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
- 格式:docx
- 大小:63.82 KB
- 文档页数:8
园林工程概预算及工程计量规则—园林工程概预算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不同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内容和有关定额、指标及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园林工程项目的全部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
一绿化工程造价的组成内容❶工程直接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❷工程间接费:由建设工程定额管理站统一明确规定的,是不能随意增减的。
二园林工程造价常用术语1)乔木: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
2)灌木: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比较矮小的树木。
3 ) 藤本:茎部细长,植物体细长,不能直立,只能依附别的植物或支持物(如树、墙等),缠绕或攀援向上生长的植物。
4)绿篱:凡是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栽成单行或双行,紧密结合的规则的种植形式,称为绿篱。
5)土球:裸根苗木。
6)米径:指树(苗)木距地面1米处直径(一般实际操作都采用米径)。
7)乔木胸径:指离地1.3米处的树干直径。
8)灌木地径:指离地30厘米处的树干直径。
三园林工程概预算编制的程序1)搜集各种编制所需的依据资料;2)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说明书,参加技术交底,解决疑难问题;3)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情况;4)学习并掌握好工程概预算定额及其有关规定;5)确定工程项目、计算工程量;四确定工程预算造价计算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确定工程预算造价。
1)绿化种植工程造价计算依据施工图纸——园林工程设计图纸所包含的内容一般有:园林建筑及小品、山石水体(假山叠石、河溪湖池)、园林绿化(园地平整、花草树木种植)、道路桥梁、门架栏围等工程项目。
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以园林工程为对象编写的用来指导施工的技术性文件。
其核心内容是如何科学安排好劳动力、材料、设备、资金和施工方法这五个施工的主要因素。
3)工程概预算定额——预算定额是确定造价的主要依据。
它是由国家或被授权的单位同意组织编制和颁发的一种法令性指标,具有极大的权威性。
五绿化工程造价计算的规定绿化种植工程预算造价的计算,一般程序如下:1)依据施工设计图上的工程苗木名称、品种、规格、数量和市场苗价信息中相对应的苗木单价,将数量和单价相乘计算出复价。
工程概预算工程量计算概述工程量计算是预算编制中的核心环节,它是根据设计图纸及说明清单,按照一定的计算规则和方法,对建筑工程中各项施工内容进行面积、长度、体积等数量的计算和统计,以求得该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劳务等的数量及其他相关费用的计算。
工程量计算要求准确无误、详实清晰、科学合理,它是确定预算编制基数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发掘工程节约潜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工程量计算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对建筑平面及立面进行细致的分析,明确工程项目范围;•按照规定的计算方法、标准和比例,逐项进行工程量计算;•对不同配合比和质量等级的材料进行定额计算,如水泥、沙子、砖块等;•制定建筑施工管理方案,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费用计算;•利用工程造价软件,自动生成工程量清单及相应配套的费用预算。
工程量概述工程量是指在设计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的基础上,通过工程量计算方法计算得出的工程耗材数量、设备变形量、施工工期、劳务人数等各项指标的总称。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工程量可分为土石方、混凝土、砌体结构、专业工程、公用设施和消防设施等多个方面。
具体工程量包括但不限于:土石方工程土方开挖、回填及平整,旋挖、钻孔桩、钢管混凝土桩、地下连续墙、挡土墙等。
混凝土工程混凝土、钢筋、工程模板、脚手架、混凝土模板、楼梯模板、混凝土楼板、角铁、墙角、垫层等。
砌体结构砖砌体、石砌体、轻质砌块墙、保温板等。
专业工程屋面、地砖、地毯、家具、门窗、电气、给排水、消防、通风空调等。
公用设施路灯、园林绿化、场地硬化、道路、城市雕塑等。
消防设施灭火器、喷淋、手动报警、消防泵、排烟、防火卷帘门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计算方法都会对工程量的计算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要做好工程量计算工作,必须在制定计算方案时,充分考虑到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计算标准和方法,严格控制计算过程中的质量和误差。
建筑面积计算为了更好地了解建筑工程量,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所需要计算的各类工程量也是不一样的。
