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内部清洁度质量控制管理规定》
- 格式:docx
- 大小:51.61 KB
- 文档页数:11
防异物及清洁度控制管理规定一、目的为保证设备检修质量,对在检修活动中发电设备的异物及清洁度进行控制,防止异物进入系统或设备内部,特制订本规定。
二、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机组检修期间所有系统和设备的防异物管理及清洁度控制。
三、定义1、异物:是指系统、设备自身以外的物项,如:灰尘、部件、溶剂、工具、溶渣、切割物以及其它任何可影响系统、设备运行的物项。
2、清洁度:是指修后设备与制造安装完成之初的清洁程度对比。
四、职责1、工作负责人(1)、落实防止异物进入系统和设备内部的各项措施。
(2)、负责作业现场人员、工具及材料的管理与控制。
(3)、系统封闭和设备部件回装前进行清洁度检查,并确认检修活动范围内系统和设备内部的清洁度符合质量要求。
(4)、负责监督检修过程中工作人员在防止异物及清洁度控制方面的具体实施行为,对不合办法及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予以纠正。
(5)、工作班成员服从工作负责人的安排,发现或怀疑有异物遗留在系统和设备内部,应立即报告工作负责人,并执行处理措施。
2、质检人员(1)、负责在检修文件包中提出系统和设备防止异物及清洁度的检查和管理要求。
(2)、按照制定的管理办法,进行系统和设备防异物及清洁度控制的管理工作。
(3)、及时制止影响系统和设备防异物及清洁度的不良行为,对违反本管理办法的工作负责人提出整改、通报、处罚、停工等处理意见。
(4)、系统封闭和设备回装前,对开口系统和设备内部异物及清洁度进行检查和验证。
五、工作程序1、系统和设备检修开始前,必须建立安全隔离区,对重要隔离区域必须设立现场保卫人员值班,未经授权的人员禁止进入。
2、严格控制进入安全隔离区的人员和物品(工具、材料等),进入隔离区的人员必须得到事先许可,带入隔离区的物品由专人进行登记,并由工作负责人在回装过程中直至工作结束不断进行核对,并将检查情况如实记录下来。
3、尽量减少系统和设备开口的时间,减少异物进入内部的风险。
当系统封闭和设备组装或解体工作需要中断时,必须采取防异物措施,根据具体情况用木盖板、防水帆布、白细布或塑料布将系统和设备保护好。
1 目的为进一步强化管道施工过程中管内清洁质量的管控,确保长输管道及场站工程工艺管道的管内清洁,避免管内留存杂物而损伤工艺阀门密封性能及仪表性能,杜绝阀门内漏现象,以实现长输管道工程的顺利投产,依据管道局《强化现场工程质量管理十项举措》有关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2 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公司长输管道线路工程及场站工程中工艺管道管内清洁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3 管理职责3.1 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长输管道工程管内清洁质量管控实施细则,并督导本细则在各项目施工现场的实施,指导质量监督站对线路及场站工艺管道管内清洁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
3.2 质量监督站在对长输管道项目及场站工程进行施工质量监督检查时,应重点检查管道施工过程中的管内清洁情况,认真核查保证管内清洁所采取的保证措施,并确认措施的有效性。
3.3 技术部负责指导项目部制定工艺管道管内清洁质量的保证措施,并对项目部编制的技术文件进行审核,必要时到现场进行检查和指导。
3.4 项目经理是项目施工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督导各施工机组严格按照施工作业程序施工,并为保证管内清洁提供必须的措施用料。
3.5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保证管内清洁的技术措施,并组织向各机组技术员、质检员进行技术交底。
同时监督和检查各相关工序技术保证措施的落实及实施情况。
3.6 项目质量工程师负责编制《工程质量检验计划》,并在检验计划中明确各施工工序保证管内清洁的质量控制点和检查内容,并负责向机组技术员、质检员进行质量交底并监督实施。
3.7 机组长是确保管内清洁质量的直接责任人,负责督导本机组施工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技术保证措施,对本机组施工工序质量负责。
3.8 机组技术员负责制定本机组保证管内清洁的技术措施,并负责组织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并指导各项技术保证措施实施。
3.9 机组质检员负责对本机组施工工序质量的监督检查,核查各项技术保证措施的实施情况,发现未按要求施工的现象及时进行制止并督导改正,对本机组工序质量负责。
工程质量控制点等级划分表
管道工程
注:A级:关键过程或工序质量控制点,由业主项目组、监理(EPCM承包商)、工程建设承包商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加的质量检查、检测或见证。
B级:重要过程或工序质量控制点,由监理(EPCM承包商)、EPC承包商、施工承包商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加的质量检查、检测或见证。
C级:一般过程或工序质量控制点,由EPC承包商、施工承包商专业技术人员自行实施的质量检查、检测。
H点:既质量停检控制点。
表示未经业主专业人员见证或参加检查通过,承包商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下步工序。
若因此业主原因造成承包商工期延误或费用增加,承包商有权向业主索赔。
FH点:既首件样板质量停检控制点。
表示承包商在多人次、多部位重复发生的工序或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的工序时,必须策划首件样板工程,待通过业主项目组、监理(EPCM承包商)、工程建设承包商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加的质量检查、检测后,后续重复工作方可全面开展。
详见《首件样板施工管理规定》(SHEC-P07-10)。
W点:既质量观察控制点。
表示若业主专业人员未按事先约定或承包商通知时间到场参加检查验证,承包商有权继续进行下步工序,业主专业人员事后应对承包商质量检查、检测结果予以认可。
一、概述本工程是包钢西区焦炉气制甲醇工程工艺供热外管的安装工程,该工程中的管道主要是连接各装置之间的工艺与公用工程管道,主要输送介质有:焦炉煤气、驰放气、燃料气、甲醇、杂醇、苯、焦油、火炬气、氧气、中压过热蒸汽、低压蒸汽、锅炉给水、脱盐水、工艺空气、仪表空气、氮气与蒸汽冷凝液等。
