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区域分析与规划(总览)
- 格式:ppt
- 大小:6.69 MB
- 文档页数:174
2016年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考研专业指导
1.考试科目:
考研专业课一(城市规划原理);考研专业课二(城市设计)
2.专业课介绍:
本课程适用于报考北京大学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的所有考生,该专业考研的基本情况是:
本专业考试科目为:4科
本专业考研报考录取情况为:1:10
本专业考研情况介绍:2014后取消了25人的单项班项目,每年保研名额8-9个,考研名额1-2个,竞争比较激烈。
本专业考研考试特点:初试成绩非常重要,起决定性作用。
面试非常公平。
3.考研规划
考研贵在踏实与坚持,应试贵在把握规律和正确的方向,尤其是三跨考生。
本课程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对指定教材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同时结合本人备考经验,为考生进一步提炼每章节考研的重点、难点、必考点,让考生全面熟悉知识点。
第二阶段,讲解近年考研真题。
这是很关键的一步,让考生能抓住出题风格,同时了解常考内容、重点内容,加深对专业课知识点巩固。
第三阶段,复习串讲所有知识点,形成系统知识,灵活运用,同时讲解答题技巧。
4.专业课参考书目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地理学》、《城市设计》。
北京科技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生态11周翟尤佳41122019目录一、校园规划的重要性及特点 (2)1.1 校园规划的重要性 (2)1.2 校园规划的特点 (2)二、北京科技大学校园现有规划 (3)2.1 北京科技大学简介 (3)2.2 北京科技大学地理位置 (3)2.3 北京科技大学校园规划现状分析 (3)2.3.1研究方法 (3)2.3.2规划理念 (4)2.3.3 数据分析 (4)2.3.4绿地分布分析 (5)2.3.5 建筑分布分析 (7)2.4 北京科技大学校园规划现状的不足 (8)三、北京科技大学校园新规划设计理论基础 (9)3.1 空间尺度的确定 (9)3.2校园绿地组成及设计原则 (9)3.3校园绿地的植物配置原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3.4校园建筑群设计原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四、总结 (100)参考文献: (111)摘要:校园规划作为教育的载体反应了一个校园的教育情况和文化底蕴, 这样的一个规划设计所具有的独特性是与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特色紧密相结合的。
因此, 校园规划设计必须充分体现、表达教育理念和特色, 并为教育理念和特色的贯彻提供物质平台;同时,校园的绿化等作为一种存在与自然界的人工生态系统,它还具有生态性。
目前校园景观的研究, 大多还处于单层次的设计科学上, 现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 把校园设计规划放入设计科学和景观生态学结合的层面上, 进一步从生态层面分析这个设计的合理性, 从自然生态属性上体现生态和谐校园的本质。
关键字:校园;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生态;生态服务功能一、校园规划的重要性及特点1.1 校园规划的重要性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地作用。
北京大学考研城市规划原理习题城市与城市发展:10个知识点1、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6个理论1)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
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通过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是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
2)经济学理论:城市产业分基础产业(城市发展的关键)、服务业产业。
3)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依赖、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交通通讯理论:1962年迈耶《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5)经济全球化理论6)城市进化理论:绝对集中、相当集中、相当分散、绝对分散。
3、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公共领域:主导、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提供可能性、约束性。
物质环境优化表现为可达性、外部效应。
4、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5、城市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1)英:费希尔、克拉克三部类:第一、二、三产业2)美:贝尔三个历史时期: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6、城市化含义(育明教育注:2006年北京大学城规原理考察过“逆城市化”)(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复习规划指导考研辅导咨询电话一三六/四一二三/一四九六)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7、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前期主要表现为工业化的进程,要求并促进人口向城镇积聚。
城市化后期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所直接带来的生产集约化、生活集约化、管理科学化和文教科技的进步等。
8、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美英格尔斯:现代化社会的指标都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9、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发展必然要开发和利用周围地区的各类资源,因而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条件、发展前景密切相关,互为牵制。
北大城市规划专业简介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发端于1955年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的经济地理专业。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北大城市规划专业简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北大城市规划专业简介[本科] 城市规划学科:工学门类:土建类专业名称:城市规划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展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园林游憩系统规划,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市规划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城市规划、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交通、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区域规划等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城市规划设计等基本训练,掌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城市规划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与城市规划学科相关的知识,具有综合分析城市问题、协调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3.具有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有关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建筑学主要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理论与城市发展史、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规划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综合社会实践、城市认识实习、城市总体规划实践、计算机应用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少于40周。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概况
吕斌;汪芳老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07(25)3
【摘要】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源自成立于1955年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的经济地理专业.在20世纪70年代,北京大学经济地理和历史地理的教员率先在国内把城乡规划作为应用型领域来发展学科和培养学生.1997年,城市与环境学系设区域经济与人文地理教研室、城市规划教研室,共同担当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的教学.1999年,根据国家建设部行业要求,又由教育部特批设立五年制城市规划本科专业,并从2000级起开始正式招生.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正以丰富的研究方向、鲜明的办学特色、突出的学术地位和丰硕的实践成果而活跃在国内外学术界和规划界.
