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论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加涅的8个层次加涅的8个层次是指印度哲学家加涅提出的8个层次或境界,这些层次代表了人类在精神与人格发展上的不同阶段。
加涅认为,只有通过逐渐脱离现实与个体的观念,才能超越尘世的束缚,达到更高的境界。
下面将详细介绍加涅的8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物质层次,这个层次的人们主要关注的是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例如食物、住房和衣物。
他们的生活以追求安全和生存为中心,而且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并不重要。
第二个层次是生命层次,人们开始关注生命的各种活动和体验。
这包括健康、性欲、情感和人际关系。
在这个层次,人们开始寻求快乐和满足感,但仍然局限于个人和感官的层面。
第三个层次是情感层次,此时人们开始发展对于友谊、爱情和社交关系的重视。
他们追求情感的联系和认同感。
在这个层次上,个体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社会中的一个成员,而且开始关注他人的感受。
第四个层次是思想层次,人们通过思考和探索来寻求真理和智慧。
在这个层次上,个体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倾向于理性思考和自我发展。
人们开始探索哲学、科学和宗教领域,以寻找更大的真理。
第五个层次是灵性层次,此时个体开始超越思考和理性的限制,探索更深层次的存在。
他们追求与神灵的联系和对宇宙的更高意义的理解。
在这个层次上,个体开始实践冥想、瑜伽和其他灵性实践,寻求达到心灵与灵魂的和谐。
第六个层次是神圣层次,人们开始体验到自我与宇宙的融合,意识到自我与全能的神灵之间的联系。
在这个层次上,个体经历到人与神灵的相融,感受到生命的奥妙和内在的智慧。
第七个层次是永恒层次,此时个体已经达到了超越时间和个体存在的层面。
他们开始感受到永恒和无限的真实性,对于生死和时间的概念不再有限。
在这个层次上,个体开始体验到灵魂的永恒存在和与全能的神灵的融合。
最后一个层次是绝对层次,这是一个无边界、无形式和超越个体经验的境界。
在这个层次上,个体完全与宇宙和神灵合一,超越了任何限制和界限。
这是一个无私、无我和完全解脱的境界。
通过了解加涅的8个层次,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体可以通过不断进取和提升意识来实现内心的平衡和成长。
简述加涅的学习层级理论中的各学习类型及其基本涵义。
加涅(JeanPiaget)自20世纪20年代起,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已有重大贡献。
加涅的学习层次理论阐述了儿童发展心理过程中知识和行为变化的层次发展,他将儿童发展分为4个学习阶段:感知-运动阶段、程序性思维阶段、想象性思维阶段和逻辑性思维阶段。
认知发展的步骤是从感知-运动阶段的躯体运动和简单的感知活动,到最终的逻辑性思维阶段智力表现的提高。
本文将重点介绍加涅的学习层次理论中的各学习类型及其基本涵义。
一、感知-运动阶段感知-运动阶段是加涅学习层次理论中第一个学习阶段,儿童在这一阶段逐渐掌握感知、动作和表达能力,也就是所谓的“肢体运动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体验事物、探索事物,尝试性地发现并熟悉它们所处的环境,同时学习感知、认知以及动作技能。
此阶段儿童学习的对象有应激与操作之间的关系,即动作会改变环境中的事物。
而儿童的表现也受到他们的不同环境的需要影响,即在室内外会有不同的表现。
二、程序性思维阶段程序性思维阶段是加涅学习层次理论的第二个学习阶段,儿童在这一阶段已能较好地运用动作能力,开始对外部世界有更深入的理解,心理特征也变得更加协调。
在这一阶段儿童具备了运用程序性思维能力,即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实现具体目标和任务。
比如,在这一阶段儿童可以利用自己的程序性思维去解决特定的问题,比如一些数学及推理问题,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推断和猜测。
而且儿童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程序性思维去处理复杂的任务,比如可以运用自己的程序性思维来看懂专业书本,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想象性思维阶段想象性思维阶段是加涅学习层次理论中第三个学习阶段,儿童在这一阶段可以用一定的方法去完成复杂的任务,甚至可以理解抽象的概念。
也就是说,儿童在这一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够看懂和理解较复杂的知识,比如数学、物理等学科,并可以用一定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这个阶段,儿童也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可以去创造一些新的事物,而且这种创造会比以前更为丰富,更具多样性。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1月考试《教育心理学》考查课试题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科学取向教学论出现于。
A. 20世纪初B.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C. 0世纪末D. 20世纪60年代。
正确答案:D2. 不适合系列学习研究范型的例子是。
A. 儿童背诗词B. 记住中国各省份名称C. 记电话号码D. 记数学公式。
正确答案:B3. 下列适合用驱力说解释行为原因的例子是。
A. 猫儿吃饱饭后找水喝B. 诗人常常一醉方休C. 穷孩子如饥似渴读书D. 青少年偷偷抽烟。
正确答案:C4. 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A. 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里做作业B. 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C. 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D. 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
正确答案:C5. 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 学生B. 人和动物C. 动物D. 儿童正确答案:A6. 根据认知发展理论向学前儿童传授科学概念的有效方法是。
