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37.00 KB
- 文档页数:2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5页例3及相应练习。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把握了分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要紧学习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和算法,为教学例4、例5的小数乘分数等分数乘法做预备。
(二)核心能力会运用数形结合和归纳推理的思想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
(三)学习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明白得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把握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运算。
2.经历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运算过程,通过观看、推测、验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运用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的思想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并能用字母表示一样的法则。
(四)学习重点把握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运算。
(五)学习难点明白得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1.只列式,不运算。
(1)10m 的21是多少米? (2)21 公顷的51是多少公顷?2.李伯伯家有一块15公顷的地。
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51,种玉米的面积占53。
依照上面信息,提出两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二)课堂设计1. 迁移导入出示:李伯伯家有一块15公顷的地。
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51,种玉米的面积占53。
师:谁来说一下补充的问题是什么?预设: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师:大伙儿同意吗?谁来说一说列式依据和运算方法? 15×51=3(公顷) 15×53=9(公顷)师:假如李伯伯家的这块地只有21公顷,又该如何样来求土豆和玉米的面积呢?出示例3情境图。
学生列式汇报。
预设:21×51和21×53。
师:什么缘故如此列式?列式依据是什么?师:与刚才的算式15×51和15×53对比,它们的意义相同吗? 小结:它们的意义完全相同,差不多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运算。
师:21×51和21×53应该如何运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乘分数。
分数乘分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同分母分数相乘和异分母分数相乘。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和意义。
2. 学会同分母分数相乘和异分母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异分母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2. 分数乘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等教具。
2. 学生准备草稿纸、计算器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乘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同分母分数相乘和异分母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结合PPT进行演示。
3. 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1. 板书分数乘分数2. 板书内容: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同分母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异分母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同分母分数相乘和异分母分数相乘。
2. 提高题:运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分数乘分数的其他计算方法。
课后反思教学过程1. 导入情境创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例,如分配食物或制作蛋糕时如何计算原料的比例,引出分数乘分数的必要性。
问题提出:提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如果你有1/3杯的面粉,而食谱需要2/5杯,你该如何计算需要多少面粉?”学生讨论:让学生小组讨论,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鼓励他们思考分数乘法的概念。
2. 讲解同分母分数相乘:讲解同分母分数相乘的规则,即分子相乘的积作为新分子,分母保持不变。
异分母分数相乘:接着讲解异分母分数相乘的步骤,包括找到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相乘的问题。
例题演示:通过PPT展示例题,逐步讲解解题思路和计算步骤,强调每一步的重要性。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方案】《分数乘分数第1课时》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乘分数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
2. 熟练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1. 教会学生如何应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课件等。
3.学生课前布置习题,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如:小明买了1/2千克苹果,小刚买了3/4千克苹果,他们一共买了多少千克苹果?2. 讲解分数乘分数的定义(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
2.讲解分数乘法的定义和性质。
3.通过示例演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 练习与讨论(15分钟)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解答。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不同解题方法。
4. 拓展应用(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分数乘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分数乘法的重要性。
5. 总结(5分钟)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乘法的重要性和应用。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延伸1.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2.鼓励学生做好笔记,及时复习课堂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实用,学生积极参与,但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更加生动有趣,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以上为本课教学方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分数乘分数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数乘分数。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数乘分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题和练习,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计算分数乘分数。
3. 能够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难点在于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法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用于展示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讲解。
3. 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2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1/2千克,请问小明一共有多少千克的苹果?2. 例题讲解:讲解小明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乘分数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4.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讲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让学生理解并能够应用。
5. 应用练习: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2 × 1/2 = 1/42/3 × 3/4 = 1/2七、作业设计(1) 1/3 × 4/5 =(2) 2/7 × 5/8 =(3) 3/6 × 6/3 =(1) 小明有2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1/2千克,请问小明一共有多少千克的苹果?(2) 小红有3个橙子,每个橙子的体积是1/3立方分米,请问小红一共有多少立方分米的橙子?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将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分数乘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乘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以及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材中,通过大量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分数乘分数的运算规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分数乘分数的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因为理解不深刻、运算规则不明确而导致错误。
