了任务型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结论部分提出了使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建议,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可以为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水平,促进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农村地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可行性、实践操作、影响、不足、建议、未来展望、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条件有限,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特别是在英语词汇教学方面,学生往往面临记忆负担重、应用能力差等问题。
如何提高农村地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往往以背诵为主,学生们在课堂上枯燥地背诵单词表,缺乏实际运用的机会。
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并不够理想。
寻找一种更加适合农村地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2 问题意识在农村地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我们常常面临着一些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相对不足,导致了英语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词汇教学效果较差。
农村学生的词汇量普遍偏低,缺乏实际运用的机会,导致他们对英语词汇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较弱。
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过于枯燥单调,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任务型教学法在农村地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设施简陋,学生的英语学习条件有限。
研究如何有效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来提升学生的英语词汇水平,有助于解决农村初中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发表时间:2018-01-18T17:08:49.87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6期作者:卢毓芳[导读] 语文和数学之后最重要的一门教育学科。
本文将研究目光驻足于初中口语课堂教学,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困难入手,分析了适用、有效的任务型教学方法和策略。
卢毓芳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六中学341400摘要: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英语使用率日益提高,甚至在很多时候英语已经成为了继传统教育科目——语文和数学之后最重要的一门教育学科。
本文将研究目光驻足于初中口语课堂教学,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困难入手,分析了适用、有效的任务型教学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课堂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分析特殊教育背景下,英语教学会形成特殊格局与教学内容的教学框架。
以初中英语教学背景为例,在我国大多数的地区,虽然现代化教育建设进程已经在开展了,但是很多教育资源、教育技术仍没有被发觉、被引入,甚至于有很多偏远地区的初中学生都不是特别重视英语学习。
针对这一客观背景条件,教育部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指导意见,意在提升、完善初中英语教育,为初中英语教学注射强心剂。
事实证明,促进发展是有效果的、是有帮助的。
一、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表现及优势初中英语口语教学面临诸多挑战,比方说,学生们英语能力不足、口语素质不高,在小学学习英语时底子就很薄,甚至有些学生基本上没有口语能力,只是简单地懂浅层的英语知识。
又比方说,学生不重视英语学习、不重视英语口语学习,在课堂上不但不注意听讲,甚至对老师布置的任务视而不见、能拖就拖。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很多站在初中英语教学一线的老师们纷纷都提出了对任务型教学法的溢美之情。
这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上的倾向与青睐,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教学内容上看,任务型教学共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任务设计,明确教学的核心目的和主要内容;其次是以学生为中心做任务,让任务成为教育、学习的主体,进而延伸出符合教学与学习环境的教学机会和学习机会;最后是教学评价,从任务的完成情况入手,考核学生学习成果。
农村初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初探赣州市章贡区沙河中学王日青摘要:本文以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为框架,在新课改下结合本校科研新课题,探求农村初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寻找农村大班学生最有利于学习和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英语课堂教学;任务型教学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任务型教学理论是根据语言习得的规律。
语言知识加交际的机会比仅仅讲语法更能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流利程度与语法的准确性。
学习者的参与与语言熟练程度的提高关系极大。
基本上以“交际”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但同时也有明确的语法讲解,要比只注重语法教学或回避语法讲解的沉浸式教学都更好。
学习者积极地参与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尝试时,语言也被掌握了。
当学习者所进行的任务使他们当前的语言能力发挥到极点时,习得也扩展到最佳程度。
任务型教学能较好地体现现代语言教学中关于交际能力、认知过程、感受与经历、信息分析与整合、学习策略以及合作学习等理念。
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了英语。
任务型教学注意信息沟通,活动具有真实性且活动量大,突出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贡献,任务贴近生活,具有完成任务的刺激和兴趣,以致学生使用语言和交际手段和范围大大地扩大。
课堂中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和交际有助于学生运用语言,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语言的习得,并最终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
因此,我们以任务型课堂教学作为新课改英语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认真学习英语任务型教学基础理论、含义、特征和基本原则,了解任务型教学目标定位、教模结构、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策略,确保师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使用目标语,通过交流、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策略。
例谈农村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教学任务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是以学习任务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组织学生完成真实的语言运用任务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能力。
