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11
2019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名篇名句默写(8分)1、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2、,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3、一去紫台连朔漠,。
(杜甫《咏怀古迹》)4、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5、,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6、剑阁峥嵘而崔嵬,,。
(李白《蜀道难》)7、子曰:“ ,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二、诗歌鉴赏(12分)8、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双调·沉醉东风·渔夫【元】白朴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
虽无那刎颈交,却有几个忘机友。
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白朴,一生悠游不仕。
(1)诗人通过对渔夫形象的刻画,寄寓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3分)答:(2)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答: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该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 首联、颔联主要借助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概括。
(3分)答:(2) 颈联主要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分)答:三、文学名著(10分)10、填空。
(5分)(1)第五回,写贾宝玉神游,与全书第一回中出现的有关“石头”和“灵河岸边”的神话联系起来,并通过贾宝玉看到的“判词”,听到的“仙曲”,预示了《红楼梦》中众多女性的命运,即所谓“千红一窟(哭)”“ (悲)”。
(2)从第六回开始,以一进荣国府为契机,全面展开了《红楼梦》的故事。
主要内容是之死和省亲。
这两大事件,都发生在全书开卷不久,以惊人的豪华排场来表现当时的贾府正处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兴盛时期。
11、简答题(5分,任选一题)(1)请简述木石前盟的故事。
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儒,柔也”。
一个“柔”字,切中要义,味道全出。
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在一档节目中就特地提到了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
她由“儒”字的“柔”这一本义出发,加以阐释,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多维度地彰显出来了。
“儒”字中含一个“需”字,“需”有“等待”之义。
孔子就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孔子这里说的其实就是“需”的意思,它体现的显然是一种等待的姿态。
华裔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在描述一位华侨时说:“他是个中国人,有极好的耐心,能等待和忍耐。
”这的确典型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品性。
韩素音在参观走访了中国内地之后,曾经感慨道:“我在这里重新发现了中国的弹性——它所固有的柔顺性,这使它不受外界危机的影响,同时也使它克服一次又一次动乱。
”因此,我们虽说“儒者柔也”,但并不是说柔就是软弱无力,就是废弃一切作为。
老子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但是“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正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所在。
俗话说“水滴石穿”,就是“以柔克刚”的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其实,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
柔是“水”最为突出的特性。
在中国文化中,以水喻道是有其古老传统的。
譬如,老子说“上善若水”,他还说“弱者道之用”,此所谓“弱者”指的就是水的柔弱。
他又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从不争夺,水中因此蕴含着大道理。
管子就认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知道,水是不定形的,它被放进怎样的容器中就成为什么样子的形状,但正是因为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形状,所以才能变成一切可能的形状,这正是“道”的品格。
更为重要的是,它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透露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格。
