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2.1 原子的构成(练)-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608.05 KB
- 文档页数:7
测试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姓名:班级:成绩:一、选择题(11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古时候,人类发现并利用了火这一与化学有关的现象B.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C.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D.现在,化学家已能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探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史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而不是道尔顿,故选C.考点:原子学说2.下列叙述不符合化学史实的是( )A.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测定出了空气中所有成份的具体含量C.首先提出分子概念的是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D.近代原子学说是由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的【答案】B考点:原子学说3.“探月”目的之一是获取核聚变燃料——氦.3。
氦.3原子核里有2个质子,1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
下列表示氦.3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答案】B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D.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是由电子决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错误,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而电子的质量是整个原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正确,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质子所带的正电等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即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正确,D、因为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所以电子数越多,原子核外的空间就越大,原子的体积也就越大,并且分层运动会出现最外层电子,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所以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是由电子决定,正确,故选A考点:原子的定义、原子的结构5.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子呈电中性B.原子是实心球体C.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所以原子呈电中性,故A正确;B、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核外电子在核外高速运动,所以原子不是实心球体,故B错误;C、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以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故C正确;D、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原子可以构成分子,故D正确.故选B.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6.在原子的构成中,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核外电子总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原子的构成中,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故答案选择C考点:原子的构成7.对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答案】B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8.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 );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课时 原子的结构01 知识管理 1.原子的结构结 构:原子〔不显电性〕⎩⎪⎨⎪⎧〔带正电〕⎩⎪⎨⎪⎧ 〔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不带电〕 〔1个电子带1个单位 电荷〕构成规律:在原子中,①核电荷数=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不一定等于质子数和电子数;③不是一切的原子核中都有________,如氢原子;④________的多少决议原子的种类;⑤整个原子________电性。
质 量:原子的质量简直全部集中在________上。
2.原子及其性质概 念:是________的一种基本粒子,如金、金刚石都是由________直接构成的。
性 质:质量和体积________,原子之间________和相互作用、总在________。
02 基础题1.以下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 .氧气 B .金 C .水 D .空气2.(重庆A 卷)同一原子中,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 .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反 B .原子和中子的电性不同 C .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同 D .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不同3.(荆州中考)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 A .中子 B .质子C .电子D .质子和中子4.(南宁中考)以下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 .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坚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红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分解新的分子D .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距离,分子之间距离较大,原子之间距离较小5.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稳固,如图是某同窗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停止的梳理,以下选项中与a 、b 、c 对应的是〔 〕A .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B .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C .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D .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6.(郴州中考)原子的质量主要决议于原子的〔 〕 A .质子数 B .中子数C .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D .质子数和中子数7.(威海中考)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表示图,其中a 、b 、c 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习题一、选择题1.如右图是某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的核内有12个质子B.它属于非金属元素C它有3个电子层D.它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2.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A.B.C.D.3.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A.质子、中子、电子 B.质子、电子C.中子、电子 D.质子、中子4.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A.原子不能得失电子 B.原子中没有带电微粒C.原子中的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 D.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5.下列粒子(微粒)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原子B.分子C.离子D.电子6.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化学研究新领域,他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
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7.反质子、正电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分别与质子、电子的质量、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欧洲的科研机构曾宣称已制造出了反氢原子,那么,根据你的理解,下列关于反氢原子的结构叙述正确的是()A.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B.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两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8.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会改变的是()A.元素种类B.相对原子质量C.中子数D.化学性质9.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15B.66C.49D.16410.某原子获得2个电子后,发生改变的是()A.核电荷数 B.电子层数C.最外层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明显增加二、填空题1.下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简图:(1)A—E共表示______________种元素。
3.2.1 原子的结构(1)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原子由居于________的带___电的________和核外带___电的______构成,原子核由带___电的______和________的________构成。
2.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带的________与核外电子带的________相等,电性________。
3.对于原子:(1)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______ (3) 原子中质子数______等于中子数(4) 构成原子的粒子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但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______。
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二、相对原子质量:1.概念: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
2.符号:______3.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4.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5.质子、中子的质量大约__________(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电子的质量__________,可忽略不计,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上。
⎪⎩⎪⎨⎧⎩⎨⎧负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不带电)正电荷)(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带正电)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考点1. 原子的构成例1.(2022秋·云南楚雄·统考期中)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已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对应的是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变式1-1】(2022秋·山西太原·统考期中)二十世纪被人们称为“原子时代”,科学家们对原子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原子结构中,带正电荷的粒子是A.质子B.中子C.分子D.电子【变式1-2】考古学中,科学家使用碳14检测出土文物所属年代,碳14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4 B.6 C.8 D.14【变1-3】(2022秋·云南昭通·统考期中)核污水排入大海会极大危害海洋的生态环境。
3.2原子的结构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2021·辽宁)1. 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都由原子构成B. 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D. 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没有带电的粒子【答案】A【解析】【详解】A、分子由原子构成,符合题意;B、不是所有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如氢原子不含中子,不符合题意;C、水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不符合题意;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由于原子核外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以下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B. 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C.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 原子的全部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答案】C【解析】【详解】A、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要有前提条件,在化学变化中,故叙述错误,符合题意;D、原子的全部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很小,忽略不计,故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3. 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航母“山东舰”在建造时用到了大量钛合金,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 22B. 26C. 48D. 70【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
故选:A。
