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师考试课件(DOC)
- 格式:doc
- 大小:407.00 KB
- 文档页数:15
《安全评价师职业能力鉴定大纲》(综合评审)(一、二级)一、鉴定内容依据《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对安全评价师应具有的文字表达、获取信息、综合分析与处理、组织协调、洞察风险和思维判断的能力要求,考查一、二级安全评价师对职业道德、安全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技术基础知识、技术理论知识、安全管理知识等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鉴定方式一、二级安全评价师综合评审,采用命题写作,纸笔作答的方式。
《安全评价师考试大纲》(理论知识)一、基本要求考查安全评价师掌握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和各级别相关知识的能力。
二、鉴定内容(一)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2.职业守则(1)遵纪守法,客观公正(2)诚实守信,勤勉尽责(3)加强自律,规范执业(4)钻研业务,提高素质(5)竭诚服务,接受监督3.各级所占分值安全评价师三、二、一级均占5%。
(二)基础知识1.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规范,安全评价技术标准、规范。
2.安全评价技术基础知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评价理论,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安全评价过程控制。
3.安全生产技术理论和知识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职业危害控制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矿山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安全技术,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其他安全技术。
4.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事故应急救援,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事故报告、调查、分析与处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5.各级所占分值安全评价师三级占35%、二级占9%、一级占4%。
(三)相关知识三级安全评价师相关知识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值约占24%)基础资料信息采集方法,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知识;现场调查分析方法,与评价相关的工程设计、勘查基础知识,安全生产条件,安全检查表编写知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知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知识,重大危险源辨识知识。
1、情景案例分析主要题型1 辨识危险有害因素一、危险因素的种类目前,危险因素的分类大致有两个依据,一个是《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另一个是《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和代码》(GB/T13861-2009)。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20类:01物体打击02车辆伤03机械伤害04起重伤害05触电06淹溺07灼烫08火灾09高处坠落10坍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它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它伤害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和代码》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心理生理因素、行为性素、其他类因素。
(六大类,37小项)按照目前危险因素辨识习惯,以《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辨识危险因素居多。
二、有害因素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 2.2-2006)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 2.2 -2007)。
有害因素包括:粉尘;辐射:噪声;振动;高温;低温;物的因素、人的因素、环境(自然)因素一、物体打击1、物件固定不牢、固定出现松动;2、没有安装防护设施(如防护网);3、上下违规抛掷物件、工具;4、没有按照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5、没有设置相关安全警示标志;6、自然因素(如大风)。
二、车辆伤害1、无证驾驶、违章驾驶、超速行驶;2、驾驶人员安全意识差、疲劳驾驶;3、车况差,车辆带病作业;4、车辆与其他作业过程交叉作业;5、缺乏安全警示标志、隔离带;6、现场作业条件差,道路、空间狭窄;7、无人指挥、指挥错误、指挥信号不明;8、自然因素(夜间作业、大风、雨雪天气等)。
三、机械伤害1、机械设备运动部件未设置防护措施;2、未设安全信号,或安全信号心灵、信号错误;3、未设置安全联锁装置;4、违章操作,检修、检查未按照规定停电,机械设备异常启动;5、操作人员判断错误;6、操作人员未按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如女职工带工作帽);7、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四、起重伤害1、吊物坠落砸人(1)吊物捆绑不牢、吊物棱角隔断钢丝绳;(2)钢丝绳强度不足折断、吊钩变形折断;(3)超负荷起吊、斜拉起吊;(4)过卷扬;2、吊物挤压伤人;3、起重触电;4、起重人员起重机高处坠落;5、机体倾翻;6、作业人员未经过培训、违章操作;7、现场无指挥、指挥信号错误、信号不清;8、起重物下站人;9、大风、雨雪、夜间视线不清等自然条件不良进行起重作业。
安全对策措施对照事故(危险)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一般包括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对策措施等级顺序:直接安全技术措施、间接安全技术措施、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教育、培训、规程、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的原则: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告。
采用某一安全评价方法进行评价一、可能涉及的安全评价方法包括:三级:安全检查表(SCL),预先危险性分析(PHA),作业条件危险性分级(LEC),风险矩阵法、重大危险源辨识。
二级:(除三级以外)故障假设分析法、故障假设/检查表分析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工作任务分析法知识;事故树、事件树、火灾爆炸指数法、概率理论分析方法。
一级:(除二级以外)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人员可靠性分析、模糊理论法,液体及气体泄漏扩散、火焰与辐射强度、火球爆炸伤害、爆炸冲击波超压伤害、气云爆炸超压破坏、凝聚态爆炸、粉尘爆炸、爆炸伤害TNT当量模型,事故频率分析方法,风险等级、事故损失评价。
安全评价方法概述(三级)1、安全检查表(SCL)2、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危险级别、危险程度及后果对应关系。
3、作业条件危险性分级(LEC)即D=LE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危险性分值。
4、风险矩阵法风险矩阵法是将危险事件的后果严重度和可能性, 按其特点划分为相应的等级,形成风险评价矩阵,并定性地衡量风险大小。
表2 危害概率等级1-5为一级风险,不能接受;6-9为二级风险,不希望有的风险;10-17为三级风险,是有条件接受的风险;18-20为四级风险,完全可以接受的风险。
5、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GB18218-2009进行评价。
(56号文)。
三、安全评价方法概述(二级)1、故障假设分析法(What…if)评价结果一般以表格形式表示,主要内容有:提出的问题、回答可能的后果、降低或消除危险性的安全措施。