以水来比喻道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意义是双关的:一方面确立了存在论的基本意象,让人们能够由此及彼地去领会“道”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又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借助于水的“至柔”的性格来凸显道德的品性。
江苏省启东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语文文字运用(24分)1.在下面各句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战士们毫不畏惧,怀着__的决心,英勇地冲向敌人。
②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我们照旧要研讨经典。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由于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照旧__,照旧有旺盛的生命力。
③不难发觉,有的部门往往__,有的人往往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些地方早该减员裁官,可多年来雷声大,雨点小,从没动过真格的。
A.破釜沉舟牢不行破无所事事B.孤注一掷颠扑不破人浮于事C.破釜沉舟颠扑不破人浮于事D.孤注一掷牢不行破无所事事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A.我们的祖先制造了绚烂的陶瓷文明,几千年的文明史蕴含着陶瓷进展一每天日臻完善的过程。
B.近年来,生态爱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进展与林地爱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C.媒体做电商,要借鉴和吸取电商行业进展的先进成果,走有自己特色的“媒体电商”之路,而不是照搬互联网模式,否则可能会水土不服。
D.央视的《中华好诗词》以高雅的立意、精致的设计、轻松的形式,将中华诗词艺术与电视媒体奇妙结合起来,满足了电视观众对传统文化多样性的需求。
3.下列诗句与“疏松影落空坛静”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曲径通幽芳草香 B.细草香闲小洞幽C.锦屏春短碧纱暗 D.晚凉天净月华开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无论岁月怎么发黄,那不染尘埃的情感,终会在记忆发黄的纸页上留有痕迹②虽然书信正在悄无声息地渐离我们的生活,但那份秀丽,照旧值得我们永久地回味③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怀旧的心情,更是一种文化④那人情似纸般的纯洁,不假修饰、任情感宣泄的年月⑤书信曾是人们沟通信息和情感的一种传统方式⑥我们怀念那用笔带着心血书写思念的时代A.⑤③②⑥④① B.⑤③⑥④①② C.⑥④②⑤①③ D.⑥④③②①⑤5.下列语句所用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班级姓名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宵柝.(tuò)嫉.妒(jí)果脯.(fǔ) 悄.声细语(qiǎo)B.呜咽.(yè) 教坊.(fǎng)匙箸..(chízhù)敛声屏.气(bǐng)C.舵把.(bǎ)盥.沐(ɡuàn) 症.(zhēng)结穿红着.绿(zhuó)D.甬.路(yǒng)砧.板(zhēn)颦蹙(...píng cù)冠.冕堂皇(guān)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 贬谪沧茫追溯蘖根祸种B. 九洲敕造歆享字字珠矶C. 膏梁红绡琐碎百无了赖D. 寒暄漂沦纨袴不经之谈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就在人们为陕西镇坪县有无野生华南虎而争论时,湖北竹溪县也传出发现华南虎的消息。
对这些流.言飞语...,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很不以为然。
B.齐白石画展在开幕后,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C.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D.丢弃了孤芳自赏....的梦呓和我行我素的执拗,国产大片开始在与人的心灵对视中,回归到“讲故事”的传统做法上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明朝嘉靖之后,世风日下,贪污被视为正常,清廉反被讥笑,因而,在官员离任时,人们常以宦囊的重轻来评判他们能耐的大小。
B.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
C.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时自带的食品、矿泉水、方便面等填肚子,后来因水土不服,很多队员出现拉肚子、发烧等症状。
D.由于王熙凤出生于高贵而复杂的大家庭,小时候曾被当做男孩子教养,使她接触广泛,见识丰富。
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跟他(凡尼亚)不论怎样总可以过下去的,只是我的心的历害,得换一个活塞了……②我感到左大腿上挨了一针,全身猛地了一下,我想抬起身子,可是坐不起来……③每一幅照片都有人心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抚赝(yīng)青冢(zhǒng)悚然(sǒng)监生(jiān)B. 陈抟(tuán)炮烙(pào)踌蹰(chú)新正(zhēng)C.朔漠(sù)窈陷(yǎo)踝骨(luǒ)间或(jiàn)D.草窠(kē)谬种(miù)搭讪(shàn)执拗(niù)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摒弃春寒料峭内帏不精之谈B. 放诞曲罢悯然理睬连篇累牍C. 苍皇蘖根祸胎厮混蜂拥而至D. 蹙眉人烟富盛金钏轩昂壮丽3.选出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前有警车当道,后有群众追赶,歹徒走投无路....,扔下凶器,向警察投降。
