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古典学派的三个代表人物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古典管理学派最重要的三位代表人古典管理学派是20世纪初定义出有效管理的关键性理论。
这一管理学派在当今世界十分重要,它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方法。
古典管理学派最重要的三位代表人是:一、弗朗西斯·阿尔伯特·泰勒(1911-1998)弗朗西斯·阿尔伯特·泰勒,古典管理学的先导者,以及世界管理学的先驱人物。
他的著作<<管理>>揭露了许多有效的管理理论和技术,比如组织结构、分工、标准化的作业程序、奖赏系统等。
泰勒的大部分研究想法是基于集体利益,而不是个人,他也深刻揭示了科学管理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二、柯克特·范·德·拉·梅耶(1856-1915)柯克特·范·德·拉·梅耶是科学管理和古典管理学派的创始人,他写了一本关于工厂系统的著作,书名为《管理的艺术》。
在该著作中,梅耶以实践为基础提出了工厂流程的标准管理方法,这一方法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他还提出了定制任务和时间表、量化工作,以及配备工具和机械化装置,使企业成为更高效、经济的工厂系统。
三、威廉·詹金斯(1850-1918)威廉·詹金斯被认为是古典管理学派的理论先驱,其代表作《工厂制度与管理》表明了他对古典管理学派的影响。
他强调管理应该依靠分析和科学的方法,他提出科学的工作,明确分工和明确的管理体系。
詹金斯还提出了一整套框架和支持实施管理的有效方法,如适当分配责任、建立角色权威结构以及培训和发展员工。
总之,古典管理学派最重要的三位代表人包括:弗朗西斯·阿尔伯特·泰勒,柯克特·范·德·拉·梅耶,威廉·詹金斯。
他们的观点和理论在管理学研究和实践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这三位古典代表人是管理学发展史上的领军人物,他们的理论被认为是古典管理学的根源。
行政管理理论是哪个学派一、古典学派古典学派是行政管理理论发展的最早阶段,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形成,并在西方世界广泛影响着公共管理实践和研究。
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蒂勒、韦伯、费雪、泰勒等,其理论的特点是注重组织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提出了一系列组织管理原则和方法,为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其中,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韦伯的官僚理论是古典学派的两大代表性理论,对于后来的管理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勒提出了管理科学化的观点,韦伯则强调了官僚组织的合理性和正规性。
二、人文学派人文学派在20世纪中叶兴起,代表人物有福尔克斯、巴纳德、梅奥等。
人文学派提出了“人”是组织的核心,组织行为是社会和心理因素的产物的观点,强调了对于人类行为和动机等因素的关注,认为组织管理不应该只追求效率和规范性,而应该关注员工的情感和需求,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组织文化、领导力、动机激励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人文学派的理论成果引起了组织行为学和领导学领域的重大变革。
三、制度学派制度学派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新的行政管理理论,其代表人物有奥尔森、诺斯特、马查多等。
制度学派认为组织行为和管理效果受到组织内外部制度的制约与影响,强调了组织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变革对于管理效能的重要性。
该学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组织结构、权力分配、决策机制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为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同时,制度学派倡导了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等新的理论体系,对于公共管理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新公共管理学派新公共管理学派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公共管理新思潮,其代表人物有奥斯本、霍奇、波拉克等。
新公共管理学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市场化、社会化和民主化等方面的新观念和理论,强调了市场机制和社会合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主张政府应该推动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公民参与和社区自治水平,以实现公共管理的现代化。
新公共管理学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于公共管理改革和公共服务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管理学的主流学派及其思想特点管理学是现代企业和组织领域的核心学科,它研究企业组织与管理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
在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多种不同的学派和理论,这些理论都代表了不同的思想体系和思考方式。
本文将介绍管理学的主流学派及其思想特点。
一、古典管理学派古典管理学派是管理学的早期学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泰勒和福特。
古典管理学派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
其主要特点包括:1.强调科学管理。
古典管理学派认为,管理应该是一门科学,通过研究和分析工作流程,可以找到最优的管理方法和流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强调分工和专业化。
古典管理学派提倡将工作分成小块,并将每一块工作分配给专门的员工进行完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3.强调管理层的权力。
古典管理学派认为,管理层应该对下属进行严格的管理,通过指令和奖惩措施来监督员工的工作。
二、人文管理学派人文管理学派是一种注重人的价值和尊重员工的管理理论,它强调人类在组织中的作用和价值。
人文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梅奥。
