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活动——爱护小动物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23 KB
- 文档页数:5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爱护小动物》教案概述: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爱护小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教学重点:1. 学习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并理解为什么要爱护小动物。
2. 学习表达观察到的小动物的特征和行为。
3. 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小动物的特征和行为。
2. 如何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爱护小动物。
教学准备:1. 卡片或图片,展示不同的小动物。
2. 视频或图片资源,展示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爱护小动物的相关知识。
3. 小组合作任务的指导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卡片展示一些常见的小动物,如狗、猫、鱼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小动物的特征和行为。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爱护小动物?Step 2: 学习小动物的生活习性1. 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介绍不同的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如饮食习惯、活动方式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所学小动物的特征和行为。
Step 3: 学习爱护小动物的相关知识1. 通过视频或图片资源,介绍爱护小动物的相关知识,如如何喂养小动物、如何保护小动物的生存环境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爱护小动物?我们应该如何爱护小动物?Step 4: 小组合作任务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小动物进行调研。
2. 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收集关于所选小动物的信息。
3. 每个小组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制作一张海报或展板,介绍所选小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并提出如何爱护该小动物的建议。
4. 小组展示自己的海报或展板,并进行互动讨论。
Step 5: 总结反思1.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所学的小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提问学生,他们对小动物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为什么要爱护小动物?我们应该如何爱护小动物?3. 让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01教学目标与要求Chapter提高幼儿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和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关于小动物的经验和看法。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幼儿在接触小动物时要注意安全卫生,避免被动物伤害。
02教学内容与重点Chapter小动物种类及特点介绍金鱼小狗小猫小鸟促进人类健康小动物的存在可以带给人们欢乐和安慰,有助于减轻压力、降低血压、增强免疫力等。
同时,一些小动物还能帮助人类控制害虫和病菌的传播。
维持生态平衡小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生存和繁衍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保护小动物、倡导文明养宠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爱心和责任感,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小动物生存环境保护意义正确对待和爱护小动物方法不随意捕捉和伤害小动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关注动物福利和权益03教学方法与手段Chapter创设动物园、森林等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通过展示动物图片、视频等素材,让幼儿感知动物的可爱和珍贵。
引导幼儿想象自己置身于动物世界中,与小动物亲密接触。
情境导入法指导幼儿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带领幼儿观察校园内或附近的小动物,如蝴蝶、蚂蚁、小鸟等。
观察法讨论交流法组织幼儿围绕“如何爱护小动物”进行讨论,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鼓励幼儿倾听同伴的发言,学习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分配角色给幼儿,如扮演小动物、动物保护者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不同角色。
指导幼儿根据角色进行表演,如模仿动物的叫声、动作等,增强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方法。
角色扮演法04教学过程与步骤Chapter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提问幼儿宣布本节课的主题观察小动物,了解特点准备一些小动物模型或实物,如兔子、小鸡、金鱼等,让幼儿近距离观察。
爱护动物小班社会教案5篇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6个主要等级,即门、纲、目、科、属、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护动物小班社会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爱护动物小班社会教案1活动目标1、乐意和小动物交朋友,激发爱护动物的情感。
2、了解爱护小动物的方法。
3、初步能判断对错,并说出原因。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小动物受伤的照片、电子大书及保护动物的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一、经验分享。
