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选调生考试行测常识备考:积累常识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节政治常识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感觉和思想到物”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它属于()。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D.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对立【答案】B【解析】“从物到感觉和思想”是列宁曾经指出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即他主张“思想反映对象的理论,……物存在于我们之外。
我们的知觉和表象是物的映像”;“从感觉和思想到物”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即“感觉和思想”产生“物”,前者是第一性,后者是第二性。
因此答案选B。
2.下列表述符合辩证法思想的是()。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是亦彼也,彼亦是也③对症下药,量体裁衣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D【解析】①正确,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体现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④正确,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均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符合辩证法思想;②错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出自庄子的《齐物论》,意思是“这个事物就是那个事物,那个事物也就是这个事物”。
这属于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相对主义否认事物之间的界限,不符合辩证法思想。
3.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是()观点。
A.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D.朴素辩证法【答案】D【解析】题中引文出自《老子》第二章,含义是有和无相互对立而产生,难和易相互对立而完成,长和短相互对立而形成,高和低相互对立而包含,音和声相互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相互对立而随顺,这是永远不变的对立统一体,体现了朴素辩证法的观点。
朴素辩证法,即古代原始的辩证法,它直观地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在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之中,猜测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因此答案选D。
4.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对太空的探索,再到“天宫一号”的发射,我们对太空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这说明()。
详细的信息可以进入唐山人才网:/?wt.mc_id=bk11225,秦皇岛人事2014河北选调生考试《行测》五大专项重要考点汇总 常识判断:政治常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党史等法律常识——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等基本法律知识经济常识——重大经济现象、政策和措施人文常识——我国的历史、中医、戏剧、国画、书法、文学作品等科技常识——科技史、最新科技成果国情社情——我国的资源能源、人口与民族、经济成果等言语理解:两大核心方法——语境分析法、关键信息识别法(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暗示信息) 第一大题型——逻辑填空(关注词义辨析、成语、语法与语用)第二大题型——片段阅读(主旨观点型题目、细节理解型题目、推断下文型题目等) 第三大题型——语句表达(语句连贯、成语使用等)数量关系:1.数学运算重要考点:① 常考题型——计算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和差倍比问题、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几何问题等。
② 常用解题方法——代入排除法、特殊值法、图解法、分合法、十字交叉法、极端法2.数字推理重要考点:等差数列及其变式、等比数列及其变式、和数列及其变式、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等。
资料分析:1.主要考查概念——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倍数、平均数、百分数与百分点等2.计算技巧——分子分母比较法、分子分母差额法、乘除法转化法、尾数法、首数 法、取整法、范围限定法、运算拆分法、数字特性法等等详细的信息可以进入唐山人才网:/?wt.mc_id=bk11225,秦皇岛人事判断推理:1.图形推理重要考点:①主要题型——视觉型、九宫格、空间形式图形推理等②主要考点——交点数、图形部分数、叠加等、空间推理等。
③主要分析方法——特征分析、求同存异、对比分析、位置分析、综合分析法2.定义判断重要考点:单定义判断——(主要方法摘取要点法、归纳关键信息法)3.类比推理重要考点:①词项间关系 ②解题技巧——遣词造句法、纵向对比法4.逻辑判断重要考点:① 必然性推理②可能性推理③分析推理类题目。
河北2024行测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4年1月10日,由中铁十一局和铁建重工联合打造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在长沙顺利下线,其最大开挖直径14.57米,总重量达4350吨,将投用于世界最长的海底高铁隧道——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建设。
A.定海号B.前进号C.深海号D.飞扬号【答案】:A2.农业农村部消息,2023年脱贫劳动力务工总规模达()人。
A.3196.9万B.3356.9万C.3096.9万D.3396.9万【答案】:D3.关于两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出席人民代表大会的是人大代表,出席政协会议的是政协委员B.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政协委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C.人大代表的任务是"参政议政",政协委员的任务是"履行职责"D.人大代表提出的是"议案",政协委员提出的是"提案"【答案】:C4.中国工信部对外发布(),部署在四地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
A.《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B.《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方案》C.《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营业点工作的通告》D.《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答案】:D1/ 145.联合国大会2024年5月2日通过决议,宣布2026年为()年。
