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

————————————————————————————————作者:————————————————————————————————日期:

2014江西省信息技术高考试题word版(排好版带答案)

2014江西省信息技术高考试题(排好版带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 小明将外出旅游时拍摄的照片通过微信与朋友分享,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 A.普遍性 B.依附性 C.价值性 D.共享性 2、下列行为属于“信息需求确定”的是( ) A.小明希望了解“缺钙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相关知识 B.小明帮爷爷整理电脑中的相片 C.小明从因特网下载一首歌曲 D .小明通过因特网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 3、第3题图是“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对应表”,其中【a 】和【b 】处的数应为( ) 第3题图 4、小明准备做关于“南昌市交通拥堵情况”的调查,需要收集发生拥堵的路段和拥堵的时间等资料。下列信息采集方式中,真实性和可信度较高的是( ) A.查阅图书 B.咨询老师 C.实地考察 D.上网查询 5、从工作原理上看,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指挥协调其它部件有序工作的部件是( ) A.运算器 B.控制器 C.存储器 D.输入设备 6、下列选项是小明设计的“足球机器人”的4个工作步骤,其中属于信息获取环节的是( ) A.通过微型摄像机采集球场的实况信息 B.计算足球和自己的位置 C.根据位置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D.做出快速反应(跑动、踢球、射门等) 7、某计算机的部分配置信息如第7图所示,其中不属于硬件配置信息的是( ) 8、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最常用的英文字符编码是( ) A.国标码 B.形码 C.ASCII 码 D.音码 9、“黑客”是指( ) A.一种称为“黑客”的软件 B.半夜上网的人 C.计算机售后服务人员 D.计算机系统的非法入侵者 10、小明的爸爸用Word 写了一篇约为5000字的学术论文,现需将论文中多处出现的“电脑”一词全部改成“计算机”,下列最快捷的操作是( ) A. 查找 B.定位 C.替换 D.修订 11、某word 文档排版后的效果如第11图所示,在排版过程中设置了( ) A.分栏、字体格式、段落格式 B.分栏、字体格式、首字下沉 C.分栏、段落格式、首字下沉 D.字体格式、段落格式、首字下沉 12、下列可能带来信息安全隐患的行为是( ) A.为计算机安装网络防火墙 B.用自己的生日作为密码 C.对重要的文档资料定期备份 D.及时更新病毒库 13、随着二维码的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加以利用。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二维码,下列行为不恰当的是( ) A.扫描知名品牌产品的二维码 B.扫描中央电视台节目的二维码 C.扫描来历不明“赢取优惠券”的二维码 D.扫描经实名认证的微博的二维码 14、为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小明准备制作以“中学生使用手机利与弊”为主题的电子板报。他规划了以下4个步骤:①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②将电子板报发布到校园网上;③上网查询相关信息,并向老师和同学发调查问卷;④制作电子板报。你认为最合理的工作顺序是() A .②③①④ B .③①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②④①③ 15、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为方便快捷。下列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中不属于即时通讯的是( ) A.飞信 B.微信 C.QQ D.支付宝 16如下VB 程序段: a=11;b=14 IF a >b Then m=a else m=b End If 执行结束后,m 的值为( ) A. 3 B. 11 C. 14 D.25 17、目前智能手机应用了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比如你想搜索某些信息,只要对着手机说出相应的关键词,它就会自动进行搜索,这主要是应用了人工智能的________技术。

(完整版)《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决胜高考之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信蔡哥考本科 重金属污染: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 水体富营养化:1、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2、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3、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海洋石油污染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在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 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 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1.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2.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3.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3)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1.发展节水型农业 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 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 1.对城市固体废物:逐步改变燃料结构,净菜进城、减少垃圾生产量,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搞好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 2、对工业固体废物: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2)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 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 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 ⑵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⑶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的北方城市的原因(以北京为例)①北方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严重,导 致自然降尘多②燃煤③机动车尾气④建筑工地扬尘 大气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治理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②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 大气污染物酸雨: 1、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PH值小于4.5的为重酸雨 2、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分别形成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 3、污染源: 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 人为污染源;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 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②使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③腐蚀树叶,毁坏森林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损坏 我国酸雨类型以硫酸型酸雨为主(原因是燃烧高硫煤),汽车尾气造成硝酸型酸雨

