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1.31 KB
- 文档页数:11
关于小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调查报告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小学生零花钱的来源和使用情况,以便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孩子正确地管理和使用零花钱。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70份,有效问卷165份,回收率为85%。
调查对象为某市区小学的3-6年级学生,年龄在8-12岁之间。
3. 调查结果3.1 零花钱来源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的零花钱主要来源于家长给予(78%)、生日礼物(12%)、亲戚朋友赠送(8%)等,只有2%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零花钱。
3.2 零花钱用途小学生的零花钱主要用于购买零食(48%)、玩具(24%)、书籍(10%)、文具(8%)、游戏(6%)等方面。
其中,有12%的学生表示零花钱都被“攒起来”了,没有花费。
3.3 家长对孩子零花钱管理的方式调查显示,家长对孩子的零花钱管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指导孩子如何正确使用零花钱(36%)•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利,由孩子决定如何使用零花钱(28%)•对孩子使用零花钱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制,例如只能购买书籍或文具等有益的物品(26%)•不管孩子如何使用零花钱,只要不超支就行(10%)3.4 学生对自己零花钱使用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零花钱使用比较理性,只有少数学生存在不良的消费习惯。
具体表现为:•经常购买各种零食和糖果(28%)•经常购买无用的玩具或商品(10%)•不懂得节约,经常超支(8%)•不知道该如何正确使用零花钱(4%)4. 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部分小学生的零花钱来源主要为家长给予,自己劳动所得的比例较低。
2.小学生的零花钱主要用于购买零食、玩具等消费品,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存在不良的消费习惯。
3.家长对孩子的零花钱管理方式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差异化管理。
4.小学生需要在成长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给予指导和帮助。
小学生零花钱的调研报告小学生零花钱的调研报告篇1一、调查的背景零花钱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在生活中已经必不可少了。
纵观我们同学的零花钱,多则几十、几百元,少则几元、几角钱。
有的心理学家曾经这样指出:零花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
我们疑惑,为什么零花钱会决定学生的地位?同学们这些零花钱到底花在了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自己的零花钱?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决定就关于零花钱的使用情况进行实际调查,用事实引导、教育小伙伴们平时改掉不良消费习惯,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1、调查家长的月收入及其主要****,并做初步统计。
2、学会设计调查表,在实践调查活动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收集资料及调查、采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三、调查的实施本项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活动总结阶段。
(一)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1、分组:按照原来的学习小组把全班30名学生分成4个小组(学习小组的分法既考虑到了优生与中差生的搭配,同时也考虑到了家庭住址尽可能邻近的问题,以便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
