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大树移植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32
大树移植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措施摘要大树移植是城市绿化中为了提高树木的造景效果而经常采用的重要手段和技术。
特介绍大树移植的基本原理及栽植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移植前的准备与处理、起运栽植、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为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提供技术支持,以尽早达到绿化、美化环境的效果。
关键词大树;移植;基本原理;技术措施大树移植即移植大型树木的工程。
所谓大树是指树干和胸径一般在10~40cm,树高在4m以上的大乔木。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现代城市对景观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尤其在新世纪的城市,它更是要求生态健全、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如今,大树移植以其优化城市绿地结构、改善城市绿地景观等特点逐渐被采用,因为它可以迅速达到绿化、美化园林的效果。
1基本原理1.1近似生境原理移植后的生境优于原生生境,移植成活率高。
树木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整体,主要指光、气、热等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
如果把生长在酸性土壤中的大树移入碱性土壤,其生态差异太大,移植成活率会比较低。
因此,定植地最好与原植地类似。
移植前,需要对大树原植地和定植地的土壤条件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结果改善定植地的土壤条件,以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
1.2树势平衡原理树势平衡是指乔木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须保持平衡。
移植大树时,如对根系造成伤害,就必须根据其分布的情况,对地上部分继续修剪,使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情况基本保持平衡。
因为供给根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地上部分,对枝叶修剪过多不但会影响树木的景观,也会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
如果地上部分所留比例超过地下部分所留比例,可通过人工养护弥补不平衡性,如遮荫减少水分蒸发、叶面施肥、对树木进行包扎阻止水分散发等。
2特点①能够优化城市绿地结构,改善城市绿地景观;②可以迅速达到绿化、美化园林的效果;③成本高,技术难度大;④成活率低,成活后绿化效果差(恢复慢);⑤生态作用为负。
3移植技术措施3.1移植前的准备与处理3.1.1作好规划与设计。
风景园林绿化中的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的风景园林绿化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而在风景园林绿化过程中,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技术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大树移栽的技术原理、移栽操作步骤、养护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一、大树移栽的技术原理大树移栽是指将已经成形的大树,从一个地方移植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大树移栽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对大树生长的重要性:大树的生长与土壤密不可分,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是大树生长所必需的。
