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达RTK两个控制点如何计算四参数
- 格式:docx
- 大小:85.66 KB
- 文档页数:5
中海达GPS及RTK操作步骤一开关GPS主机1、按电源键1秒,开机2、按电源键3秒,关机二控制面板按键主机控制面板有按键两个:F键(功能键)和电源键,指示灯3个,分别为电源、卫星、状态。
控制面板功能键操作说明:1、双击F (间隔>0.2S, 小于1S), 进入“工作方式”设置,有“基站”、“移动站”、“静态”三种工作模式选择。
2、长按F大于3秒进入“数据链设置”,有“UHF”、“GSM”、“外挂”三种数据链模式选择。
3、按一次F键, 进入“UHF电台频道”设置。
有0~9、A~F共16个频道可选。
4、轻按关机按钮,语音提示当前工作模式、数据链方式和电台频道,同时电源灯指示电池电量。
指示灯操作说明:1、电源灯(红色): “常亮”(正常电压) 内电池>7.2V, 外电>11V “慢闪”(欠压) 内电池≤7.2V,外电≤11V “快闪”(指示电量)每分钟快闪1~4 下指示电量2、卫星灯(绿色):“慢闪”:搜星或卫星失锁“常亮”:卫星锁定3、状态灯(红绿双色灯):绿灯:(信号灯)内置UHF移动站时指示电台信号强度外挂UHF基准站时常灭内置GSM时指示登陆(慢闪),连接上(常亮)静态时发生错误(快闪)其他状态常灭红灯:(数据灯)数据链收发数据指示(移动站只提示接收,基站只提示发射)静态采集指示三、开关机指示说明:开机按电源键1S所有指示灯亮开机音乐,上次关机前的工作模式和数据链方式的语音提示关机长按电源键3S所有指示灯灭关机音乐一、GPS工作模式的设置目的:V8 RTK具有静态、RTK等功能,事先必须对其主机作相应的基准站、移动站、静态或GPRS设置。
作静态使用,则所有主机均设为静态方式。
作RTK使用,若用常规UHF电台,则基站设为外挂UHF电台基站方式,移动站设为内置UHF电台移动站方式;若用GPRS通讯,则基站设为内置GPRS基站方式,移动站设为内置GPRS移动站方式。
特性:主机一旦设置好后,以后开机则默认为上次设置。
四参数计算的操作流程及投影转换流程
四参数计算的操作流程
1)打开坐标转换软件,在坐标转换里,找到计算四参数,双击,进入
2)在输入用PDA采集的WGS84坐标系,在里,输入控制点坐标(已知80坐标),两坐标均为平面坐标
3)第一个点输入完成后,选择,按照同样的方法,输入第二个点的
WGS84坐标和80坐标,并选择
4)点击按钮,右上角出现四参。
将其导出,并保存
投影带转换的操作流程
1.从程序里找到,双击打开,进入程序界面
2.在程序界面左侧找到需要注入的文件,展开,如图1.找到
,然后点右键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找到,点击进入,如图2
图 1 图2 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select ”,进入。
如图3
选择,进入。
如图4
图4
在上面的对话框中点选,进入,弹出对话框如图5
图5
在上面的对话框中选择,点击进入,如图6
图6
选择,双击,出现图7
图7
选择“确认”即可。
4.打开ArcMAP。
在左侧的Layer点击右键,如图8
图8
选择进入,选择想要的工作底图,如图9
图9.