铁路工程概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二0一0年)铁建设〔2010〕223号站前部分目录1 总则 (1)2 工程量计算规则 (2)2.1 共性计量规则 (2)2.2 路基工程 (7)2.3 桥涵工程 (10)2.4 隧道工程 (18)2.5 轨道工程 (21)1 总则1.0.1为统一铁路工程概预算工程量的计算,制定本规则。
1.0.2本规则适用于铁路工程设计阶段编制概预算和设计变更后的工程量计算。
本规则与现行铁路工程预算定额(铁建设〔2010〕223号,房屋工程除外)配套使用。
1.0.3除现行铁路工程预算定额和本规则各项规定外,尚应依据以下文件:(1)经审定的设计图纸及其说明。
(2)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3)经审定的其他有关技术经济文件。
1.0.4本规则的计算尺寸,以设计图纸表示的尺寸或设计图纸能读出的尺寸为准。
除另有规定外,工程量的计量单位一般采用以下基本单位:(1)以体积计算的子目——立方米(m3)。
(2)以面积计算的子目——平方米(m2)。
(3)以长度计算的子目——米或公里(m或km)。
(4)以重量计算的子目——公斤或吨(kg或t)。
(5)以自然计量单位计算的子目——台、个、处、孔、组、座或其他可以明示的自然计量单位。
汇总工程量时其小数点后有效位数应按以下规定取定:①计量单位为“立方米”、“平方米”、“米”的取2位,第3位4舍5入。
②计量单位为“公里”的,轨道工程取5位,第6位4舍5入;其他工程取3位,第4位4舍5入。
③计量单位为“吨”的取3位,第4位4舍5入。
④计量单位为“个、处、孔、组、座”或其他可以明示的自然计量单位和“公斤”的一般可取整,小数点后第1位4舍5入。
2 工程量计算规则2.1 共性计量规则2.1.1.岩土施工工程分级见表1。
注:1.软土(软黏性土、淤泥质土、淤泥、泥碳质土、泥炭)的施工工程分级,一般可定为Ⅱ级;多年冻土一般可定为Ⅳ级。
2.表中所列岩石均按完整结构岩体考虑,若岩体极破碎、节理很发育或强风化时,其等级应按表对应岩石的等级降低一个等级。
公路工程概预算定额计价工程量计算规则1.概算计价工程量计算要根据工程设计方案和工程施工图纸等相关资料,按照工程规模、工程量等进行计算。
2.概算计价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程量计算,二是计价计算。
工程量计算是指对公路工程中的各项工程量进行统计和计算;计价计算是指将工程量按照相应的工程定额进行计算得出工程造价。
3.概算计价工程量计算时需要按照相关部门的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计算,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概算计价工程量计算要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调整和修订,确保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5.概算计价工程量计算需要对不同的工程进行分类和分项计算,确保不同工程的计算结果准确。
6.概算计价工程量计算要注意对工程施工的时序关系和工序的顺序进行合理的计算,确保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7.概算计价工程量计算要充分考虑对环境、地理条件、气候和人工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
8.概算计价工程量计算要确保计算过程的透明和公正,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1.预算定额计价工程量计算要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结合相关的工程定额和相关规范进行计算。
2.预算定额计价工程量计算要充分考虑到工程项目所涉及的材料、设备、人力、工序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计算。
3.预算定额计价工程量计算要对不同的工程项目进行分类和分项计算,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4.预算定额计价工程量计算要按照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订,确保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5.预算定额计价工程量计算要充分考虑到工程项目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
6.预算定额计价工程量计算要确保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计算结果的可靠和科学。
7.预算定额计价工程量计算要进行适当的检验和核实,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8.预算定额计价工程量计算要充分考虑到工程施工的时序关系和工序的顺序进行合理的计算,确保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总之,公路工程概预算计价工程量计算需遵循一定的规则,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和建设规范进行计算。