在移栽大树时,需要保证移栽后的土壤质量能够满足大树的生长需求。
2. 树木的根系保护:树木的根系是树木生命的基础,对树木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移栽大树时,需要尽可能减少对根系的破坏,同时保护好根系,以便树木能够尽快恢复生长。
3. 移栽后的养护:移栽后的大树需要经过一定的养护管理,以便树木能够尽快恢复生长状态,确保移栽后的成活率。
二、大树移栽的操作步骤1. 移栽前的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对移栽目标地进行勘查,了解目标地的土壤情况、气候条件等,以便为后续的移栽工作进行准备。
同时需要对移栽树木进行检查,确保树木健康,并为移栽做好准备。
2. 施工过程中的根系保护:在移栽大树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减少对树木根系的破坏,可以采取挖掘树木周围土壤、配合根系保护网等措施,以保护好树木的根系。
3. 移栽后的土壤培植:移栽后需要在新的土壤中为树木进行培植,确保树木在新的环境中能够快速生长。
培植过程需要注意土壤的松散性和透气性,以促进树木根系的伸展和吸收养分。
1. 浇水:移栽后树木需要及时浇水,以确保树木根系的吸水,并保持土壤湿润。
浇水过程需要注意水分的均匀性,避免出现局部浸水或者干旱的情况。
2. 施肥:移栽后的树木需要适当施肥,以补充树木对养分的需求。
施肥的时间一般在春季和秋季,可以选择有机肥或者无机肥进行施用。
3. 修剪:移栽后的树木需要适当的修剪,以促进树木新梢的生长,使树冠更加茂盛。
浅析大树移植技术大树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绿色生命,但受到城市化和建筑发展的影响,许多大树面临被移除的情况。
而对于一些有价值的大树,人们往往选择移植,以保护和继续发挥它们的价值。
本文将深入浅出地介绍大树移植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一、大树移植的原理大树移植是指将生长在一处的成熟大树,通过技术手段迁移到另一处地方的过程。
移植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保证移植后树木的存活率和生长情况。
因此,大树移植的过程不仅需要科学的技术手段,还需要高度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1.1 准备工作在移植大树之前,必须对移栽地进行严格的选择和准备。
首先,需要考察测量移植地的土质、气候、光照等环境条件,确保移栽后的环境条件与原生地相似或优越。
其次,需要对移植地的土壤进行深度开挖、翻耕和土壤改良,以提高种植土壤的透气性、解决排水问题、加强保水能力等。
1.2 移植大树的过程移栽大树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2.1 树冠整理移栽前,需要对大树树冠进行精细的整理工作。
主要包括树木剪枝、疏枝和短截处理。
树木剪枝主要针对夏枯枝、死枝、病枝、虫害枝、交叉枝等进行清除,确保大树顶端完整、树冠分枝清楚。
疏枝和短截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树冠重量均衡分布,减少树冠部分重量,降低移栽后树木易折断的风险。
1.2.2 土球挖取土球挖取是移植大树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其主要目的是保留移栽大树的根系,在新的移栽地生存和生长。
土球直径一般是树高的2至3倍,土球深度一般要达到根系分布的深度,以保持树木根系的完整性。
1.2.3 架设起重机针对大型的大树移植,需要使用起重机进行升起、搬运和安装。
起重机的型号、车架尺寸和搭配人员都需要在移植前进行严格的计算和估算。
针对一些高度较低、较小型的树木,只需要使用人工搬运的方式进行移植。
1.2.4 安装移植大树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机械化气囊升树安装、移植机安装和传统人工安装。
机械化气囊升树安装是一种先进的、环保的技术,特别适合树高较高或树冠较大的树木。
大树移栽的关键技术大树移栽技术篇一、大树移栽的原理:1、近似生境原理树木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因素,主要是指光、气、热等小气候和土壤条件。
