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2019-2020年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九单元生物技术知识点小结一、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1.发酵食品的制作1)制作原理:主要是利用乳酸菌或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使之大量繁殖,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或酒精等的过程。
2)制作过程:(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30℃左右)灭菌——接种——密封——发酵(消除杂菌)(引入菌种)2.发酵食品的优点:①具有独特口味、丰富营养②是低糖、低脂、低能量的纯天然绿色食品③含有大量益生菌,可改善肠道功能④提高人体对营养素的利用率3.食品保存技术1)食物腐烂的主要原因:微生物的大量繁殖2)食品保存①保存原理:创设一定的条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②保存方法及原理a.加热(杀死微生物)b.冷藏、冷冻(降低温度,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延长食品保存时间)c.干燥(微生物生活需要水分,降低水分含量,破坏微生物的生存条件)d.真空包装(隔绝了微生物呼吸所需要的空气)e.腌制:利用盐、糖、醋等来保存蔬菜、肉等食物f.添加食品防腐剂:添加量在国家要求范围内,对人体是无害的③果蔬保存采收后的果蔬,可以通过适当降低贮藏温度或湿度、降低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途径来延长果蔬的贮藏期。
二、现代生物技术1)概念: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运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材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要的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2)范围: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3)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①概念:按照人们的愿望设计出生物蓝图,然后把所需要的基因从一种生物的细胞中提取出来,再导入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从而有目的地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创造出符合人类需要的新品种。
②优点:转基因作物营养丰富、产量高、抗病能力强。
例如:转基因水稻。
4)克隆技术(细胞工程)概念:指无性繁殖系,包括克隆动物和克隆植物。
①克隆植物技术例如植物扦插、嫁接,细胞和组织培养,马铃薯分块繁殖等②克隆动物技术包括细胞培养、细胞融合、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等方法。
主题八生物技术知识点检测:一.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1.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目前最常用的微生物有:、曲霉以及细菌中的、醋酸菌、棒状杆菌等。
通过这些微生物作用制成的食品通常有以下几类:①,如黄酒、果酒、啤酒等;②,如酸奶、奶酪等;③,如豆腐乳、豆豉等;④发酵蔬菜,如、等;⑤调味品,如、和味精等;⑥2.食品的腐败的原因:由微生物的引起的。
3、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食物保存的原理:或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风干、、糖渍、烟熏、酒泡等。
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罐藏、、、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二.现代生物技术4.克隆技术的应用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简单地说,就是生物的生殖。
在自然界,许多植物具有先天的克隆本领,如繁殖。
5.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转基因技术:将一种生物的某个,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中,这一技术被称为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生物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转基因生物会发生的变异。
6.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是把植物的,甚至是单个,应用无菌操作技术使其在人工条件下能够继续生长.分化发育成一个的过程.7试管婴儿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分别将和取出后,在体外受精,再将植回母体内,使其发育成胎儿。
世界首例试管婴儿于1978年在诞生。
8.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生物技术带来的益处:按照人们的意愿创造,为人类解决、食品短缺、资源和能源匮乏、等重大问题带来了希望。
生物技术带来的不利:创造出的生物新类型有可能存在问题,将会干扰自然规律中优胜劣汰进化过程,并产生一系列伦理学和社会学问题。
1。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现代生物技术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现代生物技术
一、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⒈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
⒉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外援基因可以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并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技术。
被导入外援基因的动植物称为转基因动植物。
应用及实例:①1982年美国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转入小鼠受
精卵中培育出“巨型小鼠”。
②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毒素基因成功转入烟草中。
⒊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
母羊A:乳腺细
胞中的细胞核
⑴克隆羊多利的诞生母羊B:卵巢中的去核卵细胞
母羊C:胚胎发育的场所
多利羊和A羊几乎一样是因为多利获得了母羊A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多利羊的克隆成功,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培育出这一动物几乎相同的生命体。
⑵克隆:不经过受精作用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
二、关注生物技术
⒈生物技术引发新的技术革命