)2、组内确定活动主题。
经过同学们的商议,围绕大主题“零用钱的调查。
”各个小组分别确定了本组所要研究的小课题:组1:放学后同学们在各小摊点购买食品和玩具情况的调查;组2:本班同学一个月来所花零用钱的数量的调查;组3:本组学生一个月中所花零用钱的数量及去向的调查;组4:调查父母一个月的工资收入情况及家庭一个月的开支情况;3、组内分工,制定研究方案4个活动小组不仅进行了分工,同时商议出了活动方案,例如1组中的活动时间(定于放学后),活动地点(校门口旁边的零食店),活动方法(调查、采访)等,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摊主不愿接受采访等情况作了假设,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选择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法,努力使活动得以顺利地开展。
小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小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1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渐渐的提高,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了。
那么,孩子是怎样支配这些“得来全不费工夫”的零花钱的呢?通过对全班同学一段时间的调查,我的感触颇深。
我们班共有43名同学,大部分都有零花钱。
其中有几个男生堪称“馋猫”。
放学铃一响,“馋猫先生”们便急着到小卖店,吃的、喝的、玩的,都是他们要寻找的目标。
小卖店被这些“馋猫”堵的水泄不通,小卖店的老板一看见这些“消费大户”,脸上就堆满了殷勤的笑容,一张张钞票就这样源源不断地流进了他的腰包里。
班男生有23人,据统计,每人每个星期大约花掉20元的零用钱(当然还有更多的),而花在零食上的平均有10元钱。
当然,大部分男生喜欢把钱攒起来,买一些漫画书,游戏机或其他东西。
男生们花钱自有他们的”道理“,那么女生呢?经过调查我发现,女生们每星期最多花25元钱,这其中买漂亮的文具就用了10~15元钱。
为什么女生比男生花的钱要多呢?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我才知道,女生除了买些漂亮的文具外,还喜欢买一些插图精美的卡通笔记本,这些插图精美的.卡通笔记本就要用去5~10元!社会正在快速的发展着,物质生活也丰富了起来,就像家庭少不了各种现代化的家用电器一样,很多孩子的身上自然也少不了零花钱。
但愿同学们能将这些零用钱用在真正有用的地方不要乱花钱这些钱都是你的父母用心血换来的要学会合理的用钱科学用钱,要从小培养自己“当家理财”的能力。
小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2上周我和妈妈说小z同学的家长给了她30元钱还可以随便花,我也想得到30元钱。
妈妈说,只要我写一篇关于零花钱的调查报告也给我10元钱(可以随便花),于是我在同学中进行了调查,写了这篇文章。
上周四,我对我班的13名同学进行了“关于零花钱的调查”,其中有的同学家长给零花钱,有的同学家长不给零花钱,有的虽然给但也不能随便花……真是五花八门一家一个样!接受我调查的13人中有6个家长给零花钱,他们是赵浩岩、卜天辰、赵倩雨、夏碧萱、姚英男、裴尧。
零花钱的使用调研报告(范文5篇)零花钱的使用调研报告(范文)篇1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班级里出现了一阵不良的“攀比之风”。
今天他买了新型的玩具,明天她又买了漂亮的挂件。
那么,同学们的零花钱是从什么地方来的?零花钱的数量又有多少,是怎样使用的?我们几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调查问卷,进行全班性调查。
2.采访个别同学,请他们谈谈零花钱的使用方法。
3.在网上查找有关同龄人使用零花钱的资料。
4.询问家人,了解他们对孩子消费的建议。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父母每月收入。
据统计,父母每月收入在2000—4000元的占了35%,4000元以上的占65%。
每星期零花钱数量。
据统计,同学们的零花钱每周在5元以下的占25%.每周在5~15元的占47.5%,每周在15元以上的占27.5%。
零花钱的来源。
据统计,同学们的零花钱是父母给的占了80%,从早餐节省的零花钱占了10%,自己赚的占了10%。
零花钱的用处据统计,零花钱主要用来购买零食的占了45%左右,买书的也占了40%左右,用来买玩具和游戏卡的约占15%。
压岁钱的处理。