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乘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
2.让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分数的运算规则。
2.分数乘分数的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例题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多媒体课件。
2.准备充足的练习题。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数乘分数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一块长方形蛋糕,长是8分米,宽是6分米,小明吃掉了这块蛋糕的1/3,请问小明吃掉了多少立方分米的蛋糕?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分数乘分数的运算规则,以及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运算过程。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运算练习,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实际意义,避免单纯地进行运算。
4.巩固(10分钟)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
教师要及时进行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一块长方形土地,长是12米,宽是8米,这块土地的1/4被用来种植花草,请问种植花草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分数乘分数的运算规则和意义。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分数乘分数》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乘分数》。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第36页例1及相关练习。
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如何将这个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则是难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概念,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和一些实际例题。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有一块巧克力,他吃掉了这块巧克力的1/2,然后又吃掉了剩下的1/3,请问小明一共吃掉了巧克力的几分之几?”然后,我会安排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计算1/2乘以3/4的结果。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会写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用实际的例子来展示这个法则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课后,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以加深学生们对分数乘分数的理解。
例如:“计算1/3乘以4/5的结果,并解释你的计算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学生们对于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时,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实际例题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我还会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例如:“研究一下分数乘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给大家。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中,我注意到了一些重要的细节,这些细节对于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至关重要。
我强调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学生们需要记住,分数乘分数的结果等于分子相乘的积作为新分数的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新分数的分母。
这个计算法则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我通过一些实际例题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概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分数乘分数》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为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分数》。
教学重点为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其运算原理,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同时,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分数乘分数的相关问题,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体会分数乘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规则。
2.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运算原理,明白为何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3. 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将问题转化为分数乘分数的形式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学生自备计算器,草稿纸,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分数乘分数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具体例子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4.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分数乘分数的应用。
板书设计1. 分数乘分数2. 内容:分数乘分数的概念、计算方法、运算原理、实际应用。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练习。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 挑战题:进行分数乘分数的复杂计算,如多个分数相乘。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较好,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运算原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部分,因为这是学生掌握新知识和技能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挑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收集整理、交流表达等过程,让学生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结合百分率的知识,运用调查、观察、讨论、分析数量关系等方式,学习利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策划理财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价值,培养科学理财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税后利息的计算。
设计理念:本课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结合百分率的知识,通过策划理财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价值,从小培养科学理财的意识。
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1.提问:你家中暂时用不到的钱怎么处理的?(课前布置同学们向自己的爸爸妈妈了解家中暂时用不到的钱怎么处理的)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把积余下来的钱存到银行里吗?(明确:人们把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这叫做存款或者储蓄。
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2.关于储蓄方面地知识你还了解多少?(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信息)根据学生交流地情况摘其要点板书:利息本金利率多媒体出示告诉你: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除了还给本金外,另外付给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占本金的百分率叫做利率。
按年计算的叫做年利率,按月计算的叫做月利率。
出示利率表。
(略,同书上第5页利率表)师:你从这张利率表上能获得哪些信息?说说年利率 2.52%的含义。
你认为利息与什么有关?怎样求利息?(学生讨论)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二、教学例31.出示例3。
读题后明确,二年期的利率应该就是表格中对应的二年存期的利率,不是一年期的利率2。
