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条式管理及物品有效期一览表在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62.72 KB
- 文档页数:2
(1)各科室根据本科室抢救车使用频率情况,可以使用贴封条方式对抢救车进行封存管理。
(2)抢救车封存前须两名护理人员按交接本药品、物品基数清点药品、物品、器械,检查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后方可进行封存。
封条黏贴于抢救车盖与车身交界处双人签全名并填写封存时间,封存有效期为一周(当日加六天),护士每班交班只需检查封条的完好情况和封存的有效期。
封条规范化文字标识为抢救车,封存起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和封存人签名。
(3)封存到期后,由分管护士负责启封并两人清点、检查车内药品、物品、器械数量、有效期及完好状态后再封存。
(4)抢救车开启使用后,应由专人重新清点,补充抢救物品、药品后再封存,保证抢救车内物品、药品及器械的数量准确及完好备用。
非抢救情况下一般不得动用抢救车内的物品、药品。
(5)护士长每两周对抢救车封存、检查、和清点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护理部及科室护士长定期对抢救车封存情况进行检查,启封检查无误后由专人再次封存。
抢救车采用封条管理制度抢救车是存放抢救药品、物品的专用车,在危重急诊病人的抢救中具有及时、准确、方便、易取的特点。
因此,要求抢救药品、物品应统一排列、定位、定量存放于抢救车或专用抽屉内并加锁,保证一定基数,每次用后及时补充,保证随时取用。
但上锁造成的时间延误和不上锁造成的物品、药品流失都不利于抢救。
根据抢救车“四定、三无、二及时一专”(四定:定种类和数量、定位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消毒灭菌;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的管理原则,为了节约人力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结合我院(专科医院)危重急诊病人少,抢救药品、物品使用率低的实际情况,决定我院抢救车采用封条贴封的管理方法。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定专人管理各科室由护士长指定专人(副护士长或责任心强的高年资护士)管理,每天检查封条完好情况,每周星期一开启封条认真清点、检查,防止积压、变质和过期失效。
如发现变色、沉淀、过期、药瓶标签与药品不符或药品字迹不清不得使用,须立即更换(如果封条破损则开启封条认真查对确认无误后重新贴封)。
每次核查完毕确认无误后,用蓝黑色碳素笔或水性笔按要求填写封条并签全名,将封条贴封抢救车。
二、药品管理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所有抢救药品基数均定为3支,并记录在卡(或交接本)上存放于抢救车内,便于清点。
将每种药品的小格上贴上醒目标记,标明药品名称,将药品的有效期做详细登记,便于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及时更换将近失效的药品。
二、一次性物品管理将注射器、输液器、头皮针、留置针、导尿管、引流袋、吸氧管、吸痰管基数定为2支(条),气管插管基数为1套,放置于药品层下方柜子里,并记录在卡(或交接本)上同样放于抢救车内,便于清点。
三、其他抢救物品管理舌钳、开口器、压舌板、简易呼吸器、气管切开包、听诊器、电筒、吸引器等,按照抢救车盖上的平面示意图置于指定位置,确保抢救万无一失。
四、抢救车不得随意移动,科室护士要熟练掌握抢救车内药品、物品的放置位置以及性能并能熟练运用;如需抢救病人用手撕去封条即可使用,但仍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抢救车使用封条管理办法
一、抢救车须由专人管理、各种药品、物品及数量按抢救需
要配置,并定位放置。
二、抢救车放置位置固定,不得随意移动,各值班人员要熟
练掌握抢救车内备用药品、物品情况并熟练应用. 三、对抢救车任务重,抢救车使用频次多的病区,采用每班交
接的方法进行管理,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抢救车的管理落实情况,并做好记录。
四、对于抢救任务相对较轻、抢救车使用频次较少的病区,
采用封条管理办法:
(一)在不改变抢救车结构、内容的情况下,用封条将抢救车的上盖、抽屉等相关位置进行粘贴、封存、注明封闭时间,由当班护士和管药责任护士两名护士签字。
(二)每周由专人检查抢救车封闭情况,封条是否处于完好状态,并记录签字.
