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漳州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漳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24•【字号】漳政综〔2021〕102号•【施行日期】2021.1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漳州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漳政综〔2021〕10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漳州、常山、古雷开发区管委会,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高新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现将《漳州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漳州市人民政府2021年12月24日漳州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科发火〔2021〕28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2021〕14号),加快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括国家和省级高新区,以下统称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高新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漳州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早日建成现代化滨海城市提供有效支撑,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科技自立自强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发展方向,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营造良好创新创业创造环境为抓手,以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和产业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助力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
加快林下资源产业化发展的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对林下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林下资源是指林木所在地下或林木下层的资源,主要包括野生植物、野生动物、菌类、苔藓和地衣等。
这些资源具有丰富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保护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
加快林下资源产业化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推动我国林下资源产业化发展,我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强政策支持政策是推动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应加大对林下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资源开发权、流转权、产权和经营权,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提高对林下资源开发的财税支持力度,为林下资源的采集、加工和销售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和农民的成本,激发林下资源产业的活力。
二、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应加大对林下资源的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投入,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通过加强资源培育、良种选育、栽培技术和加工技术的研发,提高资源的质量和产量,提升资源的市场竞争力。
推动林下资源开发利用产业与信息技术、智能化生产技术相结合,提高产业智能化水平,推动林下资源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
三、加强产业合作产业合作是促进林下资源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式。
应鼓励企业与农户、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产业合作,共同推动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通过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推动林下资源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和标准化发展,提高资源的附加值,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
加强林下资源开发利用与农民合作经济的结合,发展林下资源种植、养殖和加工的新型经营模式,促进林下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注重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推动林下资源产业化发展的前提。
应加大对林下资源生态保护的投入力度,落实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通过保护地域、生态功能、生态物种和生态系统的补偿,鼓励农民和企业积极参与生态保护。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漳州市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处置盘活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漳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7.20•【字号】漳政综〔2014〕115号•【施行日期】2014.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漳州市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处置盘活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漳州、常山、古雷开发区管委会,漳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漳州市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盘活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漳州市人民政府2014年7月20日漳州市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处置盘活工作方案为进一步盘活我市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拓展发展空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一)清理范围按照“分清类型、查明原因、分类处置、理旧控新”原则,对全市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进行处置盘活。
批而未供土地分批而未征和征而未供两种情形,闲置土地分政府原因和企业原因两种情形。
(二)阶段目标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区)应从本方案下发之日起,用三年的时间基本完成本辖区批而未供及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工作。
2014年完成35%的清理处置任务,十年以上已批未供、闲置土地全部得到清理处置;2015年完成35%,五年以上已批未供、闲置土地全部得到清理处置;2016年完成30%,批而未供、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基本完成。
二、处置措施(一)土地批而未征的类型及处置措施1.政府不能及时组织土地征迁对已取得省以上政府农转用批文,还没有完成征地拆迁的,依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征地交地工作的意见》(闽政〔2013〕50号)精神,切实发挥好政府在征迁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明确时间节点,依法依规、有序运作,及时完成建设项目征地交地工作。
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漳州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11.29•【字号】漳政办〔2023〕24号•【施行日期】2023.1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漳州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漳政办〔2023〕2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漳州开发区、常山开发区、古雷开发区、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高新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漳州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11月29日漳州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决策部署,加快构建泛在互联、全域感知、数据融合、创新协同、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闽政办〔2023〕20号)精神,结合漳州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稳步发展融合基础设施,前瞻布局创新基础设施,实施一批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项目,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建设支撑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强大基础支撑。
