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炼铁资料12.1高炉强化冶炼
- 格式:ppt
- 大小:238.50 KB
- 文档页数:17
高炉炼铁工艺流程一、高炉炼铁原理炼铁过程实质上是将铁从其自然形态——矿石等含铁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过程。
炼铁方法主要有高炉法、直接还原法、熔融还原法等,其原理是矿石在特定的气氛中(还原物质CO、H2、C;适宜温度等)通过物化反应获取还原后的生铁。
生铁除了少部分用于铸造外,绝大部分是作为炼钢原料。
高炉炼铁是现代炼铁的主要方法,钢铁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这种方法是由古代竖炉炼铁发展、改进而成的。
尽管世界各国研究发展了很多新的炼铁法,但由于高炉炼铁技术经济指标良好,工艺简单,生产量大,劳动生产率高,能耗低,这种方法生产的铁仍占世界铁总产量的95%以上。
炼铁工艺是是将含铁原料(烧结矿、球团矿或铁矿)、燃料(焦炭、煤粉等)及其它辅助原料(石灰石、白云石、锰矿等)按一定比例自高炉炉顶装入高炉,并由热风炉在高炉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向高炉内鼓入热风助焦炭燃烧(有的高炉也喷吹煤粉、重油、天然气等辅助燃料),在高温下焦炭中的碳同鼓入空气中的氧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
原料、燃料随着炉内熔炼等过程的进行而下降,在炉料下降和上升的煤气相遇,先后发生传热、还原、熔化、脱炭作用而生成生铁,铁矿石原料中的杂质与加入炉内的熔剂相结合而成渣,炉底铁水间断地放出装入铁水罐,送往炼钢厂。
同时产生高炉煤气,炉渣两种副产品,高炉渣铁主要矿石中不还原的杂质和石灰石等熔剂结合生成,自渣口排出后,经水淬处理后全部作为水泥生产原料;产生的煤气从炉顶导出,经除尘后,作为热风炉、加热炉、焦炉、锅炉等的燃料。
二、高炉冶炼主要工艺设备简介高护炼铁设备组成有:①高炉本体;②供料设备;③送风设备;④喷吹设备;⑤煤气处理设备;⑥渣铁处理设备。
通常,辅助系统的建设投资是高炉本体的4~5倍。
生产中,各个系统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形成一个连续的、大规模的高温生产过程。
高炉开炉之后,整个系统必须日以继夜地连续生产,除了计划检修和特殊事故暂时休风外,一般要到一代寿命终了时才停炉。
高炉强化冶炼技术及其进步高炉炼铁生产的原则高炉冶炼生产的目标是在较长的一代炉龄(例如5年或更长)内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生铁,而且消耗要低,生铁质量要好,经济效益要高,概括起来就是“优质,低耗,高产,长寿,高效益”。
长期以来,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炼铁工作者对如何处理这五者间的关系进行过,而且还在进行着讨论,讨论的焦点是如何提高产量及焦比与产量的关系。
众所周知,表明高炉冶炼产量与消耗的三个重要指标—有效容积利用系数(%)、冶炼强度(I)和焦比(K)之间有着如下的关系:n Y=i/K显然,利用系数的提高,也即高炉产量的增加,存在着种途径:(1)冶炼强度保持不变,不断地降低焦比;(2)焦比保持不变,冶炼强度逐步提高;(3)随着冶炼强度的逐步提高,焦比有所降低;(4)随着冶炼强度的提高,焦比也有所上升,但焦比上升的幅度不如冶炼强度增长的幅度大。
在高炉炼铁的发展史上,这种途径都被应用过,应当指出在最后一种情况下,产量增长很少,而且是在牺牲昂贵的焦炭的消耗中取得的,一旦在冶炼强度提高的过程中,焦比升高的速率超过冶炼强度提高的速率,则产量不但得不到增加,反而会降低。
因此,冶炼强度对焦比的影响,成为高炉冶炼增产的关键。
在高炉冶炼的技术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研究总结出冶炼强度与焦比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冶炼强度与产量(I)和焦比(K)的关系美国资料,b 一原西德资料,一前苏联资料在一定的冶炼条件下,存在着一个与最低焦比相对应的最适宜的冶炼强度I适。
