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兴趣班(2)
- 格式:doc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4
2013年秋华英学校素质测评物理试题2(分数:80分 时间:70分钟)一、选择(每题3分,共33分)1.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家庭电路电压高于对人体安全的电压 B .电灯与控制它的开关是并联的 C .电能表是测量家庭中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D .电路中的总功率越大,电流就越大 2.同学们在学习了电压知识后,对电压有各自不同的认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 A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B 、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 C 、电路中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 D 、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3.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开关闭合后,V 1和V 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可能L1开路 B.可能L2短路C.可能 V 1和V 2所选量程不同,L1短路 D.可能 V 1和V 2所选量程不同,电路各处完好 4.小刚用图中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 、B 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 A .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C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D .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S 闭合,滑片P 向左滑动时,各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 .A 1表读数不变、A 2表读数变小、V 表读数变小B .A 1表读数变大、A 2表读数变大、V 表读数不变C .A 1表读数变小、A 2表读数变大、V 表读数变大D .A 1表读数不变、A 2表读数变大、V 表读数不变 6.根据欧姆定律公式R UI =,可变形得到IU R =。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图甲图乙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C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7.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导体a 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a 的电阻大于导体b 的电阻C .当在导体b 的两端加上1V 的电压时,通过导体b 的电流为0.1AD .将a 、b 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V 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8.现有两个阻值不等的未知电阻R 1和R 2,为了分辨它们阻值的大小,几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图中小灯泡规格相同),其中不可行...的是( )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s 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灯泡亮度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大B .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大C .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小D .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大10.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依靠飞轮惯性来完成的是( ) A .只有吸气和压缩两个冲程 B .只有压缩和排气两个冲程 C .只有排气和吸气两个冲程 D .有吸气、压缩和排气三个冲程11.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某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对市场上的电线产品进行抽查,发现有一个品牌电线中的铜芯直径明显比电线规格上标定的直径要小,引起电阻偏大。
物理实验兴趣班课后反思与总结在这个物理实验兴趣班里,真是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每次实验都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尤其是当我看到那些原本只能在课本上见到的现象,真的感觉像是亲手抓住了知识的脉搏。
哎呀,说实话,刚开始我还挺紧张的,心里想着,物理这玩意儿能不能学得好啊?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心里的小鹿慢慢安静下来,毕竟我们有老师这个大后盾。
他总是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把复杂的东西解释得透彻,每当我有疑问时,他总会耐心解答,简直是我们的“物理救星”!我们做的实验五花八门,什么浮力、光的折射,还有电流的那些小把戏,真的是应有尽有。
每当我把那些小小的器材摆弄到一起,心里就像放了一场烟火,期待着能看到什么奇迹。
那次做浮力实验的时候,我把一个橡皮鸭子放进水里,心里想着这家伙会不会沉下去。
结果鸭子就漂了起来,嘿嘿,感觉像是赢了彩票一样,整个小组都笑成了一团。
大家欢呼,那个瞬间简直让人感觉自己是科学家,太酷了!不过,有时候也有点小尴尬。
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做电流实验,结果我把线路搞错了,灯竟然没有亮。
我心里一紧,以为自己完蛋了,老师却笑着走过来,像是在说“没事,大家都会犯错”。
我当时想,哎,看来犯错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啊。
老师还教我们如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后来我重新接线的时候,心里也有了底气,果然灯亮了,简直像是魔法一样!每次实验结束后,我们都会坐在一起讨论,感觉像是一场小型的科学大会。
大家各抒己见,有的人兴奋地分享自己的发现,有的人则幽默地讲述实验中的糗事。
那种氛围,真的是热火朝天。
感觉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探索世界,科学变得不再那么遥不可及,反而变得亲切无比。
有时候我们还会互相调侃,像是“小实验家”们聚在一起,谈论自己的“小成就”,气氛轻松得就像是在喝茶聊天。
实验也不是一帆风顺。
有些实验真的是让人抓狂,像是那次光的折射实验,明明按照步骤来做,可结果就是和预期不一样。
大家一头雾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老师带着我们一步步分析,发现原来是我们在测量的时候不够仔细。
八年级初中物理兴趣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传播特点,掌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特点2.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3. 实验探究光的传播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光的传播现象,如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2. 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光的传播现象,激发对光的传播的兴趣。
二、光的传播特点(10分钟)1. 教师讲解光的传播特点,强调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学生通过教材插图或实物演示,理解光的传播特点。
三、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引导学生从光的波动性角度理解。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四、实验探究光的传播(15分钟)1. 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2. 学生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光的传播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光的传播特点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反思对光的传播的理解。