管道的材料为不锈钢、碳钢、铬钼钢。
由于施工周期短,天气寒冷,因此要合理安排施工任务,质量、安全、进度三者都必须保证。
二、编制依据2.1 XX设计施工图2.2《压力管道规X 工业管道》GB/T20801.1-6-20062.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X》GB50235-20102.4《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X》GB50236-20112.5《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X》HG/T20625-19902.6《管架标准图》HG/T21629-19992.7《脱脂工程施工与验收规X》HG/T20202-2000三、主要实物工作量主要实物工作量见下表3-1表3-1四、施工技术措施4.1 管道安装的一般顺序如下:4.21、施工技术准备:施工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有关管理人员,学习施工图纸、技术文件和施工验收标准规X,绘制管道单线图,明确工程质量要求,编制施工技术交底,并向施工人员作好技术交底。
2、施工人员准备:参加施工作业人员必须参加通过安全技术培训,取得上岗作业XX书,参加焊接的焊工必须持有关劳动部门考核合格的焊工合格证,并有相应材质的合格项目,并得到业主的认可。
3、材料准备:加大材料的管理工作。
配备专业的材料管理人员实行按单线图领料的方式。
复合管要堆放平整,远离热源与火源,并挂牌标识,严禁在附近动火。
不锈钢管、碳钢管要分开存放。
4、施工机具的准备:现场施工需要的机具要与早调配,必须保证现场施工需要。
5、施工场地的准备:按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合理布置施工场地。
4.3管道组成件与支撑件的检验管道组成件等相关设备必须具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其质量不得低于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工业管道清洗现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业管道清洗现场的管理,保障清洗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工业管道清洗现场的管理和操作。
第三条工业管道清洗现场应按照本制度规定进行管理,做到安全、环保、高效。
第二章现场管理要求第四条工业管道清洗现场必须设立专门的责任人,负责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指挥工作。
第五条工业管道清洗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划定作业区域和安全通道,并保证通气畅通。
第六条工业管道清洗现场应配备齐全的清洗设备和工具,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七条工业管道清洗现场应制定详细的清洗方案,包括清洗工艺、清洗剂使用、操作流程等,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演练。
第八条工业管道清洗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急救设备和人员,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准备。
第九条工业管道清洗现场应设立专门的消防器材和人员,保障现场的消防安全。
第十条工业管道清洗现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三章现场管理流程第十一条工业管道清洗现场管理流程包括作业准备、清洗作业、安全检查、记录备案等环节。
第十二条作业准备阶段,负责人应根据清洗方案和现场情况,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设备准备、安全防护、人员调配等工作。
第十三条清洗作业阶段,负责人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指挥和监督,确保清洗作业的顺利进行。
第十四条安全检查阶段,负责人应定期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第十五条记录备案阶段,负责人应对现场作业情况进行记录和备案,包括清洗工艺参数、安全检查情况、人员行为等。
第四章安全管理措施第十六条工业管道清洗现场应设立安全管控区域,设置固定警示标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第十七条工业管道清洗现场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并做好管理和保养。
第十八条工业管道清洗现场的化学品、清洗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应进行专门储存和使用,做到安全使用和安全保管。
第十九条工业管道清洗现场的设备和工具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水管卫生管理制度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水管系统的卫生管理,防止水质污染和维护居民健康,制定本水管卫生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内外的水管系统,包括供水管道、排水管道及暖通设备等。
第三条水管卫生管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水质的安全卫生。
第四条水管卫生管理应当强调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防止水质受到污染。
第五条水管卫生管理需注重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水质安全的重视和自我保护意识。
第二章水管卫生管理责任第六条各相关单位应当建立水管卫生管理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第七条物业管理单位应当对建筑物内外的水管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水质安全。
第八条居民应当爱护公共设施,不得随意破坏水管系统,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管理单位。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安装水管系统,并对施工过程中的卫生安全进行监督。