最新生态环境保护课程教案设计

生态环境保护课程教案设计 第二节环境污染的危害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知识: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我国的环境质量现状。 2.能力: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自由发言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德育渗透:通过学习与实践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加学生的忧患感、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 1.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提高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环保参与意识。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录像、三支试管、清水、水蚤、Hg(NO3)2(质量浓度为0.01mg/L)KNO3(质量浓度为0.01mg/L)。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述法,群体调查法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课时安排 二课时。第一课时

引言、提问:环境危机除了自然资源遭到破坏以外,还包括什么?(答:环境污染。) 对,唐朝诗人杜甫曾经这样赞美大自然:“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是,现在一些地方由于环境污染的危害,已见不到这样的美景了。环境污染不仅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且直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我们这节课的研究主题是环境污染的危害。 前几天,我们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分头走访环保部门,调查我国的环境质量状况并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录像资料,请问从大家的调查情况来看,环境污染主要有哪几方面? (答:5方面。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与噪声污染。) 我们先来研究大气污染的危害。 问:通过调查,大家知道我国大气污染类型和主要污染物有哪些吗?(答:我国属于煤炭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有烟尘、二氧化硫,此外,还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 讲述:那么衡量一个城市空气质量的好坏以什么作为标准?我们天津市的空气质量又是如何呢?我们请调查大气污染的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学生介绍:环保部门把普遍存在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简称TSP)作为城区污染评价的主要指标。我们在河西区环保局监测站对这三项指标亲自进行了监测,下面请大家看我们在环保局监测站的监测过程录像。

江西省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

江西省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必修) 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的概念及特征 1、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要会判断什么是信息)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2、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另外,信息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同一信息同时或异时、周地或异地被多个人共享,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5)普遍性—普遍存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产生;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发明,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设计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 (78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环境保护概论》是精细化工专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行业发展趋势开设的专业拓展性课程。课程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拓宽知识面与提高素质相结合、系统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将其溶入到今后的工作生活当中,为适应我国各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要求,使我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熟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了解环境保护的思想、理念、趋势、措施和方法,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观。 (一)知识教学目标 了解环境、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了解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了解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了解环境污染类型与防治;了解农业、城市、工业、旅游、经济与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可持续发展途径;重点理解并适当掌握化工行业,特别是精细化工领域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趋势、理念、措施和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了解环境一般性法律法规,能针对精细化工行业的工艺特点给出适当的环境治理建议,并能实际解决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2、具有与时俱进的正确心态。 3、树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齐达标的理念。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础模块 一)绪论 明确环境的概念、类型和特性;了解环境问题及环境科学的概念、内容;掌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1)环境 (1)环境的概念 (2)环境的类型 (3)环境的特性 2)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及类型 (2)环境问题的产生的发展 (3)环境问题的实质 3)环境科学 (1)环境科学的概念 (2)环境科学的任务 (3)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 4)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环境保护 (2)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学 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生态规律;了解其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概述 (1)生态学及其发展 (2)生态系统 (3)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2)生态平衡及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 (1)生态平衡的概念 (2)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 (3)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三)自然资源 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自然资源的历史与现状;掌握各类自然资源的特征和可持续利用的模式。 1)概述

2018年江西省普通高考《信息技术》真题试卷(后附答案)

