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1)
- 格式:pptx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40
桩基工程量的计算桩基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其作用是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地下深处,并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桩基工程通常包括桩的设计、制作、施工等多个环节,需要进行详细的工程量计算。
本文将从桩的类型、标准规格、工程量单耗等方面详细介绍桩基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桩的类型桩的种类可以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国内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材料分类–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钢桩–木桩–石桩2.按照荷载传递方式分类–摩擦桩–端承桩–摩承组合桩3.按照施工方式分类–钻孔灌注桩–螺旋钻孔钻入桩–手工打入桩桩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种类的桩在工程量计算时需要有针对性的考虑其特点,下面我们以混凝土管桩为例来详细介绍桩基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标准规格混凝土管桩主要是指以混凝土为主要构造材料,具有一定的静力承载能力,且形状成长的管状桩。
混凝土管桩按其直径、长度和钢筋规格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多种规格。
国内标准规格一般按直径(mm)和长度(m)两个参数来划分,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规格:规格直径(mm)长度(m)Ф300300 8~12Ф400400 8~18Ф500500 8~20Ф600600 10~25Ф700700 10~30Ф800800 10~35Ф10001000 10~40Ф12001200 12~45Ф14001400 12~55Ф15001500 12~60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根据项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规格进行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规格的混凝土管桩工程量计算方式有所差异。
工程量单耗工程量单耗是指在各项定额规范中,单位产品或单位工程的用量,也叫“单位工程消耗量”。
在桩基工程的计算中,该指标反映了各种原材料和劳动力的使用量。
混凝土管桩的工程量单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各组成部分的单耗组成部分用量混凝土 2.3m³ ∕ 根钢筋直径16mm 打筋 12根∕ 根直径20mm 打筋 12根∕ 根直径25mm 打筋16根∕ 根钢模板 2.5m² ∕ 根沙0.34m³ ∕ 根石子0.34m³ ∕ 根水泥0.69t ∕ 根水0.13m³ ∕ 根0.12kg ∕ m²油漆、涂料2. 机械设备消耗量类别型号数量钢模板规格: 4.5m²作业台班: 1.5个∕m²∕班(1米以上高度)内胆规格: 4.5m²作业台班: 1.2个∕m²∕班(距地面不足2米)联接规格: 4.5m²作业台班: 共用钢模板∕内胆各1吗叉车RYB-18.5/X 作业台班: 8小时;1次∕天;≤100m(水平距离)冲击器DZC-560P/W 作业台班: 8小时;1次∕天首钻机CF-120/H120Z 作业台班: 8小时;1次∕班振动锤ZL-40/15 作业台班: 8小时;1次∕班3. 劳务费和材料费项目单价(元)计量单位用量小车运料60元∕车次视场地布置而定首钻机280元∕小时小时见外包运输计费标准计量振动器200元∕小时小时见外包运输计费标准计量乘用车180元∕天天日常用车、技术团队奔走出差或进场、出场用车及看望村民、基层组织、干部谈判费等等卸料工130元∕天天异型、小规模村路(较远、较大)、不适入大型车型或不允许行驶的场合等需要搬运的场合桩基工程量计算实例假设某一工程需要使用Ф600×13m混凝土管桩,现对其工程量进行计算。
桩基础工程量公式
一、桩基础工程量公式的基本原理
其中,桩的立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为:
桩的立方体体积=π×(桩的底面半径^2)×桩的高度
二、桩基础工程量公式的实例
以水平方向钻孔灌注桩为例,假设钻孔灌注桩的规格为直径为1米,高度为10米,工程需要铺设100根该规格的桩。
1.计算桩的立方体体积:
桩的底面半径为0.5米,桩的立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为:
桩的立方体体积=π×(0.5^2)×10=π×0.25×10=2.5π米³
2.计算桩基础工程量:
3.将桩基础工程量转换为实际数值:
由于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无法精确计算,一般将π取3.14进行近似计算。
将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结果转化为实际数值为: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到该水平方向钻孔灌注桩工程所需的桩基础工程量为785立方米。
三、桩基础工程量公式的应用注意事项
1.针对不同类型的桩基础工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并注意其适用范围。
2.在实际计算时,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如考虑桩顶扩展部分等因素。
3.在计算桩的立方体体积时,需要保留足够的有效数字,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
桩基础工程量公式是用于计算桩基础工程量的一种常用预算方法。
通过计算桩的立方体体积和桩的数量,可以得到桩基础工程量的估算值。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并注意公式的适用范围和计算精度。
对于复杂的桩基础工程,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方法和工程经验来进行估算和预算。
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一、桩基础数量计算1.桩基数量计算的基本公式为:N=L/(S+P),其中N为需要的桩数,L 为建筑物的长度或宽度,S为桩的间距,P为桩的排距。
该公式适用于桩基的平面布置情况。
2.桩基数量计算的细化公式为:N=(L+l)/S,其中N为需要的桩数,L 为建筑物的长度或宽度,l为建筑物两端的投影长度,S为桩的间距。
该公式适用于桩基的非对称布置情况。
3.桩基数量计算的考虑因素包括建筑物的荷载、土壤的承载力和桩的承载力。
具体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工程设计规范和现场调查结果来确定,以确保桩基的稳定和安全。
二、桩基础材料计算1.桩基础材料计算包括桩的长度、直径和总体积的计算。
桩的长度一般要求超过地下水位,以确保钢筋不会被腐蚀。
桩的直径一般根据桩的类型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桩的总体积通过桩长和桩的截面积计算得出。
2.桩基础材料计算还需要考虑桩的原材料消耗,包括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
钢筋的计算一般遵循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根据桩的直径、长度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混凝土的计算一般按照桩的长度和截面积来确定,同时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用量。
三、桩基础人工计算1.桩基础人工计算包括桩的施工人工和机械设备的计算。
施工人工的计算一般按照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根据施工工艺和施工时间来确定。
机械设备的计算一般根据施工工艺和现场条件来确定,包括起重机械、打桩机和挖掘机等。
2.桩基础人工计算还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其他人工费用,如运输费用、安全费用和临时设施费用等。
这些费用一般通过现场调查和施工管理来确定。
综上所述,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涉及桩基数量计算、桩基材料计算和桩基人工计算三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可以准确确定桩基础工程的数量和材料用量,确保工程的稳定和安全。
桩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1.桩的数量计算:桩的数量取决于地基的承载力要求和设计要求。
一般情况下,桩的数量可根据设计要求和桩的长度计算出来。
对于不同类型的桩,其数量的计算规则也有所不同。
2.桩的直径计算:桩的直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桩的直径可以根据桩的荷载和地基的承载力来计算。
一般来说,直径较小的桩适用于较小的荷载,而较大的桩则适用于较大的荷载。
3.桩的长度计算:桩的长度是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来确定的。
