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焦机理和焦炭质量预测的研究进展_李艳红
- 格式:pdf
- 大小:814.69 KB
- 文档页数:9
焦炭反应性(CRI)和焦炭反应后强度(CSR)的相互关系苗泽凯;胡弘毅;程实;袁妮妮;李翔【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5(000)016【摘要】本文对昆钢质量计量检测中心提供的实测焦炭反应性(CRI)和焦炭反应后强度(CSR)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焦CRI与CSR成反比的规律,CSR越高的焦炭,其CRI越低.根据冶金焦炭技术指标数据,发现当焦炭CRI数值达到一级冶金焦标准时,焦炭CSR也达到一级冶金焦标准;而焦炭CRS达到一级冶金焦标准时,焦炭CRI数值不一定符合一级冶金焦标准,提出过分追求低反应性和高反应后强度是否合理,并对这两个指标的关系在数学推论上进行了探讨.【总页数】3页(P1-3)【作者】苗泽凯;胡弘毅;程实;袁妮妮;李翔【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煤化工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迈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夏银川750001;云南煤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宁分公司,云南昆明650302;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煤化工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21;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煤化工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520.1【相关文献】1.焦炭反应性(CRl)及反应后强度(CSR)和焦炭抗碱性试验研究 [J], 汪海涛;胡红玲;付利俊;金蝶翔2.焦炭样品的颗粒大小和质量决定焦炭CRI和CSR [J], Yu ·V · Stepanov;刘周利;李玉柱;3.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测定仪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J], 文萌;王海涛4.不同制样方法对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测定的影响探究 [J], 薛莹5.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试样制备的优化改造 [J], 李晋丽;贾银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焦炭质量的提高与炼焦工艺的发展探讨关键词:焦炭质量炼焦工艺发展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大型高炉不断出现,高炉冶炼技术不断提高,高炉对焦炭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生产出符合大型高炉要求的高质量焦炭成为焦化厂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本文就焦炭质量和炼焦工艺进行详细探讨,具体内容如下分析。
二、焦炭质量影响因素及提高方法影响因素1.炼焦煤质量炼焦煤的质量直接决定着焦炭质量,炼焦煤中的灰分几乎100%的残留在焦炭中,焦炭的灰分为配合煤灰分的1.3-1.4倍,炼焦煤中的硫分60%-70%转到焦炭中去,焦炭的硫分为配合煤硫分的80%-90%,炼焦煤的粘结性于结焦性直接决定着焦炭强度的好坏。
2.炼焦工艺条件2.1标准温度焦炉炉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炼焦煤的粘结性和结焦速度,从而对焦炭质量产生影响。
特别是在半焦收缩阶段,如果炉温较低对焦炭的缩聚和最终热分解产生影响,直接影响焦炭气孔率。
温度较高使收缩速度加快,焦炭产生的裂纹较多,不利于焦炭质量的提高,因此合适的标准温度显得尤为重要,提高炼焦终温,结焦终了时采取焖炉等措施,可以使焦炭结构致密,从而降低焦炭反应性。
2.2熄焦方式焦炭的熄焦方式也对焦炭质量起着重要影响,当炼焦煤配比及其它工艺条件都相同时,干熄焦焦炭比湿熄焦焦炭的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都好。
主要原因是采用干熄焦时,焦炭的残余挥发份得到继续释放,焦炭在干熄炉内继续缩聚,使焦炭更加致密,而湿熄焦过程中水汽对焦炭气孔表面起活化反应,该活化反应可以降低焦炭的反应性。
2.3捣固工艺通过捣固煤料,使煤料的堆密度增加,煤粒间的空隙变小,从而减少结焦过程中为填充空隙所需胶质体数量。
所以,较少的胶质体就可以在煤粒之间形成较强的界面结合。
而且随着煤饼堆密度的增加,其透气性变差,结焦过程中产生的干馏气体难以析出,胶质体的膨胀压力变大,促使煤粒受压变实,进一步加强了煤粒间的结合,从而提高煤的黏结性,达到改善焦炭热性能的目的。
三、提高焦炭质量的措施1.采用煤调湿工艺煤调湿是将炼焦煤料在装炉前除掉一部分水分,保持装炉煤水分稳定且相对较低,一般为6%左右。
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4 年第 43 卷第 2 期可纺中间相沥青的研究进展高海港1,2,安高军3,鲁长波3,李艳香2,张玉明1,李望良2(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190;3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北京 100071)摘要:随着我国航空航天和电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因其高模量和高导热等优异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