2、故障假设/检查表分析法(what if/checklist)3、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FMEA4、事故树分析(FTA)要求(1)画事故树;(2)转化为成功树;(3)求最小径集;(4)求最小割集;(5)以及基本事件发生概率,求顶上事件发生概率;(6)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6、火灾爆炸指数法四、安全评价方法概述(一级)1、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2)引导词(3)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分析表1.5 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案例分析所提出问题1、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2)间接原因2、事故等级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事故责任(1)直接责任人(2)管理责任人(3)领导责任人4、事故预防措施一、教育培训二、管理监督三、安全操作规程四、工程技术措施五、严格执行作息制度,避免疲劳过度地工作。
六、环境保护七、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八、经济措施2、烟花爆竹行业情景案例分析1、某烟花爆竹企业生产烟花的流程如图所示:胶黏剂原药-称重---混合--造粒--过筛--干燥纸--卷纸筒--筑泥底--装药成品--包装---------插引使用的原药包括黑火药、铝粉、镁粉等,胶黏剂采用酚醛树脂。
生产过程中,卷纸筒采用卷筒机,装药过程采用装药机,筑泥底、插引等过程采用人工。
(1)辨识该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并说明哪些是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2)装药工房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哪些?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3)叙述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管理的要点。
参考答案(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包括:①火灾:该企业生产过程用到纸张等可燃物质,遇到点火源易发生火灾;②爆炸:该企业生产过程用到黑火药,遇到点火源极易发生爆炸;铝粉、镁粉可形成爆炸性粉尘,遇到点火源也易发生爆炸。
③机械伤害:生产过程使用卷筒机等机械设备,有可能产生机械伤害。
④粉尘:在原药混合、造粒、干燥过程中,可产生粉尘,对人员健康造成危害。
⑤触电:机械设备采用电驱,可能产生触电危险。
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爆炸。
(2)装药工房的危险有害因素包括:火灾、爆炸、粉尘、机械伤害。
火灾:禁止一切火源进入厂区;定期检修电气,防止电气引起火灾;配备消防水、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爆炸:限制装药量,黑火药不得超过5kg;禁止火源带入厂区;地面采用不发火地面;电机、机械设备外壳接地,防止静电火花;严禁使用铁制工具;人员严禁穿硬底、带钉鞋,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化纤衣服;不得戴铁制品的纽扣、发卡、钥匙链进入危险区;工房的电气设备(电机、照明灯具、线路等)必须符合防爆要求。
粉尘:采用密闭工艺,防止粉尘产生;佩戴防尘口罩。
机械伤害:机械运动部件设置防护罩;人员按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3)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点: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4)特种作业人员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其他从业人员经教育和培训并考核合格。
5)定期对特种设备检测、检验。
6)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7)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制订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定期进行演练。
8)定期对防雷防静电设施进行检测。
9)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2、某一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压药造粒在压药造粒工房进行,压药造粒工房与其他工房间距满足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压药造粒采用手工作业,定员3人,上白班,8小时工作制。
造粒时除操作人员外,其他人不得进入工房内。
手工造粒时,采用湿法生产,工房药物停滞量不超过5kg。
压药造粒操作人员按相关要求进行了培训,并持证上岗。
(1)该压药造粒工房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哪些?(2)试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级评价法(LEC),评价该工房操作人员作业危险性。
答(1)该工房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包括爆炸、粉尘。
(2)危险性D=LE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该工房操作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采用湿法生产,取值0.2(极不可能);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取值6(每天工作时间暴露);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取值40(数人死亡);D为危险性分值,计算得48。
根据危险性分值,可知该工房作业危险程度为“可能危险,需要注意” 。
3、建筑施工行业情景案例分析1、某一建筑施工工地,位于城区开发地块,欲进行土方开挖,该建筑建有地下室,依据方案,坑基开挖规格为70m (长)×20m(宽)×5m(深);施工方法采用两台挖掘机,两台装载机,8辆自卸汽车配合外运。
该建筑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杂填土:主要由黄土、砂、砾石及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组成,厚度1-2m;②黄土状粉土:褐黄色,坚硬~硬塑,稍湿。
厚度2-6m。
该场地在勘察期间的勘察深度范围内有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勘察期间实测稳定水位埋深为地表下10.0~12.0m。
(1)分析该建筑土方开挖阶段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并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2)试采用风险矩阵法定性评价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风险程度。
参考答案(1)该建筑土方开挖阶段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对策措施包括:1)坍塌①修边坡,根据土壤特征,边坡值可取1:1.0;②由于临近建筑物等原因,边坡无法满足要求时,必须对基坑采取有效支护措施。
③基坑上沿、坑底周边修排水明沟,避免基坑上方流水排入基坑,坑底流水通过明沟排入四角集水坑后,用水泵将水抽至地面雨水管网。
④基坑周围不得堆积土方、建材等重物,经常巡检,发现基坑周围有裂纹、渗水等现象,及时采取加固、排除渗水等措施。
2)车辆伤害该施工过程使用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等专用施工车辆,可能引发车辆伤害,主要安全对策措施为:①基坑开挖后,在坑边周围设置临时围墙(彩钢板或密目网封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场地;②合理安排车辆进出路线,尽量避免交叉作业;③挖掘机、装载机等周围活动范围内,不应有人员停留;④夜晚作业时,必须有充足的照明;⑤每天施工前,应对施工车辆进行检查,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⑥施工车辆驾驶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并持证上岗;⑦制定安全操作制度及规程,防止违规、违章操作;⑧车辆进出道路以及施工场地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⑨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应停止施工,避免恶劣天气造成车辆失控,从而对人员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