4. 2021年4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的铀﹣214,是目前已知质量最小的铀原子。
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14,质子数是92。
则铀﹣214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 92B. 122C. 214D. 306【答案】A【解析】【详解】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的质子数是92,其核外电子数也为92。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鲁教版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三节原子的构成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2.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水D.镁3.科学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N+5,则N+5的结构可能是()A.N+5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B.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C.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D.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5个电子4.下列各组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氧气和臭氧B.氮气和液氮C.金和金刚石D.水和干冰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稀有气体原子B.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镁离子和氧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D.原子中,电子所具有的能量相同6.2020年3月,“玉兔二号”月球车累计行驶里程突破400米,探月工程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
探月工程的目标之一是探测月壤中氦3的资源量,氦3的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B.2C.3D.67.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实心球体B.原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8.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晶体硅B.水C.氯化钠晶体D.二氧化碳9.下列各组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A.B.C.D.10.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与构成干冰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A.氦气、氧化汞B.氮气、氨气C.铁、金刚石D.氯化钠、硫酸铜11.从下列图片中能获取的信息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C.构成物质的粒子只有分子和原子D.受热水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12.根据下图的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A.②、③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微粒B.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1个电子C.①、③、④表示的是原子D.②、③化学性质相同13.某元素原子A的质子数为m,已知B3+和A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A.m+1B.m C.m-1D.m+214.已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kg,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4.484×10-26kg,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6.9B.24C.27D.5915.下列微粒①水分子②钠离子③氯离子④氢氧根离子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简答题16.宏观、微观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建立正确的微粒观有助于化学的学习。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3.2 原子的结构一、单选题1.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有: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②原子是可分的③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⑤原子核外的电子能量相同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其中正确的观点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⑥【答案】B【解析】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并不是镶嵌其中,因为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在原子核外高速运动,说法错误;②原子是可分的,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说法正确;③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说法正确;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说法正确;⑤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不相同,说法错误;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质子、中子均在核内,核外电子质量可忽略不计,说法正确;故②③④⑥正确;故选:B。
2.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金刚石碳酸钙B.氯化钠乙醇C.干冰甲烷D.铁水A、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碳酸钙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乙醇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D、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顺序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一组是()A.水、铁、乙醇B.干冰、氮气、氯化钠C.氢气、汞、硫酸铜D.氮气、甲烷、硝酸钾【答案】C【解析】A、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乙醇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氢气属于气态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D、氮气属于气态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硝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一、原子学说
1.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B.纳米技术的应用
C.绿色化学的提出D.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答案】A
考点:原子学说
2.(2014威海)原子的结构:一百多年来,化学家借助构建原子结构模型,逐渐揭开了原子构成的神秘面纱,并通过不断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原子结构理论。
下图两种模型是汤姆森和卢瑟福分别于1897年和1911年提出的,其中是由汤姆森提出的是( )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汤姆森发现电子并提出“葡萄干布丁”原子模型,认为原子呈球状,充斥着正电荷,而带负电荷的电子则像一粒粒葡萄干一样镶嵌在其中;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故选A;
考点:原子学说
3.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道尔顿和汤姆生等科学家经研究得出了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构成的
B.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D.1996年,英国设立了“绿色化学挑战奖”
【答案】B
考点:原子学说
4.道尔顿提出的近代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有“原子之父”的美誉。
在他的学说中有下述三个主要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一类原子的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化学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点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②③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故①不正确;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类原子质量不相同,所以②错;原子是由具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原子核构成,电子在核外空间中绕核做高速运动,所以③不正确。
【解析】
试题分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还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以①说法错误;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同一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则原子的质量也不一定相同,所以②说法错误;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电子在核外空间中绕核做高速运动,所以③说法错误。
考点:原子学说
5.如下表:原子结构是通过科学家不断地建立与修正原子结构模型,不断地实验,不断地思考研究而得到的。
下表是原子结构模型的几种学说
上面四种原子结构模型中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式是(填序号),这种原子模型是一种结构。
【答案】④实心
【解析】
试题分析:按照道尔顿模型,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小球。
考点:原子学说
知识点二、原子的构成
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构成B.原子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C.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D.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答案】C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2.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B.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D.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答案】C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3.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A.质子、中子、电子B.质子、电子
C.中子、电子D.质子、中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原子的组成,原子核的构成解答本题。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A.原子核内一定不含电子,错误;B.原子核内可以不含中子,但一定不含电子,错误;C.原子核内一定含质子但不含电子,错误;D.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质子和中子,正确。
故选D。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4.科学上发现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2、3的三种氢原子,你认为这三种氢原子在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都为1,中子数分别为0、1、2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原子中的各数值的关系式进行分析。
因为这三种氢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又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可知这三种氢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不等,分别为0、1、2。
考点:原子的构成
知识点三、原子中电子的排布
1.【2014届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层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电子的得失,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
考点:原子的构成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该是一种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是阳离子
D.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
【答案】A
考点:原子中电子的排布
3.【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其中相同的是()A.电子数B、质子数C.电子层数D.所带电荷数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告诉我们:二者属于同种元素,所以质子数相同;但是前者是原子,后者是离子,因此电子数不相等,从示意图看二者的电子层数也不相等。
故选B.
考点:结构示意图基本概念
4.【2015年湖南省株洲市】下列微粒中,质子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是()
A.OH-B.Mg2+C.HCl D.H2O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当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时,为分子或原子;当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时,为阳离子;当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时,为阴离子;故选A
考点:原子的结构
5.【2015年山东省临沂市】下图是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是金属元素
B.Y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X和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D.X和Y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相似
【答案】D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