在计算桩的长度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地基的承载力,土壤的类型和结构的要求等。
根据这些因素,可以确定桩的长度,以确保桩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4.桩材的计算:桩的材料可以是混凝土、钢材或木材等。
在计算桩材时,需要考虑桩的长、宽、高和数量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桩的尺寸来计算桩材的用量。
5.桩基础施工工程量的计算:桩基础施工工程量包括打桩、料桩、与地层的接触面积等。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可以计算出这些工程量。
一般来说,桩的打入和料桩的数量可以根据桩的类型和长度以及地基的承载力要求来计算。
6.桩机台班费的计算:桩机台班费是指桩机在施工过程中的耗费。
桩机台班费主要包括驾驶和维护桩机的成本。
根据施工时间和施工规模,可以计算出桩机台班费。
7.其他费用计算:在桩基础工程量计算中,还需要计算其他费用,如运输费、燃料费、维修费等。
这些费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运营成本来计算。
综上所述,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在进行桩基础工程量计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合理地确定各项参数,以确保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背景桩基础在土木工程中是一种常用的基础类型,它对于长期稳定地支撑建筑物和其他重要设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桩基础设计的准确性,需要进行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
桩基础的定义桩基础是指一种类型的基础,在建筑、桥梁、码头等建设项目中应用较为广泛。
它是一种垂直于土层的支撑结构,通过与土壤相互作用,使建筑物或其他重要设施受力面积扩散得更大,从而达到稳定的目的。
桩基础分为单桩基础和桩基础群两种类型。
单桩基础是指在建筑物或其他重要设施的受力点下,深挖土层后将钢筋混凝土桩塞入孔中,再通过振动或静力压实现固定的基础类型。
桩基础群是指当单桩基础的受力点受力面积较大时,需要通过多根钢筋混凝土桩组成桩群,形成承载力更大的基础类型。
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非常重要,它是确保基础设计的准确性和经济性的保障。
通常,桩基础的工程量计算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桩身体积计算桩身体积计算是指计算单根或桩群中所有钢筋混凝土的体积。
它是桩基础工程量计算中最基本的部分。
计算公式:•单桩:V = π × L × R²•桩群:V = N × π × L × R²其中,V为桩身体积,L为桩的长度,R为桩的半径,N为桩的数量。
钢筋量计算钢筋量计算是指计算单根或桩群中所有钢筋需求的量。
计算公式:•单桩:A = Ps × L / As•桩群:A = N × Ps × L / As其中,A为钢筋需求量,Ps是桩的承载力,L为桩的长度,As为单根钢筋的横截面积,N为桩的数量。
混凝土量计算混凝土量计算是指计算单根或桩群中所有混凝土需求的量。
计算公式:•单桩:C = V × Gc•桩群:C = N × V × Gc其中,C为混凝土需求量,V为桩身体积,Gc为混凝土的密度,N 为桩的数量。
结论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是桩基础设计的基础,它对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是指对桩基础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人工和设备的数量进行估算和计算。
桩基础是一种常用的深基础形式,用于支撑大型建筑物和结构物,并传递荷载到较深的土层或岩石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桩基础工程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需要确定桩基础的尺寸和设计要求。
根据设计图纸或技术规范,确定桩的直径或截面积、长度、间距等参数。
然后,计算所需的桩材料的数量。
桩材料一般包括预制桩或灌注桩所需的钢筋、混凝土等。
具体计算时,需要知道每根桩的长度、直径或截面积,以及桩的间距和总根数。
根据这些参数,可以计算出桩材料的总量。
接下来,计算所需的钢筋数量。
桩基础中的钢筋主要用于增加桩的抗拉能力和抗弯能力。
计算钢筋数量时,需要知道每根桩的长度、直径或截面积,以及桩的间距和钢筋的布置要求。
根据这些参数,可以计算出每根桩所需的钢筋数量,然后乘以总根数,得到钢筋的总量。