A. 言语讲解B. 行为示范C. 有指导的发现D. 独立发现。
正确答案:D7. 根据学生原有知识进行教学的依据是。
A. 行为主义B. 社会认知论C. 认知结构论D. 信息加工论。
正确答案:D8.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 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 望梅止渴C. 蜘蛛织网D. 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正确答案:D9. 儿童遇到熟悉材料时能应用分类记忆策略,而在遇到陌生材料时,却不能应用该策略。
这说明儿童的策略应用受制约。
A. 思维能力B. 反省认知C. 年龄D. 相关知识。
正确答案:D10. 在学习重力场知识后学习电力场知识,用重力场知识同化电力场知识。
这种学习属于。
A. 上位学习B. 下位学习C. 并列结合学习D. 派生学习。
正确答案:C二、主观填空题(共 8 道试题,共 18 分。
)1. 斯腾伯格认为,智力由、、三种成分构成。
反省成分操作成分知识习得成分2. 桑代克早期提出的三大学习定律是、、。
加涅的8层次5分类加涅的8层次5分类是指法国学者加涅在其著作《心理学的科学方法》中提出的一种心理学分类方法。
该分类方法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对象分为8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可以细分为5个分类。
第一层次为生理学,包括生命活动、生理过程和生理变化等方面的研究。
这一层次主要关注生物体的基本功能和生理机制。
第二层次为感觉知觉,包括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感觉过程和知觉的形成等方面的研究。
这一层次主要关注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和感觉的心理过程。
第三层次为动机情感,包括人类行为的动机和情感的产生、表达和调节等方面的研究。
这一层次主要关注人类行为的驱动力和情感体验的心理过程。
第四层次为认知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方面的研究。
这一层次主要关注人类思维和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
第五层次为个体差异,包括个体之间的差异、人格特征和智力差异等方面的研究。
这一层次主要关注人类个体之间在心理特征和能力上的差异。
第六层次为社会心理学,包括社会认知、社会互动、群体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这一层次主要关注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第七层次为发展心理学,包括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发展过程和发展差异等方面的研究。
这一层次主要关注人类在不同生命阶段中的心理发展。
第八层次为心理障碍,包括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研究。
这一层次主要关注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心理过程。
加涅提出的8层次5分类方法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框架,使研究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探索和理解人类的心理现象。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系统地整合和分析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
加涅的学习分类关于加涅的学习分类有两种,一种是按学习层次(学习水平)分为八类,一种是按学习结果分为五类,那么今天先来看看第一种按学习层次的分类。
这个知识点在江西教师招聘考试中有涉及到,考察题型主要是单、多、判。
主要考查含义和例子的反选,也会考查这八种学习由低到高的顺序。
而且这个知识点是很多学生比较头疼的一个知识点,所以今天就来给大家剖析一下,并举例进行说明,以帮助大家备考。
加涅,美国心理学家,1970年加涅根据学习结果不同,提出了五种范畴的学习。
这五种学习是不存在等级关系,其顺序是随意排列的。
(判断题备考)一、智慧技能:指运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能力。
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解决问题)等,而辨别技能是最基本的智慧技能。
智慧技能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用以对外界的符号、信息进行处理加工。
比如,怎样把分数转换为小数;如何进行文字的排版。
二、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
其实我们在理解认知策略的时候也可以把它当作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学”或者“如何更好的学习”的问题来理解。
是学习的一种高级形式。
这也需要与前面所说的智慧技能进行区别,智慧技能强调解决问题;而认知策略强调的是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言语信息:即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
掌握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现出来的,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比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影响稻谷生长的原因是什么。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言语信息在考试的过程中往往是考察其基本内涵的理解。
)四、动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即平稳而流畅、精准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
如体操运动、写字技能。
它往往也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这就需要与前面所说的智慧技能进行区别,智慧技能更多是指在观念上的怎么做,主要依靠大脑,比如:构思文章,是在头脑内部去思考的;而动作技能更多强调的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主要依靠的是肌肉,比如:骑自行车。
