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版油墨主要组成成分及应用技术毕业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21.00 KB
- 文档页数:69
油墨主要化学成分
1 油墨的主要化学成分
油墨是印刷用品中重要的一种工业品,它是由墨料、油基、溶剂、起泡剂、防晒剂、调整剂等构成的物质。
在不同的情况下,分别加入
不同的成分,可以能够制造出不同的油墨。
这些油墨的主要的主要化
学成分包括:
1. 墨料:墨料是油墨的主要成分,可以由矿物、动物或植物原料
配制而成。
比如,印染墨中常用到的砷黑、铁黄等;用于出版印刷的
油墨中常用到的椰青、尼龙等。
2. 油基:油基是油墨乳液的稳定性,也是油墨的主要成分之一,
油基的特点在于具有良好的介电性、透明度和流动性,并提供能量增
透的特性。
它可以由各种类型的油、蜡、沥青及其他添加剂制成。
3. 溶剂:溶剂有助于油墨的分散、稀释与脱涩,大多采用石油衍
生物、植物油和有机溶剂中的一系列混合物作为溶剂,如石蜡油、烷
基丙酮、乙醇醚等。
4. 起泡剂:起泡剂可以使印刷液里的气泡不易凝聚,并能使油墨
具有良好的悬浮性和可均匀性,一般采用表面活性剂和油基结合而成,其中常用的有月桂基甲醇酰胺和月桂酰脲。
5. 防晒剂:防晒剂是指可以有效阻止紫外线的物质,可以有效的
防止油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产生变质,其中采用最多的是聚氨酯衍生
物和醋酸类防晒剂。
6. 调整剂:调整剂的功能是调节油墨的粘度、润滑性及其他物理
性能,可以使油墨具有滴不溢的特性,常用的有缓冲剂、抗黏剂等物质。
以上就是油墨主要化学成分的介绍,这些化学成分作用于油墨中,不仅能够增加油墨的稳定性,同时增加油墨的粘度,使油墨在印刷过
程中表现的良好,并且能够提高印刷的效果。
油墨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油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印刷、绘画、标志制作等领域的材料。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环保、高品质的需求增加,油墨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油墨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的现状、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油墨材料研发的现状油墨材料是复杂的化学品,由树脂、溶剂、颜料、添加剂以及其他材料混合而成。
在传统油墨领域,对稳定性、适应性、容易操作等因素的考虑是关键,而纳米技术等新技术的步入,已经开始为油墨材料的研发打开了新的局面。
当前,油墨材料的研发重点在于提高油墨的流动性、颜色的稳定性、降低油墨挥发性和对环境的污染。
在材料的配方设计中,纳米颗粒和微粒子的使用已成为了新的趋势。
例如,利用纳米粒子的光学特性制造出具有抗紫外光、防水、耐磨损等特性的油墨,不仅可以提高油墨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减少因油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此外,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油墨也在不断探索,这有望带来更加环保且可再生的选择。
二、油墨材料应用的现状油墨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印刷、标志制作、艺术绘画等多个领域。
在颜色上,油墨中的颜料可以做到非常鲜艳,而且可以适应不同的标志材料以及各种印刷设备。
此外,油墨的耐久性非常强,可以在不同的天气和工作环境下保持不断的正常使用。
同时对于艺术绘画领域,油墨可兼容多种媒介,形成不同的作品效果,具有营造艺术氛围的媒介效果。
三、油墨材料研发与应用面临的挑战虽然油墨材料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这一领域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
其中,环境保护问题是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
油墨中的化学物质容易污染环境,因此在研发油墨时需要选择环保材料,并实行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标准。