下面以农村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一、任务型教学的优势1. 强调语言运用任务型教学强调语言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实现语言能力的提高。
在农村初中,学生的语言环境较为贫乏,任务型教学能够提供更多的实际语言运用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能力。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任务型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实际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任务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各种任务可以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全面提高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设计真实任务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任务,如购物、问路、订餐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 组织小组合作任务小组合作是任务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在小组中相互合作,完成各种任务,如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工具农村初中条件相对较差,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如录音机、投影仪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真实语言材料,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5. 多样化评价方式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小组讨论等,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价学生的语言能力,帮助学生发现不足,提高语言水平。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完成各种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多样化评价学生的语言能力,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言水平。
例谈农村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农村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
以下就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1.教学目标任务型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其应用英语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听力:学生能够听懂有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简单交流(2)口语: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句子和表达方式,进行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交流(3)阅读:学生能够理解和翻译简单的英语文章和短文2.教学内容任务型教学的内容应当紧密围绕着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环境,以便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类:如问路、购物、日常用语等(2)学习类:如询问作业、上课情况、考试成绩等(3)工作类:如简历、面试等(4)文化类:如介绍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等3.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其最大的特点是以任务为导向,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来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任务设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适合的任务,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2)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协作,互相帮助,通过小组合作、团队建设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3)案例分析:通过大量的例子和真实场景的案例,向学生展示实际应用的例子。
(4)相关研究: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研究和阅读,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教学评价任务型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因此,教学评价应该以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成果为基础,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评价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任务完成效果:考察学生任务完成的质量和实际效果,包括完成的任务量、任务完成的质量、表达的准确性等。
(2)口语表达:考察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注重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的表现。
农村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初探【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任务型外语教学已渐入人心,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阵地,要采取何种教学模式来提高课堂效率就成了教师们时刻关注的问题。
在此,我认为任务型教学模式更适合农村中学的教学。
本文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五种基本原则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四种结构,提出了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原则本人在农村从事英语教学已有多年,发现当今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⒈在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总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以知识为中心,忽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⒉传统教育目标与评价往往单一地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尤其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等创新素质的养成。
⒊由于教育观念上的问题,传统教育缺乏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环境。
例如以母语教英文,或者是忽视创造有利于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环境。
⒋农村初中学生的现状以及学校的条件,相对于城镇初中而言,教学条件简陋,缺乏优质师资,部分学校不太重视英语教学,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
