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压缩机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6.33 MB
- 文档页数:32
制冷压缩机原理
制冷压缩机是一种常用的制冷设备,主要通过利用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来实现制冷效果。
制冷压缩机通常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部分组成。
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吸入压缩腔,并通过活塞运动使其压缩,从而提高其压力和温度。
随后,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散热并降温。
在热交换过程中,制冷剂气体由于散热而转化为高压冷凝液。
接着,高压冷凝液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
膨胀阀的作用是降低制冷剂气体的压力,使其迅速膨胀,从而引起液体制冷剂的蒸发。
在蒸发器内部,制冷剂吸收外界热量,从而吸热并产生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
最后,制冷剂蒸汽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并重新压缩,进入一个新的制冷循环。
整个制冷过程依靠不断地循环压缩和蒸发,从而使制冷压缩机能源源不断地提供制冷效果。
制冷压缩机的原理基于制冷剂在不同压力下的相变特性,通过压缩蒸发循环实现制冷效果。
制冷压缩机的选择和设计需要考虑制冷剂的特性、制冷负荷以及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制冷压缩机广泛应用于空调、冷柜、冷库等各种制冷设备中。
氟利昂压缩机及压缩冷凝机组说明书安徽科海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安徽·蚌埠目录一、结构、特点、性能和用途 (3)1、特点和用途 (3)2、压缩机结构简介 (3)3、主要技术参数 (4)二、制冷系统概述 (6)1、制冷系统的工作过程 (5)2、制冷剂 (7)3、润滑油 (7)三、安装、使用 (7)1、机组的安装 (7)2、吸、排气截止阀的使用 (8)3、润滑油油压的调节 (8)4、机组的操作 (9)5、添加润滑油 (9)6、放空气 (10)7、吸潮 (10)8、注意事项 (11)9、常见故障分析与补救方法 (11)一、结构、特点、性能和用途1、特点和用途F系列氟利昂压缩机及压缩机组、压缩冷凝组、专供氟利昂制冷剂使用,可作各种小型制冷设备的主机配套。
在国民经济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科学研究等各个部门有极其广泛的作用。
如:化学工业的炼气、炼油、造纸、人造纤维、制药等生产过程的冷却:食品工业中鱼、肉、乳脂、干酪等的冷却冷藏:以及船舶、火车的冷藏运输。
在空调方面如:中心实验室、计量室、机密仪器车间的恒温恒湿,和医院、剧场、餐厅、工厂车间的空气调节。
压缩机和电动机:分油器、控制仪表等均装于同一底座上,组成压缩机组,倘装于冷凝器上,则组成压缩冷凝机组,冷凝器系卧形壳管式,传热性能良好,耗水量小。
压缩机结构紧凑、运转平稳、具有良好的润滑系统,并带有氨气保护装置。
对单级氟利昂R-12压缩机所采用的蒸发温度是-20℃至+10℃,冷凝温度不高于+50℃,R-22时蒸发温度-40~+5℃,冷凝温度不高于+40℃活塞上的压力差均不超过1Mpa。
2、压缩机结构简介F系列氟利昂压缩机有4F70、4F80、2F10、4F10。
它们都是单级、单作用、逆流式压缩机。
二缸成直立式,四缸成V型。
曲轴箱和气缸体用高级铸铁铸成,曲轴采用球墨铸铁制成,两拐互成180 °。
连杆材料为可锻铸铁,断面呈工字型。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专业制冷3班0911020234张海林制冷压缩机是制冷系统中最主要的部件之一,是蒸气式制冷系统的核心和心脏。
制冷压缩机的主要作用如下:●从蒸发器中吸取制冷剂蒸气,以保证蒸发器内一定的蒸发压力。
●提高压力,将低压低温的制冷剂蒸气压缩成为高压高温的过热蒸气,以创造在较高温度(如夏季35℃左右的气温)下冷凝的条件。
●输送并推动制冷剂在系统内流动,完成制冷循环。
由此可见,制冷剂蒸气从低压提高为高压以及汽体的不断流动、输送,都是借助于制冷压缩机的工作来完成的。
制冷压缩机按照提高气体压力的原理不同,分为容积型制冷压缩机和速度型制冷压缩机。
在容积可变的封闭容积中直接压缩制冷剂蒸气,使其体积缩小,从而达到提高压力的目的,这种压缩机成为容积型制冷压缩机。
