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二章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6
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二章教案5篇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二章教案篇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率的概念,能用比较的方法得出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单位的含义并能形成具体的观念。
3、会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功率的概念的教学,使学生体验概念类比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意义及计算。
【教学难点】功率的概念和有关计算。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秒表。
【教学方法】实验法、比较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观察法、讨论法、比较法、实验探究法、练习法、阅读法。
【板书设计】§9.4做功的快慢一、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做功的多少和做功相同时比所用时间。
二、功率和测算功率的方法1、物理学中用功率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3、功率的计算公式:P=W / t 。
4、功率的单位:瓦(W); 常用单位还有千瓦(kW)。
1kW=1000W1W=1J/s,表示某物体在1s内做了1J的功。
5、注意:(1)在公式P=W/t中,W、t的单位必须是国际单位即J、s;(2)要计算功率必须知道功和做功的时间。
6、测算功率的方法:测量出所做的功W和做功的时间t,然后用P=W/t计算出来.7、例题例1:起重机以0.1m/s的速度,将一重为4000N的重物匀速提高5m,起重机做功的功率是多少kW例2: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功率为22050W不变,当牵引力是8820N时,它的速度是多少当牵引力是2205N,速度是5m/s时,它的实际功率是多少【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提问:1、什么是机械功怎样才算做功2、怎样计算功3、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用什么量表示物体运动快慢速度是如何定义的4、一建筑工地上要把500块砖送到楼顶,用定滑轮往上送,一次运50块,共花了120min,而用起重机运送1次就可运完,只要2min就可以了,已知每块砖重35N,楼高20m。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2章第1节能源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2章,章节名称为“能源”。
具体内容包含:1. 能源的定义和分类2. 常见能源的特点和利用3. 能源的危机与可持续发展4.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基本概念,掌握能源的分类和特点。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人类对能源的利用过程,提高学生的能源利用意识。
3. 使学生认识到能源的危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源的分类、特点和利用。
难点:能源的危机与可持续发展,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能源利用为例,如火力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等,让学生思考:什么是能源?能源可以分为哪些类型?2. 知识讲解:讲解能源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以课本为例,引导学生学习各种能源的特点和利用方式。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实际的能源利用问题,如为什么太阳能热水器能加热热水?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利用过程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一些关于能源的问题,如:风能、水能、核能等能源的特点是什么?它们分别如何利用?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能源的危机与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能源危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6.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介绍当前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让学生了解新能源的发展前景。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能源的定义、分类、特点、利用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选择题和简答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调查报告:让学生课后调查生活中各种能源的利用情况,了解我国的能源结构,思考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能源领域的最新动态,如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能源政策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二十二章第一节——能源一、教学内容1. 能源的定义和分类: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2. 能源的利用和转化:热能、机械能、电能等。
3.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定义、分类和利用,理解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能源的分类和利用。
2.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让学生了解能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能源的定义、分类和利用,重点讲解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3. 互动: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能源及其利用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能源1. 定义:人类利用来作功的物质资源。
2. 分类: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3. 利用:热能、机械能、电能等。
4. 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三种生活中常见的能源,并简要说明其利用方式。
2. 我国正在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请你谈谈你对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能源领域的最新动态,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定义、分类和利用,理解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严谨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教学活动,相信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能源的分类和利用一、能源的分类能源可以根据其存在形式和利用方式进行分类。
第二十二章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应该从幼儿时期抓起,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因此,我设计了这一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幼儿了解能源的分类、能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能源的分类,如: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2. 让幼儿知道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3. 让幼儿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明白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能源的分类和能源的利用。