同时,在应用油墨时也要加强环保法规的宣传和培训,使其能更好地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另外,油墨材料研发也面临着技术和经济上的挑战。
虽然在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研发成果,但油墨材料研发的成本依然很高,产品价格也较高,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
油墨的构成、分类及⽤途什么是油墨? 油墨是由颜料(染料)、树脂(连接料)、助剂、填充料等加溶剂,经研磨后合成的。
油墨的颜⾊⼀般是由颜料构成的,透明油墨是⽤染料做成的。
不同类型的油墨是由不同的连接料(树脂)做成的,什么性质的塑料薄膜需要什么性质的连接料。
助剂是增加或改善油墨性能⽽添加的辅料也是构成⾼档次油墨必具备的组成部分。
如:加强⼀抗静电性、流平性、爽滑性、抗磨性、抗⽔性等等,都是靠其来实现的。
现在填充料,不是油墨必要的组成部分,只是有些⽣产/家⽤来增加重量,增稠,加⼤体积⽽降低造价,做低价位油墨的⼀种⼿段。
但是含有填充料的油墨,颜⾊暗淡,不易在⾼速印刷机上使⽤。
故⽽不含填充料,助剂多⽽且选⽤适当,固含量、⾊含量都⾼的油墨,品质优⽽耐⽤。
油墨的分类及⽤途 油墨的分类及⽤途 油墨分凹印油墨、凸印油墨、丝印油墨和胶印油墨,塑料印刷的油墨是凹印油墨,凸印油墨、丝印油墨三种。
凹印油墨⼜分溶剂性油墨和⽔溶性油墨。
溶剂性油墨分表印型油墨和⾥印型油墨(复合油墨)。
表印油墨的特性: (1)结膜较硬;(2)耐磨擦(特殊产品还耐划伤);(3)⽓味较⼤;(4)表⾯爽滑、光泽好;(5)不利于复合。
复膜加⼯时多采⽤单组份胶⽔,与双组份胶⽔结合性较差,但复合后⽐单组胶⽔复合的牢固度好,注意上胶量不能过⼤。
表印油墨⼜分普通表印油墨、耐⽔油墨(⼜称饮料包装油墨或防⽔抗冻油墨),标签油墨(挂历油墨),透明油墨等。
由于表印油墨结膜硬,耐磨擦,印刷⾯光泽好爽滑,所以印在表⾯的产品必须使⽤表印油墨。
普通表印油墨⽤途较⼴泛,可印刷PE(聚⼄烯)。
PP(聚丙烯)、 PET(聚脂)、PA(尼龙)和硬质的PVC(聚氯)等塑料薄膜上,⽽且牢固度很好。
耐⽔油墨主要是⽤于⽜奶包装,奶制品包装,饮料包装,酱油、醋和冷冻⾷品包装制品上的印刷。
标签油墨(挂历油墨)则⾮常爽滑,防粘连,不仅耐磨擦⽽且还耐划伤,是印刷各种标签和不复合切烫袋的最佳油墨。
油墨主要化学成分油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它广泛应用于书籍、报纸、印刷品、包装材料、标识符号等领域。
油墨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和美观度。
而油墨的主要成分也是影响油墨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油墨的主要化学成分。
1. 颜料颜料是油墨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决定了油墨的颜色和色泽。
颜料可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
有机颜料是由有机化合物制成的,它的颜色鲜艳、亮丽,但耐光、耐氧化性较差。
而无机颜料则是由无机化合物制成的,它的颜色较为稳定,但鲜艳度较差。
在油墨中,常用的颜料有碳黑、钛白粉、铁氧体、芳香族颜料等。
2. 树脂树脂是油墨中的粘合剂,它决定了油墨的粘度和流动性,同时也影响了油墨的干燥速度和附着力。
树脂可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
天然树脂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如松香、蜡、胶等。
而合成树脂则是通过化学合成制得的,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
3. 溶剂溶剂是油墨中的溶解介质,它决定了油墨的流动性和干燥速度。
溶剂可分为有机溶剂和水性溶剂。
有机溶剂常用的有甲苯、丙酮、乙醇、丁醇等。
而水性溶剂则是以水为主要成分的溶剂,它不含有机溶剂,环保性好,但干燥速度较慢。
4. 添加剂添加剂是油墨中的辅助成分,它可以改善油墨的性能和稳定性。
添加剂可分为稳定剂、流变剂、干燥剂等。
稳定剂可以防止油墨的变质和老化,流变剂可以改善油墨的流动性,干燥剂可以加速油墨的干燥速度。
总之,油墨的主要成分包括颜料、树脂、溶剂和添加剂。