属于容积型的制冷压缩机主要有往复式(又称为活塞式)、螺杆式、涡旋式、滚动转子式滑片式和旋叶式等形式。
1.往复式制冷压缩机结构特点:采用曲柄连杆机构,是汽车空调早期采用的一种形式。
压缩机的机体由气缸体和曲轴箱组成,汽缸体中装有活塞,曲轴箱中装有曲轴,通过连杆将曲轴和活塞连接起来,在气缸顶部装有吸气阀和排气阀,通过吸气腔和排气腔分别与吸气管和排气管相连。
当曲轴被原动机带动旋转时,通过连杆的传动,活塞在气缸内作上下往复运动,并在吸、排气阀的配合下,完成制冷剂的吸入、压缩和输送。
工作原理:往复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循环分为压缩、排气、膨胀和吸气四个过程。
压缩机通过压缩过程,将制冷剂的压力提高到排气压力;通过排气过程,制冷剂从气缸向排气管输出,进入冷凝器;通过膨胀过程,将制冷剂的压力降低,直至气缸内气体的压力降至吸气腔内气体的压力即将开始吸气过程为止;通过吸气过程,从蒸发器吸入制冷剂。
完成吸气过程后,活塞又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重新开始压缩过程,如此循环往复。
最新技术发展:历史最长,各种型号齐全,广泛被制冷与空调业应用,它进一步再分为半封闭式、全封闭式及开启式。
第三章 制冷压缩机思考题1、 有人说“在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中,蒸发温度越高,压缩机的输入功率则越大”,请问这句话严谨吗?不严谨,压缩机的输入功率P in =P tℎηi ηm ηd ηe=M r ωtℎηi ηm ηd ηe=ηv V ℎv 1ωtℎηi ηm ηd ηe蒸发温度升高,ωtℎ减小,同时吸气比容v 1也减小,因此不能断定压缩机输入功率一定增大。
(书P162,图3-20,轴功率Pe 随蒸发温度的变化有一个峰值) 2、 冷冻用制冷压缩机与空调用制冷压缩机能否互换?为什么?不能互换。
冷冻用制冷压缩机的蒸发温度远低于空调用制冷压缩机的蒸发温度,由压缩机性能曲线知,在冷凝温度和转速一定时,随蒸发温度降低,压缩机制冷量急剧下降(尤其是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故二者不能互换。
3、 何谓压缩机的理论输气量Vh ?为何压缩机的实际输气量Vr 小于理论输气量Vh ?Vr 与哪些因素有关?Vh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理论输气量,也称排量Vh =V g nz60=π240D 2Lnz ,m 3/h 由于压缩机的实际工作过程比较复杂,压缩机的实际输气量永远小于压缩机的理论输气量。
有很多因素影响压缩机的实际输气量V r ,主要有气缸余隙、进排气阀阻力、吸气过程气体被加热的程度和漏气四个方面,因此可认为ηv =Vr V r=λv λp λt λl4、 试分析压缩比π(=pk/p0)对容积式压缩机容积效率ηv 的影响规律。
对于活塞式压缩机,余隙系数、节流系数、预热系数以及气密系数均随排气压力的升高和吸气压力的降低而减小,因此ηv 随π的增大而减小。
详见书P56 (空调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容积效率经验公式见书P60) 5、 制冷压缩机的主要性能参数有哪些?试分析其影响因素。
制冷压缩机性能主要用制冷量和轴功率表示COP=φ0/Pe 影响压缩机性能参数的因素有:1) 压缩机本身的质量:压缩机容积效率ηv ,由e d m i ηηηη⋅⋅⋅决定压缩机的电机输入效率,由e d m i ηηηη⋅⋅⋅决定。
压缩机制冷工作原理压缩机是制冷系统中的重要组件,用于提供制冷循环中所需的压力差。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要概括为:通过压缩低温低压制冷剂,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然后通过传热工质(通常是空气或水)进行热交换,将热量排出系统,从而使制冷剂的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目的。
以下将详细介绍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1. 制冷循环基本原理制冷循环是制冷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常用的制冷循环包括蒸汽压缩循环和吸收循环。
其中,蒸汽压缩循环是应用最广泛的制冷循环,大多数家用冰箱、空调以及商业冷冻设备都采用这种循环。
蒸汽压缩循环由四个基本组件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
这些组件通过输送制冷剂,使其发生相态变化、吸收和释放热量,从而实现制冷。
