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266.54 KB
- 文档页数:24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分)正在考试的你,对周围环境进行了估测,正确的是()A.第一次考物理,心情激动,心跳1次的时间约是0.1sB.监考老师在教室巡考,步行速度约为5m/sC.考试中大家静默答题,环境噪声大约是35dBD.空调温度25℃,感觉很舒适,判断人体体温大约是25℃2.(2分)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行星转动B.鲜花怒放C.骏马奔腾D.枯叶飘落3.(2分)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
这个实验说明了()A.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传播需要时间4.(2分)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5.(2分)智能共享单车已然普及。
小华周末沿海岸线骑行。
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她是静止的()A.路旁的树B.他骑的单车C.海水D.地面6.(2分)如图所示,在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小明表演了“威风锣鼓”节目,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是为了改变鼓声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7.(2分)下列事例中的“小水珠”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青草上的露珠B.冰凌上滴下来的水珠C.山间的薄雾D.壶嘴上方冒出的“白气”8.(2分)周末,小黄、小白和小青来到郊外,选择了一个合适场地,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黄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白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青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A.小黄速度最大B.小白速度最大C.小青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9.(2分)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倒车雷达C.超声波清洗机D.真空罩中的闹钟10.(2分)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图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A.熔化凝华B.凝固汽化C.汽化液化D.熔化液化11.(2分)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A.10.2m/s B.10 m/s C.9.6 m/s D.9 m/s12.(2分)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B.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13.(2分)下面描述的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A.树枝雾凇B.山涧云雾C.冰雪消融D.草间露珠14.(2分)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甲、乙两车都以10m/s匀速运动D.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 15.(2分)下列情况中是因为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A.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够精密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D.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16.(2分)测量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17.(2分)如图是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或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属于晶体凝固的是()A.B.C.D.18.(2分)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因素的实验中,如图主要用来探究()A.液体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B.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C.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D.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19.(2分)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9-2020学年重庆八中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题号右侧正确答案所对应的框涂黑.1.(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A.3=3B.C.D.=32.(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A.a2=3,b2=4,c2=5B.a:b:c=3:4:5C.∠A+∠B=∠C D.∠A:∠B:∠C=1:2:33.(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有()①﹣m=12;②z+1;③=1;④mn=7;⑤x+y=6zA.1个B.2个C.3个D.4个4.(4分)(2019春•南关区期中)如图,直线y1=kx+2与y2=x+b交于点P,点P的横坐标是1,则关于x的不等式kx+2>x+b的解集是()A.x<0B.x<1C.0<x<1D.x>15.(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若A(m+2n,2m﹣n)关于x轴对称点是A1(5,5),则P(m,n)的坐标是()A.(﹣1,﹣3)B.(1,﹣3)C.(﹣1,3)D.(1,3)6.(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已知正方形①、②在直线上,正方形③如图放置,若正方形①、②的边长分别为9cm和12cm,则正方形③的边长为()A.3cm B.13cm C.14cm D.15cm7.(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若方程组的解中x与y互为相反数,则m的值为()A.﹣2B.﹣1C.0D.18.(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如图,将一根长27厘米的筷子,置于高为11厘米的圆柱形水杯中,且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最少为(27﹣)厘米,则底面半径为()厘米.A.6B.3C.2D.129.(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有一长、宽、高分别是5cm,4cm,4cm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沿如图所示路径从顶点A处在长方体的表面爬到长方体上和A相对的中点B处,则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A.cm B.cm C.cm D.cm 10.(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D.已知AB=15,Rt△ABC的周长为15+9,则CD的长为()A.5B.C.9D.6二、填空题:(本大题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请将每小题的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中对应的横线上.11.(4分)(2019秋•沛县期中)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3cm、4cm,则斜边长是cm.12.(4分)(2020春•丛台区校级期中)函数y=(m﹣2)x|m|﹣1+5是y关于x的一次函数,则m=.13.(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已知实数x,y满足y=+2,则(y ﹣x)2011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14题8分,15,16,17,18各10分,共48分)14.(8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1)(2)15.(10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数学课上,静静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摆放,点A,B,C三点共线,其中∠F AB=∠ECD=90°,∠D=45°,∠F=30°,且DE∥AC.(1)若AB=2,BF=4.求AF的长.(2)若ED=4,求BC的长.16.(10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探究函数y=|x﹣1|﹣2的图象和性质.静静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x﹣1|﹣2的图象进行了探究,下面是静静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成:(1)化简函数解析式,当x<1时,y=,当x≥1时,y=.(2)根据(1)的结果,完成下表,并补全函数y=|x﹣1|﹣2图象;(3)观察函数图象,请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17.(10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已知函数y=kx+b(k≠0)图象经过点A(﹣2,1),点B(1,).(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若在直线AB上存在点C,使S△ACO=S△ABO,求出点C坐标.18.(10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小华是花店的一名花艺师,她每天都要为花店制作普通花束和精致花束,她每月工作20天,每天工作8小时,她的工资由基本工资和提成工资两部分构成,每月的基本工资为1800元,另每制作一束普通花束可提2元,每制作一束精致花束可提5元.她制作两种花束的数量与所用时间的关系见下表: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小华每制作一束普通花束和每制作一束精致花束分别需要多少分钟?