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油基本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98 MB
- 文档页数:43
150SN 500SN 650SN 是以40度的赛波特粘度区分的,150SN是指40度的赛波特粘度在150左右,500SN,650SN也是如些,SN一般是溶剂精制的基础油。
150BS是以100度的赛波特粘度区分的,150BS指100度赛波特粘度在150左右,BS指光亮油的意思三类加氢基础油VHVI-4产品简介一、基础油的分类类别:黏度指数VI超高黏度指数:IV≥140很高黏度指数:120≤VI<140高黏度指数:90≤VI<120中黏度指数:40≤VI<90黏度指数: VI<40通用基础油: UHVI VHVI HVI MVI LVI专用基础油低凝:UHV IW V HVIW HVIW MVIW深度精制: UHVIS VHVIS HVIS MVIS 该标准按黏度指数把基础油分为低黏度指数(LVI)、中黏度指数(MVI)、高黏度指数(HVI)、很高黏度指数(VHVI)、超高黏度指数(UHVI)基础油5档。
按使用范围,把基础油分为通用基础油和专用基础油。
专用基础油又分为适用于多级发动机油、低温液压油和液力传动液等产品的低凝基础油(代号后加W)和适用于汽轮机油、极压工业齿轮油等产品的深度精制基础油(代号后加S)。
其中HVI油和VI>80的MVI油都属于国际分类的I类基础油;而VI<80的MVI基础油和LVI基础油根本不入类;VHVI、UHVI按国际分类为II类和III类基础油,但在硫含量和饱和烃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二、润滑油基础油材质单俄罗斯产异烷烃基础油VHVI-4材质单俄罗斯产异构烷烃基础油系列基础油小常识1. 基础油也称基底油或调和油,是各种植物的种子、果实经由压榨萃取而来的非挥发性油脂,质感细致,润滑度高。
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滋养效果,不仅是稀释单方精油的最佳植物油,也是面部、身体按摩油的极佳选择。
2. 基础油经常用来稀释单方精油,因为纯精油的浓度太高,直接擦在皮肤上,会造成灼伤,所以精油在皮肤上使用前,一定要先用基础油等进行稀释。
润滑油(机油)基础知识全普及,全面翔实,一起学习吧:)一、首先开始从基础油的分类说起:I类基础油通常是由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制得,从生产工艺来看,I类基础油的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
因此,该类基础油在性能上受到限制。
II类基础油是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工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
因而II类基础油杂质少(芳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高,热安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温和烟炱分散性能均优于I类基础油。
III类基础油是用全加氢工艺制得,与II类基础油相比,属高黏度指数的加氢基础油,又称作非常规基础油(UCBO)。
II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远远超过I类基础油和II类基础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黏度指数和很低的挥发性。
某些III类油的性能可与聚α-烯烃(PAO)相媲美,其价格却比合成油便宜得多。
IV类基础油指的是聚α-烯烃(PAO)合成油。
常用的生产方法有石蜡分解法和乙烯聚合法。
PAO依聚合度不同可分为低聚合度、中聚合度、高聚合度,分别用来调制不同的油品。
这类基础油与矿物油相比,无S、P和金属,由于不含蜡,所以倾点极低,通常在-40℃以下,黏度指数一般超过140。
