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装置管理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2.17 KB
- 文档页数:3
安全装置与防护器具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安全装置与防护器具的管理,维护企业的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安全装置与防护器具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编制和修改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经企业法律顾问或相关专家审查后正式发布实施。
第四条本制度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管理。
第二章安全装置的管理第五条企业应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配备必要的安全装置,并确保其完好有效。
第六条安全装置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岗前培训和考核。
第七条安全装置的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装置的操作规程,确保安全装置的正常运行。
第八条安全装置的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安全装置的运行情况,并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
第九条出现安全装置故障或失效的情况时,应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生产安全。
第十条对于因安全装置故障或失效导致的事故,相关责任人应负有相应的责任,并依法接受处罚。
第十一条在新设备的选型、设计和采购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安全装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三章防护器具的管理第十二条企业应根据生产过程的需要,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并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第十三条防护器具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防护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岗前培训和考核。
第十四条防护器具的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防护器具的使用情况,并及时更换和修理。
第十五条防护器具的使用人员应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并及时报告防护器具的损坏和失效情况。
第十六条出现防护器具损坏或失效的情况时,应立即更换并进行相应的维修或更换。
第十七条对于因防护器具损坏或失效导致的事故,相关责任人应负有相应的责任,并依法接受处罚。
第十八条防护器具应定期进行检测和鉴定,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第四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修改。
安全装置与防护器具管理制度一、管理与分工1、凡生产中使用的安全装置和附件、安全疏散设施、防尘防毒防暑降温设施等,必须加强维护,保证齐全、灵敏、有效,处于技术完好状态。
2、凡在作业中佩带和使用的保护人体安全的器具,必须经常检验、正确使用,妥善保管。
3、各有关部门分工管理各种安全装置与防护器具。
(1)机械、设备上的安全装置:如压力容器上的安全阀、压力表等,工艺过程中温度、压力、料面超限报警装置和固定灭火装置;在作业过程中佩带和使用的保护人体安全的器具,如过滤式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等,均由生技部门负责管理。
2、属于电气方面的安全保护装置,如各种继电保护装置和避雷装置等均由动力车间负责管理。
(3)各种机动车辆的安全装置,如声笛、喇叭和制动装置等,均由综合部负责管理。
二、维护与检修1、各种设备及其安全装置都要有专人负责,经常巡回检查,维护管理使其完整可靠。
2、安全装置要建立档案,编入设备检修计划按期检修。
3、各种安全装置要按其有关规程定期进行专业检查和校验。
4、安全装置不准随意拆除、挪用或废置不用,若确有必要申请拆除须经公司领导批准方可进行。
5、安全装置必须经有关技术部门进行技术鉴定。
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安全装置除专责维护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准乱动。
安全装置与防护器具管理制度(2)是指为保障工作场所人员的安全,规范安全装置及防护器具的使用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安全装置和防护器具的有效运行、正确使用和合理维护,以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管理制度的要点:1. 安全装置和防护器具的选择和配置: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工艺过程的要求,选择并配备适当的安全装置和防护器具。
安全装置可以包括警示标志、紧急停止装置、保护设备等;防护器具可以包括安全帽、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2. 使用说明和培训:为工作人员提供使用安全装置和防护器具的说明和培训,确保他们正确使用,并了解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规程。
设备安全装置管理制度范文设备安全是企事业单位运行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保障生产效率和员工安全至关重要。
而设备安全装置的管理则是确保设备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为了规范设备安全装置的管理,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设备安全装置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责任和义务、管理措施等方面,对设备安全装置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规范。
一、目的设备安全装置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确保设备运行时安全装置的完善和有效运行,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同时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所有的设备(包括生产设备、办公设备等)的安全装置管理,涉及设备安全装置的选用、检修、维护和更新等方面。
三、责任和义务1. 设备部门负责人设备部门负责人是设备安全装置的主要责任人,他有权对设备安全装置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负责设备安全装置的选用、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安全装置的运行状态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2. 设备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安排设备安全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并及时对设备安全装置的功能进行检查和测试,保证设备安全装置的正常运行。
3. 设备操作人员设备操作人员是设备安全装置的使用者,他们应按照相关规定正确使用设备安全装置,确保设备运行时安全装置的有效性。
如果发现安全装置存在问题,应立即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4. 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设备安全装置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并组织设备安全培训,提高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四、管理措施1. 安全装置选用设备安全装置的选用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相关规定。