(2)2019年11月花店老板要求小华本月制作普通花束的总时间x不少于3000分钟且不超过5000分钟,则小华该月收入W最多是多少元?此时小华本月制作普通花束和制作精致花束分别是多少束?四、选填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将每小题的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中对应的横线上、19.(4分)(2020春•韩城市期末)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运动到点(2,0),第3次运动到点(3,﹣1),…,按照这样的运动规律,点P第17次运动到点()A.(17,1)B.(17,0)C.(17,﹣1)D.(18,0)20.(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如图,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重叠部分△DEF的面积是()cm2.A.15B.12C.7.5D.621.(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半期考试来临,元元到文具店购买考试用的铅笔,签字笔和钢笔,其中铅笔每支8元,签字笔每支10元,钢笔每支20元,若他一共用了122元,那么他最多能买钢笔支.22.(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如图,Rt△ABC中,∠CAB=90°,△ABD是等腰三角形,AB=BD=4,CB⊥BD,交AD于E,BE=1,则AC=.23.(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A、B两地之间有一条直线跑道,甲,乙两人分别从A,B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匀速跑步,且乙的速度是甲速度的90%.当甲,乙分别到达B地,A地后立即调头往回跑,甲的速度保持不变,乙的速度提高20%(仍保持匀速前行).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跑步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他们在第二次相遇时距B地米.五、解答题:(本大题共三小题,24题10分、25题8分,26题12分,共30分)24.(10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材料: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两点M1(x1,y1),M2(x2,y2),我们把d=叫做M1,M2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记作d(M1,M2).如A(﹣2,3),B(2,5)则A,B两点的距离为d(A,B)=.请根据以上阅读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当A(a,1),B(﹣1,4)的距离d(A,B)=5时,求出a的值.(2)若在平面内有一点C(x0,y0),使有最小值,求出它的最小值和此时x0的范围.(3)若有最小值,请直接写出最小值.25.(8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已知,如图,∠BAC=∠DAE=90°,且AD=AE,AC=AB.其中B、E、D共线且DE交AC于F.(1)如图1,若E为BD的中点,且DC=,求AB的长;(2)如图2,若DE=BE,过点E作EG⊥AE交AB于点G,求证:AB+BG=BC.26.(12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如图,直线L1: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若将直线l1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L2,L2与x轴,y轴分别交于C,D两点.(1)求点D的坐标;(2)如图1,若点M是直线L2上一动点,且MN⊥L1,NH⊥x轴,连接BM,求BM+MN+NH 的最小值及此时点N的坐标;(3)如图2,将线段AB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B′,延长线段A′B′得到直线L3,线段A′B′在直线L3上移动,当以点C、A′、B′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2019-2020学年重庆八中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题号右侧正确答案所对应的框涂黑.1.(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A.3=3B.C.D.=3【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对A、B进行判断;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对C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对D进行判断.【解答】解:A、原式=2,所以A选项错误;B、与不能合并,所以B选项错误;C、原式=3﹣2+2=5﹣2,所以C选项正确;D、原式==,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再合并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2.(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A.a2=3,b2=4,c2=5B.a:b:c=3:4:5C.∠A+∠B=∠C D.∠A:∠B:∠C=1:2:3【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勾股定理逆定理分别进行分析可得答案.【解答】解:A、3+4=7≠5,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定△ABC不为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32+42=5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计算出∠C=90°,△ABC为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计算出∠A=30°,∠B=60°,∠C=90°,可判定△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可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3.(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有()①﹣m=12;②z+1;③=1;④mn=7;⑤x+y=6z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判断即可.【解答】解:①﹣m=12,不是整式方程,不符合题意;②y=z+1,是二元一次方程,符合题意;③=1,不是整式方程,不符合题意;④mn=7,是二元二次方程,不符合题意;⑤x+y=6z,是三元一次方程,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4.(4分)(2019春•南关区期中)如图,直线y1=kx+2与y2=x+b交于点P,点P的横坐标是1,则关于x的不等式kx+2>x+b的解集是()A.x<0B.x<1C.0<x<1D.x>1【分析】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x<1时,函数y1=kx+2的图象都在y2=x+b的图象上方,所以不等式kx+2>x+b的解集为x<1;【解答】解:当x<1时,kx+2>x+b,即不等式kx+2>x+b的解集为x<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ax+b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也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5.(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若A(m+2n,2m﹣n)关于x轴对称点是A1(5,5),则P(m,n)的坐标是()A.(﹣1,﹣3)B.(1,﹣3)C.(﹣1,3)D.(1,3)【分析】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直接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m,n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A(m+2n,2m﹣n)关于x轴对称点是A1(5,5),∴m+2n=5,2m﹣n=﹣5,解得m=﹣1,n=3,∴P(m,n)的坐标是(﹣1,3).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正确把握横纵坐标的关系是解题关键.6.(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已知正方形①、②在直线上,正方形③如图放置,若正方形①、②的边长分别为9cm和12cm,则正方形③的边长为()A.3cm B.13cm C.14cm D.15cm【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EAB=∠EBD=∠BCD=90°,BE=BD,∠AEB =∠CBD,就可以得出△ABE≌△CDB,得出AE=BC,AB=CD,由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出BE的值,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四边形①、②、③都是正方形,∴∠EAB=∠EBD=∠BCD=90°,BE=BD,∴∠AEB+∠ABE=90°,∠ABE+∠DBC=90°,∴∠AEB=∠CBD.在△ABE和△CDB中,,∴△ABE≌△CDB(AAS),∴AE=BC=9cm,AB=CD=12cm.∴AE2=81,CD2=144.∴AB2=63.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得BE2=AE2+AB2=81+144=225,∴BE=1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的运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ABE≌△CDB是关键.7.(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若方程组的解中x与y互为相反数,则m的值为()A.﹣2B.﹣1C.0D.1【分析】根据x与y互为相反数,得到x=﹣y,代入方程组第一个方程求出y的值,进而求出x的值,确定出m的值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解得:,代入得:3(m+1)+3=6,解得:m=0,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都成立的未知数的值.8.