A.国际农民年B.国际三农年C.国际农村年D.国际女农民年【答案】:D6.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的哲学形态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神秘主义观点C.唯心主义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答案】:A7.下列对“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上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航天员长时间处于失重状态会造成人体心血管失调、骨丢失和肌肉萎缩B.航天员每天可以看到16次日出和16次日落C.航天员将有一定质量的小球拉升到一定位置后放手,小球不会出现地面D.航天员看到的太空不是蓝色的,而是深邃的黑色【答案】:C8.文中主送机关格式错误,应该为()。
2019年选调生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复习讲义【行测讲义】常识判断第1讲:常识判断前言一、选调生考试该部分的主要内容:在行测常识判断部分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历史、生物、物理、化学等等多方面的内容,取材广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考。
二、选调生考试该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常识的知识不是平均分配的。
法律、政治时事热点、马哲的运用等等是我们复习的重中之重。
法律是重点。
而宪法,行政法等都是重中之重。
其中行政法就要注意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行政赔偿法等。
刑法的总则要注意重点掌握;刑法的分则不用多看,如果要看就看贪污罪和渎职罪两个罪名。
民法通则也要考。
主要是我们平时的积累。
考前突击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选调生该部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1、多做题,扩大范围;2、考试之前的三个月的国内外大事是我们复习的重点;3、充分运用网络等工具。
第2讲:常识判断法律(宪法)一、法律一、法律1、法的概念和本质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规范体系。
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2、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1)法与经济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作用;促进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
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2)法与政治、政策法受政治制约体现在: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政治活动的内容更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变化。
河北省考行测真题及答案2024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商务部消息,2023年中国进出口5.94万亿美元,其中,出口3.38万亿美元,连续()年保持全球第一。
A.25B.20C.10D.15【答案】:D2.辽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1月27日揭牌。
至此,我国七大江河流域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全部建立,以下不属于我国七大江河流域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是()。
A.珠江B.长江C.澜沧江D.松花江【答案】:C3.2024年5月3日,搭载()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A.玉兔八号B.玉兔六号C.嫦娥八号D.嫦娥六号【答案】:D4.交通运输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提出,为深入推进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更好满足农村群众出行、货运物流、寄递服务需求,我国将推广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
A.《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B.《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1/ 15C.《关于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D.《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邮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答案】:A5.2024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比上月下降0.25个百分点,创历史最大降幅,将进一步带动实际贷款利率降低,激发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A.3.05%B.3.55%C.3.65%D.3.95%【答案】:D6.关于我国的外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55年4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的是陈毅B.外事交往时,在最隆重的场合,我国男同志一般着深色西装C.目前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有170多个D.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是印度【答案】:C7.下列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哪一颗?()。
A.金星B.木星C.火星D.土星【答案】:A8.垄断价格形成的基础是()A.垄断统治;B.资本主义私有制C.自由竞争;D.垄断利润;【答案】:A9.世界上第一颗被正式送入轨道的人造卫星是由()发射的。
作为储备干部培养的公务员之选调生已经陆续出公告,各省考试时间和内容有所不同,以行测、申论、综合知识为主;中公教育选调生课程也是结合考试大纲专业专项设置的。
由于选调生考试内容比较广泛,复习方向不太好把握,所以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复习难度也越来助!更多针对性问题解决您可以>>>在线咨询。
想要在选调生考试行测科目中赢得高分,提前做好行测知识点储备很重要。
下面,中公选调生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常识判断之生活常识知识点储备,助大家做好选调生笔试备考工作。
1.物理常识听诊器:人的体内有些器官发出的声音,心肺、气管、胃等发生病变时,器官发出的声音在某些特征上会有所变化,医生通过听诊器能听出来,依此来诊断病情。
观后镜: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
利用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实物变小,观察范围更大,而保证行车安全。
挂衣钩:塑料挂衣钩紧贴在墙面上时,塑料吸盘与墙壁间的空气被挤出,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壁上。
挂衣服或书包后,塑料吸盘与墙壁产生的摩擦力,以平衡衣服或书包的重力,所以能挂住衣服或书包。
挑选瓷器:用手或其他物品轻敲瓷器,通过声音就能判断瓷器的好坏。
因为有裂缝的碗、盆发出的声音的音色远比正常的瓷器差,通过音色这一点就能把坏的碗、盆挑选出来,当然实际还用辨别音调,观察形态等方法,但主要还是通过音色来辨别的。
监测灾情:通过监测次声波就可知道地震、台风的信息。
因为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音,人类无法听到。
