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哪里来”——各国性教育读本尺度大PK_早教
- 格式:pptx
- 大小:91.71 KB
- 文档页数:11
《我从哪里来》教案(4篇)《我从哪里来》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以及出生过程。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用动作表现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3.通过学习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进一步体会伟大,培养幼儿爱情感。
活动准备:1.关于宝宝孕育生长过程的图片、碟片。
2.磁带两盘、鲜花一束。
3.皮球二十个,角色游戏用的火车一列。
活动过程:一、听录音《开火车》进入场景,设疑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班来了一列火车。
看,火车开进来啦。
”——开进场“刘老师,你怎么这么高兴啊?”。
刘:“小朋友,你们猜猜看!”小朋友猜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还是让刘老师自己来回答吧。
”刘说:“你们看我的肚子,因为再过几天,我就要做妈妈了。
”“噢,原来刘老师要做妈妈了,所以才特别高兴。
那你们想知道你们在妈妈肚子里怎样长大的吗?看看小火车上的这些图片,你们就知道答案了。
”二、利用图片,通过看、听、摸、玩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生长及出生的过程。
1.出示图一,了解精子和卵子以及结合成胚胎的知识。
“小朋友看,这个圆圆的东西是什么呀?”“其实它叫卵子,它长在身体里。
”“再看看这又是什么?它像什么呢?” “对了,这个像蝌蚪一样的东西叫精子,它长在爸爸的身体里。
当你们的爸爸妈妈结婚后,爸爸就将精子作为礼物送给了妈妈,让它成为妈妈肚子里圆圆卵子的好朋友,两个好朋友合在了一起,猜猜看,他们会变成什么?”2.了解孕早期胎儿的大小、形状以及子宫是宝宝生长的第一个家。
(1)边出示图二边说,“对了,当精子和卵子结合以后,他们就变成一个像蚕豆一样小的胚胎。
”——(学小胚胎)“这时的胚胎和大多数动物的胚胎一样,都有一条小尾巴。
小小的胚胎在肚子里找呀找,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合她生长的地方,哎呀!这个地方真舒服,软绵绵、暖和和的,猜猜看这是个什么地方呢?”——引出“子宫”“这个地方在肚子里,它像宝宝的宫殿一样,我们叫它子宫。
中西方儿童性教育比较来源: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作者:王丽莉徐韵人类的性活动是一种自然现象、生理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表现之一。
婴儿出生后即被打上性别烙印。
所以,应该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向儿童讲解有关性别差异、性卫生、性道德等方面的知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西方的性文化也不断渗透到我国这样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而忌讳谈性的国家,我国的儿童性教育也被社会、教育工作者及广大家长所重视。
本文旨在对中西方儿童性教育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幼儿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的幼儿性教育提供借鉴。
一、中西方儿童性教育比较(一)性教育观念。
西方文化将性作为一种自然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最珍贵的礼物。
所以,欧美一些性观念较早开放的国家,很早就把性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的内容之一,到了20世纪50~70年代时,性教育已经形成自己完整的内容体系。