据统计,同学中把压岁钱交给父母保管的占35%,存入银行的约为40%,用于买学习用品的约占25%。
零花钱使用是否合理。
据统计,认为自己零花钱用得合理的占了92.5%。
认为用得不合理的用了7.5%。
是否想过合理使用零花钱。
据统计,想过合理使用的占了92.5%,没有想过合理使用的占了7.5%。
四、结论。
1.班级中的同学父母收入属于中等偏上,生活条件也很不错。
因此,父母给孩子的零花钱较多。
2.同学们的零花钱数量有些偏多,大部分同学的零花钱每周在15元左右。
3.同学们手中的零花钱大多是父母给的,在家里,我们是纯消费者。
也有部分同学通过劳动来“赚取”零花钱,这一点很好。
五、建议。
1.有些父母认为给孩子零花钱很有面子。
但是,由于家庭收入不同,父母也应该根据孩子的消费量及用途适当增加或减少零花钱的数量,或让孩子通过家务劳动获得零花钱。
【导语】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章。
以下是整理的⼩学⽣使⽤零花钱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篇⼀】⼩学⽣使⽤零花钱的调查报告 现在的社会⽐以前更发达,家庭也更加富裕。
爸爸妈妈的⼯资不是1000元,就是2019、3000元以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的要求也越来越⾼。
因此,孩⼦们就可以随⼼所欲的向爸爸妈妈讨要零花钱了。
可是,他们拿着这些钱到底想买什么呢?我怀着疑问的⼼情,做了⼀份调查报告。
调查 我发现,⿇辣和烧烤⼩朋友的欢迎。
地摊周围总是挤满了⼈,弄得⽔泄不通。
还有⼀些玩具也销售得很快,⽐如说“变形⾦刚”、“芭⽐娃娃”、“战⽃陀螺”、“库洛牌”……都是孩⼦们爱玩的玩具。
也有些孩⼦喜欢和别⼈攀⽐,花钱去买⽐别⼈更贵、更漂亮的东西。
还有些孩⼦拿钱去买恶作剧物品,去吓唬⾃⼰的朋友。
分析 1、在学校⾥,⼿拿⿇辣和烧烤的学⽣随处可见。
或许,⿇辣和烧烤就是让学⽣乱花钱的罪魁祸⾸。
2、玩具是⼈童年时不可少的物品。
玩具的开销也占⽤了我们学⽣的⼤部分零花钱。
还有⼤多数学⽣喜欢把玩具带到学校⾥来。
这样不仅会影响学习,还会违反校规。
酷论 经过我的调查,我得知,许多孩⼦差不多都是以买早餐的名义来讨要家长的钱,然后去买地摊上的零⾷、玩具,甚⾄有⼈拿着钱去吧,连不吃早餐也⾏。
这样的⾏为不仅影响我们的⾝体健康,⽽且会影响学习。
卡议 我建议,学校应该采取更好的措施阻⽌这种现象再次发⽣,严格管理学⽣在校园⾥的饮⾷情况,注意孩⼦们的健康。
这样才会让祖国的花朵开得更加灿烂!【篇⼆】⼩学⽣使⽤零花钱的调查报告 我每次放学,都会看到同学们在校道围着买东西,有的围在⼩吃店门⼝;有的围在玩具店;有的……我的脑海⾥出现了⼀个⼤问号,同学们的零花钱是从哪⾥来的?⽤来做些什么呢?于是,我对这些问号进⾏了调查。
调查 我向我们班同学进⾏了关于零花钱⽅⾯的访问调查。
我⾸先调查零花钱的来源,从结果发现,⼤多是⽤压岁钱作为零花钱的,⽽家长主动给的则有⼗五个同学,我⼜调查了零花钱的⽤途,从结果表明,买零⾷和玩具就占约百分之七⼗,那买书订报的却只占百分之三⼗。
关于零花钱使用情况的研究报告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关于零花钱使用情况的研究报告作文】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份特别的研究报告。
这份报告关于什么呢?就是关于我们小朋友的零花钱使用情况!相信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一笔零花钱吧?有的是爸爸妈妈每个星期给的,有的是做了家务劳动赚的,也有的是奖励存款取出来的。
不管从哪里来的,零花钱对我们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呢!那么,我们会把零花钱花在哪些地方呢?作为一名小小的研究员,我对此展开了认真的调查。
首先,我发现大部分的小朋友都会把一部分零花钱存起来。
有的小朋友是为了攒钱买自己心仪已久的玩具,有的则是为了将来上大学的学费做准备。
我就很佩服他们能这么节俭,真不愧是小小的"暴发户"呢!接下来,剩下的零花钱往往会用在吃的上面。
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就是各种零食了!有的小朋友喜欢吃棒棒糖,有的小朋友喜欢吃巧克力,更有一些小朋友对卖家炸鸡啥的情有独钟。
我自己就超级喜欢喝牛奶,每次拿着零花钱就直奔校门口的小卖部,买上最香甜的牛奶,一口气喝个精光!另外,一些小朋友也会把一部分零花钱用在文体用品上。
譬如买漂亮的文具盒、本子之类的,或者买一些运动用品,像足球、篮球什么的。
我有个同学超级喜欢乒乓球,他的零花钱大把大把地用在了乒乓球拍和球上面。
要是钱不够还会央求爸爸妈妈多给点呢!当然,零花钱也可以用在其他方面,比如买一些小玩具、游戏、书籍等等。
总之只要是对自己有益无害的,我们小朋友的零花钱都可以这么花。
通过这次调查,我更加珍惜手中的零花钱了。