师:要求利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你会列式求利息吗?(试着做一做,集体订正)2.教学试一试(1)亮亮实际能拿到这么多利息吗?为什么(请了解利息税的同学解释)教师再说明:这里求得的利息是税前利息,也叫应得利息。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分数》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数乘分数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理解深奥数学概念的关键一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在这一章节中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的运算过程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分数的问题。
教材通过清晰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简单的分数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分数乘分数这一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理解上的困难,如如何确定乘积的分子和分母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法则。
2.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运算。
3.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分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分数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
教师讲解清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师用书。
2.练习题和测试题。
3.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数乘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假设有一块巧克力,平均分成8小块,小明吃了其中的3小块,小红吃了其中的2小块,那么小明和小红一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2.呈现(15分钟)讲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例如,解释如何计算1/4乘以3/5,并展示计算过程。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运算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可以设置一些类似的问题,如计算2/5乘以4/7,3/8乘以5/6等。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8~9页例6、例7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数学活动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其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激疑引入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两个算式:21×3 3×21。
同学们,这两个算式相等吗?(学生显然能得出相等,教师用等号连接)21×3=3×21。
2.看到这个等式,你想起了什么知识?(乘法交换律)3.用字母可以表示为:。
这里的字母你觉得可以表示哪些数呢?4.和可以表示分数,这只是你们的猜测。
下面请你独立思考,举例验证这个猜测。
5.交流反馈:整数乘法交换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此时你还想到了哪些定律呢?(二)点明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利用知识的正迁移和同化与顺应的心理基础,使学生通过猜测、举例验证得出“整数乘法交换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观察、猜测、验证的数学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使其能既有条理又较为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同理,利用这样的数学思想,得出其他两个运算定律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一)合作学习,展开验证1.刚才同学们还想到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那么这里的字母也可以表示分数吗?下面请同桌合作,举例验证。
2.同桌合作,举例验证。
《分数乘分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分数乘分数,这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六年级上册的《数学》,具体的教学内容涉及到第101页至第103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分数的问题。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并且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分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且通过大量的例题和练习来巩固学生的理解。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分数的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上,我会重点讲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且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学生的理解。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理解实际问题如何转化为分数乘分数的问题,从而帮助他们克服这个难点。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会准备一些教具和学具,如黑板、粉笔、课件等。
同时,我也会准备一些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随堂练习。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清晰地展示给学生。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一些有关分数乘分数的练习题,以便学生能够在课后巩固所学的内容。
具体的作业题目和答案如下:1) $\frac{2}{3} \times \frac{4}{5}$2) $\frac{3}{4} \times \frac{5}{6}$答案1:1) $\frac{2}{3} \times \frac{4}{5} = \frac{8}{15}$2) $\frac{3}{4} \times \frac{5}{6} = \frac{5}{8}$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米,宽是8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2)一瓶饮料有3升,已经喝了2升,求还剩下多少饮料。
答案2:1)长方形的面积 = 长× 宽 = 12米× 8米 = 96平方米2)还剩下的饮料 = 总饮料已喝的饮料 = 3升 2升 = 1升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讲解。
分数乘分数教学内容:书P3—4,例2,例3。
教学目标:1、借助直观图、整数乘法数量关系及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算理;经历分数乘分数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借助直观操作探索和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归纳总结分数乘分数的意义、计算方法等规律,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1)经历分数乘分数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2)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3)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铺垫重点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一桶水有12L,3桶共多少升?是什么意思?列式?预设:求3个12L,就是求12L的()倍是多少。
2、(出示半桶水)1/2桶水是多少L?是什么意思?预设:求12L的一半,就是求12L的1/2是多少,用12x1/2。
3、谁听懂了?重复一遍。
4、1/4桶水是多少升?谁能按照这位同学的方式说一说。
预设:求12L的1/4是多少。
12x1/4.归纳总结: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二、根据铺垫,引入新知(一)探究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算理1、PPT出示:李伯伯家有一块1/2公顷的地,种土豆和玉米的面积各占这块地的1/5和3/5,_______________?(补充问题并解答)预设:种土豆和玉米的面积各有多少公顷?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出示研究要求)要求:画图,用一个长方形表示1公顷,把你的想法画一画写一写,看看种土豆、玉米的面积到底是几分之几?3、搜集资源、汇报(二)围绕结果探究意义和算理1、汇报:预设:一个长方形是一公顷,李伯伯的土地是1/2公顷,也就是一公顷的一半(一公顷的1/2)1/2公顷。
问:也就是说1公顷的1/2等于?(1/2公顷)2、预设:因为题目是土豆占这块地的1/5,也就是1/2公顷的地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一份。
分数乘分数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规律。
2.能够应用相乘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规律。
2.教学难点:应用相乘的方法解决分数乘法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引入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概念,让学生回忆小学四年级、五年级的学习内容,复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如分子、分母等。
1.2. 引导学生思考,两个整数相乘时,有哪些规律?两个分数相乘时也有规律吗?2. 分组活动2.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组内讨论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规律,并列举出若干个例子。
2.2. 每组随机选一位代表,上板书,列出自己组的研究结论。