(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如图,将一根长27厘米的筷子,置于高为11厘米的圆柱形水杯中,且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最少为(27﹣)厘米,则底面半径为()厘米.A.6B.3C.2D.12【分析】首先得出杯子内筷子的长度,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圆柱形水杯的直径,即可求出底面半径.【解答】解:27﹣(27﹣)=(厘米),筷子,圆柱的高,圆柱的直径正好构成直角三角形,=6(厘米),6÷2=3(厘米).故底面半径为3厘米.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正确得出杯子内筷子的长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有一长、宽、高分别是5cm,4cm,4cm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沿如图所示路径从顶点A处在长方体的表面爬到长方体上和A相对的中点B处,则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A.cm B.cm C.cm D.cm【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如图,AB==,∴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最短路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然后把立体的长方体放到一个平面内,求出最短的线段.10.(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 于D.已知AB=15,Rt△ABC的周长为15+9,则CD的长为()A.5B.C.9D.6【分析】由已知条件得出AC+BC=9,由勾股定理得出AC2+BC2=AB2=152=225,求出AC×BC=90,由三角形面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Rt△ABC的周长为15+9,∠ACB=90°,AB=15,∴AC+BC=9,AC2+BC2=AB2=152=225,∴(AC+BC)2=(9)2,即AC2+2AC×BC+BC2=405,∴2AC×BC=405﹣225=180,∴AC×BC=90,∵AB×CD=AC×BC,∴CD===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三角形的周长的计算,熟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请将每小题的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中对应的横线上.11.(4分)(2019秋•沛县期中)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3cm、4cm,则斜边长是5cm.【分析】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解答】解:∵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3cm、4cm,则∴斜边长=cm,故答案为:5【点评】此题考查勾股定理,关键是根据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解答.12.(4分)(2020春•丛台区校级期中)函数y=(m﹣2)x|m|﹣1+5是y关于x的一次函数,则m=﹣2.【分析】根据一次函数y=kx+b的定义条件是:k、b为常数,k≠0,自变量次数为1,即可得出m的值.【解答】解: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可得:m﹣2≠0,|m|﹣1=1,由|m|﹣1=1,解得:m=﹣2或2,又m﹣2≠0,m≠2,则m=﹣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定义,难度不大,注意基础概念的掌握.13.(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已知实数x,y满足y=+2,则(y ﹣x)2011的值为﹣1.【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进而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与都有意义,∴x=3,则y=2,故(y﹣x)2011=﹣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正确得出x的值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14题8分,15,16,17,18各10分,共48分)14.(8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1)(2)【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平方差公式计算;(2)先把方程组整理为,然后利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解答】解:(1)原式=++12﹣1=9+3+12﹣1=23;(2)方程组整理为,②﹣①得4x=8,解得x=2,把x=2代入①得2﹣4y=﹣2,解得y=1,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再合并即可.也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5.(10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数学课上,静静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摆放,点A,B,C三点共线,其中∠F AB=∠ECD=90°,∠D=45°,∠F=30°,且DE∥AC.(1)若AB=2,BF=4.求AF的长.(2)若ED=4,求BC的长.【分析】(1)在直角△AFB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F的长度;(2)如图,过点E作EG⊥AC于点G,构造等腰直角△EGC.在直角△EDC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得EC的长度;然后在直角△EGC中,再次利用勾股定理求得GC的长度,在直角△EGB中,求得BG的长度,则BC=GC﹣GB.【解答】(1)解:如图,直角△AFB中,∠F AB=90°,AB=2,BF=4.由勾股定理知,AF===2;(2)解:如图,过点E作EG⊥AC于点G,则AF∥EG.∵∠F=30°,∴∠BEG=30°.∴BG=BE.∵∠ECD=90°,∠D=45°,∴∠DEC=∠D=45°.∴EC=CD.∴ED=EC.又ED=4,∴EC=2.∵DE∥AC,∴∠ECG=∠DEC=45°.∴∠GEC=∠GCE=45°.∴EG=CG.∴EC=GC,即2=GC.∴GC=2.在直角△BGE中,由勾股定理知BG2+EG2=BE2,即BG2+22=4BG2.∴BG=.∴BC=GC﹣GB=2﹣.【点评】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注意图中辅助线的作法,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方可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相关线段的长度.16.(10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探究函数y=|x﹣1|﹣2的图象和性质.静静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x﹣1|﹣2的图象进行了探究,下面是静静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成:(1)化简函数解析式,当x<1时,y=﹣x﹣,当x≥1时,y=x﹣.(2)根据(1)的结果,完成下表,并补全函数y=|x﹣1|﹣2图象;(3)观察函数图象,请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分析】(1)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即可.(2)利用描点法取点,画出图形即可.(3)观察图象解答即可(答案不唯一).【解答】解:(1)化简函数解析式,当x<1时,y=(1﹣x)﹣2=﹣x﹣,当x≥1时,y=(x﹣1)﹣2=x﹣,故答案为﹣x﹣,x﹣.(2)当x<1时,y=(1﹣x)﹣2=﹣x﹣,当x=0时,y=﹣,当x=﹣1时,y=﹣1,故答案为0,﹣1.﹣,﹣1,函数图象如图所示:(3)观察图象可知: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答案为: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7.(10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已知函数y=kx+b(k≠0)图象经过点A(﹣2,1),点B(1,).(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若在直线AB上存在点C,使S△ACO=S△ABO,求出点C坐标.【分析】(1)根据点A、B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此题得解.(2)根据题意得到C是线段AB的中点,或A是线段AC的三等分点,且C点在A点的左侧,即可求得C的坐标.【解答】解:(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2,1)、点B(1,).∴,解得:.∴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如图,∵C在直线AB上,且S△ACO=S△ABO,∴C是线段AB的中点,或A是线段AC的三等分点,且C点在A点的左侧,∵A(﹣2,1),B(1,).∴C(﹣,)或(﹣,);【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熟练掌握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8.(10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小华是花店的一名花艺师,她每天都要为花店制作普通花束和精致花束,她每月工作20天,每天工作8小时,她的工资由基本工资和提成工资两部分构成,每月的基本工资为1800元,另每制作一束普通花束可提2元,每制作一束精致花束可提5元.她制作两种花束的数量与所用时间的关系见下表: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小华每制作一束普通花束和每制作一束精致花束分别需要多少分钟?(2)2019年11月花店老板要求小华本月制作普通花束的总时间x不少于3000分钟且不超过5000分钟,则小华该月收入W最多是多少元?此时小华本月制作普通花束和制作精致花束分别是多少束?【分析】(1)设小华每制作一束普通花束需要m分钟,每制作一束精致花束需要n分钟,根据小华制作两种花束的数量与所用时间的关系表,即可得出关于m,n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小华本月的总收入=基本工资+制作花束的数量×每束的提成,即可得出W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再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最值问题.