其中,中间相沥青的制备是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制备的首要环节,但因沥青组成结构复杂、杂原子较多、合成的中间相沥青产品性能不均一等因素限制,我国纺丝级中间相沥青量产化仍未实现,严重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本文综述了中间相沥青的形成过程和性质,对比了煤、石油、萘三种沥青原料的组成和分子结构,阐述了原料沥青中复杂成分对中间相沥青形成过程的影响以及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并对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直接热缩聚法、溶剂分离法、加氢改性法、催化改性法、共碳法以及其他方法的制备过程及其优缺点,并对中间相沥青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
最后展望了中间相沥青的发展前景,针对目前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建议。
研究者应从沥青原料出发,探究原料分子结构和工艺条件对中间相沥青结构的影响规律并阐明其机理。
关键词:中间相沥青;沥青基碳纤维;原料预处理;制备方法中图分类号:TQ342.7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24)02-1001-12Research progress on spinnable mesophase pitchGAO Haigang 1,2,AN Gaojun 3,LU Changbo 3,LI Yanxiang 2,ZHANG Yuming 1,LI Wangliang 2(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eavy Oil Process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Beijing 102249, China; 2 Instituteof Process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3 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cademyof Military Sciences, Beijing 100071, China)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s industries, high-performance pitch-based carbon fibers have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properties such as high modulus and excellent thermal conductivity. Among these steps, the preparation of mesophase asphalt is the first step in the prepar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pitch-based carbon fibers.However, due to the complex structure of pitch and more heteroatoms, the properties of mesophase pitch products are not uniform. These facts lead to the situation that the industrial-scale production of spinning grade mesophase pitch has not yet been achieved in China, and thus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related industries. In this paper, the formation process and properties of mesophase pitch were reviewed. The composition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coal, petroleum and naphthalene were compared. The effects综述与专论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23-0302收稿日期:2022-03-10;修改稿日期:2022-04-15。
焦炭质量预测与优化配比算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钢铁行业的不断发展,焦炭作为钢铁冶炼的重要原材料,其质量对钢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如何预测焦炭的质量,并进行优化的配比,
对整个钢铁行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焦炭的质量进行预测与配
比优化来提高钢铁生产的效益和品质。
二、研究内容
1、针对焦炭质量预测这一问题,本文将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对焦炭的各个参数进
行建模,用于预测焦炭的质量指标。
2、针对焦炭的优化配比问题,本文将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提高焦炭使用效
益和钢铁生产质量。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1、数据采集。
采集焦炭的相关参数和质量指标数据,并整理清洗数据。
2、建立神经网络模型。
根据数据建立节点数和隐层节点数适当的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训练和验证。
3、建立优化模型。
根据焦炭的质量指标,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模型建立。
4、研究算法实现。
将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和优化模型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实现
焦炭质量预测和优化配比。
四、预期成果
1、成功建立神经网络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焦炭的质量指标。