——师:你们家里有养小宠物吗?它是什么动物?叫什么名字?它帮你做什么?你是怎么照顾它的?——教师请有养小宠物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小宠物。
二、学习保护动物。
1、教师出示一些动物受伤的照片,请幼儿说说小动物怎么了,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小动物。
3、教师出示电子大书和相关图片,引导幼儿学习爱护小动物的方法。
——当小动物饿了,我们要给小动物喂食。
——不可以虐待小动物,比如说:不能打它。
——小动物脏了,要给它洗澡。
——小动物生病了,要及时带它看兽医。
——除了爱护动物,还要保护环境,带小狗外出游玩时要拴狗绳,小狗拉的便便要及时清理。
三、判断对错。
1、教师举例说一些情景,请幼儿说一说这些做法对不对,为什么?该怎么做?——小狗脏了,明明觉得它难看了,把它丢在路边不要了。
——马路上有只小狗被车撞了,一个过路人看见了,赶紧把小狗送到医院救治。
——家里养的小金鱼好久没有换水了,小金鱼都生病了。
2、教师小结: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不管是家里的小宠物还是大自然中的小动物,我们都要好好保护它们。
活动应变教师在准备图片时要注意,不要太血腥的图片。
爱护动物小班社会教案2活动目标:1、了解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他们会帮助人类做很多事情。
2、知道小动物的特殊本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小班社会:爱护小动物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
1.了解小动物的外观特点和生活习性;
2.探究小动物生命的价值,培养尊重生命的情感及责任感;
3.学习小动物的正确喂养方法,培养爱护小动物的习惯。
教学内容
1. 小动物介绍
让学生一起观察老师提供的小动物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发现小动物的外观特点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
教师应该提供足够的信息,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思考。
2. 爱护小动物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生命的价值,教授什么是尊重和关心生命的基本原则,例如防止捕杀和伤害野生动物等,以期培养学生的关爱之心。
3. 正确的喂养方法
教授正确的喂养方法,例如给小狗梳理毛发、给小鸟喂食等。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观察,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
教学过程
1.让学生观察小动物实物或图片,发现小动物的外观特点和习性;
2.谈论小动物的生命价值,教授尊重生命的原则;
3.教授正确的喂养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教学方法
1. 观察法
通过观察小动物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发现小动物的特点和习性,从而加深学生对小动物的认识。
2. 交互式讲授法
通过互动、提问等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思考,并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
教学评价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发现和思考能力。
同时,通过交互式讲授,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评价方面,可以通过问答、手工制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幼儿园小班社会:爱护小动物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小动物的能力,学会与小动物和谐相处。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关爱小动物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几种常见的小动物,如小鸟、小狗、小猫等。
2. 了解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 学习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小动物的能力,学会与小动物和谐相处。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2. 游戏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学会与小动物和谐相处。
3. 讨论法:引导幼儿发表自己对小动物的看法,培养关爱小动物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1. 图片:准备几种小动物的图片,如小鸟、小狗、小猫等。
2. 道具:准备一些小动物的玩偶或模型。
3. 教学PPT:制作包含小动物图片、文字和动画的PPT。
4. 活动场地:宽敞的室内活动场地,便于幼儿观察和活动。
六、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图片或讲述小动物的故事,引起幼儿对小动物的兴趣。
2. 认识小动物:展示几种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3. 了解小动物特点:通过观察图片和讨论,让幼儿了解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4. 学习与小动物和谐相处:通过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让幼儿学会与小动物和谐相处。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发表自己对小动物的看法,引导他们培养关爱小动物的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小动物的兴趣和关注程度。
2. 评估幼儿在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中的表现,判断他们是否学会了与小动物和谐相处。
3. 搜集幼儿在课堂上的提问和回答,分析他们对于小动物的认知程度。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或宠物店,让他们亲身体验小动物的生活。
2. 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关爱小动物的行动。
小班社会教案爱护小动物反思教案名称:爱护小动物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小学社会课程第一单元“我们生活中的动物”详细内容:学习动物的生活习性,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增进对动物的认知。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重点: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学会与动物和谐共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PPT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认识的动物,分享对这些动物的了解。
