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药市场现状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5
福建医疗产业趋势研究福建医疗产业的发展趋势引言:福建省作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省份,医疗保健产业一直是其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支柱产业。
随着福建省人口结构的变化、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福建医疗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重点分析福建医疗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福建医疗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一、福建医疗产业的现状;二、福建医疗产业面临的挑战;三、福建医疗产业的发展趋势;四、福建医疗产业的未来发展路径。
一、福建医疗产业的现状1.福建医疗产业的规模福建医疗产业的规模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福建省统计局的数据,福建省医疗卫生总产值从2010年的约200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约8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3%。
福建省医疗器械产业也在近年来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其中福建省药品工业产值已经跻身全国前列。
2.福建医疗产业的结构福建医疗产业的结构相对较为单一,主要以医疗器械制造、医药生产和医疗服务为主。
其中,福建医药生产主要集中在药品制造和中药饮片加工领域,而医疗器械制造则以福建省漳州市为主要产区。
3.福建医疗产业的特点福建医疗产业的特点之一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大型医疗企业相对较少。
福建省药品工业企业中,中型企业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大型企业占比较小。
此外,福建医疗产业的产业链较为完整,涵盖了医药生产、医疗器械制造、医疗服务和医保支付等环节。
二、福建医疗产业面临的挑战1.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随着福建省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福建医疗产业面临着日益增多的老年病患和疾病谱的变化。
老年人口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量大,医疗资源紧张,这对福建医疗产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2.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福建省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也是福建医疗产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福州市和厦门市等大城市的医疗资源相对较为充足,但是一些偏远的山区和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稀缺。
这导致了福建省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福建医药调研报告福建医药调研报告根据对福建省医药市场进行调研,以下是我们的报告总结:福建省医药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份额。
福建省是一个人口众多且经济发达的地区,医疗服务需求量大。
加之福建省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医疗体系的建设和优化持续推进,为医药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福建省医药市场的主要特点是多元化和竞争激烈。
福建省的医药市场主要包括医疗服务、药品销售和医药研发等多个领域。
在医疗服务领域,福建省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医院和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在药品销售领域,福建省的药店和药企众多,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局面。
另外,福建省还有一些医药研发机构和企业,致力于新药研发和创新技术的推广。
这些特点说明了福建省医药市场的多元化和市场竞争激烈。
福建省医药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包括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医疗服务不够便捷和医药行业监管不完善等。
在医疗资源方面,福建省医院和医疗机构集中在省会福州和厦门等大城市,而在一些偏远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
这导致了地区之间医疗服务的不均衡。
在医疗服务便捷性方面,福建省医疗服务尚未实现全省联网和跨地区就医结算,给患者就医带来不便。
此外,医药行业监管不完善也是福建省医药市场面临的一个问题。
有些违规经营的药店和药企存在,影响了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建议福建省政府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大对医疗资源的配置力度,加强对偏远地区医疗机构的支持和扶持,使医疗资源更加均衡。
其次,推进医疗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全省联网的医疗服务平台,提高患者就医便捷性。
再次,加强对医药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大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医药市场的正常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综上所述,福建省医药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政策,可以促进福建省医药市场的良性发展。
