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解构主义和女性主义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5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了不起的盖茨比》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美国的小说,该小说是由菲茨杰拉德创作的,这部小说是爵士时代的象征之作。
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当中,作者主要是描述着一群女人的悲剧情节,这些女人在小说中主要是展示着玩世不恭、轻浮放浪的形象,结局都是悲剧。
在本文主要是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该小说中女性的一些悲剧形象和产生这些悲剧的原因。
关键词:女性主义;《了不起的盖茨比》;女性悲剧作者简介:阮军(1976.5-),女,湖南邵阳人,研究生,石家庄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主要是以美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经济大萧条这段时间为写作背景,通过描述女性那些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坠落形象以及悲剧的下场,来叙说美国的一些现实生活中价值观的大改变。
众所周知,在一战到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人们主要追求的是金钱至上和享乐主义,一些女性为了追求享乐主义,存有不知羞耻地追求财富、傍大款等心理,从而导致女性的悲剧下场,本文通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分析该小说所表达的金钱至上、男权主义、所谓的讨厌女性症状以及对新女性的恐惧。
1、女性主义界定女性主义是在20世纪后半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潮,它最早的发展也是因为当时美国发起的妇女解放运动,由此导致社会中的一些女性开始站起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女性主义不单单是为了消除社会上存在的性别歧视,为了改变女性被压迫的命运,而且也发展成为一种方法论原则,成为一种价值观和思想。
同时,在狭义的解释中,可以把女性主义解释为从性别的关系中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
在本文中,主要是从女性主义的狭义解释中来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和隐含的意思。
2、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女性人物《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中,主要描写的是在父权主义的形势下,严重形象糟糕、具有不良行为和习惯、素质低下、道德败坏、追求物质利益的一群坏女人形象,她们有许多的共同点,都是一种社会上负面形象的女性代表,自私自利、金钱主义、没有道德心和羞耻心、放荡萎靡,为了自己的追求恶意不择手段,不顾社会世人的眼光,独断独行,最后都是以悲剧收场。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从女性主义视角看《了不起的盖茨比》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美国的小说,该小说是由菲茨杰拉德创作的,这部小说是爵士时代的象征之作。
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当中,作者主要是描述着一群女人的悲剧情节,这些女人在小说中主要是展示着玩世不恭、轻浮放浪的形象,结局都是悲剧。
在本文主要是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该小说中女性的一些悲剧形象和产生这些悲剧的原因。
关键词:女性主义;《了不起的盖茨比》;女性悲剧作者简介:阮军(1976.5-),女,湖南邵阳人,研究生,石家庄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主要是以美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经济大萧条这段时间为写作背景,通过描述女性那些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坠落形象以及悲剧的下场,来叙说美国的一些现实生活中价值观的大改变。