在设备采购时,应首先考虑安全装置的功能和可靠性,并确认该装置是否符合设备的操作需求。
2. 定期检修和维护设备安全装置的检修和维护是确保安全装置正常运行的关键。
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检修和维护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工作。
安全防护装置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安全防护装置的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拥有安全防护装置的生产设施。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和维护,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四条安全防护装置是指用于保护生产设施和操作人员安全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报警器、警示灯、安全门等。
第五条本单位应根据生产设施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
第六条本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防护装置管理人员,负责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维护和管理。
第七条本单位应建立安全防护装置使用和维护的记录,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二章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第八条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审慎选择合适的装置并正确安装。
第九条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装置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
第十条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人员应按照装置的使用手册操作,不得私自修改或停用装置。
第十一条安全防护装置应保持正常运行状态,使用人员应随时注意装置的工作状态。
第十二条发现安全防护装置发生故障或异常时,使用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维修和处理。
第十三条安全防护装置的测试和维修应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不得随意委托或私自操作。
第十四条安全防护装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三章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第十五条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应定期进行,确保装置的正常运行。
第十六条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工作。
第十七条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人员应定期检查装置的工作状态、清理灰尘和杂物,并进行必要的维修。
第十八条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人员应建立健全的维护记录,详细记录维护的时间、内容和结果。
第十九条安全防护装置的维修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维修的质量和效果。
第四章安全防护装置的管理第二十条安全防护装置管理人员应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负责对装置的使用和维护进行管理。
设备安全装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设备安全装置正常运行,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涉及安全装置管理的所有设备及相关人员。
第三条定义1. 设备安全装置:指为了保证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而设置的一种安全措施或设备。
2. 设备管理人员:指对设备进行安全管理的相关人员,包括设备操作人员、设备维护人员等。
3. 设备管理责任人:指设备管理岗位的主管人员。
4. 设备安全检查:指定期对设备的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包括定期巡检和日常检查。
5. 设备安全事故:指设备运行过程中因安全装置失效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事故。
第二章设备安全装置管理要求第四条设备安全装置的设置与完善1. 设备安全装置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
2. 设备安全装置的完善应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确保其功能正常可靠。
第五条设备安全装置的使用与管理1. 设备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使用手册或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安全装置。
2. 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定期对设备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功能正常可靠。
3. 设备管理人员在发现设备安全装置存在异常或故障时,必须及时报告设备管理责任人,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第六条设备安全检查1. 设备管理人员必须按照规定进行设备安全检查,包括定期巡检和日常检查。
2. 设备管理人员在设备安全检查中发现设备安全装置异常或故障时,必须及时报告设备管理责任人,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第三章设备安全事故处理第七条设备安全事故的报告与处理1. 设备管理人员在发生设备安全事故后,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并立即报告设备管理责任人。
2. 设备管理责任人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事故抢修,并按照事故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第八条设备安全事故的调查与分析1. 设备管理责任人应组织专业人员对设备安全事故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事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 设备管理责任人应将设备安全事故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报告上级部门,并根据调查与分析结果进行改进措施的落实。
安全防护装置管理制度第一条凡是新制造、新购置的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并经生产技术部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条在用设备,在日常检修、中修和大修设备的同时,在检修单上必须明确规定检修安全防护装置,车间领导和维修人员对本车间设备安全装置做到底数清,随时发现损坏应及时安排检修,并做好记录,包括:1.各种泵类联轴器应装护板。
2.各种传动带、轮处应安装防护罩或遮拦。
3.直梯、斜梯、平面应符合有关要求,各种接梯操作台安全防护栏杆不得低于110厘米,竖立杆间距不得大于20厘米。
4.升降机各层机械连锁护栏、托杠、限位器等。
5.移动和季节排风扇和伸手部位能接触到的各类轴流排风扇或电扇应装置防护网或焊接隔离格、条、护罩。
6.各种防护网、罩、栏应安装牢固,便于检修。
第三条生产作业人员在使用设备前要检查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发现防护罩有问题要及时通知车间、部门和有关人员进行检修。
第四条安全防护装置未经生产维修部同意,不得任意拆除或拆改。