技术试题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100分)第I卷必修模块(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省电教馆发布通知,“2018年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参赛作品必须在3月22日前上传到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小明3月23日才看到这则通知,结果无法上传作品,以致错过比赛。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时效性 B.依附性 C.共享性 D.普遍性 2.下列智能手机操作中,属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范畴的是 A.通过APP购买电影票 B.使用翻译工具与外国人士交流 C.查询本人高考成绩 D.收发电子邮件 3.2018年3月,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现多个锁屏勒索类病毒变种。该类病毒通过锁屏用户手机,勒索用户付费解锁,对手机安全和用户财产均造成严重威胁。为了防止病毒侵害,下列行为合理的是①手机上安装杀毒软件并定期升级、查杀病毒②公共场所通过免费无线网络进行手机支付③将手机连接到公共电脑上作为U盘使用④通过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城下载APP软件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4.“喂,张立宪吗?这里是社保中心医保核查部您上个月十七号,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开药740元,医保支付620元,医保监察系统发现,您的医保卡存在违规开药的现象,涉嫌骗保,请按照我说的进行以下操作",这是某电影中的片段,受害人在5分钟内被骗走4万元人民币。假如你接到陌生人电话,对方要求你汇款或对银行卡进行相关操作,下列做法最可靠的是 A.接到电话后,立即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汇款 B.根据对方自报的身份进行判断后决定是否汇款 C.根据对方所说事件的真实性决定是否汇款 D.接到此类电话,立即挂断不予理睬 5.已知十六进制数(12B) 16转换为十进制数的运算过程为:(12B) 16 =1×162+2×161+11× 160=299,则(6F) 16 转换为十进制数的结果为 A.109 B.110 C.111 D.112 6.目前有些超市提供自助结算系统,对顾客所购商品进行结算,此类自助结算系统属于 A.操作系统 B.数据库应用系统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编译系统 7.小明诵读明朝张居正的诗句“瘦筇又逐孤鸿远,浪迹还如落叶分”时,遇到生解字“筇”,他用Word的“拼音南工具获知“筇”的读音为“”。小明获取此信息的来源是 A.电子媒介 B.纸质媒介 C.事物 D.专业人士 8.随着技术的进步,检索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在某校开展的“传统中草药知识进校园”活动中,同学们借助手机拍照,使用照片搜索的方法辨识各种中草药材,了解药材的名称、形态和生长周期等特性。上述新型检方式属于 A.目录检索 B.关键词检 C.图像检索 D.个性化检索 9.某校运动会开幕式的程序为:升国旗、奏国歌,校领导讲话,运动员入场,裁判员代表发言,运动员代表发言。为直观表示上述过程,下列更合适的工具是 A.组织结构图/ B.概念图 C.思维导图 D.流程图 10新高考改革方案中,要求学生选课走班。实施前,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模拟选课,并对相关数据

什么是环境保护(最全)

什么是环境保护(最全) 1. 什么是环境? 指围绕人的全部空间以及其中一切可以影响人的生活与发展的各种天然与人工改造过的自然要素的总称 2. 从科学范畴上可将环境分为哪些种类? 可将环境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大类。 自然环境指存在于人类周围和客观物质世界或者说是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社会环境指人类为了满足和不断提高自己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在自然背景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 3. 什么是环境问题? 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公害”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4. 环境问题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原始捕猎阶段、农牧业阶段、工业革命阶段、工业发展阶段、现代工业阶段。 5. 什么是环境容量? 指在不影响环境的正常功能或用途的情况下,承受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或能力。或者说是指在维持生态平衡和不超过人体健康阀值的情况下环境所能承受的污染物的总量。 6. 什么是环境自净? 在正常情况下,环境的各个生态系统,能够通过自身物理的、物理化学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一系列反应与变化,不断地调节污染物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使被各种因素瞬间污染了的环境

得到自然净化。环境的这种自我调节过程称作环境自净。 7. 什么叫环境污染? 介入环境中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容量,使环境丧失了自净能力,污染物在环境中积聚。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环境特征的改变或对原有用途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从而直接地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或生产、生活活动产生一定危害或影响的现象,就叫环境污染。 8. 什么叫做二次污染? 介入环境中的反应污染物,在诸因素的作用与影响下,发生理化或生化等化学反应,生成比原来毒性更强的新污染物质,所生成的污染物质就叫做二次污染物,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就称为二次污染。 9. 什么叫做次生污染? 介入环境中的污染物未改变毒性,而从一个环境要素或场所,转入另一个环境要素或场所,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就称为次生污染。 10. 什么是环境污染源? 凡是产生物理的 (声、光、热、振动、辐射、噪声等)、化学的 (有机物、无机物)、生物的 (霉菌、病菌、寄生虫及卵等) 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的设备、装置、场所等,都称作污染源。 11. 什么是环境保护? 就是利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地认识和掌握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根源与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不断地提高人类的环境质量和生活环境,造福人民,贻惠于子孙后

环境保护教案

第一课时环境保护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联系生活,知道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结合材料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3.了解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培养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会与同学合作探究,分析讨论问题,并能积极的表达与交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热爱环境的情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 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难点: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四、教学方法: 1、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比较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2、教学中强调图表运用,经由过程设计问题情景, 五、教学过程:

探究活动1 联系生活,说出你所了解的环境问题 学生发言 老师引导:这些环境问题可以分为几大类? 学生总结归纳 承转:面对如此多的触目惊心的景象,和我们人类的行为脱得了干系吗?! 探究活动2 结合必修3《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所学知识,完成示意图 [资料1]据科学工作者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流失成因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到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 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老师归纳:巨大的人口压力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探究活动4 阅读资料2,通过企业负责人说的话反映出环境问题产生

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资料2] 最近国家环保总局在挂牌督办的黄河沿岸一家重点污染企业做调研时,企业负责人说:“偷排每日的净收益往往能达到几十万元,而环保部门最高罚款限额仅为10万元,我宁愿罚款。” 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老师归纳: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是主要原因。 思维拓展: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吗?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同学们,归纳一下,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巨大的人口压力 产生原因 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承转:通过分析,大家会发现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造成的。既然这样我们有没有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呢? 探究活动5 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探讨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老师归纳: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

2019江西省信息技术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9江西省信息技术高考试题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100分)第1卷必修模块(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第1题图为2019年巴西里约奥运会会标,通过会标可获知此次奥运会举办的时间、地点等信息。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依附性B.普遍性 C.价值性D.时效性 2. 2019年春晚舞台上,540个机器人伴随着歌声做着整齐划一的动作,成为春晚的一大亮点。“机器人伴舞”主要体现了___ 的应用。 A.遥感遥测技术 B.人工智能技术 C.网络技术 D.多媒体技术 3.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转换对应表如第3题图所示。二进制数(整数部分)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的方法为:从低位向高位每四位一组,高位不足四位用O补足,将每组二进制数所对应的十六进制数按顺序写出。如二进制数101 101对应的十六进制数为2D,则二进制数1 1 101 1对应的十六进制数为 A.3B B.CB C.E3 D.EC 4.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常见的西文字符编码。已知字符“A”的ASCII码值为十进制数65,字符“B”的ASCII码值为十进制数66,则字符“F"的ASCⅡ码值为十进制数 A.69 B.70 C.71 D.72 名称基本参数 操作系统华为EMUI 4.1+Android6.0 CPU HUAWEI Kirin 955,八核,4*Cortex A72 2.5GHz 网络制式支持移动/联通/电信 4G+4G/3G/2G 存储运行内存3GB,机身内存32GB,最高支持128GB 扩展SD卡

第5题图 下列关于该款手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主频为2. SGHz B.能运行基于Android6.O系统开发的APP软件 C.存储容量为3GB D.可浏览JPG格式的文件 6.计算机软件是程序与相关文档的集合。下列软件中,能管理计算机系统中各种软、硬件资源的是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操作系统 C.语言编译软件 D.设备驱动程序 7.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数量迅速增长,移动支付的业务量日益扩大,支付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下列支付方式中,不提倡使用的是 A.按银行系统短信指令完成支付 B.通过指纹识别完成支付 C.使用银行系统的手机银行U盾完成支付D.按商家短信提供的链接地址完成支付8.据报道,公安机关近期依法查处了多起通过贴吧、微博、QQ群和微信群等造谣、传谣案件。面对网络谣言,下列行为恰当的是 A.利用信息价值判断的知识,判别信息的真伪 B.捏造威胁社会安全稳定和危害公共安全事件的信息 C.随意转发不太符合常理、未经证实的信息 D.在朋友圈发布“伪科学”、“伪养生”等信息 9.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中,节目组通过投票机获取观众对参演选手的评价,这一过程属于 A.信息的发布 B.信息的处理 C.信息的采集 D.信息的存储 10.为了解自己高考录取的情况,小红选择登录江西省教育厅的官方网站进行查询。这主要体现了信息价值判断的 A.客观性 B.权威性 C.时效性 D.适用性 11.某班主任将新学期班级课程表发布在家长微信群,这种信息发布与交流的方式是A.通过在线交流工具发布与交流信息 B.通过电子邮件表达信息 C.通过会议演示发布与交流信息D.通过网站发布与交流信息 12.用Word制作一张奖状,在“奖状”图片上添加文本框输入文本(效果如第12