【解答】解:(1)设小华每制作一束普通花束需要m分钟,每制作一束精致花束需要n 分钟,依题意,得:,解得:.答:小华每制作一束普通花束需要10分钟,每制作一束精致花束需要20分钟.(2)20×8×60=9600(分钟).依题意,得:W=1800+2×+5×=﹣+4200(3000≤x≤5000).∵﹣<0,∴W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当x=3000时,W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4050元.3000÷10=300(束),(9600﹣3000)÷20=330(束).答:小华该月收入W最多是4050元,此时小华本月制作普通花束300束,制作精致花束330束.【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出W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四、选填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将每小题的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中对应的横线上、19.(4分)(2020春•韩城市期末)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运动到点(2,0),第3次运动到点(3,﹣1),…,按照这样的运动规律,点P第17次运动到点()A.(17,1)B.(17,0)C.(17,﹣1)D.(18,0)【分析】令P点第n次运动到的点为P n点(n为自然数).列出部分P n点的坐标,根据点的坐标变化找出规律“P4n(4n,0),P4n+1(4n+1,1),P4n+2(4n+2,0),P4n+3(4n+3,﹣1)”,根据该规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令P点第n次运动到的点为P n点(n为自然数).观察,发现规律:P0(0,0),P1(1,1),P2(2,0),P3(3,﹣1),P4(4,0),P5(5,1),…,∴P4n(4n,0),P4n+1(4n+1,1),P4n+2(4n+2,0),P4n+3(4n+3,﹣1).∵17=4×4+1,∴P第17次运动到点(17,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的点的坐标,属于基础题,难度适中,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点的变化罗列出部分点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是关键.20.(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如图,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重叠部分△DEF的面积是()cm2.A.15B.12C.7.5D.6【分析】根据翻折变换可得AE=A′E,∠A′=∠C=90°,即可利用勾股定理求得DE 的长,进而求解.【解答】解:长方形ABCD中,AB=CD=3,AD=9,∠C=90°根据翻折可知:∠A′=∠C=90°,A′D=DC=3,A′E=AE,设AE=A′E=x,则DE=9﹣x,在Rt△A′E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9﹣x)2=x2+32,解得x=4,∴DE=9﹣x=5,∴S△DEF=DE•CD=×5×3=7.5(cm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三角形的面积、矩形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翻折的性质.21.(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半期考试来临,元元到文具店购买考试用的铅笔,签字笔和钢笔,其中铅笔每支8元,签字笔每支10元,钢笔每支20元,若他一共用了122元,那么他最多能买钢笔4支.【分析】设购买x支钢笔,y支铅笔,z支签字笔,根据他一共用了122元,列出方程,将x用含y和z的式子表示出来,分别对y和z取值验证,即可得解.【解答】解:设购买x支钢笔,y支铅笔,z支签字笔,依题意,得:20x+8y+10z=122∴x==由题意可知x,y,z均为正整数∴当y=1,z=1时,x=5.2,不符合题意;当y=2,z=1时,x=4.8,不符合题意;当y=3,z=1时,x=4.4,不符合题意;当y=2,z=2时,由奇偶性可知,分子为奇数,不符合题意;当y=4,z=1时,x=4,符合题意.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代数式变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根据题意正确列式并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22.(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如图,Rt△ABC中,∠CAB=90°,△ABD是等腰三角形,AB=BD=4,CB⊥BD,交AD于E,BE=1,则AC=.【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AE=∠BDE,根据等式的性质得到∠CAE=∠DEB,求得AC=EC,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B=BD=4,∴∠BAE=∠BDE,∵CB⊥BD,∴∠DBE=∠CAB=90°,∴∠DEB=90°﹣∠D,∠CAE=90°﹣∠BAD,∴∠CAE=∠DEB,∵∠AEC=∠DEB,∴∠CAE=∠CEA,∴AC=EC,∵BE=1,∴BC=AC+1,∵AC2+AB2=BC2,∴AC2+42=(AC+1)2,∴AC=,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证得AC=CE 是解题的关键.23.(4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A、B两地之间有一条直线跑道,甲,乙两人分别从A,B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匀速跑步,且乙的速度是甲速度的90%.当甲,乙分别到达B地,A地后立即调头往回跑,甲的速度保持不变,乙的速度提高20%(仍保持匀速前行).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跑步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他们在第二次相遇时距B地米.【分析】观察函数图象,可知甲用9分钟到达B地,由速度=路程÷时间可求出甲的速度,结合甲、乙速度间的关系可求出乙的初始速度及乙加速后的速度,利用时间=路程÷速度可求出乙到达A地时的时间,设乙从返回到第二次相遇跑了t分钟,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甲的速度为2700÷9=300(米/分钟),乙的初始速度为300×90%=270(米/分钟),乙到达A地时的时间为2700÷270=10(分钟),乙加速后的速度为270×(1+20%)=324(米/分钟).设乙从返回到相遇跑了t分钟,根据题意得:(300+324)t=2700﹣300×(10﹣9),解得:t=,∴他们在第二次相遇时距B地2700﹣300×()=(米),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通过解方程求出两人第二次相遇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五、解答题:(本大题共三小题,24题10分、25题8分,26题12分,共30分)24.(10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材料: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两点M1(x1,y1),M2(x2,y2),我们把d=叫做M1,M2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记作d(M1,M2).如A(﹣2,3),B(2,5)则A,B两点的距离为d(A,B)=.请根据以上阅读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当A(a,1),B(﹣1,4)的距离d(A,B)=5时,求出a的值.(2)若在平面内有一点C(x0,y0),使有最小值,求出它的最小值和此时x0的范围.(3)若有最小值,请直接写出最小值.【分析】(1)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2)求的最小值,相当于求点(x0,y0)到点(﹣4,4)和点(2,4)的距离和的最小值.(3)由=,推出3y=4时,这个式子有最小值,最小值为3,因为+=+=+,求出+的最小值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由题意:(a+1)2+(1﹣4)2=52,解答a=3或﹣5.(2)求的最小值,相当于求点(x0,y0)到点(﹣4,4)和点(2,4)的距离和的最小值,观察图象可知最小值=6,此时﹣4≤x0≤2.(3)∵=,∴3y=4时,这个式子有最小值,最小值为3,∴+=+,求出+的最小值即可解决问题,求+,相当于求点(2x,3)到点(4,1)和点(0,0)的距离和的最小值,这个最小值==,∴原式的最小值=+3.【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非负数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最短问题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25.(8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已知,如图,∠BAC=∠DAE=90°,且AD=AE,AC=AB.其中B、E、D共线且DE交AC于F.(1)如图1,若E为BD的中点,且DC=,求AB的长;(2)如图2,若DE=BE,过点E作EG⊥AE交AB于点G,求证:AB+BG=BC.【分析】(1)只要证明△DAC≌△EAB,推出CD=EB,∠ACD=∠ABE,由∠CFD=∠AFB,推出∠CDF=∠F AB=90°,再求出CD、BD,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2中,延长AE交BC于J.想办法证明C=CJ,BJ=BG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如图1中,∵△ABC和△AD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EAD=90°,AB=AC,AE=AD=1,∴∠EAB=∠DAC,∴△DAC≌△EAB,∴CD=EB=,∠ACD=∠ABE,∵∠CFD=∠AFB,∴∠CDF=∠F AB=90°,∵DE=EB=CD=,∴BC===,∴AB=AC=BC=.(2)如图2中,延长AE交BC于J.∵DE=BE,DE=AE,∴AE=EB,∴∠EAB=∠EBA,∵∠DEA=45°=∠EAB+∠EBA,∵EF=BE,∠BAF=90°,∴∠EAB=∠EBA=∠EBC=22.5°,∴∠CAE=67.5°,∴∠CJA=180°﹣∠CAJ﹣∠ACJ=67.5°,∴∠CAJ=∠CJA,∴CA=CJ=CB,∵EG⊥AE,∴∠AEG=∠GEJ=90°,∴∠AGE=90°﹣22.5°=67.5°,∵∠AGE=∠EBG+∠GEB,∴∠BEG=45°=∠BEJ,∵BE=BE,∠EBJ=∠EBG,∴△EBJ≌△EBG(ASA),∴BG=BJ,∴BC=CJ+BJ=AB+BG.【点评】本题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26.(12分)(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如图,直线L1: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若将直线l1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L2,L2与x轴,y轴分别交于C,D两点.(1)求点D的坐标;(2)如图1,若点M是直线L2上一动点,且MN⊥L1,NH⊥x轴,连接BM,求BM+MN+NH 的最小值及此时点N的坐标;(3)如图2,将线段AB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B′,延长线段A′B′得到直线L3,线段A′B′在直线L3上移动,当以点C、A′、B′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
