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的化学组成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14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核酸,这个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着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它包括DNA和RNA两种主要类型,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
一、核酸的结构核酸是由磷酸、核糖和四种不同的碱基组成。
这四种碱基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尿嘧啶(U)。
它们通过特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DNA或RNA。
DNA,也被称为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它是由两条相互旋转的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其中碱基通过氢键以特定的配对方式连接,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
这种配对方式保证了DNA 的稳定性和遗传信息的正确复制。
RNA,也被称为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息传递者和调节者。
它通常是由单链结构组成,也可以是双链结构。
与DNA不同,RNA的碱基配对方式相对简单,通常是A与U配对,G与C配对。
二、核酸的功能1、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DNA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负责储存和传递生物的遗传信息。
这些信息通过DNA的复制传递给下一代,并指导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2、基因表达的调控:RNA在基因表达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它可以通过碱基配对原则识别并携带DNA中的遗传信息,将遗传信息从DNA传递到蛋白质合成的地方。
同时,一些RNA还可以作为调节分子,影响基因的表达。
3、蛋白质合成:RNA不仅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还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RNA将DNA中的遗传信息翻译成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
4、细胞内的信号传导:某些RNA分子可以作为分子开关,调控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
这些RNA可以结合并调控蛋白质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
5、免疫反应的调节:某些RNA分子还可以作为免疫反应的调节剂。
它们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影响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总结起来,核酸是生物体中至关重要的分子,其结构和功能共同保证了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从DNA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到RNA的信息载体作用,再到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胞内信号传导的调控,核酸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生物大分子之一,其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核酸主要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它们在细胞中扮演着信息传递、遗传、调控等方面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一、核酸的结构核酸是由核苷酸单元组成的长链分子。
核苷酸由一个含氮碱基、糖分子和磷酸组成。
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链状结构,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被称为链的磷酸骨架。
在DNA中,糖分子是脱氧核糖(deoxyribose),而在RNA中则是核糖(ribose)。
碱基分为嘌呤(鸟嘌呤和胸腺嘧啶)和嘧啶(腺嘌呤、鸟嘌呤和尿嘧啶)两类。
在DNA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以氢键的方式通过碱基配对相互结合,形成双螺旋结构。
而在RNA中,核糖和碱基之间没有形成稳定的双螺旋结构。
二、核酸的功能1.存储遗传信息:DNA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主要分子。
通过DNA的序列编码了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的合成信息。
每一个DNA分子都包含了生物体所有的遗传信息,它能够准确地复制自身,并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实现后代群体的生存和繁殖。
2.转录和翻译:DNA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作用被转录成一种中间产物RNA,即RNA的合成过程。
在细胞质中,RNA通过读取DNA上的密码信息并翻译成蛋白质序列,从而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