双击所需要图形,即可
5.打开刚才的Catalog软件,将采集的GPS点位信息直接拖入Arcmap的底图中,即可实现比对,如图10。
【中海达RTK使用第4步】两个控制点计
算四参数
中海达RTK两个控制点计算参数概述
1.测量控制点坐标
选择测区较远两个控制点
①测量第一个控制点
测量→碎步测量→(移动站立在第一个控制点上,气泡水平居中)→平滑采集(折线图标)→采集10次→确定→输入点名→仪器高→保存
②测量第二个控制点
测量→碎步测量→(移动站立在第二个控制点上,气泡水平居中)→平滑采集(折线图标)→采集10次→确定→输入点名→仪器高→保存
2.把控制点坐标输入手簿
把两个控制点添加到控制点库
项目→坐标数据→控制点→添加→依次输入第一个第二个控制点坐标
3. 计算参数
项目→参数计算→
①添加第一个控制点
添加→源点→进点库→从坐标点(原始数据)选择第一个控制点采集的坐标→目标点→从控制点库选择第一个控制点
①添加第二个控制点
添加→源点→进点库→从坐标点(原始数据)选择第二个控制点→
目标点→从控制点库选择第二个控制点
计算→查看尺度K是否接近1(1.000或0.999)?
尺度K接近1.000或0.999,点运用。
四参数计算公式
四参数计算公式是指用四个参数(三个平移参数和一个旋转角度)来描述两个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的数学公式。
这四个参数分别是平
移向量x、y、z,以及旋转角度r。
四参数计算公式的表达式如下:
X' = X cos(r) - Y sin(r) + x
Y' = X sin(r) + Y cos(r) + y
Z' = Z + z
其中,(X, Y, Z)是原坐标系的坐标,(X', Y', Z')是目标坐标系
的坐标。
适当拓展:四参数计算公式是地图配准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GIS
领域中,常使用四参数模型对不同坐标系统的地图进行转换。
例如,
在地图投影过程中,通过四参数计算公式实现坐标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可以使地图数据在不同坐标系下的比较和分析成为可能。
同时,在车
辆导航、无人机遥感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RTK求四参数测试,判断求出来的参数的各种状况(为什么⽐例尺、尺度符合要求,测量结果就是不对)培训:全站仪导线测量及全站仪操作培训接受报名(零基础可报名)RTK⾥⾯平⾯的转换我们⼀般⽤四参数,北平移、东平移、旋转⾓、⽐例尺。
很多朋友值只会看⽐例尺是否符合要求,0.9999或者1.0000,符合要求,可以⽤,然后就开始测量放样,结果发现错得离谱。
⼀、1和2是2000坐标系下的控制点坐标,PT1和PT2分别是对应1和2的观测的WGS84坐标,PT2错,这个点是我在另外⼀个位置观测的WGS84坐标。
坐标如下图⽚:来看我测试的视频:如果只看尺度(⽐例尺),那两组参数都能使⽤,⽽且参数很好,对不对,实际上⽤PT2错这个数据求的参数是有很⼤问题的,PT2和PT2错,他们之间的平距是1.5412⽶。
但PT2和PT2错到PT1的平距都⾮常接近于⽤1和2坐标反算计算出来的平距,就会造成这种情况。
我甚⾄可以跑到离2号点的位置⼏百⽶的地⽅去测⼀个点,⽤来和1、2还有PT1⼀起求参数,⽐例尺⼀样符合1.0000或者0.9999的要求。
但参数⼀定是错误的。
这⾥错的地⽅就是“旋转⾓”。
不知道我写明⽩意思了没有?⽤RTK测量及放样最重要的事就是----参数、复核这个测试是对之前这篇⽂章,有朋友提出质疑的⼀个解答。