2. 教材内容讲解(10分钟)讲解教材中关于动物的生活习性、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等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有关动物的例题,如“动物的家在哪里?”、“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等,让学生回答并解释原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动手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爱护身边的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6. 成果分享(5分钟)板书关键词:动物、生活习性、生态环境、爱护动物。
六、作业设计:1. 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图片,并写一篇关于这种动物的小短文。
答案:略2. 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并与同学分享。
答案:略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教材内容、举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到动物的生活习性,认识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动物,进一步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动物,增加对动物的了解。
幼儿园保护小动物教案〔通用11篇〕幼儿园保护小动物教案〔通用11篇〕幼儿园保护小动物教案篇1活动目的1、热爱和关心小动物,喜欢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2、理解动物眼睛的特点和作用。
3、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幼儿课本、网络图片或图片〔课堂所需的动物眼睛图片〕。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我们眼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请问小朋友们动物有没有眼睛呢?——老师举一两种动物为例,请幼儿说说它们的眼睛长在哪里。
二、开拓视野1、自主观察。
——请幼儿两两一组阅读课本P14—15页,看一看、说一说动物的眼睛。
2、有意观察。
——老师利用课件,带着幼儿一起观察动物的眼睛。
——鸟类的眼睛比人类的要多一层眼皮,它覆盖在眼睛上,能保持眼睛潮湿,阻挡灰尘。
——苍蝇头上有一对大大的复眼,里面还有许多用来承受光线的单眼。
——鱼类的眼睛是合不上的,它们连睡觉都是睁着眼睛的。
——老鹰的眼神很锐利,在同样的间隔下,它的视力是人类的8倍。
——猫在夜里视力很好,它的眼睛像镜子一样会反射光线。
〔像猫这样的动物在晚上视力很好的还有:猫头鹰〕——变色龙的眼睛很擅长变化〔变方向〕,左右眼可以不保持一致。
——师:你觉得哪种动物的眼睛最厉害,为什么?3、比拟分析^p 。
——师:动物的眼睛和人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样?〔老师引导幼儿举例来说明:例如鱼的眼睛睡觉也是睁着的,人睡觉时眼睛是闭着的〕三、画眼睛——请幼儿根据活动里面所提到的动物的眼睛,画一对眼睛出来,看看谁的眼睛画得最有神。
——分享作品,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画的动物眼睛,并说说它的眼睛的特点。
活动应变老师寻找的网络图片或视频要突出眼睛部位,让幼儿能有重点地进展观察。
区角活动语言区:将幼儿用书里面的动物打印出来放在语言区,请幼儿认一认这些动物,并说说它们眼睛的特点。
活动延伸老师带着幼儿观察幼儿园养殖区里小动物的眼睛,并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环境创设主题墙展示区:贴动物眼睛的图片,让幼儿去观察。
爱护小动物小班教案【篇一: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我爱小动物】活动目标:1.了解并学习照顾动物的方法2.了解正确饲养动物的方法。
3.培养珍惜动物生命的观念。
活动准备:呈现各种与小动物相处的情景。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回忆前两个活动中出现的小动物:1.教师让幼儿回两个活动的内容,并提问:(1)角是怎样游泳的?(2)鱼住在哪里?(3)乌龟住在哪里?(4)蜗牛吃什么?(5)兔子怎样运动啊?2.教师可以请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
3.让幼儿回想要如何照顾这些小动物,引出下一个活动。
(二)课堂活动一:1.教师播放事物投影仪。
2.首先是第一对图卡——看看小蚂蚁和抓小蚂蚁的两张图,然后问幼儿: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三)课堂活动二:播放第二对图听一听小鸟唱歌和拍打鱼缸两张图,然后问幼儿: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四)课堂活动三:1.播放第三对图卡——帮忙打扫动物的家和丢垃圾到动物的家两张图,然后问幼儿:怎样做才是正确的?2.如果幼儿不知道,或回答错误,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我们喜欢整洁的环境,那小动物们呢?(五)课堂活动四:1.教师拿出科学图书,重复上面的活动步骤,让幼儿讲述。
2.如果幼儿不知道答案,或回答错误,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爸爸妈妈对幼儿的关怀、照顾的例子,让幼儿感受到照顾小动物就像爸爸妈妈照顾幼儿一样。
(六)总结语:1.幼儿能完全了解爱护动物的方法后,让幼儿给自己拍拍手当做是一种鼓励。
2.最后,颁发给幼儿爱心贴纸。
【篇二:小班主题教案《动物朋友》】小班主题教案《动物朋友》一、活动名称:《奇奇和皮皮》二、活动目标:喜欢听故事并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学习模仿故事中的重复对白。
三、活动准备:故事时间:《皮皮和奇奇》(请参见幼儿用书)四、活动过程:五、谈话活动:1.师:在家里,爸爸妈妈常会对你说些什么呢?——介绍妈妈,爸爸、奇奇、皮皮是幸福的一家,让幼儿感受故事中重复对白所传递的亲情之间的温暖。
——教师利用大书讲述故事:2.猜测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爱护小动物》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小动物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3.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小动物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关爱小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2.激发学生保护小动物的动力和兴趣。