而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性是丑恶的事情,对性讳莫如深。
现代人虽然受到西方文化以及现代传媒手段对性知识传播的影响,对性的看法有了一定的改变,但在许多家长及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中,还存在不少误区。
(二)性教育内容。
在西方性教育的发展中,早期性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人类生殖系统的组织、功能,以及性交、受孕,一直到新个体出生历程等知识的传授。
现在许多国家的性教育发展为包括性别角色的进入、性身份的认同、性态度的确立、性意识的发展、性的生理需要与心理健康,以及性的道德和责任感的确立等在内的一套系统的理论性与操作性较强的内容体系。
我国传统的儿童性教育主要是帮助儿童形成性别意识。
孩子出生后,男孩女孩被分别按照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要求而被教育。
现在学校也开设性教育课程,课程内容一般是生理卫生知识。
同时,性道德教育也是我国性教育中的主要内容。
(三)实施的主体。
西方早期的儿童性教育大多是由家长实施的,从20世纪50年代起,许多国家纷纷在中小学开设性教育课程,并且为使性教育更规范化、科学化,还非常重视性教育专职教师的培养。
[我从哪里来?性教育第一问,妈妈不会答]荷兰性教育绘本我从哪里来“我从哪里来?”曾经是孩子的你不会对自己脑海里这个困惑陌生。
“街上拣回来的。
”“咯吱窝里蹦出来的。
”“妈妈生出来的。
”无论我们是否已为人母,想起小时侯妈妈给的答案,都会有些凌乱。
这本是性教育里最简单的一个问题,但成都妈妈们还没有做好回答的准备。
调查主动性教育?大部分妈妈没有意识在《成都女报》育儿亲子群里,记者向30名妈妈发出了这样一份调查问卷,以下为调查结果:1.你主动和孩子谈论过“性”的话题么?A.没有(25人)B.有(5人)2.当孩子主动问及你关于“我是从哪里来”、“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睡在一起”之类性问题时,你的态度是?A.不知所措,想办法转移话题。
(4人)B.模糊地回答,如:你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你是上帝赐予爸爸妈妈的礼物等。
(18人)C.要么沉默不语,要么一言蔽之:你长大自然就晓得了。
(8人)3.你认为在孩子几岁时对其进行性教育比较合适?A.3岁左右,从其具备初步的认知开始,就可以适当引导。
(2人)B.从孩子第一次发问开始。
(10人)C.第一性征出现后,如女孩子月经初潮,男孩子第一次遗精。
(12人)D.没有准备,孩子该知道自然就会知道了。
(6人)4.你认为性教育是“一次性”的还是可持续性的?A.一次性的偶然事件,只要孩子不问,就不会答,问了也不一定回答。
(8人)B.非连续性的持续事件,比如恰好有合适的机会,就简单谈及。
(16)C.长期的有计划的教育行为,应在不同时期给孩子灌输不同的性知识。
(6人)5.你是否主动学习过儿童性教育的技巧?A.没有(22人)B.有过(8人)结论谈性变色结果显而易见,对于和孩子谈性,大多数妈妈的态度是能避就避,避不开就搪塞。
面对性,妈妈们大多选择“避之不谈”,这种谈性色变的态度,使孩子们的性教育现状颇为令人担忧。
2006年7月,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曾对全省中小学性教育现状进行了专题调查,在被调查的1至2年级小学生中,有58.4%的孩子询问过父母“我从哪里来?”学生中能够正确回答为“妈妈生的”不到1/4,能够准确地用图画标记出身体隐私部位的不到1/3;3至4年级小学生中,约1/2不知道什么叫性侵犯,且女孩子不知道的比率高于男孩子;5至6年级学生中,约1/3的女孩来了月经,但还有1/4的女孩不知道会来月经,6成以上的男孩不知道会遗精,超过1/5的孩子向老师和父母请教性问题感到羞耻,且对性感到神秘。
各国性教育第一课:讲解身体演示全过程各国性教育第一课:讲解身体演示全过程说起性教育,多少小伙伴又红了脸,一说起国外性教育,多少小伙伴又只想到了开放?你把外国想得那么奔放,被他们知道了不怕挨打吗?千万别以为外国的小孩从小就知道拿着XXX 泡妞,那是电影也是无知美国:先认识下安全套”风靡一时的美国中学生性启蒙系列电影美国派》并非美国中学生接受性知识的真实写照,开放的课堂才是他们了解性知识、保护自己的重要渠道。