制冷循环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 1. 压缩: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抽吸入腔体,然后通过机械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因为理想气体的温度与压力成正比,所以通过增加制冷剂的压力可以提高其温度。
2. 冷凝: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汽从压缩机中排出后,会进入冷凝器。
冷凝器通常采用管道或片状换热器,通过与外界的传热工质进行热交换,使制冷剂的温度降低,从而使其转化为高压液体。
3. 膨胀:高压液体通过膨胀阀进入低压区域,由于阀门的突然变窄,压力降低,制冷剂液体蒸发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汽。
此时,制冷剂从液态到气态的相变过程吸收了大量的热量。
4. 蒸发: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的换热器之一,制冷剂蒸汽在蒸发器中与冷负荷(空气或水等)进行热交换。
在这些交换过程中,制冷剂的温度会进一步降低,然后吸热并达到所需的制冷效果。
蒸发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再次进入压缩机,循环往复。
2. 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在制冷系统中,压缩机起到提高制冷剂温度和压力的关键作用。
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常见的压缩机可分为往复式压缩机和旋转式压缩机。
2.1 往复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由活塞、气缸和阀门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吸气过程:活塞向下运动,增大气缸内的体积,形成一个负压区域,制冷剂低温低压蒸汽由进气阀吸入气缸内。
制冷压缩机作用制冷压缩机是一种能够将低温制冷剂的冷却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的设备。
它在制冷循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制冷压缩机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
当制冷剂从蒸发器中进入制冷压缩机时,它以低压低温的状态存在。
制冷压缩机通过旋转运动,将制冷剂吸入到压缩腔中,然后通过活塞的上下运动,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气体。
这样,制冷剂的能量得以提高,为制冷循环提供了必要的热量。
其次,制冷压缩机的作用是增加制冷剂的流速。
在制冷循环中,制冷剂需要通过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等不同的组件流动。
由于制冷剂在蒸发器中需要吸收热量,而在冷凝器中需要释放热量,因此制冷剂的流速对于制冷效果至关重要。
制冷压缩机通过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使得制冷剂在系统中流动更为迅速,提高了制冷循环的效率。
此外,制冷压缩机还能够增加制冷剂和工作介质之间的换热面积。
在真空管制冷中,制冷压缩机通过压缩工作介质,使其成为高温高压气体,在真空管内传热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与制冷剂进行换热。
这样一来,制冷剂与工作介质之间的换热效果更好,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制冷剂的冷却效果。
最后,制冷压缩机还有助于控制制冷系统的温度和压力。
通过调节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参数,如压缩比、冷凝温度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制冷系统的温度和压力。
这对于不同工况下的制冷需求来说十分重要,能够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提供稳定的制冷效果。
总之,制冷压缩机在制冷循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提高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提高了制冷效果;增加制冷剂的流速,提高了制冷循环的效率;增加制冷剂和工作介质之间的换热面积,提高了制冷效果;同时还能够控制制冷系统的温度和压力,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制冷压缩机是制冷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