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通过监测传来的次声波就能获取某些自然灾害的信息。
汽车前窗:除大型客车外,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
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车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上方的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行人分离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避免因平面镜成像而造成事故。
2.化学常识食品保存: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变质或变形,常在食品袋内充入二氧化碳或氮气;或在袋内放干燥剂:生石灰、氯化钙主要是吸水,铁主要是吸收氧气和水;或采取真空包装。
河北2024行测真题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
它之所以不能被人看到是因为()。
A.低于视觉刺激阈限B.超出了可见光谱范畴C.不能刺激锥体细胞D.不能刺激棒体细胞【答案】:B2.《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
下面传统节日中来源于二十四节气的是()。
A.中秋节B.端午节C.春节D.清明节【答案】:D3.我国夏季最炎热的地方,素有“火洲”之称的是()。
A.吐鲁番B.柴达木C.塔里木D.准格尔【答案】:A4.“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
A.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1/ 13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慢一点、稳一点【答案】:B5.守则的最大特点是()。
A.切实可行B.政治性强C.简洁易记D.具体细致【答案】:C6.某城市素有“十三朝古都、八代陪都”之说,是我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较多的千年帝都。
这座城市是()。
A.杭州B.西安C.洛阳D.开封【答案】:C7.“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个典故告诉我们()。
A.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主观臆造虚假联系B.不与其他物事联系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C.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联系起来D.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前提条件【答案】:A8.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A.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B.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C.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D.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答案】:A9.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到()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2020河北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人文常识速记【篇一】2020河北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人文常识速记:浅析古代饮食从人工火的发明到农耕文化的出现再到八大菜系的今天......我国的饮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这其中饱含了博大精深的关于饮食的知识。
先就比较典型的两个知识点进行介绍。
即“五谷”和“三牲”。
上古的粮食作物有所谓的五谷、六谷和百谷。
按照一般的说法,五谷是稷、黍、麦、菽、麻;六谷比起五谷来只多了一种稻,这显然是因为水稻本是南方作物,后来才传到北方来的。
而百谷,是指多种谷物的意思。
(另一种五谷的说法是稻、黍、稷、麦、菽两种说法的差别,只是一种有稻而没有麻,另一种有麻而没有稻。
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北方,稻是南方作物,北方栽培的有限,所以五谷中有麻而没有稻。
)接下来就五谷的具体内容进行分解。
稷是小米,又叫谷子。
也叫粟。
稷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最重要的粮食。
古人以稷代表谷神,和社神(土神)合称为社稷,并以社稷作为国家的别称。
此外,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
粟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
其茎、叶较坚硬,可以作饲料,一般只有牛能消化。
黍是现代北方所说的黍子,又叫黄米。
上古时代,黍被认为是比较好吃的粮食。
《论语》说:“杀鸡为黍而食之”。
由于不利于消化,现在也基本上不用“黍”作为主食了。
麦有大麦小麦之分。
古代大麦又名老牟。
菽:豆类的总称。
上古只称菽,汉以后叫豆。
麻指大麻子,古代也供食用。
麻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古代以丝麻或桑麻并称。
除了以上五谷,还有其他的主要为谷禾粟梁。
谷是百谷的总称。
禾本来专指稷,后来逐渐变为一般粮食作物的通称。
梁是稷的良种。
古人常以稻梁并称,认为这两种谷物好吃;古人以牛羊豕为三牲,也叫大三牲。
祭祀时三牲齐全叫太牢;只用羊豕不用牛叫少牢。
牛最珍贵,只有统治阶级吃得起,比较普遍的肉食是羊肉。
《礼记宰夫》:“凡朝觐会同宾客以牢礼之法。
”郑玄注:“三牲,牛羊豕具为一牢。
”猪、鱼、鸡。
俗谓小三牲。
第三节法律常识1.下列哪种强制措施不是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A.取保候审B.罚款C.监视居住D.逮捕【答案】B【解析】《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
2.甲某为了要男孩,将妻子刚生下的女婴,扔进小河里淹死。
甲某犯有()。
A.过失杀人罪B.故意杀人罪C.遗弃罪D.虐待罪【答案】B【解析】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
甲某作为一个正常人应该知道将一个刚生下的女婴扔进河里足以导致女婴死亡,即甲主观上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并且客观上实施了此种行为,完全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3.某国有单位会计甲到银行提取本单位工资,由于银行出纳疏忽大意,多支付给甲3000元,甲回单位后发现多余款额,遂据为己有,甲的行为构成()。
A.诈骗罪B.贪污罪C.盗窃罪D.不构成犯罪【答案】B【解析】甲属于受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托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国有财产,构成贪污罪。
4.法制与法治的区别表现在()。
A.有国家就有法制,也就有了法治B.有国家就有法治,而不一定有法制C.有了法制而不一定实现了法治D.有了法制就一定实现了法治【答案】C【解析】法制泛指法律制度的总和。
法治包含两个部分,即形式意义的法治和实质意义的法治。
形式意义的法治强调“以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
形式意义的法治应当体现法治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实质意义的法治也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化制度和运行机制予以实现,两者均不可或缺。