厦门药房现状调查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厦门市的药房现状,以了解其市场规模、竞争态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相关数据和调查结果的分析,为厦门市的药房业主和经营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2. 调查方法为了获取全面和可靠的数据,本调查采取了多种方法。
首先,通过分析厦门市相关政府部门的数据报告和市场研究机构的调查报告,了解厦门市的药房行业的总体情况。
其次,我们还对厦门市的药房业主和经营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取他们的观点和反馈。
最后,我们还进行了部分实地调研,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药房进行了直接观察和访谈。
3. 厦门药房市场概况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厦门市共有药房500多家,覆盖了市中心区域以及各个城市边界。
从2018年到2020年,药店的数量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导致了对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
4. 市场竞争态势调查结果显示,厦门市的药房市场竞争激烈。
由于厦门市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的优势,吸引了众多的药店进驻。
因此,市场上的药店种类非常丰富多样,从大型连锁药店到小型家庭药店,都有相应的存在。
4.1 大型连锁药店大型连锁药店在厦门市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这些连锁药店凭借着品牌影响力、专业服务和大型药房面积,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最受欢迎的连锁药店包括大药房、壹加壹和康佳。
4.2 中小型药店中小型药店在厦门市的数量占据了绝大部分。
这些药店通常靠着位置优势、便利性和个性化服务来吸引顾客。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且经营者多为个体房主,这些药店面临着生存压力。
4.3 电子药房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对线上购物的偏好,电子药房逐渐进入了厦门市场。
通过在线购药和速递配送服务,电子药房受到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由于法律法规的限制和人们对线下药店的依赖,电子药房在市场上的份额相对较小。
5. 未来发展趋势基于对市场数据和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厦门市药房行业将面临以下发展趋势:5.1 健康管理服务的增加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药房业主和经营者将逐渐转型,提供更多的健康管理服务。
2023年医药流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医药流通行业在中国市场上发展迅速。
作为医药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医药流通企业一直扮演着医药行业的“中介角色”,成为各类药物从生产、批发、零售到终端销售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2023年医药流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
一、市场规模据相关报告显示,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目前,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200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500亿以上。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和行业的规范化整合,医药流通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
二、行业生态在医药流通行业的整个生态中,制药企业和终端门店是关键参与方,而医药流通企业则扮演着“中间客户”的角色。
医药流通企业的主要服务为药品的配送、仓储、销售和信息服务。
同时,医药流通企业还担负着确保药品安全性的重要职责。
三、市场竞争随着医药流通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处于市场的领先位置。
国内的医药流通市场主要被以阿里健康、京东健康、蓝湾资生堂为代表的企业所主导。
相对而言,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市场份额逐渐缩小,竞争压力大。
四、市场趋势随着数据技术的普及,医药流通企业正在逐步向“智能化”转型,从而提高整体效率和服务水平。
在政策的支持下,医药流通行业将从传统的药品配送企业发展为信息服务和数据分析的更加智能化的企业。
同时,市场的整合将可能进一步加强,一些小型医药流通企业可能会被大型企业收购或合并。
综上所述,医药流通行业作为医药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其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同时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和机遇。
未来,医药流通企业将继续打造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为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提供更高效和安全的保障。