B.老师为我们订复习资料,可我身边没有钱,连借几位同学,也都没有,百无聊赖....,只得请假回家。
C.这几天天气闷热,上床以后总是惴惴不安....,难以入睡。
D.军训结束那天,我们举行队列表演,下午三时,操场上歌声嘹亮,沸反盈天....,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半年多来,稀土又成了中美之间一个新的交锋点,无论美国媒体和贸易官员都死盯着中国有关稀土储备和管理的政策不放。
B. 愚人节期间,各大公司纷纷推出了各自的恶作剧,如可以让用户加已故的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为好友等。
C. 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D. 美国作家海明威经常使用小学词汇,但他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可见语言的好坏不在辞藻的华丽,而在于使用得是否得当。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银瓶乍破水浆迸乍:突然B. 但见悲鸟号古木但:只C. 危乎高哉危:危险D. 却坐促弦弦转急却:退回6.选出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⑤7.下列语句横线处应填入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⑴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机杼(jīzhù)天姥(tiānlǎo)稼穑(jiàsè)庇护(bìhù)B青荇(qīngxìng)侮辱(wǔrǔ)芳菲(fāngfēi)慰藉(jiè)C纶巾(lúnjīn)青苔(qīngtái)雾霭(ǎi)追溯(zhuīsù)D荆棘(jīngjí)纤细(xiānxì)贾人(jiǎrén)将(qiāng)子无怒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燃烧脑筋河畔铜枝铁干B.榆阴斑斓荡漾儒子牛C.蝙蝠咒骂典压斑斑点点D.青苔荆芨辉皇周游世界3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葛优已经成为冯小刚影片的招牌,它既是不可或缺的喜剧元素,也是冯氏贺岁片吸引人眼球的屡试不爽的招数。
B在人民币汇率尚属适度的情况下,人为地贬值将被视为以邻为壑的做法,这不利于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
C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他都横眉冷对,毫不妥协。
D学生遇到问题有解决不了的时候,教师要顺水推舟,让学生自己分析并解决问题。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孩子是陈师兄的一条根,是革命的后代。
我要把她――――成人,继承革命!②火箭输给了爵士,休斯敦媒体对此评价说:“实力差距太过明显,纵然拼命也——。
”③杜丽娘看到大自然万紫千红、一片生机,青春萌动,感慨不已。
自思美好年华被——,忽然扫兴,怏怏而归。
A.抚养枉然埋没B.扶养惘然埋没C.扶养惘然淹没D.抚养枉然淹没5、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
他开创的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B王维,唐诗人、画家。
深研佛理,人称“诗仙”。
北宋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广西桂梧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鲁枢元“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
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
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
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
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
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
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王店孜乡亲情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本试卷共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题的作答:用合乎要求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年来,博物馆成为公众喜爱的文化“打卡”地,一些精品大展现场经常出现排长队的景象。
但是线上展览的观展热度似乎远远不及线下。
是什么阻挡了观展热情?首先,在电脑或手机屏幕上欣赏文物、浏览展厅,与身临其境面对实物所带来的审美体验、艺术震撼是不一样的。
线上展览受到观展设备、展示程序、网络环境等因素影响,操作不便捷、画面不清晰、切换不流畅,都会让观展体验大打折扣。
其次,线上展消弭了空间感,也隐去了观展同伴,参观者难以直观地感受展厅布置的精美、展线设计的巧妙,在观展过程中也没有伙伴可以交流,相应地减少了一些乐趣。
线上展览存在不少局限,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
