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79.03 KB
- 文档页数:2
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与护理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2型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日益增高,给老年人的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危害。
因此,对老年人的糖尿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动态血糖监测(Dynamic Glucose Monitoring,DGM)是一种能够实时获取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血糖波动和血糖变化的监测技术。
相对于传统的血糖监测方法,DGM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和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DGM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提供更加精确的血糖监测结果。
老年人的生理机能下降,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也会降低,使得传统的血糖监测方法更难以获取准确的数据。
而DGM可以通过连续测量,精确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波动和变化,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糖尿病情况,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
此外,DGM还能够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血糖情况。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往往会出现认知能力下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问题,难以使用传统的血糖监测工具,从而影响患者对自身糖尿病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而DGM可以通过实时数据反馈和自我记录功能,让老年人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糖尿病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保持身体健康。
在老年2型糖尿病的护理中,DGM的应用有着丰富的潜力。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加强宣教。
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缺乏对自己糖尿病的认识和意识,护理人员应加强宣教工作,让患者了解糖尿病危害、管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合理饮食。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于高糖、高脂的食物容易引起血糖波动,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
3. 定期复查。
老年人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护理人员应定期复查,监测患者糖尿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
总之,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在老年2型糖尿病管理和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护理人员应该借助DGM的优势,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与护理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并发症,因此老年2型糖尿病的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
动态血糖监测是一种可以即时监测血糖水平的技术,其应用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进行糖尿病管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动态血糖监测的原理和应用动态血糖监测是通过荧光素法测量皮下组织液的葡萄糖浓度,基于葡萄糖的离子大小和电荷特性对其进行分析,测量时间长达24小时。
这种监测方法体验较好,不同于经常性的抽血,可以降低患者的不适感。
动态血糖监测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血糖变化,有助于病人更好地了解血糖波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减少误诊情况的发生。
此外,动态血糖监测还可以为病人制定更加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增加对治疗计划的理解程度。
(1)监测物理指标动态血糖监测前需要对患者的身体和硬件指标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准备。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还需要对肾功和肝功能的情况进行评估,确保安全。
(2)取样动态血糖监测都需要使用针头取样,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安排取样的时间,避免过多或过少的采血,以免影响血糖监测结果。
(3)维护动态血糖监测传感器需要维护,建议护士在每次取样后清洗传感器,确保其正常运作。
(4)解读数据由于监测结果数据量大,护士需要准确理解数据,将其与药物治疗、饮食与运动计划结合起来进行处理,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护士还需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共同协作帮助患者治疗。
3. 护理中的注意事项(1)建立良好的护理信任关系护士需要关注病人的情感需求,建立良好的护理信任关系,使得病人更加容易接受治疗。
(2)定期密切监测在使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期间,需要护士密切监测病人的健康情况,时刻关注病人的体征状况,避免病情加重。
(3)饮食管理饮食管理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的一项治疗措施。
护士需要指导病人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确保病人饮食健康。
(4)药物治疗支持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护士需要对病人的药物治疗进行支持和提供建议。
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与护理摘要】2型糖尿病是危害老年人群健康的常见疾病,无症状糖尿病是其严重并发症,由于不易被发现,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
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诸多因素相关,包括自主神经病变、血糖调节障碍及用药等。
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及时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连续监测血糖变化,为帮助患者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协助分析规律性及个异化血糖波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2型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护理;长期服药;控制血糖[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6-0079-022型糖尿病属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疾病,给整个医疗卫生事业带来巨大威胁,随着老龄化加剧、饮食结构变化等因素,严重影响人类安全[1]。
目前糖尿病管理中,实施个体化的治疗管理方案制定和实时监测患者血糖水平是两个重要手段,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发现常规血糖监测较难发现的苏木杰、低血糖、黎明现象及无自觉症状的高血糖等,可提供的实时血糖数据及连续性的血糖波动指标,为及时准确制定治疗控制血糖方案提供重要依据[2-3]。
通过对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患者进行护理发现,加强患者及家属的教育指导,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及依从性[4]。
如何在动态血糖监测中进行有效护理,建立医护和患者的可视化交流平台,保障监测工作的系统性及有效性,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
1 血糖监测评估工具1.1 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监测时患者无需空腹,反映较长一段时间血糖控制好坏的良好指标,通常为既往1-2个月内血糖平均水平,是临床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虽不受短期运动、饮食变化等影响,可以任意时间段采血,但对血糖水平监测缺乏及时性,不能精确反映患者低血糖风险,因此,对调整治疗方案后存在“延迟效应”,影响治疗。
1.2 静脉血浆葡萄糖监测静脉血浆葡萄糖值是临床上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标准”,也是临床监测血糖的主要手段,通过大型生化仪器对血糖进行监测分析,指抽取静脉血获取的结果[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