受以上教学方法的影响,我国农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知识传授比重大,语言实践不足,这是导致学生学了六年,却不能运用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一现状,在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学习和学情调查之后,笔者尝试探索初中英语任务型学习活动的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实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任务型教学法在农村地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使用随着我国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初中阶段的英语教育也逐渐成为了农村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在农村地区的初中英语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在词汇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知识。
本文将探讨任务型教学法在农村地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使用,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农村地区的学生大多数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考试为中心,课程内容较为枯燥。
而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愿意参与词汇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 帮助学生建立语境任务型教学法注重语境的营造,通过任务的设定和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掌握词汇知识,并在实践中逐步建立语言运用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学会彼此合作、相互帮助,在团队中培养出团结协作的意识,这对于农村地区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
1. 制定任务在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制定各种任务,例如让学生用所学词汇制作海报、录制英语广播、编写英语小品等,引导学生在实际任务中运用所学词汇,从而深入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2.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具体的情境,如购物、外出旅行、求助等,设计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习词汇,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 进行团队合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让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让学生进行剧本创作、小词汇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提供有效反馈教师应在任务完成后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农村初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初探赣州市章贡区沙河中学王日青摘要:本文以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为框架,在新课改下结合本校科研新课题,探求农村初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寻找农村大班学生最有利于学习和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英语课堂教学;任务型教学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任务型教学理论是根据语言习得的规律。
语言知识加交际的机会比仅仅讲语法更能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流利程度与语法的准确性。
学习者的参与与语言熟练程度的提高关系极大。
基本上以“交际”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但同时也有明确的语法讲解,要比只注重语法教学或回避语法讲解的沉浸式教学都更好。
学习者积极地参与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尝试时,语言也被掌握了。
当学习者所进行的任务使他们当前的语言能力发挥到极点时,习得也扩展到最佳程度。
任务型教学能较好地体现现代语言教学中关于交际能力、认知过程、感受与经历、信息分析与整合、学习策略以及合作学习等理念。
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了英语。
任务型教学注意信息沟通,活动具有真实性且活动量大,突出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贡献,任务贴近生活,具有完成任务的刺激和兴趣,以致学生使用语言和交际手段和范围大大地扩大。
课堂中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和交际有助于学生运用语言,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语言的习得,并最终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
因此,我们以任务型课堂教学作为新课改英语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认真学习英语任务型教学基础理论、含义、特征和基本原则,了解任务型教学目标定位、教模结构、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策略,确保师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使用目标语,通过交流、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策略。
积极转变教师的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努力转变学生过去机械、单一“应试”教育的学习方式。
并努力改革教学激励评价体制,通过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强调重结果评价转向重过程、重发展的评价,以适应新一轮课改的要求,寻求知识体系与语言能力发展,实现了英语学习的生活化、人性化、个性化、实用化。
一、理论学习,加强培训,明确目标课题组老师积极参加省、市级各种培训,听取了有关专家关于新课标、任务型教学、评价改革和小组合作等讲座,聆听有关老师对新教材的解读,并与对口试验学校取得联系,虚心向这些参与实验者请教。
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建构主义理论、群体动力理论、协同理论,以及愉快学习理论等,把这些理论活学活用于教学实践中。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体验新课程—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等有关专著和文章,这些培训和学习使我们对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命脉、课堂教学步骤、关键点等都有了更为深刻的领会和理解。
此外,我们还制定实验计划,明确目标,明确各个阶段的目标。
二、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调查我们对学生在课后有没有常与同学讲英语、在小组活动中是否经常主动帮助别人、在课堂中是否喜欢做与学习有关的事情等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较差,学习态度也不尽人意。
我们还向家长作了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不仅喜欢听老师的赞扬,而且听伙伴及家长的赞扬。
这些都说明了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是教改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任务型教学课题研究作好了铺垫。
三、优化集体备课,精心设计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每周一次定期集体备课,发挥备课组集团军的优势,力争在课堂上出精品。
每次由中心发言人钻研教材,收集资料,并作中心发言,然后组内成员交流,设想自己的教学最佳方案。
通过集体智慧,我们设计了我校《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教案》,教案设计不仅体现了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目标),还着重体现了教学流程(包括时间分配、师生互动、激励机制、评价主体、师生角色等)以及板书设计和课后反思,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宽松氛围,构建师生之间三维立体互动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强调课后反思与同行间的交流,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课改工作顺利进行。
