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效益估算与评价
- 格式:ppt
- 大小:11.88 MB
- 文档页数:7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0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0.1水土保持投资估算10.1.1编制原则(1)本工程水土保持投资估算作为主体工程投资估算组成部分,计入工程总投资估算中,水土保持投资从基建费中计列。
(2)本水土保持方案投资估算编制的依据、价格水平年、主要工程材料单价与主体工程相一致,不足部分按市场价格和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规定编制。
(3)建设期融资利息暂不考虑。
10.1.2编制依据(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433-2008);(2)xx市XXXX线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3)《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投资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6)《关于发布xx省各市、州建设工程人工工资单价的通知》(湘建价[2007]402号文);(7)《xx省物价局、xx省财政厅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湘价费[2006]145号);(8)《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9)《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5]22号)。
10.1.3基础单价(1)人工预算单价:根据xx省建设厅湘建价[2007]402号文《关于发布xx省各市、州建设工程人工工资单价的通知》,xx市人工预算单价均采用54元/工日,即6.75元/工时。
(2)材料估算单价:主要材料价格采用主体工程价格,其它材料和植物措施材料价格由当地市场价格加运杂费、采购和保管费组成,主要材料单价汇总表见表10.1-1。
(3)施工机械台时费:按《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计算,施工机械台时费计算表见表10.1-2表10.1-1 主要材料价格预算表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规格预算价格元其中(元)原价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1 砂m3422 砾石m3523 块石m3504 水泥t 42.5 3605 汽油kg 93# 56 柴油kg 5.27 电kw.h1.58 水m3 1.169 小叶榕株两年生苗10.2710.00.07 0.2010 枫香株两年生苗8.228.0.06 0.1611 紫薇株冠幅30cm6.16 6 0.04 0.1212 爬山虎株 1.54 1.50.01 0.0313 迎春花株冠幅30cm2.052.0.01 0.0414 草皮m2 5.14 5.0.04 0.1015 草籽kg 51.36 50 0.35 1.01表10.1-2 施工机械台时费汇总表序号名称及规格台时费(元)其中(元)折旧费修理及替换设备费安拆费人工费动力燃料费1 推土机74kw114.5919 22.810.8616.855.122 搅拌机0.4m331.73.29 5.341.079.112.93 胶轮车0.90 0.26 0.644 蛙式打夯机18.930.17 1.01 14 3.7510.1.4主要工程单价主要工程单价按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分别进行计算,由直接工程费(包括直接费、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一、背景介绍•水土保持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综合治理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整体规划、协调各项措施并加以实施的一种方法。
二、计算方法的重要性•计算方法可以帮助评估治理项目的效益,为决策提供参考。
•正确的计算方法可以提高治理项目的执行效果,最大程度地发挥治理效益。
三、常用的计算方法1. 定性评价方法•主要通过对治理项目的成果进行定性评价,例如改善土地质量、增加植被覆盖等。
•优点:简单、直观。
•缺点:不够精确,难以进行量化对比。
2. 定量评价方法•利用各种指标对治理项目的效益进行定量评价,例如水土流失量的减少、农田有效利用率的提高等。
•优点:可以进行精确的比较和分析。
•缺点: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专业知识支持。
3. 经济评价方法•从经济角度对治理项目的效益进行评价,例如节约水土资源的成本、增加农田产值的收益等。
•优点:能够直接反映治理项目对经济的贡献。
•缺点:需要对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和计算。
4. 生态评价方法•从生态角度对治理项目的效益进行评价,例如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等。
•优点:能够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
•缺点:需要对各种生态指标进行评估和计算。
四、方法选择及应用•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目的,应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可以得到更全面、全面的评估结果。
五、案例分析•对于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可以采用定量评价方法和经济评价方法进行评估。
•定量评价方法可通过对流失量的监测和统计进行分析,经济评价方法可计算治理项目的投入与产出。
•结合两种方法的结果,可以全面评估治理项目的效益。
六、总结•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是指导治理工作的重要工具。
•在计算方法选择和应用过程中,需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可以获得更准确、全面的评估结果。
以上是关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的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一、背景介绍•水土保持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一、总则1.为了规范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的编制,提高水土保持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合用于水利部主管的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的编制。
其他部门主管的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的编制,可以参照本规定执行。
3.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政策,反映水土保持工程的技术特点、工作量和费用,体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原则。
水土保持规划概算:指按照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措施和时序,对规划区域内各类水土保持工程的数量、位置、类型、标准、投资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编制的一种预测性的概算。
水土保持方案估算:指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对方案涉及的各类水土保持工程的技术方案、数量、位置、类型、标准、投资等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价,编制的一种探索性的估算。