闽清县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C 2.D 3.C 4.C 5.D 6.D 7.B 8.C 9.B 10.A 11.B 12.A 13.B14.C 15.D 16.A二、填空题(有5小题,每空1分,共13分)17.80.4 静止 18. 1.5 车(或自己) 19. 音色 响度 20.空气 信息 声源 21.240 虚 反射 不变三、作图题(有3小题,每图1分,共3分)22.四、简答题(有1小题,共4分) 23.答:船夫找不到剑(1分)。
以记号为参照物,人和记号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
人是静止的(1分);掉到江里的剑和记号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记号为参照物,剑是运动的(1分),所以没有“刻舟” 而求得剑。
(1分) 五、实验题(有6小题,每空1分,共33分) 24.1mm 3.99—4.01mm 均可 84.1--85h km 均可 25.(1)ts v = (2)刻度尺 秒表 (3)0.18 0.225 26.(1)孔 (2)物体 (3)倒立 实27.(1)乒乓球弹跳起来 发声物体在振动 显示音叉在振动 (2)在桌面上放一些纸屑(3)空气 (4)变小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或声音传播需要介质)28.(1)确定像的位置 (2)未点燃 A 像与物大小相同 等效替代法 (3)虚 (4)不变(5)不变 (6)蜡烛B 与A 的像始终无法重合29.(1)光的传播路径 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2)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3)OA (4)不发生六、计算题(有2小题,第30题7分,第31题8分,共15分)30.解:(1)min 3355.01100551====h hkm km t sv 分)(分)((1分)(2)h km h km t s v 13412017.61==''='分)(分)((1分) 由于134h km >100hkm 已超速(1分) 31.解:(1)由ts v =得 分)(分)(150510111m s s m t v s =⨯== (2)5s 内:分)(分)(117005340122m s sm t v s =⨯== (3)分)(分)(1875)170050(211)(2121=+=+=m m s s s (4)分)(分)(182550875110m m m s s s =-=-=。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为了提高二胡的音调,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将二胡的弦调紧点B、将二胡的弦调松些C、换用一根较粗一点的琴弦D、用力拨动琴弦2.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大象进行交流时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D.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3.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其直径约为()A.40μm B. 40mm C. 40cm D. 40m4.观察图2,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物体比乙物体运动得快C.甲物体速度是20m/sD.甲物体1s通过的路程,乙物体需要10s才能通过5.某中学生的信息档案中,错误的信息是()A.身高1. 68m B.拇指宽约为l0cmC.体温36. 8℃ D.步行速度1m/s6.关于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若每秒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该物体做的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沿直线运动的物体若每秒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该物体做的就是变速直线运动C.沿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该物体做的就是匀速直线运动D.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就是几个速度的平均值7.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8.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A.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B.铃声能传递能量C.铃声属于噪声 D.铃声能传递信息9.如图所示,几个相同的试管中装入不同深度的水,用棍敲击和用嘴吹都能使它们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的振动频率不同导致音调不一样。
…外…………○…………装…………○…………订…………学校: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内…………○…………装…………○…………订…………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第Ⅰ卷 客观题一、单选题(共16题;共32分)1.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木块,第一次如甲图所示直立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为F 1 , 此时水对其底部压强为p 1;第二次变为如图乙所示横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为F 2 , 此时水对其底部压强为p 2;则( )A. F 1=F 2 , p 1>p 2B. F 1>F 2 , p 1>p 2C. F 1<F 2 , p 1<p 2D. F 1=F 2 , p 1=p 22.新鲜鸡蛋在水中会下沉,小华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随着盐的溶解,可以看到鸡蛋会上浮,如图4所示,这是因为 ( )A. 鸡蛋的重力减少,重力小于浮力B. 鸡蛋的质量减少,浮力增大C. 鸡蛋排开盐水的体积增大,浮力增大D. 液体的密度变大,鸡蛋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3.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 、B 、C 三个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则它们的体积可能相等B. 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则它们所受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 A >F B >F CC. 如果三个小球都是实心的,则它们密度大小关系ρA >ρB >ρCD. 如果三个小球的材料相同,则A ,B 两球一定是空心的4.如图,将苹果和梨放入水中后,苹果漂浮,梨沉底,若苹果和梨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分别为m 1、m 2、V 1、V 2和F 1、F 2 ,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若m 1>m 2 , 则F 1 一定小于F 2B. 若m 1=m 2 , 则F 1 一定大于F 2C. 若V 1=V 2 , 则F 1 一定大于F 2D. 若V 1>V 2 , 则F 1 一定大于F 2 5.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文具盒所受重力做了功B. 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做了功C. 文具盒所受拉力做了功D. 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6.如图,是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下落h 过程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在下面的四个选项中,描述重力对该球做功大小与时间关系正确的图线是( )A.B.C.D.7.如图,用F =20N 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40N 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F 对物体做了40J 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 )A. 重力做的功为40JB. 物体受到20N 的摩擦力C. 物体运动了2mD. 物体运动了lm8.列车提速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提高机车发动机的功率.已知匀速运动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 2, 设提速前速度为80km/h ,提速后速度为120km/h ,则提速前与提速后机车发动机的功率之比为:(提速前后均视为匀速运动)( )A. 8:27B. 4:9C. 2:3D. :16:81………○………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内※※答※※题※※………○………装…………○………订…………○…………线…………○9.一个滑轮组经改装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A. 总功减少,额外功增多B. 机械效率提高,机械做功加快C. 功率变大,机械做功增多D. 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10.