【总页数】1页(P175)
【作者】吕斌;汪芳老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基于区域规划新理念框架下的城市及区域规划的探讨
2.《城市与区域规划》实践教学研究——评《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3.城市群区域规划中水资源承载力立方米
/(人·年)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区域规划为例4.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吕斌:未来城市,需要怎样的智慧?5.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优秀学生作业选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大城市与区域规划考研经验分享第一部分:考研历程:第一阶段:5月中旬-7月初5月中旬-7月初,我已确定要考北大城市与区域规划的研究生,回想这个阶段,我的方法并不十分恰当,只背单词,效率比较低,且单词仅仅5500还不够,应当背7000的(不要求考75分以上的话感觉背了5500应付考研够了)。
建议这个阶段英语高数同时进行,每天背单词的时间不应低于4小时,早起是必须的,不愿早起就不要考研了,必定失败,夏天早起容易些,我大概6:15便起床,出去跑一圈,七点前就开始背单词了,背单词技巧也很重要,我的方法是奇迹背单词软件结合新东方的方法,效果非常好,把一个词库分成200一个的35个词库并且编号,这样每天用奇迹(它每隔几个单词就会复习你不认识的生词,几个小时内的记忆效果非常好)乱序背200生词,同时剔除这次就会的单词大概剩(大概需要3个半小时,力求过度记忆,记牢),根据新东方方法在第2、4、8、16、32天复习第一天的200单词,也就是每天记200新单词的同时,要去复习1、3、7、15、31天前记得单词,最后的十几天任务量非常大,每天要复习近千个单词,这个阶段可以放下其他项目,力求完成,之后你会有极大的成就感,以后的困难就都是小case了,刨去可能的意外耽搁,40天能背完第一轮,记不住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遗忘是全人类的敌人,不比过分纠结于记不住少量单词,也不必强求记得十分全面。
每天都记住一些就能保持信心和兴趣,这比黄金更重要,哈哈。
到了7月中下旬,就可以完成第二轮了。
这时你会发现词汇量大增。
背单词之余,可以读一读阅读,推荐张剑的黄皮阅读理解150篇,在文章中读到刚背会的单词还是非常提振士气的,不过不必做题,也不必在意生词;或者看一看高数,做一做例题,不过不建议做济六版后习题,题量太大,太浪费时间。
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我也是基本6:15起床,一般不会超过半,复习效率还是比较高。
英语:中下旬单词完成两轮后,依旧不能放松,以后基本每天至少一个小时复习单词,否则你会发现,忘的很快。
北京大学招生专业目录-北大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考研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真题、报录比、分数线北大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考研招生简章一、推荐免试按照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北京大学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包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一)、申请与材料教育部建立“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tm),作为推免工作统一的信息备案公开平台和网上报考录取系统。
取得推荐学校推免资格及名额的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方可申请。
申请者应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登录推免服务系统,在系统中注册和填写基本信息,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费、接受复试确认和待录取确认等环节。
此外,申请者还须按照我校的相关具体要求进行申请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详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北京大学2015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办法》(网址:/zsxx/sszs/tjms/)。
(二)、初审与复试1、各院系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对申请材料初审后,通知通过初审的申请者来我校参加复试。
2、复试实行差额复试,择优录取。
具体差额比例由各院系根据自身特点和生源状况自行确定。
3、选拔办法由各院系根据其学科特点制定,笔试或面试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选拔办法一经公布不得随意更改。
4、推免生的综合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0分钟。
北大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考研(三)、待录取与公示1、院系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向拟接收的申请者发送待录取通知,请申请者在院系规定的时间内在网上确认是否接受待录取。