2、成功建立优化模型,能够智能地进行焦炭配比优化,提高钢铁生产效益和品质。
3、通过算法实现,能够提高钢铁生产效益和品质,为钢铁行业发展做出积极的
贡献。
焦炭质量分析报告焦炭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焦炭是一种重要的冶金原料,广泛应用于铸造、炼铁、炼钢等行业。
本报告对所提供的焦炭样品进行了全面的质量分析,以了解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燃烧特性等关键参数,为客户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实验方法1.化学成分分析采用火花光谱法对焦炭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标准试样进行量测,通过测量样品中的主要元素含量,包括固定碳、挥发分、灰分、硫分、磷分等。
2.物理性质测试2.1 密度测试采用气体比重法对焦炭样品的密度进行测试,通过测量其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密度值。
2.2 粒度分析采用筛分法对焦炭样品进行粒度分析,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来筛选出不同颗粒大小的焦炭颗粒,并记录其质量百分比。
3.燃烧特性测试采用巴金斯燃烧试验法对焦炭样品进行燃烧特性测试,记录燃烧时的时间、温度变化以及产生的烟雾、气体等参数,以评估其燃烧性能和燃烧过程中的排放情况。
三、结果与分析1.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如下:固定碳含量:XX%;挥发分含量:XX%;灰分含量:XX%;硫分含量:XX%;磷分含量:XX%。
2.物理性质测试结果如下:密度:XX g/cm³;粒度分析结果见附表1。
3.燃烧特性测试结果如下:燃烧开始时间:XX秒;燃烧结束时间:XX秒;最高燃烧温度:XX℃;燃烧产生的烟雾:XX;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成分:见附表2。
根据以上结果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该焦炭样品的化学成分中固定碳含量较高,达到XX%,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热值,适合作为燃料使用。
2.挥发分含量较低,说明该焦炭在高温下稳定性较好,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应用。
3.灰分含量较低,表明该焦炭燃烧后产生的灰渣较少,有利于燃烧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4.硫分和磷分含量较低,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适合用于炼铁、炼钢等有特殊要求的行业。
5.根据物理性质测试结果,该焦炭样品的密度适中,粒度合理,符合客户的要求。
6.根据燃烧特性测试结果,该焦炭燃烧时烟雾较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成分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炼焦工艺过程对焦炭质量的影响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炼焦工艺也越来越先进,通过提升焦炉的规模,提高煤的湿度、捣固等方法的方式,炼焦工艺在长时间的摸索中已经逐渐成熟。
下面本文将对目前的炼焦工艺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实验室角度和工业实际生产的角度分析炼焦工艺对于焦炭质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为满足今后不同需求对于炼焦生产及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炼焦;工艺;焦炭质量炼焦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高温把煤干馏的过程,是在应用煤的技术中最成熟和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大部分工厂的炼焦流程通常包含原料煤的准备和处理、焦炉炼焦和焦炭后处理三个工段组成。
1.炼焦工艺简介(1)粉碎工艺通常炼焦过程使用的煤都包含了八到十个品种的煤,在粉碎之前,一般根据粉碎的难易程度将煤分成易粉碎的和难粉碎的两部分,易粉碎的一般是焦煤、肥煤,难粉碎的一般是气煤、瘦煤。
通常使用锤式粉碎机来进行粉碎,因为锤式粉碎机具有可逆、可调速的特点,能够比较容易控制粉碎的细度,更容易达到工艺预期想要达到的粉碎细度。
因为不同的煤特点不同,有的煤的块度大、难磨碎,所以在粉碎前将这类煤先进行一次粉碎,达到预期细度以后再进行二次粉碎,这样的煤可以应用于不同工艺和生产对煤细度要求的不同情况。
(2)成型煤工艺成型煤工艺的发展,是以配煤、粘结剂为底研发的炼焦的新的工艺,关键的要点就是成型煤技术和粘结剂技术。
成型煤生产工艺的生产设备主要有混煤机、成型机、网式输送机和粘结剂添加装置等,主要的工艺流程是首先将从煤场储备的煤运送到配煤槽,由配煤槽输送到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之后的煤进入混煤槽进行混合均匀,之后从混煤槽进入到缓冲槽对粉煤进行分离,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三十的粉煤进入混炼机添加粘结剂和蒸汽通过成型机加工之后和另外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五之间的粉煤一起通过煤塔装炉。
(3)煤调湿工艺焦炉的煤调湿工艺通常采用蒸汽以多管路回转的方式进行干燥,并以烟道气为载气直接或者间接的加热把煤的外在水分控制在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八之间。
259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钢铁厂焦化红焦直接气化技术的探讨与研究李 明(承德中滦煤化工有限公司,河北 承德 067002)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策略,特别是人们在受到一些环境污染影响之后,身体和生理都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国家越来越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业企业应当贯彻国家的环保政策,在各类工业生产之中有效的提升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降低环境污染现象。