(三)抢救急、危病人时,撕下封条取用物品.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用物,做好补充。
抢救车一旦开启使用后,应在抢救药品交接本上注明开启人及开启时间,如夜间使用,及时记录,当班补充,由两人核对后贴上封条,注明封闭时间并签字,同时做好记录.
(四)在未使用的情况下,由专人负责,每班检查封条,每月月底同护士长(护士长不在班可指定专人贴)共同核对。
抢救车采用封条管理规定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抢救车采用封条管理制度抢救车是存放抢救药品、物品的专用车,在危重急诊病人的抢救中具有及时、准确、方便、易取的特点。
因此,要求抢救药品、物品应统一排列、定位、定量存放于抢救车或专用抽屉内并加锁,保证一定基数,每次用后及时补充,保证随时取用。
但上锁造成的时间延误和不上锁造成的物品、药品流失都不利于抢救。
根据抢救车“四定、三无、二及时一专”(四定:定种类和数量、定位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消毒灭菌;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的管理原则,为了节约人力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结合我院(专科医院)危重急诊病人少,抢救药品、物品使用率低的实际情况,决定我院抢救车采用封条贴封的管理方法。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定专人管理各科室由护士长指定专人(副护士长或责任心强的高年资护士)管理,每天检查封条完好情况,每周星期一开启封条认真清点、检查,防止积压、变质和过期失效。
如发现变色、沉淀、过期、药瓶标签与药品不符或药品字迹不清不得使用,须立即更换(如果封条破损则开启封条认真查对确认无误后重新贴封)。
每次核查完毕确认无误后 ,用蓝黑色碳素笔或水性笔按要求填写封条并签全名,将封条贴封抢救车。
二、药品管理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所有抢救药品基数均定为3支,并记录在卡(或交接本)上存放于抢救车内,便于清点。
将每种药品的小格上贴上醒目标记,标明药品名称,将药品的有效期做详细登记,便于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及时更换将近失效的药品。
二、一次性物品管理将注射器、输液器、头皮针、留置针、导尿管、引流袋、吸氧管、吸痰管基数定为2支(条),气管插管基数为1套,放置于药品层下方柜子里,并记录在卡(或交接本)上同样放于抢救车内,便于清点。
三、其他抢救物品管理舌钳、开口器、压舌板、简易呼吸器、气管切开包、听诊器、电筒、吸引器等,按照抢救车盖上的平面示意图置于指定位置,确保抢救万无一失。
抢救车管理制度﹙含抢救车封条管理﹚抢救车管理制度,含抢救车封条管理,一、抢救车需专人管理,凡抢救药品、物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保持一定的基数,编号排列,定位放置,定期检查。
二、抢救车表面统一张贴“物品药品定位示意图”,各值班人员要熟练掌握抢救车内药品、物品情况并登记。
三、抢救车内的物品、药品要求在近失效期6个月设立警示标志,近失效期6个月内用绿色标识,近失效期3个月内用红色标识,近失效期6个月及时进行周转更换,近失效期1个月的物品药品不得在车内出现,已确保工作安全。
抢救车内药品取用遵循左进右出顺序取用。
四、对于抢救任务重、抢救车使用频次较多的病房,实行“非封条管理”,仍采用“班班交接清点”的办法进行。
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抢救车管理落实情况,并做好记录。
五、对于抢救车使用频次较少的病房,采用封条管理方法1.使用统一制作的“封条”将抢救车的上盖、抽屉等位置进行统一粘贴,封条上注明封车时间,双人双核签字。
2.已进行封条管理的抢救车仍需执行“班班交接”,每班核对封条是否完整,并做好记录。
若抢救车在使用中,未封车前应班班清点,做好交接记录。
3.抢救急、危患者时,撕下封条取用物品,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用物,做好补充。
如白天使用,应在使用后4小时内补充到位;如夜间使用,须做好交接和记录,次日12:00前补充到位,经双人双核后贴上封条,注明封车时间并签字,同时填写抢救车交接记录单。
4.每月28-30日为定期检查日,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护士长与负责护士对抢救车内的药品、物品进行检查、整理、调换,经双人核对后贴上封条,注明封车时间并签字,同时填写专人专管定期检查记录单。
5.对于抢救任务时多时少的病房,护士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两种方式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并做好管理交接记录。
如科室有危重患者需随时进行抢救时,可暂不封车,实行班班交接、核对,做好交接记录。
6.封条一经开启、或疑有损坏,应立即按基数本重新核对、清点、封存者双人双核签名。
封条在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