六、拓展与应用(5分钟)1.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光的传播现象。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光的传播特点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科学素养的提升。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注重实验的安全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湖北省2023年中考备考物理一轮复习物态变化练习题一、单选题1.(2022·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双减”之后,荆州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
某学校开办了“厨艺”兴趣班,学生煮菜后提起锅盖,发现水从锅盖上流下,锅盖上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固后汽化C.先熔化后液化D.先汽化后液化2.(2022·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吃雪糕解暑,雪糕在口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汽化C.液化D.凝固3.(2022·湖北十堰·统考中考真题)中华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流泪”是熔化现象B.“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4.(2022·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妈妈对你说,今天降温了,看看墙上挂的寒暑表,自己选择合适的衣服。
如图所示,关于该寒暑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寒暑表的量程是﹣50~50℃B.寒暑表的分度值是0.1℃C.寒暑表的示数是21℃D.寒暑表的示数是39℃5.(2022·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喝上一杯由妈妈自制的热乎乎的奶茶,你戴的眼镜镜片变模糊了。
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奶茶中的水先汽化,后在镜片上液化成小水珠B.空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C.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的过程要吸收热量D.水蒸气凝华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6.(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下列关于这首唐诗中蕴含着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乌鸦的啼叫声频率低于20HzB.霜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C.月亮落下的参照物是江边的枫树D.钟声传到客船的速度是340km/h7.(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下列现象中与汽化有关的是()A.战士口中呼出的“白气”B.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C.用久了的白炽灯钨丝变细D.游泳上岸的人感到冷8.(2022·湖北黄冈·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自然现象由液化形成的是()A.河面的冰B.地上的霜C.山上的雪D.山间的雾9.(2022·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固的是()A.湖水结冰B.叶尖上形成露珠C.冰雪消融D.草叶上形成白霜10.(2021·湖北十堰·统考中考真题)今年十堰市部分区域气温高达36℃,小明在教室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教室内的气温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11.(2021·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学科素养。
学科兴趣班物理学科测试题-----物态变化 姓名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 班级1、有甲、乙、丙三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一支不准确,将甲放在空气中,乙放在密闭的酒精瓶中,将丙放在开口的酒精瓶中,过一段时间,三支温度计的示数都是22℃,则( )A.甲不准确B.乙不准确C.丙不准确D.不能判定哪支不准确2、文娱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烟雾是( ) A.向舞台喷射真实的烟雾 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成的“雾”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的“雾”3、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 .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C .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D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所有的气体都可以液化B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一定不变C .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D .夏天扇电风扇,人觉得凉快,是因为电风扇使人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5、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上粘着“白粉”,剥去纸后冰棒就冒出“白雾”.若把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就会“出汗”,放在嘴里变成“糖水”,这四种物态变化依次是( ). A .凝固、液化、液化、熔化 B .凝固、汽化、液化、熔化C .凝华、汽化、液化、熔化 D .凝华、液化、液化、熔化 6、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
物理教师岗位职责是什么物理教师岗位职责是什么物理教师,顾名思义就是教授物理课的老师,那么大家知道物理教师的具体岗位职责以及物理教师工作要求有哪些吗?来看看店铺整理的物理教师岗位职责介绍吧。
物理教师岗位职责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学校工作安排,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主动承担教育教学工作。
2、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做好角色转变。
加强师德修养,关心护学生身心健康,自觉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3、承担物理课程(或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认真完成教学任务。
4、认真钻研大纲、新课程标准,把握我校学生实际,制定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并认真执行,期末写出专项总结。
5、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我校教学常规的各项要求,认真备课,写出符合要求的教案,做到常写常新,逐步形成有自己个性化教案,及时布置作业,且全批全改。
6、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创造条件按质按量做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课堂教学要做到目的明确、讲解准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指导学法、讲练结合、合理组织、师生互助,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教学常规。