⒉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④八年级下册必记学问点班级__________ 小组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第8单元 生物技术第20章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1、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大规模消费发酵产品的技术。
2、酒酿〔甜酒〕、面包、馒头是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是酵母菌发酵的结果;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是醋酸菌发酵的结果;使牛奶变成酸奶、蔬菜变成有酸味的泡菜的细菌是乳酸菌。
3、酿制酒酿时,参与的酒曲中含有酵母菌;用冷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是为了防止温度过高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
酿制酒酿的相宜温度为25~30℃。
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展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馒头松软多孔是乳等。
现代发酵技术已进入到根据人的意愿创建出具有特别性能的微生物,以消费人类须要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现代发酵产品有抗生素、维生素等。
6、食品腐败的缘由是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食品保存的根本原理:采纳肯定的方法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
7、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 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目前已广泛利用酶对食物进展保存,例如,利用溶菌酶对鱼、虾等水产品进展保存,对人体无害。
长期食用添加了防腐剂的食品会危害第21章 现代生物技术1、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
2、基因工程是根据人的意愿运用人工的方法,对生物的基因进展“移花接木〞式改造的重组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指把外源基因干脆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并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技术。
被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称为转基因动植物。
3、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及实例:①1982年美国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转入小鼠受精卵中培育出“巨型小鼠〞。
②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毒素基因胜利转入烟草中。
③我国科学家培育出了转基因黄瓜、番茄等。
胞〔细胞膜和细胞质〕,母羊C 供应胚胎发育的场所。
精选中考生物考点复习:生物技术
应广大考生需求,查字典生物网为广大考生朋友收集精选了一些中考考点,这篇精选中考生物考点复习:生物技术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一、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1.发酵技术
(1)乳酸发酵
①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
②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酸黄瓜,奶酪
2.食品保存。
(1)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
(2) 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3)常用保存方法:
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
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冷冻法、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
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
晒制与烟熏法、腌制法、脱水法、渗透保存法(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
使用防腐剂
二、现代的生物技术
1.基因工程
(1)原理:在分子水平上进行遗传操作。
(2)应用:改良作物、家畜产品。
2.克隆技术
(1)原理:生物的无性生殖
(2)应用:制药等
由查字典生物网为您提供的精选中考生物考点复习:生物技术,愿您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生物中的生物技术知识点汇总生物技术是一门应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来改良或利用生物体的学科。
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学生将会接触到一些与生物技术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您汇总初中生物中的生物技术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1.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来改变其性状的过程。
其中最常用的技术是基因转移,即将一个物种的基因导入到另一个物种中去。
基因工程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医学和工业行业。
2. 转基因生物:转基因生物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变了其基因组的生物体。
转基因技术被应用于作物改良,使作物具有抗虫、抗病、耐旱等特性。
同时,转基因技术也被用于生产人类用药和工业用酶等领域。
3. DNA复制:DNA复制是生物体中DNA分子复制自身的过程。
在细胞分裂时,DNA复制保证每个新细胞都能获得完整的遗传信息。
了解DNA复制的原理对于理解基因工程和遗传学特别重要。
4. 筛选:筛选是指从大量的生物体中选取具有特定特性的个体。
在生物技术中,筛选常用于选取转基因生物中具有所需基因的个体。
筛选也被应用于微生物发酵工业,以选择能够产生所需产物的菌株。
5. PCR: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体外快速合成DNA的技术。
通过PCR,可以从一小段DNA片段扩增出大量的DNA。
PCR常被用于基因检测、疾病诊断、DNA指纹鉴定等应用领域。
6. 限制性酶切:限制性酶切是一种酶,能够识别DNA中特定的序列,并将其切割成特定的片段。
限制性酶切常用于构建基因工程载体、切割DNA序列用于进一步研究,以及DNA的测序等。
7. 凝胶电泳:凝胶电泳是一种分离DNA、RNA或蛋白质的方法。
通过将DNA 样品加载到凝胶上,然后在电场下进行电泳,可以根据分子的大小或电荷来分离不同的分子。
凝胶电泳在基因工程、遗传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8. 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体外培养和繁殖细胞的技术。
