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热处理工艺知识大全

  • 格式:docx
  • 大小:25.57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的热处理工艺知识大全

热处理是将固态金属或合金采用适当的方式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

热处理工艺它能提高零件的使用性能,充分发挥钢材的潜力,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此外,热处理还可改善工件的工艺性能、提高加工质量、减小刀具磨损。

钢的热处理方法可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等五种。

热处理方法虽然很多,但任何一种热处理工艺都是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所组成的,因此,热处理工艺过程可用在温度一时间坐标系中的曲线图表示,如下图所示,这种曲线称为热处理工艺曲线。

一、退火

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一般随炉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退火。

退火的主要目的是:

(1)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切削加工及冷变形加工。

(2)细化晶粒,均匀钢的组织及成分,改善钢的性能或为以后

的热处理作准备。

(3)消除钢中的残余内应力,以防止变形和开裂。常用的退火方法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几种。

(1)完全退火完全退火是将钢加热到完全奥氏体化(AC3 以上

30〜50C),随之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工艺方法。

在完全退火加热过程中,钢的组织全部转变为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变为细小而均匀的平衡组织(铁素体+珠光体),从而达到降低钢的硬度、细化晶粒、充分消除内应力的目的。

完全退火主要用于中碳钢及低、中碳合金结构钢的铸件、锻件、热轧型材等,有时也用于焊接结构件,过共析钢不宜采用完全退火,因过共析钢完全退火需加热到AS以上,在缓慢冷却时,钢中将析出网状渗碳体,使钢的力学性能变坏。

(2)球化退火是将钢加热到AG以上20〜30C,保温一定时间,以不大于50C /H的冷却速度随炉冷却下来,使钢中碳化物呈球状的工艺方法。

球化退火适用于共析钢及过共析钢,如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轴承钢等。这些钢在锻造加工后进行球化退火,一方面有利于切削加工,同时为最后的淬火处理作好组织准备。

(3)去应力退火是将钢加热到略低于A i的温度(一般取500〜

650C),保温一定时间后缓慢冷却的工艺方法,其目的是消除由于塑性变形、焊接、切削加工、铸造等形成的残余应力。

工件和零件中存在的内应力是十分有害的,如不及时消除,会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影响其精度,因此,铸造、锻造、焊接及切削加

工后(精度要求高)的工件应采用去应力退火。

由于去应力退火温度低于A,所以在去应力退火时钢的组织不会发生变化,只是消除内应力。

二、正火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AG或AC C M以上30〜50C,保温适当的时间,

在空气中冷却的工艺方法。

正火与退火的目的基本相同,但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快,故

正火后得到的珠光体组织比较细,强度、硬度比退火钢高。

正火主要用于如下场合:

(1)改善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的切削加工性,一般认为硬度在

160〜230HBS范围内的钢材,其切削加工性最好,硬度过高

时难以加工,而且刀具容易磨损,硬度过低,切削时容易“粘

刀”,使刀具发热而磨损,而且工件的表面质量较低,低碳钢和低

碳合金钢退火后的硬度在160HBS以下,切削加工性不良,而正火

能适当提高其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2)正火可细化晶粒,其组织力学性能较高,所以当力学性能

要求不太高时,正火可作最终热处理,也能满足普通结构零件的性

能要求。

(3)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渗碳体,改善钢的力学性能,并为球化退火作组织准备。

(4)代替中碳钢和低碳合金结构钢的退火,改善它们的组织结

构和切削加工性能。

正火比退火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操作方便,故在可能的条件下,应优先采用正火,但在零件形状较复杂时,由于正火的速度较快,有引起开裂的危险,则采用退火为宜。

淬火

将钢加热到AC3 或AC1 以上某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

速度冷却,获得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淬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马氏体,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淬火冷却介质

淬火要求得到马氏体组织,故淬火的冷却速度必须大于临界冷却速度,但冷却过快,工件的体积收缩及组织转变剧烈,从而

引起很大的内应力,容易造成工件变形及开裂,因此,淬火介质的选择是个重要的问题。

常用的淬火冷却介质有油、水、盐水、碱水等,其冷却能力依次增加,盐水在650〜550C范围内冷却速度快,但在300〜200C

的温度范围内冷却速度仍然很快,容易引起开裂,所以常用作形

状简单的碳钢零件的淬火。油在300〜200 C的温度范围内冷却速度比较

慢,但在650〜500 C范围内冷却速度过慢,一般用于临界冷却速度较小

的合金钢零件的淬火。

淬火方法:

淬火时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变形和避免开裂,除了正确的进行加热及合理地选择介质,还应根据工件的材料、尺寸、形状和技术要求选择合理的淬火方法。

常用的淬火方法有:

1、单液淬火法:

将钢体奥氏体化后,在单一淬火介质中冷却到室温的处理,称为单液淬火。单液淬火时碳钢一般用水作冷却介质,合金钢可用油作冷却介质。

单液淬火操作简单,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但单独用水或油进行冷却,综合的冷却特性不够理想,容易产生硬度不足或开裂等淬火缺陷。

2、双介质淬火

将钢件奥氏体化后,先浸入一种冷却能力强的介质中,冷却至接近M S 点温度即钢的组织还未开始转变时迅速取出,马上浸入另一种冷却能力弱的介质中使之发生马氏体转变的淬火,称为双介质淬火。如先水后油,先水后空气等。

双介质淬火的优点是内应力小,变形及开裂小。缺点是操作困难,不易掌握,故主要应用于由碳素工具钢制造的易开裂工件,如丝锥等。

3、马氏体分级淬火

钢材奥氏体化后,随之浸入温度稍高或稍低于钢的M S点的液态介质中,保温适当时间,待工件的内外层均达到介质温度后取出空冷或油冷,从而获得马氏体组织,称为马氏体分级淬火。

4、贝氏体等温淬火

钢材料奥氏体化后,放入温度稍高于M S点的盐浴或碱浴中,保温足够时间,使奥氏体转变为下贝氏体,这种热处理工艺称为贝氏体等温淬火。

贝氏体等温淬火的主要目的是强化钢材,使工件获得强度和韧性的良好配合,以及较高硬度和较好的耐磨性。

贝氏体等温淬火可以显著地减小淬火应力和变形,基本上避免了工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