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银行发展趋势与战略选择
- 格式:ppt
- 大小:3.27 MB
- 文档页数:60
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六大趋势作者:聂庆陈予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上》2010年第06期摘要:飞速发展的网络经济、电子支付环境的改善以及新兴渠道的建立,为电子银行发展带来大量的业务需求和价值增长机会,电子银行将成为现代商业银行新的战略性业务和利润增长点。
电子银行将赋予现代商业银行新的生命力,成为电子商务时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并成为提高银行的整体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关键性业务。
在这一战略背景下,各商业银行电子银行发展呈现出六大趋势:强力推荐消费者日常交易活动向电子渠道转移;抢推或优化手机银行;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与竞争;网上银行差异化品牌发展战略;对公业务成为网上银行新的争夺点;远程银行是银行服务模式的一次全新变革。
关键词:电子银行;商业银行;业务;趋势一、强力推进消费者日常交易活动向电子渠道转移电子银行对商业银行降低经营成本,促进经营模式转型将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电子渠道运营成本远低于网点。
根据工行的有关统计数据,网点单笔业务的平均成本约为3.06元人民币,而网上银行的单笔业务成本仅为0.49元。
另外,根据美国银行业对单笔交易成本的统计,网点为1.07美元,电话为0.55美元,ATM0.27美元,网上银行仅为0.1美元,网上银行的运营成本远远低于网点。
各商业银行主动引导消费者日常交易活动向电子银行渠道转移,由此引发的电子银行收费价格战愈演愈烈。
各商业银行直接对消费者采取的相应措施,主要包括:网上银行安全工具“U 盾”打折,甚至全免;电子渠道转账、汇款等业务打折,甚至全免;部分商业银行承诺客户使用个人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的安全保障。
二、抢推或优化升级手机银行手机银行是电子银行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手机银行有两个基本的发展趋势,一是替代银行卡。
将手机的SIM卡与银行卡芯片集成,实现“刷手机”消费;二是替代网上银行。
手机可以作为替代“台式机”和“笔记本”的终端,实现移动上网的功能。
(一)替代网上银行3G商机日益凸显拓宽了手机银行的市场。
中国农业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策略第4章农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农业银行第一台自助设备于1987年投入使用,网上银行业务始于2002年,总体上,农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起步比同业主要竞争对手落后两到三年。
近年来,电子银行业务取得长足进步,渠道建设日趋完善,产品体系逐步丰富,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综合效益大幅提高,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4.1农业银行电子银行发展整体情况通过优化产品设计、深挖客户资源、实施品牌营销、强化基础建设,有效推动了电子银行业务快速发展。
一是渠道体系日趋完善。
形成了五大类在线金融服务体系,即网上银行+电子银行的网络金融,电话银行+客服中心的语音金融,手机银行+消息服务的移动金融,自助设备+智付终端的自助金融,电子支付+在线融资的电商金融,有效满足了客户的在线金融需求。
二是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13年4月,全行各类电子银行客户总数达4.3亿户,保持年均100%以上的增速,全年交易211亿笔、126万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1.7倍和2.9倍,电子渠道交易占比达71.98%,近三年来保持每年提升7个百分点的上升势头;全行现金类自助设备达87,201台,自助服务终端达24,854台,智能支付终端达333 万台,自助设备布放量同业第一。
三是发展质量持续优化。
反映业务发展质量的指标个人网银动户率、企业网银动户率逐年提高,2013年4月分别达到17.35%、59.28%,电子银行业务收入实现总量与结构的历史性转变,总量突破百亿大关,结构上非自助收入超过自助收入,消息服务、智能支付终端等成为电子银行业务收入增长的新引擎。
四是综合贡献显著提升。
电子银行业务收入连续三年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收入市场份额达38.6%,继续稳居同业第一;代销基金、理财产品收入4.9亿,高附加值产品效益日益显现;电子渠道交易量相当于30万名柜员的业务量(200笔/天/人),有效降低人力和运营成本,增强了网点的客户拓展和服务维护力量。
国内网上银行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网上银行定义、特点和优势;我国网上银行现状;妨碍网上银行发展的因素;中国网上银行存在的问题;今后发展重点;中国加入WTO组织后网上银行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和IT应用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用户规模几乎在以几何级数扩大,国内外投资者看好网络经济前景,纷纷投资建立网站或者开发电子商务。
与此同时,国内银行界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开设网上银行业务,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加强竞争力。
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银行利用Internet/WWW技术,通过建立自己的Internet站点和 Web主页,向客户提供开/销户、查询、对账、行内转账、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服务项目,使客户安全便捷地管理活/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和个人投资等项业务。
自1995年5月18日全球第一家网上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在美国诞生以来,网上银行发展速度极快,目前仅欧洲就有1200家金融机构开设了网上银行业务。
据预测,到2000年,西方国家网上银行业务量将占传统银行业务量的10-20。
网上银行被称为“不下班的银行”、“24小时银行”,它不需要固定的营业场所和指定的终端,经营上也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客户通过任何一个网络入口点接入网上银行,就能随时随地享受金融服务。