水土保持设计概算:指按照水土保持设计确定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对设计涉及的各类水土保持工程的技术参数、数量、位置、类型、标准、投资等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价,编制的一种确定性的概算。
水土保持施工图预算:指按照水土保持施工图确定的最终内容和要求,对施工图涉及的各类水土保持工程的技术细节、数量、位置、类型、标准、投资等进行精确分析和评价,编制的一种实施性的预算。
二、编制原则1.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应根据不同类型和阶段,选择合适的编制方法和依据,确保概(估)算结果合理可靠。
2.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应根据不同地区和条件,采用当地或者相近地区的市场价格或者行业指导价格,反映真正的成本水平。
3.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应根据不同年度和周期,考虑物价变动因素,采用相应的价格指数或者折合系数,反映时价差异。
4.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应根据不同工程和项目,考虑工程特点和风险因素,合理确定工程量、费用和豫备费等,反映工程复杂程度和不确定性。
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一、总则1.为了规范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的编制,提高水土保持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国家重点水土流失管理区域内的水土保持综合管理工程;水库、河流、渠道等水利工程配套的水土保持工程;道路、铁路、矿山、城镇建设等其他行业配套的水土保持工程;其他需要编制概(估)算的水土保持工程。
3.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应按照节约原则,合理确定工程内容、标准和投资规模,科学计算各项费用,反映工程的技术经济特征和社会效益。
4.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应按照统一的格式、编码和计量单位进行编制,便于审查、核定和管理。
水土保持规划概算:是指根据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工程内容和标准,按照现行价格或者预测价格编制的反映规划投资规模和费用构成的概算。
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是指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工程方案和技术标准,按照现行价格或者预测价格编制的反映建设投资规模和费用构成的估算。
初步设计概算:是指根据初步设计图纸确定的工程量和技术标准,按照现行价格或者预测价格编制的反映建设投资规模和费用构成的概算。
施工图预算:是指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的工程量和技术标准,按照现行价格或者合同价格编制的反映建设投资规模和费用构成的预算。
二、编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市场价格;工程设计文件,如规划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图纸、施工图纸等;工程造价信息,如工程量清单、定额、综合单价、费率等;工程审批文件,如批复、核准、备案等。
三、编制内容工程概况:简要介绍工程的名称、地点、规模、目的、内容、标准、特点等;工程费用:按照工程分部份项或者单项工程的顺序,列出各项工程量和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工程效益:分析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计算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工程结论:总结工程的技术经济特征,提出工程的可行性和建议。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分析摘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工程,需要加大对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
当前大量植被破坏、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严重、土地盐碱化导致生态环境脆弱,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风险隐患和不利局面。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引言水土流失是我国的一大问题,在一些区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滑坡、泥石流、土壤侵蚀等问题,同时也有部分地方因为人为开发,以及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环境污染、破坏植被资源以及水资源浪费等一系列的生态不平衡发展状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意见”的实施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建设思路,国家加大了对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强了水土保持基础设施建设,这给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加强综合治理和科学控制,保护环境,改善民生问题,有效地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冲突矛盾、资源利用率低等这些难题,才能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得到良好发展,从而实现我国生态建设目标。
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但古坡镇由于地处土质疏松地区,开展有计划的综合治理工作较少,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差,土地利用结构单一,耕地质量下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像山镇羊须沟沟道上游汇水面积大,排水设施不完善,导致沟道侵蚀严重,影响道路安全,下游泥沙输入量大,严重影响东关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羊须沟片区沟道十分迫切需要。
2当前制约水土保持工作的因素水土保持工作具有生态性、长期性、基础性、公益性、社会性的特点,相较于其他建设项目,在经济上投入产出比低、融资能力差。
尽管国家、省、市、县对水土保持工作高度重视,但是在经费投入方面仍然存在问题。
正确合理地分析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探究作者:谢守香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2年第03期摘要:水土保持是一项面广量大、复杂的系统工作,要全面测试分析评估其效益,确实不易。
本文就合理分析水土并建立科学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正确合理分析水土的具体措施,以实现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效益水土评价1、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方法(1)生态功能的效果评价方法。
水土保持生态功能的效果评价,应着眼于水土保持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物质效应。
即从实物尺度来评价水土保持在防止土壤侵蚀,调节径流,减少洪水总量,改善洪水过程,降低洪峰流量,减少河流泥沙输出量,改良土壤,提高立地地位级,干物质积累量,土壤侵蚀程度的变化等方面的生态效果。
虽然有人把水土保持所发挥的每一种生态功能都转化为一个确切的货币量来进行评价,但事实上,人们寻找出的各种对等物与实际的生态效果不论是存在形态上,还是实际价值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出入,不能完全反映出每一种生态功能所具有的真正的"生态价位"。