抢救车是一种重要的公共服务,它能够及时向紧急病人提供温暖和慰藉,从而挽救生命和保护社会安全。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抢救车的使用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封条的管理。
因此,有必要研究封条在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封条可以提高抢救车的管理效率。
这是因为封条可以限制抢救车的排出,使抢救车的调度更加有效率。
例如,如果一辆抢救车不能进入一个关键地区,封条可以阻止抢救车进入该地区,同时保证其他抢救车能够进入该地区以提供抢救服务。
其次,封条可以有效减少抢救车的调度时间。
通常情况下,抢救车从分配处出发到达地点需要一段时间,而且往返过程也需要耗费一定时间。
然而,封条可以有效避免抢救车的往返过程,从而大大减少抢救车的调度时间。
此外,封条也可以有助于抢救车的调度安全。
由于抢救车的作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重大影响,因此在调度抢救车时,必须非常谨慎,避免出现任何不安全的情况。
而封条可以有效控制抢救车的调度,从而实现抢救车的安全调度。
最后,封条也可以提高抢救车的维护效率。
由于封条可以控制抢救车的使用,因此可以帮助抢救车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维护。
例如,如果抢救车发生了故障,封条可以有效限制它的使用,从而避免因抢救车故障而造成的严重危害。
综上所述,封条对抢救车管理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提高抢救车
的管理效率、减少抢救车的调度时间、实现抢救车的调度安全和提高抢救车的维护效率。
然而,封条也需要仔细分析和管理,以保护抢救车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赶到现场,挽救生命,为社会维护安全作出贡献。
抢救车采用封条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医疗急救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
抢救车作为医疗急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到达事发地点并进行救治。
为了提高抢救车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许多地区和医疗机构采用了封条管理制度。
本文将就抢救车采用封条管理制度的意义、目的和实施过程进行探讨。
首先,抢救车采用封条管理制度的意义在于确保抢救车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到达事发地点。
由于急救车通常需要在繁忙的道路上行驶,因此车辆管理和调度非常重要。
封条管理制度可以提高车辆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确保抢救车能够按照事先确定的路线和时间到达目的地。
其次,抢救车采用封条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避免抢救车被滥用和浪费资源。
由于抢救车是医疗机构的重要资产,不仅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是医疗急救服务的重要保障。
因此,必须避免抢救车在非紧急情况下被滥用或浪费,以免影响医疗急救服务的正常进行。
封条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抢救车被无关人员使用或滥用,确保抢救车能够随时待命。
封条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如下:一是确定封条管理的范围和对象。
抢救车封条管理制度应涵盖所有医疗机构及其所属的抢救车辆。
同时,应明确封条管理的目标是对抢救车进行监管、保护和管理。
二是制定封条管理的规章制度。
制定明确的封条管理规章制度是确保制度能够顺利实施的基础。
规章制度应包括抢救车的使用范围、封条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封条管理的责任分工等内容。
三是实施抢救车的封条管理。
在抢救车启动之前,相关人员应对抢救车进行封条操作,确保封条牢固且不易被篡改。
封条的种类可以有电子封条和物理封条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条。
同时,相关人员还应对封条进行记录和备案,以确保封条的使用和操作过程得到有效的监督和评估。
四是加强对抢救车封条管理的监督和检查。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封条管理机制,定期对封条管理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发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确保封条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在抢救车采用封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需求,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补充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