新版铁路工程预算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使用说明(节选)目录关于公布《铁路路基工程预算定额》等二十九项定额标准的通知 (1)总说明 (2)路基工程预算定额说明 (3)第一部分综合说明 (3)第二部分分章说明 (3)第一章土方工程 (3)第二章石方工程 (4)第三章路基加固及附属工程 (4)第四章路基支挡结构工程 (4)第五章其他 (5)桥涵工程预算定额说明 (6)第一部分综合说明 (6)第二部分分章说明 (7)第一章下部工程 (7)第三章涵洞工程 (12)第四章既有线顶进桥涵工程 (12)第五章其他工程 (13)第六章混凝土拌制、运输、蒸汽养护 (13)铁路隧道工程定额说明 (14)轨道工程预算定额说明 (17)第一部分综合说明 (17)第二部分分章说明 (17)第一章铺轨 (17)第二章铺道岔 (18)第三章铺道床 (19)第四章轨道加强设备及护轮轨 (19)第五章线路有关工程 (19)第六章其他工程 (20)第七章封锁线路作业工程 (21)高速铁路路基桥梁隧道无砟轨道工程 (22)补充定额说明 (22)路基工程说明 (22)桥梁工程说明 (22)无砟轨道工程说明 (24)铁路工程混凝土、砂浆配合比用料表说明 (25)铁路工程概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 (26)1总则 (26)2 工程量计算规则 (26)2.1 共性计量规则 (26)2.2路基工程 (29)2.3桥涵工程 (31)2.4隧道工程 (36)2.5轨道工程 (37)2.11 站场工程 (39)关于公布《铁路路基工程预算定额》等二十九项定额标准的通知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筹备组),投资、集装箱公司:现公布《铁路路基工程预算定额》、《铁路桥涵工程预算定额》、《铁路隧道工程预算定额》、《铁路轨道工程预算定额》、《铁路通信工程预算定额》、《铁路信号工程预算定额》、《铁路信息工程预算定额》、《铁路电力工程预算定额》、《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预算定额》、《铁路房屋工程预算定额》、《铁路给水排水工程预算定额》、《铁路机务车辆机械工程预算定额》、《铁路站场工程预算定额》、《铁路路基工程概算定额》、《铁路桥涵工程概算定额》、《铁路隧道工程概算定额》、《铁路轨道工程概算定额》、《铁路通信工程概算定额》、《铁路信号工程概算定额》、《铁路信息工程概算定额》、《铁路电力工程概算定额》、《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概算定额》、《铁路房屋工程概算定额》、《铁路给水排水工程概算定额》、《铁路机务车辆机械工程概算定额》、《铁路站场工程概算定额》和《高速铁路路基桥梁隧道无砟轨道工程补充定额》等27册工程定额及与预算定额配套使用的《铁路工程概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铁路工程混凝土、砂浆配合比用料表》,请按照执行。
工程量的计算原则和方法一、工程量的概念工程量,就是以物理计量单位或自然单位所表示的各个具体工程和结构配件的数量。
物理计量单位,一般是指以公制度量表示的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
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楼面的面积(m 2 ),墙基础、混凝土梁、板、柱的体积(m 3 )、管道、线路的长度(m)、钢柱、钢梁、钢屋架的重量(t)等。
自然计量单位是指以施工对象本身自然组成情况为计量单位,如台、套、组、个等。
二、工程量计算的原则工程量是编制施工图概预算的基础数据,同时也是施工图概预算中最繁琐、最细致的工作。
而且工程量计算项目是否齐全,结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概预算编制的质量和进度。
为快速准确的计算工程量,计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熟悉基础资料在工程量计算前,应熟悉2001概预算定额、施工图纸、有关标准图、施工组织设计等资料,因为他们都是计算工程量的直接依据。
2.计算工程量的项目应与现行定额(2001年概预算)的项目一致工程量计算时,只有当所列的分项工程项目与现行定额中分项工程的项目完全一致时,才能正确使用定额的各项指标。
尤其当定额子目中综合了其他分项工程时,更要特别注意所列分项工程的内容是否与选用定额分项工程所综合的内容一致,不可重复计算。
例如,2001年定额楼地面工程中,均包括找平层,面层,踢脚线等,在计算工程量时,不可再找平层等子目。
3.工程量的计量单位必须与现行定额的计量单位一致现行定额中各分项工程的计量单位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是m 3 、有的是m 2 、还有的是延长米m、t和个等。
所以,计算工程量时,所选用的计量单位应与之相同。
4.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定额规定的计算规则进行计算计算工程量必须在熟悉和审查图纸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定额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以施工图所标注尺寸(另有规定者除外)为依据进行计算,不能随意加大或缩小构件尺寸,以免影响工程量的准确性。
5.工程量的计算应采用表格形式为计算清晰和便于审核,在计算工程量时常采用表格形式,表格具体形式详提供表格.三、工程量计算的一般方法为了防止漏项、减少重复计算,在计算工程量时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计算。
编制施工图预算时,需要按照施工图纸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还需要借助于某些可靠的参数计算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资金的需要量,计算出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
在我国,现行的工程建设概算、预算制度,规定了通过编制概算和预算确定造价。
概算定额、概算指标、预算定额等则为计算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耗用量、提供统一的可靠的参数。
同时,现行制度还赋予了概算、预算定额和费用定额以相应的权威性。