教学准备:1.小动物的图片、视频或实物。
2.关于小动物的故事或书籍。
3.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1.教师问学生是否喜欢小动物,引导学生讲述与小动物相关的经历或感受。
2.展示小动物的图片、视频或实物,引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
Step 2 探究(20分钟)1.教师分发小组活动材料,要求学生结成小组,完成以下任务:a.观察小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并用画图或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b.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介绍他们观察到的小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帮助学生整理和总结小动物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Step 3 实践(25分钟)1.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设计一份关爱小动物的宣传海报或手抄报。
2.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宣传材料的设计和制作。
3.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自己设计的宣传材料,并解释宣传材料中的内容和目的。
Step 4 反思(5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教师鼓励学生讲述制作宣传材料的体验,并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关爱小动物。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和设计制作宣传材料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小动物的基本特征和习性,培养了学生关爱小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了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并在展示环节中进行了思考和表达锻炼。
整个教学过程紧凑有序,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实践环节中,由于时间限制,部分学生可能无法完成设计和制作。
小班社会活动——爱护小动物教案一、活动背景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我们要来开展一个非常有趣的社会活动——爱护小动物。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关爱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学会与它们和谐相处。
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参与,让我们共同为保护小动物贡献一份力量吧!二、活动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爱心。
2. 教会孩子们如何与小动物和谐相处,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同理心。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关爱小动物的乐趣,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教师提前准备一些关于小动物的图片、视频和故事,以便在活动中进行讲解和展示。
2. 准备一些小动物模型、玩具等道具,供孩子们操作和体验。
3. 布置活动场地,营造温馨、轻松的氛围。
四、活动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向孩子们介绍今天的活动主题:“爱护小动物”,并通过播放小动物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还可以讲述一些有关小动物的趣味故事,引导孩子们关注小动物的生活。
2. 观察环节(10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分组观察小动物模型或玩具,让他们发现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引导孩子们思考:小动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它们是如何生活的?等等。
3. 分享环节(10分钟)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在观察过程中发现的小动物特点和趣事。
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共同学习和交流。
4. 实践环节(15分钟)教师分发一些关于如何照顾小动物的资料,让孩子们了解如何给小动物喂食、清洁笼子等基本护理措施。
教师指导孩子们动手操作,亲自体验照顾小动物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安全,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进行操作。
5. 总结环节(5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总结他们在观察、分享和实践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小动物,学会关爱它们。
五、活动延伸1. 在家庭作业中,要求孩子们画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小动物,并简单介绍它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幼儿园小班爱护小动物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需要;2.爱护小动物,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3.培养幼儿的观察等能力。
二、教学内容:1.小动物的分类和生活习性;2.了解小动物的饮食和所需环境;3.学习如何爱护小动物。
三、教学重难点:1.分类和生活习性;2.饮食和环境需求;3.如何爱护小动物。
四、教学准备:1.小动物模型或图片;2.画板、画纸、颜料、画笔;3.小动物书籍。
五、教学过程:1.自我介绍(5分钟):老师跟幼儿互相作自我介绍,让幼儿们熟悉老师。
2.小动物分类(10分钟):老师将几个小动物模型或图片放在桌子上,让幼儿们自由观察,然后让幼儿们一起分类,并督促幼儿们给出它们的基本特征。
3.小动物生活习性(15分钟):根据分类结果,老师给每组幼儿们分配一种小动物的书籍,让他们看图、认字,向大家介绍这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4.小动物饮食和环境需求(15分钟):根据幼儿们的介绍,老师再补充提问,询问幼儿们了解这种小动物的饮食和所需环境。