但PAO边界润滑性差。
另外,由于它本身的极性小,溶解极性添加剂的能力差,且对橡胶密封有一定的收缩性,但这些问题都可通过添加一定量的酯类得以克服。
除I~IV类基础油之外的其他合成油(合成烃类、酯类、硅油等)、植物油、再生基础油等统称V类基础油。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I、II、III类基础油属于矿物油,IV、V类基础油属于合成油,但是在上面关于III类基础油的介绍中提及“某些III类油的性能可与聚α-烯烃(PAO)相媲美”,而壳牌所采用的XHVI基础油(XHVI是壳牌专利技术的合成型基础油)就是这些III类油的代表,XHVI基础油其性能(如粘温特性和抗氧化性等)较PAO和酯类有较大差距,也就是说在抗高温性上灰壳肯定不如以PAO为代表的美孚一号和以酯类为代表的法国MOTUL全合成润滑油。
基础油基本性质指标基础油是一种常用的润滑油,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了解基础油的基本性质指标,对于正确选择和应用基础油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基础油的基本性质指标。
1.粘度:粘度是润滑油最重要的性质之一,用于描述油液的流动性。
粘度可分为运动粘度和静态粘度。
运动粘度是油液在外力作用下的流动性能,通常用动力粘度来表示,单位为cST(厘斯特克)。
静态粘度是油液在无外力作用下的流动性能,通常用运动粘度和密度的比值,即动力粘度指数(VI)来表示。
一般来说,高粘度油适用于重载、高速高温工况,低粘度油适用于轻载、低速低温工况。
2.闪点:闪点是指在开放容器中,润滑油在受到火焰加热时,油面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并接触火焰时,油面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闪点的高低,关系到润滑油的易燃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工业中要选用高闪点的基础油。
3.凝固点:凝固点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润滑油开始结晶固化的温度。
润滑油凝固点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油液在低温下的流动性,低凝固点的润滑油在寒冷环境下仍然能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
4.硫含量:硫含量是指基础油中硫元素的含量,通常以质量分数的形式表示。
硫元素会与燃烧产生的氧气反应形成硫酸,对环境和设备造成腐蚀和污染,因此要选择低硫含量的基础油。
5.氧化安定性:氧化安定性是指基础油在氧气存在下的抗氧化性能,也是衡量润滑油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
高氧化安定性的基础油能够抵抗氧化分解产物的生成,延长使用寿命。
6.勃朗特色氏指数(BS&W):勃朗特色氏指数用于描述在一定条件下,基础油和水的分离性能。
基础油的BS&W指数越低,说明其与水的相容性越好,有利于在润滑系统中避免水分对润滑油的负面影响。
7.总碱值(TBN):总碱值反映了基础油中含有的酸性物质的多少,通常以千克钠含量来表示。
总碱值越高,说明基础油中的酸性物质越少,能够对抗油液中的酸性物质的生成和腐蚀,延长润滑系统的寿命。
综上所述,基础油的基本性质指标包括粘度、闪点、凝固点、硫含量、氧化安定性、勃朗特色氏指数和总碱值等。
基础油的定义
基础油 base stock, base oil)指组成润滑油、润滑脂成品的液态成份,任何一种润滑油、脂的主要成份 一般占质量70~90%)都是基础油。
基础油可以是炼油厂的分馏产品 沸点高于燃料用重油、低于沥青),也可以是合成的,前者一般称为矿物油,后者虽然有多个非常不同的族群,但一般统称合成油。
基础油是从植物的种子、花朵、根茎或果实中萃取的非挥发性油脂, 可润滑肌肤,能直接用于肌肤按摩,也是稀释精油的最佳基底油。