网上银行能大大提高银行服务的速度与质量,使银行能最大限度地拓展业务,扩大市场份额,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网上银行无需众多的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及大量的从业人员,业务活动全部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完成,交易活动没有时空限制,从而大大降低了银行的经营运作成本。
美国Booz Allenof Hamiltin统计资料表明,网上银行处理一宗交易,经营成本仅约为传统银行的五十三分之一,需二至三美分;网上银行的经营成本仅占经营收入的15-20,而传统银行经营成本约占经营收入的60左右。
在我国,利用网络转账交易的成本只为电话银行的1/4、网点柜台服务的1/10。
银行数字化经营文章银行数字化经营:迈向未来的金融新生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
银行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也在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银行数字化经营的现状、挑战与未来趋势。
一、银行数字化经营的现状1.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电子银行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2019年全球电子支付交易额达到了576万亿美元,占全球支付总额的34%。
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办理业务,以获得更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2.金融科技公司的崛起金融科技公司(FinTech)凭借创新的技术手段和商业模式,正在改变传统银行业的竞争格局。
例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平台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对传统银行的存款和支付业务构成了巨大挑战。
3.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银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银行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提高贷款审批的效率。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银行实现智能客服、智能投顾等业务,提升客户体验。
二、银行数字化经营面临的挑战1.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随着银行业务的数字化,大量的客户数据被收集和存储。
如何确保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成为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
此外,银行还需要遵守各国的数据保护法规,确保客户隐私得到充分保护。
2.技术更新换代的压力数字化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银行需要不断投入资源进行技术升级和人员培训,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这对于许多传统银行来说,无疑增加了运营成本和压力。
3.监管政策的变化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监管部门也在不断调整政策,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公平竞争。
银行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和业务布局。
商业银行数字化的主要历程与未来展望一、商业银行数字化的起源与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金融市场的日益一体化,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商业银行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提高业务效率、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开始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
早期探索(1990s2000s):在这一阶段,商业银行主要关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提高业务处理速度和准确性为主。
通过引入电子化支付系统、自动柜员机(ATM)等设备,为客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部分银行还开始尝试将电子商务与传统银行业务相结合,如在线购物、网上银行等。
中期发展(2000s2010s):在这一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商业银行开始将数字化转型提升到战略层面。
通过推出移动银行、手机支付等创新产品,满足客户随时随地的金融需求;另一方面,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开展跨界融合,如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的入股以及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平台的推出。
现代数字化银行(2010s至今):进入21世纪以来,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使得银行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促使其加快创新步伐。
监管政策也在不断完善,以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新形势。
商业银行数字化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受到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监管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未来的发展中,商业银行将继续深化数字化转型,以实现业务创新、风险控制和客户体验的全面提升。
1. 商业银行数字化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金融市场的日益一体化,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业务变革。
为了适应这一变革趋势,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商业银行纷纷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银行业的整体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发展现状目前来看,国内的商业银行电子银行的发展已较为成熟,尤其对于四大国有银行(中农工建)和十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恒丰银行、浙江商业银行)来说,这些年的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建设为其带来丰厚的回报。