第十条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水管卫生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对违规单位进行处罚。
第三章水管系统卫生保洁第十一条水管系统的卫生保洁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包括定期清洗、消毒和检修等工作。
第十二条室内供水管道应当定期清洗,消毒周期不得超过半年,外部水管应当做好防冻保暖工作。
第十三条排水管道应当保持畅通,定期检查排水情况,及时清理堵塞物。
第十四条暖通设备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冷凝水滞留导致细菌繁殖。
第十五条水管系统的保洁工作应当委托专业清洁公司进行,确保清洁效果。
第四章水质检测和处理第十六条室内供水管道水质应当定期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七条监测部门应当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第十八条对于发现水质不符合标准的建筑物,应当立即停止供水,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水质处理应当采取有效的的消毒手段,如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确保杀死细菌和病毒。
第二十条对于水质受到污染的建筑物,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疏散和隔离,确保居民安全。
第五章突发事件处理第二十一条对于突发性事件,如管道爆裂、水质污染等,应当迅速启动紧急预案,保障居民安全。
管道内部清洁度标准管道内部清洁度标准1.引言管道是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施,广泛应用于供水、供气、排水、石油化工等领域。
管道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积累各种污垢和沉积物,这些污垢和沉积物会对管道流体的流动性能和水质等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管道内部清洁度的标准制定和实施对于保证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质量至关重要。
2.清洁度标准的意义管道内部清洁度标准是用来评估管道内壁表面的清洁程度和管道中残留物的数量和性质是否满足规定要求的一个指标体系。
制定和实施清洁度标准可以帮助企业确定管道清洗的频率和方式,减少水质污染和管道损坏的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和水质标准,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3.标准设置的原则清洁度标准的制定应该遵循以下原则:3.1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制定清洁度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管道大小、材质、工作环境、介质特性等因素,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2基于风险评估清洁度标准应基于对管道内残留物的潜在风险评估,对不同性质的污垢和沉积物设置不同的标准,以确保清洗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3.3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在制定清洁度标准时,应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借鉴先进经验,兼顾国情和行业特点。
4.管道内部清洗标准根据管道的用途和介质特性,可以将清洁度标准分为三个等级:高、中、低。
4.1高级清洁标准适用于对水质要求较高的供水管道、饮料生产线等领域。
具体要求如下:- 管道内壁表面不能有任何可见的污垢和沉积物,视觉检查合格。
- 管道内壁粗糙度不得超过规定要求。
- 管道中残留的固体物质、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数量必须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4.2中级清洁标准适用于工业生产和一般家庭用水等领域。
具体要求如下:- 管道内壁表面不能有明显的污垢和沉积物,视觉检查合格。
- 管道内壁粗糙度不得超过规定要求。
- 管道中残留的固体物质、微生物数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得超过卫生标准规定。
4.3低级清洁标准适用于一些不要求高水质的工业管道和排水管道等领域。
排水管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排水管质量管理,提高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该制度适用于排水管的生产、入库、运输、安装、维护和检测等各个阶段,旨在保证排水管的质量和安全。
二、组织架构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排水管的质量管理制度,监督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2.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并确保生产设备和工艺符合国家标准。
3. 采购部门:负责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采购和审核,保证原材料符合要求。
4. 运输部门:负责对排水管的运输环节进行质量管控,并确保安全运输。
5. 安装维护部门:负责排水管的安装和维护,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三、质量管理流程1. 设计和选材阶段:根据排水系统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排水管材料和规格,并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2. 原材料采购:对所采购的原材料进行审核和检测,确保符合排水管的生产要求。
3. 生产过程控制: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规范进行生产,保证排水管的质量。
