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8
平面镜成像教案【教材分析】《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作为光现象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与应用,它是前两节知识的延续。
另外,本节课中学生将首次较为系统地接触“像”这个新概念,其中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学到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
所以,本节课具有十分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本节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这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重视实验和归纳,提高学习能力的好素材,也为今后的光学实验作了必要的准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利用平面镜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虚像的概念;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电脑一台、多媒体放映机一部、课件、平面镜、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光具座、光屏、白纸板、量角器、刻度尺。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课前展示镜面找茬的小游戏,在学生的参与下完成游戏,让同学对“镜面”、“对称”这两个概念有所了解。
2.通过两道题目,复习前两节学过的内容,为引入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定义做准备。
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C.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同样增大D.入射角大于反射角2.什么是实像?答: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使底片感光。
拿起手中的镜子,提问:什么是平面镜?物理学中的平面镜指的是什么?(二)新课教学1.认识平面镜和像通过实例:家中的镜子(图片)、平静的水面(图片)、光滑的金属表面(图片)引起学生对生活中类似物体的思考。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4.3 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共9题;共19分)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B. 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的像将远离平面镜C. 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越大D. 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2.一个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的同学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走去,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高度与本人相比,高矮变化是()A. 变矮B. 变高C. 不变D. 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小华站在地铁玻璃安全门外候车。
地铁到站后,玻璃门向两侧打开,小华在左右两侧玻璃门中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 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的间距等于两玻璃门的间距B. 在两侧玻璃门所成的像越来越小C. 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的位置重合D. 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4.照镜子时,你会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
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 镜子里的像是虚像B. 像的大小与镜子的大小有关C. 镜子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 人向镜子靠近0.3m,像将远离镜子0.3m5.在平静的湖面上,一只气球慢慢升起,关于这只气球在水中的“倒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的反射形成,像逐渐变小B. 光的折射形成,像逐渐变小C. 光的反射形成,像的大小不变D. 光的折射形成,像的大小不变6.一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墙上钟的像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为()A. 4:40B. 4:20C. 7:20D. 8:407.爱米将手机的屏幕当平面镜使用。
她将手机靠近自己时,屏幕中的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她到屏幕的距离和像到屏幕的距离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8.“天空之镜”位于青海的茶卡盐湖,如图。
这是由于光在湖面处发生_______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形成了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使白云的倒影与湖水相接,美动人心。
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3.通过观察感知球平镜对光线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球面镜的光学性质.●教学难点1.虚像的概念.2.球面镜的应用.●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分析法.●教学用具演示用:平面镜(大小形状各不同)、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透镜、投影片、凹镜、凸镜、激光演示器. 学生用: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夹子两个、8 K白纸一张、图钉、透明胶条、小平面镜.●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拿几个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平的.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平面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物体叫做像.再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提出一些问让学生思考: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这些问,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学习本节的内容奠定基础.二、新课教学(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向学生示范并说明探究活动的目的和做法.目的:(1)研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有什么关系.(2)研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做法:边示范边讲解.①像下图那样,将一张8开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两个夹子夹住一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装置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蜡烛的像.③另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左右移动,直到从不同位置看上去它们都重合在一起),这时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蜡烛的像的位置.