通过细胞培养,可以大量繁殖某种特定的细胞,并利用这些细胞进行基因工程、生物药物研发等。
生物技术初中生物,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生物知识点一、发酵技术⒈发酵现象产生原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⒉食品生产酒粮和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是酵母菌发酵的结果。
3.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是醋酸菌发酵的结果。
4.使牛奶变成酸奶、蔬菜变成有酸味的细菌是乳酸菌。
5.酒酿注意:用冷开水蒸熟糯米,适宜温度为25~30℃。
二、食品保存⒈食品腐败的原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⒉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采用一定的方法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
⒊食品保存方法传统: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4. 现代食品保存的方法: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5. 水产品的保存:利用溶菌酶对水产品进行保存。
⒋ 高温灭菌后的食品置于真空环境中最不易发生腐败。
三、食品添加剂1. 在食品生产工艺中,往往会碰到饮料、酒等浑浊的问题,从而影响其质量,解决此问题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添加些适当的酶。
2. 果汁澄清时,添加果胶酶可降低果汁粘度,并使浑浊液澄清。
3. 在葡萄酒酿造中,加入果胶酶不仅可以加快葡萄汁和酒汁的澄清,提高酒液过滤效率,而且它还可以水解葡萄汁中的单萜糖体,得到易挥发的单萜风味物质,增加了葡萄酒的芳香风味。
四、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1. 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将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变为沼气或氢气,也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2. 生物除臭,比物理、化学除臭更具有彻底性、实用性与经济性的特点,在环境保护与资源的重复利用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3. 利用微生物净化有毒物质,人们可以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改造微生物,使其对有害物质的降解速率变的更快,这样将更有利于利用微生物来净化有毒物质、降解石油污染等。
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能使牛奶变成酸奶,使蔬菜变成有酸味的泡菜的是()。
A. 酵母菌B. 乳酸菌C. 霉菌D. 枯草杆菌2. 蒸馒头和酿制啤酒时,利用的是何种微生物的发酵作用()A. 醋酸菌B. 酵母菌C. 霉菌D. 大肠杆菌3. 通过探究发现:霉菌喜欢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环境条件温暖、潮湿的地方。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1、微生物在食品和酿造工业等方面的应用:
(1)细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乳酸菌与发酵: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和青贮饲料等。
其发酵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和能量。
②醋酸杆菌与制醋:利用醋酸杆菌制作白醋、黑醋等。
其制作原理是:利用醋酸杆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醋酸。
③甲烷细菌与沼气:利用甲烷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真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酵母菌与发酵: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包子和蛋糕等。
其发酵原理是:酵母菌在有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②酵母菌与酿酒:利用酵母菌酿造各种酒类。
其酿造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酒精和能量。
③青霉菌与医药: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抗生素),它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特效药,如:肺炎等。
④霉菌与酱油等:利用霉菌制作酱油、豆豉和豆腐乳等。
其制作原理是:将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将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
2、食品腐败的原因及如何保存食品:
(1)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生长、繁殖,使食物腐败变质。
(2)保存方法:①风干保存(如:鱼干等);②高温灭菌保存(如:罐头食品等);
③低温保存(如:肉的冷冻、水果的低温保鲜等)。
④用盐渍保存(如:咸鱼等);。
我们生活中的初中生物技术内容简介:
一、微生物的发酵技术
1、发面,酿酒。
------酵母菌的呼吸作用。
2、做泡菜,制酸奶。
------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二、植物的无土栽培
1、发豆芽,栽培豌豆苗
2、吊兰的培育
三、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名贵花卉------红掌主要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繁殖。
四、温室大棚
五、转基因技术
1、食品
2、制药--------乳房生物反应器
六、克隆牛
2003年10月29日20点26分,中国体细胞克隆牛“双双”的自繁后代“健健”在山东省莱阳农学院诞生,这是产后“母女平安”,科研人员为雌性幼牛检查身体。
七、神奇的CT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文全称:computed tomography
CT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它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
它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
八、试管婴儿
1978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试管婴儿。
如今,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正在推动生育科技革命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是不孕不育夫妇的福音。
八年级生物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二十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复习)(一)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1、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1)发酵现象的发现及原因:很久以前人们就辨认出,果酒曝露在空气中变酸,水果放酒了存有酒味,并把这种现象称作____________。