4. 入库管理:对生产好的排水管进行严格的入库检验和标识,确保排水管的追溯和质量保证。
5. 运输环节控制:确保排水管的安全运输,避免挤压和碰撞,保证排水管的质量完好。
6. 安装维护:严格按照安装规范进行排水管的安装,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四、质量控制措施1.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选材和生产过程必须符合相应标准。
2. 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符合要求。
3. 生产过程中对各道工序进行严格监控和检测,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符合要求。
4. 对成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抽样检测,确保排水管的质量符合要求。
5. 对运输环节进行严格的管控,确保排水管的安全运输。
6. 对安装和维护过程进行严格的管控,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五、质量管理记录1. 对原材料的采购、检测检验记录。
2. 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检测记录。
3. 对入库和出库的质量检验记录。
4. 对排水管运输环节的监控记录。
管道内部清洁度质量控制管理规定一)适用范围适用于XXXX项目工程建设的一级地下管道内部清洁度质量控制。
二)内容1材料清洁度控制:a到货的管子必须带管帽封堵(附带5%余量的管帽)。
b管子仓储存放时,管子下部应垫起至少离地面100mm以上,并对松动的封堵加固,确保灰尘、杂物、雨水无法进入管子内部。
对缺失封堵的管子进行内部检查,确认无内部杂物锈蚀后重新封堵。
c 阀门和管件供货时应置于包装箱内,阀门端口、密封面应有封堵盖、堵帽等保护防止杂物进入。
d 阀门和管件拆除包装后应妥善存放,不得放在积水处,小尺寸阀门和管件应上架摆放。
e 如阀门和管件内部有积水和杂物应仔细检查及时清除重新妥善存放。
2 喷砂除锈及防腐管道内部清洁度控制a管道除锈后应对其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确认,检查合格后恢复端口封堵。
b 涂油漆前应对管端口和开孔处进行封堵以防进入油漆等杂物。
3 管道预制:a 管道预制必须在经过硬化处理的地面上进行,预制场地应经常清理,保持清洁有序。
b管口组对前应对管口内部进行清洁度检查,祛除杂物后再进行施焊。
c预制完的管段应彻底清理内部,确保清除所有杂物。
施工承包商应由专人检查每一段内部清洁度,确认合格后清晰标识和相应检查记录,恢复管口封堵并稳妥存放。
d预制管段在无损检测后应对内部进行检查,确认无杂物后对管口封堵予以恢复。
4 管道安装a 管道安装前施工单位应逐段检查管件内部的清洁度,并形成检查记录,监理进行抽查并形成检查记录。
b 管道上开孔应在管段安装前完成。
c管道安装间断时及时对敞开口进行封堵,再次开始安装时必须检查确认管道内清洁度后方可施工。
d公称直径小于800mm的管道必须采用钨极氩弧焊进行根部焊道焊接,其他管道为保证内部清洁度单面焊焊缝也应优先使用氩弧焊焊接。
f管道试压前施工单位应再次对封堵处检查清洁度,监理签字确认后方可试压。
5 管道系统试验a 水压试验时应在进水口安装过滤器或过滤网以防有水垢和杂质进入。
美国石油协会API管道内检测标准变更简析杨洪丽;王朝璋;王国维;石玉辉;李云;梁昌晶【摘要】管道内检测技术可以确定管道的腐蚀和裂纹缺陷,保障管道的长效运行,美国石油协会标准API Std 1163—2013是管道内检测技术的综合性标准,目前石油行业标准《管道内检测系统的鉴定(SY/T 6825—2011)》采标为API Std 1163—2005版.介绍了API Std 1163—2013新修订的技术性条款,包括内检测器运行的限制条件、内检测系统探测的金属腐蚀缺陷和裂纹分级、内检测系统识别概率和检测概率、内检测系统通过能力、内检测数据核查与验证等,以及与API Std 1163—2005版的差异,建议在修订国内标准SY/T 6825—2011时将API Std 1163—2013新增条款纳入更新内容,提高我国管道内检测作业的规范性.%The pipeline In-line inspection technology can determine the pipeline corrosion and crack defection and ensure pipeline safe operation for a long time.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API) Std 1163—2013 is the comprehensive standard of in-line inspection technology,and now the petroleum in-dustry standard of In-line Inspection System Identification (SY/T 6825—2011) adopts the edition of API Std 1163-2005.The important technical provisions of the new revision of API Std 1163-2013 are intro-duced, such as operation limiting conditions of in-line inspection devices, metal corrosion defect and crack degrees of in-line inspection system detection, POI and POD of in-line inspection system, in-line inspection system passing capacity,in-line inspection data review and verifica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from the edition of API Std 1163-2005.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pipeline in-line in-spection operation in China, it issuggested that the national standard of SY/T 6825-2011 should be modified with the updated contents of API Std 1163-2013.【期刊名称】《油气田地面工程》【年(卷),期】2017(036)007【总页数】3页(P13-15)【关键词】管道;内检测;标准;APIStd1163—2013;变更【作者】杨洪丽;王朝璋;王国维;石玉辉;李云;梁昌晶【作者单位】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塔里木输油气分公司;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第四采油厂;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第四采油厂;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第四采油厂;河北华北石油港华勘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新颁布的《安全生产法》要求长输天然气管道在投产3年后进行全面检测。