⼆、如果是求参数的时候控制点对应错了,也就是1对应成了PT2,2对应成了PT1,会出现的情况我不做成视频了,我把求出来的参数截图给⼤家看,如下:那这⾥,⽐例尺还是对的,看到了吧,在求参数的计算界⾯,仅仅会提⽰你⾼程精度超限,平⾯不会提醒你。
这是对错误的正确提醒。
注意到旋转⾓在180°左右,有经验的⼈马上就能判断出来,点与点之间对应错了。
⽆论是54、80、还是2000的坐标系,求出来的旋转⾓肯定是接近于0°的。
除⾮是⾃⼰定义的坐标系,才有可能出现很⼤的旋转⾓。
三、如果控制点的XY坐标输⼊反了,⼜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来看看。
中海达RTK两个控制点如何计算四参数?摘要中海达RTK两个控制点计算四参数(转换参数)流程:1.把两个控制点输入控制点库;2.平滑采集两个控制点坐标;3.计算参数。
注意:使用两个点计算四参数前,请确保坐标系统里“平面转换和高程拟合”为无!否则会造成参数叠加,怎么算都是错误的!中海达RTK两个点求转换参数参数流程:1、把两个控制点(GPS01\GPS0)输入控制点库2、采集两个控制点坐标(GPS01\GPSO3、计算参数△GPS01|A GPS03GPS05GPS02 A GPS041、把控制点输入到控制点库进坐标数据,选择控制点,添加,把GPS01\GPS0依次添加进去。
2、采集控制点坐标进碎步测量用平滑采集依次采集GPS01和GPS05点,输入点名GPS01GPS05杆高保存。
①碎步测量气泡水平居中点平滑采集图标开始采集,平滑采集10次,输入点名(GPSO1、杆高(1.8 )。
平滑采集,每秒采集一次,采集 10次求平均,精度较高!③重复以上操作,采集控制点 GPS05把移动站放在控制点 GPS051, 气泡水平居中,点平滑采集图标开始采集,平滑采集10次,输入点名(GPS05、 杆高(1.8 )Z工具②点显示隐藏图标采集控制点GPS01把移动站放在控制点 GPSOlh ,碎部测量 点放样 线放样文本图根测最 道路放样橫断面采集道路设计楼断面点库 土方计算 H文本 碎部测量 配置②默认计算类型“四参数+高程拟合”,点添加依次添加 GPS01和GPS05④ 添加GPS01,源点进点库从坐标点库选择 GPS01目标点一一进点库从控制点库选择GPS01保存。
⑤ 同样添加GPS05,保存⑥ 添加结果⑦ 计算⑧ 计算结果:四参数平移北:一平移东:一旋转:一尺度 K:无限接近 1,即 0.999xxxxxxx < K vl.OOOxxxxxxx高程拟合改正值A:XX.XXXX 3、计算参数①进计算参数 参数计算点名源貧)/N(rm) 源 L(D )/E([H ㊉添加西打开日保存。
V30 接收机静态测量作业步骤1、在控制点架设仪器,对点器严格对中、整平。
2、量取仪器高三次,各次间差值不超过3mm,取平均数作为最终的仪器高。
仪器高应由控制点标石中心量至仪器的测量标志线的上边处。
V30 接收机天线半径0.087 米,相位中心高0.065 米。
3、记录点名、仪器号、仪器高,开始观测时间。
4、开机,设置主机为静态测量模式。
卫星灯闪烁表示正在搜索卫星。
卫星灯由闪烁转入长亮状态表示已锁定卫星。
状态灯每隔数秒采集,间隔默认是5 秒闪一次,表示采集了一个历元。
静态测量模式下接收灯不亮。
5、测量完成后关机,记录关机时间。
6、下载、处理数据。
中海达RTK动态简易操作流程(内置电台作业模式)新一,新建项目。
将基准站架在开阔无电磁干扰的高地上,连接好电台和天线。
将基准站设置成{USN,基站},打开手簿,双击{HI-RTK道路版}。
进入软件主界面,有3*3的9个方格,每做一个工程,需先新建一个项目。
点击【项目】→【新建】→输入项目名,默认是当天日期→【√】→点击左上角下拉菜单,选【坐标系统】,依次设置如下,【椭球】:‘源椭球’选择WGS84,‘当地椭球’根据客户已知点来,是北京54或者国家80。