众所周知,在一战到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人们主要追求的是金钱至上和享乐主义,一些女性为了追求享乐主义,存有不知羞耻地追求财富、傍大款等心理,从而导致女性的悲剧下场,本文通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分析该小说所表达的金钱至上、男权主义、所谓的讨厌女性症状以及对新女性的恐惧。
1、女性主义界定女性主义是在20世纪后半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潮,它最早的发展也是因为当时美国发起的妇女解放运动,由此导致社会中的一些女性开始站起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女性主义不单单是为了消除社会上存在的性别歧视,为了改变女性被压迫的命运,而且也发展成为一种方法论原则,成为一种价值观和思想。
同时,在狭义的解释中,可以把女性主义解释为从性别的关系中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
在本文中,主要是从女性主义的狭义解释中来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和隐含的意思。
2、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女性人物《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中,主要描写的是在父权主义的形势下,严重形象糟糕、具有不良行为和习惯、素质低下、道德败坏、追求物质利益的一群坏女人形象,她们有许多的共同点,都是一种社会上负面形象的女性代表,自私自利、金钱主义、没有道德心和羞耻心、放荡萎靡,为了自己的追求恶意不择手段,不顾社会世人的眼光,独断独行,最后都是以悲剧收场。
2016.06菲茨杰拉德因其创作反应社会时代并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被称作“编年史家”。
在其小说《了不起的盖兹比》中,他采取独特的视角将小说中的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如将故事中女主人公黛西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实现了盖兹比从追梦到“美国梦”的历程刻画,反映了当时美国青年人的人生观与目标。
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中分析了黛西这一人物形象,其目的并不是为黛西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辩护,而是要挖掘更深层次的含义。
小说中,黛西是一个自私冷漠、放荡的女性,这一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不幸的婚姻所致,她对感情及社会现实非常的失望。
在作者笔下,女主人公黛西是一个丰满而生动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位丈夫出轨的怨妇,其有情有爱而又虚情假意,既天真烂漫又冷酷无情。
黛西作为美国当时时代的女人,由于物质方面的匮乏造成品格方面不可能像男人那样健全,最终成为美国梦的牺牲品。
一、黛西的人生经历及其所受的打击(一)小说中黛西的人生经历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黛西出生在美国南部肯塔基州的一位有钱人家庭,家庭的富裕让其从小追求浪漫、养尊处优。
年轻时期的黛西是肯塔基州最爱出风头的一位,她身着白色短裙,开着白色的跑车,很多年轻的军官整日围着她转。
盖茨比便是这些军官中的一位,他风度翩翩、英俊潇洒,却因为贫穷被黛西所抛弃。
在盖茨比离开黛西后,黛西的生活变得非常无聊与空虚,她经常出现在社交舞会,整夜和五六个男人玩耍,到了黎明才开始上床睡觉,生活变得非常的颓废。
就在此时,年轻而又富裕的汤姆出现在黛西的生活中,黛西被他的财富与地位深深的吸引,她很快将盖茨比忘记并与汤姆结婚,过上了上层社会的生活。
但是,汤姆天生凶狠、野蛮,并与另一位有夫之妇公开同居。
黛西为此而痛恨不已,但因为不能放弃得来的荣华富贵及上流社会的地位,而只能默默忍受丈夫的行为。
黛西生了女儿并定居芝加哥后,每天和一群人过着放荡的生活。
黛西的家庭背景及出身为其以后“魔鬼灵魂”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上周围的环境,共同塑造了其双重性格的人物形象。
读书心得——《了不起的盖茨比》女性形象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是1925出版的一部中篇小说,是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成名作。
小说主要讲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故事讲述了银行小职员尼克从自己的故乡来到纽约,与主人公盖茨比成了邻居。