直至近代,由于__________的发明者和采用,才认识到蒸煮现象就是由的活动引起的。
例如:水果放久了,有酒味是由发酵的结果;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是等发酵的结果。
(2)传统的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就利用蒸煮技术、、。
并利用蒸煮技术生产各种各样的食品。
比如酒酿。
(3)酿制酒酿的基本步骤存有:①将洗净并用水浸泡过的糯米蒸熟,并将各种器具在使用前认真清洗,防止污染酒酿。
②用冲洗蒸熟的糯米,为防止温度过高。
③将酒曲,在糯米中,放入广口瓶。
④将广口瓶保温在的适合环境中,因为⑤2天后,取出酿制好的酒酿液体少许,制作临时玻片标本,使用显微镜观察在酿制酒酿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为。
⑥享用自造的酒酿有点和,表明在蒸煮过程中产生____和____等物质。
2.现代蒸煮技术与日常生活近百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已经从利用自然界中原有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的阶段,进入到按照人的意愿创造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
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目前生产的产品主要有:、、等,其中_______为现代发酵技术的产物。
(二)食品保存1.食品腐败的原因:食物腐败变质常常是由:___________引起。
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就是:__________。
2.食品留存的通常方法:食品留存就是Chalancon食物以一定形式稳步存有,在尽量保持食品旧有品质的基础上适度的发生改变其风味、形式或形状等,比如,腊肉、香蕉干活、牛肉干等。
日常生活中,人们一直运用各种方法去缩短留存食品的时间。
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等。
初中生物知识点之现代生物技术3篇初中生物知识点之现代生物技术克隆羊多莉的产生:供卵细胞母羊A,供核母羊B,代孕母羊C,因为细胞核中含遗传物质,所以小羊多莉像供核母羊B。
专题十·健康的生活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1.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群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病的人群。
三个环节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流行不起来。
传染病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病人,对患病动物进行深埋、焚烧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做好环境消毒、消灭媒介生物,加强检疫,封锁交通。
(3)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加强锻炼,不与传染源接触。
以上三个环节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流行不起来。
3.人体的免疫功能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已”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的功能:(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
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它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能清扫病菌。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
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
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
初中生物知识点复习:生物技术
初中生物知识点复习:生物技术
一、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1.发酵技术
(1)乳酸发酵
①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
②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酸黄瓜,奶酪。
2.食品保存。
(1)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
(2)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3)常用保存方法:
“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
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冷冻法、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
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
晒制与烟熏法、腌制法、脱水法、渗透保存法(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
使用防腐剂
二、现代的生物技术
1.基因工程
(1)原理:在分子水平上进行遗传操作。
(2)应用:改良作物、家畜产品。
2.克隆技术
(1)原理:生物的无性生殖。
初中生物“生物技术”难点讲解一、生活中的生物技术1. 发酵技术:乳酸发酵是利用乳酸菌对某些食品原料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一种技术,如酸奶、泡菜的制作。
乳酸菌大量繁殖的条件是适宜温度和无氧的环境。
酒精发酵是利用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糖转化为酒精进行食品加工和酿酒的一种技术。
发酵食品的种类不胜枚举,即使同一种类的发酵食品也有极其繁杂的品种,如世界上生产的干酪就有2000多种。
人们利用细菌和真菌的生命活动特点还可以制作很多食品,如利用醋酸杆菌制醋、用棒状杆菌制味精、用曲霉制酱油和各种酱类等。
2. 食品保存: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它们以食品为培养基,从食品中获取有机物而大量生长繁殖,使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或丧失,导致食品腐败,影响原有的色、香、味。
食品保存都是人为地给予腐败菌不能生长繁殖的条件,抑制其生长繁殖或将其杀死。
通常使用的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有时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二、现代生物技术1. 基因工程:DNA含有指导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遗传信息,每个DNA分子包含着成百上千个基因,基因控制着生物性状的表达。
基因工程就是把一种生物的基因通过巧妙的拼接组合,从而改变其遗传物质,最终获得我们所需要的新品种。
通常用于改良作物和家畜的品种、生产某些药物等。