其主要特点包括:1.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文管理学派认为,组织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员工的能力和技能,还取决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2.重视员工的参与和协作。
人文管理学派注重员工的参与和协作,通过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3.关注员工的个体差异。
人文管理学派认为,每个员工都是独特的个体,不同的员工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以实现最佳的绩效。
三、行为管理学派行为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麦格雷戈。
相比于古典管理学派和人文管理学派,行为管理学派更加注重员工的个体行为和动机。
其主要特点包括:1.强调员工的动机和需求。
行为管理学派认为,员工的行为和绩效往往受到动机和需求的影响,理解员工的动机和需求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调整员工的行为。
2.关注组织文化和氛围。
行为管理学派强调组织的文化和氛围对员工的行为和绩效的影响,通过改善组织文化和氛围来提高员工的绩效和满意度。
组织理论组织理论(Organization Theory)组织理论的概述组织理论是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研究组织结构、职能和运转以及组织中管理主体的行为,并揭示其规律性的逻辑知识体系。
组织理论的演进与社会存在和管理实践的需要有密切的关系,其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也是辨证的否定过程。
组织结构理论是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印证了组织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
组织理论的发展自泰罗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辟了组织理论以来。
系统的组织理论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到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进程。
组织理论的演进与社会存在和管理实践的需要有密切的关系。
其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
也是辨证的否定过程。
一、古典组织理论的演进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和欧洲。
资本主义企业取得一定的发展。
对管理的要求日益强烈。
这一时期,组织理论的研究分为三个派别:科学管理学派、行政管理学派、官僚体制学派。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主张实行职能管理制。
不仅要单独设置职能管理机构。
还要在职能管理机构内部的各项管理职能之间实行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分工。
使所有的职能人员只承担1至2项管理职能;提出权利下放的例外原则。
使上下级之间实行合理分工,上级把一般性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只保留例外特殊管理事务的决策权和对下级工作的监督权。
法约尔是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提出了管理的五个基本的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并认为组织职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能;同时他又提出了直线一职能制的组织模式.设计了一种为解决上下级之间跨越统一的指挥链而进行直接联系的组织形式,即“法约尔跳板”:他也概括了包括组织职能在内的14条一般管理原则。
韦伯的科层制理论认为组织治理机制有三种基础:其一是理性基础。
即组织建立在对权力和法规的信念之上。
并通过相应的规则来组织活动;其二是传统基础,即组织建立在古老传统和统治身份的神圣信念之上;其三是魅力基础.即组织建立在具体的、非同寻常的个人及其统治方式之上:同时韦伯用合理一合法的职权观念论证了官僚制存在的合理性。
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有谁泰勒、法约尔和韦伯是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在20世纪初,由泰罗发起的科学管理革命导致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
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韦伯从三个不同角度,即车间工人、办公室总经理和组织来解决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管理问题,为当时的社会解决企业组织中的劳资关系、管理原理和原则、生产效率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管理思想的指导和科学理论方法。
延伸阅读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1、弗雷德里克·威廉·兰彻斯特:在1915年就把数学定量分析法应用于军事,发表过关于人力和火力的优势与军事胜利之间的理论关系的文章。
2、希尔:当时的英国军需部并成立了防空试验组,由生理学家希尔上尉领导,应用数理分析方法来运用于防空武器。
人称为运筹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3、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1923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毕洛伊特市,曾任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管理研究院、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是研究现代化生产管理方法和管理科学的著名管理学家,也是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4、霍勒斯·卡文森:于20世纪30年代把复杂的数学模型应用于传统办法难以进行的大量数据处理工作。
其最有名的研究工作之一是对一个小型邮购商店的顾客拒收邮购包裹的情况进行研究。
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脉络及代表人物1、早期公共行政研究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代表人物:威尔逊和古得诺;特点:提出了把行政管理学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2、科学管理时期,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泰勒和法约尔韦伯怀特;特点:确立了行政管理学科体系并从科学管理的角度分析行政行为。