他对盖茨比以及盖茨比夜夜笙歌的奢华生活非常好奇。
通过接触,尼克了解到,盖茨比出生在一个原本贫穷的家庭,那会盖茨比爱上了富贵出生的黛西,这是战事爆发,导致两人分手。
后来,盖茨比退役,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得丰厚的财富并跻身富豪行列。
归来后的盖茨比,想要重新追回自己的旧爱,为了引起心上人黛西的注意,他挥金如土,整天忙于家庭聚会,尽管来参加聚会的人都不认识他。
尼克为盖茨比的痴情打动,帮助盖茨比重新联络上了黛西,但是此时的黛西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单纯的小姑娘,此时的黛西已入凡尘,她变得冷漠、拜金。
现在的黛西与盖茨比的重新走到一起只不过对生活的厌倦,想寻求一点刺激而已。
后来,黛西在开车时不小心撞死了丈夫汤姆的情人茉特尔·威尔逊,对爱执着的盖茨比为救心上人,自己顶替了黛西,承担了事故责任,但是黛西的丈夫汤姆却借此唆使威尔逊杀死了盖茨比,对此黛西也没有一丝反对,冷漠无情的黛西也并没有因为盖茨比的去世伤心,相反她却与丈夫高兴地踏上了去欧洲游玩的旅程,连盖茨比的葬礼都没有参加。
盖茨比就这样结束了自己荒唐悲剧可怜的一生。
最后,睹了一切的尼克,也离开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的纽约,沮丧地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小说中使用了比喻、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使小说的文笔和意境脱离了俗套。
此外,小说中象征手法的使用,不仅暗示了人物的本性,反映了时代特征,还深化和丰富了小说的主题意义。
最为突出的就是色彩以及与特定色彩相关的器物和自然事物所形成的象征意象。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问世,奠定了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主要是以美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经济大萧条这段时间为写作背景,通过描述女性那些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坠落形象以及悲剧的下场,来叙说美国的一些现实生活中价值观的大改变。
众所周知,在一战到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人们主要追求的是金钱至上和享乐主义,一些女性为了追求享乐主义,存有不知羞耻地追求财富、傍大款等心理,从而导致女性的悲剧下场,本文通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分析该小说所表达的金钱至上、男权主义、所谓的讨厌女性症状以及对新女性的恐惧。
1、女性主义界定女性主义是在20 世纪后半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潮,它最早的发展也是因为当时美国发起的妇女解放运动,由此导致社会中的一些女性开始站起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女性主义不单单是为了消除社会上存在的性别歧视,为了改变女性被压迫的命运,且也发展成为一种方法论原则,成为一种价值观和思想。
同时,在狭义的解释中,可以把女性主义解释为从性别的关系中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
在本文中,主要是从女性主义的狭义解释中来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和隐含的意思。
2、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女性人物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中,主要描写的是在父权主义的形势下,严重形象糟糕、具有不良行为和习惯、素质低下、道德败坏、追求物质利益的一群坏女人形象,她们有许多的共同点,都是一种社会上负面形象的女性代表,自私自利、金钱主义、没有道德心和羞耻心、放荡萎靡,为了自己的追求恶意不择手段,不顾社会世人的眼光,独断独行,最后都是以悲剧收场。
2.1黛西?布坎南黛西?布坎南是该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金钱至上、自私自利、粗心大意、刻薄的女人,在小说中,她的老公是汤姆布坎南,也是个既粗心又粗鲁、而且代表着富人阶层的一个人物。