2. 教学重点:让幼儿明白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地球仪、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环保袋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地球仪,让幼儿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引导他们思考地球上的能源。
2. 讲解能源的分类:向幼儿介绍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让他们知道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是可再生能源,而石油、煤炭等是不可再生能源。
3. 讲解能源的利用: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幼儿展示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的利用方式。
4. 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让幼儿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明白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5. 实践活动: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可持续发展画面,并把自己的作品装进环保袋。
6. 分享与交流: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创意。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幼儿理解能源的分类和能源的利用。
2. 活动重点:让幼儿明白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幼儿们对能源的分类和利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也明白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但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还比较模糊,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2.2 核能教课设计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连续发展第二节核能1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原子、原子核构造。
2.知道获取核能有两个门路──重核裂变、轻核聚变。
1.2 过程与方法3.经过类比的方法来研究核裂变的过程。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4.知道核能的长处和可能带来的问题,认识我国和世界核能利用新进展5.采纳辩证的思想来对待核能和利用和危害。
2教课要点 / 难点 / 易考点教课要点核能的由来及其长处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教课难点裂变和聚变。
3专家建议本节教课应以解说为主。
因为核能、裂变、聚变、链式反响等观点均波及到核反响知识,而学生脑筋里,这部分知识是一个空白。
所以,解说过程中要贯彻平常性原则,不宜过深,尽可能采纳适合的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
4教课方法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2.2 核能教课设计多媒体教课5教课器具多媒体以及一些视频6教课过程引入新课【师问】原子核在发生变化时,会开释出巨大的能量,那么你认识原子的构造吗?核能是怎样产生的呢?【生答】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目的】让学生对核能产生兴趣。
新知介绍1.核能【师问】1)展现原子构造的挂图或投影,回想原子的构造构成2)原子核是原子中最小的构造吗?电子为何会绕核运动?3)【师总结】①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同样。
原子核的体积相关于原子的体积来说特别小,相当于足球场上的一个鸡蛋。
②质子和中子依赖强盛的核力密切地联合在一同,所以十分坚固,要使它们分裂或联合是极其困难的。
可是,一旦原子核发生变化时,便可能开释出惊人的能量,这类能量被称为核能。
4)【师问】请你谈谈对原子构造的认识。
学生疏组睁开议论。
【生答】原子构造很小,由质子和中子同样,就像平常看的鸡蛋同样。
5)【师总结】原子核发生改变有两种状况,一种是质量较大的原子核裂变质量较小的核;一种是由两个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
这两种原子核发生改变的过程中都会陪伴着巨大的能量开释。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二十二章 22.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一直认为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
因此,我设计了一节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旨在让孩子们了解能源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互动式教学,通过游戏、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能源的种类、使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从小养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能源的种类和作用。
2.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学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源的种类和作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难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图片、游戏道具。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了解能源的种类和作用。
2. 讲解:通过PPT和视频,让孩子们了解能源的种类和作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实践:让孩子们通过图片和游戏,了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法。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能源的种类和作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难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法。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了解了能源的种类和作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他们也学到了一些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法,例如关灯、少用一次性筷子等。
在课后,我让孩子们回家和家长一起想出更多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法,并在下一节课上分享。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游戏引入环节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能源的种类和作用。
这个游戏的重点是让小朋友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能源有初步的认识。
在这个游戏中,我准备了不同类型的能源道具,如太阳能板、风车等,让孩子们亲手操作,感受不同能源的特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二章教案范本海阔凭你们跃,天高任你们飞。