5.绘制小动物大家园(30分钟):让每个小组在纸上画出一个大家园,每个小组选一种小动物,让他们在家园里划出这种动物需要的环境和食物来源,让其它小组或老师评价,看看各小组对这种小动物的了解是否充分。
6.小结(10分钟):老师结合讨论,给幼儿们做个简单小结,并呼吁大家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六、教学延伸:1.带幼儿们去动物园或是宠物店看小动物;2.让幼儿自己种植小动物需要的食物;3.参观野生动物保护区,了解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
七、教学反思:1.教学设计有序,能够满足幼儿们的学习需求;2.幼儿们的表现不错,对小动物的认识更加鲜明;3.虽然让幼儿自己绘制家园的时间有些长,但是幼儿们表现得非常认真,手绘品质也很高。
综上查看,这篇教案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和高质量的评价。
小班教案小班社会:爱护小动物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爱护小动物,不捉、不伤害它们。
•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友好情感,激发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能够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包括但不限于:小动物玩具、幼儿园现有养殖的小动物等。
•教学器材:教案、黑板、粉笔等。
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教师带领幼儿:大象、老虎、狮子、兔子、小狗都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动物,你们都有宠物吗?你们喜欢和宠物玩吗?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小动物,我们学习一下小动物的生活方式好吗?2. 意见征询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在黑板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动物,或者让孩子分享自己与小动物的互动经历。
同时,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保护小动物的办法。
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操作小动物玩具(可以是软玩具、或是模型),过程中逐渐让他们养成爱护小动物的习惯。
同时,对于幼儿园内现有的养殖的小动物,老师可以边讲故事,边引导未养过小动物的孩子饲养,让他们亲自观察长大的过程。
4. 知识点总结让幼儿透过观察和实践,总结出小动物需要被合适地关注、喂养、避免伤害等关键点,形成对观察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
5. 分享体验教室里准备的小动物书籍、图片等可以在这个环节里进行分享。
教师带领孩子们分享自己观察小动物的体验,以及促进大家间共性观察和讨论。
总结展示幼儿园内的小动物玩具,边讲故事,边亲自参与饲养,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爱心和责任心,这些都是这个教学设计的特点。
警醒孩子勿捉、勿伤害小动物是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通过教学,让学生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爱护万物的重要性。
爱护小动物教案
小班社会爱护小动物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乐意和小动物交朋友,激发爱护动物的情感,了解爱护小动物的方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社会活动课,下面是爱护小动物教案。
活动目标
1、乐意和小动物交朋友,激发爱护动物的情感。
2、了解爱护小动物的方法。
3、初步能判断对错,并说出原因。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小动物受伤的照片、电子大书及保护动物的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经验分享。
——师:你们家里有养小宠物吗?它是什么动物?叫什么名字?它帮你做什么?你是怎么照顾它的?
——教师请有养小宠物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小宠物。
二、学习保护动物。
1、教师出示一些动物受伤的照片,请幼儿说说小动物怎么了,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小动物。
3、教师出示电子大书和相关图片,引导幼儿学习爱护小动物的方法。
——当小动物饿了,我们要给小动物喂食。
——不可以虐待小动物,比如说:不能打它。
——小动物脏了,要给它洗澡。
——小动物生病了,要及时带它看兽医。
——除了爱护动物,还要保护环境,带小狗外出游玩时要拴狗绳,小狗拉的便便要及时清理。
三、判断对错。
1、教师举例说一些情景,请幼儿说一说这些做法对不对,为什么?该怎么做?
——小狗脏了,明明觉得它难看了,把它丢在路边不要了。
——马路上有只小狗被车撞了,一个过路人看见了,赶紧把小狗送到医院救治。
——家里养的小金鱼好久没有换水了,小金鱼都生病了。
2、教师小结: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不管是家里的小宠物还是大自然中的小动物,我们都要好好保护它们。
活动应变
教师在准备图片时要注意,不要太血腥的图片。
活动延伸
绘本阅读:《我想养只宠物》《宠物总动员》。
区角活动
1、娃娃家:投放小猫、小狗玩具,鼓励幼儿照顾小宠物。
2、养殖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养一些金鱼、乌龟或者小白兔,让幼儿学习给小动物喂食。
环境创设
张贴爱护小动物的方法的图片。
家园同步
家长给家里宠物洗澡时可以让幼儿适当参与,让幼儿也感受照顾小动物的快乐。
随机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幼儿要爱护动物,当然遇到凶猛的动物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相关链接
姚明等明星拍摄的慈善公益广告《没有卖卖就没有杀害》。
和幼儿阅读绘本《我永远爱你》(赵映雪译 [美] 威尔罕绘),让幼儿了解如何面对和处理宠物的死亡,学习依循相同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伤痛。
活动反思
如何去保护动物这是一个必须落实到行动中的问题,只有让孩子做过了,他才能记忆深刻,只有让孩子乐于去做,自觉去做,并坚持去做,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因此,我设计和孩子共同去探讨保护动物的方法,并且从孩子所能做的活动入手,因为形式多样,而且都是
孩子所能身体力行容易操作的,所以,小朋友特别感兴趣,自己选择、自由分组,忙碌而又有序地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