(二)行动目标到2025年,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智能、泛在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5G网络更加完善,双千兆宽带网络布局进一步提升。
关于全面扶持林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助推县山区跨跃式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充分发挥我县“八山”优势,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加快林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国家十部委《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改农经(2020)1753号)、省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省林业局《关于支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围绕培育主体,塑造林业主体新典范(一)培育壮大林下产业主体。
大力培育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经营主体,推动集群发展,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生产经营体系。
对新增的农业龙头企业、新认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首次认定的示范性家庭农场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农业农村新动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政策意见》文件执行奖励。
(二)促进林下经济基地发展。
持续推动特色林下经济基地建设,让示范基地成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展示窗口。
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发展模式,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广大涉林(农)主体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为区域提供示范样板,起到“探路子、出经验、做示范”的重要作用。
对首次获得林业主管部门认定的国家、省级林下经济产业类示范基地称号(如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林下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等)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奖励。
同一项目申报林下经济产业类示范基地称号时,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称号进行就高奖励。
二、突出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产业新模式(一)支持林下种植模式发展。
因地制宜推广林药、林菌、林茶、林菜、林苗(花)等林下种植模式。
鼓励各类主体充分利用林下空间,深入挖掘中药材、菌类等优良地方品种资源潜力,大力推动林下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对主体利用相对连片林地发展林下经济,按规定给予财政补助,补助资金为种植投入的50%,最高每亩2000元补助(种植投入分为种苗购置和人工支出。
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管控工作的通知正文:----------------------------------------------------------------------------------------------------------------------------------------------------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管控工作的通知漳政办〔2018〕16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漳州、常山、古雷开发区管委会,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相关文件精神,同时结合当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活动,为切实有效保护我市矿产资源,加强我市打击非法违法采矿常态化管控工作,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强化持证矿山监管(一)严格行业准入任何单位或个人从事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必须依法办理采矿许可审批手续。
新立采矿权应当符合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分区布局和政策的有关要求,必须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以下简称“三合一”方案)并经相关管理部门备案,严格按照“三合一”方案进行矿产资源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切实有效防止矿山地质环境恶化和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科学出让矿产资源储量严格执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福建省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闽委办〔2018〕13号)制定的政策,同时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35号)要求,划定矿区范围时应科学占用矿产资源储量。
原则上一次性出让新立采矿权矿区范围查明的储量、延续采矿权矿区范围查明的新增储量。
矿山开采规模应根据储量规模与允许开发利用年限进行匹配确定。
若县级政府出让文件确定了生产规模、生产年限,但出让储量小于矿区范围内查明的储量,则应进一步进行储量分割计算,合理确定矿区范围,调整合适的储量规模,经储量评审备案后,再按规定进行出让。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2〕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各地区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取得了积极成效,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科学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大力推进专业合作组织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着力加强科技服务、政策扶持和监督管理,促进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为实现绿色增长,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确保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坚持因地制宜,确保林下经济发展符合实际;坚持政策扶持,确保农民得到实惠;坚持机制创新,确保林地综合生产效益得到持续提高。
(三)总体目标。
努力建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逐步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林下经济产值和农民林业综合收入实现稳定增长,林下经济产值占林业总产值的比重显著提高。
二、主要任务(四)科学规划林下经济发展。
要结合国家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制定专项规划,分区域确定林下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目标。
要把林下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培育、天然林保护、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防沙治沙、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工程紧密结合,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等情况,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突出当地特色,合理确定林下经济发展方向和模式。
(五)推进示范基地建设。
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品牌产品,加大产品营销和品牌宣传力度,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8.29•【字号】宁政办[2013]209号•【施行日期】2013.08.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通知(宁政办〔2013〕20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2〕42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闽政〔2012〕48号)以及全市山地农业综合开发现场会精神,为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空间环境条件,提高林地综合经营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为主要内容的主体复合经营活动。
加大林下经济开发力度,对于提高林地利用率、林业综合效益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提高综合效益。
通过发展林下养殖业和种植业,提高林地单位面积产出,可以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综合效益得到不断提高。
二是实现农民增收。
