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基础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5
《岳阳楼记》答案一、《范仲淹全集》范仲淹北宋三、1.(1)百废具兴(2)薄暮冥冥(3)淫雨霏霏(4)心旷神怡宠辱偕忘(5)樯倾楫摧(6)衔远山浩浩汤汤(7)忧谗畏讥(8)沙鸥翔集(9)日星隐曜2.(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四、1.(1)百废具兴(2)薄暮冥冥(3)淫雨霏霏(4)心旷神怡宠辱偕忘(5)樯倾楫摧(6)衔远山浩浩汤汤(7)忧谗畏讥(8)沙鸥翔集(9)日星隐曜2.(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1)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做州郡的长官(2)到了(3)通“俱”,全、皆(4)规模(5)通“嘱”嘱托(6)胜景,好景色(7)全(8)广远边(9)日光(10)雄伟景象(11)详尽(12)尽(13)雨或雪繁密的样子(14)放晴(15)光辉(16)形体(17)迫近(18)日光(19)鸟儿停歇在树上(20)荣耀一起(21)持、执当着(22)探求(23)或许(24)在……之前(25)在……之后(26)没有(27)归依2.(1)乃:于是,就(2)者: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件事情”等(3)为:这里指心理活动(4)以:因为六、1.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所有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滕子京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3.我看那巴陵郡的优美景色,全集中在洞庭这一个湖上。
4.它衔接远处的群山,吞纳长江流水,水势浩大,广阔无边。
5.早晨阳光明媚,傍晚天色阴暗,景象变化万千。
6.这就是在岳阳楼上所见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7.既然这样,那么洞庭湖向北直通到巫峡,向南直达潇水湘水,降职远调的官员和南来北往的诗人,多在这里会聚,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情感,恐怕会有所不同吧?8.如果是阴雨连绵,数月不晴,阴风怒吼,浊浪冲天。
《岳阳楼记》练习班级:姓名: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谪.守属.予作文浩浩汤.汤阴风怒号.日星隐曜.薄暮冥.冥忧谗.畏饥岸芷汀.兰 皓.月千里宠辱偕.忘嗟.夫噫.2. 解释下列加点字。
谪.守百废具.兴 属.予作文薄.暮冥冥 春和景.明沙鸥翔集.然则..宠辱偕.忘 不以.物喜吾谁与归.3.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
作者字:谥号:,(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4. 翻译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4)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微斯人,吾谁与归??5. 阅读文章第一段,回答问题。
1)第一段中,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时间是:。
2)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
3)作者写这篇“记”的原因是:。
6. 阅读文章第二段,回答问题。
1)第二段中,起总领作用的句子是:。
2)从空间上写洞庭湖广阔浩渺的句子是:。
《岳阳楼记》基础训练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岸芷( ) 汀( )兰浩浩汤汤( ) 宠辱偕( )忘谪( )守 嗟( )夫霪( )雨霏霏二、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薄暮冥冥________然则北通巫峡________春和景明________此镇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增其旧制________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百废具兴________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三、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微斯人,吾谁与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是进亦忧,退亦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现象12.而长烟一空异二者之为.予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也或或观观⎧⎨⎩⎧⎨⎩ 34.南潇湘此乐何.去怀乡出则无敌外患者极极国国⎧⎨⎩⎧⎨⎩ 五、同样是傍晚的校园,在下面两种情况下,你所看到的景物分别是什么样的?尽量用对偶句描写你的努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扬:________你莫名其妙地被老师和同学误解:________参考答案一、zh! t9ng sh1ng xi6 zh6 ji5 y0n二、迫近; 既然这样,那么……日光; 景象规模; 全通“俱”,全;三、1.被降职外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2.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3.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4.这样看来,入朝做官也担忧,退居江湖也担忧。
四、.有时或许.看景象.尽穷尽.国都国家1234⎧⎨⎩⎧⎨⎩⎧⎨⎩⎧⎨⎩五、(略)。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山东邹城五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岳阳楼记》基础训练一、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薄暮冥冥________然则北通巫峡________ 春和景明________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增其旧制________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百废具兴________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二、翻译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微斯人,吾谁与归?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是进亦忧,退亦忧。