当冶炼强度低于或高于I适时,焦比将升高,而产量稍迟后,开始逐渐降低。
这种规律反映了高炉内煤气和炉料两流股间的复杂传热、传质现象。
在冶炼强度很低时,风量及相应产生的煤气量均小,流速低,动压头很小,造成煤气沿炉子截面分布极不均匀,表现为边缘气流过分发展,煤气与矿石不能很好地接触,结果煤气的热能和化学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炉顶煤气中CO,含量低,温度高,而进入高温区的炉料因还原不充分,直接还原发展,消耗了大量宝贵的高温热量,因此焦比很高。
高炉炼铁工艺介绍1. 简介高炉炼铁是一种重要的冶金工艺,用于将铁矿石转化为生铁的过程。
它是钢铁工业的核心环节之一,用于生产各种钢材。
2. 高炉炼铁的基本原理高炉炼铁的基本原理是将铁矿石与焦炭等还原剂混合后,在高温下进行还原反应,将铁矿石中的氧化铁还原为金属铁。
同时,炉内的温度和化学反应条件还可以使一部分其他有害物质被除去。
3. 高炉炼铁的工艺流程3.1 高炉炉缸高炉炉缸是高炉的主要部分,通常由炉壳、炉缸和炉缸衬板组成。
炉缸衬板由耐火材料制成,以承受高温和化学侵蚀。
3.2 上料系统上料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矿石、焦炭、燃料及其他辅助材料送入高炉。
通常,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破碎、筛分、称重等处理。
3.3 炉冰炉冰是指在高炉顶部装置的冷却设备,用于冷却进入高炉的热气体。
这样可以减少热能的损失,并为高炉提供所需的煤气流动动力。
3.4 高炉通气系统高炉通气系统主要包括风机和风口。
高炉顶部的风机通过送风管将空气送入高炉,从而维持高炉的氧气供应。
风口是位于炉缸底部的通气装置,用于引入煤气和空气,同时也是控制和调节高炉燃烧的关键。
3.5 高炉冷却系统高炉冷却系统主要用于冷却高炉的各个部位,包括炉缸、炉壁和炉顶。
这些部位会受到高温的侵蚀,而冷却系统可以降低温度,延长高炉使用寿命。
3.6 出铁系统出铁系统用于从高炉底部将生铁和渣铁分离出来。
通常通过出铁口将液态金属铁和渣铁分别引出,然后进一步处理。
3.7 气体处理系统高炉产生的煤气会通过气体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其中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是将煤气用作燃料,同时采用高炉煤气洗涤的方式除去其中的尘埃和硫化物等有害物质。
4. 高炉炼铁的优缺点4.1 优点•高炉炼铁工艺稳定,适合大规模生产。
•可以利用多种铁矿石和煤炭,适应不同的原料条件。
•高炉炼铁可以同时除去一部分有害物质,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效果。
4.2 缺点•高炉炼铁能耗较高,对资源消耗较大。
•高炉炼铁产生的煤气和废渣需要进一步处理,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物。
高炉强化冶炼的手段首先,高炉强化冶炼的手段之一是优化炉料配比。
通过合理的炉料配比,可以提高高炉的冶炼效率和产能。
合理的炉料配比包括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等原料的比例和质量控制。
炉料配比的优化可以减少炉渣的产生,提高炉渣的碱度,从而有利于炉渣的脱硫和脱磷。
其次,高炉强化冶炼的手段还包括改进炉况管理。
炉况管理是指通过调整高炉的操作参数和工艺条件,使高炉运行在最佳状态。
例如,合理控制高炉的炉温、风温、风速等参数,可以提高高炉的冶炼效率和燃烧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炉况管理,减少结焦和结渣现象,提高高炉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三,高炉强化冶炼的手段还包括改进炉渣性能。
炉渣是高炉冶炼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冶炼过程和产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改变炉渣的成分和性能,可以提高高炉的冶炼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通过增加炉渣的碱度,可以促进炉渣中的脱硫和脱磷反应,从而减少炉渣中的硫和磷含量。