福建医药调研报告一、引言本报告对福建省医药行业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分析福建省医药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提供了一些对福建省医药行业未来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二、福建医药行业现状福建省医药行业具有较为完善的医疗制度和卫生服务体系,为福建省的居民提供了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福建省拥有一批医疗水平较高的医院和研究机构,为医药行业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福建省还有着丰富的中药资源,中药产业在福建省内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同时,福建省还注重发展现代医药产业,积极引进和培育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医药行业的转型升级。
然而,福建省医药行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福建省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地区相对医疗资源丰富,而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
另一方面,福建省医药行业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研发投入不足,并且缺乏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
此外,医药价格过高、医疗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三、福建医药行业发展趋势福建省医药行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福建省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老龄化趋势加剧,医疗保健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为医药行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国家对医药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医药行业的发展环境逐渐改善。
福建省医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测:1.重视中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福建省中药资源丰富,优势明显,未来将加强对中药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推动中药产业的发展。
2.加大创新力度。
福建省医药行业需要增加研发投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提高创新能力,推动医药行业的持续发展。
3.加强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
福建省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医疗资源的均衡发展。
4.推动医药行业的转型升级。
福建省应积极引进和培育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医药行业向高端制造和服务业转型升级。
四、福建医药行业面临的挑战福建省医药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
2023年福建省大健康行业市场发展现状福建省是我国东南沿海省份之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发达,是全国比较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大健康行业市场发展势头迅猛,福建省大健康行业市场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福建省大健康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日益突出。
据统计,2018年福建省大健康产业总产值达到1378亿,同比增长8.4%。
其中,医药产业成为绝对主力,营收占到全行业70%以上。
此外,康复服务、医疗器械等子行业也在快速发展。
二、企业数量增长迅速近年来,福建省大健康行业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9年,福建省大健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363家,同比增长20.4%。
其中,重点龙头企业占比逐年增加,对产业规范化、品牌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三、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突破口创新成为福建省大健康行业的重要特征之一。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医疗”和“健康大数据”等创新应用,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技术与医疗卫生的深度融合,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此外,举办大健康创新与创业大赛、建立大健康创新券等举措,也进一步促进了创新型企业的涌现和繁荣。
四、消费需求日益旺盛福建省大健康行业消费需求不断上升,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新模式为人们健康生活提供了更加便捷、快速的服务。
同时,年轻人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健身、瑜伽等运动方式备受青睐。
福建省也在推动“健康福建”战略规划,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覆盖,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