焦化厂是高污染企业,在生产过程之中,该工厂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以及份尘,严重伤害了居民的呼吸系统和身体健康,对此,相关企业要及时的进行调整变化,改善生产状况,提高环境保护力度。
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焦化厂红焦直接气化技术的探讨与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焦化厂;红焦直接气化技术;探讨与研究中图分类号:TQ5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24-0259-2 收稿日期:2020-12作者简介:李明,男,生于1989年,汉族,河北秦皇岛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冶金焦化。
焦化厂红焦直接气化技术的气体品质高,出炉气中CO+H 2含量大于95%。
节能效果明显,气化过程中有效利用焦炭显热。
更环保,可将焦化产生的污水全部利用,做到焦化污水零排放。
常压固定床红焦气化的应用推广将影响现有焦化的大格局,为焦化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
1 气化焦气化技术的发展气化焦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工业生产物品,其中工厂在原有的焦碳炼制基础上加入其他的成分,所使得炭衍生出新的产品。
一般工人会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口需求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加入,大部分企业都会将无烟碳和石油焦等材料作为主要媒介,并其中放入一定的化学药剂,将这些原碳材料进行充分粘合,从而形成新的焦炭产品。
这种宣传方式并没有在国家内部取得明确的标准,许许多多的企业都是胡乱任意的进行投放,导致制造的焦炭产品呈现出不同的生产特点,国家对焦炭产品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多数企业都是加入一定的灰份,硫份,挥发份等,这些材料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大部分化学材料都蕴含一定的气化性,伴随着炭的化学作用在不断深化,气化焦会呈现出不同的反应强度。
《甲醇氧化羰基化洁净合成DMC催化反应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甲醇氧化羰基化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用于合成DMC(二甲基碳酸酯),它被广泛运用于精细化工和农药等行业。
本篇文章旨在研究这一过程的关键——催化反应的进展及其改进方法,为推进清洁生产和环境友好型化工行业提供技术支持。
二、甲醇氧化羰基化的基本原理甲醇氧化羰基化是一种将甲醇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氧化羰基化反应生成DMC的过程。
该过程涉及到的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的过程十分复杂,催化剂在此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研究的催化剂类型多种多样,而有效的催化剂是推动该反应持续高效进行的关键。
三、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针对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DMC的催化反应,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他们主要从催化剂的种类、活性、选择性以及反应条件等方面入手,以期找到最佳的催化反应条件。
3.1 催化剂的种类目前研究的主要催化剂有贵金属(如铂、钯等)、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锌、氧化锆等)以及一些复合催化剂等。
虽然贵金属催化剂的活性较高,但由于其价格昂贵且稳定性差,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金属氧化物类催化剂虽价格相对较低,但反应条件相对苛刻。
复合催化剂以其优良的性能在科研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3.2 反应条件的优化对于反应条件的优化,研究人员从温度、压力、浓度以及催化剂用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适当的反应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的目的。
四、洁净合成DMC的催化反应研究针对清洁生产的需求,对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DMC的催化反应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在保证高转化率和高选择性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催化剂的环保性以及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等问题。
4.1 环保型催化剂的研究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致力于开发环保型催化剂。
这些催化剂不仅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而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在较低的反应条件下实现高效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