它们的比例和质量决定了油墨的性能和质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油墨的制造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新型的油墨材料和配方不断涌现,为印刷品的质量和美观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1、油墨的组成:油墨是一种有颜色的胶黏流体物质,是由连结料色料填料和辅料。
连结料的作用色料的载体,赋予油墨的转移性能和干燥性能。
填料的作用改善油墨固液比例,色料的在油墨中起显色作用2、印刷油墨的色料:颜料和染料都是颗粒极细的有色物质,颜料一般不容于水和连结料,在溶液中大部分是悬浮状态,染料一般可以溶解在连结料中3、染料能溶于水、油、有机溶剂使物体全部着色4、颜料不溶于水、油、有机溶剂使物体表面染色5、无机颜料:⑴黑色颜料代表炭黑具有价格低、遮盖力好、着色力强、有很好的耐光耐热耐潮湿和化学稳定性好地优点、实用价值高,是其他任何黑颜料无法比拟的⑵白色颜料代表①钛白粉耐高温因而用来制造印铁白色油墨、软管白色油墨,效果很好。
在胶印油墨中一般不采用钛白颜料②锌钡白俗称立德粉遮盖力比较小具有较好的耐碱性。
他的遮盖力与硫化锌的含量有关,硫化锌含量越高遮盖力越大。
他是白色不透明的混合颜料⑶铁蓝在蓝色无机颜料中是最重要的其具有良好的耐光性和着色力,颗粒细软易于扎制着色深、浓度大、鲜艳、质地柔软,除不耐碱以外,物理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由于铁蓝颜料分散在连结料中有催干性能,因此铁蓝颜料制出的油墨有干燥较快的特点,但因其着色力等性能较差,已逐渐为酞氰颜料所代替⑷锣黄是锣酸铅和硫酸铅混合物,色相丛浅黄到中黄一系列,价格便宜,容易分散到油墨连结料中,遮盖力大,不耐光,不耐强酸强碱,有毒,吸油量低,在空气中易受硫化氢气体影响变黑。
不用与制造食品包装上的油墨,在胶印油墨中也基本不用,现在主要应用于凸版的黄墨⑸金属颜料6、有机颜料:⑴偶氮颜料具有较强的着色力,色彩鲜艳,饱和度高。
颜料粒子细、轻,耐碱酸及耐光热较好。
其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⑵酞氰颜料具有鲜艳的色泽、极高的着色力,化学性能稳定,不溶于一般的溶剂,很好的耐光性,且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是非常理想的蓝绿色颜料⑶色淀颜料不耐光不耐碱干燥性较差目前用量日趋减少;7、无机颜料的色彩不如有机颜料的鲜艳,而且密度大8、颜料着色力是指颜料呈现颜色的强度。
油墨主要成分分析
主要成分:色料、联结料、填充剂、稀释剂、冲淡剂、防结皮剂、防反印剂、增滑剂等。
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或喷绘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
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黏性胶状流体。
油墨理化性质
密度
密度是指20℃时,单位体积油墨的重量。
用g/cm3表示。
油墨的密度决定于油墨中应用的原料的种类及其比例,并受外界温度的影响。
油墨的密度与印刷工艺有着一定的关系。
油墨的密度关系到印刷过程中油墨的用量。
在相同的印刷条件下,密度大的油墨用量大于密度小的油墨。
光泽度
光泽度指印刷品表面的油墨干燥后,在光线照射下,向同一个方向集中反射光线的能力。
光泽度高的油墨在印刷品上表现为亮度大。
光泽度主要决定于油墨中连结料的种类及性质,油墨制造中炼制工艺的处理以及墨膜干燥后的平整程度。
此外油墨的光泽度还受到油墨组成中颜料的性质,粒子的大小形状及分散度的影响;油墨的透性、流平性、干燥性等性能的影响;承印基材的影响等等。
耐热性
耐热性是指油墨受热时颜色不发生变化的能力。
耐热性强表明了印刷品被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时,油墨不会产生变色现象。
油墨的耐热性主要取决于颜料和连结料的种类及性能。
有些颜料在加热时不但产生变色,甚至发生变化。
一、绪论(一)研究动机与背景一般平版印墨的构成包含着色剂、媒质和一些添加物,其中媒质主要是硬树脂、植物油和一些非植物性的成分。
黄豆油墨中的植物油是一些黄豆油的成分,黄豆油成分多寡随着印刷方式而有所不同,它与石油基油墨的成分不大一样,虽然黄豆油墨含有与石油基油墨相同的颜料,大部分颜料是石化制品,然而黄豆油墨可部分再分解,石油基油墨却不可分解。
至于黄豆油墨的产生,是从1979年美国报纸出版者协会(Am erican N ewspape r Publisher Association,ANP A)提倡开发替代石油基的印刷油墨而来,当时适逢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出口组织(O PEC)对原油的输出间接影响原物料的供给,为降低对国外进口原油的依赖程度,发现到同时具备非挥发性和可分解性的植物油,可以制造植物性油墨替代石油基油墨,能够提升报纸的耐擦性。