它在云端持续开放,没有闭展时间,让亿万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参观。
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文物图像可以多角度清晰显示,让观众看到一些现场看不到的细节。
独自观展省去了排队、拥挤的烦恼,能让人更专注地欣赏文物。
线上展和线下展在很多方面都有显著差别,因此,线上展不应是简单地把线下展览搬到网上,而是要对展览进行延伸、拓展,甚至“再创作”。
从三维到二维,少了空间的束缚,线上展览可以打破原有展线设置,为观众提供多样化的观展线路和更丰富的展示内容。
线下展览无法实现的检索、细读等功能,在网络平台都可以实现,以更好地满足文博“发烧友”(线上观展核心人群)的需求。
永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春雨江南,秋风蓟北。
”这短短两句分明道出了江南与北国景色的不同。
当然喽,谈园林南北的不同,不可能离开自然的差异。
我曾经说过,从人类开始有居室,北方是属于窝的系统,原始于穴居,发展到后来的民居,是单面开窗为主,而园林建筑物亦少空透。
南方是巢居,其原始建筑为棚,故多敞口,园林建筑物亦然。
产生这些有别的情况,还是先就自然环境言之,华丽的北方园林,雅秀的江南园林,有其果,必有其因。
园林与其他文化一样,都有地方特性,这种特性形成还是多方面的。
“小桥流水人家”,“平林落日归鸦”,分明两种不同境界。
当然北方的高亢,与南中的婉约,使园林在总的性格上不同了。
北方园林我们从《洛阳名园记》中所见的唐宋园林,用土穴、大树,景物雄健,而少迭石小泉之景。
明清以后,以北京为中心的园林,受南方园林影响,有了很大变化。
但是自然条件却有所制约,当然也有所创新。
首先对水的利用,北方艰于有水,有水方成名园,故北京西郊造园得天独厚。
而市园,除引城外水外,则聚水为池,赖人力为之了。
水如此,石南方用太湖石,是石灰岩,多湿润,故“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多姿态,有秀韵。
北方用土太湖、云片石,厚重有余,委婉不足,自然之态,终逊南中。
且每年花木落叶,时间较长,因此多用长绿树为主,大量松柏遂为园林主要植物。
其浓绿色衬在蓝天白云之下,与黄瓦红柱、牡丹海棠起极鲜明的对比,绚烂夺目,华丽炫人。
而在江南的气候条件下,粉墙黛瓦,竹影兰香,小阁临流,曲廊分院,咫尺之地,容我周旋,所谓“小中见大”,淡雅宜人,多不尽之意。
落叶树的栽植,又使人们有四季的感觉。
草木华滋,是它得天独厚处。
北方非无小园、小景,南方亦存大园、大景。
亦正如北宗山水多金碧重彩,南宗多水墨浅绛的情形相同,因为园林所表现的诗情画意,正与诗画相同,诗画言境界,园林同样言境界。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2023.2.25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松弛感,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工作压力、家庭事务、社会问题时,能够作出有效调整和应对,从而达到情绪上的平衡状态。
它不仅是个体自我疗愈的方式,也让我们看到个体与家庭、社会、经济、文化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松弛感”一词在网络走红,起因便是“松弛的家庭关系”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
在家庭关系中,舒适松弛成了年轻群体羡慕与追求的理想。
这是一种互相关爱、尊重与平和的家庭交往模式,而非“典型式传统家庭关系”——注重尊卑等级以及由此而来的控制与压榨。
近代知识精英是通过对过去“封建大家庭”的攻击,为自我独立、存在和人际关系建造基础。
即使如今的家庭早已不是传统“大家庭”,但因之产生的伤害、冷漠依旧困扰着年轻人,他们仍会出现难以愈合的原生家庭心理创伤。
因此,当他们进入社会遇到新问题时,对原生家庭的讨伐或反思就成为解决问题的途径。
为了应对存在于不同关系中的各种紧绷状态,提倡“松弛”的存在姿态和生活模式获得了关注并且引起人们的共鸣。
这其中存在着某种传统文人的美学化在世风格:通过调整身体、心灵和精神的状态,使自身进入一种天然、怡然自得的状态;尤其是它还包含着一种“以淡然应对纷争和压力”的精神,使其形成某种“无为而治”的生活美学……松弛感涉及复杂的“心理时间”,一种以生产和消费为导向而建构起的“快”时间。
大卫·格雷伯在其《毫无意义的工作》中指出,“在没有时钟的地方,人们用行为来测量时间,而不是用时间来测量行为”,一种新的时间观念使得我们不仅被裹挟进技术革命,同时还经受着道德变革。
浪费时间成为不道德的行为,无论在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中,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而产生的紧绷感,让我们感受到行为和存在的意义都被现代时间测量。
甘肃省临夏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说明:本试题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本试题共 10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范雎者,魏人也。
事魏中大夫须贾。
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
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
须贾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以告魏相魏齐。
魏齐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
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
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
范雎得出。
后魏齐悔,复召求之。