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国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 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政策的政策背景 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它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必然产物。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他们已在偿还工业化起步阶段以来对环境欠下的债务。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提前把环境保护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我们面临的必然选择,在环境危机日益深化的情况下一种被动选择。因为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1、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污染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产物。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重。据统计,2004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254.9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15%。在全国七大水系中,根据413个水质监测断面记录,只有41.6%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比2000年下降16.1%,长江、珠江的水质较好,海河、黄河、淮河、辽河、松花江的水质较差,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4年城市空气质量41.4%达到二级标准,比2000年的63.5%下降22.1%,*酸雨污染问题严重。城市噪声扰民较为普遍,7.3%的城市处于严重或中度污染水平。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我国

环境保护教案教学设计

环境保护_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大气污染的种类。 2.了解水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水污染的种类。 3.了解土壤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土壤污染的种类。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调查及查阅有关保护环境的资料,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 懂得人类与环境、化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领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污染的措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生一起讨论。 一、人类生存环境的构成 人类生存的环境主要由大气、土地、水、矿产、森林、生物、生活居住区,风景游览区等诸多要素构成。 二、环境污染的分类 1.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2.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3.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能源污染。 《考试说明》在总体测试目标中指出:“考试还应力图反映出考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和生产中各类有关的化学问题。”这就要求同学们能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我们主要从大气、水、土壤三方面分析我们周围的环境问题。 三、大气污染 1.大气污染的含义 当大气中某些有毒、在害物质的指标超过正常值或大气的自净能力时,就发生了大气污染。 把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写在卡片上。 2.大气污染物主要有:①漂浮颗粒物;②硫的化合物;③氮的化合物;④碳的氧化物; ⑤碳氢化合物;⑥含卤素的化合物;⑦放射性物质;⑧…… 将大气污染的产生原因写在卡片上。 3.大气污染的形成 ①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有害烟尘、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 ②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使用矿石燃料的动力机械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烟尘; 4.大气污染的危害 ①有毒氧化物、烟尘等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动物的生长。 ②硫的化合物、氮的氧化物等还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严重时会导致植物的枯萎

环境保护

一、三角镇环境质量现状 1、重视工业污染治理和饮用水源的保护。三角高平工业区为全市污染工业的主要集中区域之一,由于做到了环保设施与工业建设“三同时”,工业区的总体环境质量良好。鸡鸦水道作为三角镇的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地面水二类标准,同时符合饮用水源水质标准。 2、轻视生活污染治理。迄今为止镇区尚无设置专门的排污及污水处理设施,镇内河涌受生活污水和城镇化带来的非点源污染,以及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用量的剧增、禽畜养殖和水产养殖废水污染、受纳工业废水的急剧上升,水质污染较为严重;生活垃圾收集、填埋缺乏统一规划,运作不规范,管理较差,远未达到卫生填埋的要求。 3、全镇大气环境质量和总体声环境质量基本保持良好状态,但主要道路受车辆噪声影响较大。 二、三角镇环境保护规划总目标 按中山市“碧水、蓝天、绿地、花鸟城”环境规划总目标与创建“中山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总体发展构想要求,全面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改善和提高整体环境质量,恢复生态良性循环;到2020年末,全镇的水体、大气、声环境的主要监测指标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使总体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努力把三角镇建设成为自然环境优美、生产环境清洁、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化生态新城镇。 三、水环境质量目标 根据三角镇主要河流水域的具体情况,按照突出重点的原则,将全镇域范围内的水域划分为二类、三类、四类、五类水环境功能区,分别执行相对应的有关地表水标准。规划目标是各类水环境功能区要相应提高要求,逐步五类水环境功能区。 1、二类水环境功能区:包括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水源保护区等。功能主要是为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指标适用GHZBI-1999中的Ⅱ类。主要水域有:鸡鸦水道。 一级保护区:以三角新涌口水厂取水点为中心,上游1000米及下游500米的水段河域,相应一级保护区水域两岸河堤外坡脚向陆纵深200米的陆域范围。 二级保护区:三角新涌口水厂取水点上下游各4公里的水域及该水域沿岸纵深不少于2000米的陆域。 准级保护区:鸡鸦水道的三角段及其支流。