然后,计算所需的混凝土数量。
桩基础中的混凝土主要用于灌注桩。
混凝土的计算通常根据桩的截面积和长度进行。
具体计算时,需要知道每根桩的直径或截面积、长度以及桩的总根数。
根据这些参数,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总量。
此外,还需要计算施工中所需的设备和人工的数量。
桩基础施工通常需要使用钻机、抽水泵、搅拌机等设备,还需要一定数量的工人进行操作。
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估算所需设备和人工的数量,并根据工期安排进行调配。
最后,总结和核对计算结果。
将桩材料、钢筋和混凝土的数量、设备和人工的数量进行总结和核对,确保计算结果准确无误。
如果有需要,还可以进行预留一定的备用材料或设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桩基础工程量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桩的类型、土层的性质、结构荷载等。
在实际工程中,最好由专业的工程师进行计算和设计,以确保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桩基础与筏板基础成本比较一)桩基础工程量计算1)桩的工程量计算a)d=900桩;单桩承载力R=2900kN;C30混凝土;桩长L=6m;主筋为Ⅱ级钢筋,箍筋为Ⅰ级钢筋。
混凝土(含护壁)V1=0.6²∏×6=6.79 m³,共84根,∑V1=570m³。
b) d=1000桩R=3385 kN;其余同d=900桩V2=0.65²∏×6=7.964 m³,共15根,∑V2=119.5m³。
∑V1+V2=689.5 m³、c)主筋计算(¢20)L=5×16×84+5×18×15=8070mG=8070×1.58=12.75 (t)d)箍筋计算(¢8)L1=0.8∏×( 4/0.2+1/0.1)=75.4 m;L2=0.9∏×30=84.8 mL3=0.9∏×( 5/0.2+1/0.1)×5=156 m;L4=1∏/0.2×5=157 m ∑Li=23064.6 m ,G=23065×0.395=9.11 (t)小结:桩用C30混凝土690 m³;Ⅱ级钢筋12.75 (t)Ⅰ级钢筋9.11 (t)2)墙下承台梁计算承台梁总长L=195m;每米长墙下承台梁用钢量主筋(¢20;¢12)Ⅱ级钢筋g1=16×2.47+8(腰筋)×0.888=47.1㎏箍筋(¢8)Ⅰ级钢筋g2=[(1.2+1.1)×2+(1.1+0.18)×2×2+1.2×4]×0.395×5=38.2㎏墙下承台梁混凝土用量V=1.2×1.1×195=197m³g1=47.1×195=9.2 (t) g2=38.2×195=7.5 (t)小结:C30混凝土197 m³;Ⅱ级钢筋9.2 (t)Ⅰ级钢筋7.5 (t)3)承台CT1a) 混凝土C30 V=5.1×3.1×1.2×2=37.94 m³b) 主筋计算(¢20)g1=[(3.1+1.2)×2×39+(5.1+1.2)×2×24]×2.47×2=3.15(t) 小结:C30混凝土38 m³;Ⅱ级钢筋3.15 (t)4)承台CT2a) 混凝土C30 V=1.8×3.15×1.1×2=12.5 m³b) 主筋计算(¢20 ;¢12)g1=20×3.15×2.47×2+8×3.15×0.888×2(腰筋)=0.356(t) c)箍筋计算(¢8)Ⅰ级钢筋g2=[(1.8+1.1)×2+(1.1+0.2)×2×3+1.8×4]×0.395×17=0.263㎏小结:C30混凝土12.5 m³;Ⅱ级钢筋0.36 (t)Ⅰ级钢筋0.263 (t)5)承台CT3a) 混凝土C30 V=4.5×1.8×1.1×2=17.82 m³b) 主筋计算(¢20)g1=20×4.5×2×2.47+8×4.8×0.888×2=0.514(t)c)箍筋计算(¢8)Ⅰ级钢筋g2=0.263/3.15×4.5=0.372 (t) 注:0.263/3.15 为CT2 ㎏/m 小结:C30混凝土17.82 m³;Ⅱ级钢筋0.514 (t)Ⅰ级钢筋0.372 (t)6)承台CT4a) 混凝土C30 V=2×3.5×1.1×3=23.1 m³b) 主筋计算(¢20)g1=20×3.5×2.47×3+8×3.5×0.888×3=0.60(t)c)箍筋计算(¢8)Ⅰ级钢筋g2=[(2+1.1)×2+(1+0.2)×2×3+2×4]×3.5/0.2×30×0.395=0.5小结:C30混凝土23.1 m³;Ⅱ级钢筋0.60 (t)Ⅰ级钢筋0.50 (t)7)承台CT5按承台CT4小结:C30混凝土23.1 m³;Ⅱ级钢筋0.60 (t)Ⅰ级钢筋0.50 (t)8)承台CT6a) 混凝土C30 V=(4.466²×0.866×0.5-0.866×3)×1.5=9.70 m³b) 主筋计算(¢20)g1=2.8×7×3.85×3=0.23(t)小结:C30混凝土9.70 m³;Ⅱ级钢筋0.23(t)9)承台CT7a)混凝土C30 V=2×2×1=4.00 m³b)主筋计算(¢12)g1=(2+1)×2×10×2+(2+2)×2×3×0.888=0.096(t) 小结:C30混凝土4.00 m³;Ⅱ级钢筋0.096(t)10)防水底板h=250㎜;12¢150 双层双向a) 混凝土C30每平方米混凝土C30 V=0.25 m³b) 每平方米钢筋用量g1=1/0.15×4×0.88=0.024(t)c)防水底板面积扣除墙下承台梁及承台面积S≈333㎡∑V=333×0.25=83.25m³;∑g1=333×0.024=9.6 (t)未考虑承台间拉梁共计:C30混凝土1099m³;Ⅱ级钢筋38 (t)Ⅰ级钢筋19 (t)二)筏板基础工程量计算1)混凝土C30筏板底面积S=699.25㎡;筏板厚h=1200㎜;混凝土V=699.25×1.2=839.1 m³。