国内电子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可划分为三个层次:(1)信息类服务,即向客户提供信息,通过网络或其他信息的促销广告,这是最基本的在线服务。
(2)信息交换类服务,该种服务的作用是提供这类服务的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互动。
申请开立一个账户或客户通过互联网购买银行的其他产品。
(3)交易类服务,这个类型的在线服务,包括网络在线交易,基金,票据支付,以及其他金融交易服务(证券,保险等相关服务)二、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存在的问题(一)缺乏清晰的战略管理从我国电子银行发展的现状来看,许多银行的电子银行开展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引入电子银行业务,更多的是从“人我有我”的态度观望。
主要表现在:1.缺乏足够的市场调研和客户需求分析,盲目推出,产品之间的差异不突出,缺乏特色的网络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2.在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缺乏统一的市场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明确,缺乏对硬件软件的购买和配置的合理性,导致与其他银行系统的兼容性不够理想。
3.测试项目缺乏规划,全面的配比,主要依靠不了解业务发展趋势和科学技术部门的金融创新的经营特点,使产品周期的需求分析过久,存在市场缺陷。
(二)资源整合性较差从商业银行的业务品种创新角度看,商业银行不按照客户的需求建立业务管理部,而是按照管理的方便性对业务部门的各种观点进行设置。
一线业务部门虽然能把握市场需求和客户的具体要求,但往往没有时间来总结这些要求,从而创新业务品种。
和第二线创新部门或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部是出于市场,或为创新部门而不了解市场和开发的产品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趋势,发展或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但发展的促进已落后于市场的趋势。
谈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趋势一、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历程及现状(一)国外发展情况20世纪60年代,电子银行以ATM、POS的形式初次体现在人们面前.随后,以自助语音和人工客服为主要形式的电话银行渠道应运而生.随着互联网的兴起,20世纪末期,美国率先成立了世界上首家网络银行,这是电子银行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欧洲其它发达国家纷纷效仿,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电子银行领域开拓创新的浪潮。
随着网络银行概念逐渐深入人心,1999年,美国再次领先推出手机银行,开启了移动便民金融新时代。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电子银行服务种类持续完善,用户体验更加人性化,并将业务创新的触角重点延伸至移动支付领域和中间业务领域.从国外电子银行展开形式来看,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电子渠道和传统营业网点并驾齐驱式发展。
第二种是不受传统营业网点的依托,单纯利用电子化渠道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模式。
其中第二种纯电子银行模式因为其服务的局限性在国外发展得并不顺利,绝大多数经营该模式的公司逐渐遭到大型银行的并购重组。
对于国外小的地方性银行,如支持地方中小企业发展的社区银行,其业务领域随着大银行电子银行的快速发展而逐渐被蚕食。
所以,绝大多数小型银行也随即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
在跟进大银行电子银行最新动态的同时,小型银行努力寻求自身的差异化创新,着重在客户关系管理上下功夫,维持了较好的区域优势.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态势良好,电子渠道的使用几乎遍及所有消费支付活动,已大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客户日常业务办理的首选渠道。
据资料显示,在欧洲,75%以上的消费者通过网络办理银行业务,电子银行系统在发达国家已发展成为银行利润的重要增长点.(二)国内发展情况我国电子银行业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20世纪90年代,大型商业银行才陆续开始发行银行卡、推出ATM、建设网站并推出网上银行。
在此之前,各家银行的主要经营渠道为柜面服务,随时随地办理银行业务只出现在人们的想象中。
我国网上银行的营销环境分析与战略选择(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本文以网上银行的营销理论为指导,希望网上银行可以在借助先进信息技术的同时,以客户为中心,并以可盈利的网上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最终实现网上银行的经营目标。
本文在对网上银行进行经营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为网上银行进行市场定位,确定其营销战略。
关键词:网上银行营销环境战略网上银行作为一种新型电子金融服务手段,它的核心理念是“客户导向”,一切营销策略的目的是追求“顾客满意”,同时它的兴起也为个性化服务与互动营销等手段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试图运用SWOT分析方法,在对我国网上银行的经营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市场定位及其营销战略选择。
一、我国网上银行营销环境分析(一) 我国网上银行营销的宏观环境1.经济环境网络经济异军突起,对传统金融业产生强大冲击。
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等在此背景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网络金融同时应运而生。
开放性的网络经济一方面进一步降低了网上银行的交易成本与费用,给网上银行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另一方面使得银行具有的传统信息优势发生了改变,客户、竞争对手等都能够通过网络更为方便的获取市场信息,这就对网上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政策环境从政策层面上看,过去5年之内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虽然受到了有关业务范围、地域等方面的限制,但他们在中国的网上银行业务发展十分迅猛,其服务的便利性、功能的多样性已经吸引了相当多的优质客户。