凡在各级巡视中发现私自拆除或随意损坏者,对责任者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并责令部门重新装好,对当事人进行100—____元罚款,造成事故或险造事故者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并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安全防护装置管理制度(2)是一套组织、管理和监督公司安全防护装置使用的规范和流程。
该制度旨在确保公司的安全防护装置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使用,以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是一个安全防护装置管理制度的常见内容:1.责任分工:明确安全防护装置的管理责任,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清晰。
2.装置选型:根据公司的具体需求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合适的安全防护装置,并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3.采购和安装:建立采购管理程序,确保采购到的安全防护装置符合要求,并有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和调试。
4.维护和保养:建立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的计划,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状态。
5.操作和使用:制定安全防护装置的操作和使用规程,包括正确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等。
一、总则为了规范和强化装置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人身安全和装置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装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的装置设备管理工作。
三、安全管理责任1、装置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装置安全管理制度,并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2、装置设备使用人员要严格遵守管理制度,严格要求自己,确保人身安全和装置设备的正常运行。
3、各级领导要加强对装置安全管理工作的管理和督促,并定期进行检查。
四、安全操作规程1、装置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相关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证书。
2、装置设备使用人员必须全程佩戴相关的防护装备。
3、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装置设备的使用手册进行操作,并严禁擅自改变操作流程。
4、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停机,并向上级领导报告。
5、使用结束后,要做好设备的保养和清洁工作,确保设备的完好。
五、装置设备维护保养1、定期对装置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设备保养工作要由专业人员进行,保证维护保养工作的质量。
3、保养工作要做好记录,并根据记录及时进行维护保养。
六、安全防范措施1、加强对装置设备使用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建立健全安全防范机制,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和应急处置演练。
3、安全防范工作要与其他管理工作结合,形成合力。
1、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立即停机,并进行必要的处置和救援。
2、将事故情况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并进行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
3、针对事故原因,及时采取改进措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八、监督检查1、每月定期对装置设备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2、每季度对装置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向上级领导报告。
九、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如有违反,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以上就是装置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遵守并严格执行,确保装置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同时也希望各级领导能够加强对装置安全管理工作的管理和督促,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为公司的发展和员工的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安全防护装置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安全防护装置管理的监管,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装置的管理。
第三条安全防护装置是指为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而设置的各种设备和装置,包括但不限于防护栏杆、警示标识、消防设施等。
第四条公司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安全防护装置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作。
第五条全体员工都有安全防护装置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应积极配合管理人员的工作。
第六条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章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和维护第七条公司应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安全要求,合理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并制定相应的规定和标准。
第八条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应牢固可靠,达到相应的防护效果,不得存在任何安全隐患。
第九条公司应定期对安全防护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作。
员,并采取临时措施确保安全。
第十一条公司应组织定期的安全防护装置改造和更新,提高其功能和性能。
第三章安全防护装置管理人员的职责第十二条专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安全防护装置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专职人员应负责制定安全防护装置的管理计划和工作方案,及时协调相关部门配合工作。
第十四条专职人员应定期对安全防护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十五条专职人员应及时处理安全防护装置的损坏和失效问题,并上报公司领导。
第十六条专职人员应组织员工进行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培训,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测试。
第十七条专职人员应定期对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进行宣传和教育。
第十八条专职人员应及时处理员工对安全防护装置管理方面的投诉和建议。
第四章员工的责任与义务第十九条全体员工都有安全防护装置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应遵守公司的相关规定和制度。
第二十条员工应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不得用于非法用途或进行违规行为。
职人员,并遵守其指示采取相应的措施。
安全装置管理制度1、目的:建立安全装置的维护、管理分工程序、确保有效使用。