总之,福建省大健康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呈现出多元化、创新化和市场化的特点,未来市场潜力巨大,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监管管理和市场准入,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2023年福建省大健康行业市场规模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大健康产业趋势愈加明显。
福建省大健康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增长态势,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将从产业概述、市场规模、行业现状、趋势预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产业概述大健康产业是指以保健品、保健食品、健康器材、医疗器械、健康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类产业。
它是以保障人们身体健康为核心,为人们提供各种健康增进服务和产品的行业。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和传统医学文化,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热土。
福建省大健康产业主要分布在福州、厦门、泉州等城市。
二、市场规模福建省大健康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增长态势。
截至2019年,福建省大健康产业年产值已达到28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年增长率将达到12%左右,预计年产值可实现4000亿元以上,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福建省大健康行业中保健品市场较为活跃,其市场规模达到26.9亿美元左右,其中,儿童保健品、老年保健品、女性保健品等品类市场需求量较大。
三、行业现状1. 产业表现福建省大健康产业内企业发展较为活跃。
目前,在福建省大健康产业中,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大型企业不断涌现,如中国平安、福州冠生园、福建世纪联合制药等。
2. 产品需求福建省大健康行业的产品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消费者对健康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重视,对于大健康品牌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福建省大健康产品需求主要集中在保健品、保健食品、保健器械、医疗器械、健康服务等方面。
3. 产品创新福建省大健康行业的企业正在加强产品创新。
目前,市场前沿的产品包括血管通、呼吸病康复治疗器、血糖计、乳腺通、自闭症治疗等。
此外,福建省的保健品也在不断创新,以传承福建传统中草药文化为主线,研发出新的保健品。
四、趋势预测1. 产业规模扩大福建省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未来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预计到2025年,产业规模可达到4000亿元以上,市场前景广阔。
2. 产业结构优化福建省大健康产业将逐步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推动从传统医疗向现代医疗、从医疗到健康产业的升级转型。
2024年福建省大健康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大健康产业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
福建省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也积极推动大健康市场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福建省大健康市场的需求情况,本文将对该市场进行深入分析。
2. 市场概况福建省大健康市场以保健品、健身器材、健康饮食、医疗服务等多个子领域构成。
2.1 保健品市场福建省保健品市场规模庞大,消费者对改善健康状况的需求较高。
目前,保健品市场主要以维生素、蛋白粉、葡萄籽等常见保健品为主导,消费者对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价格敏感度较高。
2.2 健身器材市场福建省健身器材市场逐渐兴起,消费者对健身的认知度提升,对健身器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目前市场上主要以跑步机、哑铃、健身车等常见器材为主,消费者对品质、功能性和价格的关注较高。
2.3 健康饮食市场福建省健康饮食市场发展潜力大,消费者对低脂、低糖、有机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目前,市场上以有机食品、蔬菜水果、健康饮品等为主,消费者对食品的品质、安全性和营养价值关注度较高。
2.4 医疗服务市场福建省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庞大,消费者对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
目前市场上主要以私立医院、诊所、健康体检中心等为主,消费者对医疗机构的设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关注较高。
3. 消费特征分析福建省大健康市场的消费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年龄分布福建省大健康市场消费者的年龄分布广泛,以中青年消费者为主。
年轻人注重健康养生,中老年人则更加关注保健养老。
3.2 地理分布福建省大健康市场消费者的地理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省会福州、厦门、泉州等经济发达城市。
3.3 收入水平福建省大健康市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可以承担较高的健康消费支出。
4. 市场竞争分析福建省大健康市场竞争激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4.1 产品同质化在保健品、健身器材、健康饮食等领域,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同质化产品,消费者在选择时需谨慎。
