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煤沉积体系和相.ppt
- 格式:ppt
- 大小:17.48 MB
- 文档页数:103
第三节常见沉积相、岩相古地理及岩相古地理图一、大陆环境沉积1、山麓及山间盆地沉积类型特征:形成于山间和山前地带。
地势起伏悬殊,高差和坡度大,以快速堆积为特征。
如:洪积扇或冲积扇堆积,以粗砾为主,多呈棱角状,分选和磨圆极差,砾径大小混杂2、河流相分为河床、堤岸、河漫及牛轭湖亚相。
1)河床:可分为河床滞留、心滩或边滩微相。
河床滞留——砾石沉积,与下伏岩层呈冲刷侵蚀接触心滩——辫状河沉积,可见砾石;边滩——曲流河沉积,环流侧向加积。
2)堤岸亚相:主要细砂、粉砂和泥互层3)河漫:垂向加积。
发育层面构造和水平层理。
河漫滩(发育粉砂岩、泥岩)河漫湖(发育泥岩)河漫沼泽(泥炭沉积发育)4)牛轭湖:河流截弯取直留下废弃河道,发育粉砂和富含有机质粘土沉积,有化石河流沉积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河床沉积(下);河漫滩沉积(上)。
呈现间断正韵律,韵律底部常有冲刷面。
3、湖泊相湖水深度分为:滨湖、浅湖和深湖。
特点:水体封闭,沉沉积相分布基本上呈环带状分布。
3、沼泽相:发育在潮湿区,水体滞留。
低能环境,暗色泥岩为主,夹煤层或煤线。
4、冰川沉积:寒冷地区,冰碛物多为棱角状,混杂堆积,砾石表面具擦痕。
二、海陆过渡环境沉积相以三角洲环境为典型代表。
沉积体由相互连接的三部分组成。
1)、三角洲平原(顶积层):是三角洲的陆上部分,陆生生物化石丰富;2)、三角洲前缘(前积层)3)、前三角洲(底积层):海(湖)生生物化石增多由于三角洲沉积体不断向海(湖)方向推近,这时则以侧向加积为主,形成反旋回序列反旋回序列:在剖面上,沉积物自下而上呈现出由细到粗,是三角洲沉积的一个主要识别标志。
(三)海洋环境沉积分为滨海(潮汐带)、浅海(陆棚或陆架)、半深海(大陆斜坡)、深海(大洋盆地)1、滨海沉积相类型:也称滨岸沉积环境。
受潮汐和海浪的影响最为强烈a有障壁的海岸:潮坪环境(有沉积作用),无沉积作用的称为潮浦。
以潮汐作用为主。
潮坪可划分为潮上、潮间和潮下(亚浅海),0—50m 三个带。
综述某矿区煤炭地质勘查中含煤岩系沉积演化特征分析摘要:在大型陆相盆地边部聚煤环境比较复杂的新区(井田)进行深部煤层对比,往往采用某一种方法是难以准确确定煤层层位和构造形态的,需要应用多种对比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相互验证,才能取得可靠的对比结果。
按照先对比含煤段,后对比煤层的顺序,以标志层对比和层间距对比为主,沉积旋回、煤层、测井曲线组合、优势分析方法对比佐证的对比方法,对普查区主要煤层进行多重对比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为该区由普查直接转入勘探阶段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关键词:煤炭地质;煤层对比;含煤岩系;演化特征abstract: the large continental basin edge poly coal complex new area (ida) deep coal seams comparison, often using a particular method is difficult to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the coal stratigraphic and structural form, and require the application of a variety of contrast methods comprehensiveanalysis and mutual authentication, in order to obtain a reliable comparison of results. sedimentary cycle, coal seam, a portfolio of well logs, advantages of analytical metho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irst comparing the order of the coal-bearing segment, after contrast seam to the the flag layer of contrast and layer spacing compared contrast corroboration contrast, census main seam multiplecomparative study, good geological effect, provide a reliable geological basis for the area by the census directly transferred to the exploration stage.key words: coal geology; coal seam correlation; coal-bearing strata;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中图分类号: f41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一、含煤岩系沉积演化特征普查区含煤地层为延安组,埋深430~1350m。