【投影】:‘投影方法’选择高斯自定义,下面的投影参数设置中,只改‘中央子午线’,为当地的经度。
【椭球转换】,【平面转换】,【高层拟合】,这3项全部选‘无’,点右上角的【保存】,提示文件保存成功,点击右上角的【×】退出,在点右上角的【×】退出到3*3主界面。
二,GPS和基准站主机连接。
【GPS】→左上角的下拉菜单,选【连接GPS】→进入GPS连接设置界面,按默认设置,点右下角的【连接】,→进入蓝牙搜索界面,点击【搜索】,搜索周围的主机机身号,搜到机身号后,点击【停止】,如果列表中直接有主机机身号,就不用搜索。
选中机身号,点击【连接】,出现连接的进度条,等待进度条满格,就连上了,主机会响一下。
【中海达RTK使用第4步】两个控制点
计算四参数
中海达RTK两个控制点计算参数概述
1.测量控制点坐标
选择测区较远两个控制点
①测量第一个控制点
测量→碎步测量→(移动站立在第一个控制点上,气泡水平居中)→平滑采集(折线图标)→采集10次→确定→输入点名→仪器高→保存
②测量第二个控制点
测量→碎步测量→(移动站立在第二个控制点上,气泡水平居中)→平滑采集(折线图标)→采集10次→确定→输入点名→仪器高→保存
2.把控制点坐标输入手簿
把两个控制点添加到控制点库
项目→坐标数据→控制点→添加→依次输入第一个第二个控制点坐标
3. 计算参数
项目→参数计算→
①添加第一个控制点
添加→源点→进点库→从坐标点(原始数据)选择第一个控制点采集的坐标
→
目标点→从控制点库选择第一个控制点
①添加第二个控制点
添加→源点→进点库→从坐标点(原始数据)选择第二个控制点→
目标点→从控制点库选择第二个控制点
计算→查看尺度K是否接近1(1.000或0.999)?
尺度K接近1.000或0.999,点运用
不接近1,点否,检查控制点是否输错,控制点是否有问题,重新计算?。
如何使用RTK手簿求坐标转换参数(四参数七参数)手簿:南方H5安卓手簿;软件:工程之星5.01、四参数示例:2000坐标系转地方坐标系准备材料:2个以上的已知点坐标步骤:1.1 打开求转换参数操作:“输入”→“求转换参数”1.2 设置四参数在求转换参数界面首先点击右上角的设置按钮,将“坐标转换方法”改为“一步法”,点击“确定”,则可以开始四参数的设置。
1.3 添加坐标参数“一步法”设置完成后,在求转换参数界面点击“添加”1.4 输入坐标参数平面坐标输入已知点坐标,大地坐标输入RTK测的已知点的坐标。
大地坐标可以点击更多获取方式,里面有“定位获取”和“点库获取”,输入完成以后,点击“确定”,添加完第一个坐标Pt1。
然后以同样的方法输入第二个坐标Pt2,如下图所示:1.5 计算四参数并应用如果Pt1或Pt2不小心输入错误,单击改点可进行编辑或者删除。
坐标输入无误后,点击“计算”即可获得2000坐标系转当地坐标系的四参数,再点击“应用”即可,再进行点测量时,获取的坐标就是当地坐标系了。
需要主要的是,四参数覆盖范围较少,一般推荐使用七参数。
2、七参数示例说明:2000坐标系转地方坐标系准备材料:3个以上的已知点坐标2.1 打开求转换参数操作:“输入”→“求转换参数”2.2 设置七参数在求转换参数界面首先点击右上角的设置按钮,将“坐标转换方法”改为“七参数”,点击“确定”,则可以开始七参数的设置。
2.3 添加坐标参数“七参数”设置完成后,在求转换参数界面点击“添加”2.4 输入坐标参数坐标输入方法同四参数一样,但是需要至少输入3个已知点坐标。
输入完成后点击“计算”即可获得2000坐标系转当地坐标系的七参数,最后点击应用即可。
华测手簿:HCE320、HCE300等;软件:测地通LandStar7七参数1.1 打开参数计算操作:在主界面依次点击“工具”→“参数计算”1.2 设置七参数将计算类型设置为七参数1.3 添加坐标点击左下角“添加”按钮,添加已知点坐标。
【教程】中海达RTK是如何进行参数计算的?一起来学习
Q什么时候需要进行参数计算呢?