3、行为科学时期,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代表人物:梅奥和西蒙;特点:注重行政决策过程;4、现代化管理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代表人物:拉斯韦尔和奥斯本;特点:形成了多个管理学派,行政管理全面发展。
动物管理局人物都是什么动物1、《动物管理局》中,吴爱爱是一只黄鳝,周黑丫是一只驴,李正宗是一只小涴熊,刘小红是松鼠,段未然是一只蝙蝠,卞梁是变色龙,万晓娟是一直可以化作人形的兔子精,郝运是普通的人类。
公司经济管理十一种学派一·古典学派(管理过程学派)1代表人物: 古典管理理论旳创始人之一法约尔。
美国旳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
2重要观点: 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毕工作旳过程。
他们把管理看作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毕工作旳过程。
应当分析这一过程, 从理论上加以概括, 拟定某些基础性旳原理, 并由此形成一种管理理论。
有了管理理论, 就可以通过研究, 通过对原理旳实验, 通过传授管理过程中涉及旳基本原则, 改善管理旳实践。
3长处:相对于其他学派而言, 它是最为系统旳学派。
他们一方面从拟定管理人员旳管理职能入手, 并将此作为他们理论旳核心构造。
管理过程学派觉得管理存在着某些一般运用旳原则, 这些原则是可以运用科学措施发现旳。
管理旳原则犹如灯塔—样, 能使人们在管理活动中辨明方向。
4缺陷:不能合用所有组织管理过程学派所归纳出旳管理职能不能合用所有旳组织。
对静态旳、稳定旳生产环境较为合适, 而对动态多变旳生产环境难以应用。
二·行为学派(人际关系学派)1代表人物: 斯金纳、梅奥、马斯洛、麦格雷戈、卢因、穆顿等。
2重要观点: 这个学派觉得, 既然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完毕工作, 那么, 对管理学旳研究就必须环绕人际关系这个核心来进行。
这个学派把有关旳社会科学原有旳或新近提出旳理论、措施和技术用来研究人与人之间和人群内部旳多种现象, 从个人旳品性动态始终到文化关系, 无所不波及。
这个学派注重管理中"人"旳因素, 觉得在人们为实现其目旳而结成团队一起工作时, 他们应当互相理解。
3长处:研究旳重点只是组织中人与人之间旳关系, 这种人际关系强调旳是行为个体互相之间旳关系, 并没有研究行为个体与组织之间旳关系协调问题。
4缺陷:三.社会系统学派1代表人物: :美国出名旳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2重要观点: 组织是一种是由个人构成旳协作系统, 个人只有在一定旳互相作用旳社会关系下, 同别人协作才干发挥作用。
组织行为的主要学派:1、古典学派——通常被认为涵盖“科学管理”的内容。
2、人际关系学派——重点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的学派。
3、系统学派——涵盖“权变理论”。
泰罗(美):1、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科学管理之父”。
2主张:一些管理都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认为通过劳动定额和工作标准化等手段可以达到效果最优。
3、他曾经进行过搬运生铁和铁产改造方面的试验。
4、1895年发表《计件工资制》;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5、从实质上说,科学管理是任何公司或企业中工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革命——是这些工人在对待他们的工作、同事、雇主态度方面的一种彻底的革命。
6、列宁对泰罗的科学管理作了全面的评论:“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最丰富的科学成就”。
7、组织机构上管理控制原理。
8、提出决策“最优标准”。
吉尔布雷斯夫妇(美):1、科学管理运动的倡导者。
2、莉莲-吉尔布雷斯,是美国第一个获得心理学博士的妇女,“管理学的第一夫人”。
3、使用拍电影的方法,把工人的操作动作分解为17个基本动作,“动作的基本元素”。
4、吉尔布雷斯夫妇关心工作中人的因素。
5、弗兰克-吉尔布雷斯(重视工作效率):《动作研究》、《应用动作研究》;莉莲-吉尔布雷斯(重视劳动者心理作用):《管理心理学》;人合著《疲劳研究》、《时间研究》。
亨利-甘特(美):1、科学管理的倡导者之一。
2、贡献:a.创制了“甘特图”;b.提出“劳动报酬奖金制”;c.指出“在所有的管理问题中,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d.认为企业应将重点放在“服务”上。
3、主要著作:《劳动、工资与利润》、《工业领导》、《工作的组织》。
亨利-福特(美):1、福特汽车公司创建人,流水线大量生产管理技术的倡导者。
2、福特主义:将科学管理原理应用到工厂管理,使用单目标机械工具和装配作业线进行生产的一种理论。
3、于1914年开始在工人中实行“利润分享计划”。
管理学流派1.古典学派(17世纪中叶~19世纪初)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和成长阶段代表人物:泰勒,法约尔,韦伯著作:《科学管理原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观点: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组织理论贡献:古典管理理论确立了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建立了一套有关管理理论的原理、原则、方法等理论。
古典管理学家同时也建立了有关的组织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为后来的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学派奠定了管理学理论的基础,当代许多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法皆来源于古典的管理理论。
局限:古典管理理论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人性的研究没有深入进行,对人性的探索仅仅停留在“经济人”的范畴之内。
古典管理理论对组织的理解是静态的,没有认识到组织的本质。
古典管理理论的着重点是组织系统的内部,而对企业外部环境对组织系统的影响考虑得就非常少。
2.行为学派(开始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代表人物:梅奥、马斯洛、麦格雷戈、卢因以及穆顿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工作的激励因素》观点:从人的需要、欲望、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特别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提高工作效率,达成组织的目标。
包括关于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的研究。