移栽后的生境优于原生境的,移栽成功率较高.而一些在高山生长的大树移入平地或一些酸性土壤生长的乔木移入带碱性的地域,由于其生态差异较大,成功率较低。
2、树势平衡原理树势平衡是指乔木的地上部和地下部须保持平衡。
大树移栽已伤了树根,因此根据树种的根系存留对地上部进行修剪,使地上部和地下部的树势保持平衡.二、大树移栽的时间:随着现代城市景观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有充足资金做保障和不破坏原有生态资源的条件下,通过大树移栽优化城市绿地结构,迅速提升城市景观,在近期已成为加速城市园林绿化进程的重要手段。
因此,掌握科学的大树移栽技术,提高成活率,确保资金高效利用,是园林绿化科研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近年来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积累如下移栽技术经验.1、把握一年中适宜移栽的时间要保证树木栽植能成活,关键要做到树体上下水分等代谢平衡。
根据这一原理,一般以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栽植为宜.在实践中,因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可分为春栽、雨季栽植、秋栽、冬栽.春栽:春季是树木开始生长的大好时期,且多数地区土壤水分充足,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栽植季节。
在冬季严寒地区或在当地不甚耐寒的边缘树种以春栽为妥,可免防寒越冬之劳。
雨季栽植:春旱,特别是秋冬也干旱的地区,以雨季栽植为好。
秋栽:秋季气温逐渐下降,蒸腾量较低,土壤水分状况较稳定,树木贮藏的营养较丰富,多数树木的根系生长有一次高峰,树木能充分吸收地下的水分。
因此适宜秋栽的地区较广泛,且以一落叶即栽植为好.冬栽:在冬季土壤基本不结冰的华南、华中、华东等长江流域可进行冬栽。
在冬季严寒的东北部、东北大部,由于土壤冻结较深,对当地乡土树种,可用冻土球移栽,优点是利用冬闲,省包装和运输机械。
三、大树移栽前的准备工作1、移栽前的准备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树移植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第一节大树移植基本原理1、大树移植养护如同人体手术和护理移栽养护大树就像医生运用人体医学原理,对移植大树进行输液打吊针,伤口消毒.敷药包扎,切枝、植树皮、搭配营养,补充养分和水分、治病、治虫、防冻等,如同医生对病人作手术和护理的道理一样。
2、大树水分和养分收支平衡原理(一)大树收支平衡原理:生长正常的大树,根和叶片吸收养分(收入)与树体生长和蒸腾消耗的养分(支出)基本能达到平衡。
也只有养分收入大于或等于养分支出时,才能维持大树生命或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二)起挖移栽对大树收支平衡的影响:大树根被切断后,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严重减弱,甚至丧失,在移栽成活并长出大量新生根系之前,树体对养分的消耗(支出)远远大于自身对养分的吸收合成(收入)此时,大树养分收支失衡,大树表现为叶片萎蔫,严重时枯缩,最后导致大树死亡。
根据大树养分收支平衡原理,利用当今先进的移植技术和移植养护品来弥补这种不平衡性,从而大大提高成活率。
(三)起挖后满足大树收支平衡的具体方法:1、增加大树“收入”的措施:□起挖前3-4天进行充分灌水□向树体喷水或叶面肥,增加树体养分□运输途中给树体输液,挂输液吊袋/瓶□待移栽和移栽后输液,挂输液吊袋/瓶2、减少大树“支出”的措施□操作时,防止损伤树皮,避免切口撕裂,对损伤的树皮和切口进行消毒、对树皮尽快植皮和对伤口尽快涂膜和敷料,以防止病菌进入,减少水分和养分散失☆除去移栽前的所有新梢嫩枝,合理修剪☆包裹保湿垫(树干用无纺麻布垫、铺垫、草绳等包扎,对切口罩帽)□运输途中和移植后搭建遮荫进行遮荫□起挖后喷施抑制蒸腾剂,减少水分蒸发。
3、大树近似生境原理大树近似生境原理:是指光、气、热等小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土壤酸碱度、养分状况、土壤类型、干湿度、透气性等)。
如果把生长酸性土壤中的大树移植到碱性土壤,把生长在寒冷高山上的大树移入气候温和的平地,其生态环境差异大,影响移植成活率,因此,移植地生境条件最好与原生长地生境条件近似。