转基因技术作为改造生物的方法具有明显的优点:它冲破了物种间的鸿沟,使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生物间也能进行基因交流,为人类创造了许多生命的奇迹。
但是转基因技术也会给人类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2. 克隆技术:自然条件下,高等动物都是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的。
1997年2月27日,克隆羊“多莉”的出生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克隆技术实际上就是无性繁殖,新生物体与获取细胞核的生物体遗传物质完全相同。
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快速地培育具有优良品质的作物和家畜品种,可以将转基因动物大量繁殖,从而降低成本并能大幅度提高产量,在拯救濒危物种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也许将来会有一天,克隆大熊猫、金丝猴等将走进大自然。
2019中考生物知识点指导:生物技术
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2019中考生物知识点指导。
一、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1.发酵技术
(1)乳酸发酵
①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
②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酸黄瓜,奶酪
2.食品保存。
(1)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
(2) 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3)常用保存方法:
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
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冷冻法、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
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
晒制与烟熏法、腌制法、脱水法、渗透保存法(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
使用防腐剂
二、现代的生物技术
1.基因工程
(1)原理:在分子水平上进行遗传操作。
(2)应用:改良作物、家畜产品。
2.克隆技术
(1)原理:生物的无性生殖
(2)应用:制药等
提供的2019中考生物知识点指导,是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复习资料doc初中生物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一〕知识要点:1、发酵和发酵技术:发酵现象是由〔〕引起的。
发酵技术是指利用〔〕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操纵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2、常见的发酵产品:1)化工产品:酒精、柠檬酸、乳酸、香料等;2)医药产品;抗生素[例如:〔〕、〔〕等]、维生素等;3)酒类、饮料、酱油制品等。
3、常见的发酵产品与微生物:利用〔〕制酒类和包点类;利用〔〕制酸奶、各种泡菜;利用〔〕制醋;利用〔〕制豆腐乳、酱油、豆鼓、臭豆腐等。
4、酿制甜酒:1)用冷开水冲洗刚煮熟的糯米至30度左右。
目的:2)把酒曲碾碎,平均地搅拌在糯米中。
目的:3)再将糯米装入器皿中,密封。
目的:4)恒温储存。
〔25-30度〕目的:二〕习题巩固:1、酸奶是一种有益的酸性乳品,泡菜也是特色小吃,这是人们利用〔〕的发酵作用。
2、每天早餐都能够在食堂吃到松软的馒头或面包,是以下哪种细菌或真菌的作用〔〕3、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这是哪种微生物作用的结果〔〕4、你家里炒菜时放的醋,你认为是利用了哪类生物的发酵作用酿制的〔〕A.乳酸菌B.霉菌C.酵母菌D.醋酸杆菌5、日常生活中,在蒸馒头时,假如发酵时刻过长,蒸出的馒头会有酸味,缘故是〔〕A. 酵母菌发酵产生了乳酸B. 酵母菌发酵产生了酒精C.酵母菌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D. 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第二节食品储存一)知识要点:1、食品腐败的缘故是由于食物中的〔〕生长、繁育引起的。
2、食品储存的原理是:用一定的方法〔〕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育。
3、常用的食品储存方法有:1)传统方法: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
2)现代方法:灌藏法、脱水法、冷冻法、真空包装法、添加防腐剂法、利用〔〕对鱼、虾等水产品进行储存等。
二)习题巩固1、食品腐败的全然缘故是〔〕A.气温过高B.微生物的繁育C.食品生虫D.食品中水分太少2、以下不是食品储存的方法的是〔〕A.盐渍B.利用溶菌酶进行储存C.冷冻D.煮熟3、以下是你熟悉的保鲜方法,其中哪种依据了除去水分防止细菌生长这一原理:〔〕A.罐藏法储存肉类B.超市肉肠都用真空包装储存C.做腊肉用盐腌后再用烟熏D.巴氏消毒储存牛奶4、罐头食品在专门长时刻内可不能腐败变质的缘故是〔〕A. 密封专门严,细菌没有机会侵入B. 蜜封专门严,细菌因无法呼吸而死亡C. 密封前高温灭菌D. 高温、高压阻碍了罐内细菌的繁育5、冰箱里食物不容易腐烂变质,你认为是什么因素限制了冰箱里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A.见不到阳光B.过于潮湿C.温度低D. 空气不流通6、霉菌在以下哪一种环境中容易显现〔〕A.干燥的皮鞋B.煮沸的牛肉汁C.潮湿的沙土地D.潮湿的粮食7、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食品腐败的全然缘故是气温过高B.现代食品保鲜方法确实是添加防腐剂C.酿制酒酿的过程确实是酵母菌发酵的过程D.利用溶菌酶能够有效地对鱼虾等水产品进行保鲜,但对人体有害。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一、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⒈发酵技术
发酵现象产生原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⒉食品生产
酒粮和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都是酵母菌发酵的结果,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是醋酸菌发酵的结果,使牛奶变成酸奶、蔬菜变成有酸味的泡菜的细菌是乳酸菌。
酿制酒酿注意:用冷开水蒸熟糯米;适宜温度为25~30℃。
二、食品保存
⒈食品腐败的原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⒉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采用一定的方法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
⒊食品保存方法
传统: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
现代: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目前:广泛利用酶。
如,利用溶菌酶对水产品进行保存。
⒋高温灭菌后的食品置于真空环境中最不易发生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