桩基础工程量公式
1.桩身材料的计算:计算桩身所需的混凝土、钢筋及其他辅助材料的用量。
桩身的材料计算是根据桩的直径、长度和构造等参数进行的。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桩身体积=π*(桩径/2)^2*桩长
2.桩周边材料的计算:计算桩周边沉管所需的背填料、砂浆等材料的用量。
桩周边材料的计算一般是根据桩的直径以及所用材料的垫层和厚度等参数进行的。
3.桩机的工作时间计算:计算桩机进行桩基础施工的工作时间,即桩机在承担该项目施工任务所需的总工作时间。
桩机的工作时间一般由桩机工作效率、工作日历、班次情况等因素决定。
4.劳力和机械设备的计算:计算进行桩基础施工所需的劳动人员数目和机械设备的数量。
劳力和机械设备的计算一般是根据施工项目的规模、工期、工程难易程度等因素进行的。
5.辅助材料的计算:计算桩基础施工需要的其他辅助材料的用量,如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填缝密封材料等。
计算桩基础工程量的公式和方法会根据具体的施工项目和设计要求而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是由专业的建筑师、土木工程师或工程量清单专员进行的。
他们会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和情况,采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对各项工程量进行准确计算和估算。
对于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如施工中的浪费、修补、前期工程等。
因此,在实际计算中,还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
综上所述,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和参数,并采用适当的计算公式和方法进行准确计算和估算。
这样才能为桩基础施工提供正确的工程量数据,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的达标。
《2017海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综合定额》第三章桩基础工程说明一、本章定额包括打桩、灌注桩两节。
二、本章定额适用于陆地上桩基工程,所列打桩机械的规格、型号是按常规施工工艺和方法综合取定,施工场地的土质级别也进行了综合取定。
三、桩基施工前场地平整、压实地表、地下障碍处理等定额均未考虑,发生时另行计算。
四、探桩位已综合考虑在各类桩基定额内,不另行计算。
五、单位工程的桩基工程量少于表3-1对应数量时,相应项目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5。
表3-1 单位工程的桩基工程量表六、打桩:(一)单独打试桩、锚桩,按相应定额的打桩人工及机械乘以系数1.5。
(二)打桩工程按陆地打垂直桩编制。
设计要求打斜桩时,斜度≤1:6时,相应项目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5;斜度>1:6时,相应项目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43。
(三)打桩工程以平地(坡度≤15°)打桩为准,坡度>15°打桩时,按相应项目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15。
如在基坑内(基坑深度>1.5m,基坑面积≤500m2)打桩或在地坪上打坑槽内(坑槽深度>1m)桩时,按相应项目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11。
(四)在桩间补桩或在强夯后的地基上打桩时,相应项目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15。
(五)打桩工程如遇送桩时,可按打桩相应项目人工、机械乘以表3-2中的系数:表3-2 送桩深度系数表(六)打、压预制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定额按购入成品构件考虑,已包含桩位半径在15m范围内的移动、起吊、就位;超过15m时的场内运输,按本定额“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的相应项目计算。
(七)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桩头灌芯部分按人工挖孔桩灌桩芯项目执行。