在美国,几乎所有学生都会接受至少一次性教育课,课程安排在7 年级和12 年级。
一些学校也会为5 年级或6 年级的学生讲授类似内容。
在给12 岁至15 岁孩子发放的生活小提示的册子中,会有一些性教育的内容。
教女孩如何安全约会也被写入了性教育课本中。
美国中学性教育第一课是教学生们坦然认识安全套,以及让同学们了解男女性的身份识别。
课程将对如何识别性别、受大脑和荷尔蒙控制的性取向,和不同性别的不同表达做讲解。
课程利用图表对性别做详细解释,让同学们了解这个世上还有除了男性和女性以外的第三性人,让他们正确认识这一群体。
日本:课程内容趋于保守”当前日本大多数小学都已普及性教育,学生从3 年级(9 岁或10 岁)起开始强制接受性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女性例假和男性生理问题。
而到了中学,学生们已经可以从课堂上学到一些粗略的避孕知识了。
日本非常重视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东京都教育委员会制定了一个统一的性教育指南,规定中学生必须上性教育课,老师要引导学生接受自己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变化,同时理解男女关系。
日本性教育课趋于保守,因此日本性教育比较合适的场所实际是在校园里的保健室,有的学校还会用布偶做道具讲课。
日本性教育的内容会从对性别的认识,延伸到受精、怀孕等知识,但不涉及性行为的过程。
在日本生理卫生教科书《发育中的身体和我》中,第一课主要讲不同年龄段男女身高体重的差别,并图解男女私处。
英国:区分男女哪里有别”英国对学生的性教育较为开放,孩子从5 岁起就开始强制接受性教育课,这样的课程要持续到16 岁。
各国性教育大PK,英国尺度大、韩国讲童话在中国,对于孩子来说,有很多禁忌的话,而“性”可以说就是一个张不开口的话题。
日前,我国首部突破传统尺度的小学生性教育教材《成长的脚步》出炉,从新学期开始,该教材将在北京部分小学试点使用。
该教材不仅语言表述直接,而且图文并茂。
一时间,掀起了社会上对小学生性教育的尺度之争。
“老师也尴尬,不知道怎么教,现在我还能记得的就只有害羞的感觉了。
”来自韩国的小李回忆小学性教育时如是说。
不过,来自丹麦的米歇尔却对本报记者说:“我们那里(性教育)很直白的,也不害羞,就是很好奇。
”“我是从哪里来的?”尽管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但世界各国却各有一套自己的讲解方式。
英法等欧洲国家比较开放,甚至被指责“太过火”;日韩等亚洲国家则使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内容上也含蓄了不少。
而对于尺度问题,北京青少年法律心理服务中心的心理专家朱海南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性教育不能“拿来主义”,过早实行性教育可能导致性早熟,甚至成为孩子接触性的桥梁。
各国方式英国:尺度大被指“太过头了”1993年起,英国将性教育从生理课程中独立出来。
今年起,更将性教育设为中小学必修课,向5岁以上学生讲授性知识。
不过,英国用于幼儿和小学生的性教育教材并不是官方统一制定的,而是学校自行选择。
这些教材中,不乏尺度相当大的。
今年初,一份报告曾指责这些性教育教材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太过头了”。
这份报告指出,英国一本名为《我从何而来?》的性教材使用了一对卡通形象的夫妻裸体拥抱在床上的插图,并用直白的成人语言解释性行为。
此外,本书在介绍男女性器官时,直接使用了“三点全露”的漫画,文字也毫不避讳,甚至用一些俚语来形容性器官。
另外一本名为《妈咪下蛋》的画册,用简笔图的形式描述性交体位,这一读本在英国不同地区被定为适合5-7岁或者8-9岁儿童阅读。
报告认为,这些过于暴露的性教材,不适于儿童学习,并号召家长若发现子女在使用这些教材,要积极投诉。
我见过的给孩子看的最棒性教育书你好,我是丹妈资深童书编辑+ 儿童心理咨询师- 文 = 丹妈-最近发生的性教育事件比较多,性教育书单拖了这么久,再不推荐的话感觉黄花菜都凉了~3 岁之后,孩子会开始不停地追问:“妈妈,我是哪里来的?”“为什么他的身体和我的不一样呢?” “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睡在一起啊?”你们在为孩子天真的好奇心感到欣慰的同时,会不会有点手足无措,甚至畏首畏尾?其实,在孩子的眼睛里,生殖器和眼睛鼻子耳朵一样,我们越讳莫如深,他们越不知所从。