第一篇大树移植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第一节大树移植基本原理1、大树移植养护如同人体手术和护理移栽养护大树就像医生运用人体医学原理,对移植大树进行输液打吊针,伤口消毒.敷药包扎,切枝、植树皮、搭配营养,补充养分和水分、治病、治虫、防冻等,如同医生对病人作手术和护理的道理一样。
2、大树水分和养分收支平衡原理(一)大树收支平衡原理:生长正常的大树,根和叶片吸收养分(收入)与树体生长和蒸腾消耗的养分(支出)基本能达到平衡。
也只有养分收入大于或等于养分支出时,才能维持大树生命或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二)起挖移栽对大树收支平衡的影响:大树根被切断后,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严重减弱,甚至丧失,在移栽成活并长出大量新生根系之前,树体对养分的消耗(支出)远远大于自身对养分的吸收合成(收入)此时,大树养分收支失衡,大树表现为叶片萎蔫,严重时枯缩,最后导致大树死亡。
根据大树养分收支平衡原理,利用当今先进的移植技术和移植养护品来弥补这种不平衡性,从而大大提高成活率。
(三)起挖后满足大树收支平衡的具体方法:1、增加大树“收入”的措施:□起挖前3-4天进行充分灌水□向树体喷水或叶面肥,增加树体养分□运输途中给树体输液,挂输液吊袋/瓶□待移栽和移栽后输液,挂输液吊袋/瓶2、减少大树“支出”的措施□操作时,防止损伤树皮,避免切口撕裂,对损伤的树皮和切口进行消毒、对树皮尽快植皮和对伤口尽快涂膜和敷料,以防止病菌进入,减少水分和养分散失☆除去移栽前的所有新梢嫩枝,合理修剪☆包裹保湿垫(树干用无纺麻布垫、铺垫、草绳等包扎,对切口罩帽)□运输途中和移植后搭建遮荫进行遮荫□起挖后喷施抑制蒸腾剂,减少水分蒸发。
3、大树近似生境原理大树近似生境原理:是指光、气、热等小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土壤酸碱度、养分状况、土壤类型、干湿度、透气性等)。
如果把生长酸性土壤中的大树移植到碱性土壤,把生长在寒冷高山上的大树移入气候温和的平地,其生态环境差异大,影响移植成活率,因此,移植地生境条件最好与原生长地生境条件近似。
浅析园林大树移植技术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绿化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大树移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不断增加。
本文首先对大树移植的基本原理和大树移植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然后对大树移植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大树移植后的养护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树移植;园林;绿化1 大树移植的基本原理大树移植指的是对胸径大于10cm的大型园林树木的移植工作。
大树移植的基本原理是保证大树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代谢平衡。
大树移植过程中其根系受到很大损害,保留的根系只有原来的15%左右,这必然改变原来树木地上和地下的代谢平衡。
为保证树木地上和地下的代谢平衡,可采取一些办法,例如,对地上部分的枝叶进行修剪,可减少枝叶量,这样就可减少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消耗,从而使供给和消耗达到平衡,大树移植的成活率就能够提高。
2 大树移植失败的原因分析大树移植失败现象经常发生,是困扰不少园林工作者的难题。
大树移植失败主要是因为大树的树龄较大,根系细胞再生能力较弱,受到损伤的根系不能很快的恢复吸收能力。
树木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主要依靠的是顶端的根毛区,在移植的过程中,土球的体积有限,不能包含较多的有吸收能力的根系,因此移植后的树木吸收能力大大减弱。
另外,大树枝繁叶茂,蒸腾作用强烈,大树常常会干枯而死,同时城市的光、热和水等生态条件比树木原来的生态环境差别很大且严酷的多,因此,大树移植失败的现象经常发生也是在所难免。