生态环境保护 教案

生态环境保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4.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述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气象学家的预言是有科学根据的。例如,英国《自然》杂志和《观察家报》于2004年披露了美国国防部专家组的一份报告。该报告预测:气候变化可能演变成全球公害;未来20年气候变化将成为全球性灾难,如英国将会像西伯利亚那样寒冷,美国等主要粮食生产国将因遭遇严重干旱而出现粮食大幅减产。又如,我国科学家2004年预言:未来大气的增温值将是20世纪的2至10倍;我国华北等地仍将保持继续变干旱的趋势;气候变暖严重影响全球的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部门之一。 〖板书〗一、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1.全球气候变化 2.水资源短缺 3.臭氧层破坏 4.酸雨 5.土地荒漠化 6.海洋污染 7.生物多样性等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讲述〗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保护。

主题每层次相关的内容 基因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是遗传多样性之源 物种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保持和发展,物种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的多样性,由物种的多样性组成。保护生态系统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红树林的消失,使得潮间带多种鱼类、甲壳类、贝类以及多种水鸟因生态环境改变而无法存活和繁衍,并且影响附近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使大量的物种无法生存和发展。红树林能维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防风、抗海潮侵蚀海岸的作用。因此,红树林的消失还将直接影响附近的农田、养殖场、森林和城市等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可以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检测并获取水稻、小麦等栽培作物野生种细胞中人类所需要的某些优良基因(如抗旱基因、抗病基因等),然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这些优良基因导入到相应的栽培种的细胞中并使之表达。袁隆平曾利用在海南岛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的普通野生水稻(含有使花粉不育的基因),利用杂交技术成功地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从而掀起了水稻生产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后来,经过分子检测技术得知,野生水稻细胞中至少含有两个增产基因:其中的一个增产基因就能增产18%,两个增产基因则能增产36%。 3.这两例能够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价值(红树、野生水稻等生物很可能还有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重要功能)、间接价值(红树林对海岸的防护作用)和直接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生物的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森林生态系统同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自身的调节功能更强大,因而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从金鸡纳树中可以提取治疗疟疾的药物──奎宁,这些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板书〗(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潜在价值:目前尚不知道 2.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其调节功能 3. 直接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是以建立国家或地方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如江河源头、滨海、滩涂、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特殊自然景观(如森林、灌丛、草

2019年江西信息技术高考真题

2019年江西信息技术高考真题 第一卷必修模块(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題20小題,毎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題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项目要求的) 1.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情况。通过因特网上的视頻、图片、文字等传播到千家万户。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 普遍性 B. 依附性 C. 时效性 D. 价值性 2.将十进制数14转换为二进制数1110的计算方法如第2越图所示。4按此方法计算,十进制数21对应的二进制数是() A. 10101 B. I0110 C. 10001 D. 11001 3.文本文件“信息技术.txt”的内容如第3题图所示。该文件中所有文本所占的字节数为() A. 7字节 B. 8字节 C. 9宇节 D. 10字节 4.某电脑的部分基本信息如第4题图所示,其中是CPU的参数值。 A.垂直刷新频率 B. 外频 C. 主频 D. 水平刷新频率 5.王老师准备召开班会,拟用演承文稿作为讲稿的呈现形式,并选择现代简约的色彩风格和版面布局。这属于信息集成工作流程中的() A.确定作品主题 B.规划设计作品 C.采集处理素材 D.制作加工作品 6.北大方正公司以侵犯著作权为由,将某公司诉至法院,请求其停止在某网店使用方正喵呜体字型的文字宣传。以此为鉴,我们应自觉遵守信息社会的法律法规,提高道德意识。下列体现了尊重知识产权行为的是() A. 未经授权,通过互联网复制并销售他人电影作品