它不仅可以满足我的一些小小愿望,也可以培养我们的良好习惯,比如存钱、节俭等。
我打算把零花钱合理分配,一部分存起来,一部分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这样一来,既可以过足嗜好,又不会把钱乱花哦!最后,我想对所有小朋友们说,要学会理智地使用零花钱。
别总是一次把它们全部花光,也别总是把钱攥在手里。
我们要有分寸,做个有计划的好孩子。
小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年来,家长们对孩子的零花钱使用情况越来越关注,希望孩子能够理性、合理地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培养良好的理财意识。
因此,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小学生们的零花钱使用情况及其理财观念,为家长提供参考,并引导小学生们正确地使用零花钱。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100名小学生参与调查,涵盖不同年级和学校。
问卷内容包括零花钱来源、零花钱用途、理财观念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分析1.零花钱来源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小学生的零花钱来源于家长,有些小学生会通过做家务或者参加补习班等方式赚取一些零花钱。
少数小学生会选择节约开销,尽量减少对家长的开销要求。
2.零花钱用途大部分小学生将零花钱用于购买各种零食和玩具,也有一部分小学生会花钱购买书籍或文具用品。
值得一提的是,少数小学生选择将零花钱存起来,或者用于慈善捐款。
3.理财观念在理财观念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小学生对于零花钱的使用并没有太多意识,容易随意挥霍。
少数小学生能够理性地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并且愿意学习如何更好地利用零花钱。
四、调查结论综上所述,大部分小学生对于零花钱的使用缺乏理性和规划,容易陷入消费陷阱。
因此,家长和学校应该共同引导小学生正确地使用零花钱,培养困难意识和理财观念。
同时,小学生们也应该学会节约开支,理性消费,为未来的理财打下良好基础。
五、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 家长应该合理给予小学生零花钱,帮助他们建立消费观念和理财技能。
2.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有关理财教育和消费教育的课程,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零花钱。
3. 小学生可以通过与家长和老师的交流学习,培养良好的理财观念和消费观念。
六、总结本次调查了解了小学生的零花钱使用情况及其理财观念,发现大部分小学生存在消费不理性的问题,需要引导和教育。
希望通过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帮助小学生们建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培养合理消费的习惯。
小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零花钱调查报告(一)现在,我发现有许多小学生总会带一些零花钱来校外的小卖部里去买东西吃或买玩具玩。
可是,这些同学的零花钱是从哪里来的呢?因此我为此事作了一份调查报告。
调查我利用这个周末的时间调查了一下同学们,他们有的说:“是同学的。
”有的说:“是我的。
”可是,这些同学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呢?我决定去问问这些同学的家长。
他们有的回答:“我没有给她钱呀!”也有的回答:“哦,怪不得我给他坐车钱,他还是那么迟才回来,原来他把钱拿去买别的东西了。
”根据我的调查,我发现去偷爸爸妈妈的钱的有百分之二十,在地上捡到钱不交给老师的同学有百分之五十,妈妈给他的坐车的钱,却用来买别的东西的同学有百分之三十。
分析1、在这些经常带钱来学校买东西的同学当中,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占百分之三十。
他们大多数是因家长给他们的车钱或给他们在学校订学习资料的钱来买外面的垃圾食品。
2、有些同学是去偷爸爸、妈妈的钱,他们趁没人时再去偷的,这样使小学生养成非常不好的行为习惯。
结论小学生的零花钱主要是从这些地方得来的:1、有的学生在地上拣到钱不给老师,而是去买一些垃圾食品。
2、有的学生让别人请客所以有了钱。