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制冷压缩机是一种常用的制冷设备,用于将低温热量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
其工作原理基于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的热力循环。
1. 压缩:制冷压缩机中有一个压缩腔,通常由活塞和气缸组成。
工作开始时,活塞往下移动,气缸内的腔体体积增大,气体通过进气阀进入压缩腔。
随后,活塞往上移动,气缸内腔体积减小,气体被压缩并增加了温度和压力。
2. 冷凝: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冷凝器,冷凝器是一个长而细小的管道,内部有冷却管和散热片。
在冷凝器中,气体被冷却,通过释放热量使气体转变为高压液体。
冷却工作通常通过通风或者通过外部空气或冷却介质进行。
3. 膨胀:冷凝之后的高压液体进入膨胀阀,膨胀阀的作用是降低液体的压力。
通过膨胀阀的控制,液体的压力和温度都会下降。
此时,液体流入蒸发器。
4. 蒸发:在蒸发器中,低压液体通过膨胀阀进入,液体的温度低于蒸发器中的环境温度。
因此,液体开始蒸发并从液态变为气态。
蒸发过程吸取周围的热量,使得蒸发器中的温度更低。
气体与外部环境交换热量,吸热而冷却,然后通过排气阀释放到外部。
以上过程是制冷压缩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通过不断循环执行这
些过程,制冷压缩机能够将热量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实现制冷效果。
三种压缩机(往复式、螺杆式、离心式)性能特点、优缺点一、三种常见压缩制冷机介绍1、螺杆式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又称螺杆压缩机。
20世纪50年代,就有喷油螺杆式压缩机应用在制冷装置上,由于其结构简单,易损件少,能在大的压力差或压力比的工况下,排气温度低,对制冷剂中含有大量的润滑油(常称为湿行程)不敏感,有良好的输气量调节性,很快占据了大容量往复式压缩机的使用范围,而且不断地向中等容量范围延伸,广泛地应用在冷冻、冷藏、空调和化工工艺等制冷装置上。
以它为主机的螺杆式热泵从20世纪70年代初便开始用于采暖空调方面,有空气热源型、水热泵型、热回收型、冰蓄冷型等。
在工业方面,为了节能,亦采用螺杆式热泵作热回收。
2、离心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是一种叶片旋转式压缩机(即透平式压缩机)。
在离心式压缩机中,高速旋转的叶轮给予气体的离心力作用,以及在扩压通道中给予气体的扩压作用,使气体压力得到提高。
早期,由于这种压缩机只适于低,中压力、大流量的场合,而不为人们所注意。
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各种大型化工厂,炼油厂的建立,离心式压缩机就成为压缩和输送化工生产中各种气体的关键机器,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随着气体动力学研究的成就使离心压缩机的效率不断提高,又由于高压密封,小流量窄叶轮的加工,多油楔轴承等技术关键的研制成功,解决了离心压缩机向高压力,宽流量范围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使离心式压缩机的应用范围大为扩展,以致在很多场合可取代往复压缩机,而大大地扩大了应用范围。
3、往复活塞压缩机是各类压缩机中发展最早的一种,公元前1500年中国发明的木风箱为往复活塞压缩机的雏型。
18世纪末,英国制成第一台工业用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
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迷宫压缩机,随后又出现各种无油润滑压缩机和隔膜压缩机。
50年代出现的对动型结构使大型往复活塞压缩机的尺寸大为减小,并且实现了单机多用。
活塞式压缩机使用历史悠久,是目前国内用得最多的制压缩机。
由于其压力范围广,能够适应较宽的能量范围,有高速、多缸、能量可调、热效率高、适用于多种工况等优点;其缺点是结构复杂,易损件多,检修周期短,对湿行程敏感,有脉冲振动,运行平稳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