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三陵蓄能电厂运行管理共43页
- 格式:ppt
- 大小:7.49 MB
- 文档页数:43
北京地区用电单位电气设备运行管理规程1. 引言北京地区的用电单位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电气设备是用电单位正常运营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正常运行对维护用电单位的安全、稳定供电具有重要作用。
为此,制定并严格执行电气设备运行管理规程,具有保障用电单位安全用电的意义,促进用电单位的经济、社会发展。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地区的用电单位,包括工业企业、商业机构、行政单位、居民楼宇等各类用电单位。
3. 运行管理基本原则3.1 安全第一原则:电气设备运行安全始终是用电单位的首要考虑。
3.2 预防为主原则:通过进行预防性维护、定期巡查等手段,预防事故的发生。
3.3 故障排除原则:对发生故障的电气设备,及时进行排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4 制度运行原则:建立健全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制度,确保管理规范、运行有效。
4. 设备验收和投运4.1 设备验收4.1.1 采购的新设备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验收,保证其质量符合要求。
4.1.2 设备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安全性能测试等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4.1.3 验收过程应做好记录,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验收时间、验收结果等。
4.2 设备投运4.2.1 设备投运前应进行各项安全检查,确保设备无安全隐患。
4.2.2 设备投运后,应建立设备档案并定期检查、维护、保养。
4.2.3 设备投运后应进行试运行,对设备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5. 设备运行监测5.1 设备运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5.1.1 用电单位应建立设备运行数据采集系统,对关键设备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5.1.2 运行数据应进行定期整理、分析,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5.1.3 运行数据分析的结果应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以便于进行决策和调整。
5.2 设备巡检与检修5.2.1 用电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巡检团队,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巡检。
5.2.2 巡检内容包括设备外观、传动部件、电气接触等方面,发现问题后及时上报并进行修复。
十三陵蓄能电厂机电设备运行情况王志刚吴张建十三陵蓄能电厂十三陵蓄能电厂是华北电网最大的抽水蓄能电厂,建在风景秀丽的十三陵水库旁,距北京市中心30余公里,共装有4台200MW混流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为华北电网提供可靠的调频、调峰、紧急事故备用电力,为保证首都的政治供电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十三陵蓄能电厂是在华北电网和首都严重缺电的形势下兴建的,是国家和北京市“八五”重点建设工程,也是首都“9511”重点工程之一。
该工程自1989年开始筹建,1992年9月主体工程奠基开工,1995年12月第一台机组投产,1997年6月最后一台机组并网发电后,工程基本结束。
十三陵蓄能电厂的主要机电设备从国外引进,主承包商为美国VOITH公司,奥地利ELIN 公司为其电气分包商,监控系统设备由ELIN的分包商加拿大BAILEY公司提供。
220kV主变、220KVSF6组合电器、220kV交联电缆分别由奥地利ELIN公司、瑞士ABB公司和BRUGG公司制造。
进口设备的技术水平为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先进水平。
部分附属设备和全厂公用系统为国产设备。
电厂现有职工143人,随着电厂的改革和设备运行的逐步稳定,生产机构多次的变革,目前,运行值班由过去的每值5人到现在中控室实现1人值守,机组故障能通过自动寻呼系统通知相关人员。
十三陵蓄能电厂1998年获得了国家电力公司“安全文明生产双达标企业”称号,2000年初,相继被命名为国家电力公司“一流水力发电厂”、国家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和北京市“首都文明单位”,2001年获得“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单位”和“首都文明单位标兵”。
目前,正在向“国际一流水力发电厂”阔步迈进。
1 基本运行情况截止2001年底,已累计发电约32.5亿千瓦时,抽水用电约43.8亿千瓦时,连续安全安全运行超过1100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厂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强化管理为龙头,紧紧围绕稳定设备、改善环境、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标,把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全面落实责任制,通过创“国内一流水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加强和细化生产技术管理,强化设备治理,以及多项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利用,使设计、设备选型和安装质量中存在的、长期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设备的健康稳定运行水平逐年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