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姓名曰张禄。
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
王稽知范雎贤,过载范雎入秦。
秦相穰候①车骑从西来。
范雎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我宁且匿车中。
”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又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
”即别去。
范雎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
”于是范雎下车走。
行十余里,果使骑还索车中,无客,乃已。
王稽遂与范雎入咸阳。
拜范雎为客卿,谋兵事。
卒听范雎谋,使五大夫绾伐魏,拔怀。
后二岁,拔邢丘。
范雎日益亲,因请间说曰:“臣居山东时,闻秦之有穰侯,不闻其有王也。
然则权安得不倾,令安得从王出乎?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
”昭王闻之大惧,于是逐穰侯于关外,拜范雎为相。
秦封范雎以应,号为应侯。
魏使须贾于秦。
须贾辞于范雎,范雎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②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
数曰:“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
”须贾归,以告魏齐。
魏齐恐,亡走赵。
范雎既相,入言于王曰:“非王稽之忠,莫能内臣于函谷关。
今臣官至于相,王稽之官尚止于谒者,非其内臣之意也。
”昭王召王稽,拜为河东守。
又任郑安平,昭王以为将军。
范雎于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戹者。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秦昭王欲为范雎必报其仇。
赵孝成王卒取魏齐头予秦。
后五年,昭王用应侯谋,大破赵于长乎。
已而与武安君白起有隙,言而杀之。
任郑安平,使击赵。
郑安平为赵所围,以兵二万人降赵。
应侯席槀请罪。
后二岁,王稽为河东守,与诸侯通,坐法诛。
而应侯曰益以不怿。
(节选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注】①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原为楚国人,秦昭襄王之舅,宣太后异父同母的大弟,凭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独揽大权,后来四次任丞相,因食邑在穰(今河南省邓州市),号为“穰侯”;②莝:cuò,铡碎的草。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雎详死详死:感觉(自己)快要死了。
.B.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阴事:隐秘的事情,机密。
C.范雎大供具供具:摆设酒食。
D.与诸侯通,坐法诛坐法:犯法判罪。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山东”,地理区域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
B.“万世”,万代,讳指国君死;讳称死,还有“崩”“薨”“卒”“不禄”等。
C.《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
D.“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形容心胸狭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范雎忍辱负重,坚韧顽强。
他不因遭受困辱而沮丧,能够激励意志以奋发。
在魏国被魏相魏齐屈打几乎致死,并不因此而气馁,入秦之后命运有了转机。
B.范雎机智过人,行事谨慎。
须贾告发,魏齐严刑拷打,他用计逃过一劫;去秦国的路上,秦相穰侯有所怀疑,他藏起来,后来又下车步行,又逃过一劫。
C.范雎能言善辩,谋深虑远。
因此信威于强秦,在国内打击外戚势力加强王室集权,在国外拓疆开土,为秦国成就帝业奠定了基础,在历史上有一定功绩。
D.范雎睚眦必报,任人唯亲。
先后逐穰侯,辱须贾,迫魏齐;在白起因与秦王有隔阂而被杀的情况下,荐郑安平任大将,后又荐王稽任河东守,造成恶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又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
”(2)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
(二)古代诗词阅读(7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齐安郡晚秋①杜牧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
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5.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概括。
(4分)6.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3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每空一分)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蜀道难》)(2)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____。
(《秋兴八首》)(3)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