基础油常用来稀释单方精油 纯精油),因为纯精油的刺激性十分强烈,直接擦在皮肤上,会造成伤害,并且伤害性很大,所以精油在皮肤上使用前,需先稀释。
植物基础油本身就具有疗效,植物油是营养和精力的良好来源,身体有了它就能产生热,它是蛋白质的绝佳来源。
润滑脂 lubricating grease),是一种稠厚的油脂状半固体,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和密封作用。
也用于金属表面,起填充空隙和防锈作用。
主要由矿物油 或合成润滑油)和稠化剂调制而成。
在汽车和工程机械上的许多部位都使用润滑脂作为润滑材料,即我们常说的黄油。
矿物油指任何一种无色、无味、14至40个碳组成的烷烃,提取自一种非植物的物质,特别是一种石油的蒸馏物。
在原油提炼过程中分馏出有用的轻物质后,残留的塔底油再经提炼而成 称为老三套 溶剂精制、酮苯脱蜡、白土补充精制))。
基础油可分为矿物油和合成油,第Ⅰ类、第Ⅱ类和第Ⅲ类是矿物油;第IV类和第V类是合成基础油,合成基础油又可以分为:1、合成烃:如聚a-烯烃(PAO),烷基苯,聚异丁烯等。
2、酯类油:如季戊四醇酯,复酯等。
3、聚醚油:聚乙二醇醚等。
4、硅油:甲基硅油,乙基硅油等。
5、含氟油:全氟聚醚,氟硅油等6、磷酸酯合成润滑油最早用以满足军事需要,但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合成润滑油也被广泛地应用到民用领域。
合成润滑油不仅可以保证设备部件在更苛刻的场合工作,而且满足长寿命、环保、生物降解等方面更严格的要求。
合成基础油品种不同,表现不同的性能特点,以下为最常用的合成基础油的简介。
聚α-烯烃用作润滑油基础油的最常见的一种合成烃,由α-烯烃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综合性能优良。
与同粘度的矿物油相比,粘度指数高,闪点高、倾点低、低温流动性好、更宽的工作温度范围,蒸发损失小,高温稳定性好,氧化稳定性好,抗水解能力强,积炭少,无毒。
而且与矿物油与良好的相容性。
由于聚α-烯烃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车用润滑油:汽油发动机机油、手动变速箱油、车桥油、自动变速箱油工业润滑油:齿轮油、蜗轮蜗杆油、空压机油、燃气涡轮发动机油、低温液压油、食品级润滑油合成酯酯类油最早用作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由脂肪酸和脂肪醇在催化剂作用下经酯化反应脱水制得。
因反应的脂肪酸和脂肪醇的种类不同,合成酯可分为:多元醇酯、双酯、单酯等,而常用的合成酯基础油为:多元醇酯、双酯.通常来说,合成酯具有以下优异的性能:粘度指数高,闪点高、倾点低、低温流动性好,更宽的工作温度范围,蒸发损失小,高温稳定性好,氧化稳定性好,残炭少,润滑性能优异,毒性极低,环保、生物降解性能好。
缺点是抗水解性能差,对橡胶件的相容性一般。
总体来说,酯类油的性能优异,可广泛应用于以下场合:车用润滑油:合成发动机油(聚α-烯烃中加合成酯),半合成发动机油(矿物油加合成酯)工业润滑油:空压机油、环保型制冷压缩机油、燃气涡轮发动机油、高温链条油、生物降解液压油、生物降解齿轮油、生物降解变压器油、轧制油以及金属加工液组分等。
基础油详细介绍1.橄欖油(O1ivOil)橄欖樹是一種屬木犀科的植物,橄欖果實含有大量維生素,可釀酒、製成果脯、果汁,而且果仁還可以榨油。
一種多用途的植物,特別的是在木犀科家族中唯有橄欖樹的果實可以食用。
一般而言,橄欖油比任何一種動物油或植物油的營養價值都要來得高,它含有豐富的維他命、礦物質、蛋白質,維他命E、是一種抗氧化的因子,可以防止肌膚因氧化而變老,如果長時間在烈日曝曬的話,通常滴一點橄欖油在手掌上搓幾下溫熱後,在塗在頭髮或頭皮上,可以保護頭髮或頭皮免被大太陽曬傷。
另外,橄欖油也含有豐富的油酸和亞麻油酸,由於油酸和亞麻油酸分子細膩,容易滋養肌膚,並具有保濕並修護肌膚的功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所以用橄欖油製造出的香皂洗完後肌膚會變得很光滑、柔嫩。