贡献:行为科学引起了管理对象重心的转变行为科学引起了管理的方法的转变局限:整个实验过程中,研究者一方面受到实验室中受控实验的需要束缚;另一方面受到正在进行中的实际经验的束缚,尤其是主观愿望的先入为主的影响。
此外,行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它告诉了我们对人管理时应采取什么行为,但在管理中被管理者的对象不仅仅是人,只对人进行研究的管理显然是不完善的,除了人性行为以外,还应有某些技术方面的知识。
如果没有这些因素,管理人员即使有了行为知识,也将无法应用,这正是行为学派的缺陷。
比如管理者往往要从整体上从系统的角度研究管理,管理者要考虑建立管理制度、另外要对组织整体战略进行决策,这些经常需要的管理是行为学派没有触及到的。
管理理论的发展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这个时期的管理理论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在美国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有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在德国有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
20年代以后出现了行为科学。
二战以来,管理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并形成了众多的学派,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一、古典管理理论1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泰罗(1856-1915)简介:美国人,普通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车床前的工人”主要著作:《计件工资制度》(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2)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四条原则和三大实验指导思想: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存在重大的精神变革。
第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馅饼理论”把生产率看作是取得较高工资和较高利润的保证。
科学管理的思想:合作。
第二,用科学代替经验。
四条原则:一是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二是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而改变过去由工人任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各自可能进行自我培训的情况;三是与工人们亲密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忆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四是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改变过去几乎把所有工作和职责都推到工人身上的情况。
三大实验:搬运生铁试验,通过搬运生铁试验,摸索出工人的日合理工作量,从而显实行定额管理奠定了基础。
通过铲具试验,探索出铁锹多大铲物效率最高,从而为实行工具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金属切削试验前后共花了26年的时间,15万美元的费用,写出了3万多份试验报告,仅形成的切屑就过80万镑,最后取得了丰富资料,为制定各种机床进行高速切削和精密加工的操作规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3)主要内容(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各阶段管理学代表学派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一、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协调人际关系、“利”“义”、人力资源管理、提高管理者素质二、西方早期典型的管理思想(一)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1.劳动分工的观点:劳动分工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
2.经济人观点:所有的经济现象都是具有利已主义的“经济人”的活动所产生的。
(二)巴贝奇的管理思想1.对分工的作用做出更全面的解释2.设计了一种工资加利润分享的制度(三)欧文的管理思想代表人物罗伯特.欧文,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最早注意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提出在工厂管理中要重视人的因素。
三、西方古典管理理论(一)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人物: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
学派观点:1.工作定额 2.标准化 3.能力与工作相匹配 4.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二)组织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法国的享利·法约尔。
学派观点:提出了适用于各类组织的经营六活动、管理五大职能和有效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三)“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代表人物: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柏林大学教授马克斯.韦伯。
学派观点:1 权威的基础权威有三种类型:个人崇拜式权威、传统式权威和理性——合法的权威。
但韦伯认为只有理性——合法的权威才是理想的组织形式的基础。
2“理想的行政组织”的特征1.有明确的劳动分工2.建立等级体系3.对员工的严格选拔和任用4.对管理人员管理的明确规定四、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一)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后来发展为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理论。
1、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学说(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型有效的领导应通过提高员工的“满足度”来激励“士气”,最终提高劳动生产率。