(一)课堂设计任务化经过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分析,原因除了学生本身的素质外,主要由于教师长期以来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有关!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没有创设情景让学生去交流和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课堂上学生只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输入。
而任务型课堂教学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变革,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现状,给学生创设了语言交流的巨大空间,让学生当家作主,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做,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振,充满了人文关怀,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此,我们设计任务时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设计贴近生活的任务: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依据学生的心理,设计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出发点,让学生在近乎真实的交际活动中,通过完成生活中具体任务运用语言,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习效率。
2、“用中学,学中用”的任务任务型教学的目的“Learning by doing”,使学生在做事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学生自始至终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学习语言,从而提高其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教师布置满足学生社会生活需要的任务,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习,在学习中运用。
如在起始阶段,为了使学生感受“English”。
①为每一位学生取一个English Name。
②要求学生Spell their names。
显然,学生对这个新任务是不知所措,但在任务的驱动下,教师趁热打铁,为学生读一遍26个字母,让学生跟读一遍,要求不懂得再挑出来,老师巡回,提供帮助。
③要求学生Spell their own names。
④Spell his/her friend’s names.这样不同学生就有了不同的英文名字,就接触不同的字母,学生在一节内基本掌握了26个字母的读音且完成了target language: What’s your name? How do you spell it?等,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接受了English。
3、难度适中的任务任务的设计应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所以任务不宜太困难,也不宜太容易,采取低起点、小步走,多活动、重过程,让学生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通过小组合作、个人发言、角色扮演等形式完成。
任务越容易,参加任务的人就越多,获得成功体验的也就越多,学习兴趣就会越浓厚。
4、不同类型的任务设计任务时,教师根据各单元语言知识和不同话题以及不同课型,适时选择不同的任务类型。
如①列举型任务(listing)即学生围绕所学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或关系罗列有关事实。
②整理型任务(ordering/sorting/classifying),即把所了解的语言材料按顺序排列,让学生分析、归纳和综合。
③比较型任务(comparing/matching),即学生对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相似和不同之处。
④解决问题型任务(problem solving),即为学生提供一个问题和一系列信息,让学生通过合作探讨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⑤分享个人经验型任务(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即学生就某个话题进行讨论、交换意见,不必达成统一的意见。
⑥项目型任务(project),即学生体验“条件—输入—过程体验—产出”的探究方式,进行任务型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从而在实际应用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验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过程。
比如,在湘教版《Project English》教材中就体现非常多。
通过各种任务的设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获得了自信心与成就感。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编对话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了团体协作精神、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活动的任务化1、课前唱英语歌曲。
根据新课标要求,中学生应唱一些英文歌曲。
我们每周教学生唱一首英文歌曲,上课前唱一首歌既能帮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又可尽早进入上课状态,还通过歌曲内容复习或激活学生已学的知识,为将来学习新知识作铺垫等。
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口语好了,词汇量丰富了,语感也慢慢形成了。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85%学生喜欢上了英文歌曲。
2、在实践中,我们以对对合作(pair work)、小组合作(group work)等形式来完成任务,增强集体凝聚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上按组记分非常重要,就好象有些运动比赛,如:打篮球,就是给整个队打分的,双方的每一分都扣住每一个队员的心,对自己、对队友、对他人都非常地关注。
课堂活动任务化,组内形成了互帮互助,提出“争当第一”、争当“优胜组”等口号,这些都是对班上同学提出挑战。
我们还特别注重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帮助,善于发现他们的错误,使他们领悟,树立自信,展开群体互助,增强群体意识。
在完成任务全过程中,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教师都应给予他们鼓励和鞭策,注重激励语言,如多用Wonderful! Terrific!等,并用body languages给学生感召力。
同时利用学生喜欢的贴贴纸、小红花、印章、明星图片等等给予物质鼓励,使学生在老师的激情中渴求学习,在老师期待的目光中掌握知识。
现以七年级下册No.3a , Section B, Unit 1为例:(1)Circle the description words ;(2)回答问题并找到根据;①Where’s the park? ②Where’s the hotel? ③Is there an interesting garden?(3)小组活动draw a map of garden district。
(4)Find out some difficulties。
以小组为单位,对不理解的问题先让小组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让其它组解决,老师同时给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组加分,最后由老师归纳。
如本课①Turn off the busy first Avenue. ②Next to the hotel is a small house with an interesting garden.等。
这样学生既掌握了书本上的要求(circle the description words),又掌握了一些重要的句型。
同时对整篇内容有了感性的认识,体现了任务型教学的理念,学生就可以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描述一下自己ideal neighborhood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