改变玻璃前蜡烛的位置,把实验再做两次,每次都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④在白纸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移开玻璃板,用刻度尺画实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位置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测量看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⑤把测量结果填写下表中.2.学生分组实验以上把课本77实验,学生通过动手,自己进行分析总结,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能力的培养.3.在实验基础上得出成像特点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师]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是否相同?怎么知道的?②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怎么知道的?[生]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因为无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远还是近,一支蜡烛与另一支蜡烛的像总是重合的.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师生共同分析得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4.应用知识(一)[讨论]身高1.6 m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 m,他在镜中的像多高?像离镜多远?当他后退0.5 m时,像高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解答](1)像高1.6 m,像离镜0.5 m.(2)人后退0.5 m时,像高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增加0.5 m.应用知识(二)一个小丑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看到的像应该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应用知识(三)小春同学去眼镜店配眼镜,商家采用了如下方法给她检查视力,请根据图中的数据找出正确选项: ( ).A.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2.1米B.小春距离她的像5米C.视力表的像距离小春4.6米D.小春的像距离视力表的像2.1米(二)平面镜成像原理对于平面镜的像是靠光的反射形成的学生并不了解,老师可先给学生设疑,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射入眼睛,我们也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成像,成像的光是从哪里来的呢?然后利用教材78图4.3-3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边板画边讲授,进行解疑,这样既巩固了反射定律,又培养了学生研究新问的能力.具体做法可按下面步骤进行:1.在黑板上画出平面镜,先给出一个发光点S.然后提问学生:[师]①S能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②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有多少条?[生]①S能向四面八方发出无数条光线.②射到平面镜的光线有无数条.2.让学生选出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再选出另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3.老师提出启发问: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会觉得这两条光线是从哪里发出的?并在图上画出一只眼睛.师生共同分析得:①这两条反射光线不能相交.②当眼睛正处于反射光线的路径上时,根据光线直进的经验,眼睛会觉得反射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的交点S1发出的.边讲边把这两条反射光线用虚线向镜后延长,得交点S′.4.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图4.3-3随即指出①S′是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延长线的交点.但镜子后面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发出光线的点,所以S1叫虚像.②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紧接着教师介绍平面镜的发展史.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都具有平面镜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平面镜的国家之一.远古时期,人们就会利用平静的水面来作镜子来梳妆打扮.人们还利用水镜来美化环境.建于宋代的桂林花桥就是利用平静的水面造成的“倒像”,使花桥显得更加美丽,使之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我国大约在四千年前的夏王时代,就有了铜镜.在战国时代,铜镜盛行,制作精美,但是,多是贵族妇女才能使用.近代发展了利用玻璃制成平面镜,才能在民间普遍使用了.思考:岸边的树木和房屋等在水中的像看上去都是倒立的,为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以下几点:①平静的水面可看做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虚像.②对物体上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③由于树木和房屋上的各点与水平面距离不同,越接近水平的点,所成的像也距水面越近,所以各点组成的像从水面上看就是倒立的了.第二课时(三)平面镜的应用1.平面镜成像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在其他方面应用甚广.[师]同学们想一下哪些地方用到平面镜?[生甲]练功房里,演员用它来观察自己的姿势和动作.[生乙]牙科医生用小平面镜来观察患者的病牙?[生丙]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通过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2.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1)讲一段故事:公元前215~212年间,罗马人大举入侵希腊,派出一支船队,满载精兵,准备攻打阿基米德的家乡——叙拉古城,面临来势凶猛的强敌,阿基米德求见国王,献出破敌妙计,他动员全乡的妇女和守城的人在海岸边列队.每人各执一面平面镜,把太阳光集中向罗马战船反射,不一会,罗马战船上的士兵被照得头晕目眩,丧失战斗力被迫而退.阿基米德利用平面镜把光反射的原理,击退了敌人,拯救了他的家乡.(2)教师画一个潜望镜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如图甲那样在筒子的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块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这样就做成最简单的潜望镜.(四)凸面镜和凹面镜 1.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球面镜. 2.球面镜的分类a.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凹面镜.b.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凸面镜. 3.凹面镜的性质及作用 a.凹面镜的性质[演示实验1]用氦氖激光器平行射向凹面镜. [现象]反射光会聚在一点上.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凹面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上.图甲 潜望镜图乙 潜水艇上的潜望[师]我们知道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平行光经凹面镜后能会聚在焦点上,那么,如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是否平行射出呢?[生]我们猜想光应平行射出.[师]我们不能靠猜测来下结论,我们还是用实验验证一下.[演示实验2]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现象]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成平行光.