工业管道安装与维护保养规范第1章总则 (6)1.1 工业管道概述 (6)1.1.1 工业管道作为各类流体输送的重要设施,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轻工、食品、医药等多个工业领域。
为保证工业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本规范对工业管道的安装与维护保养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6)1.1.2 工业管道主要包括以下类型:输送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工艺管道、特种管道等。
各类管道在设计、选材、施工、验收及维护保养等方面应遵循本规范的相关规定。
(6)1.2 规范适用范围 (6)1.2.1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管道工程安装与维护保养。
(6)1.2.2 本规范不适用于核设施、军事设施、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以及城镇燃气、热力、给排水等管道工程。
(6)1.3 管道安装与维护保养基本要求 (6)1.3.1 管道安装前应进行设计文件审查,确认设计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且满足生产工艺需求。
(6)1.3.2 管道安装施工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施工人员应具备专业技能和上岗证书。
(7)1.3.3 管道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进行,保证管道的安装质量。
71.3.4 管道安装工程应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7)1.3.5 管道维护保养应制定详细的计划,定期进行检查、维修、更换和防腐处理,保证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
(7)1.3.6 管道维护保养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发生。
(7)1.3.7 管道安装与维护保养过程中,应遵循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原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7)第2章管道设计要求 (7)2.1 设计依据 (7)2.1.1 本章节所述管道设计要求,应依据以下标准与规范进行: (7)2.1.2 设计应根据工程性质、工艺要求、介质特性、环境条件等因素,保证管道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环保。
(7)2.2 管道布置 (7)2.2.1 管道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7)2.2.2 管道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7)2.3 管道材料选择 (8)2.3.1 管道材料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8)2.3.2 管道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8)2.4 管道应力分析 (8)2.4.1 管道应力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 (8)2.4.2 管道应力分析应符合以下要求: (8)第3章管道安装 (9)3.1 施工准备 (9)3.1.1 施工前应充分了解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明确管道系统的类型、材质、规格及安装位置。
管道内部清洁度质量控制管理规定(A版)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宁夏石化炼油项目经理部前言本管理规定是根据《项目质量计划》(A版)的要求编写的,是《项目质量计划》的支持性文件。
本规定由项目QA/QC部提出。
本规定由QA/QC部起草并负责管理。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高安翔审核人:张志批准人:王家君目录1.适用范围 (4)2.目的 (4)3.职责 (4)4.工作程序及要求 (4)5.相关资料 (9)6.附则 (9)7.附表 (9)1.适用范围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宁夏石化500万吨/年炼油改造项目工程建设的管道内部清洁度质量控制。
2.目的明确和规范管道施工全过程各环节内部清洁度质量控制要求,确保设备、管线内清洁无异物,缩短管道吹扫、清洗、试车时间。
3.职责3.1QA/QC部:3.1.1 3.1.2 3.2 3.2.1 3.2.2负责项目管道内部清洁度质量控制管理规定的制定和修订;监督、检查管道内部清洁度质量控制的实施情况。
施工技术部:对施工承包商管道内部清洁度质量控制情况进行全程管理;对管道内部清洁度质量控制不达标的施工承包商进行处理、整顿。
3.3采购部:3.3.1负责总承包单位采购的管道组成件的到货检验和发放施工承包商前的仓储管理。
3.4 3.4.1 3.4.2施工承包商:在管道施工全过程对管道内部清洁度实施质量控制;对管道系统内部清洁度进行自检,并形成确认记录。
4.工作程序及要求4.1管道内部清洁度的质量控制应贯穿材料保管、防腐、预制、安装、试压、吹洗等整个施工过程。
4.2 4.2.1材料保管管子1)到货管子经检查确认管内无杂物后,应对其采取管帽或其他封堵方式进行封堵;2)管子仓储存放时,下部应垫起,至少距地面100mm以上,并对松动的封堵进行加固,确保灰尘、杂物、雨水等无法进入管内;对缺失封堵的管子进行内部检查,重新封堵前应清除其内部杂物。