B. 在网络上随意登载热门影视作品的字幕 C. 通过网络传播盗版动漫作品 D. 引用他人的作品时,注明引用信息的来源、作者 年一季度,某自主创新示范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人达万亿元,同比增长%;实现技术收入达亿元,同比增长%。这种运用统计数据表达信息的方式更具() A. 准确性 B. 扛观感受 C. 生动性 D. 适用性 8.信息的来源多种多样,下列获得信息最可靠的途径是() A.通过《新闻联播》了解2019年5月吉林省发生级地震 B.听同学说发芽的土豆吃了会引起食物中毒 C.通过上网获知考试快速提分秘笈 D.通过路边招聘小广告找假期兼职工作 9.某品牌手机的屏幕分辨率为1080x2244。其单位是() A. 比特 B. 字节 C. 像素 D. 颜色深度 10.小明通过IE浏览器的“文件”菜单→“另存为”命令,把港珠澳大桥某相关网页保存下来。如第10題图所示。他选择的网页保存类型是() A. Web档案,单个文件(*.mht) B. 网页,全部(*.htm;*.html) C. 网页,仅HTML(*.htm;*.html) D. 文本文件(*.txt) 11.江西各景区微信公众号一周排名情况,如第11题图 所示,图中的信息评价方式是() A.个人推荐 B. 核心刊物评价 C 专家推荐 D. 统计评价 12. 上海虹桥火车站,于2019年2月18日正式启动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建设。成为全球首个用5G室内数字系统建设的火车站。目前,在5G网络环境下,下载一个2GB

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环境问题 一、环境概述 1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按其属性可以分为: 环境和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 (2)社会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城市环境 2. 环境因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并且与环境整体发生相互作 用的基本成分。包括 自然环境因素(水、空气、生物、土壤、岩石、阳光等)和 社会环境因 素(人口、工业、农业、交通、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 3. 环境质量:是指环境因素受污染影响的程度。 它是 岁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这种状况的 形成,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是更重要的原因。 环境因素的不同,环境质量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 二、环境问题概述 1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 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 .环境问题按产生原因分为 原生环境问题 和次生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分为两大类: 三、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自然 对环境污染程度的评价叫作环境质量评价; 评价环境质量的指数, 称为环境质量指数。 根据 并对人类及其他生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壤盐碱化 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 例: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核泄露事故、我国重庆川东油田特大井喷事故等。 1. 内圆: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人类社会周围的环境 2. 箭头代表的含义 ① 代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② 代表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 ③ 代表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这种反馈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性的,会影响 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④ 代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正面(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 资源本身及其代替品的再生速度, 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环境质量下降) 全 球 变 暖 原因 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②乱砍滥伐 1 危害 (后果) 导致南北极地区部分冰川融化, 加上海水受热膨胀, 导致海平面上升,影响世 界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状况,自然灾害增加,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解决措施 ①开发和利用新能源②利用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植树造林④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⑤加强国际合作 臭 氧 层 破 坏 原因 人类向大气排放了大量能够显著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氟氯烃等 危害 (后果) 臭氧层的破坏,使其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大大减弱, 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 严重的危害 解决办法 ①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②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 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1 .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 臭氧层破坏 全球气候变暖 酸雨危害 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主要包括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土 四、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用资源或者废弃物排放不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负面(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

《环境保护》教案

环境保护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大气污染的种类。 2.了解水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水污染的种类。3.了解土壤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土壤污染的种类。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调查及查阅有关保护环境的资料,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懂得人类与环境、化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领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污染的措施。 【教学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师生一起讨论。 一、人类生存环境的构成人类生存的环境主要由大气、土地、水、矿产、森林、生物、生活居住区,风景游览区等诸多要素构成。 二、环境污染的分类1.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2.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3.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能源污染。《考试说明》在总体测试目标中指出:“考试还应力图反映出考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和生产中各类有关的化学问题。”这就要求同学们能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我们主要从大气、水、土壤三方面分析我们周围的环境问题。 三、大气污染同学们阅读P80至P84页,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1.大气污染的含义当大气中某些有毒、在害物质的指标超过正常值或大气的自净能力时,就发生了大气污染。把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写在卡片上。2.大气污染物主要有:①漂浮颗粒物;②硫的化合物;③氮的化合物;④碳的氧化物;⑤碳氢化合物;⑥含卤素的化合物;⑦放射性物质;⑧……将大气污染的产生原因写在卡片上。3.大气污染的形成①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有害烟尘、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②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使用矿石燃料的动力机械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烟尘;4.大气污染的危害①有毒氧化物、烟尘等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动物的生长。②硫的化合物、氮的氧化物等还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严重时会导致植物的枯萎死亡,这些氧化物还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并且空气中的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③对金属、矿石及其制品有腐蚀性的物质,会损害建筑和某些雕像;④二氧化碳的过度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