很多时候,正是父母的遮遮掩掩,才让孩子产生了好奇心。
而在这种好奇心之下,孩子可能会通过家长和学校不知道的途径去获取性教育知识,那潜在的危害反而更大。
父母总是理所当然认为“反正孩子长大就懂了” ,殊不知不可挽回的伤害也造成了。
丹妈在推荐这份书单时,看到其中一本书的推荐语,觉得非常感动:在流行性解放、性开放的今天性固有的价值观和神圣性正在逐渐消失妈妈把孩子抱在膝盖或怀中与孩子静静分享传统的价值观接受如此性教育长大的孩子日后也一定会懂得珍重对方和自己的身体对生命深怀敬畏和尊重今天从几十本性教育本精出的12 本,有根据不同年段推荐孩子看的0-14 ,也有父母看的性教育指,希望能内或迷茫的你一点点帮助。
* 0-4 性教育本推荐*4以前的宝宝于自我知的重要段,个候他需要掌握:出生教育、性教育、私部位的、与性器官相关的行界限(比如不玩生殖器)。
01《小的故事》出版社:画出版社蒲蒲- 推荐理由-封面上那个地裸奔的男孩,相信会孩子第一眼就喜上本本。
3 左右,孩子的性意就开始萌芽,他开始意到,自己和异性的小朋友不一。
他会很好奇,什么自己会小?女孩没有?小是尿尿的?而本,大大方方地把小的故事娓娓道来,足了孩子的好奇心。
除了告孩子关于男孩和女孩的区,他是怎么在肚子里大的,又是通什么生命之路来到父母身,教会孩子如何清和保小,遇到坏人要喊救命⋯⋯言通俗易懂,画很暖很有。
个外,我侄子在 4 的候,整天自己的身体好奇个没完,喜抓自己的小鸡鸡,对此我妈总是很难为情地呵斥他,让他意识到这是个很丢脸的行为。
香港幼儿园性教育漫画”摘选转贴=============================发布时间:2009-07-04 16:35近日,一组题为“香港幼儿园性教育的漫画”在各大论坛被频繁转载。
这组漫画详细描述了生命的诞生过程,先笼统地从精子和卵子讲起,告诉幼儿生命的产生是由于精子和卵子的结合;接着再具象地以一对男女为样本介绍了精子和卵子的产生、结合、发育成胚胎以及最终成长为婴儿并诞生的每个步骤。
这组漫画整体画风非常可爱,在描写到精子的时候将之比喻成蝌蚪,而在提到卵子的时候则将之形容为荷包蛋。
然而,漫画在介绍一些敏感问题的时候却采用了大胆而直白的表达方式,比如其中描写夫妻生活的特写和说明文字以及将婴儿从母亲两腿之间拿出来的画面,让不少网友被“雷”到了。
家长:漫画不错,但不易跟幼儿讲一个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在看过这样一组漫画之后表示,漫画确实不错,但似乎太直白了。
这位家长告诉记者,自己家里就有一套类似的德国性教育漫画,可是她一直都没有敢拿出来给儿子看。
一方面是因为朋友送她这套书的时候,儿子还在上幼儿园,她觉得那时候儿子不能理解。
另一方面,她怕儿子看完了漫画之后,继续追问一些更深入的问题,那么自己又该怎么解释呢?那问题岂不是变成了滚雪球,越来越多?因此,这套表述直白的漫画到底应该在儿子几岁的时候拿出来给他看,一直是困扰这位妈妈的问题。
记者在网上搜到了这位家长所讲的那组德国性教育漫画,发现它跟港产性教育漫画在很多画面选取和讲解内容上都相当雷同。
这组漫画,同样引起了网友的争论。
一些网友认为漫画非常可爱,将尴尬的问题用漫画的方式表达出来,较之遮遮掩掩的做法要好。
而另一些网友则认为不会把如此直白的漫画拿给孩子看,怕孩子因此学坏。
还有一种声音认为,这组漫画给西方的孩子看是没问题的,但是在中国,却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性教育尺度难把握纵观各国的性教育资料,记者发现,以漫画的方式来普及性教育知识是受到普遍青睐的一种方式。
儿童性教育绘本-我从哪里来?
“我从哪里来?” ——本文是我在腾讯网上看到的,觉得很适合0-6岁幼儿进行性教育,于是就收录过来,希望对有此困惑的父母们有帮助。
这些漫画是书名为《德德家家幼儿性教育图书》中的翻拍画面,书中有序: 相信不少父母被孩子问及有关婴儿的诞生时,都会感到难于启齿,或不知所措。
事实上,孩子对于自己的由来感到好奇,是十分自然的,这种求知欲应给予满足和认可。
父母主动和坦诚地向孩子述说生命的诞生,不但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更可让孩子明白自己是父母相爱,有计划地诞生出来的。
这些漫画提供简单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画,深入浅出地阐述婴儿的诞生。
当孩子的好奇得到满足后,那份安全感和被爱的感觉,还有什么可以替代呢?