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如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将成为平行光.b.凹面镜的应用①根据凹面镜会聚光的性质,可以制作太阳灶、太阳炉,天文学家们用凹面镜作大型反射式望远镜,还有耳鼻喉科医生用凹面镜会聚光观察耳道情况等.[师]十一届亚运会的火种,是藏族初二学生达娃央宗,在青藏高原上,利用射入凹面镜的太阳平行光,反射后会聚在焦点的性质,把火炬点燃而取得的.②根据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线,反射后成平行光的性质,手电筒、汽车头灯、军事上的探照灯等用凹镜作反射面,其作用就是使放在焦点附近的灯泡发出的光向同一方向近似平行地射击,使光束集中,亮度大,照射的距离远.③凸面镜的性质及作用a.[演示实验3]用氦氖激光器演示平行光入射凸面镜.[现象]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变得发散.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发散.b.让学生手拿一个凸面镜,观察自己的像.[师]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生]凸面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c.相同口径的平面镜和凸面镜哪个视野大?[演示实验4]1.如图所示,用两张黑纸各剪去一个等大的圆孔,分别粘在凸镜和平面镜上.2.把凸面镜和平面镜放在离学生距离相等的位置上,让学生向两个镜中观察,比较从两个镜中看到的范围的哪个大,哪个小?[生]口径相同的凸面镜视野比平面镜的大.d.凸面镜的应用汽车上的观后镜、马路拐弯处的镜子以及香港汇丰银行大楼上的月光镜都是凸面镜,其目的是扩大视野.三、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1.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原理.2.平面镜的应用:成像和改变传播的方向.3.球面镜的分类.4.球面镜的性质及应用.四、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一、平面镜成像1.特点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2.原理像是物体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第二课时板书二、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三、球面镜1.定义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2.分类凹面镜、凸面镜3.凹面镜的性质及应用性质①凹面镜能使平行光会聚在焦点.②使焦点发出的光线平行射出.应用①太阳灶、太阳炉、内窥镜等.②探照灯、手电筒、汽车头灯等.4.凸面镜的性质及应用性质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发散.应用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如汽车上的观后镜.。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1【课程标准要求】1.知道平面镜的作用及成像特点,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2.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设计思想】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就是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体会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和交流评估。
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主要以学生分组实验、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分析讨论,逐步形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由于学生在小组实验中经历了科学探究的一系列过程,遇到困难时通过小组合作想办法解决困难,使学生体验到实验成功带来的乐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任务及学情分析】平面镜学生很熟悉。
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进而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
本节课所提出的问题,并不需要学生立即回答,只是为了引起研究兴趣,为进一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必要的铺垫。
目的在于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自己总结出规律,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印象,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牢固。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知道平面镜的作用,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理解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3. 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 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2. 体验实验探究中所用到的科学方法——等效替代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
师:请组长给每位同学发一张小画片,同学们尽快地把它们拼成一幅完整的图片,能组成图片的6位同学即成为今天的一个合作学习小组.
生:组长发给每位学生一幅图片中的六分之一部分,学生们快速地寻找另外的五个部分,然后组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不同学生间的组合,可以扩大合作学习的面。
)
引入新课
师:请各组的同学们观察画片:一幅是外观玻璃幕墙的建筑物;一幅是有倒影的桂林侗族的风雨桥;一幅是跳舞的女孩在练功镜前矫正姿态…
生:依次根据老师的介绍向同学们展示图片。
师问:平时,我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的图片?
生甲答:早上起床在梳妆镜前梳头;
生乙答:超市里货架后面放的镜子里也有同样的货物;
生丙答:测视力时通过前方的镜子来观察视力表;
…
师:我们把这类现象中镜子外面的称之为“物”,镜子里面的称之为“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
板书:
§2.3 平面镜成像
(通过观察图片,举例说明的方法,加深对“像”的了解,这样既避免了解释“像”是什么的困难,又对什么是“像”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
教授
师问:请同学们自习观察桌面上的平面镜(手中拿一块常见的那种示意),看看你们由什么发现?大家可以从外形构造,成像特点等方面进行观察。
生:仔细地观察平面镜。
板书:观察平面镜。
(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观察,效果远优于无目的地观察。
)
师:(任意地点一位学生)从这位同学开始,轮流依次回答,每个同学用一句话说出你的一点发现,注意听清别人的发言,后面的回答不能重复,最后进行补充。
(只给举手的同学来回答问题会使思考发言的参与面减小,弱势学生容易失去回答机会,顺次轮流可以曾加参与机会,促进全体学生积极思考。
)
生甲答:平面镜是由玻璃做的,背后镀了一层东西。
生乙答:平面镜的表面是平的。
生丙答:平面镜可以成像。
生丁答: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是一样的。
生戊答: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生己答: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是远小近大的。
生庚答: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一样远。
……
师问:通过观察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甲问:玻璃后面镀的那一层是什么?
师问:你猜呢?
生甲答:可能是水银吧,但好像水银有毒啊?
师答:说起来镜子的发展还有一段历史呢。
古人以水为镜,后来发展到只有贵族才使用的青铜镜,后来人们学会了镀水银,现在普通人家都可以使用的镜子是镀铝的。
生乙问:为什么所成的像和物会左右相反呢?
生丁问:像的大小总是和物体一样大吗?