第四,高炉强化冶炼的手段还包括改进煤气利用。
高炉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煤气含有可利用的热能和化学能。
通过改进煤气的利用方式,可以提高高炉的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可以采用煤气发电、煤气热解等技术,将煤气中的能源转化为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最后,高炉强化冶炼的手段还包括改进炉外工艺。
炉外工艺是指高炉冶炼过程中与高炉相配套的其他工艺环节。
通过改进炉外工艺,可以提高高炉的冶炼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可以改进铁矿石的预处理工艺,提高铁矿石的还原性能;可以改进炼铁工艺,提高铁水的质量和纯度。
综上所述,高炉强化冶炼的手段包括优化炉料配比、改进炉况管理、改进炉渣性能、改进煤气利用和改进炉外工艺等多个方面。
这些手段可以提高高炉的冶炼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高炉的强化冶炼。
高炉炼铁高炉gaolu liantie高炉炼铁blast furnace ironmaking现代炼铁的主要方法,钢铁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这种方法是由古代竖炉炼铁发展、改进而成的。
尽管世界各国研究发展了很多新的炼铁法,但由于高炉炼铁技术经济指标良好,工艺简单,生产量大,劳动生产率高,能耗低,这种方法生产的铁仍占世界铁总产量的95%以上。
高炉生产时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石灰石),从位于炉子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
在高温下焦炭(有的高炉也喷吹煤粉、重油、天然气等辅助燃料)中的碳同鼓入空气中的氧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在炉内上升过程中除去铁矿石中的氧,从而还原得到铁。
炼出的铁水从铁口放出。
铁矿石中不还原的杂质和石灰石等熔剂结合生成炉渣,从渣口排出。
产生的煤气从炉顶导出,经除尘后,作为热风炉、加热炉、焦炉、锅炉等的燃料。
简史和近况早期高炉使用木炭或煤作燃料,18世纪改用焦炭,19世纪中叶改冷风为热风(见冶金史)。
20世纪初高炉使用煤气内燃机式和蒸汽涡轮式鼓风机后,高炉炼铁得到迅速发展。
20世纪初美国的大型高炉日产生铁量达450吨,焦比1000公斤/吨生铁左右。
70年代初,日本建成4197米高炉,日产生铁超过1万吨,燃料比低于500公斤/吨生铁。
中国在清朝末年开始发展现代钢铁工业。
1890年开始筹建汉阳铁厂,1号高炉(248米,日产铁100吨)于1894年5月投产。
1908年组成包括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的汉冶萍公司。
1980年,中国高炉总容积约8万米,其中1000米以上的26座。
1980年全国产铁3802万吨,居世界第四位。
[主要产铁国家产量和技术经济指标]70年代末全世界2000米以上高炉已超过120座,其中日本占1/3,中国有四座。
全世界4000米以上高炉已超过20座,其中日本15座,中国有1座在建设中。
5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发展较快,高炉炼铁技术也有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①综合采用精料、上下部调剂、高压炉顶、高风温、富氧鼓风、喷吹辅助燃料(煤粉和重油等)等强化冶炼和节约能耗新技术,特别在喷吹煤粉上有独到之处。
高炉炼铁工艺及强化操作高炉炼铁是指利用高炉将铁矿石还原成铁的工艺。
下面将介绍高炉炼铁的工艺流程和强化操作。
首先是炉料准备。
炉料是指进入高炉的原料,主要包括铁矿石、燃料和熔剂。
铁矿石是炼铁的主要原料,有各种类型,如富含铁的赤铁矿、磁铁矿等。
燃料主要是焦炭,用于提供炉内的热量。
熔剂主要是石灰石,用于与铁矿石中的杂质产生反应,形成易于熔融的铁渣。