加上石油基油墨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t e O rganic C om pounds.VO C s),造成生态危害,后来学者经过测试了两千多种的植物油之后,认为含有黄豆油的黄豆油墨无毒可用,因此1987年美国阳光化学公司开始生产黄豆油墨,后来引进报业使用。
现在,黄豆油墨甚至已经推广至世界各地,后来还有标示含有黄豆油之油墨的黄豆标章因应而生,台湾也正在印刷业推广使用。
在黄豆油墨的印刷适性方面,有以下特性:1.油墨乳化能力较弱,而且它可以在多于五万印的印刷中维持它的流变性质(rhe ological)与水宽容度。
2.在加相同水量时,黄豆油墨对于水的反应明显比矿物性油墨来得锐利,油墨转移回复得较干净也较快,而且黄豆油墨有比较低的抗分裂。
3.油墨黏度方面,Boris Fuchs等人研究显示浓缩的黄豆油墨有比较低的粘度,P.A.No ir ot(2004)的研究却提到,在23℃时黄豆油黏度比矿物油大得多。
黄豆油墨在印刷的应用上,具以下优点:1.有良好的耐擦性,使读者不受手沾黑的困扰。
平版胶印专色金银油墨的生产配方及应用韶关德瑞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李中和专色油墨是指预先混合好的特定彩色油墨,如荧光黄色、珍珠蓝色、金属金银色油墨等,它不是靠CMYK四色混合出来的。
CMYK四色印刷油墨的色域比可见光色域窄,而专色油墨的色域则比CMYK四色印刷油墨色域宽,故可以表现CMYK 四色油墨以外的许多颜色。
在设计中,客户常常要求用到金色和银色印刷,由于金色和银色印刷不能由四色印刷来实现,故其印刷技术有特殊的要求。
印刷时,金色和银色是按专色来处理的,即用金墨和银墨来印刷,其菲林也应该是专色菲林,单独出一张菲林片,并单独晒版印刷。
以下介绍的就是金银墨的胶印工艺。
一、金银墨的组成同其它油墨一样,金、银墨主要也是由颜料和连结料两大部分构成,简单地说,金墨是由金粉和调金油调配而成的,银墨是由铝粉和调银油调配而成。
1.颜料金墨中的颜料是金粉,它实际上是由铜、锌合金制成的粉末,金粉中的锌的含量一般在8%~30%左右,其中,含锌率在8%~12%之间的金墨颜色偏红,习惯上称为红金,含锌率在20%~30%之间的金墨颜色则偏青,一般称为青金,介于红金和青金之间的称为青红金。
在凹版印刷中,调配金墨一般采用的是800目的金粉,且金粉颗粒的表面大都包裹有表面活性剂,能够跟树脂连结料很好地结合。
银粉实际上就是铝粉,是由65%的片状铝粉与35%的挥发性碳氢类溶剂组成。
铝粉颜料的比重较小,易于在液体中漂浮。
凹印银墨中所采用的就是在连结料中具有漂浮能力的漂浮性银粉。
银墨一般采用400~1000目的银粉,如果在大面积区域上印刷银墨的话,可以采用较低目数的银粉。
比如400目的银粉来调制银墨,印刷后具有较高的金属光泽。
2.连结料金、银墨中所采用的连结料是一种特殊的调墨油,一般称为调金油或调银油,主要成分是油、树脂、有机溶剂辅助材料。
胶印墨的连结料应满足以下条件:①必须有足够的粘度,以便很好地与金粉或者银粉结合。
②透明度必须要高,不能对金、银墨的色相产生影响。
油墨的主要成分及分类油墨的主要成分是聚合性预聚物、感光性单体、光引发剂、辅助成分是着色颜料、填料、添加剂(流平剂、阻聚剂)等。
1、聚合性预聚物聚合性预聚物是决定UV光油涂层性能的重要成分,是UV 油墨中的最基本成分,是成膜物质,性能对固化过程和固化后墨膜的性质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根据骨架结构来分类。
骨架结构影响涂层硬度、耐摩擦性、附着性、耐光性、耐化学品性和耐水性等。
预聚物从结构上看,齐聚物都为含有“C=C”不饱和双键的低分子树脂,如含有丙烯酸酰基、甲基丙稀酰基、乙烯基、烯丙基等等。
主要有环氧丙烯酸酯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聚酯丙烯酸酯树脂、聚醚丙烯酸树脂、聚丙烯酸丙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等几种树脂类型。
而在同样的条件下,光固化速度丙烯酰基最快,故齐聚物大都为丙烯酸树脂。
2、感光性单体(活性稀释剂)UV油墨和UV光油在涂布时需要有适应涂布机的粘度,一般是通过添加20%~80%的单体来降低预聚物的粘度,同时单体自身发生聚合,成为固化膜的一部分。
活性稀释剂也叫交联单体,是一种功能性单体,其在油墨中的作用是调节油墨的粘度、固化速度和固化膜性能。
活性稀释剂结构上也含“C=C”不饱和双键,可以是丙烯酰基、甲基丙稀酰基、乙烯基和烯丙基。
鉴于丙烯酰基光固速度最快,因此目前使用的活性稀释剂大多是丙烯酸酯类单体。