因此,在评价水土保持生态效益时,应以人们最为关心的、能普遍接受的生态因子的数量效果为主,而以生态效果的经济评价(即生态效益的货币计量)为辅。
(2)直接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包括水土保持产出效益和水土保持再生产费用两个方面的评价.根据现行价格分别推算出各类标准地水土保持的再生产费用(包括整地、造林、种苗、抚育间伐、更新伐以及基本建设折旧、维护和管理等费用和土地占用费等),再根据标准地的林木蓄积量和枝叶生物量(根据枝叶的发热值及数量将其折合成标准煤)以及林木出材率,现行木材价格和标准煤的价格,推算出水土保持直接产出效益。
然后,再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总体评价和分析。
常见的评价方法有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
(3)生态效果的经济评价方法。
常见的生态效果的经济评价方法是环境效益-费用分析法.它是把某一项目的直接投资与其机会成本之和作为该项目的费用;而把该项目实现以后提高的产品产出率和改善的环境质量,或增加舒适性而直接提高社会福利的所有效果,作为该项目的效益.从费用和效益的比较中,分析该项目在经济上的得失.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NPV=Bd+Be-Cd-Cp-Ce式中,NPV为净现值;Bd为项目的直接收益;Be为外部(或环境)收益;Cd为项目的直接成本;Cp为环境保护费用;Ce为外部(或环境)费用。
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7.1 投资估算7.1.1 编制原则本项目水土保持投资估算的编制依据、价格水平年、基础单价和主要工程单价等均与主体工程一致,不足部分依据水利部颁发标准。
投资估算表格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编制。
(1)对主体工程兼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费用计入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投资估算;(2)主要材料价格及建筑工程单价与主体工程一致;(3)植物种苗单价依据当地价格水平确定。
7.1.2 编制依据(1)《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2001年修订本,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2年4月1日发布);(2)《电力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指标》(2001年版);(3)《电力工业基本建设预算管理制度及规定》(2002年版);(4)《火电、送变电工程建设预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2002年版);(5)《电力建设工程离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国家电力公司1999年颁发);(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7)《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8)国电荥阳电厂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工程设计资料;(9)《国电荥阳电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4年10月。
7.1.3 估算水平年鉴于水土保持方案是项目工程的一部分,其价格水平年与主体工程估算的价格水平年一致,即为2004年第四季度的价格。
7.1.4 编制方法和费用构成7.1.4.1 编制方法(1) 本方案编制投资估算范围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治措施。
(2) 水土保持建筑工程投资估算中所采用的单价已根据有关规定综合考虑了直接费、间接费和法定利润因素,即为综合单价;(3) 单项工程的投资由工程单价乘以工程量得出;(4) 本方案编制投资估算包括主体工程设计中已具备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投资(以下简称“原设计工程投资估算”)和本方案水土保持新增投资两部分,其中水土保持新增投资中包括水土保持补偿费。
道路改造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1 投资概算1.1 投资概算编制依据(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3)计价格[2002]10号文“国家计委、建设部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4)国家物价局、建设部[1992]价费字479号文“关于发布《工程建设监理费有关规定》的通知”;(5)《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6)《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总[2003]67号);(7)《河南省水土流失补偿费、治理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河南省物价局、财政厅、水利厅,预价涉字[1992]第59号);(8)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按当地现行价格概算。
1.2 投资概算编制原则(1)水土保持方案作为主体工程设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水土保持投资概算编制依据、价格水平与主体保持一致,确定价格水平年为2013年;(2)植物措施中的苗木、种子等材料价格依据当地市场价格水平确定;(3)方案设计中的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由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设施的投资和水土保持方案新增投资两部分组成,对已列入主体工程中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设施的投资部分不再计入水土保持方案新增投资。
1.3 费用构成本水土保持方案工程建设费用组成如下:工程措施费、植物措施费、施工临时工程费、独立费用和预备费。
还有属于行政收费项目的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费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
施工临时工程费包括临时防护工程费和其它临时工程费。
独立费用由建设管理费、工程建设监理费、水保方案编制费、科研勘测设计费、水土保持监测费、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编制费及水土保持技术文件技术咨询服务费组成。
预备费由基本预备费构成。
根据以上各项费用组成,汇总成水土保持工程投资概算总表。
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效益评估与经济分析一、引言水土保持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建设工作,对于保护土地、水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而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效益评估与经济分析则是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效益评估与经济分析进行探讨。
二、背景介绍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制定旨在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该方案通常包括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土壤侵蚀、水源污染等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计划。
而对于该方案的效益评估与经济分析,可以为项目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益最大化。
三、效益评估方法1.环境效益评估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影响。