3 大树移植的具体措施3.1 移植树种的选择移植树种的选择一般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尽量选择“乡土树种”,一般的乡土树种比异地树种和野生树种容易成活。
适合西北地区的树木以落叶树木居多,比如柳树、中槐和银杏等,常绿树如油松和侧柏等。
西北地区因气候、土壤和温度的限制,不宜选择黄河以南的树种,这些树种的成活率一般不高。
移植时,根据确定好的树种和规格,具体到相应的树木,针对选好的树木调查周围的环境,判断挖掘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大树移植技术研究论文一、大树移植基本原理1.近似生境原理。
移植后的生境优于原生生境,移植成功率较高。
树木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整体,主要指光、气、热等小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
如果把生长在高山上的大树移入平地,把生长在酸性土壤中的大树移入碱性土壤,其生态差异太大,移植成功率会比较低。
因此,定植地生境最好与原植地类似。
移植前,需要对大树原植地和定植地的土壤条件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结果改善定植地的土壤条件,以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
2.树势平衡原理。
树势平衡是指乔木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须保持平衡。
移植大树时,如对根系造成伤害,就必须根据其根系分布的情况,对地上部分进行修剪,使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情况基本保持平衡。
因为,供给根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地上部分,对枝叶修剪过多不但会影响树木的景观,也会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
如果地上部分所留比例超过地下部分所留比例,可通过人工养护弥补这种不平衡性,如遮阴以减少水分蒸发,叶面施肥,对树干进行包扎阻止树体水分散发等。
二、大树移植的环节1.做好移植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合适的移植时间。
一般来说,落叶树种春、秋两季都可移植,而以早春树木的芽即将萌动但还没膨胀之前移植效果最好,在秋季,当树木生长速度降低即将进入休眠的时候也可移植。
至于常绿的树木,在春季移植最好,成活率高,秋季也可移植,但必须要早。
(2)选择合适的天气移植。
移前注意天气情况,大树移植前要根据天气预报制订移植计划,应避开高温、低温天气和北风天。
由于雨后挖土球易松散,所以挖树时要选择晴天或等土壤干燥时才能进行。
当天挖土球时要避免挖后土球被太阳直射而引起水分蒸发。
有条件可用遮阳网盖好,最好做到即挖即种。
(3)选择较好的土壤。
若在粘土,硬土或石砾、碎瓦片成堆的地方移栽树木,一定要更换客土,即把种植穴内不利于大树成活的土壤和杂物清除,把富含养分的土壤,加入种植穴里,然后才进行移栽。
(4)准备好各类材料和用具,除常用的园林机械外,还需要起吊用的吊绳、保护树干被起吊位置的麻布包,支撑用的树棍,遮阴网、钢管架、草绳等。
大树移栽注意事项第一篇:大树移栽注意事项大树移栽注意事项移栽时期大树移栽一般是选择在树液流动缓慢期进行,可减少树体水分蒸发,有利提高成活率。
大多数阔叶树种最佳移栽时期是早春或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的深秋,树体地上部分处于休眠状态,带土球移栽,加重修剪,有利于提高成活率;若需盛夏移栽,由于树木蒸腾量大,移栽不易成活,必须采取加大土球、加强修剪、遮阳、保湿等措施。
移前处理为了保证大树成活,移栽前必须做好对目标树的断根和截冠处理等。
常采用预先断根、根部环剥等办法,提早对根部进行处理,以促进树木须根生长。
即在移植前每年先切断树根的1/3~1/2,用2~3年时间完成全过程。
第1年在树木根部相对的两侧断根,按计划要求的掘苗形式(方坨或圆坨)、规格,向下垂直挖沟至不见大根处,遇见细根时切断,粗根进行环状剥皮,使之仍有吸收能力,而养分不再下传,隔年再以相同方法对相邻两侧进行断根处理。
在规定时间里,断根越早越好,但不能散坨。
若需截干的大树,通常在主干2~3 m处选择3~5个主枝,在距主干50~60 cm处锯断,并立即用草木灰处理伤口,并用塑料薄膜扎好断口,以减少水分蒸发和防止病菌侵染。