愿你们信心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生花,谱下锦绣第几篇。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知足,要使自己学一点东西,必需从不自满开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二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二章教案1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l 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l 过程与方法1.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用“运动有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的公式。
难点:1.速度概念的建立;2.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什么是机械运动2、什么是参照物(设计意图:回顾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以参照物作为标准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
增加前后内容的联系,引出详细学习运动的相关知识)二、新课教学模块一:引入新课,建构速度的概念。
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200N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了10m,则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五、拓展提升1.已知物体受10N的拉力,并沿拉力方向匀速前进了5m,拉力对物体做功_________J.2.用100N的拉力将重50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运速移动了5m,拉力做功________J,重力做功为_______J.3.马拉着质量为2023kg的车在平路上前进,马的水平拉力是500N,做了2×105J的功,则马拉车前进了_______m.4.某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着重1500N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10m,已知受到的阻力为100N,求它推车做的功.5.下面几种情况下,力做了功的是( )A 用力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B 用力提着水桶水平匀速移动C 用力在斜面上拉车前进D 物体在光滑的平面上运速移动6.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用10N的水平拉力在地面上前进了10m,则拉力做的功是_____J,若把物体匀速向上提起10m,则需要的拉力是_______N,拉力所做的功又是_________J.7.起重机将重3×103N的楼板以1m/s的速度举到10m高的三层楼后,又将楼板水平移动了3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对楼板做的功是( )A 6×103JB 9×103JC 3×104JD 3.9×104J8.某同学用50N的力将重10N的足球踢出去15m远,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 )A 750JB 150JC 没有做功D 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确定9.两辆车的重力分别是100N和500N,用200N的力都使它们前进了15m,则( )A 拉大车做的功多B 拉小车做的功多C 拉力对两车做的功一样多D 无法比较10.如图所示三种情况下,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都沿接触面匀速移动了S的距离,则功的计算公式W=FS( )A 只适于甲B 只适于乙C 只适于甲和丙D 甲、乙、丙都适用11.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5m,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05倍,求拉力F做的功.(g=10N/kg)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二章教案4《抛体运动的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2.掌握抛体运动的位置与速度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掌握平抛运动的特点,能够运用平抛规律解决有关问题.2.通过例题分析再次体会平抛运动的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参与实验总结规律的热情,从而能更方便地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实践,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归纳抛体运动的规律教学难点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归纳抛体运动的规律.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上一节我们已经通过实验探究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对平抛运动的特点有了感性认识.这一节我们将从理论上对抛体运动的规律作进一步分析,学习和体会在水平面上应用牛顿定律的方法,并通过应用此方法去分析没有感性认识的抛体运动的规律.[新课教学]一、抛体的位置我们以平抛运动为例来研究抛体运动所共同具有的性质.首先我们来研究初速度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二章第1节能源(拔高版)辅导教学案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深入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培养他们的能源意识和创新思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能源的基本概念,了解各种能源的优缺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使学生掌握能源的利用和转化原理;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4. 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源的转化和利用原理;2. 教学重点:各种能源的特点和应用。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能源图片、实物模型等;2. 学具:笔记本、彩笔、能源分类表格等。
四、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能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能源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能源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讲解能源的利用和转化原理。
3. 实例分析:分析各种能源的优缺点,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实际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合理利用能源,提出节能减排的建议。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能源模型,如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等,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活动重难点1. 能源的转化和利用原理;2. 各种能源的特点和应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对能源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2. 拓展延伸: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深入了解某一能源的特点和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等;鼓励学生参加能源创新竞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培养他们的能源意识和创新思维。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提高他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能源的转化和利用原理: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我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能源转化的过程。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二十二章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教学内容1. 能源的分类: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2. 能源的利用:目前人类主要利用的能源类型及其优缺点。