三、问答题:(1)作者写“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2)“衔远山,吞长江”用“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3)第二段表明“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是什么?景物特点怎样?(4)作者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什么?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有联系吗?(5)三、四两段写出哪两种不同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6)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的实质是什么?(7)作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目的是什么?(8)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9)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与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10)“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分别指什么?“进”和“退”分别指(呼应)什么?(11)用原文语句回答怎样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2)“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什么?(13)“微斯人”中的“斯人”指什么人?(14)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滕子京的劝勉,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
就全文来看,这句有何言外之意?(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16)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7)请你简单评价一下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18)第三段、第四段具体表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19)“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7.岳阳楼记基础训练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连月不开.(天气放晴) 春和景.(日光)明B.长烟一.(全)空把.(持.执)酒临风C.增其旧制.(规模) 不以.(因为)物喜D.薄.(迫近)暮冥冥吾谁与归.(返回)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先/天F之忧/而忧D.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政通人和.A.和至若春和.景明浊浪排空.B.空而或长烟一空.而或.长烟一空C.或一食或.尽粟一石予观.夫巴陵胜状D.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一切被废弃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心境开朗,精神愉悦。
()(3)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4)景色千变万化,非常壮观。
()5.下面对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运用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洞庭湖湖光山色变化无穷,为下文具体写洞庭湖一阴一晴景象埋下伏笔。
B.“衔远山,吞长江”运用比拟、对偶的修辞手法,赋予洞庭湖以生命、以气势,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C.“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把湖水一动一静时的光影色态写得十分生动形象,给人以美感。
D.“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是实写之景,渲染出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烘托了登楼者的伤感之情。
6.填空。
(1)《岳阳楼记》中“是进亦忧,退亦忧”句中,“进”指的是____________,“退”指的是____________。
(2)《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古仁人”在不同处境中都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
(3)一位父亲叮嘱开始创业的儿子:今后无论事业成败,都应拥有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不能因外部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高兴或忧伤。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2.①.文中表达作者赞美滕子京的语句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表明作者写此记的原由的句子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3.选文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浮光跃金_4.选文中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静影沉璧_。
⒌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6.⑴本段中表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⑵文中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点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文中“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用原文回答)答:迁客、骚人。
8.⑴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的是什么人?进_居庙堂之高退_处江湖之⑵“古仁人之心”和“二者之为”的本质区别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古仁人11写重修岳阳楼盛况的句子是: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予其上。