其余的侧枝、小枝一律在萌芽处锯掉,同样用草木灰处理伤口和包扎。
挖穴消毒移栽前一周要按照移栽规划图在新栽地挖好树穴,穴的直径应比移栽树计划土球直径大40~60 cm,深度超出土球高度15~20 cm。
挖穴时应将表土和中底土分开摊放晾晒,清理出土中的石块、砖头等杂质。
当挖出的土壤通气、透水性不好,保水保肥能力差时,应考虑用泥沙拌土或全部换用其他地方的好土壤。
同时要对新树穴和移栽用土进行杀菌、除虫处理。
挖掘大树移栽时必须保证带有足够大的土球,并尽量多保留根系和根际原土,以利于树木萌根。
开挖时,以树干胸径的6~8倍为土球直径,以树兜为中心,在四周由外向内挖掘。
注意倾倒的方向,必要时可用支撑法或吊车吊扶,直至大小根系完全挖断。
包装包装材料及方法要根据树体和土球的大小、土球土壤紧实度、运输距离等综合考虑。
树干保湿三法:任何形式的移植都会损伤树木的根系,为保证大树体内收支平衡,人们常采取提前断根、截干缩枝、包封截面等技术措施。
如果在移栽过程中对树干进行保湿处理,减少其水分蒸发,将更有利于提高树木移栽的成活率。
根据实践经验,树干保湿大致有以下三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要视具体情况再作适当选择:一、裹草绑膜先用草帘或直接用稻草将树干包好,然后用细草绳将其固定在树干上。
接着用水管或喷雾器将稻草喷湿,也可先将草帘或稻草浸湿后再包裹。
继之用塑料薄膜包于草帘或稻草外,最后将薄膜捆扎在树干上。
树干下部靠近土球处让薄膜铺展开来,在将基部覆土浇透水后,连同干兜一并覆盖地膜。
地膜周边用土压好,这样可利用土壤温度的调节作用,保证被包裹树干空间内有足够的温度和湿度,省去补充浇水之劳作。
二、缠绳绑膜先将树干用粗草绳捆紧,并将草绳浇透水,外绑塑料薄膜保湿。
基部地面覆膜压土方法同方法一,保湿调温效果明显,同样有利于成活。
三、捆草绑膜缠布在一些景观非常优美的环境里,因裹草绑膜会影响景观的效果,可在裹草绑膜完成后,再在主干和大树的外面缠绕一层粗白麻布条。
这样既可与环境相协调,防止夏季薄膜内温度太高,也有利于树干的保湿成活。
以上三种大树保湿方法的原理相同,只是在材料选择上有所差别,将树干用塑料薄膜封闭,强制性保温保湿,比传统的人工喷水养护更稳定、更均匀,能将不良天气对大树的影响和伤害降到最低限度。
因此在“三九”天和“三伏”天,切不可拆卸薄膜。
必须经过1至2年的生长周期,树木生长稳定后,方可卸下薄膜。
上述的树干保湿操作也可在大树种植前进行,这样更为方便。
树皮损伤处理一法:在大树移植过程中,会出现土球破裂,勒伤树皮等情况,这就要根据出现的情况采取一些补救措施。
在此,介绍一种在实践工作中遇到的一种情况—树皮损伤的处理方法。
由于吊车司机操作不当,造成树皮损伤。
为了救活这棵大树,我们在栽植时采取了如下措施:在树木移植后,首先在勒伤处全部用多菌灵药液涂抹一遍进行消毒,以预防病菌侵入。
第一篇大树移植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第一节大树移植基本原理1、大树移植养护如同人体手术和护理移栽养护大树就像医生运用人体医学原理,对移植大树进行输液打吊针,伤口消毒.敷药包扎,切枝、植树皮、搭配营养,补充养分和水分、治病、治虫、防冻等,如同医生对病人作手术和护理的道理一样。
2、大树水分和养分收支平衡原理(一)大树收支平衡原理:生长正常的大树,根和叶片吸收养分(收入)与树体生长和蒸腾消耗的养分(支出)基本能达到平衡。
也只有养分收入大于或等于养分支出时,才能维持大树生命或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二)起挖移栽对大树收支平衡的影响:大树根被切断后,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严重减弱,甚至丧失,在移栽成活并长出大量新生根系之前,树体对养分的消耗(支出)远远大于自身对养分的吸收合成(收入)此时,大树养分收支失衡,大树表现为叶片萎蔫,严重时枯缩,最后导致大树死亡。
根据大树养分收支平衡原理,利用当今先进的移植技术和移植养护品来弥补这种不平衡性,从而大大提高成活率。
(三)起挖后满足大树收支平衡的具体方法:1、增加大树“收入”的措施:□起挖前3-4天进行充分灌水□向树体喷水或叶面肥,增加树体养分□运输途中给树体输液,挂输液吊袋/瓶□待移栽和移栽后输液,挂输液吊袋/瓶2、减少大树“支出”的措施□操作时,防止损伤树皮,避免切口撕裂,对损伤的树皮和切口进行消毒、对树皮尽快植皮和对伤口尽快涂膜和敷料,以防止病菌进入,减少水分和养分散失☆除去移栽前的所有新梢嫩枝,合理修剪☆包裹保湿垫(树干用无纺麻布垫、铺垫、草绳等包扎,对切口罩帽)□运输途中和移植后搭建遮荫进行遮荫□起挖后喷施抑制蒸腾剂,减少水分蒸发。