2、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关于人的需要、动机、行为等方面的研究,产生的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等。
《西方管理思想史》试读:古典管理理论总结古典管理理论总结20世纪初,古典管理理论由泰勒、法约尔、韦伯从三个不同角度,即个人、组织和社会来解答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宏观和微观的管理问题,为资本主义解决劳资关系、生产效率、社会组织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管理思想的指导和科学理论方法。
古典管理理论对管理思想的发展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资本主义从萌芽到18世纪建立再到20世纪初,在世界范围内占据统治地位,历时500余年。
而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古典管理思想,也经历了近500年。
其间,从思想、理论和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准备,终于古典管理理论在以泰勒为代表的一代管理学家们手中得以创立。
它的建立为现代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开启了思想之门、智慧之窗,并且在管理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古典管理理论提出管理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有组织存在就需要管理,管理的普遍性和社会有组织活动的普遍性同样重要。
无论是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等都需要管理,管理的普遍性意义就在于管理的重要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对管理实践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古典的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原则和管理职能存在于社会之中,通过科学方法能够发现这些原则。
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的开展,使管理摆脱了传统的经验式和凭感觉进行的方法。
这对管理思想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古典管理理论提出了一些管理原则和管理职能,并且极力主张这些原则和职能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对经济管理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也为总结管理思想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4.古典管理理论奠定了管理学发展的基础,当代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法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古典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学派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些仍然是当今管理上所要研究的问题,如对总计划和策略计划的研究、战略的研究、组织形式方面的研究、工作和环境方面的研究,等等,都是对古典管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古典管理理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科学方法探讨管理问题取得的成果,其实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管理的要求,要求管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组织管理的古典学派的三个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一、法约尔
简介:亨利·法约尔(1841—1925),欧洲的一位极为杰出的经营管理思想家。
法约尔在一个煤矿公司当了30多年的总经理,创办过一个管理研究中心。
亨利·法约尔是直到本世纪上半叶为止,欧洲贡献给管理运动的最杰出的大师,被后人尊称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他最主要的贡献在于三个方面:从经营职能中独立出管理活动;提出管理活动所需的五大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
这三个方面也是其一般管理理论的核心。
观点:行政管理理论
法约尔强调的是管理的功能,并试图建立一套宽泛的原则,指导组织活动的理性化管理。
1、管理的职能: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制定行动计划;
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
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及力量;
控制,就是注意是否一切都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
的命令进行。
2、管理的一般原则: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14项一般原则
1.劳动分工原则
2.权力与责任原则
3.纪律原则
4.统一指挥原则
5.统一领导原则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
7.人员的报酬原则8.集中的原则
9.等级制度原则10.秩序原则
11.公平原则12.人员的稳定原则
13.首创精神14.人员的团结原则
对其批判:西蒙在其《行政行为》以“清算一些现存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著述”为出发点对其进行彻底的批判,发现许多原则是成对出现的,进一步深入地分析则会发现它们之间是相互矛盾的,而另一些原则要么缺乏具体性,要么只是了一种“虚化的简单性——掩盖实质上的含混的表面上的简单性。
”
二、韦伯
简介:
马克斯·韦伯是对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确立做出杰出贡献的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哲学家。
1864年韦伯出生在德国爱尔福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是家中的长子,父亲是一名知名的政治家和公务员。
在1876年的圣诞节,年仅十叁岁的马克斯·韦伯撰写了两篇历史论文送给父母,在十四岁时,韦伯写的信件便开始引用荷马、西塞罗、维吉尔、李维等人的著作. 在1882年韦伯进入了海德堡大学的法律系就读,在1884年的秋天,韦伯回到老家以就读柏林大学,他在1889年取得了他的法律博士学位。
两年后,完成了他的教授资格测验成为正式的大学教授.