4.2.2阀门和管件1)阀门和管件供货时应置于包装箱内,阀门端口、密封面应有法兰盖、堵帽等保护,防止杂物进入;2)阀门和管件拆除包装后,应妥善存放,不得存放在积水处;小尺寸阀门和管件拆除包装后,应于仓库内的硬化地面上存放或上架摆放;3)如阀门和管件内部积水或进入杂物,应予以仔细检查,清除积水、杂物,干燥后,重新妥善存放;4)阀门液体压力试验和上密封试验应以洁净水为介质;不锈钢阀门液体压力试验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100mg/L,试验合格后应立即将水渍清除干净;5)管道机械连接用的密封圈和润滑剂等应存放在无尘土的清洁环境中。
管线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管线卫生管理的监督和管理,提高管线卫生状况,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管线卫生管理工作,包括城市排水管线、供水管线、燃气管线等各类管线。
第三条管线卫生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监督管理”的原则,对各类管线进行维护、清洗、检修等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四条管线卫生管理工作应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市容市貌,保障城市公共卫生。
第五条管线卫生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六条管线卫生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工作考核评估机制,对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第七条管线卫生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和统计分析制度,及时掌握管线卫生状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八条管线卫生管理单位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管线卫生管理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
第二章管线清洁管理第九条管线卫生管理单位应根据管线类型和使用情况,制定管线清洁管理计划,明确清洁频次和方法。
第十条管线卫生管理单位应加强对管线清洁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十一条管线清洁工作应采取机械清洗和化学清洗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管线清洁彻底。
第十二条管线清洁工作中应注意保护周围环境,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第十三条管线清洁工作完成后,应对清洁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清洁质量。
第十四条管线清洁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做好清洁记录,为下次清洁工作提供参考。
第三章管线检修管理第十五条管线卫生管理单位应建立管线检修计划,对管线进行定期检修,确保管线安全运行。
第十六条管线检修工作应根据管线的实际情况确定检修方式和周期,确保检修效果。
第十七条管线检修工作应遵守相关操作规程,确保检修人员的安全。
第十八条管线检修工作完成后,应对检修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十九条管线检修工作完成后,应做好检修记录,为下次检修工作提供参考。
工作联系单项目:醋酸节能新工艺改造项目二期装置:主装置工号:705B、706B、707B、083等提出:工程建设部送达:六化建、华旭监理联系单号:内容:醋酸节能新工艺改造项目二期施工合同“11.1工程质量”条款中已经对工艺管道安装的质量提出明确的要求,为了做好质量管理,确保二期工程的质量水平,经领导批准,特引进奖惩制度,以便提高全体人员对质量的重视度。
管道安装的质量控制内容如下:1、阀门:阀门安装前六化建必须100%进行试压,并填写书面的阀门试验记录,记录格式按照GB5235-2010附表A.0.2填写,试压合格后必须通知监理现场确认签字,并在阀体上用蓝色的色标油漆标注“合格”两字;试压不合格,用红色色标油漆在阀体上标注“X”,并通知工程建设部相关人员进行阀门更换处理。
2、管道:2.1管道正式安装前六化建应进行管道内部清洁度的自查,如有污染物必须清理干净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管道安装工作如有间断,应及时封闭管口以保证管内清洁。
2.2为了保证管道内部清洁度,在每一段管道吊装前施工单位必须先进行自查,同时通知监理进行确认,并填写“管道清洁度检查确认表”。
2.3本项目中,所有管道必须用氩弧焊打底,以保证管道内部的清洁度。
2.4对于已经吊装的部分管道,六化建应安排专人进行复查,对于不合格的及时进行清理,六化建复查完毕后,通知监理检查。
已经吊装的管道应在10月30日前复查完并清理合格。
3、奖惩制度:3.1阀门试压后方可使用,没进行试压就使用的阀门,一经发现每查出一处按照30元/处对施工单位进行罚款。
3.2阀门试验记录应认真填写,并签字确认,如发现弄虚作假伪造试压记录,一经发现处罚施工单位2000元,签字人员处罚30元/处。
如发现阀门涂有合格标识而查不到阀门试验记录,按弄虚作假处罚。
3.3“管道清洁度检查确认表”应及时填写,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不能搞形式,如发现管道安装实体与“管道清洁度检查确认表”偏离严重,将按照30元/次对施工单位进行处罚。
核电厂辅助系统管道清洁度质量控制摘要:核电厂辅助系统管道安装是核电站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辅助系统管道的清洁度控制关系到系统及设备乃至核电厂机组的正常运行。
本文对核电厂辅助系统管道内壁清洁度的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关键字:核电厂;管道;清洁度控制中图分类号:tl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核电厂辅助系统管道内部清洁度质量由于其隐蔽性较强,往往成盲点,容易忽视,小的污染物如:铁锈、砂粒、灰尘等可能造成阀门密封面的破坏、小径管道(如:取样管、仪表管等)的堵塞、粘附在换热器传热管道的表面上影响传热效率等现象,如果管道中存在有面纱、手套、甚至工具、木棒、铁器等大的杂物时有可能堵塞管路、打坏泵的叶轮、破坏其它沿线设备等,使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影响核电站的安全,所以在核电站的安装过程中系统清洁度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核电厂辅助管道系统的分级根据核电工程相关技术规格书要求,管道内壁清洁度等级分为三个级别——a级、b级、c级,清洁程度要求依次递减。