师:同学们的观察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外形特点,材料特点,成像特点。
同学乙和同学丁的问题存在于平面镜成像特点中,今天我们要用实验来探究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看看你能不能通过实验来回答刚才的问题。
师问:请大家观察桌面上另一块镀膜玻璃,看看它和前一块由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生:观察﹑思考﹑议论。
生答:相同的是都可以成像,不同的是镀膜玻璃是半透明的,放在它背后的物体可以看到。
师:我们今天实验时选择镀膜玻璃,实验结束后回答为什么要这样选择。
师:请大家根据刚才的观察,写出你认为平面镜由什么成像特点,根据你的假设,思考你想怎样研究,然后选择桌面上的器材进行研究,记录实验的数据和现象,归纳平面镜成像特点。
生:进行假设,像物到平面镜距离相等,像是近大远小的(或是和物等大的)…
板书:假设,像物等距,等大(近大远小)…
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分工选择器材,进行实验。
板书:探究成像特点。
师:巡视,指导探究,帮助答疑解困。
(提供更多的器材给学生,可以使他们的想法更容易实现,实验方法更简单,更多样,它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者,而不是简单重复书本上的实验。
)
师:好,实验做完了,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进行交流,每一大组派一个同学发言,主题是你用什么方法研究了平面镜成像的什么特点。
生:积极交流,选出发言人。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
生甲答:我们用了两节电池,一节电池A放在镀膜玻璃前的格子纸上,用另一节电池B移动使它和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体一样答。
然后数A和B到镜子前的格子数一样,说明距离相等。
生乙答:我们本来认为近大远小,可是我们发现A电池放在玻璃前不同远近的地方,B电池总可以和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
始终是一样大的。
生丙答:我们用的是白纸,前面放一颗大头针A,当另一颗大头针B与A的像完全重合时,在纸上扎一个小孔,把两个小孔用线连接,用直角三角板量度,发现两个小孔到玻璃的距离星等并且垂直于玻璃,说明像物等距,而且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
(不拘一格的方法饱含智慧的火花,教师应及时鼓励和肯定。
)师:我们一起总结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
生:等大,等距,连线垂直。
板书:归纳等大,等距,连线垂直。
师:前面的同学说左右相反是因为参照物不同的一种不准确的说法,而近大远小是因为视角的不同。
师:出示视角图,等高的物体当人眼远近不同时,所夹的视角不同,近时视角大,所以我们觉得它大,反之则认为它小。
师问:下面我们进行快速练习(用多媒体把题目一题一题地打出),第1组回答:某同学身高1.6m,平面镜高2m,请问该同学的像高多少米?为什么?
生答:1.6m,因为像物等大。
师问:第二组回答:当该同学离平面镜1m远时,他和他的像距离有多远?
生答:2m。
师问:当该同学向后退0.5m时,他的像大小会怎么变?
生甲答:变小。
生乙答:不变,因为像物等大。
师问:判断题,通过一小块平面镜能看到人的全身像,说明像比人小。
生答:不对,像与人等大。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那究竟这个像是怎么形成的呢?
(出示一支点燃的蜡烛)
师问:看到燃烧的烛焰的同学请举手,为什么你们能看到?
生全部举手答:因为蜡烛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进入眼睛。
师问:我把蜡烛放在平面镜前,现在看到烛焰的同学请举手,为什么你们能看到?
举手的生答:因为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
师问另一部分:你们为什么看不到?
没举手的生答:因为反射光没有进入我们的眼睛。
(提问时通过直观地观察了解看到物和像都是因为有光进入眼睛的结果。
)
师:演示电脑模拟平面镜成像原理,大家一边看一边和我一起分析:一个发光的物点发出的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后进入眼睛,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个像点。
一个物体由无数个物点组成,每个物点都有对应的像点,无数个像点组成了虚像。
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
(将抽象的物理过程通过电脑的模拟变成直观﹑形象地过程,易于学生理解。
)
师问:我们能不能证明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的?
板书:(补)虚像。
生甲答:常用平面镜是不透明的,光线不可能透过去,所以不是光线的实际会聚。
生乙答:在镀膜玻璃后面放一块纸板,仍可以看到像,说明虚像的位置并没有光线发出和会聚。
(加深对虚像形成的理解。
)
师:其实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我国就开始了对镜子光学的探索,当时墨子学派在成像理论上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在当时远远领先于各国。
(了解我国光学研究的历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师问:请大家想想,除了刚才我们刚才已经讲过的,日常生活中平面镜还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板书:深化原理应用。
生甲答:使超市里的货物更丰富。
生乙答:潜望镜。
生丁答:《欢乐英雄》竞赛中制作过程。
师问:有什么不利的吗?
生甲答:有时反光会刺眼。
生乙答:建筑物外的平面镜会造成光污染。
师:所以,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食物,利用所学的知识趋利
减弊。
(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有用,激发学习兴趣。
)
生:自学﹑思考和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生答:凸面镜对光线有发射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师:请同学们自学P43,凸面镜和凹面镜,了解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和有什么应用。
小结
师:请各小组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生甲答: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等大,等距,连线垂直,虚像。
生乙答:知道了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生丙答:学会了设计实验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生丁答:了解了球面镜的一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