这个过程被称为翻译。
3.转运和储存能量:核酸还能承担转运和储存能量的功能。
例如,三磷酸腺苷(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能量转移分子,在胞吞、细胞呼吸等细胞代谢过程中转运和释放能量。
4. 催化作用:部分RNA分子具有催化作用,被称为酶RNA (ribozyme)。
酶RNA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例如:RNA酶能够剪切RNA链,还能参与核酸的合成和修复等生物化学过程。
5.调控基因表达:除了DNA编码蛋白质的功能外,核酸还能调控基因表达过程。
RNA在细胞内扮演着信使RNA、转运RNA和核糖体RNA等不同角色,参与调控基因表达的过程,例如:转录因子通过与一些基因的调控区域结合,将DNA转录为RNA,进而调控该基因的表达。
核酸的化学组成:核酸-----核苷酸-----核苷+ 磷酸-----戊糖+ 碱基染色体(chromosome):是指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棒状可染色结构,由染色质(chromatin)构成。
真核细胞染色体的特征:(1)分子结构相对稳定;(2)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间保持连续性;(3)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控制整个生命过程;(4)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染色体上的蛋白质主要包括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非组蛋白包括酶类及细胞分裂有关的一些蛋白。
它们可能与DNA的结构、复制及转录等有关。
C-值(C-value):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C-值矛盾(C-value paradox):基因组大小与机体的遗传复杂性缺乏相关性。
真核细胞DNA的种类:不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卫星DNA)核小体是组成染色质的重复单位,每个核小体由约200(160~250)bp的DNA,和H2A、H2B、H3、H4各2个,以及一个H1组成。
核心颗粒结构:放出H1;剩余的颗粒称为核心颗粒,由H2A、H2B、H3、H4组成DNA-----核小体-----30nm纤丝----中期染色质-----染色体单体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1、基因组庞大;2、大量重复序列的存在;3、大部分序列为非编码序列;4、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5、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6、真核基因存在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7、DNA存在多态性;8、具有端粒结构DNA多态性:指DNA序列中发生变异而导致的个体间核苷酸序列的差异,主要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只以裸露的核酸分子存在,且与少量的非组蛋白结合,但不形成染色体结构,习惯上把原核生物的核酸分子也称为染色体。
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1)结构简练其DNA分子绝大多数用于编码蛋白质,不翻译的序列只占4%,并且编码序列是连续的;(2)存在转录单元功能上密切相关的基因构成操纵子或高度集中,并且可被一起转录;(3)重叠基因和基因内基因即同一段DNA序列能携带两种不同蛋白质的遗传信息。
核酸的组成和分类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由核苷和磷酸组成,核苷由碱基和戊糖组成。
DNA 中戊糖为D-2-脱氧核糖(D-2-deoxyribose),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RNA 中戊糖为D-核糖(D-ribose),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
碱基和戊糖的化学结构组成核酸的碱基主要为嘌呤衍生物和嘧啶衍生物,核酸中的嘌呤衍生物都是腺嘌呤和鸟嘌呤。
嘌呤碱基由母体化合物嘌呤衍生而来。
嘧啶碱基是母体化合物嘧啶的衍生物,DNA :嘧啶衍生物为胞嘧啶和胸腺嘧啶,RNA :嘧啶碱为胞嘧啶和尿嘧啶,但tRNA 中含有少量胸腺嘧啶核酸中还发现一些修饰碱基,也称稀有碱基,它们绝大部分也都是嘌呤和嘧啶类化合物。
稀有碱基含量很少,种类却很多,以甲基化的碱基居多。
核酸中,tRNA 含稀有碱基最多,含量可高达10%。
(自己画结构)核酸根据戊糖的种类分类,构成DNA 的戊糖是D-2-脱氧核糖,RNA 链的戊糖是D-核糖。
此外, 还发现有D-2-O-甲基核糖。
糖环上的C 原子编号为1’,2’,3’,4’,5’。
核苷戊糖与碱基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核苷。
1、核苷的分类 按照戊糖种类的不同:核糖核苷,脱氧核糖核苷,2-O-甲基核苷;按照碱基的不同:嘌呤核苷和嘧啶核苷2、核苷的结构特点核苷结构中糖基与碱基以β-糖苷键相连,称为N-糖苷键,核苷中戊糖均为呋喃型环状结构。
在空间结构上碱基与糖环平面互相垂直,在DNA双螺旋中碱基配对是以反式定位的,碱基上的氨基或酮基可以互变异构为亚氨基或烯醇基。
不同pH条件下核苷有不同的解离态。
核苷酸1、种类核苷的磷酸酯叫核苷酸,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两大类。
核糖核苷的戊糖分别可形成2’ 、3’、5’三种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只能形成3’和5’-核苷酸;2’-O-甲基核苷也只有两种核苷酸。
生物体内存在的游离核苷酸多以5’形式存在,碱水解RNA时,可得到2’,3’-核糖核苷酸的混合物。
核酸检测物理知识点总结一、核酸的结构与性质1.1 核酸的化学结构核酸是一种由核苷酸经过磷酸二脂酸酯键连接形成的生物大分子,包括DNA和RNA两种类型。
DNA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RNA由核糖核苷酸组成。