12.滕子京的政绩;赞扬滕子京的语句: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3.第2段在文章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4.第2段从哪几个角度写洞庭湖景象的?分别突出了它怎样的特点?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来写洞庭湖的。
空间上突出洞庭湖的广大;时间上突出洞庭湖早晚景色多变。
15.从空间上突出洞庭湖广大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6.时间上写早晚景色多变的句子;写尽湖光山色的语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具体指哪些内容?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8.“前人之述备矣”照应前文哪句话?刻唐贤今人诗赋予其上。
19.“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起到怎样的作用?起过渡作用,由景入情,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20.作者用哪些话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目的:为了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和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自然转入抒情,引发下文的议论,突出文章的主旨。
岳阳楼记基础训练一、据注音填写汉字并解释:①滕子京zhé( )守巴陵郡________ ②百废jǖ( )兴 _______③zhǚ( )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 ④bó( )暮冥冥________⑤心kuàng( )神yí( )_______⑥宠辱xié( )忘_____二、解释加点的词:越.明年()增其旧制.()予观夫巴陵胜.状()朝晖.夕阴()前人之述备.矣()至若春和景.明()沙鸥翔集.()而或.长烟一空()去国..怀乡()()迁客骚人..()连月不开.()把.酒临风()波澜不惊.()三、“/”给下列句子划节奏: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2、是进亦忧,退亦忧。
3、前人之述备矣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属予作文以记之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四、翻译下列句子: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6、微斯人,吾谁与归?7、沙鸥翔集,锦鳞游泳: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五、据课文内容填写、默写:1、文中表明滕子京被贬后仍积极治理政事并取得成绩的句子是 _____ ______。
2、文中具体写从岳阳楼眺望洞庭湖远景的句子是、、、、、。
3、登斯楼也,,,,感极而悲者也。
登斯楼也,,,,其喜洋洋者也。
4、而或,浮光跃金,,,此乐何极!5、《岳阳楼记》,作者,字,(朝代)文学家。
是他的谥号。
六、阅读课文第5节:1、解词:或.异二者之为不以.物喜微.斯人吾与谁归.古仁人...之高、是.进亦忧...之心.、居庙堂2、“二者”指哪两种心情?(用文中句子回答)3、“进”指的是 _____________。
“退”指的是_____________ 。
4、“以物喜”照应前文__________ ,“以己悲”照应前文 ______ 。
专项温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一、岳阳楼记1.请用“/”给下列语句区分朗诵节奏。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若夫/淫雨霏霏3.先全国之忧/而忧,后全国之乐/而乐2.解说下列加点的词。
1.谪守巴陵郡谪:贬官2.增其旧制制:规划3.予观夫巴陵胜状胜:夸姣4.横无际涯际涯:边沿5.朝晖夕阴晖:日光6.南极潇湘极:至、抵达7.迁客骚人迁:贬谪、降职8.连月不开开:指气候放晴9.日星隐曜曜:光辉10.樯倾楫摧倾:倒下摧:折断11.薄暮冥冥冥冥:暗淡12.去国怀乡去:脱离国:指国都13.至若春和景明景:日光14.沙鸥翔集集:暂停15.锦鳞游水鳞:代指鱼16.岸芷汀兰汀:小洲17.长烟一空一:全18.宠辱偕忘宠:荣耀偕:一同19.把酒临风把:持、执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根究21.或异二者之为或:或许、或许,表明含蓄的口气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说。
1.百废具兴“具”同“倶”,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吩咐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微斯人古义:假如没有今义:细微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现象今义:观看3.越下一年古义:到今义:跨过(阻止),越过4.增其旧制古义:规划今义:准则5.是进亦忧,退亦忧古义:指“处江湖之远”(或: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今义:撤退5.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他们)看了天然现象而触发的爱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起浮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印象沉入水中的玉璧。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境况的改变而或喜或悲。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当官就为大众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替君主忧虑。
5.微斯人,吾谁与归?假如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二、醉翁亭记1.请用“/”给下列语句区分朗诵节奏。
1.望之/蔚但是深秀者2.别有用心/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4.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5.但是/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2.解说下列加点的词。