由此可知,法制是法治的前提条件。
5.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律体系由法律部门组成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不完备C.中华法系也即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法律体系是一国法律有机联系的统一体【答案】C【解析】中华法系开始形成于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到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618年)成熟。
2015选调生行测备考:答题技巧大全考生们都知道,在选调生考试中做行测题没有行测答题技巧是不行的,那么短的时间内把每一道题目完完整整进行思考很难行得通,掌握一定技巧就很关键,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在选调生考试中,你就是王者。
中公选调生考试网总结整理了选调生行测试卷中可能用到的常用答题技巧,期望为考生备考提速。
一、选调生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学运算:1. 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
2. 选项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往往是正确的选项。
3. 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4. 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5. 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6. 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
二、选调生行测答题技巧之选词填空:1. 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
2. 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
3. 选项中近义词辨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
4. 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
5. 成语辨析题选择晦涩难懂的成语。
三、选调生行测答题技巧之片段阅读:1. 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2. 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3. 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4. 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5. 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
6. 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7. 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8. 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四、选调生行测答题技巧之逻辑推理:1. 数字比例与题干接近的选项要注意。
2. 定义判断题注意提问方式是属于还是不属于。
河北选调生考试行测常识备考:积累常识知识“常识判断”是选调生考试行政能力测试五个部分之一。
与其他四个部分相比,常识判断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行测中的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资料分析这四部分还是可以找出做题的技巧和规律,所以考生抓住了这几部分的解题技巧、多做题,分数完全可以提高,而常识判断这部分则显得并没有那么强的实战操作性。
常识判断部分知识含量大,考查范围广,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历史、文化、地理、科技、生活等各个方面,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但是因为涉及内容过多,常会让考生觉得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复习。
一、从头到尾的完整复习
常识判断部分,涉及的知识点广而杂,不知从何着手,就有可能放弃复习。
对于常识判断部分的复习注意以下几个点。
首先,在之前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建议考生用平时的时间把常识部分所有科目的内容翻阅一遍,看完一遍并做相应的专项练习题,不要求过多,在冲刺阶段挑选一些典型有代表的题目来做,以保证题目原创性高,每个部分20-30道题即可,真正达到对所复习内容的巩固和理解的目的。
其次,真题及模拟训练。
之前考生应该做了不少模拟题,这时考生应掌握做题的时间和感觉,更重要的是,通过做题掌握考查的重难点。
这时反复做真题,在做真题的时候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同时配套做模拟题巩固提高。
通过广泛的做题,锻炼自己的做题节奏及摸清真题的出题规律,将自己的知识薄弱点一一击破。
最后,临考试很近了的时候,再把资料重新翻阅一遍,温故而知新。
另外,再把之前做过的真题和模拟题拿出来看看,看作对的题为巩固知识点,看做错的题从而总结积累。
考生切忌焦虑、浮躁,要沉得住气,再次看书,可以参考相关辅导资料多重视一些重难点及考试的预测点。
总之,在此阶段要调整好心态,不放弃看书,一直坚持到底。
二、巧取分数的备考方法
常识判断部分因为知识的庞杂,所以对具体内容还要掌握正确的备考复习方法,这样在复习时事半功倍。
多关注国情社情。
所谓国情社情除了指中国的地理、历史、国家性质等内容外,还有国
家的大政方针、主要政策,考生应将复习的重点放在这一部分。
比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央一号文件等。
掌握各学科整体脉络。
常识判断考查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多个方面,知识点繁多,考生在做这部分的复习时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对各学科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提纲挈领的复习可更好的抓住各学科的精髓,不至于因小失大。
如经济部分:宏观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等,如人文历史: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世界史。
人文文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
有舍有得。
行测考试题目相对较多,答题时间相对较短,而常识判断部分考查内容涵盖广泛,考生在答题时千万要掌握好答题速度,对于没有复习到的地方,要有所舍弃,将答题的珍贵时间用在更有把握的题目上。
三、沉着冷静的备考心态
考生在备考时,要相信自己通过长时间的系统复习,知识水平肯定会有所进步,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会越来越熟练,备考心态要调整好,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在考试中一定能够考出理想的成绩。
相信成功。
成功总是令人欣喜,收获好成绩无疑是最大的成功。
成功不会突如其来,从天而降;而是脚踏实地,不断进取,大的成功,从来都是由以往小的成功铺就而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每一天的收获,可以为最后的胜利奠定基础。
自信是唤醒成功的动机,可以赋予自己冷静的头脑和积极的自我暗示。
相信成功,让成功眷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