由于含有丙烯酰基的数量不同,可分为单官能团、双官能团三类,各类官能团活性稀释剂的释放效果和固化速度都不同。
一般来说,官能度愈多,固化速度愈快,但稀释效果愈差。
传统的活性稀释剂,如苯乙烯、第一代丙烯酸酯单体等,他们的毒性很强,有些丙烯酸酯类单体对皮肤有很强烈的刺激作用。
为了减少活性稀释剂对皮肤的刺激性,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已酯开环聚合增加单体分子量;二是改变单体酯基结构;还有一种就是改变以前使用醇酯化方法。
在采用醇加成到丙烯酰基上,使多官能度单体皮肤刺激性大大降低,如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采用酯化合成时,PH值(皮肤刺激性指数)为4.96,而采用加成法合成时,PH值降为0.3。
平版油墨主要组成成分及应用技术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2)第一章印刷油墨的发展状况 (1)1.1 胶印油墨的市场现状……………………………………………………1.2 国产胶印油墨与国外同类产品的主要差距…………………………1.3 胶印油墨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平版油墨主要组成成分及应用技术平版油墨主要组成成分及应用技术 (1)2.1 平版油墨主要组成成分 (1)2.2 平版胶印油墨量调节 (1)2.3 油墨呈色表达………………………………………………………………2.4 油墨的调色技术……………………………………………………………第三章平版油墨的类型………………………………………………………3.1 单纸平版油墨………………………………………………………………3.2 卷筒纸油墨………………………………………………………………3.3 平版印铁油墨………………………………………………………………3.4 UV平版油墨………………………………………………………………3.5 软管油墨………………………………………………………………………3.6 无水平版油墨........................................................................第四章平版油墨的印刷工艺与印刷适性 (1)4.1 平版油墨的印刷性能要求…………………………………………………4.2 平版油墨印刷质量的控制技术………………………………………4.3 平版油墨的调配技术…………………………………………4.4 平版油墨印刷色序安排技术…………………………………………4.5 平版油墨印刷故障分析与排除技术………………………………………第五章平版油墨的印刷工艺与印刷适性对印品质量的影响………………5.1 平版油墨印刷色序对色彩的影响(实验)………………………………5.2 平版油墨的调墨对印品质量的影响(实验)…………………………5.3 实验分析………………………………………………………………第六章结论 (1)第一章印刷油墨的发展状况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围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和各国人民文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印刷工业以其日新月异的速度在全球以及中国得以发展。
随着印刷工业的进步,印刷技术及印刷设备不断完善提高,其中尤以胶印印刷以其特有的优势,例如:制版快速方便、成本低廉、印刷质量高、纸使用围广、印刷数量可缩性大等逐步受到了国外印刷厂家的重视和开发,使其得到快速而广泛的发展,从而使胶印印刷在国际印刷工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胶印油墨也随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为了适应各种印刷设备、基质以及各种包装装璜制品、出版印刷物等的需要,胶印油墨品种日趋增加,油墨制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油墨产量日趋扩大。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胶印油墨占印刷油墨总量的40%左右,这一比例在相当时间不会有较大的变化。
1.1 胶印油墨的市场现状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较发达国家的油墨工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印刷出版业及印刷装璜产品逐步向多样化和高档化方向发展。