3、爸爸、妈妈给他们的搭车钱,他们却用来买些垃圾食品。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小学生手上的钱,大部分都不是父母给他们的,而是他们自己偷偷地拿来买东西的。
建议小学生从小就有这种不良习惯,会影响小学生的一生。
所以我希望家长必须得把这件事好好地处理,不能再让小学生发生这种事了。
零花钱调查报告(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小学生的零花钱已呈愈来愈多的态势。
同学们是怎么运用这些零花钱的呢?我在班里调查了10名同学(男6名,女4名)调查的内容和结果如下。
调查的内容是;1、你一天约有多少零花钱?2、你用这些零花钱来干什么?根据调查统计,这10名同学是这样来支配零花钱的:有一位上网吧已经两年了有五位天天用来买零食吃;有1位把零花钱存着,已赞有500多元了;有两位同学主要用于买课外读物看。
小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小学生享有零花钱,这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了更多的自主支配权。
零花钱的使用情况,不仅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节约意识,也反映了他们对金钱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因此,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小学生的零花钱使用情况,以期为家长和学校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选取了某市某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作为被调查对象,其中男女生比例大致相等。
共有120名学生参与了本次调查。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设计了一份关于零花钱使用情况的问卷,并由老师在课堂上分发给学生填写。
问卷内容包括了零花钱的来源、每月零花钱数额、零花钱的使用方式以及是否会存钱等问题。
四、调查结果1. 零花钱的来源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小学生的零花钱来源于家长给予的生活费,占比超过80%。
少部分学生则是通过参加课外班、家教等方式赚取零花钱。
少数学生则依赖于节日和生日等特殊场合获得零花钱。
2. 每月零花钱数额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的零花钱数额主要集中在5-50元之间,其中以10元、20元、30元为主。
相对较少的学生拥有超过50元的零花钱,大部分学生的零花钱在30元以下。
3. 零花钱的使用方式大部分小学生的零花钱主要用于购买食物和零食,买玩具和文具用品也较为普遍。
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将零花钱用于参加文娱活动,如看电影、游乐场等。
相对较少的学生选择用零花钱购买衣物或饰品。
4. 是否会存钱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学生在获得零花钱后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在第一时间花光自己的零花钱,难以坚持储蓄。
五、调查分析通过对小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的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小学生的零花钱来源于家庭,并且使用方式主要集中在满足个人生活需求和消费欲望上。
相对而言,少部分学生对于零花钱的使用比较理性,能够进行储蓄和规划,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存在花钱过于浪费的现象。
小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及方法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零花钱的使用情况,我们特地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我们共向30名小学生发放了问卷,内容涉及零花钱来源、用途以及是否有储蓄等方面。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希望可以揭示小学生零花钱使用的特点和趋势。
二、调查结果分析1. 零花钱来源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零花钱主要来源于家长给予。