核苷酸由核苷和磷酸二脂酸组成,核苷包括一个含氮碱基和一个糖分子,磷酸二脂酸作为链的连接部分。
1.2 核酸的物理性质核酸具有许多特殊的物理性质,如双螺旋结构、碱基配对、DNA超螺旋等。
其中双螺旋结构是DNA的典型结构,由两条螺旋形成,而碱基配对是通过氢键将两条链连接在一起,碱基的配对规律是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鸟嘌呤(G)与胞嘧啶(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此外,DNA还具有超螺旋结构,这种结构形式使得DNA在细胞分裂时更容易分离。
1.3 核酸的光学性质核酸具有一定的光学性质,如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
DNA和RNA在紫外光下有显著的吸收,其中DNA在260nm处有最大吸收峰,而RNA在260nm处有一个稍微红移的吸收峰。
此外,核酸还具有荧光发射的性质,一些荧光染料可以与核酸结合产生荧光信号,用于核酸的检测和定量分析。
二、核酸检测的原理与技术2.1 核酸检测的原理核酸检测的原理是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来识别和检测样品中的核酸序列,常用的技术包括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子杂交、核酸电泳、原位杂交等。
PCR是最常用的核酸扩增技术,通过模拟细胞内DNA复制的过程来扩增目标DNA序列,从而实现对目标基因的检测和分析。
2.2 核酸检测的技术手段核酸检测的技术手段包括一系列的实验方法和设备,如核酸提取、PCR扩增、凝胶电泳、原位杂交、微阵列技术等。
其中核酸提取是核酸检测的首要环节,其目的是从样品中提取出目标DNA或RNA序列,为后续的PCR扩增和检测做准备;PCR扩增是一种快速、高效、特异性强的核酸扩增技术,可将目标核酸的复制数量扩大上百万倍,从而实现对微量核酸的检测和分析。
2.3 核酸检测的应用核酸检测技术在临床医学、疾病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临床诊断中的传染病检测、肿瘤基因检测、遗传病筛查等;疾病预防和控制中的病毒核酸监测、病原微生物检测、环境污染监测等;食品安全监测中的食源性疾病的检测、转基因食品的检测等。
核酸的基本结构特征
1. 核苷酸单元:核酸由核苷酸单元组成,每个核苷酸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含有五个碳原子的糖(核糖或脱氧核糖)、一个含有氮原子的碱基和一个磷酸基团。
2. 脱氧核糖核酸(DNA):DNA的糖是脱氧核糖,其磷酸基团与核苷酸单元的3'端连接。
DNA的碱基有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四种,通过碱基相互配对(A与T,G与C)形成双螺旋结构。
3. 核糖核酸(RNA):RNA的糖是核糖,与DNA不同,RNA中的碱基有腺嘌呤(A)、尿嘧啶(U)、鸟嘌呤(G)和胞嘧啶(C)四种。
RNA可以形成单链或双链结构。
4. 双螺旋结构:DNA通过碱基配对,形成双螺旋结构,它由两条互补的单链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螺旋状的双链结构。
这种双螺旋结构具有稳定性和特殊的配对规则。
5. 连续性:核酸的糖-磷酸基团在链上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连续的链,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核酸的主链上。
这些基本结构特征使得核酸在生物体内担任了存储、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的重要角色。
第五单元核酸核酸是遗传物质,1868年瑞士Miesher.从脓细胞的细胞核中分离出可溶于碱而不溶于稀酸的酸性物质。
间接证据:同一种生物的不同种类的不同生长期的细胞,DNA含量基本恒定。
噬菌体DNA感染E.coli,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感染E.coli,又用32P标记噬菌直接证据:T2体核酸,感染E.coli。
DNA、RNA的分布(DNA在核内,RNA在核外)。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核酸是一种线形多聚核苷酸,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1.戊糖组成核酸的戊糖有两种:D-核糖和D-2-脱氧核糖,据此,可以将核酸分为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2.碱基(1)嘌呤碱:腺嘌呤,鸟嘌呤。
(2)嘧啶碱:胞嘧啶,尿嘧啶,胸腺嘧啶。
(3)修饰碱基:植物中有大量5-甲基胞嘧啶,E.coli噬菌体中5-羟甲基胞嘧啶代替C。
(4)稀有碱基:100余种,多数是甲基化的产物。
DNA由A、G、C、T碱基构成。
RNA由A、G、C、U碱基构成。
3.核苷核苷由戊糖和碱基缩合而成,糖环上C1与嘧啶碱的N1或与嘌呤碱的N9连接,核酸中的核苷均为β-型核苷,DNA 的戊糖是脱氧核糖,RNA 的戊糖是核糖。
4.核苷酸核苷中戊糖C3、C5羟基被磷酸酯化,生成核苷酸。
5.细胞内游离核苷酸及其衍生物①核苷多磷酸化合物ATP、GTP、CTP、ppppA、ppppG、 ppGpp、pppGpp、ppApp在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及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②环核苷酸cAMP(3’,5’-cAMP) cGMP(3’,5’-cGMP)激素的第二信使起作用,cAMP调节细胞的糖代谢、脂代谢。
③核苷酸衍生物HSCoA、NAD+、NADP+、FAD等是酶的辅助因子。
GDP-半乳糖、GDP-葡萄糖等是糖蛋白生物合成的活性糖基供体。
二、DNA的结构(一)DNA的一级结构DNA的一级结构是4种脱氧核苷酸(dAMP、dGMP、dCMP、dTMP)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的线形多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