7、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8、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9、发展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10、帮助学生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
11、要具备较强的演示实验、改进试验的能力,开学初提前做出学期实验计划,演示实验提前3天、分组实验提前1周开出通知单给实验员提前准备,提高实验成效。
物理兴趣班活动方案
1. 活动目标
-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 加深学生对物理原理和概念的理解
-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探究能力
- 促进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2. 活动内容
- 物理实验演示
通过有趣的实验演示,引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 物理知识讲解
针对一些重点难点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概念。
- 实践操作环节
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体会物理原理,培养动手能力。
- 小组讨论与分享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探究,鼓励相互交流,锻炼表达能力。
3. 活动形式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个人实践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 教师讲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
4. 活动时间安排
- 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
- 前30分钟:物理实验演示
- 后60分钟:知识讲解、实践操作、小组讨论
- 最后30分钟:小组分享与总结
5. 活动评价
-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参与度、合作态度等
- 结果评价:实验报告、作业等
- 综合评价:兴趣、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提升
以上是一个物理兴趣班活动方案的大致框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旨在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第 1 页 共 4 页上海市物理业余学校A9A\10班(密度、压强、浮力)补充训练(1)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实心铝块,(ρ铝=2.7g/cm 3) B 、C 的 体积均为10cm 3,当B 浸没在水中时,木块A 恰能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匀速运动。
若用铝块D 替换C ,使A 在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则D 的质量 应为:(铝块B 始终在水中,水与B 之间的摩擦及滑轮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A .7gB .10gC .17gD .27g2. 如图所示,一个两端开口的弯管形容器, 从粗端向容器中灌水,在细端用一个横截面是0.01m 2质量为1kg 的活塞堵住,活塞可在细管中无摩擦的滑动。
当H=30cm ,h=lOcm 时,在活塞上放置一个质量是lkg 的砝码,活塞静止。
由此可知 ( )A.水对活塞的压强等于砝码对活塞的压强B.水对活塞的压力大小等于砝码所受重力的2倍C.砝码对活塞的压强相当于20cm 深的水产生的压强D.撤去砝码,当两侧液面相平时,活塞再次静止3. 如图是小林同学利用U 形压强计改装成的测液体密度的密度计。
A 为固定支架,其作用是保证橡皮膜在不同的液体中深度均为5㎝。
U 形管盛水,其右管标有刻度值,为了便于读数,在U 形管右管有一个指示液面位置(刻度值)的质量为1g 的实心红色浮标,刚好有一半体积浸没在水中。
未测量时, U 形管水面刚好与a 相平,读数时,读取浮标所对的刻度值即可。
当橡皮膜放入某液体中,浮标指示在b 处,ab 之间的距离为2cm ,g 取10 N/kg ,则( )A .浮标所受浮力是1NB .浮标的体积为1cm3 C .b 处指示的刻度值为0.8 g/cm 3D .浮标的密度与该液体的密度之比为2:54. 已知两个实心圆柱体A 、B 的底面积之比为1∶3,高度之比为2∶3,构成A 、B 两个圆柱体物质的密度分别为ρA 和ρB .将B 放在水平地面上,A 叠放在B 上面(如图甲所示),B 对地面的压强为p 1.若把B 叠放在A 上面(如图乙所示),B 对A 的压强为p 2.若p 1∶p 2=1∶2,则ρA ∶ρB 为( )A .3∶2B .9∶4 C.2∶5 D.1∶35.一个如图5所示,有一个梯形物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物体与容器底不紧密接触),液体的密度为ρ,深度为H ,物体高度为h ,体积为V ,较大的下底面面积为S /,较小的上底面面积为S //,容器的底面面积为S ,则该物体受到水向下的压力F 是( ) A .ρg (H S /—V ) B .ρgV —ρghS / C .ρghS /—ρgV D .ρg (H —h )S// 6. 如图所示,柱形容器的地面积为500cm 2,重为5N 的木块A 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 ,若绳子突然断了,待木块再次静止时,容器中的水面将下降( )A .0.6×10-2m B. 0.4×10-2mC. 1.6×10-2mD.1.0×10-2m7. 用密度为ρ的金属制成质量相等的金属盒和实心金属球各一个,若把球放在盒内密封后,可悬浮在水中,如图6甲所示;若把球和盒用细线相连,放在水里静止后,盒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细线对球的拉力是2N ,如图6乙所示。
学以致用争先进,服务群众当先锋——记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物理与电信工程、生命科学学院200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觅真知”。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重要载体,也为在大学生中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供了契机。
为了配合我省“三走进三了解三提高”主题实践活动,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暑期社会实践作为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在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组织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2005年7月下旬,由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物理与电信工程、生命科学学院的10名学生党员、12名入党积极分子以及12名主要学生干部组成的“三下乡”服务队结合三个学院的实际,共同认真组织了为期11天的以“发挥专业特色,服务山区,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的地点为广东省英德市黄花镇。
黄花镇位于粤北贫困山区,由于地处山区,地势较为偏僻,改革开放以后,生活水平虽有所提高,但对比起广东省其他地区,经济却较为落后。
2005年7月20日至7月30日,服务队坚持“充分发挥专业特色,真诚服务群众”的原则,以促进学院和英德市黄花镇的共同发展为目标,开展了支教助教、专业特色服务、调研宣传、联欢晚会,赠书赠药等一系列活动,成效显著,顺利实现了各项预期目的,为今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现将活动总结如下: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个学院通力合作,精心做好准备工作。
1.制定实践方案,逐一落实方案的各项工作。
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在即将面临期末考的时间里,克服重重困难,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多种途径与黄花镇政府取得联系,并不断修改我们的下乡计划,数易其稿,最终制定出一份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案,并按照方案认真筹备各项工作。
本次活动地点选取在计算机学院团委书记林伟涛老师和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原03级辅导员张建锋老师“十百千万工程”挂职点,因此除了可以积极配合开展“十百千万工程”,同时也为活动开展上的沟通与联系创造了条件。