(八)桩引孔按600mm直径螺旋钻机成孔子目计算。
七、灌注桩。
(一)钻孔、冲孔、旋挖成孔等灌注桩设计要求进入岩石层时执行入岩子目,入岩指钻入中风化的坚硬岩。
(二)旋挖成孔、冲孔桩机带冲抓锤成孔灌注桩项目按湿作业成孔考虑,如采用干作业成孔工艺时,则扣除定额项目中的粘土、水和机械中的泥浆泵。
桩基础工程工程量的计算一、清单项目设置及说明1、桩基础工程共包括三部分12个项目,其中砼桩3项(常用项目3项),其它桩4项(常用项2目项,砂石灌注桩和灰土挤密桩),地基与边坡处理5项(常用项目2项,锚杆和土钉支护)2、掌握预制桩和灌注桩的施工过程,清单项目中应包括的工程内容。
土的级别对桩的施工产生影响。
3、试桩按相应的桩基础项目编码最好单独列项。
4、一般情况下,运桩、打桩、凿桩头、泥浆外运、钢筋笼安装等不单独列项,应包括在主体项目中。
5、几个名词:喂桩、送桩、接桩等6、桩的钢筋:如灌注桩的钢筋笼、锚杆、锚杆及土钉支护的钢筋网片、预制桩钢筋等在钢筋砼工程中列项。
7、本分部工程各项目适用于工程实体。
如仅作为深基坑支护时,可以列入措施项目清单中,不应该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反映。
8、各类桩的砼充盈量在报价时应考虑。
9、注意:打压桩、成孔机械进出场费列入措施项目中二、主要清单项目工程量计算1、砼桩:包括预制钢筋砼桩、砼灌注桩等,其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桩长(包括桩尖)以m计算或按根数计算。
钻孔灌注桩的计算长度按设计桩长(注意区别钻孔的长度、灌砼的长度、设计桩的长度)砼灌注桩工程内容中的成孔与土方工程说明中第五条所说的人工挖桩孔是不是一回事,二者有没有矛盾?以不重列项为原则。
如将人工挖孔列入“砼灌注桩”项目内,则不再列“挖基础土方”。
如属两个结算单位施工,也可以分列。
2、接桩适用于预制钢筋砼方桩、管桩和板桩的接桩。
接桩材料在项目描述中说明。
工程量计算:方桩、管桩按接头个数计算,板桩按接头长度计算。
3、其它桩:包括砂石灌注桩、灰土挤密桩、旋喷桩、喷粉桩等,其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桩长(包括桩尖)以m计算。
(注意区别成孔的长度、回填灰土的长度、设计桩长)4、锚杆、土钉支护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支护面积以M2计算。
锚杆支护施工过程中需搭设的脚手架,应列入措施项目5、预制钢筋砼桩的钢筋、砼灌注桩的钢筋笼的计算同钢筋砼中的钢筋计算(后讲)。
桩基工程量的计算一、桩基数量的计算桩基数量的计算是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承载力计算得出的。
一般情况下,桩基的数量可以由静载试验结果进行估算,通过试验中测得的桩的总载荷除以单桩的承载力,得到的结果即为桩基的数量。
在没有试验数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规范中的公式进行计算,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关于单桩承载力计算的公式。
二、基础面积的计算基础面积的计算是为了确定桩基所需要的土方开挖和填筑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桩基基础面积可以由桩的数量和间距进行计算,即基础面积=桩的数量×桩的间距。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桩身的直径以及基础上部设备(如墙体、柱子等)的尺寸,从而确定基础的净面积。
三、桩的体积的计算桩的体积的计算是为了确定桩基所需要的混凝土的用量。
桩的体积可以由桩的数量、长度和直径进行计算,即桩的体积=桩的数量×桩的长度×桩的截面积。
在计算桩体积时,需要考虑桩的截面形状(如圆形、方形等)以及截面曲线形状(如锥形、哑铃形等)。
四、钢筋量的计算钢筋量的计算是为了确定桩基所需要的钢筋的用量。
钢筋量的计算可以由桩的数量、长度和直径进行计算,即钢筋量=桩的数量×桩的长度×钢筋的含量。
在计算钢筋量时,需要考虑桩的截面形状和截面曲线形状,以及钢筋的间距、直径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桩的受力特点和设计要求,确定桩基在不同截面处所需要的钢筋数量。
综上所述,桩基工程量的计算包括桩基的数量、基础面积、体积、钢筋量等方面的计算。
这些计算是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承载力计算得出的,可以根据静载试验结果或者规范中的公式进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桩的数量、间距、长度、直径,以及桩的截面形状和截面曲线形状,从而确定桩基所需要的土方开挖、填筑以及混凝土、钢筋的用量。
这些计算结果对于桩基工程的预算和进度控制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