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追求印刷品的精美和高档化,印刷厂不断更新和完善印刷设备。
高速、多色、低污染、高效率的印刷设备的出现促使印刷厂不断向油墨制造厂商提出新的要求。
据统计,目前较发达国家油墨产量中,胶印油墨产品主要以胶印亮光快干油墨、非热固型胶印轮转油墨、新闻轮转油墨等为主导产品,其次是紫外线干燥型油墨、红外线干燥型油墨、合成纸胶印油墨、印铁油墨、无水版油墨及各种胶印用特种油墨。
为了满足用户对质量和价格不同档次的要求,在各种油墨中根据印刷的主要要求,包括:颜色、浓度、干性、抗水性、印刷速度、机上稳定性等主要油墨质量指标又推出不同档次的油墨,以供用户充分的选择。
另外,为了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国外印刷油墨在低毒、无污染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环保、无污染已被越来越多的用户在选购油墨时作为一个重要要求而提出,受到了使用者广泛的关注。
国油墨工业的现状近年来,随着中国印刷工业的发展,国油墨工业的发展步伐也日益加快,随着大量进口和国产高速胶印机的引入及新型印刷承印物的采用(例如:胶印印刷由过去通常采用铜版纸、白版纸、卡纸扩展到哑粉纸即无光纸、金版纸、银版纸、铝箔纸等印刷基质),印刷新工艺和印品后加工的特殊要求,油墨企业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改进老产品,产品品种日趋增多,质量也逐步向国际先进水平靠近。
油墨生产设备的更新和生产工艺技术的提高,也逐步受到了各制造厂家的重视。
近十年间,天津、、、、等地的国主要油墨生产厂商注意收集市场信息,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型胶印油墨产品,如:适应每小时万印以上高档胶印亮光快干油墨、卡纸油墨、哑粉纸油墨(无光纸油墨),新闻轮转油墨,冷固型胶印轮转油墨,紫外线光固化油墨、胶印合成纸油墨、印铁油墨以及近几年在国最新推出的热固型胶印轮转油墨等产品的产量逐年上升,质量赶上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受到了国外印刷客户的认可。
除了在国市场销售替代过去需进口的高档油墨外,还部分外销打入国际市场。
一些高附加值的特种胶印油墨也陆续研制成功,满足了特种印刷的要求。
目前,胶印油墨产品总览图中的大部分产品,国主要油墨厂家均可生产,满足了印刷工业的需要。
另外,国各大油墨厂家重视胶印墨产品的质量标准化和国际化,部分油墨产品颜色达到了美国PANTONE颜色标准。
油墨企业通过了 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系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为国产胶印油墨参加国际市场竞争奠定了基础。
目前,环保型胶印油墨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外印刷用户的关注。
1.2 国产胶印油墨与国外同类产品的主要差距尽管中国胶印油墨在近期产量不断增加,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高,油墨花色品种日趋增多,但我们与工业发达国家同类油墨产品的生产虽差距还较大,质量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仍然不能满足当今印刷包装和出版印刷的需求。
其主要差距如下:1.国产油墨质量水平和包装水平与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同类产品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2.油墨在印刷工艺要求、高速适应性、产品质量一致性、油墨的稳定性等方面仍有差距;3.特种专用油墨开发处于缓慢状态,不能满足当今快速发展的包装装璜更新换代的印刷要求,有些产品仍处于短缺或空白。
例如:胶印无水版油墨、胶印耐晒油墨。
无芳胶印单纸油墨、无芳热固胶印轮转油墨仍需进一步开发和完善质量;4.适应高速套印印刷的四色版油墨在高浓度、高透明和鲜艳度及优良套印性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5.环保型胶印油墨品种仍需进一步开发。
因此,国油墨生产厂商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不断稳定和提高现有产品质量,改进产品包装,提高油墨生产用原材料的质量水平,现有产品实现高品质、系列化,满足市场要求,不断开发市场急需的新产品。