这些定额和指标成为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之间建立经济关系的重要基础。
概念:预算定额是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和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的总称。
预算定额是计算和确定一个规定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标准。
编制原则:1、社会平均水平原则预算定额理应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按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其价值。
也就是说,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以平均的劳动强度、平均的技术熟练程度,在平均的技术装备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的劳动消耗量就是预算定额的消耗水平。
2、简明设用的原则预算定额要在适用的基础上才力求简明。
3、统一性和差别性相结合的原则预算定额的种类(1)按专业性质分预算定额有建筑工程定额和安装工程定额两大类。
建筑工程预算按适用对象又分为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市政工程预算定额、铁路工程预算定额、公路工程预算定额、房屋修缮工程预算定额、矿山井巷预算定额等。
安装工程预算定额按适用对象又分为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机械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化学工业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工业管道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工艺金属结构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热力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等。
(2)从管理权限和执行范围分预算定额可分为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和地区统一定额等。
全国统一定额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指定发布,行业统一定额有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发布;地区统一定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发布。
铁路工程概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二0一0年)1总则1.0.1为统一铁路工程概预算工程量的计算,制定本规则。
1.0.2本规则适用于铁路工程设计阶段编制概预算和设计变更后的工程量计算。
本规则与现行铁路工程预算定额(铁建设[2010]223号,房屋工程除外)配套使用。
1.0.3除执行现行铁路工程预算定额和本规则各项规定外,尚应依据以下文件:(1)经审定的设计图纸及其说明(2)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经审定的其他有关技术经济文件1.0.4本规则的计算尺寸,以设计图纸表示的尺寸或设计图纸能读出的尺寸为准。
除另有规定外,工程量的计量单位一般采用以下基本单位:(1)以体积计算的子目—立方米(m3)(2)以面积计算的子目—平方米(m2)(3)以长度计算的子目—米或公里(m或km)(4)以重量计算的子目—公斤或吨(kg或t)(5)以自然计量单位计算的子目—台、个、处、孔、组、座、或其他可以明示的自然计量单位。
汇总工程量时其小数点后有效位数应按以下规定取定:①计量单位为“立方米”、“平方米”、“米”的取2位,第三位4舍5入。
②计量单位为“公里”的,轨道工程取5位,第六位4舍5入;其他工程取3位,第四位4舍5入。
③计量单位为“吨”的取3位,第四位4舍5入。
④计量单位位“个、处、孔、组、座”或其他可以明示的自然计量单位和“公斤”的一般可取整,小数点后第一位4舍5入。
2 工程量计算规则2.1 共性计量规则2.1.1岩土施工工程分级见表1。
碎石土、粗圆砾土、压密的填土,≤10 7~20注:1.软土(软黏性土、淤泥质土、淤泥、泥灰质土、泥灰)施工工程分级,一般可定为Ⅱ级,多年冻土一般可定为Ⅳ级。
2.表中所列岩石均按完整结构岩体考虑,若岩体极破碎、节理很发育或强风化时,其等级应按表对应岩石的等级降低一个等级。
2.1.2土石方数量以体积计算时,开挖与运输数量以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填筑数量以压(夯)实后体积计算。
土石方体积如需换算时,除另有规定外,可按表2系数换算。
1.水泥砂浆踢脚线不扣门洞,不加侧边2.块料踢脚线要扣门洞加侧边3.回填土=基础回填+中内回填4.墙高从地梁上表面算至梁底5.墙面抹灰:扣除墙裙,不扣踢脚线,门窗洞口侧壁面积不增加,附墙柱等侧壁面积并入计算6.内外墙的交点处或者长度大于5m的墙体,还有门窗洞口超过2.4米的,两侧均设置上构造柱。
