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12.93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武穴市四望中学洪学智

【教学目标】:

1、朗读全诗和品读关键字句,感受边塞雪景之“奇”。

2、学习作者的景物和场境描写,感受诗歌的画面意境之“壮美”。

3、体会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及面对苦寒环境表现出的豪迈气概。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画面意境之“壮美”。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及面对苦寒环境表现出的豪迈气概。

【学情分析】:

学生不爱学古诗文,首先是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距离较远,且诗歌内容多是根据诗人自身经历有感而发,学生年龄尚轻,人生阅历尚浅,所以难以理解诗歌内涵,看似诗中花草树木,实则都是诗人的情深一片,而学生不能领悟,也不能苛责学生领悟更深。再就是应试教育逼迫我们必须要掌握各种相关知识,老师一着急就容易满堂灌,学生就更加反感。鉴于此,这节课从表面到深层,从外在到内心,去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感,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话描写的是哪个地方和哪个季节的情形?你的根据呢?

说起唐代就有这么一位诗人,他投笔从戎,征战沙场,一批催人奋进而又奇丽多姿的边塞诗,从他的笔下喷薄而出,他就是以独具特色的边塞诗享誉天下的著名诗人-------岑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岑参的名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去领略他的一腔豪情和塞外的奇丽风光。

题目重点落脚到哪个字上?“送”,从题材上看,可见这是一首送别诗。那么,他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送别呢?“雪地”。

二、读大意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以适合的音量和速度读一遍,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正字音:散(sàn) 裘 (qiú) 衾(qīn) 薄 (bó)

着(zhuó) 阑(lán)羌(qiāng) 掣(chè)

2、学生朗读。

3、老师范读。

三、观“奇”景

1、早在岑参写此诗之前,他的好友杜甫就曾指出“岑参兄弟皆好奇”,唐代文学家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也说“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可见用“奇”来概括岑参诗作的特色

很切贴。那么就此诗而言,你认为最“奇”的是哪一句呢?(加入读法指导,赏析字句)示例:我认为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最奇,因为它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妙在由风而见雪,一个“卷”字,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提示:我认为_________最奇,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胡天八月即飞雪——飘雪奇早。

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奇繁,雪花奇美。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胡天奇冷,将士奇苦。

瀚海阑干百丈冰——结冰奇厚。

......

小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边地风雪之奇妙,也能感觉到边地环境的苦寒。同时你会发现诗句之中仿佛有一幅幅奇异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带着对西北边塞的奇丽壮美风光的赞美,和对戍边将士苦寒生活的同情。(把诗歌前十句齐读一遍,男生读前四句,女生读后六句。)

小结:咏雪——边塞奇寒雪景壮丽(写景:描绘了边防军营中的奇寒和天山的壮丽雪景。)

四、品“深”情

南朝文学家江淹也有说过“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这首送别诗中,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最销魂的两句话。

(1)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送别时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送别后

(1)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提问:这条路好不好走?你从哪个字看出来的?“满”字如何理解?

“满”写出旅途艰难,对友人的关切和担忧,这个“满”字不仅写了雪满天山路,亦是情满天山路。作者将这种离别之情恰到好处的描写到极致!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提问:友人已经离去,而诗人依然伫立在风雪之中,望着远去的马蹄印而不愿离开,此时此地诗人在想什么?

是“相见时难别亦难”感叹,还是“长路关山何时尽”担忧?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安慰,还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怨恨?悠悠情思如同那茫茫白雪一样,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这里行者所去之处,正是他们梦魂萦绕的家园,这留下的又何止是雪上的马蹄印迹,一缕缕离愁和相思也渐渐地被吞没在边地的风雪中了。

(全班读第一句,老师读第二句。)

小结:送别——担忧关切依依不舍(抒情:表现了边塞将士们团结精神和深厚情谊。)五、悟“壮”意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本是伤感之事,在这奇冷苦寒的边地送别友人,更是让人感伤。可这首诗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这样的浪漫情怀之下,塞外风雪也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

环境如此苦寒,离别又如此惆怅,为什么在诗人的笔下边塞的雪景是这么的雄奇、壮美?

背景资料:岑参,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也两任州刺史。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唐天宝年间,朝廷与西北少数民族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趁机投入军人幕府,实现自己抱负,岑参就是其中之一。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度过了六年艰苦的军旅生涯,他在诗中说“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岑参39岁写此诗,正值壮年。通过这段材料,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有理想有追求,在文中尽管有“北风卷地百草折”凄凉,也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温暖;尽管有“愁云惨淡万里凝”阴暗,更有“胡琴琵琶与羌笛”的热烈,所以无论环境多么苦寒,在面临朋友离别之时,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他不会悲哀,更多的是蔑视一切困难的乐观与豪迈。

提问:听到这些,你觉得岑参是一位怎样的文人?

有着一腔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豪迈。其实,他的这种豪迈气概在他的很多边塞诗歌中都能够体现。如

男儿称意得如此,骏马长鸣北风起。------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九月风夜吼,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品析完这首诗歌情感后,同学们再把这首诗深情地朗诵一遍,把握好每句话的情感之间的变化。)

六、课堂小结

“瀚海冰雪有豪情,送别琵琶亦铿锵。”自古以来,“送别”已是古代文人创作的一大主题,大多数送别之作给人以凄凉之景,但不是所有的别离都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样,也有她的热烈与豪情。

七、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

2、课后自主阅读岑参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八、板书设计

写景雄奇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