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 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 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熟练言辞的人,现在 (他)将要来了,我想羞辱他一下,用什么办法呢?” 侍臣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 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他)是干什么的?’ (我们就)回答说:‘(他)是齐国人。’大王(再) 问:‘犯了什么罪?’(我)回答说:‘(他)犯了偷 窃罪。’”
针对晏子,文中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 来,吾欲辱之” 可以看出; 针对齐国,文中 “齐人固善盗乎?” 可以看出.
文章以什么为什么线索?晏子是如何巧妙 回击楚王的?
以“习辞”为线索. 晏子姑且承认被绑的人是齐 国人,采用比喻,类比的方法,寓刚于柔,语气委婉,如” 避席” “闻之”“得无”,说明并非齐国人善盗,而 是楚国国风不好,有力巧妙地回击了楚王.
重点实词
齐习辞者也:
熟练
齐?: 酒酣:
犯罪 喝酒喝到高兴的时候
吏二缚一人诣(yì)王:
叶徒相似: 寡人反取病焉:
到(尊长那里去) 只 辱
拓展
故事 一: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公园 散步,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遇到了 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这位傲慢的 批评家说:“你知道吗?我这个人 从来不给傻瓜让路。”歌德却说: “___而我恰恰相反________。"说 完闪身让批评家过去。
故事 二
德国大诗人海涅是犹太人, 常常遭到无端攻击。有一次晚会 上,一个旅行家对他说:“我发 现了一个小岛,这个岛上竟然没 有犹太人和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