钢筋计算一、梁1、上(下)部贯通筋=净跨长+锚固长度(书P106)锚固长度取值:当支座宽-保护层>=LaE且>=0.5h+5d时,锚固长度=max(LaE,0.5h+5d);当支座宽-保护层<LaE时,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2.箍筋长度:双肢箍=2*(梁高-2保护层+梁宽-2保护层)+2*11.9d+8d四肢箍内部双肢箍=2*(b-2保护层)/3+d+h-2保护层+d)+2*11.9d箍筋根数=2*((1.5梁高-50)/加密区间距+1)+(净跨长-2*1.5梁高)/非加密区间距)-1加密区:一级抗震为2梁高,二三级为1.5倍梁高3.端支座负筋上排钢筋长=Ln/3+锚固长度下排钢筋长=Ln/4+锚固长度4.中间支座负筋上排钢筋长=2*Ln/3+支座长度下排钢筋长=2*Ln/4+支座长度5.架立钢筋长= Ln/3+2*搭接长度(可按2*150mm计算)6.梁侧面钢筋长=净跨长+锚固长度(构造钢筋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15d,受扭钢筋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钢筋)二、柱1、框架柱:(1)基础插筋L=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弯折a(按设计要求,无要求取12d,且>=150)+H/3(2)首层柱纵筋=首层层高-H/3+max(H/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3)中间层柱纵筋=本层层高-下层max(H/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 +上层max(H/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4)顶层柱纵筋长=本层层高-下层max(H/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屋顶节点梁高+锚固长度(锚固长度见03G101 p37,LaE,12d)(5)箍筋基础层柱箍筋根数=布置间距不小于500且不少于两道箍筋底层柱箍筋根数=(H/3)/加密区间距+1+(H/6)/加密区间距+1+柱中间非加密区高度/非加密区间距-1中间层或顶层柱箍筋根数=2*((H/3)/加密区间距+1)+柱中间非加密区高度/非加密区间距-12、构造柱(做法03G363)(1)纵筋:上下部一般均锚固到梁内上下部锚固长度=LaE 搭接长度= max(H/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35d (or51d)(2)箍筋:不同型号钢筋搭接处是否需要加密:钢筋的搭接要求应该都是错开的,小于50%。
既然搭接都是错开的,图纸一般也没有箍筋加密的要求了。
搭接部位两端各加密两个箍筋,间距不大于100。
这是规范要求,图集图纸也是按规范要求做的。
三、板钢筋计算公式普通板底筋计算(一)、底筋长度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钩×21、当板的端支座为框架梁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框梁支座宽/2,5d)+弯钩×22、当板的端支座为剪力墙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墙支座宽/2,5d)+弯钩×23、当板的端支座为圈梁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圈梁支座宽/2,5d)+弯钩×24、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120,板厚)+弯钩×2(二)、底筋根数情况一:底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情况二: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情况三: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面筋计算(一)、端支座负筋1、端支座负筋长度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钩+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情况一:锚入支座长度=锚固长度LaE(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施工中)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预算中)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情况二:锚入支座长度=0.4La+15d(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板端负筋根数情况一:负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情况二: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情况三: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二)、端支座负筋分布筋1、端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2、端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一: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尺寸/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情况二: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尺寸/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三)、中间支座负筋1、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弯折长度×2情况一: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板厚-保护层×2)×2情况二: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板厚-保护层)×22、中间支座负筋根数情况一: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情况二: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情况三: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四)、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2、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一:根数=布筋范围/间距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分布筋间距)+(布筋范围2/分布筋间距)情况二:根数=布筋范围/间距+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分布筋间距+1)+(布筋范围2/分布筋间距+1)(五)、温度筋为了防止板受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通常在板的上部负筋中间位置布置温度筋。
1、温度筋长度当负筋标注到支座中心线时,温度筋长度=两支座中心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150×2+弯钩×2 2、温度筋根数当负筋标注到支座中心线时,温度筋根数=(两支座中心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温度筋间距-1纯悬挑板的钢筋计算(一)、纯悬挑板的上部钢筋计算1、上部受力钢筋长度上部受力钢筋长度=悬挑板净跨XBK+锚固长度LaE+(板厚h-保护层)2、上部受力钢筋根数上部受力钢筋根数=(悬挑板长度L -保护层×2)/上部受力钢筋间距+13、上部分布筋长度上部分布筋长度=(悬挑板长度L -保护层×2)+弯钩×2(或不加弯钩)4、上部分布筋根数上部分布筋根数=(悬挑板净跨XBK -保护层)/分布筋间距(一)、纯悬挑板的下部钢筋计算1、下部构造钢筋长度下部构造钢筋长度=(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max(支座宽/2,12d)+弯钩×2(二级钢筋不加弯钩)2、下部构造钢筋根数下部构造钢筋根数=(悬挑板长度L -保护层×2)/下部构造钢筋间距+13、下部分布筋长度下部分布筋长度=(悬挑板长度L -保护层×2)+弯钩×2(或不加弯钩)4、下部分布筋根数下部分布筋根数=(悬挑板净跨XBK -保护层)/分布筋间距四、剪力墙(一)水平钢筋:1)墙端无暗柱时:内(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15d)2)墙端为暗柱时:a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测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15d)b 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 LaE内测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15d)c 水平筋根数(每排)=(层高-扣减值)/间距+1(注: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3)墙端为端柱时:a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测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或直锚)b 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 LaE内测钢筋长度=墙净长+2*锚固长度(弯锚或直锚)4)水平钢筋的根数:n=(剪力墙高-0.05*2)/布筋间距+1(首层以上)n=(剪力墙高-0.05*2)/布筋间距+1+基础内的水平布筋(首层,基础内布筋间距≤500且不少于两排水平布筋与拉筋=(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0.5+1)(二)竖向钢筋:1)首层墙身竖向钢筋的长度L=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插筋长度=弯折长度(15d)+竖直长度+基础露出长度500(机械连接)插筋长度=弯折长度(15d)+竖直长度+搭接长度1.2LaE(绑扎连接)2)中间层墙身竖向钢筋长度L=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身竖向钢筋的长度L=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laE或la,详03G101-1 P48)4)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钢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弯折15d5)墙身竖向钢筋根数n=(墙净长-0.05*2)/布筋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三)墙身拉筋:1)长度L=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2×(11.9+2)d】2)根数n=(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AL、LL中的拉筋根数)说明:○1墙净面积:是指扣除了暗柱、端柱、暗梁、连梁和门洞口后的面积,即(墙总面积-门洞口总面积-暗柱、端柱面积-暗梁、连梁面积)○2拉筋布置面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五.楼梯:见03G101-2(板式楼梯)五、模板1.现浇混凝土柱:按柱四周展开宽度乘以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