然后是炉顶喂料。
炉顶喂料是将炉料逐层从高炉顶部加入,以保持炉内的物料平衡。
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高炉顶部,同时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燃料和助熔剂。
炉料从高炉顶部逐层往下加入,以确保炉内的物料层结构稳定。
然后是高炉操作。
高炉操作是指控制高炉正常运行的一系列操作。
首先是通风。
高炉顶部设有风管,通过风管送入燃料燃烧所需的氧气,维持炉内的高温。
其次是给料。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给炉料补料,保持高炉内的物料平衡。
还有是温度和压力的控制。
高炉内的温度和压力需要进行实时监测,以保持高炉内部的平衡状态。
接下来是铁渣处理。
高炉炼铁过程中,铁矿石中的杂质会与熔剂反应形成铁渣。
铁渣是高炉炼铁的副产物,需要进行处理。
铁渣处理主要包括根据铁渣的性质进行分选和利用。
铁渣中的铁石可以回收利用,用于生产水泥等建筑材料。
而其他杂质则需要通过石灰石的熔融和化学反应,形成不溶于炉渣的物质,进一步净化炉渣。
最后是产品收得。
通过高炉炼铁,最终产生的产品是生铁。
生铁是铁矿石还原后的产物,含有较高的碳含量和一些杂质。
生铁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使其达到市场上的要求。
加工过程中,可以采用转炉炼钢或电炉炼钢技术,将生铁中的杂质进一步去除,得到优质的钢铁产品。
为了提高高炉炼铁的效率和质量,还有一些强化操作可以应用。
比如,在炉料准备过程中,可以根据铁矿石的性质进行选矿和破碎处理,以提高炉内的还原反应速率。
另外,可以在炉顶喂料过程中,适当控制喂料速度和炉料的层次,以保持高炉内的平衡状态。
高炉炼铁的所有知识点总结一、高炉炼铁的工艺过程高炉炼铁的主要工艺过程包括铁矿石的预处理、还原反应、炼铁反应和产物的分离和收集等步骤。
1. 预处理铁矿石通常是氧化铁矿石,例如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等。
在高炉炼铁之前,需要对铁矿石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破碎、煅烧和粉碎等步骤。
首先,铁矿石需要经过破碎设备进行破碎,将其破碎成较小的颗粒。
然后,将破碎后的铁矿石进行煅烧,通常是在煤气或焦炉中进行,将氧化铁矿石还原成较高的还原度。
最后,将煅烧后的铁矿石进行粉碎,使其达到适当的颗粒度,以便于高炉内的还原反应。
2. 还原反应高炉炼铁的核心工艺是还原反应。
在高炉内,煅烧后的铁矿石与焦炭共同投入高炉,并通过热炭气、空气和热风等途径,使焦炭在高炉内发生燃烧,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这些气体与煅烧后的铁矿石发生还原反应,使氧化铁矿石还原成金属铁。
还原反应的主要化学反应式为Fe2O3 + 3CO = 2Fe + 3CO2。
在此过程中,还将生成一些硅、锰等元素的还原物金属。
3. 炼铁反应在还原反应之后,得到的金属铁流向高炉底部,与炉渣和热铁水的反应产生炼铁反应。
炼铁反应的目的是提高生铁的品质,并去除炉渣中的杂质。
在炼铁反应中,金属铁与炉渣中的碱金属、碳酸盐等发生反应,使炉渣脱碱和夺碳,并将少量的氧、碳等被夹杂在金属铁中的杂质除去。
4. 产物的分离和收集最后,通过高炉的底部出口,生铁和炉渣被分离出来。
生铁被收集起来,经过冷却、成型和质量检验等步骤,最终被用于钢铁冶炼。
炉渣则被收集起来,并用于建筑材料、道路铺设等领域。
以上就是高炉炼铁的工艺过程,我们可以看到,高炉炼铁的工艺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以确保生铁的品质和产量。
二、高炉炼铁的原料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包括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等。
1. 铁矿石铁矿石是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通常是氧化铁矿石。
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