凡是与一回路反应堆冷却剂或注入一回路的流体相接触的设备表面都属于a级清洁度,a级中的工艺管道被细分为a23级;核辅助系统中介质与主蒸汽系统(二回路)介质相联通的系统、设备冷却水系统以及来自一回路但不再返回的液体、废液和不流通的废气系统被定为b级;其他系统为c级,c级清洁度系统与一般非核工程实施的清洁度要求相当。
现场控制步骤和措施管道清洁度的质量控制应贯彻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运用动态控制原理,进行质量的事前、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并从“人、机、料、法、环”等几个方面展开,即检查安装活动的人员是否具有清洁和清洁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经安装承包商的培训;是否根据有关清洁度等级要求配备有所需的工具、材料和消耗品等;相关工艺管道是否达到有关清洁度等级要求;图纸及文件是否齐全、并应关注图纸上标注的管道清洁度等级;在管道安装过程及冲洗(吹扫)过程是否按相关清洁度控制施工方案和工作程序;现场施工环境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清洗作业现场设备清洁与保养规定一、清洗作业现场设备清洁的基本要求(一)清洁频率1. 日常清洁- 每天作业结束后,应对设备表面进行简单清洁,去除明显的污垢、灰尘和杂物。
例如,使用干净的抹布擦拭设备外壳,清除在当天操作过程中积累的灰尘颗粒,确保设备外观整洁。
- 对于经常接触物料或容易沾染污渍的部位,如输送带、料斗等,应在每次作业间隙进行清洁,防止物料残留固化,影响设备运行和产品质量。
2. 定期深度清洁- 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深度清洁,对设备的内部结构、关键部件以及难以触及的角落进行彻底清理。
例如,打开设备外壳,使用专用工具清理设备内部的传动链条、齿轮等部件上的油污和积垢,确保其正常运转。
- 每月对设备的电气系统进行清洁,使用压缩空气吹除电气控制柜内的灰尘,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松动、有无氧化现象,保证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清洁范围1. 设备表面- 包括设备的外壳、操作面板、显示屏等可视部分。
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柔软的抹布,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擦拭,去除表面的污渍、指纹和灰尘,保持设备外观光亮如新,同时避免清洁剂进入设备内部造成损坏。
2. 内部部件- 如泵体、阀门、管道内部等。
对于可拆卸的内部部件,应定期拆卸下来进行清洗。
对于不可拆卸的部分,可以采用冲洗、刷洗或化学清洗等方法,确保内部无物料残留、无锈迹和污垢堆积,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
3. 附属设施- 设备的支架、底座、防护栏等附属设施也应纳入清洁范围。
使用合适的清洁工具,如扫帚、拖把等,清除其表面的灰尘、杂物和油污,检查是否有松动、变形或损坏的情况,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三)清洁方法1. 擦拭法- 适用于设备表面的一般性清洁。
选用不掉毛、吸水性好的抹布,蘸取适量的清洁剂,轻轻擦拭设备表面,去除污渍和灰尘。
对于顽固污渍,可以适当增加擦拭力度或使用专用的清洁溶剂,但要注意避免损伤设备表面涂层。
2. 冲洗法- 对于一些不怕水的设备部件,如大型罐体、管道外部等,可以采用冲洗法。
管道内部清洁度质量控制管理规定
(A版)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宁夏石化炼油项目经理部
前言
本管理规定是根据《项目质量计划》(A 版)的要求编写的,是《项目质量计划》的支持性文件。
本规定由项目QA/QC 部提出。
本规定由QA/QC 部起草并负责管理。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高安翔
审核人:张志
批准人:王家君
目录
1. 适用范围 (4)
2. 目的 (4)
3. 职责 (4)
4. 工作程序及要求 (4)
5. 相关资料 (9)
6. 附则 (9)
7. 附表 (9)
1. 适用范围
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宁夏石化500 万吨/年炼油改造项目工程建设的管道内部清洁度质量控制。
2. 目的
明确和规范管道施工全过程各环节内部清洁度质量控制要求,确保设备、管线内清洁无异物,缩短管道吹扫、清洗、试车时间。
3. 职责
3.1 QA/QC 部:
3.1.1 3.1.2 3.2 3.2.1 3.2.2
负责项目管道内部清洁度质量控制管理规定的制定和修订;
监督、检查管道内部清洁度质量控制的实施情况。
施工技术部:
对施工承包商管道内部清洁度质量控制情况进行全程管理;
对管道内部清洁度质量控制不达标的施工承包商进行处理、
整顿。
3.3 采购部:
3.3.1 负责总承包单位采购的管道组成件的到货检验和发放施工承包商前的仓储管理。
3.4 3.
4.1 3.4.2 施工承包商:
在管道施工全过程对管道内部清洁度实施质量控制;
对管道系统内部清洁度进行自检,并形成确认记录。
4. 工作程序及要求
4.1 管道内部清洁度的质量控制应贯穿材料保管、防腐、预制、安
装、试压、吹洗等整个施工过程。
4.2 4.2.1
材料保管
管子
1)到货管子经检查确认管内无杂物后,应对其采取管帽或其他
封堵方式进行封堵;
2)管子仓储存放时,下部应垫起,至少距地面100mm 以上,并对松动的封堵进行加固,确保灰尘、杂物、雨水等无法进入管内;对缺失封堵的管子进行内部检查,重新封堵前应清除其内部杂物。
4.2.2 阀门和管件
1)阀门和管件供货时应置于包装箱内,阀门端口、密封面应有法兰盖、堵帽等保护,防止杂物进入;
2)阀门和管件拆除包装后,应妥善存放,不得存放在积水处;小尺寸阀门和管件拆除包装后,应于仓库内的硬化地面上存放或上架摆放;
3)如阀门和管件内部积水或进入杂物,应予以仔细检查,清除积水、杂物,干燥后,重新妥善存放;