科学兴趣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包括观察、提问、假设、实验和结论。
2. 学生能掌握本章节所涉及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如物质的性质、能量转换等。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科学仪器和实验设备进行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有效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科学探究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会尊重事实,养成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
3. 学生能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的是科学兴趣班的学生,他们通常对科学有较高的兴趣和热情。
课程性质为拓展性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并在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中,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围绕“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主题展开,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如下安排:1. 教学内容概述:-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以及能量转换。
2. 教学大纲:- 第一节:物质的物理性质(1课时)- 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等特性。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物质的化学性质(1课时)- 物质的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物质的化学性质》- 第三节:物质的变化与能量转换(2课时)-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 能量转换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物质的变化与能量》3. 教学内容进度安排:- 第一节:物质的物理性质(1课时)- 第二节:物质的化学性质(1课时)- 第三节:物质的变化与能量转换(分2课时进行)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 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讲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物理兴趣班(2)
1、关于对楞次定律的理解,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要使它的磁场阻碍原来的磁通量的变化
B .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总是跟原磁场方向相同
C .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总是跟原磁砀方向相反
D .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可以跟原磁场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
2.一矩形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并位于线圈平面内的固定轴转动,线圈内的感应电动势e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 1时刻通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为零
B .t 2时刻通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最大
C .t 4时刻通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的变化率的绝对值最大
D .每当感应电动势e 变换方向时,通过线圈平面的磁
通量的绝对值都为最大
3.一交流电压的图象如图所示,将该交流电压加在一
阻值为22Ω的电阻两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电阻消耗的功率为1100W
B .该交流电压的瞬时值表达 式为π100sin 2110=u t (V )
C .并联在该电阻两端的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2110V
D .流过电阻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50次
4、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如图5-5-3所示,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200 V ,输电线总电阻为r ,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1、n2,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3、n4(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要使额定电压为220 V 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则
A .3214
n n n n < B .
3214n n n n > C .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等于
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
D .升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大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 0
1102-11020.010.02t/s u/V
5、 (8分)如图所示,PQNM是由粗裸导线连接两个定值电阻组合成的闭合矩形导体框,水平放置,金属棒ab与PQ、MN垂直,并接触良好。
整
个装置放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强度B=0.4T。
已知ab
有效长度为l=0.5m,电阻R
1=2Ω,R
2
=4Ω,其余电阻均忽略不
计,若使ab以v=5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作用于ab的外力
大小为多少?R
1
上消耗的电热功率为多大?(不计摩擦)
6.小型水利发电站的发电机输出功率为24.5 kW,输出电压为350 V,
输电线总电阻为4 Ω,为了使输电线损耗功率为发电机输出功率的5%,需在发电机处设升压变压器,用户所需电压为220 V,所以在用户处需安装降压变压器.输电电路图如图5-5-6所示,求:
(1)输电线上的电流.(2)升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3)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
图5-5-6
物理兴趣班(2)
1.AD
2.CD
3.B 4、 B D
5、(8分)解:ab 棒向右运动产生的电动势为: E=BLV=0.4×0.5×5V=1V (1分) 电路的总电阻为: R=221R R R R +=4242+⨯=3
4Ω (1分) 通过ab 棒的电流为:
I =E/R =0.75A (1分) 作用于ab 棒的外力为:
F =BIL=0.15N (2分) 1R 消耗的电功率为:
1P =E 2
/R 1=0.5W (3分) 6、解析:(1)输电线上功率损失: P =5%P 1=5%×24.5 kW =1225 W ,又因为ΔP =I 22R 线,所以,输电线上的电流为: I 2=ΔP R 线=12254A =17.5 A.
(2)升压变压器原线圈上的电流 I 1=P 1/U 1=24.5 kW/(350 V)=70 A , 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
n 1∶n 2=I 2∶I 1=17.5∶70=1∶4. (3)输电线上电压损失:ΔU =I 2R 线=U 2-U 3, 降压变压器输入电压:
U 3=U 2-ΔU =n 2n 1
U 1-I 2R 线=(4×350-17.5×4)V =1330 V . 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
n 3∶n 4=U 3∶U 用=1330∶220=133∶22. 答案:(1)17.5 A (2)1∶4
(3)1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