发展林下经济,投资少、产出高、见效快,操作简便,广大农民群众易于接受,所产出的产品具有绿色、环保、健康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就业、创业渠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三是促进生态建设。
发展林下种植,可以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增强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的能力。
发展林下养殖业,把禽畜养殖由村内转移到林间,改变人畜混居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人畜分离,发展健康养殖,改善居住环境,美化村容村貌,促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新农村建设。
尊敬的XXX先生/女士:感谢您关注林下经济的发展,并对此提出宝贵的建议。
针对您提出的问题,我们对于发展林下经济有以下建议:一、综合利用森林资源1. 通过合理的林木管理,鼓励农民种植多功能林、经济林,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降低木材生产成本,同时使农民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2. 鼓励发展林下经济的种植业,比如种植蘑菇、中草药等,有效地促进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科技创新1. 鼓励农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林下经济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推广符合环保要求的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增值。
2. 支持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相关的新型产业,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提高林下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三、政策扶持1. 完善相关政策,明确林下经济相关的补贴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励农民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增加其经济收入。
2. 支持林权流转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激发林下资源的活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
四、市场开拓和贸易合作1. 建立健全的林下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促进林下产品的销售。
2. 加大林下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开拓国内外市场,拓宽林下产品的销售渠道,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
五、教育宣传1. 加强林下经济发展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林下经济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农民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的意识。
2. 加强政府与专业机构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与指导,提高农民的林下经济生产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的发展信心。
以上是我们针对发展林下经济的建议,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您对林下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也希望能够与您共同促进林下经济的健康发展。
此致敬礼针对林下经济的发展建议,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展和深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以期更好地促进林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六、生态保护1. 加强森林资源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严格控制乱砍滥伐的行为,保护好每一棵树木和林下的生态环境。
2. 通过生态抚育、防护、人工造林等方式,积极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保障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林下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林下经济是指在森林或林地下部开展的农、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活动,
是一种以林木为主要生产资料的综合性农业经济形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林下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因此,制定并实施林下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林下经济的扶持力度,
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等多方面支持,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其次,要加强科技支持。
通过加强科技研发和推广,提高林下经济的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推动林下经济向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再次,要加强产业培育。
发展林下经济需要培育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产业,如林下蔬菜、特色养殖、林下果木等,通过产业培育,提升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此外,要加强生态保护。
林下经济的发展要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保护好森林资源,合理利用林下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最后,要加强宣传推广。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农民对林下经济的认识
和理解,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林下经济的发展,推动林下经济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制定并实施林下经济发展实施方案,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
农民等多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
只有在政策、科技、产业、生态和宣传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力,才能实现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
【法规类别】林权
【发文字号】漳政办[2013]270号
【发布部门】漳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12.25
【实施日期】2013.12.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
(漳政办〔2013〕27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漳州、常山、古雷开发区管委会,漳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2〕42号)、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闽政〔2013〕32 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漳委〔2013〕13号)、《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漳委〔2013〕14号)文件精神,加快我市林下经济发展,努力提高林地生产力,实现林地增效、林农增收、林木资源永续利用的发展目标,经市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维护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我市气候、土壤、区位和林地资源、林荫空间优势,按照“生态优先、突出特色、示范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推动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二)主要目标。
力争到2015 年,全市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到80万亩以上、产值36亿元以上,培育扶持一批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到2020年,全市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到180万亩以上、产值100亿元以上,林下资源、技术、资本、市场有机结合,初步形成结构合理、区域优势明显、竞争力较强的林下产业体系,农民林下经济收入显著提高。
二、发展重点和区域布局
(三)发展重点
根据我市森林资源条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选择发展模式,重点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四大类林下经济。
1.林下种植。
利用我市丰富的林下资源发展种植业。
主要发展模式为:林药模式,在林下套种铁皮石斛、金线莲、虎尾轮、巴戟天、金银花、砂仁等药用植物,特别是利用我市果树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仿野生铁皮石斛、金线莲等;林苗模式,在疏林地、茶园、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