1、越明年予观乎巴陵胜状2、南极潇湘3、有去国怀乡.4、至若春和景明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5、长烟一空.86、把酒临风9、微斯人,吾谁与归二、一词多义 极:南极潇湘1、此乐何极2、或: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3、观:予观乎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然:然则何时而乐耶 满目萧然5、则:然则北通巫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修:乃重修岳阳楼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7、通:政通人和三、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然则北通巫峡 8、空:而可长烟一空浊浪排空宠辱偕(、岳阳楼与武汉的 南昌的 合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2、从全文中找出一句概括描写岳阳楼上所见洞庭湖景色的句子. 3、作者对岳阳楼景色不作具体描写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4、“海鸥翔集,锦鳞游泳” 一句的修辞是, 三、解释加点的词语 1、予观乎巴陵胜状 2、衔远山,吞长江 3、朝晖夕阴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前人之述备矣6、南极潇湘7、多会于此8、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9、阴风怒号10、薄暮冥冥《岳阳楼记》基础练习一、古今异义四、互文: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倾楫摧虎啸猿啼(二、填空谪守()浩浩汤汤() 薄雾冥冥( ) 岸芷( )汀兰 皓( )月千里11、登斯楼也12、则有去国怀乡13、沙鸥翔集14、长烟一空15、把酒临风1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7、不以物喜1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是进亦忧20、吾谁与归21、百废俱兴山岳潜形23、属予作文在记之24、乃重修岳阳楼25、增其旧制26、至若春和景明四、句子翻译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微斯人,吾谁与归?4、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椅倾楫摧。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8、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9、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7 岳阳楼记【基础练习】1.给加点字注音。
霪.雨() 霏.霏() 樯.倾() 楫.摧()岸芷.() 汀.兰() 皓.月() 偕.忘()答案:yín fēi qiáng jízhǐtīng hào xié2.给下面句子中加点词选择恰当的答案。
(1)至若春和景.明() A.景色 B.日光C.影子(2)予观夫巴陵胜.状() A.超过 B.胜利 C.优美的(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A.镇守 B.保持C.做州郡的长官(4)薄.暮冥冥() A.淡薄 B.轻视C.迫近答案:(1)B(2)C(3)C(4)C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喜洋洋者矣B.先/天下之忧/而忧C.阴风/怒号,浊浪/排空D.前人之述/备矣答案:A4.下列语句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B.是进亦忧,退亦忧。
译:这样,在朝廷做官也担扰,退处江湖也担忧。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而乐。
D.微斯人,吾谁与归?译:这种卑鄙的人,我能同他一道吗? 答案:D5.下列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二者”指的是“古仁人”与“迁客骚人”这两种不同的人。
B.“退亦忧”呼应上文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同古仁人一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
D.“进亦忧”呼应上文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答案:A6.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出师表》先帝遗德光以跃金光浮B.⎪⎩⎪⎨⎧不同(《醉翁亭记》)景四时之明景至若春和..C.⎪⎩⎪⎨⎧寡助》)之(《得道多助,失道去委而国怀乡去..D.⎪⎩⎪⎨⎧(《望天门山》)开天门中断楚江开连日不..答案:C【能力提高】一、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九年级《岳阳楼记》基础知识练习(小页)
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字希文,(朝代)的家、家、家,谥号文正,有《集》。
江南三大名楼是、、。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1、谪.守()
2、属.予()
3、浩浩汤汤
..()()
..()4、霪.雨霏霏
5、怒号.()
6、潜.形()
7、樯倾楫摧
....()()()()
8、薄暮冥冥
..兰()()11、偕.忘()..()9、一碧万顷.()10、岸芷汀
三、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乃重修岳阳楼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四、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谪守
...
.. 2、越明年
3、增.其旧制.
4、作.文以.记之.
5、衔.远山
6、予观夫.巴陵胜状
.. 8、朝晖.夕阴
..胜 7、浩浩汤汤
9、横.无际涯. 10、大观
..
.. 11、前人之述备. 12、然则
13、迁客骚人
..
.. 15、霏霏
.... 14、霪雨
16、连月
....不开. 17、浊浪排.空 18、日星隐耀. 19、山岳潜形
20、樯倾楫摧
..
.... 21、薄.暮冥冥
22、登斯.楼也 23、则有去国
..怀乡 24、忧谗畏讥
....
25、满目萧然
..
.. 26、波澜不惊. 27、一碧万顷
28、沙鸥翔集
..游泳
..集 29、锦鳞
30、岸芷汀
..兰 31、郁郁
..青青 32、而或. 33、浮光跃.金
34、静影沉璧. 35、渔歌互答
.. 36、心旷.神怡.
37..、.宠.辱偕忘
.... 39..、.予尝求
...
.. 38..、.把酒临风
40、古仁
..人.之心. 41、或.异二者之为.
42、不以.物喜 43、居庙堂
...之高 44、则忧.其民
45、是进
..亦忧 46、退.亦忧 47、其.必曰
48、先.天下后.天下 49、微.斯人,吾谁与归.