一位建筑工人要把建筑材料运送到楼上,他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升降,已知吊篮的质量为m 1 , 建筑材料的质量为m 2,人对绳的拉力为F ,吊篮在拉力作用下匀速上升了h ,那么有用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A. m 2gh ,×100%B. m 2gh ,×100%C. (m 1+m 2)gh ,×100%D. (m 1+m 2gh),×100%11.如图(甲)所示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汽车通过定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重物,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恒定的速度v=0.2m/s 向右运动.图(乙)是此过程中汽车拉动重物的功率P 随时间t 的变化图象,设t=0时汽车开始提升重物.忽略各种阻力和重物离开水后带的水重,g 取10N/k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圆柱型重物的质景400kg ②圆柱型重物的体积0.5m 3③圆柱型重物的密度8×103kg/m 3④打捞前,圆柱形重物的上表面所受的水的压强105Pa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2.民间俗语、诗词中常蕴涵有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四个句子中对应物理知识不正确是( ) A. 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B.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D.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运动具有相对性 13.如图中的几种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A. 女孩把一箱报刊搬起来B. 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语速前进C. 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D. 司机推汽车纹丝不动14.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 的作用,其F ﹣t 和v ﹣t 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t=2 s 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是0B. 当t=3 s 时,物体受到摩擦力是7 NC. 4~6 s 内,拉力F 做的功是20 JD. 2~4 s 内,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5.杠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下列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④16.如图所示,我们在拖动行李箱时一般先拉出行李箱上方的拉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 减小阻力臂,省力B. 增大阻力臂,省力C. 减小动力臂,省力D. 增大动力臂,省力第Ⅱ卷 主观题二、填空题(共3题;共12分)…………装……………………订…………○…………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装……………………订…………○…………17.某家庭轿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时,受到的阻力为8×103 N,则该车受到牵引力大小为________N。
2023-2024学年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分。
1.关于电流和电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B. 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它是一个矢量C. 电源就是产生电荷的装置D. 电源是能把负电荷从正极搬到负极的装置2.一个内部含有空腔的矩形金属导体W放在静电场中,A是金属导体左侧外表面一点,B是金属导体右侧外表面一点,C是空腔内一点,电场线如图所示,静电平衡时( )A. 右端B处的感应电荷为负电荷B. 空腔C处的电场强度为0C. D.3.如图所示为某一带电粒子从a到b通过一电场区域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该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用虚线表示该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则粒子运动轨迹和电场线分布情况可能是( )A. B.C. D.4.空间中有一电场,若取x轴正方向为正方向,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大小相对于纵坐标轴对称,则( )A. O点的场强最小,电势最低B. 处的电势和处的电势相等C. 电子从处到处的过程中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 电子从处到处的过程中电势能一直增大5.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面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做四种不同情况的实验,( )A. 甲同学只将电容器b板向下平移,电容C增大,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B. 乙同学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电容C减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C. 丙同学只将a、b之间的间距拉大些,电容C减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D. 丁同学只在极板间插入金属板,电容C增大,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6.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
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
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
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 B. C. D.7.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光滑绝缘斜面上固定一个挡板,在挡板上连接一根劲度系数为的绝缘轻质弹簧,弹簧另一端与A球连接。
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精选练习一.选择题1。
(2018.呼伦贝尔)鱼儿在水中也能听到岸上的声音,当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时,它的传播速度将( )A。
不变 B.变大C。
变小D。
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当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时,它的传播速度将变大。
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
(2019。
无锡期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真空可以传播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答案】D【解析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此选项错误;B、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人说话靠的是声带的振动。
此选页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
此选项错误;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此选项正确。
故选D。
3。
(2019。
兴化)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
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说明了声波具有能量B。
通过观察音叉周围溅起的水花,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C。
人耳听到的音叉声音越来越小,由于声音的音调在不断降低D.将音叉放入水中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液体能够传声【答案】B【解析】A、音叉直接和水接触,水花溅起是由音叉的振动引起的,不能说明了声波具有能量,故A错误;B、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故B正确;C、声音的大小指的是声音的响度,人耳听到的音叉声音越来越小,由于声音的响度在不断减小,故C错误;D、将音叉放入水中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故D错误。
故选: B4。
(2019。
双流区模拟)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
2019-2020学年重庆八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下列对身边物理量估测的数据,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A. 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B. 中学生通常步行速度约为5m/sC. 中学生百米赛跑所用的时间大约5sD. 中学生在1s内心脏跳动70次2.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误差就是测量时,受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B. 测量时通过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是可以消除误差的C. 通过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 裁判员秒表测量100米短跑时,听到发令枪的声音才开始计时,得到的结果属于测量错误3.下列诗词句关于光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光的直线传播B. “宝钗好耀首,明镜可见形”光的反射C. “明月出云崖,飞光薄前轩”光的直线传播D. “潭清疑水浅,池水映明月”光的色散4.小明和小华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
小明测量的结果为122.9cm,小华测量的结果为1.228m。