1.3、胶印油墨的发展趋势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彩色桌面制版系统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应用,促使国际彩色印刷市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印品向彩色化快速增长,印刷时效与品质要求更高。
因此,胶印印刷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灵活地印刷出高品质印品的印刷方式,在很长一个阶段仍将会是一种主要的印刷方式。
胶印油墨作为胶印印刷的原材料之一,今后发展的目标应适应印刷向多色、高速、快干、无污染、低消耗发展的需要。
我们应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正视现在,找出差距,迎头赶上,要保持自己的优势,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我国油墨生产和装备水平、技术水平和产品的标准化,提高胶印油墨的质量档次,为我国印刷油墨实现高品质、系列化,为我国油墨工业的快速发展而努力工作。
第二章平版油墨主要组成成分及应用技术2.1平版油墨的主要组成成分油墨由颜料、连接料、填料、附加料等组成。
2.2.1 颜料颜料在油墨中起着显色作用,它又对油墨的一些特性有直接的影响。
颜料是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彩色、黑色或白色的高分散度的粉末,根据其来源与化学组成,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两大类。
①无机颜料是有色金属的氧化物,或一些金属不溶性的金属盐,无机颜料又分为天然无机颜料和人造无机颜料,天然无机颜料是矿物颜料。
②有机颜料是有色的有机化合物,也分为天然和合成的两大类。
现在常用的是合成有机颜料,有机颜料的品种多,色彩比较齐全,性能优于无机颜料。
染料是有机化合物,它可溶于水,有时也溶解于有机溶剂,从某种染料中能制备出不溶性彩色沉淀物,叫色淀颜料,供制造印刷油墨用。
对印刷油墨中使用的颜料要求颇高,特别是颜色、分散度、耐光性、透明度等,要求彩色颜料的色调接近光谱颜色,饱和度应尽可能大,三原色油墨所用的品红、青、黄色颜料透明度一定要高,所有颜料不仅要耐水性,而且要迅速而均匀地和连接料结合,颜料的吸油能力不应太大,颜料最好具有耐碱、耐酸、耐醇和耐势等性能。
2.2.2 连接料连接料是油墨的主要组成成分,起着分散颜料,给予油墨以适当的粘住、流动性和转印性能,以及印刷后通过成膜使颜料固着于印刷品表面的作用。
连接料俗称调墨油。
连接料可以由各种物质制成,如各种干性植物油,大都可以用来制造油墨的连接料,矿物油也可制成连接料,溶剂和水,以及各种合成树脂都可用于制成连接料。
油墨的流变性、粘度、中性、酸值、色泽、抗水性以及印刷性能等主要取决于连接料,同一种颜料,使用不同的连接料,可制成不同类型的油墨;而同一种连接料,使用不同的颜料。
所制成的仍为同一类型的油墨,因它不能改变油墨的根本性能,所以油墨的质量好坏,除与颜料有关外,主要取决于连接料。
2.2.3 填料填料是白色、透明、半透明或不适明的粉状物质。
主要起充填作用,充填颜料部分,适当采用些填料,既可减少颜料用量,降低成本,又可调节油墨的性质,如稀稠、流动性等,也提高配方设计的灵活性。
2.2.4 附加料附加料是在油墨制造,以及在印刷使用中,为改善油墨本身的性能而附加的一些材料。
按基本组成配制的油墨,在某些特性方面仍不能满足要求,或者由于条件的变化,而不能满足印刷使用上的要求时,必须加入少量辅助材料来解决。
附加料有许多,如:干燥剂、防干燥剂、冲淡剂、撤粘剂、增塑剂等等。
2.2.5 油墨辅助剂性能及印刷过程中的使用方法油墨在使用过程中常需要根据印件的特点及工作环境、生产工艺等实际情况对油墨的印刷适性来进行必要的调整,所以印刷工作者对油墨辅助剂的使用性能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一、粘性和流动性调整剂其种类很多,作用是凋整油墨的流动性和粘性,主要包括调墨油和撤粘剂等。
传统的调墨油主要有零号油(即号外油)至六号油七个品种。
粘度是以零号油最大,至六号油依次减小的,不过有些并不常用。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品种的调墨油。
主要介绍如下常用的几种:1、六号油它是传统的常用油墨辅助剂之一,主要用于增加油墨的流动性,同时也能降低油墨的粘性,调配树脂型油墨用量一般在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