A: 一般的,RTK输出的坐标为CGCS2000经纬度坐标,需要转化到施工测量坐标,这就需要软件进行坐标转换参数的计算和设置,参数计算就是完成这一工作的重要工具。
使用中海达RTK的测量人们
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进行参数计算
01建立控制点库
在Hi-Survey主界面,依次点击【点数据】→【控制点】→ 添加控制点,可手动输入,或通过点击右上角的实时采集、点选和图选来选择点名和相应的坐标,再点击右下角“确定”。
02进行参数计算
在Hi-Survey主界面,点击“参数计算”,计算类型选“四参数高程拟合”,高程拟合选“固定差改正”(三个点以上,高程拟合可以选“平面拟合”方法);
随后再添加点对,选择一个采集点为源点,在目标点处输入相应控制点坐标;最后点击“保存”。
添加完两个以上的点对后,点击“计算”,显示计算出来的“四参数高程拟合”的结果。
确认无误后点击“应用”,软件将自动运用新参数更新坐标点库。
03参数计算注意
1、四参数的结果平移北和平移东一般较小,旋转在 0 度左右
2、尺度在0.9999-1.0000 之间(一般来说,尺度越接近1 越好)
3、平面和高程残差越小越好。
END。
具体操作:注意事项:1.架基准站时,注意让基准站与发射天线之间距离大于2.5m2.当出现连接不上时,有两种情况(1):仪器类型选择不正确,打开设置----接收机类型-----选择HD6000,HD5800g(2):附近有别的蓝牙设备,关掉别的设备,重新连接一下,连接移动站时离基准站的距离最好大于30米,防止连接到基准站.3.架基准站:高度角在15度以上开阔,无遮挡物;无电磁波干扰(200米内没有微波站、雷达站、手机信号站等,50米内无高压线);位置比较高,差分距离传一.两点求转换参数(任意类型坐标都可以做)测区已知两点当地坐标,A,B,基准站:仪器任意架,开机,文件---新建项目[1]项目名----输入项目名称---确定[2]坐标系统------选和已知点对应的坐标系统,一般为54坐标系统。
[3]投影参数-----选择投影模型(高斯投影)----输入中央子午线-----其余默认-----选择基准站[4]、[5]、[6]这三项现在可以不用设置。
[7]GPS设置----------天线高(米)处输入天线高---当前C(采集当前单点定位坐标)--- OK,(保存采集的单点定位解)--“警告”----选择“YES”,点击OK----添加已知点”对话框---“名称”里输入单点定位解的点名--“类型”--”GPSBLH”,OK在弹出的“基准站设置成功”对话框,OK;(建议您不要立即走开,观察一到两分钟,如果“解状态”栏出现“警告”,您需要重新设置基准站设置---断开移动站:设置---连接—OK在A点, SPACE或者标题栏下的小旗--设置记录点属性”----输入点名、天线高---OK在B点, SPACE或者标题栏下的小旗---设置记录点属性”----输入点名、天线高---OK辅助-计算---转换参数加点3,点库B,碎步点—选A点,然后点-工程XYH,输入已知点A加点3,点库B,碎步点—选B点,然后点----工程XYH,输入已知点B“解算[2]”按钮----在弹出的“转换参数(四参数)”提示框—OK----文件(7)---按“5”添加到水准点库---都选“是”---按“2”解算----按“ESC”然后一直默认测量:碎步测量:按“SPACE或者标题栏下的小旗”,输入点名,天线高,OK放线时,可在线上先测两点如A,B放样:如想改变放样时的显示方式,可双击“ENT”—放样正向—选择正北或者线路正或负1.点放样:工作—点放样手动—按标题栏下的坐标框输入坐---按“P”—按“放样指示”2.直线放样:工作—线路放样—直线放样---输入起点,第二点坐标,中桩配置(桩点距)—OK—按“P”—按“7”放样指示----按“1”放样上一点(或点击标题拦上的图标←),按“3”放样下一点(或点击标题拦上的图标→)二.在同一点重复架站的操作:在同一点重复架站:首先:1.将基站安放在上次设站的点上,对中、整平。
中海达 RTK 两个控制点如何计算四参数?