我认为,在孩子有此好奇心、但尚无性冲动的时候,及时、适当地对他们进行性知识启蒙教育,会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认识性、生育、人体、家庭等人生重要概念,以免被错误认知所误导,防止健康的性取向被扭曲。
那天突然问涵一个问题:“你说男孩和女孩都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大涵连想都没想说:“男孩的小鸡鸡在外面,女孩的小鸡鸡在里面。
”呵呵这个回答让我瞠目结舌,:“你怎么知道的?”那是因为我们班小女孩尿尿时我看到的、”听完了,我感叹真得不能怀疑孩子的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也许对于大人来说孩子不会留意这些,但是一旦发生了类似小女生和小男生互相亲吻的事情就会感到很惊讶,为什么,那还是因为孩子们把生活中看到的事情在进行演练,他们在幼儿时期已经对性产生的兴趣。
在我接触的孩子里稍微成熟点的小男生对女老师会产生初期的“爱情”,见了漂亮的阿姨会不好意思,发誓要娶妈妈和漂亮的阿姨当老婆,这些都是孩子们对于“性”开始了初步体验。
于是现在把这些照片呈现给我们的宝宝们,让他们从小认知自我,对性有一定的认识后,也就不会对性有更多的好奇了。
《我从哪里来》告诉孩子他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他是怎么来到世界上的。
《爸爸的一半和妈妈的一半》让孩子知道自己是爸爸妈妈共同创造出来了的。
《为什么我是男孩》和《为什么我是女孩》针对男孩女孩的不同生理特点让他们认识自己,知道男女不同,从而学会保护自己。
中小学:性教育刻不容缓,这些书籍可以给孩子看看性侵,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性侵的对象也不仅仅限于女童。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家长不仅要提高警惕,还要给孩子树立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
近年来,关于儿童性侵的案件不在少数,《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中显示,2016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4岁以下)案件433起,平均每天曝光1.21起。
2016年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件涉及778人,其中女童遭遇性侵人数为719人,占92.42%;男童遭遇性侵人数为59人,占7.58%。
从这个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性侵,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性侵的对象也不仅仅限于女童。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家长不仅要提高警惕,还要给孩子树立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
给大家安利基本适合孩子们看的书籍。
《学会爱自己》此系列共包含三册:含《不要随便摸我》、《不要随便亲我》、《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
是教给孩子进行自我性保护的图书。
书中通过一个儿童性侵犯的案例,教给孩子自己身体的哪些隐秘部位是任何人都不能随意触摸的,以及遇到性侵犯这样的事情时该如何处理。
这本书曾获得本杰明·富兰克林亲子教养类奖,是美国很多家庭和学校对孩子进行性保护教育的教材。
《生命的故事》这是一套适合3~6岁孩子阅读的生命教育、性启蒙绘本,全书共6册,以生动的图画和温馨的文字,与孩子一起分享女孩的秘密、男孩的秘密、珍爱自己的身体、生命的来源、生命的结束、爱的秘诀。
著名儿童早期性教育专家权威导读,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同阅读,帮助孩子解答对性别的疑惑,解父母与自己的关系,更好地了解自己,爱护自己。
《藏在书包里的玫瑰》是中国第一部中学生性问题访谈实录。
16位北京、四川、云南、山东等地的中学生分别讲述了性的体验—人们不愿意面对却又不能不承认的事实—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在发生性关系,同学之间、网友之间、与成人之间,甚至个别人有四五个性伴侣……初版于2004年,产生了极大反响,受到青春期男孩女孩的欢迎,成为他们重要的性教育读本。