韦伯是一位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被人们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
观点:科层制理论
科层制概念:
参与者之间有固定的劳动分工;
设置等级制的官员职位;
有一系列指导行为的一般规则;
职位财产和权利与个人财产和权利分离;
根据技术能力选拨人员;
参与者视受雇为一种职业。
科层制行政体系与传统型行政体系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
明确界定职位的管辖权范围;
官员职位遵循等级制原则;
存在特意建立的抽象规则体系,指导官员的决策和行动;
工具盒设备、权力和待遇等“生产资料与行政手段”属于职位而不是占据职位的人,并且不许挪用;
官员个人具有人身自由,选拨他们的根据是技术能力,职位是任命的而不是选举的,并以工资为补偿手段;
受雇于组织成为官员的一种职业。
对韦伯的理论的批评与赞扬:
批评:帕森斯和古尔德纳其混淆两个不同的概念
美国一些学者对其著作的误读,扭曲了其观点
赞扬:领先于他的同时代人,认识到更大范围的社会环境对组织的形式与功能的重要性。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行政组织体系又被称为官僚政治或官僚主义,与汉语不同,它并不带有贬义。
理想行政组织结构可分为三层:
其中最高领导层相当于组织的高级管理阶层,
行政官员相当于中级管理阶层,
一般工作人员相当于基层管理阶层。
理想行政组织特性:
(1)任何机构组织都应有确定的目标;(2)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实行劳动分工;
(3)按等级制度形成的一个指挥链;(4)在人员关系是一种指挥和服从的关系;
(5)每一个人都必须经过考试和培训;(6)该人员实行委任制;
(7)管理人员不是这些企业或组织的所有者;
(8)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并且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有严格的考核制度;
(9)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地遵守组织中的法规和纪律。
韦伯对权威有一个著名的三分类:
传统型
理法型
魅力型
三、泰勒
简介:
1856年,3月20日,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出生于美国费城杰曼顿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
1874年,考入哈佛大学法律系,不久,因眼疾辍学。
1875年,进入费城恩特普里斯水压工厂当模具工和机工学徒。
1878年,转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Midvale steel Works)工作。
从机械工人做起,历任车间管理员、小组长、工长、技师等职,他在该厂一直干到1897年。
1881年,泰勒开始在米德维尔钢铁厂进行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的研究,为以后创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同年,在米德瓦尔开始进行著名的“金属切削试验”,经过两年初步试验之后,给工人制定了一套工作量标准米德瓦尔的试验是工时研究的开端。
1883年,通过业余学习,获得新泽西州霍肯博的史蒂文斯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位。
1898年,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大股东沃顿的鼓动下,以顾问身份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此后在伯利恒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搬运生铁块试验,
1906年,正式出版《论金属切削技术》。
同年,当选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主席,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
1909年冬天,泰勒受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院院长盖伊的邀请,到哈佛讲授科学管理,一直持续到他去世。
他被科尔称为“传统质量范式”的最早提倡者,强调“界定工作任务和标准化工作方法”的重要性
观点: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
要倡导精神革命,劳资双方利益一致。
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1、进行动作研究,确定操作规程和动作规范,确定
劳动时间定额,完善科学的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
2、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工人使用标准的操
作方法,使工人在岗位上成长。
3、制定科学的工艺流程,使机器、设备、工艺、工
具、材料、工作环境尽量标准化。
4、实行计件工资,超额劳动,超额报酬。
5、管理和劳动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