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 小华的读数比小明的准确B. 两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C. 两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测量是错误的D. 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小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5.下列单位与物理量匹配正确的是()A. 质量的单位:牛顿B. 密度的单位:kg⋅m3C. 速度的单位:米每秒D. 压强的单位:N⋅m2,简称帕斯卡6.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参照物一定要选择静止的物体B. 同步地球卫星之间是相对静止的C.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间间隔内,速度大小都保持不变7.以下关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 晚上我们可以看到月亮,因为月亮是光源C. 日食与月食的形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D. 光年是时间单位8.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 墙上“孔雀”B. 缸中“游鱼”C. 湖面“倒影”D. 林中“光斑”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B. 虚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也能被人眼观察到C. 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D. 在岸边看水的深度比实际深度浅,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10.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5︰2。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共40分)1.(2分)如图所示为学校附近常见的防止噪声的交通标志。
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A.减小噪声的速度B.防止噪声的接收C.防止噪声的传播D.防止噪声的产生2.(2分)如图所示的物体或情景在工作或发生过程中产生次声波的是( )A.通过“B超”检查身体B.倒车雷达C.超声加湿器D.大象预测海啸3.(2分)在某音乐会上,男低音放声独唱,女高音轻声伴唱。
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4.(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图乙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音调越低C.图丙中小白兔通过声音的音色判断出叫门的不是妈妈D.图丁中捕鱼船通过声呐确定鱼群位置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5.(2分)如图,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和丁的音调相同B.响度相同的有图甲、乙、丙C.图甲、图乙的音色不同D.甲的音调比丙的音调低6.(2分)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的一颗明珠,诗词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中的“青山相对出”是以青山为参照物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中的“钟声”是根据音色来判别的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中的“花气袭人”是机械运动的结果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中的“雾凇”的形成是凝固放热7.(2分)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mmB.15℃的空气中声音速度为3×108m/s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40m/sD.人的步行速度为1.1m/s8.(2分)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大小恒定不变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以上说法都对9.(2分)如图是利用频闪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运动小球的频闪照片(小球运动方向从左到右),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B.C.D.10.(2分)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走了40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匀速走了50m( )A.4m/s B.3.5m/s C.3m/s D.2.5m/s11.(2分)小天同学四次测量一本书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4cm、18.89cm,则用平均值表示这本书的宽度应为( )A.12.49cm B.12.49255cmC.12.36cm D.12.4cm12.(2分)下列有关测量的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A.错误是真实值与测量值间的差异B.使用精密的仪器测量,可以使测量中没有误差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少测量中的误差D.误差不可避免,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13.(2分)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运动,运动的s﹣t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从开始运动到1.5km处相遇B.甲、乙一直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5min内,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D.甲、乙在15min内相遇一次14.(2分)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沸腾,后凝固C.先液化,后汽化D.先蒸发,后沸腾15.(2分)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B.冬季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C.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D.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16.(2分)牙医检查病人牙齿时,常把一面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下,再伸入病人口腔。
重庆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以下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B. 正常人脉搏1s跳动约为100次C.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约26cmD.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min2.关于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普通温度计高B. 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结构和原理上都相同C. 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而普通温度计不可以D. 体温计需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下端泡中,而普通温度计不用甩动,其液柱会自动下降3.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和应用都与物态变化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皮肤上擦酒精后变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从皮肤吸热所致B. 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C. 出汗时吹电风扇感觉凉爽,是由于电风扇吹出的风降低了室温D. 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4.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 物体通过小孔可以成倒立的像B. 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C.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D.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5.如图所示的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帆船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B. 空中的雨滴相对于帆船是静止的C. 空中的雨滴相对于牛是静止的D. 地面上的人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6.公路交通标志由基板和附着其上的反光膜组成,夜晚它可以反射汽车射来的灯光,使司机看清交通标志.以下反光膜结构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 球形小凹面B. 玻璃微珠C. 球形小凸面D. 互成直角的小平面7.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A. 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B. 与镜面的大小有关C. 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D. 与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关8.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 海波的沸点是48℃B. 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C. 海波在CD段是气态D. 