若在规定时间内未确认,则视为放弃。
2、我校不再另行向接收的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硕士生和直博生)发送接收函。
3、2014年10月25日前,院系在网上公示待录取名单。
推免生可登录院系网站查询公示名单,或在研究生院硕士、博士招生网页的“录取信息”查询。
若有疑问,可于公示期内向院系提出,各院系予以及时答复。
北京大学校园地图地图来源:豆瓣北京大学一共有8个门,东北门走人也走车,东门正对成府路,走人不走车。
东北小门在校医院边上,走人不走车,通往成府园。
南门人车均走。
东南门人车均走,游客一般在这里登记。
西南小门走人不走车,通往畅春园食街。
西南门走车不走人,在勺园北面。
西门走人不走车,就是照片上那个最著名的门。
北大校园分为校本部、医学部、昌平校区、大兴校区、无锡校区和深圳研究生院6个部分,本部又称燕园,包括淑春园、勺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等,在明清两代是著名的皇家园林,数百年来,其基本格局与神韵依然存在。
校园北与圆明园毗邻、西与颐和园相望。
北京大学中央是未名湖,东北角是著名的北京科技园、政府管理大楼、第一体育馆;北大烈士革命幕、图书馆、静园都在一起位于未明湖下方位置;西校门的上方有著名的荷花池,下方不远处是勺园;北京大学体育馆和五四运动中学足球场在东北角的方位;镜春园、郎润湖、红湖、菊花池都在正北方向,都离的不远。
北大真正的标志性建筑还是“北大红楼”。
“北大红楼”是北京大学老校区最主要的建筑,位于故宫西北角一个叫“沙滩”的地方,原为“五四大街”、今为沙滩北街29号,因为整座建筑通体用红砖砌筑、红瓦铺顶,所以被称为“北大红楼”,又名“沙滩红楼”,简称“红楼”。
“北大红楼”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直至1952年,一直都是北京大学最主要的校舍之一,号称“北京大学第一院”!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接收了燕京大学的部分院系和校园之后,迁往燕京大学的校园、也就是今天的燕园,而沙滩红楼则被北京政法学院(今日的中国政法大学)接管,后来成为国家文物局办公楼,现在则是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大学校本部坐落在燕园,包括淑春园、勺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等,每逢节日,博雅塔会亮起绚烂的灯光,在明清两代是著名的皇家园林,数百年来,其基本格局与神韵依然存在。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参考书)前言内容提要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划分第二节区域研究与区域科学第三节区域发展与区域研究第四节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条件分析第一节自然资源第二节人口与劳动力第三节技术条件第三章区域经济分析第一节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分析第三节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第四章区域发展分析第一节劳动地域分工与区域发展优势第二节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第三节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第五章区域经济增长分析——经济学观点第一节总增长模型第二节输出导向的增长模型第三节二元经济理论——发展中地区的增长极第四节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第六章区域规划及其发展第一节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内容第二节区域规划类型第三节区域规划的由来与发展第四节区域规划的方法和程序前言从二次大战后以重建和恢复经济为中心的区域资源开发与生产力布局规划开始,60年代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土整治,70年代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为目的的综合规划,到今天强调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要求,区域规划已成为各国各级政府进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合理有序发展,实施政府对区域发展有效调控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人口众多、资源不足、基础欠强、环境脆弱、城市化加速和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后工业化的多重压力,区域规划更显得迫切、重要。
区域规划是各相关学科共同的任务,而对以区域和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研究区域空间变化规律和区域空间各物质要素合理布局为中心的人文地理学来说,区域规划更是学科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结合点与应用领域。
当前,城市正在日益发挥强大的区域中心作用,并随集聚和辐射力的增强而呈现城市区域化的现象,因而,区域规划也成为城市规划专业重要教学和实践内容。
据此,高等学校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教学指导组确定,由南京大学负责,会同中山大学、西北大学共同编写区域规划教材。