在效益评估过程中,可以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评估方案对于土地保护、水质改善等方面的贡献。
同时,还可以借助环境风险评估工具,对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2.经济效益评估经济效益评估是对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投资回报进行分析。
首先,需要对方案实施前后的成本进行对比,包括设计、施工、监测等方面的费用。
然后,通过评估方案实施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如土地保值增值、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等,来评估方案的经济效益。
四、经济分析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评估方案的经济可行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方案实施前后的成本与效益进行比较,可以评估方案的投资回报率。
成本主要包括设计施工费用、维护费用等方面,而效益则可以从土地保护、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估。
该分析方法可以直观地展示方案的经济效益,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2.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对方案经济效益进行风险评估的手段。
通过考察关键因素变动对方案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可以为决策者提供风险管理建议。
敏感性分析可以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考虑不同因素的变动对方案经济效益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
投资估算1.1主要投资指标本项目静态总投资为41195.44万元。
其中:工程部分投资为34007.36万元,建设征地移民投资为6663.08万元,环境保护工程投资为273万元,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为252万元。
1.2编制原则和依据1.2.1编制原则本估算主要依据安徽省现行水利工程概(估)算编制的有关规定、定额、费率标准和材料、设备的定价原则,并参照安徽省造价信息(2020年11月)进行编制。
1.2.2编制依据(1)相关规范规定及文件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618-2013)《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调整水利工程计价依据增值税计算标准的通知》(办财务函〔2019〕448 号)《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05)《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皖水建函〔2018〕258号)《关于调整我省现行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增值税税率的通知》(安徽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造价〔2019〕7号)《裴河流域及裴岗联圩水环境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省、地方其他有关规定和标准以及设计工程量和图纸等。
(2)定额依据《水利建筑工程概(预)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水利工程概预算补充定额》(水总〔2005〕389号)《中小型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预)算定额》(水利部水建〔1993〕63号)《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预)算定额》(水利部水建管〔1999〕523号)《安徽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预)算补充定额》(皖水建〔2008〕139号)1.3基础价格1.3.1人工预算单价人工单价:根据《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皖水建函〔2018〕258号)规定:工长9.27元/工时,高级工8.57元/工时,中级工7.28元/工时,初级工4.64元/工时。
1.3.2材料预算价格主要材料钢材、油料、砂石料、商砼、水泥根据安徽省合肥市2023年11月信息价并结合当地市场询价综合确定。
对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探讨摘要:到目前为此,水土保持工作在全国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水土保持的工作大多还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与定性描述阶段,对于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中的深层次问题还未作深入的研究,如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中的治理效益模式与水土治理流失模式的关系,治理效益与水土保持措施以及治理效益面与点的关系。
本文从水土保持中这几方面进行探讨,这将会对治理效益评价理论体系的完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加强治理效益评价的适用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水土保持;治理目标;治理措施;治理效益;效益链;效益评价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前言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强调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并且把生态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自从这以后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退耕还草还林方面的水土流失治理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效益的显著程度还停留在定性阶段,也就是其定量化描述模型还未形成。
到目前为此,关于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方面的探讨还只是停留在表层,效益的类型、治理措施类型与治理目标的关系、效益评价与指标等都未得到深入的探讨,本文就这几方面进行探讨,从而形成对水土效益评价的新认识,这对水土保持效益不仅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而且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效益的探讨1.1水土流失治理效益我国标准的水土保持效益计算方法将水土保持效益分为四大类型,分别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基础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现实中常常把基础效益归属于生态效益,因此,在现实中这四大效益常被称为三大效益,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在理论上看对于水土保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概念有很清晰的认识,但在实践中,如效益计算或者是效益评估时则会发现对这三大效益的概念的认识并非很清晰,特别是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的概念本身就很含糊,很难用一个简单明确的指标来表达其内涵,如从“减轻自然灾害”和“促进社会进步”这两个方面来反映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