特别是现在面对外资银行的限制几乎己经全部取消,他们的发展已对国内银行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对网上银行的发展始终持积极的态度,考虑到银行是高风险的行业,中国人民银行早在2001年7月9日就颁布了《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规范和引导我国网上银行的业务发展,有效防范银行业务经营风险。
3.人文环境网络时代给企业和消费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价值判断等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他们十分乐意接受网络带给他们的个性化、便捷化服务。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的电子银行: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姓名:林克忻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商管理学指导教师:吕廷杰20040601 中国的电子银行: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中文摘要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浪潮汹涌澎湃,向社会的各行各业渗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金融业作为一个信息密集和智力密集的行业,它向社会提供的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也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一个新名词、新业务因此应运而生:电子银行。
本文旨在对中国电子银行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中国的电子银行的发展策略。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综述信息技术浪潮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二部分讨论信息技术对银行业的影响,并在社会信息化、降低成本、客户群体及业务发展空间四个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给银行业带来的机遇;第三部分分析了现代银行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阐明信息技术条件下国外银行业的发展策略之一就是开展电子银行业务以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的社会现实,并分析了国外银行业网上银行的发展。
第四部分分析了中国电子银行发展现状,并阐述了电子银行业务在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性,以及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
第五部分以电子银行业务的差异化服务以及新业务方面两个具体案例的分析为基础,提出中国电子银行的近期策略应为优先发展电子票据,远期战略应为发展数字货币。
关键词:电子银行、信息化、电子货币ElectronicBankinginChina:TheCurr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StrategyAbstractIn21“century,theinformationtechnologyoccupiesastrategicpositioninthescientificrevolutionandpenetratesthewholecourseofthesocialevolution.Itisalsothewitnessandinstrumentofsocialevolution.Thefmancialindustryisatypicalknowledge,informationandintelligenceintensivesectoEThedepthandscopesoffinancialservicesarehavingarevolutionarychangeduetotherapid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informationtechnology,especiallythewidelyavailableofcomputernetworks.Howwouldbanksacttosurviveandenlargetheirspaceinthisinformationtime?E-bankingisoneofthesolutions.Thispaperaimstoanalyzethecurrentsituationofe—bankinginChinaanddiscussesthedevelopments订megyforChinesebanks.Itconsistsoffiveparts.Part1reviewsthehistory,curr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trendofinformationtechnology.Part2analysestheimpactofinformationtechnologyonthebankingindustry,、Ⅳithemphasison4aspects.i.e.informatizationofsociety,costreduction,customergroupsandbusinessscopes.Part3reviewsthe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inbanking,andstatesthatoneofthedevelopmentstrategiesadoptedbyforeignbankingindustryistooffere-services.Italsosurveysthedevelopmentofe—bankinginothercountries.Part4illustratesthecurrentsituationofe-bankinginChina,andpointsoutthenecessityofitsdevelopmentinChina.Pan5givestwoexamplesofnewserviceprovidedandservicedifferentiationofferedbye-banking,andproposestoprovideelectronicbillsasthepreferredstrategyforthenearfutureandprovidedigitalcurrencyasthelongtermstrategyinChina.Keywords:e-banking,informatization,electronicmoney独创性(或创新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