在小说中,汤姆的身份和财富是他的妻子黛西放荡的基础,从而导致黛西物质主义之上,既贪图金钱,同时没有内涵,看到有钱的人物就会主动粘上去,例如本文的盖茨比,当觉得他是富人的时候,与之交往,当得知他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富人的时候,就一脚踢开他,同时黛西自私自利的性格使她在自己导致车祸的时候,打算把自己的罪责嫁祸给盖茨比,而且使之死亡。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茜的悲剧【摘要】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视为美国文学“爵士时代”的象征。
在本作品中,作者所塑造的女性角色都是依附于男性而存在的。
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分析作者对黛西的态度,重新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主人公黛西的负面形象,并阐明黛西是盖茨比美国梦的受害者而非加害者。
【关键词】男权意识;厌女症;女性主义1.引言菲茨杰拉德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桂冠诗人,他如此生动地捕捉到那个时代的气息,并用自己的作品为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做了一幅自画像。
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从自身经验中本能地发现了美国梦的具象化,《了不起的盖茨比》很好地阐述了该点。
该故事生动描绘了一战后美国青年的生活方式及精神事物。
小说讲述了来自下等阶层的青年男子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来自上层阶级的美貌与财富并存的女子,但最终他被女子抛弃并丧失了自己的生命。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
在当时的西方世界,女性被认为是逊于男性的,即使是在小说中,女性也是时常处于被贬低的地位。
2.女性主义女性主义首次出现在19世纪的法国,指为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权利的运动。
女性主义在西方国家发展为一股活跃的思潮。
在上世纪下叶,女性主义发展为研究自然科学的原则。
具体而言,女性主义是从性别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原则;作为一种文学角度,女性主义主要讨论女性的社会及家庭权利,及从女性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3.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黛茜的悲剧3.1 19世纪20年代的社会及文化背景19世纪20年代见证了旧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加速瓦解,也见证了新的大众文化的兴起。
彼时,物质财产成为快乐的象征。
当时的人们相信金钱定能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们及时行乐,沉溺于酒和性。
女性本身就逊于男性,这是爵士时代典型的一重男轻女的观念。
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致使女性处于附庸及被动地位——女性没有界定特征,界定也是以男性为依托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解构主义和女性主义解读作者:李会真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09期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自发表之初就引起了普通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关注。
本文从解构主义和女性主义相结合的视角,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挖掘黛西被男性视角所忽视的痛苦经历,还原一个真实的,既非天使又绝非恶魔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黛西解构主义女性主义1.引言关于《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的评论和论著浩如烟海,而绝大多数论著都着眼于美国梦的主题,从各个不同角度分析了主人公盖茨比梦想幻灭的必然性,对这个悲剧人物寄予深切的同情和欣赏。
这部小说已经成了展现一个时代的经典,对于女主人公黛西,评论却大都众口一词,认为她道德沦丧,是导致盖茨比失败的罪魁祸首。
这样的负面断语俯拾皆是,例如吴建国教授在《菲茨杰拉德研究》中批评黛西的庸俗浅薄:“没有理想,没有情操,只以享乐人生为最高目标,甚至连起码的真诚都没有。
她的良心已被金钱和地位所泯灭”;其他的批评之词诸如:空虚世故,轻佻做作,道德堕落,虚伪自私,空有美丽的躯壳而思想处于真空状态,俗不可耐……但是,黛西果真是盖茨比失败的根源吗?在小说文本中,黛西这个符号处处烙印着“男性中心主义”解读下的偏见色彩,在不同话语阐释中充满了误读和曲解。