3、大树近似生境原理大树近似生境原理:是指光、气、热等小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土壤酸碱度、养分状况、土壤类型、干湿度、透气性等)。
如果把生长酸性土壤中的大树移植到碱性土壤,把生长在寒冷高山上的大树移入气候温和的平地,其生态环境差异大,影响移植成活率,因此,移植地生境条件最好与原生长地生境条件近似。
移植前,如果移植地和原生地太远,海拔差大应对大树原植地和定植地的土壤气候条件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尽量使定植地满足原生地的生境条件以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
4、大树品种影响成活率(一)最易成活的大树:柳、白杨、梧桐、银杏、楝、刺槐、悬铃木等。
(二)较易成活的大树:玉兰、厚朴、榉、桂花、厚皮香、交让木、樱花、广玉兰、栎等。
(三)较难成活的大树:紫杉、马尾松、榧、圆柏、侧柏、柏木、雪松、龙柏、山茶、楠、樟等。
(四) 较难成活的大树:云杉、冷杉、金钱松、桦木、胡桃等第二节大树移植基础知识3、移植季节:一般情况,在春、秋季节移植大树成活率高,其中以早春移植最佳,因此时树体蒸腾作用弱,气温相对较低,土壤湿度大,有利于损伤根系的愈合和再生;移植后,发根早,成活率高。
从移植天气来看,以阴天无雨,晴天无风的天气为佳。
夏季移植大树成活率同样高:在当今,由于先进的移植技术和移植养护品的出现,大大的降低了大树移植受季节的限制。
只要讲科学、讲技术,注重细节,遵循大树收(吸收和输入)支(消耗和蒸发)平衡原理,正确使用先进的大树移植养护品,在夏季移植大树,也能达到很高的成活率。
夏季移植大树关键技术要点:(1)运用大树收支平衡原理,增大土球,适当重剪、缩短起挖移栽过程时间(2)使用先进的现代移植养护品(3)运用先进的大树移植运输方法(4)重视过程,重视细节提前断根有利于移栽成活:为提高移植成活率,可提前按树干胸径4-5倍为半径画圆开沟断根,断根1-2个月后即可起挖,如提前1-3年内断根,成活率更高。
第二篇大树移植方法与处理第一节带土球移植技术及处理1、起挖大树前的准备主要工具:1、铲子和铲刀 2、锄头或镐 3、草绳、拉绳、吊绳 4、树杆护板,软木支垫 5、手锯车辆准备:1、吊车 2、运输车如条件允许,对于冠形过大的大树可先进行适当修剪,主要剪去内堂枝、病虫枝和不需要的老枝、弱枝。
以减少树冠量便于吊装运输,减少养分的消耗。
2、起挖大树施工过程起挖大树的技术要点:1、起挖时以树干为中心,比计算出的土球大3-5cm画圆2、顺着所画圆向外开沟挖土,沟宽60-80cm3、土球高度一般为土球直径的60-80%4、对于细根可用利铲或铲刀直接铲断5、粗大根必须用手锯锯断,切忌用其他工具硬性弄断撕裂6、土球基本成形后将土球修整光滑,以利包扎7、土球修整到1/2时逐渐向里收底,收到1/3时,在底部修一平底,整个土球呈倒圆台形1.起挖前可根据情况进行拉绳或吊缚,以保安全2.土球直径一般为大树胸径的8-10倍3.开沟.沟宽一般为60-80cm4.土球高度一般为土球直径的60-80%5.细根可利铲或铲刀直接铲断.注意不破伤裂根6.对高大树的粗根,待吊车吊缚后再锯断3、土球修正关键技术要点:1、尽量保持土球的完整性,不松散2、修到土球一半高度时,向里收至直径的1/33、削平土球边缘,使之平滑,便于捆扎草绳4、最终整个土球应呈“倒圆台”型5、捆扎土球关键技术要点:1、树基部扎草绳钉护板以保护树干2、“打腰箍”,一般扎8-10圈草绳3、草绳捆扎要求松紧适度,均匀第三篇大树移植后日常管理技术及常见疑问第一节大树移植日常养护管理技术大树栽植是“三分种,七分养”,在移植后1-3年里日常养护管理很重要,尤其是移植后的第1年管理更为重要,主要工作是喷浇水、排水、树干包扎、保湿防冻、搭棚遮荫、剥芽除嫩梢、病虫防治等。
一、输液与浇水栽植后立即浇一次透水,待2-3天后,浇第二次水,过一周后浇第三次水,以后应视土壤墒情浇水可适当拉长时间,每次浇水都要做到"干透浇透",表土干后要及时进行中耕,以利于土球底部的湿热能够散出以免影响根系呼吸。
除正常浇水外,在夏季高温季节还应经常向树体缠绕的草绳或保湿垫喷水,一般每天要浇4-5次水,早晚各喷水1次,中午高温前后2-3次,每次喷水,以喷湿不滴水不流水为度,以免造成根部积水,影响根系的呼吸和生长,使根部土壤保持湿润状态既可。
现代先进的养护技术是以给大树吊注输液为主,输液最大的优点是不会造成根部积水影响根系呼吸和和生长,因为常规浇水法很难控制水量,易造成水的浪费和根部积水,使用吊注输液能节水节工节能达90%以上。