2024年福建省大健康市场环境分析1. 市场概况福建省作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健康市场资源。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健康市场在福建省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
2. 政策支持福建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其中包括财政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科研资金支持等,为大健康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 健康消费需求福建省居民的健康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福建省居民对保健品、健身器材、健康咨询等方面的消费需求较为旺盛。
4. 市场竞争情况福建省的大健康市场竞争激烈,涉及到多个子行业。
其中,保健品行业、健身器材行业、中医保健行业等市场竞争最为激烈,这些行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品牌竞争、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等方面。
5. 市场发展趋势福建省的大健康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福建省大健康市场将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引导行业技术升级和转型升级。
(2)消费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福建省大健康市场将面临消费升级的需求,推动市场向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3)跨界合作福建省大健康市场在未来将与其他相关行业开展更多的跨界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提供更多的新产品和服务。
(4)线上线下结合福建省大健康市场将进一步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6. 发展建议针对福建省大健康市场的环境分析,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1)加强政策支持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大健康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减少企业负担,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2)加强行业监管加强对大健康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的健康发展。
(3)鼓励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大健康市场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4)加强产业协作加强福建省大健康产业内的合作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产业链的整合和协同发展。
一.福建医药市场现状
福建是经济较发达的沿海省份,全省人口3367万,辖9个地级市,闽东、闽南沿海地区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闽西、闽北内陆地区大部分为山区,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
可以将福建医药市场分为三级:
第一级:福州、泉州、厦门
第二级:莆田、漳州、宁德
第三级:南平、三明、龙岩
福建药品的商业销售有60%集中在第一级市场,30%集中在第二级市场。
因此,我将主要分析前两级市场。
福州:省会城市,人口668万,9家三甲医院中有7家位于此,不论规模还是影响力,当之无愧“最核心的市场”。
因此,各医药企业省级办事处、物流中心、省区经理驻地,大凡都设于此。
泉州:人口777万,流动人口多,工业发达,GDP总量最高的地级市。
1家三甲医院。
厦门:人口208万,服务业和高科技工业发达,人均GDP最高的地级市。
一家三甲医院。
莆田、漳州、宁德:沿海地级市,总人口1100万,经济较发达。
这9家三甲医院,包括:
福建省立医院(福州)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州)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州)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泉州)
厦门中山医院(厦门)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原解放军九三医院) (福州)
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州)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州)
福建省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福州)
福建省覆盖医院的商业单位可以分为三类:
大商业:多由国有转制,配送范围达全省各级医院,有的是省级药品储备单位,但原来的官僚作风依然存在,如同春医药公司、省药材公司;
中商业:建立了完善的现代企业模式,经营灵活,发展迅速,在各重要的地级市有重点覆盖,在招投标时可以密切配合,有丰富的代理商资源,如鹭燕医药公司、东南医药公司;
小商业:经营特别灵活,以高端物流和新特药代理为主,在某些城市和医院有很好的关系网络,部分医院甚至有临床销售队伍,上量迅速,如新达医药公司、闽兴医药公司。
因此,我认为,每一级医药公司中,都应至少选择1~2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二.福建的招标模式
福建的招标模式有他的特点,一种药品想要进入临床使用,需要经过四个步骤:
1.选择一家合适的医药公司作为投标公司,这家医药必须在这个药品重点经营的区域有覆盖,并且有更深层的关系,比如专家资源、医院药事管理资源、代理商资源等。
这种优势会在以后逐步显现。
确定合适的投标价,主要考察竞争产品和代理商承受能力,如果有招标公司的内部关系,还可以看到竞争产品的报价。