4)阀门液体压力试验和上密封试验应以洁净水为介质;不锈钢阀门液体压力试验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100 mg/L,试验
合格后应立即将水渍清除干净;
5)管道机械连接用的密封圈和润滑剂等应存放在无尘土的清洁环境中。
4.3 防腐
4.3.1 进行;
4.3.2 管道的除锈和底漆涂刷应在预制、安装场所以外的防腐场地管道除锈后应对进入其内部的杂物进行清除,并进行确认检
查,检查合格后恢复端口封堵;
4.3.3 油漆涂刷前应对管段端口和开孔部位进行封堵,防止杂质和油漆进入内部;
4.3.4 对连接透平的中高压蒸汽管线和内部清洁度要求较高的润滑油等管线可采取内壁喷砂或酸洗等处理手段,处理完毕经检查确认合格后应予严密封口。
4.4 管道预制
4.4.1 管道预制必须在钢平台或经过硬化处理的地面上进行,预制场地应进行日常清理,保持清洁有序;
4.4.2 净;
4.4.3 焊口组焊前,应对管口内打磨氧化铁、碎屑等杂质,清除干预制管段在无损检测和热处理后,应对管段内部进行检查,
并对管口封堵予以恢复;
4.4.4 预制完毕的管段应彻底清理内部,必要时可采用压缩空气吹扫,确保清除所有杂质;施工承包商应由专人检查每一管段内部清洁度,确认合格后作清晰标识和相应检查确认记录,恢复管口封堵并稳妥存放。
4.5 管道安装
4.5.1 管道安装前,应逐件清除管道组成件内部的砂土、铁屑、熔
渣及其他杂物;对交接的预制管段应打开封堵,对内部清洁度进行再
次检查确认;设计文件有特殊要求的管道,应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处
理;
4.5.2 管道上的开孔应在管段安装前完成;当在已安装的管道上开
孔时,管内因切割而产生的氧化铁等异物应清除干净;
4.5.3 连接任何管接头(焊接连接、螺栓连接)前,均应清洁部件
(管道、阀门)的内表面,去除所有杂质、异物;
4.5.4 组对、焊接时,应注意避免将焊材、手套、工具等放于管内,
施工承包商的质检人员应监控组焊作业过程,确保符合清洁度要求;
尤其是焊缝返修时,应注意避免带入焊渣等杂质;
4.5.5 管道安装在施工间断时,必须对敞口部位进行封堵,防止杂
物进入管内,再次开始安装时必须检查确认管道内部洁净后方可施
工;
4.5.6 内部清洁要求较高的管道、机器入口管道、公称直径小于
500mm 的SHA 和SHD 级管道,必须采用钨极氩弧焊进行根部焊道焊接;其他管道为保证内部清洁度,单面焊焊缝的根部焊道也应优先使用钨
极氩弧焊;
4.5.7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或用奥氏体焊材)、含铬量大于3%或合
金元素总含量大于5%的管道,采用钨极氩弧焊焊接单面焊焊缝底层
时,管内应充氩气保护;
4.5.8 清洁度要求较高的重要管道,可于安装后使用管道内窥镜对
其内部清洁度进行检查。
4.6 4.6.1 管道系统试验
管道液体压力试验介质宜采用洁净水;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系
统用水试验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mg/L;
4.6.2 管道水压试验时,应在进水口装设过滤器或滤网,以防止在进水时带入水垢和杂质;
4.6.3 管道系统液压试验合格后气体泄漏性试验前,应进行管道系统吹洗,吹洗方法应根据管道的使用要求、工作介质及管道内表面的脏污程度确定;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600mm 的管道,宜采用人工清理;公称直径小于600mm 的液体管道宜采用水冲洗;公称直径小于600mm 的气体管道宜采用空气吹扫;蒸汽管道应以蒸汽吹扫;非热力管道应用空气吹扫;
4.6.4 管道系统吹洗应按下列规定分段依次进行:
1)设备、阀门、调节阀/流量计等仪表件前、难以吹洗干净的管段、急转弯、排空、倒淋等处设置吹洗排放口;
2)按主管—支管—疏排管的顺序吹洗;
3)吹洗主管时,应关闭支管阀门;
4)支管吹洗应先从介质前进方向的第一支管开始依次进行;
4.6.5 吹洗时,应不断敲打管道,对焊缝、死角、弯头和管底等部位宜重点敲打,但不得损坏管道;不锈钢管道应用木锤或铜锤敲打;
4.6.6 吹洗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管道的污物进入设备或设备的污物进入管道;吹洗的排放物不得污染环境,严禁随地排放;
4.6.7 对无法吹洗或吹洗后仍可能留存污物、杂物的管道,应采用
其他补充方法进行清理;
4.6.8 水冲洗后的管道系统,用目测排出口的水色和透明度,应以出、入口的水色和透明度一致为合格;管道系统在空气或蒸汽吹扫过程中,应在排出口用白布或涂白色油漆的靶板检查,在5min 内,靶板上无铁锈及其他杂物为合格;
4.6.9 水压试验和冲洗后应将管道系统内的积水全部排净,排水时不得形成负压,必要时应用压缩空气吹干;
4.6.10 管道吹洗合格后,除规定的检查外,不得再进行影响管内清洁的其他作业;最终封闭前,相关方应进行联合检查确认,并形成记录。
5. 相关资料
5.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油化工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手册》2008 版;
5.2 5.3 GB 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 3501-2002《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
规范》(2004)(第一号增补);
5.4 SH/T 3517-2001《石油化工钢制管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6. 附则
6.1 本管理规定由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宁夏石化炼油项目经理部QA/QC 部负责解释;
6.2 本管理规定内容若有与设计文件、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范不符处,按设计文件和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范执行;
6.3 本管理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7. 附表
附表1 管道内部清洁度确认记录表。
宁夏石化 500 万吨/年炼油改扩建项目
管道内部清洁度确认记录表
单元号/区域号 : 序号 管线号/管段号 P&ID 图号 规格 检查阶段 确认人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宁 夏 石 化 500 万 吨 / 年 炼 油 改 造 项 目
NXQ/GD-09-2011
附表 1
宁夏石化炼油项目经理部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