有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周从父母那里得到零花钱,10%的受访者靠自己零花钱通过劳动获得,20%的受访者则是在生日、节假日等特殊场合得到零花钱的。
2. 零花钱用途在零花钱的使用方面,我们发现小学生们主要的消费领域包括食品、玩具、文具和游戏。
其中,有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用零花钱购买零食和饮料,有30%的受访者会用来购买喜欢的玩具或文具,剩下的10%则会用零花钱去玩游戏或观影。
另外,我们还发现有22%的受访者将一部分零花钱用于慈善捐赠,10%的受访者会将一部分零花钱存起来作为长期储蓄。
3. 典型案例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典型的小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
比如,小明是一位10岁的小学生,他每周从父母那里得到20元零花钱。
小明习惯把其中10元用于购买零食玩具,另外10元则是存到自己的储蓄罐里。
他告诉我们,存钱是希望将来可以买更贵的玩具。
还有小红是一位9岁的小学生,她每周得到10元零花钱。
小红平时不喜欢花钱买东西,她将所有的零花钱都存到了银行卡里,她表示这样可以让她将来有更多的钱去买更贵的东西或者实现更大的梦想。
4. 总结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们深刻地了解到小学生在零花钱使用方面的习惯和态度。
大部分小学生会将零花钱用于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同时也有一部分小学生会将零花钱用于慈善捐赠或储蓄。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调查报告,引导小学生正确地管理和使用自己的零花钱,培养他们理性消费和储蓄的意识,为未来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调查报告导语:零花钱也叫零用钱,是家长或长辈们给小孩子、晚辈们自己可以随便支配的资金,一般情况下不会给很多,小孩子们很喜欢拿到零用钱,这样他们可以买自己想买的东西,比如漫画、糖果、漂亮衣服、杂志、CD。
随着年代的发展进度,我发现有许多的小朋友每天都向自己的爸妈要零花钱,而且每次都向父母们要很多的钱,我更进一步的对小学生的零用钱做了一份调查报告。
调查我首先来到了小卖部,发现了许多小学生都在里面,而且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小学生买的是辣条,还有玩具,虽然说这些是小学生的日常习惯,但有一点还是不能疏忽的,那些小卖部的老板每天都把这些玩具、吃的上升价钱,为了使更多小学生来店里买东西,老板还故意往里面放一些诱惑小学生的东西,因此你只要吃一点儿,就会三番五次的去买。
分析1、有些小卖部的老板每天都提升价钱,而且每次都提升一角、两角,让那些小学生以为很便宜,所以为使自己能让别人看到自己很有钱,就每次都去买。
2、有些小卖部的老板还为了使自己的钱包鼓一点,所以他们就往那里放一点儿让人吃了还想吃的东西,让他们忍不住去买东西。
结论那些老板的心好像遇到钱就发黑,一点良心都没有,他们真的都是连禽兽都不如。
建议我觉得那些老板应当好一点儿,不要为使自己的钱包鼓一点儿就做这种下三滥的手法,那些老板应当把自己的心放的宽松一点儿,不要一有机会赚钱就忘了自己是谁,姓什么。
一.调查的原因零花钱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在生活中已经必不可少了。
纵观我们班同学的零花钱,多则几百元,少则几十元。
有的心理学家曾经这样指出:零花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
我们疑惑,为什么零花钱会决定学生的地位?同学们这些零花钱到底花在了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自己的零花钱?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决定就关于零花钱的使用情况进行实际调查,用事实引导、教育小伙伴们平时改掉不良消费习惯,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1. 学会设计调查表,在实践调查活动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学会设计调查表,在实践调查活动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通过收集资料及调查、采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三.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2.查找资料四.调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1.问卷丢失2.存在分歧五.调查过程我们首先制定了活动方案与分工,然后庄雅然和陈雯颖查找了网上的调查问卷,把一些题目作为参考,然后开始制作调查问卷,一共做了七题。