2.专家组“钩标”。
福建省分为了多个区域,如省一区、省二区、沿海各地级市、福州各区县等;同时,每个区域临时抽调专科专家组,如神经精神科组、心脑血管组、肿瘤组
等。
专家组将讨论决定本区域内本专科的药品。
因此,如果能与代理商和投标公司等各种资源配合,提前拜访可能被抽调的专家,只要每个专家组抽到1~2位我们拜访过的专家,获得“钩标”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因为只要1个专家选择了一个产品,其他专家一般不会去否决)。
这里需要全省协调,信息传达快速精确,拜访的时机也要不宜早不宜晚。
在这个环节,我们公司的14个投标品种在4个区域(14*4=52)中获得“钩标”20个,“存活率”为38%。
在这个环节三甲医院中,我们公司的14个投标品种在获得“钩标”4个,“存活率”为29%。
3.医院“认标”。
同时进行的是各个医院药事委员会,对自己需要的剂型规格进行选择,只选剂型规格,不选厂家。
如果是独家剂型规格的品种,这一步和“钩标”都通过了,进医院的可能性就大增;如果不是独家,这一步过了,很可能也是白高兴一场,成就了同类同剂型规格的竞争对手。
因此,协助代理商提前拜访医院药事委员会是我们要做的。
在这个环节三甲医院中,我们获得“钩标”的4个品种在8家(除厦门)三甲医院
(4*8=32)中获得“认标”4个,“存活率”为12.5%。
这两个环节下来,我们公司产品在三甲医院覆盖率仅剩下29%*12.5%=3.6%
4.采购进药和配送。
到这步还没完,去年的情况是很多硕果仅存的产品,最终没被医院采购。
比如,A代理商与医院关系很好,他有2个产品,头孢哌酮和头孢曲松,都通过工作在医院“认标”了,结果“钩标”的是他的头孢哌酮和B代理商同剂型规格的头孢曲松,如果B代理商的关系不够到位,A就会劝说医院药事委员会拒绝采购头孢曲松来避免竞争。
因此,找到强势的代理商很重要。
福建省规定每家医院根据级别不同,只能有一定数量的配送商业公司,如果医院没确认投标公司为配送公司,或者代理商的需要,就要办理转配送等等。
三.公司产品的渠道开拓
福建的各级卫生系统医院有不同的标外进药的比例,比如市级5%,越低级越小,但是因为近几年在福建出了几件医药界不光彩的事情,有的上了 CCTV,影响很大,所以大家都很敏感,提单的主任和药事委员会也不愿意出头去冒险,因此出现了很多医院100%用中标药的情况,除非面子很大关系很好利益很大,又有充分的进药理由,他们是不愿意这样做的。
但是,我们的品种在这些医院的中标情况只能用“惨不忍睹”来描述,因此只能考虑另辟蹊径。
首先,我们会考虑到部队医院,我曾经做过的包括福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武警福建总队医院;莆田市的九五医院;南平的九二医院。
总的来说,我的经验
结合业内的对这些医院评价是:药剂科的权限太大,黑到不讲规矩;竞争产品太多,回扣要很高;医生胆子大,什么药都敢开。
因此,机会也很大,只要代理商与医生的关系够好,给代理商的产品价格空间够大,代理商的投资力度够大,无论如何也能开发起来。
最新消息是军标下来了,原来中标品种如果与军标重复,一律踢出,以军标为准。
至于军标执行后进新品种,还没有最新的案例。
附:一个同行省区经理的评价:
福州军区总院是三甲里面最差的一家,主要是因为地点不好,加之门诊力量不强,部队
病人多,因此用药量不大.军总的进药最乱,关键人物就是药剂科康老太,相信很多公司的大区经理甚至销售总监都对她有深刻印象.典型的更年期综合征,福建药业四大怪之首,具有全国知名度,评选全国十怪她一定能高居榜首.传说还修理过某公司的全球总裁为中国**长了一回脸.哪位福建的代表要是拖着主管去跑准没安好心,存心在边上看笑话呢.想给代表演示专业拜访技巧的首长们千万小心在代表面前下不了台.我曾经被这老太拍着桌子赶出去三次,满脸的媚笑还凝在脸上来不及散去呢.不过据说老太心情好的时候也有代表用一张美容卡就搞定她进了药的.老太做事够狠,收了好处不干活的勾当老干,害惨了一片同道,申请的费用花出去没有效果公司还以为没到位.老太又老赖着坑位不肯走,院里院外的人都瞧着她不顺眼,只是人家老爸和公公来头大,传说她要退位已三四年了她就是赖着不退大家也只好干瞪眼.如果她退位的那一天一定是福州医药代表的节日,说不定还有好多全国销售经理会给福州办发来贺电,好多大区经理会亲临福州表示祝贺.总院的医生也是拿枪的不怕骑车的,地方反正管不着,要钱赤裸裸.不过部队的人还有一个好处是讲义气,如果关系处好了也轻易不换药,对代表也算客气,医生给人感觉素质还是比较高的.总院最强的是泌尿外科,肾移植水平全国前列.骨科病人也挺多。
关于第三终端,我的了解不深刻,也不好意思在您面前班门弄斧,不过我有许多做第三终端的朋友,如果有合适的品种,他们的铺货能力是很强的。
至于药店销售,我尊重公司的安排,但我的建议是如果能选择一些合适的未中标品种,通过保证金、奖惩制度等控制代理商给药店的供货价格高于投标价,即保证了代理商的高利润,又避免了冲击医院和窜货,而且销量不会低。
比如:制霉素阴道拴、洛美沙星滴眼液等。
四.代理商的选择
我认为根据产品的市场定位、产品特点、渠道特点,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招商:
医药公司。
从医药公司的销售数据可以看到哪些代理商在哪个专科哪个区域做得最好;
医院。
重点医院的代理商要特别认真地筛选,甚至有必要动用医院药剂科信息科的数据,有的代理商对特定的医院有特别强的开发能力,能进一个就上量一个;
同类药品的代理商。
由于同类药品的代理商对该行业、产品以及市场运作比较熟悉,公司可以利用其这方面的优势快速启动市场。
当然圈子里互荐也有很多,通过自己熟悉的朋友,动用人际关系招商。
在确定代理商人选后,我会对他们进行拜访,传达企业的招商信息。
同时,考察他们是否有足够的的经济实力,而且希望建立长期合作联盟;丰富的市场操作经验,完善的管理队伍,良好的经营信誉等。
五.公司产品的销售上量
在到合适的代理商并建立销售渠道后,我们该做的主要是对代理商营销协作、顾问和服务工作,我希望能为代理商做到以下内容:
1.产品知识的提供者和市场销售策略的制定者:1 产品的优势;2 产品的劣势;3 产品的销售方式:这个产品在医院住院部应该找什么科室什么医生针对什么病情配合什么药物?如何随着病情的变化而调整用药?在门诊部应该找什么科室什么医生针对什么病情配合什么药物?如何随着病情的变化而调整用药?4 产品的临床反馈报告;5 市场环境分析、市场潜力分析、市场定位、策略与措施。
2.争取适当的专业学术推广机会,邀请专家给经销商提供学术支持及对医院医生的培训;
3.通过拜访为代理商提供营销培训机会,能帮助了解企业文化、专业产品知识、专业化推广知识、专业化管理等;
4.提供专业化的资料:产品病理药理资料、用药方法指南、医院临床手册、患者康复手册等。
5.强有力的市场保护。
保证代理商区域独家代理权;统一市场价格;奖罚分明的制度。
6.跟进销售,共同解决不断出现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