雖然橄欖油的起泡力沒有椰子油那麼好、泡沫也沒有椰子油多,可是它的泡沫卻是相當持久,並且如奶油般的細緻,而且不論在冷水或溫水中都能發揮極適合人體肌膚的洗淨力,不致因為過度的洗淨,洗除了肌膚表面的油脂(保護層)。
它更深具滋潤性及保濕效果,因此常被用來製作乾性膚質或乾性髮質專用的橄欖皂和嬰兒皂,對於天然手工皂而言,它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原料之一。
市面上常見的橄欖油有兩種,一種是精煉橄欖油(Oliva Refinado),這種油橄欖油是採用化學方式來提煉,在提煉的過程中添加了中和劑、除臭劑和除色劑,以致破壞了原有的組織,導致它的營養價值降低。
另一種是純天然橄欖油(Oliva Virgen或Oliva Virgen Extra)也就是常說的「冷壓橄欖油」,所謂「冷壓」為橄欖油製造過程的一種方式,這替製法產生的橄欖油,在歐洲規定等級較高的,因為這種油是從榨油機裡第一次榨出的油,除了洗淨或過濾外,不進行脫酸、脫色、脫臭等精製的手續。
因為使用這種方式產生的橄欖油,才不會破壞它原有的成分,並保留其天然的優點,是原汁原味的油,也就是等級最高的橄欖油。
製作手工皂使用的為純天然橄欖油(冷壓橄欖油),它的價格比精煉油的價格要貴很多,價差在20-35%左右。
讲义一.油品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概念1.原油组成石油基本是由C、H、O、N、S五种元素组成的烃类及非烃类组成的混合物,碳的质量分数占83%--87%,氢占11%--14%,硫占0.05%--8%,氮占0.02%--2%,氧占0.05%--2%;微量金属、非金属原素为钒、镍、铁、铜、铅、氯、硅、磷、砷等均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原油的各类组分中,如金属多存在于胶质、沥青质重油组分中、氧则以环烷酸、酚的形式存在于原油的中馏分(柴油馏分)中,硫则广泛存在于各馏分中,一般以重油中比例较大,氮和硫的存在形式相近;原油中含有:干气、液化气、汽油、煤油、柴油(直柴、催柴、柴油加氢柴油、RDS柴油、加裂柴油)、蜡油、渣油等2.原油的分类按轻重(API)分:轻质原油API ›34; d420‹0.852中质原油API 20-34; d4200.852-0.930重质原油API 10-20; d4200.931-0.998特稠原油API ‹10; d420›0.998按硫含量分:低硫原油硫含量‹0.5%含硫原油硫含量0.5%-2.0%高硫原油硫含量›2.0%按蜡含量分:低蜡原油蜡含量‹0.5%-2.5%含蜡原油蜡含量 2.5%-10%高蜡原油蜡含量›10%按关键组分K值分:石蜡基、石蜡中间基、中间石蜡基、中间基、中间环烷基、环烷中间基、环烷基七类按酸值分:低酸原油酸值‹0.5mgKOH/g含酸原油酸值›0.5mgKOH/g高酸原油酸值›1.0mgKOH/g石油中的酸性组分一般是指环烷酸,其它羧酸,无机酸,酚类,硫醇等,其中环烷酸和其它有机酸可总称为石油酸。
环烷酸在石油酸含量中占85%以上,因此习惯上将石油酸笼统地称为环烷酸。
原油酸值的大小反映了原油中酸性组分的多少。
当原油酸值大于0.5mgKOH/g即能引起设备腐蚀,故通常将酸值大于0.5mgKOH/g的原油称之为含酸原油。
高酸原油通常是指重质、低硫、总酸值大于1mg KOH/g的原油3.密度与、相对密度、API(相对密度指数)d15 -15℃密度单位Kg/m3d20 -20℃密度d420–相对密度,国内常用来表示油品的密度d15.515.5–相对密度,欧美常用来表示油品的密度API=141.5/ d15.515.5-131.5 油品越轻、密度越小,API值越大4.特性因数K值K值是油品平均沸点与相对密度的关联函数,用来表征油品中烷烃、环烷烃及芳香烃的含量,烷烃的K约为12.5-13, 环烷烃的K约为11-12, 芳香烃的K约为10-11,5.馏程:表示油品在一定条件下的蒸发范围,馏程当油品进行加热蒸发时,流出的第一滴油品时的汽相温度称为初馏点,其油品全部蒸馏出来的汽相温度称干点又叫终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