《我从哪里来》绘本尺度惹争议《我从哪里来》绘本尺度惹争议“我从哪里来”“我从哪里来?”很多人小时候得到的答案都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如今,“捡来的”一代升级为父母,面对问出同样问题的孩子,他们不想用自己小时候得到的答案糊弄过去,但又该如何回答呢?近日,有网友在某论坛上贴出了一套名为《我从哪里来?》的绘本翻拍图,让家长能够以看图说话的方式回答孩子“我从哪里来”的问题。
图片引来不少网友“通俗易懂”的称赞,但其中两张涉及性交与孩子出生的图片,引发了网友对幼儿性教育的尺度讨论。
网友发图引众人“悲惨”回忆“妈妈的卵巢制造卵子。
卵子的形状圆圆的,像个荷包蛋。
”“爸爸的睾丸制造精子。
精子的形状像蝌蚪,头尖尖,尾巴长长。
”配合这些文字的,是图画里妈妈和爸爸的身体。
近日,一位网友在某论坛上贴出了一套名为《我从哪里来?》的绘本翻拍图,图片从一个穿着纸尿裤的孩子摸着头,困惑“我是怎样来的呢?”开始,叙述精子和卵子如何结合,直到宝宝如何出生。
如此“通俗明了”、“实事求是”的图片,立即引来不少网友的叫好,也让他们想起了自己童年的“悲惨”遭遇。
网友“家里蹲美带子”说:“我小时候问我妈妈,我怎么来的,我妈说是垃圾桶里捡来的。
我一度伤心了好久!”除了“被捡来”的,也有网友被说成是“爸爸生的”。
网友“meggiew”说:“我爸说我是从他胳肢窝里生出来的,我到初中都以为是爸爸生我的。
”由于当年从家庭和学校都得不到相关知识,因此被“捡来的一代”直到很多年后才知道正确答案。
“我当初都快20岁了,看了一篇黄色小说才搞明白是怎么回事。
”“尺度”把握是个难题如今,“捡来的一代”升级做了父母,正要或者将要面临自己的孩子提出同样的问题:“我从哪里来?”“早点接受好,越是藏着越是容易豁边。
”“joyyenNew”的说法代表了大多数网友的观点,大家普遍认同,对孩子的性教育,宜疏不宜堵。
但是,也有部分网友认为这套图片的尺度有点大,比如其中对父母性器官的介绍,尤其是其中有关性交和孩子出生的两张图片,让不少网友觉得难以跟孩子开口,而且担心“讲得越多,孩子问得越深入,到时候自己更尴尬。
幼儿园中班性教育绘本《我们的身体》阅读教案【幼教课件】----炮灰团不辣哥本书涵盖内容1.生命的开始2.宝宝的出生3.成长4.肌肉5.骨骼6.心脏和血液7.呼吸8.消化9.大脑10.五种感官 11.嘴巴 12.生病13.身体的防护网 14.皮肤15.男孩、女孩身体特征对照表活动目标:1、了解“我从哪里来的?”;2、摄取食物之后在身体里的整个消化过程;3、体验五种感官活动准备:绘本、(醋、酒、水感知嗅觉)活动过程:一、孕育、出生、成长1、询问孩子是否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自由回答)引出这本书的开篇——生命的开始,让孩子知道他们是爸爸妈妈相爱后的种子,在妈妈的肚子里一天天的长大,展示给孩子看他们在妈妈肚子里的照片、2、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羊水袋中的宝宝,深刻的认识,他们在妈妈肚子里是什么样的。
3、请小朋友上来帮助书中的妈妈生宝宝,让孩子观察妈妈和宝宝的脐带,提问孩子是否知道肚脐眼的作用?(举手回答)之后告知孩子,小时候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是通过肚脐跟妈妈连接的,那时候我们不会吃也不会喝,就是通过肚脐来吸收营养的,等我们出生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己喝奶了,医生就用剪刀把连接的管子剪断了,结了疤,疤掉了以后,我们的肚脐就堵起来了。
4、分别请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上来操作,拉一拉书页,看图描述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同年龄所产生的身体差异变化有什么不同。
二、消化1、提问孩子们平时都爱吃什么食物,多久拉一次粑粑,告诉他们这样的过程就叫做消化。
2、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做人体展示)举例我们把蔬菜吃进嘴巴时,反复的在嘴巴里咀嚼,就是为了让蔬菜变的小一点,好让我们咽下去,咽下去之后的地方就叫做食道,食道的作用就是把我们咬碎的食物进行排队准备进入下一个消化器官——胃,胃的作用就是把从食道下来的块状食物,进行消化,变成滑滑的像米糊糊一样。
再送入下一个消化器官——肠道,肠道的作用就是把这个米糊糊里面的东西,好的全部吸收,不好的部分就让它继续往下走,来到我们的小屁眼,最后变成粑粑拉出来,粑粑就是肠道说不好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