加涅水平分类
加涅提出的学习水平分类包括八个层次,分别是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和问题解决的学习。
以下是每个层次的简要说明:
1. 信号学习: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学习,其先决条件是有机体先天的神经组织结构。
2. 刺激-反应学习:主要指操作性条件作用或工具性条件作用,其中强化在该类学习中起非常关键的作用。
3. 连锁学习: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
个体首先要习得每个刺激-反应的联结,并按照特定的顺序反复练习,同时接受及时强化的作用。
4. 言语联想学习:与连锁学习类似,只不过它是语言单位的连接,如将单个的词语组成复杂的句子。
5. 辨别学习:能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之处,并做出对应的反应。
它既包括一些简单的辨别,如对不同形状、颜色的物体分别做出不同的反应;也包括复杂的多重辨别,如对相似的、易混淆的词语分别做出正确的反应。
6. 概念学习:在对刺激进行分类时,能识别其间的抽象特征,对同一类别的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7. 规则学习:也称之为原理的学习,是指多种概念之间的联合。
8. 问题解决的学习:这是最高层次的学习水平,涉及使用先前学习的规则和概念来解决新的问题或情境。
这些分类有助于理解学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针对不同学习任务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加涅按照学习结果的分类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按照学习结果把学习分成: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态度、动作技能。
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是考试当中的常考考点,也是学习过程的难点,本篇文章结合教育心理学专业教材中的表述,意在帮助考生进行区分理解。
1.智慧技能智慧技能包括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1)辨别,语文和外语词语学习中需要辨别能力。
如英语课的一个目标是:[i]与[i:]的读音。
辨别的行为标准是区分事物的差异。
这一目标暗含的智慧技能是听觉辨别能力。
(2)具体概念,语文词语学习涉及大量的具体概念。
这些概念一般是在日常生活中习得的。
例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中有这样一个目标:“能口头解释摇着尾巴、甩着尾巴和摆着尾巴三个带横线词的不同含义”。
这三个动词表征的动作概念属于具体概念。
具体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往往是含糊的。
掌握具体概念的行为标准是指出概念的例子。
“摇”与“摆”这两个动作难以区分。
语文中从修辞考虑,为了避免重复,常用同义词替换。
(3)定义性概念,如《朗读技能中的“重音”指导》一课中的“重音”是一个定义性概念。
该课有这样一个目标:“能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给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标上重音符号;对已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标上适当重音符号,并能根据定义陈述理由。
”掌握定义性概念的行为标准是根据概念的定义给事物分类。
如果学生能将“双手紧紧抓住”,“手臂上汗如雨下”,“青筋暴起”找出来,并标上重音符号,说明他们能运用习得的重音概念做事。
因为执行“加大音量与延长音节”这一朗读规则的动作技能是学生已具备的能力,只要能正确标出句子的重音,重音的读音规则学习不难。
(4)规则,初中英语课的一个目标是:“会用英语说类似如下含有多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句子:这一目标暗含的能力是英语句法规则和词法规则的运用。
掌握规则的行为标准是应用规则做事,用行为演示规则。
如学生可以将中文句子“我家的猫比他家的猫更漂亮(beautiful)”,“在所有的鸟中,孔雀(peacock)是最美的”等说成英文。
1.阐述加涅的学习层级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意义。
(一)加涅在前人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层级理论”,他认为,人的学习形式从简单到复杂构成一个逐步上升的层级,依次是:信号学习、刺激-反应联结、连锁、言语连锁、多重辨别、概念学习、原理学习、问题解决。
后期,加涅对该理论加以修正,提出五类学习结果说,指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二)学习层级理论对教学设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分解,教学目标作为一种高层次学习必须分解到学生已掌握的层次才能为学生所掌握,这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但是有些教学目标是不能或不必加以分解的。
②有利于对教学进行任务分析,加涅划分五类学习结果,而不同学习结果需要相应的内外条件,任务就是将教学任务分类至不同学习结果中,进而创造条件。
③以上两点皆表示加涅的学习观具有还原论倾向,认为整体等于部分之和。
总之,它具有积极启发的一面,也有消极机械的一面,应该辩证看待。
2.分析获得陈述性知识(言语信息)与获得智慧技能(程序性知识)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陈述性知识是有关人所知道事物状况的知识,并能被人所陈述或描述。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人怎样做的知识,能被人实施和操作。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获得的区别:①两者获得的速度和方式不同。