摘要
中海达 RTK 两个控制点计算四参数(转换参数)流程:
1.把两个控制点输入控制点库;
2.平滑采集两个控制点坐标;
3.计算参数。
注意:使用两个点计算四参数前,请确保坐标系统里“平面转换和高程拟合”为无!
否则会造成参数叠加,怎么算都是错误的!
中海达RTK两个点求转换参数参数流程:
1、把两个控制点(GPS01\GPS05)输入控制点库
2、采集两个控制点坐标(GPS01\GPS05)
3、计算参数
1、把控制点输入到控制点库
进坐标数据,选择控制点,添加,把 GPS01\GPS05 依次添加进去。
2、采集控制点坐标
进碎步测量用平滑采集依次采集 GPS01 和 GPS05 点,输入点名GPS01、
GPS05,杆高保存。
①碎步测量
② 点显示隐藏图标采集控制点 GPS01,把移动站放在控制点 GPS01 上, 气泡水平居中。
点平滑采集图标开始采集,平滑采集 10 次,输入点名(GPS01)、杆 高(1.8)。
平滑采集,每秒采集一次,采集 10 次求平均,精度较高!
③ 重复以上操作,采集控制点 GPS05,把移动站放在控制点 GPS05 上, 气泡水平居中,点平滑采集图标开始采集,平滑采集10次,输入点名(GPS05)、 杆高(1.8)
3、计算参数
①进计算参数
②默认计算类型“四参数+高程拟合”,点添加依次添加 GPS01 和 GPS05。
④ 添加 GPS01,源点进点库从坐标点库选择 GPS01,目标点——进点库 从控制点库选择 GPS01,保存。
⑤
同样添加 GPS05,保存 ⑥
添加结果 ⑦ 计算
⑧计算结果:四 参 数
平移北:—
平移东:—
旋转:—
尺度 K :无限接近 1,即 0.999xxxxxxx < K <1.000xxxxxxx 高程拟合 改正值 A:XX.XXXX
注意:尺度K<0.999,尺度K>1.000应该考虑操作错误或控制点有问题, 必须检查错误重新计算!
⑨点击 应用!
4、检核精度
参数计算完后,必须对所计算的参数进行精度检核,检核方法有两
种:①进碎步测量,测任意控制点坐标(N,E,Z)与已知坐标(N,E,Z)对比。
②放样控制点坐标,把移动站放在控制点上,显示的移动量就是误差。
误差不大(小于 2~3 公分)即可正常测量,否则因重新计算。
注意事项
1、不求转换参数会发现:RTK 测量的坐标值和当地工程的坐标差很多很多!
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用两个较远控制点(<5km)求转换参数,使 RTK 测得的值,与当地工程的坐标值一样。
2、使用两个点求转换参数前,把使用最后项目坐标参数关了,新建一个项目!
3、一个项目只能算一次转换参数,如果第一次错了,只能新建项目重新测点计算!
4、在一个项目里第二次算转换参数,会造成参数叠加,计算的四参数是错误的!
5、平面转换里有七参数、四参数、高程拟合里有固定差改正,计算转换参数也会造成参数叠加,必须把使用最后项目坐标参数关了,新建一个
项目,才能计算正确!
6、选择的两个控制点如果太近,算出来的误差会比较大,原则上应该覆盖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