2、范围:适用于安全装置的使用部门。
3、责任者:生产部、安全保卫科。
4、程序:1) 配置在生产设备上,起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作用的所有附属装置(如防护罩、安全阀、限位器、联锁装置和报警器等),总称为安全保护装置,必须加强维护,保证灵敏好用。
2) 安全装置的维护管理:a) 各种安全装置要有专人负责管理,经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并落实到人。
b) 各种安全装置要建立档案纳入设备检修计划,定期检修。
c) 各类安全装置的主管部门要按有关规程,对主管的安全装置定期进行专业检查和校验,并将检查、校验情况载入档案。
d) 安全装置不准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检修完毕后必须立即复原。
3) 管理分工:a) 凡机械、设备上的安全装置(如压力容器上的安全阀、压力表,各种机械上的负荷、行程限制器等装置)均由设备部门负责管理。
b) 凡属电气方面的安全保护装置(如各种继电保护装置和避雷装置等)均由电气部门负责管理。
c) 凡属工艺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液面超限报警装置和安全联锁装置,均由仪表部门负责管理。
d) 凡生产区域中的火灾报警装置、自动灭火装置和其它固定灭火装置,均由防火部门负责管理。
e) 凡在作业过程中佩带和使用的保护人体安全的用品和器具,均由安全技术部负责管理。
安全装置管理制度(2)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保障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对安全装置的使用、维护和管理所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安全装置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装置的使用规定:明确各类安全装置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使用要求,确保员工正确使用安全装置,防范事故风险。
2. 安全装置的维护和保养规定:规定安全装置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要求,包括定期检查、清洁、润滑等,确保安全装置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3. 安全装置的检修和维修规定:规定安全装置检修和维修的程序和要求,明确负责人员和操作流程,确保安全装置维修过程中的安全。
安全设施、装置安全管理制度
是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旨在确保安全设施和装置的正常运行,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并及时进行应急处理。
具体的安全设施、装置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安全设施、装置的设立和改造管理:明确安全设施、装置的需求和设置标准,制定设施、装置改造申请、审批和验收程序。
2. 设备维护和检修管理:规定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要求和周期,确定设备检修计划和方法,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
3. 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标识管理:规定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和使用要求,确保设施、装置周边的安全环境。
4. 应急团队和预案管理:确定应急救援团队的组成和任务,制定应急预案和演练计划,提高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
5. 设备操作和管理培训: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6. 安全监测和报警管理:建立安全设施、装置的监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和安全隐患,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7. 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定期进行设备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8. 事故调查和处理:建立事故调查和处理机制,对设备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内容,具体的安全设施、装置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完善。
安全装置(附件)管理制度
1. 为了规范公司安全装置(附件)的管理,保证安全装置(附件)的有效性,确保作业人员和运行设备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安全装置(附件)的安全管理。
3. 安全装置(附件)实行安全监督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
在用的安全装置(如压力容器上的安全阀、压力表,各种机械的负荷、行程限制器等装置)由空分车间负责管理和维护保养。
电气方面的安全保护装置(如各种继电保护装置和避雷装置等)由公司特聘的船厂维修电工负责管理和维护保养。
工艺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液面等显示装置、超限报警装置和安全联锁装置,由安全经理负责管理,生产经理和使用部门负责维护保养。
消防设施设备由办公室负责管理,各使用部门维护保养。
办公室负责对安全装置(附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
凡在作业过程中佩带和使用的保护人体安全的用品和器具,均由生产经理负责管理。
4.基本要求
各种安全装置要有专人负责管理,经常检查和维护保养。
各种安全装置要建立档案。
各类安全装置的检修要纳入设备检修计划,定期检修,并留有记录。
各类安全装置的主管部门要按有关规程,对主管的安全装置定期进行专业检查和校验,并将检查、校验情况载入档案。
安全装置不准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修拆除的,检修完毕
必须立即复原。
5安全装置(附件)管理
安全阀必须校验合格并打上铅封后,才能安装。
安装时,不能损坏铅封,如有损坏应重新校验。
使用中的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拆卸进行校验有困难时,应采用现场校验(在线校验)。
安全阀校验合格证由办公室归档,各使用部门在安全阀台帐中做好相应记录。
安全阀出厂校验前,各使用部门应在安全阀上做好标识,以免发生错乱。
生产设备部应对安全阀的检查、检修和备件计划进行统一管理,并负责组织对安全阀进行定期校验。
设备的安全阀,未经生产设备部同意,不得擅自更换或拆除。
岗位操作工应每天对所负责设备上的安全阀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包括:a安全阀的铅封是否完好;
b安全阀的弹簧中是否卡有杂物;
c安全阀的调整螺丝是否松动;
d安全阀是否泄漏,出口是否堵塞;
e安全阀弹簧及其它部件是否完好。
如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无法处理的,立即向生产经理报告。
压力表管理
压力表的校验和维护应符合国家计量部门的有关规定。
压力表安装前
应进行校验,在刻度盘上应划出指示最高工作压力的红线,注明下次校验日期,压力表校验后应加铅封。
压力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停止使用并更换
a.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不能回到限止钉处;无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距零位的数值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
b.表盘封面玻璃破裂或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c.封印损坏或超过检验有效期限。
d.表内弹簧管泄漏或压力表指针松动。
e.指针断裂或外壳腐蚀严重。
f.其它影响压力表准确指标的缺陷。
液面计管理
压力容器运行操作人员,应加强对液面计的维护管理,保持完好和清晰。
使用部门应对液面计实行定期检查,可根据运行实际情况,规定检查周期,但不应超过压力容器内外部检验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