第十二章煤地质学在煤层气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第一节煤层气地质概述煤层气又称煤层甲烷、煤矿瓦斯,是在煤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赋存在煤层及其围岩中的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混和气体。
煤层气在煤储层中以吸着态、游离态和溶解态三种形式赋存,吸着态(sorption)包括吸附态(adsorption)、吸收态(absorption)和凝聚态(agglomeration)三种方式。
其中,地层条件下,以吸附态方式赋存的煤层气占80~90%以上。
在地下采煤过程中,煤层气长期被视为有害气体,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由于能源危机的出现,美国等国家从能源的高度,对煤层气资源的开采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从而推动了煤层气的研究和开发试验,并于上世纪80年代初取得重大突破,成为第一个进行大规模商业性生产煤层气的国家,也带动了煤层气研究的全球性热潮。
从灾害角度转向资源角度来认识煤层气,并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勘探开发、利用,是当今能源开发史上的一大重要事件,将对一个国家的能源结构构成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煤层气较为丰富的国家,同时也是煤矿瓦斯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
因此,进行煤层气地质研究,分析煤层气的成因、含气性、储层物性特征、成藏模式以及资源评价,进而促进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对于缓解我国能源危机、加强国家能源安全,降低煤矿瓦斯灾害事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改善我国大气环境,促进环保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煤储层含气性含气性是是煤层气资源评价的首要基础,指地层条件下,储层中煤层气含量大小、质量的参数。
含气性因素由若干要素组成,如含气量、资源量、资源丰度、含气梯度、气体组成等。
其中,含气量、甲烷浓度、资源丰度和含气饱和度是其四个基本要素。
含气量制定煤层气勘探计划,进行煤层气资源量计算和评价不可缺少的参数,一般用储层条件下的单位质量的煤中煤层气的体积大小来表示(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体积),单位是cm3/t或m3/t。
1521 沉积相识别标志本次根据延安组地层的岩石特征、测井曲线特征、粒度特征,判别研究区沉积环境类型,进而对沉积相进行划分。
1.1 岩相特征本次结合研究区内钻孔岩芯资料,依据岩石结构、沉积构造等方面的差异,把延安组地层划分出了5种岩相。
这5种岩相中最常见的是小型交错层理的中-细粒砂岩相、水平层理的细粒砂岩相、水平层理泥岩、砂质泥岩相、块状层理泥岩相和煤及炭质泥岩相等。
(1)小型交错层理的中-细粒砂岩相岩性为浅灰色、灰白色中-细粒砂岩,厚度为1~5m , 小型交错层理较为发育。
部分岩石中含有少量炭屑和黄铁矿,其中黄铁矿颗粒大小为1~3cm。
这种岩相说明是在水动力偏强的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常见于曲流河边滩沉积上部和堤岸沉积环境中。
图1 延安组中-细粒砂岩(2)水平层理的细粒砂岩相岩性为浅灰色、灰白色细粒砂岩,常与交错层理的中-细粒砂岩相共同发育。
此类岩相可以形成于多个沉积环境中,这代表着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一般出现在边滩沉积的上部和决口扇沉积环境中。
但在决口扇沉积相中,砂岩均呈透镜状, 局部夹薄层的泥岩及粉砂岩。
(3)水平层理的泥岩、砂质泥岩相岩性为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与跟缓波状粉砂岩共同发育,岩石中多见植物茎、叶化石等。
此类岩相体现了水动力不足的环境,比如河漫滩、湖泊等。
图2 延安组泥岩、砂质泥岩(4)块状层理的泥岩相岩性为深灰色、灰黑色泥岩,局部夹有薄层浅灰色铝质泥岩。
岩石中见少量的植物化石碎片及钙质结核,局部地区含大量黄铁矿集合体,主要形成于 滨湖、河漫滩及天然堤环境中。
(5)煤及炭质泥岩相煤层中普遍夹有薄层炭质泥岩和泥岩,厚度一般为 1~5cm ,炭质泥岩和泥岩中含有大量植物化石碎片,层面上可见保存较完整的植物叶片化石,这说明该岩层是在温暖潮湿气候下的河漫沼泽或湖泊沼泽环境下形成的。
1.2 测井曲线特征测井曲线的特征表现跟沉积物类型、粒度及胶结类型等高度相关,而沉积环境类型决定了沉积物的各种组合形式,即不同沉积环境下的沉积物源、水动力强弱及水体的深浅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