3. 可持续发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分类,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2. 使学生掌握能源的利用现状,认识到能源问题的严重性。
3. 培养学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源的分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
2. 教学重点:能源的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地球能源危机的相关图片和数据,引发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导入新课。
2. 讲解能源的分类:介绍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定义及其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3. 分析能源的利用:讲解目前人类主要利用的能源类型及其优缺点,使学生认识到能源问题的严重性。
4. 讲解可持续发展:阐述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5.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生活中如何节能减排,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6. 例题讲解:分析与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与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当场解答,检查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能源的分类:1. 可再生能源2. 不可再生能源二、能源的利用:1. 目前人类主要利用的能源类型及其优缺点2. 能源问题的严重性三、可持续发展:1.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2. 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3.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能源的分类及其特点。
2. 列举几种目前人类主要利用的能源类型,并说明其优缺点。
第一节能源一、学习先知(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有那些不同形式的能量。
2、常识性了解什么是能源;什么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及其特点;什么是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及其特点。
二、导学环节新- 课-标 -第 -一-网(一)导学能源的分类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任务:1、能源家族可从不同角度划分,从其产生的方式可分为和。
比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核能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的是。
我们使用的电能是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
2、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分为和。
如我们生活中的越用越少,而且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和。
另一种是在自然界中能源源不断得到的能源,如、、。
3、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源称为。
日常生活中我们生火取暖是木材给我们提供了。
日常生活中的食物给我们提供了,在生活中我们常说某些食品含有的“热量”多,就是指的。
(填“热量”、“内能”、“生物质能”或“温度”)4、目前世界能源消耗情况,其中90%以上是不可再生能源,石油大约占40%、煤占35%、天然气占20%。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以煤为主,其比重大约为:煤68.%、石油、天然气24%,其他(水电、核能、新能源发电)7.3%。
【要点归纳】1.生活中的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2.能源的广泛使用,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但并非所有的能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开发新能源。
三、当堂检测X| k |B| 1 . c|O |m1、我国曾在南海海底发现了一种俗称“可燃冰”的冰块状天然气水合物,能源总量可达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燃烧1m3的“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与燃烧164m3的天然气释放的能量相等,由此可判断“可燃冰”()A.具有较多的内能 B. 具有较多的化学能C.只有燃烧时才有内能 D.没点燃时只具有化学能2、不同的能源物质提供给人类利用的能量形式是不同的,其中生物质能提供的是()A.电能 B. 动能 C. 势能 D. 化学能3.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以及水能,风能,太阳能是一次能源B.核能,电能,地热能是二次能源C.煤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能源D.生物质能是一次能源4.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B.核能是可再生能源C.一次能源中只有石油,煤和天然气D.二次能源中只有电能和核能5.下列能源中属于一次能源的是()①风能②地热能③电能④核能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6.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①石油②太阳能③天然气④生物质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7.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是当今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它们是可再生能源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人类可以无尽地开发利用C.如果大量利用太阳能,可能使太阳能在短期内消耗殆尽D.水能和风能可以从自然界里得到,是可再生能源8.关于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太阳能、地热能、核能属于新能源B.我们用来照明的电能是二次能源新课标第一网C.我们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取热是利用一次能源D.我国煤的储量很大,不必开发太阳能的利用9、现在城市的太阳能LED照明路灯,它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LED灯头等部分构成。
LED 是一种发光二级管,通过电流能够发光,可以把电能直接转化成能。
太阳能是(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清洁无污染。
10.太阳能把地面的空气晒热,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能;空气流动成风,又转化为________能;植物吸收太阳能,发生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植物的________能;古代植物在地质变迁中变为煤、石油、天然气,转化为这些燃料的________能。
四、学生/教师反思:第二节核能一、学习先知(一)学习目标:(1)了解核能、裂变、聚变、链式反应的有关知识(2)了解核电站的常识,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二、导学环节板块一:原子核和核能阅读教材,完成下列任务。
1、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和绕核高速旋转的组成。