二、捆扎保湿对树皮呈青色或皮孔较多的树种以及常绿树种,应将主干和近主干的一级主枝部分用草绳或保湿垫缠绕,减少水分蒸发, 同时也可预防干体日灼和冬天防冻,但所缠的草绳不能过紧和过密,以免影响皮孔呼吸导致树皮槽朽,待第二年秋季可将草绳解除。
三、搭棚遮荫夏季气温高,树体蒸腾作用强,为了减少树体水分散失,应搭建遮荫棚减弱蒸腾,并防强烈的日晒。
注意:高温天气在运输途中和栽植养护时大树遮荫不能过严,更不能密封,也不能直接接触树体,必须与树体保持50厘米的距离,保证棚内空气流通,以免影响成活率。
同时,利用现代先进的蒸腾抑制技术(抑制蒸腾剂)来减弱树体的蒸腾作用,防止水分过度蒸发。
四、支撑固树树大招风,大树移植后,必须稳固大树,避免其晃动,和被大风吹摇树干和吹歪树身,常采用的立支撑杆(一般成品字形三杆支撑)和拉细钢绳的方法(细钢绳拉树应为品字形三方拉树,并注意系安全标识物)稳固树,若采用支撑杆,支撑点一般应选在树体的中上部2/3处,支撑杆底部应入土40-50cm。
注意:“晃树必死”。
五、剥芽除萌除梢大树移植后,对萌芽能力较强的树木,应定期、分次进行剥芽除萌,除嫩梢(切忌1次完成),以减少养分消耗,及时除去基部及中下部的萌芽,控制新梢在顶端30cm范围内发展成树冠。
注意:有些大树移植后发芽是在消耗自身的养分,是一种成活的假象,应及时判断是否为假成活并采取相应措施。
六、防冻防寒解害在冬季霜冻时,可用防冻垫(无纺麻布、塑料膜、草绳)包裹树干及主枝,以减弱霜冻对大树的影响,防止大树受冻。
注意:塑料膜包扎只能在寒冷的冬季使用,待气温回升平稳在5℃以上时立即去除包裹物。
现代先进的更有效的防冻措施是树干及主枝涂刷冻必施,并结合全株喷施(重点喷幼嫩组织),防冻抗霜,减弱冻害冷害寒害对大树的影响。
解害促进康复。
七、促进根部土壤透气大树栽植后,根部良好的土壤通透条件,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和促生新根。
大树根部透气性差如:栽植过深、土球覆土过厚,土壤粘重、根部积水等因素会抑制根系的呼吸,根无法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水分,导致植株脱水萎焉,严重的出现烂根死亡。
为防止根部积水,改善土壤通透条件,促进生根,可采用以下措施:1、设置通气管如图的pvc管:在土球外围5cm处斜放入6-8根pvc管,管上要打无数个小孔,以利透气,平时注意检查管内是否堵塞;2、换土:对于透气性差,易积水板结的粘重土壤如粘壤土,可在土球外围20-30cm处开一条深沟,开沟时尽量不要造成土球外围一圈的保护土震动掉落,然后将透气性和保水性好的珍珠岩填入沟内,填至与地面相平。
3、挖排水沟:对于雨水多、雨量大、易积水的地区,可横纵深挖排水沟,沟深至土球底部以下,且沟要求排水畅通。
第二节大树移植常见疑问解答一、如何挽救临近死亡的移植大树?(一)挽救大树:指对移植一段时间后不出芽不发根,疑似死亡的树,但根系和树干尚存生命活力,土球完整大树进行再次起挖移植的方法。
(二)具体办法:将大树起挖;在原来的根系切断处再次锯出新生组织;在新的断面上喷根动力①号和根腐灵,消毒防腐,诱发新根;用土壤消毒杀菌剂对种植土和种植穴消毒;栽植后加强管理。
(三)检查分析:对前次移栽失败进行检查分析,如果是由于栽植过深,再次移植时应抬高栽植。
如果是根部腐烂,应切除腐烂根,露出新组织。
由于大树经过再次移植,损伤大,生命力减弱,应及时用根动力②号浇灌,以加强诱发新根;同时用施它活和树动力来激活树体的细胞活力,促进树体发芽, 提高存活率。
二、树洞如何修复和填充?(1)掏尽树洞内的腐烂物及污物(2)用刀片刮掉树洞内的坏死组织(3)对树洞进行杀菌杀虫处理(4)用树洞填充料进行树洞填充,防病虫(5)填充料表面固化后,用刀片刮平。
三、土球破损、散球怎么办:(1)对未散落的土球尽快重新包扎,可用纱网或麻袋兜住护土(2)重点要保住根球护心土(宿土);(3)喷根动力①号和根腐灵,促生根和消毒防腐处理;(4)对土坑和栽植土进行消毒杀菌,并拌大树专用肥"施它绿"(5)树穴排水要顺畅,可通过设置直径10厘米pvc管,并且在pvc管上打无数个小孔,能保持较好的排水透气性;(6)适当增大修剪量,减少养分和水分支出,注意剪口用愈伤涂膜剂进行愈伤防腐处理;(7)移植后用施它活吊袋和树动力插瓶,补充树体的生命物质激活大树发芽;(8)尽可能不用破损散球的大树苗木。
四、移植山苗为什么死亡率高?(一)原因分析:山苗往往主根明显,入土很深,细小吸收根量少,根系扩张范围超过主枝伸展范围,有效吸收根系处于土壤深层和冠缘投影圈外,挖掘过程中不可避免对这些根系造成损伤,而且损伤程度较大;加上细小吸收根数量少,移植后枝叶蒸腾远超过根的吸收能力,造成树木脱水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