五、找出本文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
六、解释一词多义。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或.异二者之为()
3、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而或.长烟一空()不以.物喜()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5、连月不开.()
6、至若春和景.明()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日出而林霏开.()四时之景.不同()
7、太守归.而宾客从也()8、南极.潇湘()9、刻唐贤今人诗赋.()10、洞庭一.湖()
云归.而岩穴暝()此乐何极.()岁赋.其二()一.碧万顷()吾谁与归.()感极.而悲(更若役,复若赋.()长烟一.空()
七、翻译下列句子: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5、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7、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8、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0、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1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12、浮光跃金,静影沈璧
1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7、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18、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19、微斯人,吾谁与归!
八、课文理解。
1、写出本文的几个成语。
2、中心思想: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的政治抱负。
本文中心句是
3、理清本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写。
第二部分(第2--4段):写。
第一层(2段):写。
第二层(3、4段):写。
第三部分(第5段):写。
4、重点句子默写。
①文中表达作者赞美滕子京的语句是,。
②表明作记缘由的句子是。
③“前人之述备矣”照应前文中的“”。
④岳阳楼之大观是指(空间上),,,。
(时间上),。
⑤第二段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⑥文中动静结合,形象地描摹出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
⑦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
歌?
⑧抒发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的句子是
,,,,(物暗己悲);
“,,,,(景明则喜)。
⑨当我们遇到欢乐和失败时都应该保持,的心态。
⑩表达作者向古仁人学习的决心和对好友滕子京委婉劝勉的句子是,
5、赏析“衔远山你,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6、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综合运用了、、、等表达方式,请
说一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6、阅读第二段后回答
(1)文章第二段作者用神来之笔再现了岳阳楼的宏伟景象,照应了文题,此外还有什么作用?
(2)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和杜甫的诗句“,”与选文本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的特点。
第②段末尾“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与③④两段构成了关系。
7、阅读三、四段后回答
(1)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的妙处。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2)③④段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
请从③④段中找出分别与“以物喜”“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
“以物喜”
“以己悲”
“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和。
(3)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怀分别源自他们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用原文回答)
“感极而悲”源自:___________________ “其喜洋洋”源自: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③④运用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抒发了迁客骚人
和两种情感。
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第四段描绘的画面
特点是;如果请你朗读,应注意分别读出和
的语气语调。
(5)③④段中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8、阅读第五段后回答
(1)第五段“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紧承三、四两段,请你说说“二者之为”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2分)
一是;二是
(2)文中“古仁人之心”指, (用原文填空)。
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这两种人的本质区别是。
(3)“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句中的“斯人”指的是哪类人?他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4)文段中与“进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退亦
忧”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假借古仁人立言,表达
了“,”的远大政治抱负。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你认为在当今有何
现实意义?
9、批注是一种实用的读书方法。
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
请写出
下面的批注分别是对文中哪些句子所作。
批注一:一“喜”一“悲”,对比鲜明,表现出了作者平和、高尚、豁达的胸襟。
句子是,。
批注二:一“进”一“退”,处境迥然,表现出了作者不计个人得失,而心系国家命运、人
民生活的博大胸怀。
句子是,。
批注三:一“先”一“后”,一“忧”一“乐”,形成对比,体现出作者爱国爱民的伟大情
操,也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政治抱负。
句子是,。
10、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
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
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
杜甫顾炎武周恩来
11、世上因好文好诗而闻名的景观很多,岳阳楼就是因文质兼美的《岳阳楼记》而名满天下
的。
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岳阳楼更令许多仁人志士向往。
阅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其主
要原因是什么?
12、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
文字。
(3分)
13、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
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
距离范
仲淹近千年的现代人,是否还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14、《岳阳楼记》中写到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在我们的当今社会有没有像古仁人那样为了他人或工作,不计得失、默默奉献的人
物?请举出一例,并对他(她)的精神作简评.(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