例如:你一个月的零花钱有多少?你把零花钱用在哪里?同学生日时你一般送什么样的礼物?你一般怎么买文具?你的零花钱的是?你家长有没有教你理财……接着我查找各个国家的对待零花钱的方法。
发现了:日本用金钱传递“魔力”,美国让孩子学会理财,新加坡倡导孩子储蓄……查找完毕后,陈雯颖开始打印问卷,而我则用电脑搜索一些有关零花钱的真实故事。
突然,“小学生越来越富, 10多岁小孩攒20多万元零花钱”一行字映入我的眼帘。
我大吃一惊,嘴巴张大成“O”形,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震惊。
我马上点开查看。
发现这个班级中花钱大手大脚的大鹏与班里数一数二的“零花钱大王”XXX很像。
他的零花钱虽然不是最多的,但是他经常把钱花在零食,玩乐等事情上,有时一拿就是一张百元大钞,习惯很不好。
周一时,我们一起在下课时间发放并回收了三十份的调查问卷,庄雅然开始把问卷分类好,画统计图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最后,我制作了这份调查报告。
六.调查成果我们统计出有7同学每周有10-20元的零花钱,7名同学有6-10元零花钱,5人有0-5元零花钱。
而每周有零花钱40以上的同学只有4名。
零花钱是家长给的同学较多,有14名,分别有16名同学是通过劳动和考试考好取得的。
还有13名同学是有需要时才给,有三人选择了其他。
17名同学把零花钱用来买书和文具;把零花钱用来买零食和用来娱乐的同学各有7名;三名同学用来买盆栽,4名同学用来买折纸;还有两名同学用于其他。
我发现大多数家长都会给孩子合理的零花钱,是有少数家长会给孩子大量零花钱。
而大多数同学也会自觉把零花钱用到买书和文具上,只有小部分同学会用于其他。
我们发现的理财故事和方法理财方法:1.学会记账。
把自己这个月零花钱的支出记在一个小本子上,看看自己是怎样花完的,并在下个月更好的分配它。
2.存钱。
你可以像新加坡的学生一样存钱,然后有一天你会发现这个数目惊人,再去买一个礼物送给自己的父母。
3.提前想好自己这个月的零花钱怎么分配,好好执行。
理财故事十一假期,家住上海市彭浦新村的老周夫妇的心情沉重:夫妇俩“没日没夜”打了一个月工挣了20XX来块钱,却被儿子拿去办了一个同学聚会。
“为了供他读书,我们两个吃苦受累。
难道供吃、供喝、供穿、供读书还不够,还要供他虚荣吗?”老周妻子十分伤心。
老周感叹:“对儿子我们是掏心挖肺了!”6年前夫妇俩双双下岗,老周开始每天清早骑车挨家挨户送牛奶,忙完后赶到装饰市场替客户送材料,晚上又要在停车场守夜值班;妻子则在早上去证券公司做清洁工,下午到小百货店当营业员,夫妇俩一个月的收入加起来不过20XX多块钱,日子过得清苦。
可是读高二的儿子却“高标准、严要求”。
开学时,他看到同学都有车子接送,竟软磨硬泡要父亲租辆车送他去学校。
国庆长假里,又提出办一个同学聚会,为此他一会儿宣称绝食,一会儿装病不去上课,逼着父母凑足20XX元供他花销,因为“大家轮流做东,出手大方,我也不能坏了规矩,以后在学校还要做人的”。
老周叹息:“我吃了没本事的亏,现在再吃力也要让儿子多读点书。
”儿子高声叫:“你们赚点钱还不是给我用的?派头这么小,老实讲今天这点钱,人家玩得还不高兴呢!”虚荣心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因为有了虚荣心,才会向父母提出一个个不合理的要求;才会互相攀比;才会不谅解父母;才会对父母大吼大叫……试问,这样不孝的行为,出现在我国这种礼仪之邦,若是孔子看见了,可能会叹息道:“我的弟子们为世人编制了著作,‘百善孝为先’,这句至理名言为何被你们抛之脑后呢?”七.结论及建议俗话说:金钱是把双刃剑。
唐朝名臣张说在《钱本草》中提出:钱,味干、大热、有毒。
言外之意就是——钱是一味药,药能治病,亦能致病,只有服之得法,才能避灾去祸,延年益寿。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不要乱花父母给的零花钱,因为这是父母辛辛苦苦工作赚来的,而不是我们自己的。
把金钱浪费在一些使你玩物丧志的东西上,还不如攒起来等到父亲节或母亲节时买个小礼物,给父母一个惊喜。
或是把它花在学习上。
另外,还有一些同学认为既然如此,那我就可以任意买文具和书了。
这也是不好的现象。
文具是供你学习用的,不是摆设,也不是炫耀的对象。
如果你买来连看都不看一眼,那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乱花钱不一定就在零食和玩具上,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并且,要学会理财,管理好自己的“小金库”。