(《秋兴八首》)(4)___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
(《咏怀古迹》)(5)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
(《咏怀古迹》)(6)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7)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7分)守灯侯发山凌晨两点,守灯正睡得迷迷糊糊,被妈叫醒了。
海那边,万家灯火,海这边,黑魆魆一片。
守灯随妈进灯塔里巡视了一遍,没发现异常,便开始保养机器。
眼下是夏天,白天这里接近50摄氏度,只能把活儿撵到晚上。
一台台设备锃亮光洁,一尘不染,无疑,这是妈天天擦拭的结果。
守灯五岁之前没离开过这个岛,对这个足球场一样大的岛再熟悉不过了,没有土,没有草,到处都是光秃秃的。
想种点儿蔬菜都难,日头太毒,从外面运来的土过不了几天就被烤得焦干。
台风一来,这些土很快就会被刮散,被海水冲走。
上学后,守灯每到假期返岛时,不忘背上一大包泥土,好让妈踩一踩,接点地气……给养船半月来一次,送些蔬菜和淡水。
周围除了鸟叫、风吼和浪涛,寂静得没一丝生气。
清理完灯笼,妈又用牛皮软布擦拭灯器。
守灯说:“妈,我来吧。
”妈不让,说:“擦这个是要紧的活儿,也是个细活儿,用力要适当,要有耐心,稍不小心就可能造成损伤。
”看妈认真的样子,守灯心疼地说:“妈,您这辈子就没想过走出这荒岛?”妈叹道:“说不想是瞎话,但灯塔离不了人,若是夜里灯灭了,就会出大事。
”守灯知道,这个小岛周围有多处险滩、暗礁,夜间过往船舶,都需灯塔指引。
“守灯,你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吧?”妈轻声问道。
守灯明白,妈的潜台词是:你毕业后有何打算?妈还不到 50岁,头发已经花白相间了,脸色黑红黑红的,额头上的皱纹一道道,像是刻出来的。
守灯鼻子一酸,说:“妈,我想把您带到城里去,让您安享晚年。
”妈固执地说:“我不走,我要在这里陪你爸。
”守灯的爷爷民国时期就在这里看护灯塔了,后来父亲接了爷爷的班。
十多年前父亲被台风卷走后,妈就接管了守护灯塔的任务。
妈说,虽说没找到父亲的尸骨,但父亲的魂在岛上,在灯塔里。
“为啥给你取名守灯,守灯守灯,就是要确保灯不出问题,让来往的船只安全地经过。
” 妈大声说道,似乎生气了。
妈终于把话挑明了。
妈曾不止一次地对守灯说过,他的命是渔民给的,生他时难产,当时台风突来,大雨倾盆,是渔民叫来了医生,母子才平安。
“你不回来,妈就一个人守!”妈的声音哽咽了。
随着守灯的成长,小岛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灯塔变了,塔身由矮小到高大,灯塔能源从乙炔到干电池,再到太阳能。
装上新设备后,妈看不懂设备上的英文标识和操作说明,原理也搞不明白。
只有小学文化的她就自学英语和航标专业教材,每天写工作日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如今,她已摸索出了一套初步诊断和治疗灯塔小毛病的方法。
守灯决定向妈摊牌,不能让母亲胡乱猜疑了。
他揽过妈瘦小的肩膀,说:“妈,我在学校跟导师进行了智能化航标系统设计的课题研究,实现遥测遥控功能不再是梦想。
过不了多久,这里的两百座灯塔,不,全国的五千余座灯塔,采用自动化系统,就不用人看守了。
”“真的?”妈又惊又喜,眼里蒙了一层雾。
守灯重重地点了点头,说:“妈您放心,塔上的灯不会灭,我心里的灯更不会灭!”“你这孩子,咋不早说?”妈轻轻捶打了守灯一下。
她眼里的雾散了,泪出来了。
这时,一艘船从灯塔旁边缓缓经过,拉响了汽笛,嘹亮,悠扬。
守灯心里暖暖的,满满的。
他知道,这船是在向灯塔致敬,是在向妈致敬,也是在向他致敬。
(选自《2015中国微型小说年选》,有删改)8.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凌晨两点,妈妈叫醒儿子,母子一起进灯塔巡视,但妈妈又不允许儿子擦拭灯器,可见儿子是一个粗心大意、业务不精之人。
B.在外求学的儿子每次回岛时,都要带泥土回岛给妈妈踩一踩,可见儿子很体贴母亲,但他对母亲不愿离开海岛的想法不是很理解。
C.文中的环境描写,不仅交代了守灯人工作环境的艰苦,而且推动了情节发展,为后文儿子提出带妈进城和科技化守灯的情节作了铺垫。
D.儿子大学毕业后想带妈进城安享晚年,但妈妈不愿离开,这是母子两代人因知识差异而产生的误会,也是小说情节突起波澜的原因。
E.小说情节简单,语言朴素,主旨深刻,为了刻画妈妈的形象,用了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环境衬托以及插叙等多种手法及方式。
9.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以“守灯”为题的作用。
(3分)10.小说中“妈妈”这一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分)11.小说结尾写到“这船是在向灯塔致敬,是在向妈致敬,也是在向他致敬。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分)第Ⅱ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12.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A.当看到小岗村村民按下的一个个红手印时,大家深深地感到,他们怀念的沈浩不仅是一位村官,更是一位和他们休戚与共的亲人。
B.今年用文言文写高考作文的这位考生的确不同凡响,该篇作文立意暗合时代主旋律,行文不蔓不枝,语言犀利凝练,个性化色彩浓厚。
C.中国口头文学非常博大,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陈陈相因的故事传递着中国人传统道德准则与价值观,蕴含着人们的生活智慧和丰富的生产经验。
D.熊猫饮水,颇似酒徒贪杯,它总是喝得肚皮隆起,而后安之若素地拖着笨拙的身躯,一摇一摆地向远处箭竹林走去。
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