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激活的传播来完成,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更多的依赖于程序化和自动化;陈述性知识的获得速度较快,图式经历的时间稍长,命题往往在几秒钟内就被掌握,程序性知识获得速度要慢的多,有的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②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头脑中的表征方式不同,陈述性组织上用命题、表象、线性序列和图式表征,而程序性知识用产生式形式来表征。
③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达到的标准不同,检验陈述性知识是通过看其能否被陈述、描述,而检验程序性知识则是通过看其能否被操作和实施。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获得的联系:陈述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的基础,学习过程的第一个阶段便是陈述性知识的获得阶段,然后逐步程序化和自动化;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有助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包括学习策略和基本技能。
课程与教学论第三模块专题一2 作业
1、简述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论
加涅对知识与技能的区分作了系统研究。
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论把智慧技能分为五个亚类。
1.辨别——区分事物之间的不同点,如区分字母b、d、p、q,汉字已、己、巳。
2.具体概念——识别具有共同特征的同类物体,如把大小、厚薄、封面颜色和图案不同的书,都看作是“书”这个类别的实例。
3.定义性概念——运用概念的定义特征对事物分类,如把2、3、7、11、17、19、23等数分成质数一类,把4、6、9、10、12、14、15、16、18、20、21等数分为合数一类。
4.规则——运用单一规则办事,如用公式S=πr2计算r为15cm的圆的面积。
5.高级规则——同时运用几条规则办事,如下图中已知PR=PS,QR=QS;求证:RT=ST。
这里需同时运用(1)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2)等量相加恒等,(3)三角形两边夹一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定律,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假定“三角形三条边对应相等,则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一定律未学)。
已知:证明:RT=ST
加涅进一步提出五种智慧技能的习得存在着如下的层次关系:高级规则学习以简单规则学习为先决条件,规则学习以定义性概念学习为先决条件,定义性概念学习以具体概念学习为先决条件,具体概念学习以知觉辨别为先决条件。
这是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论的核心思想。
2、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答: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基本观点
认识既不起因于主体(成熟论者所强调的),也不起因于客体(行为主义者所强调的),
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但相比之下,学习从属于发展。
2、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
同化: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
顺化: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平衡: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平衡状态过滤的过程。
3、认知发展的阶段(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从出生到两岁左右)
前运演阶段(儿童从2-7岁左右)
具体运演阶段(儿童约在7-12岁)
形式运演阶段(儿童在12岁左右)
4、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5、皮亚杰关于学习的理论
学习从属于发展;知觉受制于心理运演;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需的;否定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
6、评论
皮亚杰学说的最大贡献是,他对有意义的学习所提供的建议,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皮亚杰对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平衡过程—的分析,在理论上是比较全面、辩证的。
但由于他忽视了社会过程和认知过程之间的任何因果关系,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有它自己的规律,只能让儿童自己去探索,自然而然地发展,轻视了教育和教师的作用。
3、简述布鲁纳的四条教学原则。
答: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1)习得(acquisition)新信息,(2)转换(transformation),(3)评价(evaluation)。
他由此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在布鲁纳看来,学生的心智发展,虽然有些受环境的影响,并影响他的环境,但主要是独自遵循他自己特有的认识程序的。
教学是要帮助或形成学生智慧或认知的生长。
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3)结构教学观——强调学习的结果是形成认知结构,因此他强调在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重要性。
(4)发现学习法——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认真指导下,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
其特征有: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知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强调信息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