本文从解构主义和女性主义相结合的视角,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挖掘她被男性视角所忽视的痛苦经历,还原一个真实的,既非天使又绝非恶魔的女性形象。
2.男性视角下的黛西符号误读2.1解构主义与女性主义综述对于解构主义,芭芭拉·约翰逊有一个普遍被认可的定义:“解构不是…破坏‟的同义词,事实上解构最初的意义更接近…分析‟的含义,从语源学上来讲意为…打开‟……一个文本的解构并不是任意的怀疑或随便的颠覆,而是小心的梳理出文本中符号互相抗衡的力量。
”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看到了文本的非连续性、模糊性和多元性。
文本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不只是一个单一的意义阐释。
解构阅读就是通过文本细读,找出作者自觉或不自觉留在作品中的矛盾点进行分析,从而挖掘出传统阅读忽略甚至有意忽视的意义。
解构主义理论同时给女性主义带来很多启发。
解构主义关注边缘,消解中心,它所要消解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体现的正是男性权威思想,历史由男性书写,权威由男性组成,真假、好坏、优劣等全由男性作出判断。
女性主义关注自身所处的边缘地位,挖掘并重新阐释那些被“男性中心主义”遗忘和歪曲的女性形象。
在这一点上,德里达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与女性主义对男权中心思维的解构是异曲同工的。
2.2尼克眼中的黛西带着这样的阅读策略,首先具体考察尼克话语中黛西的符号表征。
黛西的符号特征首先来自她超凡的美丽。
尼克第一次在长岛见到黛西,就对她的脸作了具体描写:“Her face was sad and lovely with bright things in it,bright eyes and a bright passionate mouth.”有评论家曾指出尼克眼中的黛西的脸是破碎的物品的堆积,嘴和眼睛都成了“明亮的物件”。
他眼中的黛西被物化了。
黛西在欢迎尼克时说话的表情和方式,被武断地评价为“that was a way she had”,紧接着尼克甚至从其他人的话语中借来一种阐释方式,宣称黛西想引诱别人把身子靠近她,说话总是柔声细气的。
从“男性中心主义”视角出发,尼克无法理解黛西的无奈、挣扎和痛苦。
他不仅没有兴趣研究她“忧郁”的表情的原因,甚至在黛西向他倾诉她生产时的悲哀故事时仍然无动于衷,黛西痛苦的宣泄成了骗取他真实感情的手段。
在尼克的话语中,把黛西的笑解读为自鸣得意的虚假笑容,并把她归结为汤姆那个自私腐败的富人圈子的一员。
主体黛西被置换成一个伪善而又酷爱炫耀的符号,一个完全把自己等同于上流社会的符号。
如果抛开尼克的话语分析黛西的语言,则黛西呈现出的完全是另外一种形象,她作为一个缺乏主体性的可悲的形象是清晰可见的。
事实上,有评论家曾指出黛西的声音可能是充满金钱的,但她的话语并不是。
经常被引用来证明黛西的做作空洞的一句话:“I love to see you at my table,Nick.You remind me of a-of a rose,an absolute rose.”联系语境,反映的其实是黛西面对婚姻中丈夫的欺骗,竭力在外人面前掩饰家丑时的慌乱情绪。
而后她看似漫不经心地表示希望自己的女儿做一个美丽的小傻瓜,正是她面对自身命运无力把握的悲凉感的宣泄。
2.3盖茨比眼中的黛西再看盖茨比对黛西符号是如何阐释的。
某种程度上说,盖茨比对黛西的符号意义的赋予是这部小说的主体部分。
在盖茨比的话语中,作为符号的黛西被阐释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所指。
黛西这个符号很多年前就已在他的心目中扎根,“He knew that when he kissed this girl,and forever wed his unutterable visions to her perishable breath,his mind would never romp again like the mind of God...”当他吻她的时候,他就变成了他的理想和无法言说的梦想的化身。
黛西作为一个象征成功和未知的符号就这样在盖茨比的阐释中建构起来,她所代表的不仅是用奢侈豪华所营造出的美好生活,而且是因财富而永远存在的社会地位和他人的艳羡。
在他对黛西的符号阐释中,成功、金钱、美女与爱情神奇地合而为一。
正如很多文本中分析的,盖茨比所追求的黛西符号的一个特殊能指——如财富和社会地位,是他从小就扎根心底的美国梦的具体化或替代品。
并且他怀着创作的激情进入遐想,不断加以点缀和渲染,用每一根飘来的绚丽的羽毛装饰自己的梦。
这种对黛西夸大的阐释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他的梦想的幻灭和灾难。