3. 教师讲解3.1. 根据学生们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出相乘分数的规律,并强调这个规律的正确性和普遍性。
3.2. 通过一些示例,让学生掌握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方法。
4. 练习活动4.1.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相互抽题、交流答案的练习活动。
并由教师在旁边指导。
4.2. 教师出示一些分数乘法例题,让学生进行演算和思考,并分享解法。
5. 总结讲解5.1. 教师对本课讲授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5.2. 针对学生练习中的常见错误,进行适当的总结和帮助。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探究学习,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积极思考,探索出一些新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适当分组,引导学生进行互相抽题、交流答案的活动,不仅让学生的参与性更强,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分数》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分数》这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分数的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法则。
2.能够正确地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3.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分数的问题,并解决。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法则。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分数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例题和练习题。
3.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分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乘分数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一块长为4米,宽为3米的长方形土地,他想将其分成面积为2/5平方米的小块,问他最多可以分成多少块?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以及相关的例题。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练习。
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进行计算。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解决。
检查学生对分数乘分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是否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数?例如小数、负数等。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数乘分数 1课题:分数乘分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3,第11页例4以及“做一做”,练习二中的3、4题. 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重难点、关键:重难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关键:理解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或者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计算下面各题。
12×34516×32 15×3538×122.说一说,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步骤。
(1)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3.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1)一袋大米,每天用去34千克,3天用去多少千克?(2)某修路队,每天修路32千米,5天修多少千米?(3)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全程的320,4小时行驶全程的几分之几?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3。
出示题目:问题一: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1)你想怎样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5 ×14(2)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①15 ×14表示什么? 经过讨论,使学生理解15 ×14 ,就是求15 的14 是多少,也就是说把15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是多少?这面墙的15 15 的14③从图上可以看出,这面墙的15 的14 ,是占整面墙的120板书:15 ×14 =120①发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②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和结果,看一看其中的联系。
板书:15 ×14 = 120想一想:虚线框中,应该是怎样的一个计算过程呢?学生经过思考交流,不难发现其中的计算过程。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补充其中的计算过程。
= 120然后,联系以上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学生不难发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教师可不急于作出归纳,再提出问题,继续验证学生自己的发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分数》教案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同时,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研究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研究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具运用: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一、复导入1) 让学生计算1737×5,先说出算式的意义,再进行计算。
2) 假设同学们每小时清理草坪20平方米,问4小时清理草坪多少平方米?二、引入新课1.创设情境:XXX家有一块公顷的地。
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3,种玉米的面积占2/5.根据题目所给信息,提出问题: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1) 理解题意:这块地共有1公顷,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3,应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
求种土豆的面积就是求公顷的是多少?乘法计算,列式1/3×1=1/3.2.揭示课题:观察算式1/3×2/5,它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三、操作探究算理1.提问:1/3×2/5等于多少?2.提出操作要求:这张纸代表面积是1公顷菜地。
请小组合作用量一量、分一分、涂一涂的方法,说明1/3×2/5=2/15.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先把整张纸对折,纸就被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这张纸的1/2,再把这部分平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这1份就占整张纸的2/15.说明1/3×2/5=2/15.5.结合课件演示进行归纳。
用课件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1份是这张纸的1/2,又把这平均分成5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2×5=10份,1份是这张纸的1/10.由此可以得到:1/3×2/5=2/15(板书算式)。
第1单元分数乘法
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1)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新知探究】
明确算理,探究算法
出示例3情境图,说说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问题并请学生先看第一个问题)(一)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理算法
1. 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我们可以怎么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从上节课的整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类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2. 等于多少呢?说说你的想法,并把你的想法在纸上写下来。
3. 学生进行尝试(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想法)。
4. 进行交流反馈
重点反馈描画涂色的想法,并在学生讲解后,教师再利用课件进行讲解巩固:
把1个正方形看作1公顷,先平均分成2份,每份表示公顷,再把
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一份。
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
×5)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公顷。
5. 得出结果
根据大家的想法,。
我们再来看看本节课开始的图形,是不是也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6. 猜想计算方法
观察这几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可以怎样计算?这个方法可以推广到所有分数乘分数的计算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