整个原子的质量都集中在上。
其中带正电,带负电。
他们所带电量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对外部不显示带电的性质。
原子核由和组成;质子带电,中子电,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几乎是的,一个质子的质量大约是电子质量的多倍。
2、核能由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原子核相当牢固,要使他们分裂或重组是相当困难的,但一旦发生分裂或重组就会释放出惊人的,这就是。
X k B 1 . c o m3、两种获得核能的途径一是大质量的原子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裂,变成较小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核,会释放核能,称之为,简称裂变。
另一种途径是在一定条件下两个或多个质量小的原子核聚合在一起,变成大质量的原子核会释放,称之为,简称核聚变。
板块二:1、铀核裂变与链式反应新课标第一网(1)裂变:用轰击铀核(铀235)时,铀核会分裂成大小相差不大的个中等原子核,同时释放出,这种现象叫做裂变。
将火柴搭成如图所示结构,点燃第一根火柴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答:。
(2)链式反应:一根火柴点燃两根,两根点燃四根,如此像锁链一样持续下去。
这就像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铀核分裂时释放出核能,同时还会产生几个新的中子,这些中子又会轰击其它铀核……于是就导致一系列铀核持续裂变,并释放出大量核能。
这就是链式反应。
1kg的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超过优质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目前原子弹和核电站中使用的燃料主要是铀235,核能是一种能源(选填“再生”或“不可再生”)。
(3)核电站中的能量转化过程:转化为水和水蒸气的能,蒸汽轮机获得能,最后转化为。
三、当堂检测1、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A.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B.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C.带正电的质子、带负电的电子和不带电的中子D.带负电的电子和不带电的中子2、关于核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能很小,无法利用B.核能巨大但,现在无法利用C.核动力航母利用的是核能D.核能是可再生能源3、关于裂变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所有原子核都能发生裂变反应释放能量B.裂变反应是重原子核吸收中子后发生的C.原子弹是利用链式反应释放的能量w W w .x K b 1.c o MD.核电站是利用可控链式反应释放的能量4、。
(1)氢核聚变:较轻的核(氘、氚)在结合成新的较重的原子核,同时释放更大的,这种现象叫做聚变,也称为热核反应。
太阳内部进行大规模的聚变,释放的核能以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这就是太阳能。
太阳内部发生的就是这种热核反应。
核聚变释放出来的能量为裂变的四倍以上。
(2)和平利用核能现在人类对核能的利用有:一是利用核能发电,二是应用到军事领域。
1.核电站是利用_______发电的,它的核心设备是_______,其发生的_______是可以控制的。
2.核聚变是指质量很_______的原子核,在_______下结合成新的_______来获取核能的途径。
3.获取核能有两条途径:一是原子核的________,二是________;用人工控制的办法释放核能的装置叫做________,利用核能发电的电站叫做________。
4.原子弹和核电站都是利用链式反应,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是,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
(选填“不可控制的链式反应”或“可控链式反应”)。
四、学生/教师反思:第三节太阳能一、学习先知(一)学习目标:(1)了解太阳能的优点.(2)知道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条途径.教学重点:常规能源与新能源的区别教学难点:常规能源与新能源的区别二、导学环节(一)导学太阳能——巨大的核能火炉阅读教材,完成下列任务。
1、太阳能来源在太阳的内部,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太阳的核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太阳核心释放能量向外扩散,经过数千年的时间传送到太阳表面,使得太阳表面的温度高达℃,就像一个高温气体所组成的海洋。
大部分太阳能以热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开去。
太阳这个巨大的“核能火炉”已经稳定地燃烧了50亿年,目前他正处于壮年时期,要在经过50亿年它才可能燃尽自己的核燃料。
因其可以长期供应,是(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X k B 1 . c o m2、太阳能的特点(1)清洁无污染:太阳能是最清洁的能源,对他的利用几乎不产生环境污染。
(2)巨大、分布广、获取方便:太阳能非常巨大,太阳能向周围空间辐射的总功率达3.8× 1026W.太阳能辐射到地球表面的总功率是l.7× 1017W。
地球每小时从太阳获得的太阳能量有6.1× 1020J,这比目前全世界在一年内能源生产的总量还多,可见太阳能有多么巨大.(3)持久、可再生:太阳能会不会用完呢?根据科学家推算,太阳像现在这样不停地向外辐射能量,还可以维持50亿年以上,对于人类来说,太阳能可以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性能源.目前正处于中年时期。
(二)太阳能是能源之母,完成下列问题。
太阳的辐射功率及太阳能传递到地球后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过程。
(1)水能、风能来自太阳能:太阳把地面和空气晒热,转化为。
太阳把地面和水晒热,并使一部分水蒸发,蒸发的水汽升到空中形成云,以雨、雪的形式落下来,流入江河太阳能转化为。
(2)生物质能、化石能源来自太阳能:植物吸收太阳能,发生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植物的(生物质能),这部分能量又进入食物链中,为各种生物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古代的动植物深埋在地下,在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中变为煤、石油、天然气,转化为这些燃料的。
(三)太阳能的利用1、把太阳能转化成内能以供利用例如用太阳炉、太阳能热水器等装置把太阳能转化成内能来做饭、烧水等等,也可用集热器把水加热,产生水蒸气,再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这就叫太阳能热电站.2、通过光电转换装置把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例如用硅光电池——也叫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已很广泛,像人造卫星上的电源、太阳能汽车上的电源,小型电视机、计算器上的电源,城市道路路灯的电源等等都可用太阳能电池,我国还用太阳能电池做航标灯的电源,铁路信号灯的电源等等。
w W w .x K b 1.c o M3、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4、广泛利用太阳能的困难(1)太阳能虽然十分巨大,但它太分散(2)由于地球的自转和气候、季节等原因,太阳能的功率变化大,不稳定,给正常连续地使用造成困难。
(3)目前太阳能转换器的效率不高三、当堂检测1、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B.太阳能安全、清洁。
利用太阳能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C.太阳能是可供人类利用的一种新能源,但无法被人类直接利用D.对于人类来说,太阳能可以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性能源.2、我们说太阳能是能源之母,是因为()A.太阳能巨大B.太阳在太阳系的中央C.太阳比地球大D.水能、风能、化石能源、生物质能都来自于太阳3、上海世博园区的太阳能总装机容量达到4700kw,生产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材料是硅,硅属于(选填“导体”或“半导体“)材料,若将能源分为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则太阳能属于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