当盖茨比摇身一变成为巨富并再次赢得黛西的心时,他又把她弱化为一个和金钱完全挂钩的符号,“…Her voice is full of money,‟he said suddenly.”事实上,对黛西一往情深的盖茨比,自始至终都没有真正关注过黛西的感情诉求,一相情愿地认为只要拥有金钱,便能拥有黛西的爱。
他追回黛西的手段是炫耀他的富有,他的豪华别墅,他的绚丽跑车,他的高档衬衫……与其说盖茨比毕生追求的是黛西的爱情,不如说他是为了抢回自己年轻时丢失的一件宝物,为自己梦想的最终实现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黛西被评论界集中批评的一个情节是她埋头在衬衫里的大哭,正是这个情景,使她拜金女郎的形象稳稳建构在读者的心中。
关于黛西到底是不是彻头彻尾的“金姑娘”,本文不欲妄加阐释,但要提出一个疑问,在黛西的中心缺席的情况下,她的内心波动所思所想无人知晓。
在看到豪华别墅时相当镇定悠闲的她,为什么非要对着一堆衬衫才表现出被金钱的魅力打败的样子?黛西的符号阐释,在此显现出明显的断裂和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她是被误读的。
2.4汤姆眼中的黛西除了尼克和盖茨比外,汤姆的阐释也是不容忽略的。
在他的话语中,黛西作为一个符号更多地被阐释为一件物品或财产而不是一个真实的人——他的妻子。
如同他拥有名贵马匹一样,他把黛西当成显示他身份地位的一个符号,如果盖茨比没有出现,则汤姆可能仍然不会关心他对于黛西占有的安全性。
当他知道黛西跟盖茨比的私情时,他从一个酒徒色鬼摇身一变成了道学先生,荒谬地谴责道:“Nowadays people begin by sneering at family life and family institutions,and next they‟ll throw everythi ng overboard and have intermarriage between black and white.”通过分析汤姆眼中黛西的符号阐释,不难看出那个时代的女性悲剧性的生存本质,即使是富家女出身的黛西也无法摆脱,甚至更难摆脱华而不实的婚姻牢笼,取得经济上和思想上的独立地位。
3.黛西形象的另一种解读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黛西在小说中是失去自身存在的。
她只是一个被阉割掉话语权的符号,散播在不同男性话语碎片式的,多重阐释的痕迹中。
只有从乔丹的叙述中,才可以隐约看到黛西的真实感受,她有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需求与梦想。
尼克刻意回避评论黛西对待爱情的态度,仿佛承认了黛西的爱,他对于盖茨比梦想的伟大之处的深切同情和赞赏就没有了根据。
然而乔丹的叙述和散落在文本中看似无意的只言片语,勾勒出的是一个对待爱情真挚热烈、痴情的女性形象。
黛西遇见盖茨比时只有18岁,几乎是毫无保留地爱上盖茨比这个籍籍无名的年轻军官。
当盖茨比出发国外参加战争时,她甚至要去纽约送行,这种类似私奔的举动当然要遭到家庭的强烈制止。
为此她很久都不和家人说话,也从相当活跃的社交活动中销声匿迹达一年多之久。
只身为他们的爱情抗争,没有人知道这期间她的内心煎熬,在她最需要支持的时候,盖茨比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只有在黛西迫于强大的父权社会所给予的压力下要结婚的前夕给了她一封让她乱了阵脚的信。
任谁读到她那哭了又哭,从不喝酒的她喝到烂醉,歇斯底里的表现时都会动容,都会认同她爱情的真实存在。
这时候的黛西已经明白她在父权制度下的反抗的无力性,无奈地接受现实为她安排的命运,试着爱她的丈夫,建立幸福家庭。
但是盖茨比一直藏在她的心里,从不曾忘却。
在与尼克的第一次见面中,乔丹无意中提到了盖茨比的名字,黛西的反应可谓相当迅速:“…Gatsby?‟,demanded Daisy.…What Gatsby?‟”文本叙述到这里并没有下文,直到后面从乔丹的口中又提到这一幕,尼克走后黛西推醒已经睡着的乔丹,追问这个盖茨比的情况。
乔丹的话语中常常用“最……”、“从没……”形容黛西对盖茨比的反应:形容黛西婚前的失态时用到“I‟d never seen a girl like that before”,形容黛西提到盖茨比时的声音是“the strangest voice”。
这些都证明了盖茨比在黛西心里的独特地位,而这些是和拜金主义毫无联系的。
盖茨比和汤姆这两个人,虽然存在本质差别,但是两人无一例外地都采用了相同的办法争夺黛西的爱,即金钱和财富。
他们都是把她当成一个被物化的符号对待,很少关心她的内心诉求。
汤姆情妇不断,对黛西不体谅不关心;盖茨比一直用谎言换取她的感情,过去是刻意给她一种安全感,现在则是用非法手段牟取的钱财吸引她,并且拒不承认他暴富的真正背景。
作为男性社会的臣民,男性争相追逐的一个符号,一个物品,黛西根本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爱情和幸福。
4.结语通过这样一番解构式的梳理,黛西呈现出的形象,当然绝非是没有缺点的天使,但是也绝非是以往批评中被妖魔化的肤浅自私的拜金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