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网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一.绪论1.通信网的定义: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包括终端节点、交换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输系统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按约定的信令或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体系。
2.通信网的构成要素:硬件:通信网由终端节点、交换节点、业务节点和传输系统构成,它们完成通信网的基本功能:接入、交换和传输。
软件:包括信令、协议、控制、管理、计费等,它们主要完成通信网的控制、管理、运营和维护,实现通信网的智能化。
3.通信网的基本结构:从功能的角度看,可分为三部分:业务网、传送网、支撑网业务网负责向用户提供各种通信业务;传送网负责按需为交换节点/业务节点之间的互连分配电路,在这些节点之间提供信息的透明传输通道,它还包含相应的管理功能;支撑网分为同步网、信令网、管理网。
4.通信网的交换技术:面向连接型两个通信节点间一次数据交换过程包含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
其中连接建立和连接释放阶段传递的是控制信息,用户信息则在数据传输阶段传输。
适用于大批量、可靠的数据传输业务,网络控制机制复杂。
无连接型数据传输前,不需要在源端和目的端之间先建立通信连接,就可以直接通信。
适用于突发性强、数据量少的数据传输业务。
5.网络分层的概念:1>网络分层的原因:可以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度;方便异构网络设备间的互连互通;增强了网络的可升级性;促进了竞争和设备制造商的分工。
2>协议是指位于一个系统上的第N 层与另一个系统上的第N 层通信时所使用的规则和约定的集合。
一个通信协议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语法:协议的数据格式;语义:包括协调和错误处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 数据报 虚电路 帧中继 ATM 连接方式面向连接 无连接 面向连接 面向连接 面向连接 比特率固定 可变 可变 可变 可变 差错控制 不具备 具备 具备 只检错,不纠错 只对控制信息差错控制 信道资源使用方式 静态复用,利用率低 统计复用,利用率高 统计复用,利用率高 统计复用,利用率高 统计复用,利用率高 流量控制 无 较好 好 无 好 实时性 很好 差 较好 好 好 终端间的同步关系要求同步 异步 异步 异步 异步 最佳应用 实时话音业务 小批量,不可靠的数据业务 大批量、可靠的数据业务 局域网互连综合业务理的控制信息;时序:包括同步和顺序控制。
现代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和应用I. 介绍现代通信网络是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信网络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本文将探讨现代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和应用。
II. 通信网络的发展史通信网络是指各种信息传输渠道与设备的有机组合,其中包括电信网络、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等。
通信网络的发展史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 电报时期:公共电报网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2. 电话时期:电话拨号机的出现,人们可以直接进行双向通话;3. 互联网时期: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跨越国境、地域等等的信息交流成为可能;4. 移动互联网时期: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取信息。
III. 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1. 软件定义网络(SDN)SDN是一种新型网络架构,它将传统网络中的控制层、转发层和管理层解耦,通过集中控制实现网络流量的合理分配和管理。
SDN能够提高网络的可管理性、可编程性和灵活性,使得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最大化。
2. 5G网络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比起现有的4G网络速度更快、延迟更低、连接数更多。
5G网络将成为连接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撑,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 物联网物联网是将传统的物品与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其能够相互交流和协作的技术。
物联网将会带来全新的生产、消费和服务模式,其应用领域将涉及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方面。
4. 区块链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技术,它能够实现信息的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和安全性。
区块链技术将会应用于众多领域,如数字货币、电子合同、政务公示、溯源追踪等。
IV. 通信网络的应用1.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指通过各种智能硬件设备和软件实现家庭智能化管理的系统。
智能家居应用的核心是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网络连接和数据分析,实现智能化的家庭管理和生活方式。
1.绪论
(1)现代通信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分类方法。
(2)通信网的基本要求、通信网研究的基本问题及发展方向。
本章重点:现代通信网的基本概念及要求。
2通信网络的协议模型.
(1) 通信网络的协议的概念及功能。
(2) OSI参考模型的层次划分及各层次的功能。
(3) 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划分及各层次的功能。
(4) OSI参考模型及TCP/IP参考模型应用举例。
本章重点:通信网络的协议的概念及功能,TCP/IP参考模型。
本章难点:通信网络的协议的概念及功能。
3. 电话通信网
(1) 现代电话通信网的基本结构(分层结构、拓扑结构和等级制结构)。
(2) 电话通信网路由设置及其选择方法。
(3) 电话通信网的信令系统。
(4) 电话网的传输规划。
本章重点:现代电话通信网的等级制结构,通信网中路由的概念、设置及选择,,通信网中信令的概念、分类及构成。
本章难点:通信网中路由和信令的概念
4.支撑网
(1) N0.7信令系统的概念、网络结构、组网原则和组网方法。
我国公共信道信号系统的网络结构及组网方法。
(2) 数字同步网的概念,滑码形成原因及滑码率的计算,同步的方法,时钟源的种类及性能参数的分析,BITS的基本概念就基本组成,我国数字同步网的组网结构。
(3) 现代管理网的概念,现代电信管理网(TMN)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功能,TMN的体系结构就物理配置,我国电信管理网的现状就向TMN的演进方法。
本章重点:N0.7信令系统和数字同步网的概念,N0.7信令网的结构、组网原则和组网方法。
滑码形成原因及滑码率的计算,同步的方法。
现代电信管理网(TMN)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功能。
本章难点:N0.7信令网的功能结构,同步的方法,TMN的体系结构。
5.IP宽带城域网
(1) IP宽带城域网基本概念,分类,工作标准及协议。
(2)局域网组成和局域网工作原理。
(3) 路由器:路由器基本概念,路由器分类,路由器标准及协议,路由器组成和路由器工作原理。
(4) IP地址规划,IPV4协议和IPV6协议。
(5) IP宽带城域网网骨干传输技术和接入技术。
(6)IP宽带城域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本章重点:IP宽带城域网基本概念,分类,局域网工作原理,路由器工作原理,IP地址规划,IP宽带城域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本章难点:IP地址规划和路由表的建立过程。
6.智能网
(1) 智能网概念、特点及模型。
(2) 智能网的组成及功能。
(3) 智能网的呼叫处理。
(4) 智能网的应用协议。
本章重点:智能网概念、组成及功能。
本章难点:智能网的呼叫处理。
7.通信网设计基础
(1) 图论基础知识。
(2) 路径的选择,最短路径的算法,站址的选择。
(3) 排队论基础知识。
(4) 网络流量的特征及计算。
(5)排队论在通信网分析和设计中的应用。
本章重点:最短路径的算法,通信网服务区域的划分,排队论在通信网分析和设计中的应用。
本章难点:多节点网络最短路径的计算,网络流量的分析计算。
8.通信网的可靠性分析
(1)可靠性数学的基本概念。
(2)局间通信的可靠性分析。
(3)通信网可靠性分析及设计。
本章重点:可靠性数学的基本概念,通信网可靠性分析及设计。
本章难点:可靠性数学理论,通信网可靠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