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凸透镜对从焦点发出的光没有会聚作用B.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C. 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D. 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大10.如图小华同学从家中出发到达小明家,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华步行的是OA段B. 小华到小明家的距离是1800mC. 小华通过全程的时间是25sD. 小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6m/s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1.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单层的不锈钢盆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盆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将装有西瓜汁的小塑料杯放在盆中的冰块里,几分钟后西瓜汁变成了水果冰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计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B. 西瓜汁变成冰棍的过程,属于凝固C. 西瓜汁变成冰棍的过程,吸收热量D. 吃冰棍感觉凉爽,因为冰棍熔化时放出很多的热量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2.小轩乘坐动车外出旅游,以运动的列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______的(选填“静止”、“运动”);他用随身携带的刻度尺测量列车上小桌板的厚度,如图所示,则测量结果为______cm。
13.冰糖葫芦的制作方法是: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熔化为糖浆后,将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______后(填物态变化名称),令人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
14.今年中秋节徐州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月饼−雪饼,它的馅是冰淇淋.在运输过程,商家要用干冰保持低温.当干冰暴露在空气中时,干冰周围冒出大量白雾.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干冰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 热,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了白雾.用温度计测量雪饼内部温度,如图,则雪饼温度为______ ℃.15.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发射后,反射角为______度;某湿地公园因湖水清澈可鉴,有“镜湖”之称,这是因为光在水面发生了______(选填“漫”或者“镜面”)反射。
16.“高原反应”与气压有关,高度越高,气压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高原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用普通锅烧煮时,水的沸点______100℃.17.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可以形象直观的反映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如图是小洛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做出的几个图象,请分析图象,甲图表示物体做________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可以表示__________(填物理量名称);丙图中A、B两车从同一地点同向行驶,20s末,两车相距___________m。
(注意区分s−t和v−t图象)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8.如图所示,潜水员在水中的A处向上看到水中的鱼在水面上方的B点成了一条鱼的像,画出潜水员看到鱼的像的光路图。
19.如图所示,水里的光源0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折射光线经过A点,请在答题卡图中先通过虚线作图找出水面处的反射点,再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6.0分)20.【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下图1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______ 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______ 有关.【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2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______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______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2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
(1)图中∠____是反射角,若将AO向ON靠近,则OB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ON;当入射角为2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
(2)若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OF,此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方向射出。
说明光路是____的。
22.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和“酒精沸腾”的图象,观察图象,并回答:(1)在这两个图象中,______图是合金加热变成液态的图象(2)从图象判断,这种合金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理由:______。
(3)从图象中判断,酒精的沸点是______。
(4)若这位同学测出这种合金的温度现在是220℃,请你帮这位同学判断这时这块合金是______态。
23.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A、B、C三种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3)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4)实验器材中纸板的作用: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4.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A、B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
(1)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小明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______。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蜡烛B移去,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填“实”或“虚”)像。
(4)小明把蜡烛A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会发现蜡烛A的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______。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六、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6.0分)25.白天你在房间里,要想通过拿在手中的小平面镜更清楚地看清自己的脸,是脸面向窗户好?还是平面镜面向窗户好?为什么?答:是______面向窗户好,因为______。
26.长300m的动车以108km/ℎ的速度行驶在成渝线上,当他穿越1200m的隧道时,所需的时间是多少?27.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两地相距100km,开始时汽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了2h,然后余下的路程要在30min内匀速行驶完,求:后来汽车应以多大的速度行驶?28.汽车出厂前须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然后再让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1)汽车在山路上行驶的距离;(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距离;(3)汽车在这次测试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解析:解: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0℃,故A错误;B、正常人脉搏为每分钟60次左右,即1s跳动约为1次,故B错误;C、初中物理课本的长约26cm,符合实际;故C正确;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D错误;故选:C。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答案:B解析: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外观、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上都有所不同,我们结合选项内容一一作出判断。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两种温度测量工具的掌握情况,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如下:①结构上:体温计有缩口,普通温度计没有;②量程和分度值: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是0.1℃,普通温度计约−20~100℃,分度值是1℃;③使用前:体温计要甩一甩,普通温度计不能甩;④读数: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