并且,就算你的父母给你大金额的零花钱,你也要分配得当,不能几天就花完,要存起来。
学会理财,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小学生几乎都有零花钱。
即使当地经济仍较紧张,但都能看到我周围的学生每天都在用零花钱。
放学前后,校门口及附近的小店总是挤满了买东西的同学。
他们有的买零食,有的买玩具,还有的买本子……那他们的零花钱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么支配的?使用得是否合理?为此,我对本班34位同学进行了调查,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说明:1、调查目标:了解小学生零花钱的;了解小学生对零花钱的支配;以及了解家长对小学生使用零花钱的看法,方便学校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地使用零花钱。
2、调查内容:在当今社会中,物质显得愈加重要。
而小学生也同样作为一个消费者,他们也不例外。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他们对零花钱的使用情况,我主要是调查了他们的零花钱的、零花钱的用途以及家长对学生拥有、使用零花钱的看法等。
3、调查对象:华埔小学501班的34名学生,5位家长和学校里的4位教师。
4、调查方法:为了更好的进行此次的调查,我主要是使用文献资料法了解我班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确定留守学生数量;同时还使用了观察法,利用课前课后对他们使用零花钱情况进行调查;最后还通过问卷调查法,采访了个别家长和教师。
二、调查结果1.我通过对五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之后,发现大多数家长是在当孩子需要的时候给孩子零花钱,少数家长以孩子的优势及奖励的形式给孩子零花钱,并且家长希望他们的孩子把钱用在学习上,不允许孩子乱花钱行为。
2.我通过对四位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后,老师认为给孩子零花钱是必要的,但要限量。
给他们零花钱既可以培养他们的理财观,又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3.通过对我班小学生的调查,我了解到:这个班级的34人中,留守儿童占总数的34%;有零花钱的学生占总数的90%。
其中30%的学生是父母主动给零花钱的;%的学生是通过自己劳动赚来的;%的学生是亲戚朋友给的;6%的学生是家长以学生的优势及奖励的形式给的。
而在零花钱的支配上,14%的学生把零花钱交给父母储存;30%的学生用零花钱买学习用品;15%的学生把零花钱用在网吧和娱乐;35%的学生用于买零食和玩具等。
由此可看出,只有30%的学生对自己零花钱的使用是比较有规划的。
造成这种现象,通过我调查分析,得出以下几点:1.现在学生家庭基本条件都不错,家长每天给孩子几块钱的零花钱根本不在意。
同时一些留守儿童由于家长出远门谋生,加上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都会给一些零花钱。
2.得到的钱太容易,同学们就不会去想怎么花钱,平时花钱时,没有计划,甚至大手大脚,大部分浪费在不该花的地方。
3.家长太溺爱,太相信自己的孩子,只管给钱,不问怎么花钱,导致学生缺乏理财概念,消费随意,未能更有效地使用零花钱。
4.学校对学生也缺少相应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方面的教育。
三、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对小学生合理使用零花钱有以下建议:1、家长应控制给孩子的零花钱的数目。
即使家里经济很宽松,也不能多给。
家长应让孩子明确:零花钱也应该用在刀口上,如买学习用品、乘车,或在肚子饿、口渴时买些充饥解渴的食物等。
2、家长应该经常了解孩子零花钱的使用情况。
从以上的调查情况看,家长没有对孩子零花钱的使用情况进行追踪,这是导致孩子乱花钱的主要原因。
平时对孩子多家管教,如果发现孩子乱花钱多花钱,应及时制止,并讲一些节俭花钱的好处,理财小窍门等等,让孩子有“家长挣钱不容易,我不能随便花钱”的意识。
3、家长可让孩子体会赚钱的艰辛,从小养成勤俭的好习惯。
父母可利用寒、暑假等时间鼓励孩子进行劳动实践,如帮妈妈当一天家、帮亲戚做一天生意、跟着爸爸上一天班,年纪较长的学生可让他去打打暑假工或寒假工,让他们在社会上亲自实践,孩子自然会领悟到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道理,用零花钱时当然就会多想一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