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_图形的密铺教学课件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3.28 MB
- 文档页数:20
《密铺》课堂教学实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密铺的概念,理解密铺的特点和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教材中的“密铺”为主题,通过学习密铺的概念、特点和应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2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实践、探究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密铺现象,如瓷砖、地毯等,引导学生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3.3 合作交流3.4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密铺的概念和特点。
3.5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体会密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能力、思维品质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4.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密铺的能力。
4.3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意识。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5.2 实物道具准备生活中的密铺实例,如瓷砖、地毯等,方便学生直观感知。
5.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密铺实例和相关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瓷砖地面、地毯图案等,让学生感受到密铺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2 问题引导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密铺的特点和原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6.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结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密铺》课堂教学实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密铺的概念,掌握密铺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平面图形的密铺过程。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教材《数学》为基础,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掌握密铺的方法及应用。
2.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操作能力。
但对于密铺的概念及方法,还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深入理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密铺现象,如瓷砖、地毯等,引导学生关注密铺现象。
(2)提问:什么是密铺?密铺有哪些特点?3.2 自主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密铺的特点及方法。
(2)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
3.3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的探究成果,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密铺的规律。
(2)讲解密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4 实践操作(1)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进行平面图形的密铺。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5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心得体会。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
4.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密铺概念、方法的掌握情况。
4.3 学生自评、互评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数学》5.2 课件、教学素材包括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
5.3 网络资源如有需要,可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通过生活实例和多媒体展示,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